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骨架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肖英 程爱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007-1011,共5页
肿瘤转移是肿瘤导致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细胞骨架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但细胞骨架各组分在肿瘤侵袭转移中作用的研究均较独立、分散,且随着细胞骨架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微管在肿瘤转移中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微管关键相互作用蛋白... 肿瘤转移是肿瘤导致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细胞骨架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但细胞骨架各组分在肿瘤侵袭转移中作用的研究均较独立、分散,且随着细胞骨架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微管在肿瘤转移中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微管关键相互作用蛋白和微丝细胞骨架间的交互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这可能给转移性肿瘤的治疗带来新的思路。本文就细胞骨架的结构功能、重要信号通路、新进展及相关抗肿瘤药物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细胞骨架蛋白相互间的联系以及细胞骨架相关的潜在抗肿瘤药物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骨架 肿瘤转移 信号通路 抗肿瘤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烯丙基硫化物抗神经系统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汪雪菁 唐海林 苏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74-1277,共4页
胶质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研究表明,大蒜烯丙基硫化物对神经系统肿瘤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机制与阻滞细胞周期、诱导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有关,并涉及多种信号途径。大蒜烯丙基硫化物可能成为化学预防... 胶质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研究表明,大蒜烯丙基硫化物对神经系统肿瘤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机制与阻滞细胞周期、诱导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有关,并涉及多种信号途径。大蒜烯丙基硫化物可能成为化学预防和(或)化学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等神经系统肿瘤的有效、低毒的肿瘤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烯丙基硫化物 神经系统 肿瘤 神经胶质母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中miRNA异常表达的分子调控机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龚勇 谢海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52-1155,共4页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22 nt的非编码RNA分子,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研究表明miRNA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作用,包括调控细胞的发育、分化、增殖和凋亡,以及在肿瘤的发生、侵袭、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虽然miRNA具有重大的生物...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22 nt的非编码RNA分子,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研究表明miRNA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作用,包括调控细胞的发育、分化、增殖和凋亡,以及在肿瘤的发生、侵袭、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虽然miRNA具有重大的生物学功能,但目前大部分研究主要关注于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及鉴定其调控的靶基因,而对自身转录调控的研究不多。该文将概述miRNA的分子调控机制,并简单介绍在肿瘤中miRNA异常表达的分子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MICRORNA 分子调控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osomes在肿瘤发展与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郭杏丹 贺修胜 +1 位作者 吴冬梅 文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48-1350,共3页
生物物质的跨膜转运是一个进化上保守的过程,也是维持正常细胞内环境稳定的重要部分。外泌体(Exosomes)是一种小囊泡,含有丰富的蛋白质、mRNA、miRNA等生物分子,可在细胞之间转运并介导细胞间物质与信息的传递,从而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 生物物质的跨膜转运是一个进化上保守的过程,也是维持正常细胞内环境稳定的重要部分。外泌体(Exosomes)是一种小囊泡,含有丰富的蛋白质、mRNA、miRNA等生物分子,可在细胞之间转运并介导细胞间物质与信息的传递,从而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研究显示,Exosomes主要通过介导物质转运影响肿瘤相关途径,如缺氧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血管生成以及肿瘤转移参与调节肿瘤微环境。现对Exosomes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肿瘤发展、转移中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EXOSOMES 微环境 转移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烯丙基二硫诱导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武明花 苏琦 +2 位作者 程爱兰 谭晖 宋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9-322,共4页
目的 探讨二烯丙基二硫 (DADS)对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系HL 6 0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分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通过观察细胞形态、硝基四氮唑蓝 (NBT)还原反应、流式细胞仪测定鉴定细胞分化。结果 HL 6 0... 目的 探讨二烯丙基二硫 (DADS)对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系HL 6 0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分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通过观察细胞形态、硝基四氮唑蓝 (NBT)还原反应、流式细胞仪测定鉴定细胞分化。结果 HL 6 0细胞经DADS处理后 ,细胞增殖受抑 ,呈剂量效应关系。 0 6 2 5~ 1 2 5mg·L-1时NBT还原反应增强 (P <0 0 1或 <0 0 5 ) ,流式细胞术显示可诱导表面分化抗原CD11b表达升高及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结论 小剂量DADS长时间作用对HL 6 0细胞具有诱导分化作用 ,其作用相当于全反式维甲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烯丙基二硫 HL-60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部位和类型恶性淋巴瘤与EBV感染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彭金昀 唐运莲 +4 位作者 何洁 张杨 彭娟 贺荣芳 甘润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145-1149,共5页
目的:对不同部位和类型的恶性淋巴瘤中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探讨EBV感染可能与恶性淋巴瘤的病因关系。方法:收集恶性淋巴瘤组织标本127例,其中鼻腔及鼻咽淋巴瘤60例,胃淋巴瘤30例,表浅淋巴结淋巴瘤3... 目的:对不同部位和类型的恶性淋巴瘤中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探讨EBV感染可能与恶性淋巴瘤的病因关系。方法:收集恶性淋巴瘤组织标本127例,其中鼻腔及鼻咽淋巴瘤60例,胃淋巴瘤30例,表浅淋巴结淋巴瘤37例。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08例,霍奇金淋巴瘤(HD)19例。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淋巴瘤组织中EBV编码的小RNA(EBER),确定EBV在恶性淋巴瘤细胞中的存在。结果:108例NHL(包括鼻腔及鼻咽、胃、表浅淋巴结部位),EBER检测46例阳性,阳性率为42.6%。鼻腔/鼻咽NHL的EBER阳性率为58.3%(35/60),其中NK/T细胞淋巴瘤29例,EBER阳性19例,阳性率为65.5%(19/29);B细胞淋巴瘤31例,EBER阳性16例,阳性率为51.6%(16/31)。胃部NHL的EBER阳性率为30.0%(9/30),其中B细胞淋巴瘤28例,EBER阳性9例,阳性率为32.1%(9/28);T细胞淋巴瘤2例,均为EBER阴性。表浅淋巴结NHL18例,EBER阳性2例,阳性率为11.1%(2/18);表浅淋巴结HD19例,EBER阳性5例,阳性率为26.3%(5/19)。结论:本组资料非霍奇金淋巴瘤EBV感染阳性率(42.6%)略高于霍奇金淋巴瘤EBV感染阳性率(26.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鼻腔及鼻咽NHL的EBV感染阳性率(58.3%)高于胃NHL(30.0%)和表浅淋巴结NHL(11.1%)(P<0.05)。研究提示各类型淋巴瘤与EBV感染均有密切关系,且存在部位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EB病毒 EBER 原位分子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50促进鼻咽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先锋 黄远见 +2 位作者 肖娟 张志伟 黄卫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513-2517,共5页
目的探讨miR-150是否通过靶向调控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促进鼻咽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进一步揭示miR-150在鼻咽癌中的癌基因作用。方法 2014年3—6月,培养鼻咽癌细胞株CNE-2,取生长良好的CNE-2用于实验。设计合成PDCD4野生型引物序... 目的探讨miR-150是否通过靶向调控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促进鼻咽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进一步揭示miR-150在鼻咽癌中的癌基因作用。方法 2014年3—6月,培养鼻咽癌细胞株CNE-2,取生长良好的CNE-2用于实验。设计合成PDCD4野生型引物序列以及突变型引物序列,连接到含有荧光素酶载体质粒上,检测荧光素酶活性。分别瞬时转染Vector、pc DNA3.1(+)-PDCD4、miR-ctr、miR-150 mimics联合pc DNA3.1(+)-PDCD4于CNE-2,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DCD4表达水平。分别瞬时转染Vector、pc DNA3.1(+)-PDCD4、miR-150 inhibitors、miR-150 mimics联合pc DNA3.1(+)-PDCD4于CNE-2,分别于培养24、48、72、96 h后测定其吸光度(OD)值,反映其增殖能力。分别瞬时转染Vector、pc DNA3.1(+)-PDCD4、miR-150inhibitors、miR-150 mimics联合pc DNA3.1(+)-PDCD4于CNE-2,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CNE-2侵袭能力。结果无miR-150转染的PDCD4野生型细胞株荧光素酶活性为(0.975±0.112),miR-150转染的PDCD4野生型细胞株荧光素酶活性为(0.588±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53,P=0.018)。无miR-150转染的PDCD4突变型细胞株荧光素酶活性为(0.992±0.135),miR-150转染的PDCD4突变型细胞株荧光素酶活性为(0.875±0.0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1,P=0.281)。转染Vector、pc DNA3.1(+)-PDCD4、miR-ctr、miR-150 mimics联合pc DNA3.1(+)-PDCD4的CNE-2 PDCD4表达水平分别为(0.655±0.058)、(1.147±0.152)、(0.704±0.068)、(0.313±0.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410,P<0.001);其中,转染Vector、miR-ctr、miR-150mimics联合pc DNA3.1(+)-PDCD4的CNE-2 PDCD4表达水平均低于转染pc DNA3.1(+)-PDCD4的CNE-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物和时间对CNE-2增殖能力存在交互作用,转染物和时间对CNE-2增殖能力均存在主效应(P<0.001)。转染Vector、pc DNA3.1(+)-PDCD4、miR-150 inhibitors、miR-150 mimics联合pc DNA3.1(+)-PDCD4的CNE-2穿膜细胞数分别为(56.6±7.5)、(26.5±3.7)、(30.5±4.7)、(55.2±6.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550,P=0.014);其中,转染pc DNA3.1(+)-PDCD4、miR-150 inhibitors的CNE-2穿膜细胞数少于转染Vector、miR-150 mimics联合pc DNA3.1(+)-PDCD4的CNE-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50通过抑制PDCD4的表达,继而增强鼻咽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miR-150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细胞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8-二-三氟甲基-5-羟基-7-乙酰基白杨素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邹晓青 郑兴 +2 位作者 曹建国 卿凤翎 彭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3-457,共5页
目的 研究 6 ,8 二 三氟甲基 5 羟基 7 乙酰基白杨素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白杨素及白杨素乙酰化、卤化、三氟甲基化衍生物体外抗肿瘤活性 ;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观察目标化合物 (6 ,8 二 三氟甲基 5 羟... 目的 研究 6 ,8 二 三氟甲基 5 羟基 7 乙酰基白杨素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白杨素及白杨素乙酰化、卤化、三氟甲基化衍生物体外抗肿瘤活性 ;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观察目标化合物 (6 ,8 二 三氟甲基 5 羟基 7 乙酰基白杨素 )体内抗肿瘤作用 ;PI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 6 ,8 二 三氟甲基 5 羟基 7 乙酰基白杨素对人胃癌(SGC 790 1 )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白杨素及白杨素乙酰化、卤化、三氟甲基化衍生物对体外培养人胃癌 (SGC 790 1 )细胞 ,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HL 6 0 )细胞和人结肠癌 (HT 2 9)细胞具有抑制增殖作用 ;以 6 ,8 二 三氟甲基 5 羟基 7 乙酰基白杨素作用最强 ,其对SGC 790 1细胞 ,HT 2 9细胞和HL 6 0细胞的IC50 分别是 2 5 1 ,1 96和 0 1 8μmol·L-1 。 6 ,8 二 三氟甲基 5 羟基 7 乙酰基白杨素对小鼠Lewis肺癌皮下移植原发瘤及自发性肺转移具有抑制作用 ,呈剂量依赖关系。6 ,8 二 三氟甲基 5 羟基 7 乙酰基白杨素 (1~ 2 μmol·L-1 )能使SGC 790 1细胞周期阻滞于G1 期。结论  6 ,8 二 三氟甲基 5 羟基 7 乙酰白杨具有抗肿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使细胞周期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6 8-二-三氟甲基-5-羟基-7-乙酰基白杨素 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基膜衍生多功能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抗肿瘤活性的测定 被引量:10
9
作者 彭淑平 方唯意 +3 位作者 蒋日成 周建国 董琳 曹建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78-682,共5页
目的 构建血管基膜衍生多功能肽(VBMDMP)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GST-VBMDMP融合蛋白,观察其对Lewis肺癌自发转移瘤模型的影响。方法 人工合成VB-MDMP DNA序列(人源性IgG3上游铰链区连接肽连接的Tumstatin的两个功能区获得性肽基因序列)... 目的 构建血管基膜衍生多功能肽(VBMDMP)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GST-VBMDMP融合蛋白,观察其对Lewis肺癌自发转移瘤模型的影响。方法 人工合成VB-MDMP DNA序列(人源性IgG3上游铰链区连接肽连接的Tumstatin的两个功能区获得性肽基因序列),构建克隆载体PUC19-VBMDMP,亚克隆到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上,经测序和酶切分析鉴定获得了未发生移码突变的PGEX-4T-1-VBMDMP融合载体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后,用 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Glutathione sepharose 4B层析柱纯化蛋白表达产物。采用Lewis肺癌自发转移瘤模型,检测VBMDMP的抗肿瘤作用。结果 成功的构建pUC19-VB-MDMP克隆和pGEX-4T-1-VBMDMP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获得稳定表达,用Glutathione sepharose 4B层析柱获得纯化的GST-VBMDMP融合蛋白。VBMDMP(GST-VBM-DMP 10、6、2 mg·kg^(-1))对小鼠Lewis肺癌原发瘤具有抑制作用(瘤重抑制率分别为95.5%,80.4%,60.05%)。VBMDMP(GST-VBMDMP 10,6,2 mg·kg^(-1))对小鼠Lewis肺癌自发性肺转移具有抑制作用(自发性肺转移瘤结节抑制率分别为94.8%,86.4%,73.9%)。结论 VBM-DMP对小鼠Lewis肺癌原发瘤和肺转移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基膜衍生多功能肽 原核表达 LEWIS肺癌 治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二烯丙基二硫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对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分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程爱兰 武明花 +3 位作者 黄卫国 何洁 周建国 苏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2-512,共1页
关键词 二烯丙基二硫 全反式维甲酸 HL-60细胞 生长抑制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荆子乙酸乙酯提取物体内外对胃癌SGC-7901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韩家凯 焦东晓 +3 位作者 曹建国 封萍 刘新福 庄英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52-1656,共5页
目的研究黄荆子乙酸乙酯提取物(EVn-50)在体内外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作用。方法细胞计数法检测EVn-50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平板克隆试验测定细胞集落形成率;建立SGC-7901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 目的研究黄荆子乙酸乙酯提取物(EVn-50)在体内外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作用。方法细胞计数法检测EVn-50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平板克隆试验测定细胞集落形成率;建立SGC-7901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绘制移植瘤生长曲线,计算经EVn-50治疗后的肿瘤抑制率;光镜和电镜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在体外,1、10、100mg·L-1的EVn-50均能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和增殖,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细胞集落形成率明显下降(P<0.05);在体内,EVn-50能够抑制SGC-7901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生长,5、10、20mg·kg-1的EVn-50对移植瘤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32%、43%和56%,且呈浓度依赖性;病理学观察结果,EVn-50可引起SGC-7901细胞坏死,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结论EVn-50在体内外均可抑制SGC-7901细胞生长和增殖,并在体内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黄荆子 黄荆子乙酸乙酯提取物 移植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t调控STGC3基因表达CNE2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功能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邓敏 贺修胜 +3 位作者 罗桥 赵帅 曾超 李艳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9-44,共6页
利用Tet-on调控系统,建立受强力霉素诱导STGC3基因表达的CNE2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STGC3的功能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实验平台.先后将调控质粒pTet-on和反应质粒pTRE-STGC3转染入CNE2细胞,并用G418和潮霉素分别进行两轮筛选,运用RT-PCR选择对... 利用Tet-on调控系统,建立受强力霉素诱导STGC3基因表达的CNE2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STGC3的功能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实验平台.先后将调控质粒pTet-on和反应质粒pTRE-STGC3转染入CNE2细胞,并用G418和潮霉素分别进行两轮筛选,运用RT-PCR选择对强力霉素诱导敏感的细胞克隆.用不同浓度强力霉素诱导CNE2/Tet/pTRE-STGC3细胞,RT-PCR检测STGC3的表达,确定强力霉素的最佳诱导浓度.采用此浓度的强力霉素分别诱导CNE2、CNE2/Tet/pTRE、CNE2/Tet/pTRE-STGC3三组细胞,测定细胞的生长曲线、克隆形成率和细胞周期分布.诱导STGC3基因高表达,CNE2细胞增殖速度显著减慢(P<0.05),克隆形成能力显著降低(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瘤细胞群体中处于G0/G1期细胞数增加,细胞阻滞于G0/G1期.Tet调控STGC3基因表达CNE2细胞系的成功建立,为进一步研究STGC3基因的功能提供一个理想的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STGC3基因 Tet-on基因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豆根细胞毒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邓银华 孙丽 +5 位作者 章为 徐康平 李福双 谭健兵 曹建国 谭桂山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08-410,共3页
利用多种柱层析方法,从山豆根中分离得到四个生物碱,通过理化性质测定及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槐醇(1),13,14去氢槐醇(2),苦参碱(3)和氧化苦参碱(4),并首次利用MTT比色法测定了化合物1和2对体外培养的HL60及SMMC7721细胞增殖抑制率,同时... 利用多种柱层析方法,从山豆根中分离得到四个生物碱,通过理化性质测定及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槐醇(1),13,14去氢槐醇(2),苦参碱(3)和氧化苦参碱(4),并首次利用MTT比色法测定了化合物1和2对体外培养的HL60及SMMC7721细胞增殖抑制率,同时分别考察了葛根素对二者增殖抑制试验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槐醇 13 14-去氢槐醇 葛根素 细胞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t调控STGC3基因表达的CNE2细胞系裸鼠成瘤实验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邱青朝 胡波 +4 位作者 贺修胜 罗桥 龙治峰 唐国华 廖银花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9-365,共7页
STGC3基因是一个新近克隆的肿瘤相关基因,前期的体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STGC3基因在CNE2鼻咽癌细胞系高表达,可明显抑制CNE2的生长增殖.采用Tet/pTRE-STGC3/CNE2细胞系接种于裸鼠皮下,以强力霉素(Dox)诱导STGC3基因高表达,观测STGC3基因... STGC3基因是一个新近克隆的肿瘤相关基因,前期的体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STGC3基因在CNE2鼻咽癌细胞系高表达,可明显抑制CNE2的生长增殖.采用Tet/pTRE-STGC3/CNE2细胞系接种于裸鼠皮下,以强力霉素(Dox)诱导STGC3基因高表达,观测STGC3基因高表达对CNE2裸鼠体内成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运用RT-PCR、蛋白质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分析瘤组织中STGC3基因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瘤组织内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研究结果显示,STGC3蛋白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Dox诱导STGC3基因在Tet/pTRE-STGC3/CNE2细胞系高表达,Tet/pTRE-STGC3/CNE2细胞系裸鼠体内成瘤受到明显抑制,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瘤成瘤时间晚、生长慢、肿块小、细胞凋亡率高,Bax蛋白表达增强,Bcl-2蛋白表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此体内实验研究结果与前期体外实验结果一致,进一步证明STGC3基因对肿瘤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STGC3基因 裸鼠 Tet-on调控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2/neu和GM-CSF共转染树突状细胞的免疫杀伤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唐三元 黄卫国 +2 位作者 伍尤华 戴文香 江青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HER2/neu蛋白细胞胞外段的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HER2/neu)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GM-CSF)共转染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方法:成熟的DC通过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培养获得,流式细胞技术分... 目的:探讨HER2/neu蛋白细胞胞外段的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HER2/neu)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GM-CSF)共转染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方法:成熟的DC通过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培养获得,流式细胞技术分析HER-2/neu以及细胞表面标志CD1a、CD83、CD80、CD86和HLA-DR的表达,MTT检测混合淋巴反应,3H-TdR释放法检测CTL杀伤活性,RT-PCR检测FasL表达。结果:共转染组(CT)、单独转染组(ST)和未转染组(UT)3组DC的细胞表面标志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转染组中HER2/neu和FasL的表达比单独转染组高,共转染组中可以检测到更强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CTL杀伤活性。结论:HER2/neu蛋白细胞外段的基因通过DC的抗原提呈作用可以诱导出免疫应答,其免疫应答作用与FasL表达相关,而GM-CSF可以增强其免疫应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NEU 树突状细胞 GM—CSF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2-3p通过靶向CD_(133)抑制鼻咽癌细胞和鼻咽癌干细胞生长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汤国辉 张志伟 +3 位作者 黄卫国 谢运杰 刑佼涛 贺修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085-2088,2094,共5页
目的明确miR-142-3p能否通过靶向CD_(133)的表达进而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探讨miR-142-3p在抑制肿瘤生长中的分子机制。方法于2015年7月—2016年9月,构建CD_(133)mRNA 3'-UTR荧光素酶报告载体,通过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观察miR... 目的明确miR-142-3p能否通过靶向CD_(133)的表达进而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探讨miR-142-3p在抑制肿瘤生长中的分子机制。方法于2015年7月—2016年9月,构建CD_(133)mRNA 3'-UTR荧光素酶报告载体,通过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观察miR-142-3p对CD_(133)mRNA 3'-UTR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将对照control、CD_(133)siRNA及miR-142-3p模拟物各40μmol/L分别转染至鼻咽癌CNE2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其对CD_(133)表达水平的影响;设立阴性对照组[瞬时转染对照control(40μmol/L)]、阳性对照组[瞬时转染CD_(133)siRNA(40μmol/L)]、miR-142-3p组[瞬时转染miR-142-3p模拟物(40μmol/L)]、联合组[瞬时共转染miR-142-3p模拟物(40μmol/L)和pc DNA3.1(+)-CD_(133)0.8μg],MTS法检测4组对CNE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4组对CNE2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干细胞成球实验检测阴性对照组和miR-142-3p组对CNE2干细胞成球能力的影响。结果单光子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无miR-142-3p转染的p CD_(133)-Wt型细胞荧光素酶活性为(0.924±0.107),miR-142-3p转染的p CD_(133)-Wt型细胞荧光素酶活性为(0.535±0.03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24,P=0.022)。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果显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miR-142-3p组CD_(133)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44,P<0.05);其中阳性对照组和miR-142-3p组CD_(133)表达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miR-142-3p组、联合组CNE2细胞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78,P<0.05);其中阳性对照组和miR-142-3p组CNE2细胞数量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结果显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miR-142-3p组、联合组穿过基质胶的CNE2细胞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19,P<0.05);其中阳性对照组和miR-142-3p组穿过基质胶的CNE2细胞数量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阴性对照组和miR-142-3p组干细胞成球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2,P<0.05)。结论 miR-142-3p通过靶向调控CD_(133)的表达而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侵袭及干细胞球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肿瘤干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烯丙基二硫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体外抑制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武明花 何洁 +1 位作者 黄卫国 苏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45-1146,共2页
关键词 二烯丙基二硫 HL-60细胞 抑制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1和Egr-1对LCRG1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调节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谢海龙 曾龙武 周晓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43-346,共4页
目的:目前LCRG1基因转录调控机制不清,现拟研究Sp1和Egr-1对人LCRG1基因启动子的转录调节。方法:利用MatInspector软件分析LCRG1基因启动子区域内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Sp1、wtEgr-1、mtEgr-1真核表达质粒与LCRG1启动子重组质粒的共... 目的:目前LCRG1基因转录调控机制不清,现拟研究Sp1和Egr-1对人LCRG1基因启动子的转录调节。方法:利用MatInspector软件分析LCRG1基因启动子区域内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Sp1、wtEgr-1、mtEgr-1真核表达质粒与LCRG1启动子重组质粒的共转染实验,分析其对LCRG1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提示LCRG1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Sp1和Egr-1等位点,外源性突变型转录因子Egr-1能上调LCRG1基因启动子的活性。结论:突变型转录因子Egr-1可能参与该基因的表达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RG1 喉癌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在SCID小鼠体内诱发人B淋巴细胞肿瘤 被引量:1
19
作者 甘润良 蓝柯 +3 位作者 尹志华 王丽江 许亮国 姚开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33-738,共6页
目的:通过动物体内试验研究EB病毒(EBV)对人正常细胞的致瘤性,并检测我国正常人群对EBV的易感性,试图建立EBV诱发人淋巴细胞肿瘤模型。方法:在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动物即SCID小鼠体内移植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每鼠腹腔接种1×... 目的:通过动物体内试验研究EB病毒(EBV)对人正常细胞的致瘤性,并检测我国正常人群对EBV的易感性,试图建立EBV诱发人淋巴细胞肿瘤模型。方法:在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动物即SCID小鼠体内移植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每鼠腹腔接种1×108个PBL。对接种VCA/IgA阴性献血员PBL的动物,移植后1周内经腹腔注射B95-8标准株EBV悬液作为实验感染,而接种VCA/IgA阳性献血员PBL的动物不再进行实验感染。结果:在接受12名健康成人PBL移植并感染EBV的19只SCID小鼠中,肿瘤诱发率分别为91.7%(11/12名)和84.2%(16/19只鼠)。诱发瘤常见于小鼠腹腔后壁和纵隔,具有侵袭性和致死性,患瘤小鼠平均存活时间65.5天。EBV诱发瘤是结节状实体瘤,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呈大裂—无裂混合细胞。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病理学研究表明,肿瘤类型是人源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诱发瘤原位分子杂交显示肿瘤细胞核内存在EB病毒小核酸分子EBER-1和人类基因组Alu序列。电子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核内存在EB病毒颗粒。肿瘤细胞表达EB病毒BZLF1蛋白阳性。结论:SCID/人淋巴细胞嵌合体是研究EBV感染和致瘤性的敏感动物模型,且获得了EBV引起人类正常细胞在体内发生肿瘤的直接依据。因而证实了EBV对人类细胞的致瘤作用,进一步明确机体免疫缺陷因素在肿瘤发生中起重要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SCID 小鼠 B淋巴细胞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150对鼻咽癌细胞放疗抵抗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先锋 黄远见 +2 位作者 肖娟 张志伟 黄卫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24-1428,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50对于鼻咽癌细胞放疗抵抗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6月,建立放疗抵抗的鼻咽癌细胞株CNE-2R。取CNE-2和CNE-2R,通过克隆形成实验计算不同放疗剂量下(0、3、6 Gy)的克隆形成率(PE)、细...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50对于鼻咽癌细胞放疗抵抗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6月,建立放疗抵抗的鼻咽癌细胞株CNE-2R。取CNE-2和CNE-2R,通过克隆形成实验计算不同放疗剂量下(0、3、6 Gy)的克隆形成率(PE)、细胞存活率,采用MTS法检测照射1、2、3、4、5 d时的细胞增殖活性,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miR-150、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GSK3β水平。将CNE-2随机分为miR-150模拟物组(转染miR-150模拟物)、微小RNAs(miRs)无关序列组(转染miRs无关序列),通过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实验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结果 0 Gy放疗剂量时,CNE-2与CNE-2R的PE、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Gy、6 Gy放疗剂量时,CNE-2R的PE、细胞存活率高于CNE-2(P〈0.05)。照射1-5 d时,CNE-2R的细胞增殖活性高于CNE-2(P〈0.05)。CNE-2R中miR-150水平高于CNE-2,GSK3βmRNA水平低于CNE-2(P〈0.05)。CNE-2R中GSK3β水平低于CNE-2(P〈0.05)。转染GSK3β野生型质粒后,miR-150模拟物组荧光素酶活性低于miRs无关序列组(P〈0.05);转染GSK3β突变型质粒后,miRs无关序列组与miR-150模拟物组荧光素酶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50参与了鼻咽癌细胞的放疗抵抗,GSK3β是miR-150的直接靶基因,miR-150-GSK3β轴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用于合理治疗鼻咽癌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微小RNA-150 糖原合成酶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