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axx通过上调caveolin-1的表达介导Ox-LDL诱导巨噬细胞胆固醇蓄积和凋亡(英文) 被引量:7
1
作者 贺庆芝 庹勤慧 +4 位作者 曾怀才 朱炳阳 让蔚清 唐小卿 廖端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81-890,共10页
为探讨Daxx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巨噬细胞胆固醇蓄积和凋亡的介导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细胞内胆固醇含量,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的形成情况,流式细胞术和吖啶橙... 为探讨Daxx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巨噬细胞胆固醇蓄积和凋亡的介导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细胞内胆固醇含量,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的形成情况,流式细胞术和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染色法研究Ox-LDL对细胞凋亡的影响,Realtime RT-PCR检测细胞内Daxx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aveolin-1蛋白的表达,用特异性siRNA沉默Daxx在RAW264.7细胞中的表达.Ox-LDL上调Daxx mRNA和caveolin-1的表达、增加细胞内胆固醇含量、促使RAW264.7细胞凋亡,用特异性siRNA干扰Daxx在RAW264.7细胞中的表达能降低caveolin-1的表达、减少细胞内胆固醇含量、以及抑制细胞凋亡.上述结果表明,Daxx对Ox-LDL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胆固醇蓄积和凋亡具有介导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Daxx上调caveolin-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XX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巨噬细胞 凋亡 CAVEOLI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保护PC12细胞拮抗谷氨酸兴奋性毒性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唐小卿 赵静 +6 位作者 杨春涛 申新田 范黎黎 郭瑞鲜 杨战利 陈培熹 冯鉴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8-253,共6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谷氨酸(Glu)兴奋性毒性损伤PC12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谷氨酸处理PC12细胞,建立谷氨酸兴奋性神经毒性损伤细胞的实验模型;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谷氨酸(Glu)兴奋性毒性损伤PC12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谷氨酸处理PC12细胞,建立谷氨酸兴奋性神经毒性损伤细胞的实验模型;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试验评价细胞的损伤程度;双氢罗丹明123(DHR)染色后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应用试剂盒及分光光度计测定NOS活性和NO水平。结果:谷氨酸(1-6mmol/L)处理PC12细胞24h,可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PC12细胞的存活率;在谷氨酸作用PC12细胞前30min给予ADMA,可明显地抑制谷氨酸引起的细胞存活率降低及LDH释放增加,减少谷氨酸引起的细胞内ROS堆积,抑制谷氨酸过度激活NOS和增加NO的生成。结论:ADMA能显著地减弱谷氨酸对PC12细胞的兴奋性毒性损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OS活性,减少NO生成,进而减轻细胞内ROS的堆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谷氨酸 活性氧 一氧化氮合酶 兴奋性毒性 PC1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坏死性凋亡介导化学性缺氧引起的HT22海马神经元损伤和炎症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波 徐勇 +4 位作者 李祥 侯娇艳 周忠群 田绍文 旷昕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0-486,共7页
目的探讨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是否参与化学性缺氧诱导的小鼠HT22海马细胞损伤和炎症。方法采用化学性缺氧模拟剂氯化钴(CoCl_2)作用HT22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损伤的细胞模型。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eceptor interac... 目的探讨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是否参与化学性缺氧诱导的小鼠HT22海马细胞损伤和炎症。方法采用化学性缺氧模拟剂氯化钴(CoCl_2)作用HT22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损伤的细胞模型。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3,RIP3)的水平;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测定海马细胞的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LDH活性;罗丹明123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双氯荧光素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测定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 600μmol·L^(-1)CoCl_2作用HT22细胞36 h可产生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使细胞存活率降至(52.0±2.65)%,成功建立化学性缺氧损伤的海马细胞模型;此外,CoCl_2可引起HT22细胞的多种损伤和炎症,表现为培养液中LDH活性升高,ROS过度生成,MMP丢失以及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分泌均增多。40~100μmol·L^(-1)坏死性凋亡抑制剂necrostatin-1(Nec-1)共处理可抑制CoCl_2引起的HT22细胞存活率降低,其中80μmol·L^(-1)时对细胞毒性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同时,80μmol·L^(-1)Nec-1可对抗CoCl_2可引起HT22细胞的上述多种损伤和炎症。此外,CoCl_2处理HT22细胞6~48 h可促进RIP3的表达水平,Nec-1可明显抑制CoCl_2对RIP3表达的上调作用。结论坏死性凋亡介导化学性缺氧诱导的HT22海马神经元损伤和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凋亡 化学性缺氧 氯化钴 HT22细胞 损伤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_2预处理对多巴胺损伤PC12细胞的适应性保护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唐小卿 冯鉴强 胡弼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21-725,共5页
目的探讨H2O2预处理对多巴胺(dopamine,DA)损伤PC12细胞的适应性保护作用。方法透射电镜、Hoechst染色和PI染色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ry,FCM)观测细胞凋亡,MTT代谢率法观察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状态,Rh123染色FCM检测细胞线粒体膜... 目的探讨H2O2预处理对多巴胺(dopamine,DA)损伤PC12细胞的适应性保护作用。方法透射电镜、Hoechst染色和PI染色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ry,FCM)观测细胞凋亡,MTT代谢率法观察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状态,Rh123染色FCM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结果50μmol·L-1DA作用PC12细胞24h后,电镜可观察到PC12细胞体积缩小,核染色质浓缩、边集,核碎裂等细胞凋亡征象。Hoechst33258染色显示,DA(50μmol·L-1)作用24h后,经H2O2预处理的PC12细胞的凋亡量较未预处理的明显减少。50、100和200μmol·L-1DA作用24h后,PC12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0.9±1.8)%、(40.5±6.4)%、(88.1±3.9)%,而经H2O2预处理的PC12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下降至(4.9±2.9)%、(12.0±1.4)%、(61.5±3.4)%(P<0.01)。20、40、80μmol·L-1DA作用细胞24h后,细胞MTT代谢率明显下降,而H2O2预处理抑制20、40、80μmol·L-1DA引起的PC12细胞MTT代谢率的下降(P<0.01)。50μmol·L-1DA作用24h后,PC12细胞的平均Rh123荧光强度由正常对照的(46.87±0.33)下降至(4.39±2.93),而经H2O2预处理的PC12细胞,其平均Rh123荧光强度仅下降到(10.50±0.28),下降程度明显减轻(P<0.01)。结论H2O2预处理对DA损伤PC12细胞具有适应性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O2 预处理 多巴胺 PC12细胞 适应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P+对PC12细胞内源性H2S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唐小卿 范黎黎 +5 位作者 杨春涛 申新田 赵静 李玉娟 郭瑞鲜 冯鉴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04-908,共5页
目的:观察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对PC12细胞内源性硫化氢(H2S)生成的影响,以探讨MPP+损伤PC12细胞的新机制。方法:RT-PCR方法检测PC12细胞胱硫醚-β-合酶(CBS)mRNA的表达;亚甲基蓝分光光度计法检测PC12细胞内源性H2S的含量及PC12细... 目的:观察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对PC12细胞内源性硫化氢(H2S)生成的影响,以探讨MPP+损伤PC12细胞的新机制。方法:RT-PCR方法检测PC12细胞胱硫醚-β-合酶(CBS)mRNA的表达;亚甲基蓝分光光度计法检测PC12细胞内源性H2S的含量及PC12细胞CBS活性;台盼蓝拒染色法观察PC12细胞的存活率。结果:MPP+可以抑制PC12细胞CBS的表达及其活性,减少内源性H2S的生成;MPP+可以明显地降低PC12细胞的存活率;H2S的供体硫氢化钠(NaHS)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结论:MPP+能抑制CBS的表达和活性,减少内源性H2S生成,这可能与其损伤PC12细胞的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 硫化氢 胱硫醚Β合酶 PC1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A-Ⅰ结合蛋白介导胆固醇流出调控血管新生
6
作者 张敏 何平平 +2 位作者 欧阳新平 尹凯 唐朝克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13-815,共3页
胆固醇流出在维持细胞正常结构和功能中发挥着关键的生理作用,然而其在调节血管新生中的作用一直未明.近日,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Nature,2013,498:118—122),
关键词 血管新生 载脂蛋白A-I 胆固醇 结合蛋白 调控 介导 美国加州大学 生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