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国内外高等院校美术教育模式的差异——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与美国代顿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苏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419-421,共3页
美术教育从近现代起就一直不断地从西方发达国家汲取经验,文章以南京艺术学院和美国代顿大学为例,从教育思想、教育目的、教学方式、师生关系,学校与社会的接轨方式等方面,就中外美术教育模式的差异进行了比较。浅析了不同教育模式形成... 美术教育从近现代起就一直不断地从西方发达国家汲取经验,文章以南京艺术学院和美国代顿大学为例,从教育思想、教育目的、教学方式、师生关系,学校与社会的接轨方式等方面,就中外美术教育模式的差异进行了比较。浅析了不同教育模式形成的原因及对学生带来的影响。并探究如何将鼓励性教学与批判式教学更好的结合,以促使我国美术教育模式更加进步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教育 美术教育 中外比较 南京艺术学院 美国代顿大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优秀作品选登
2
作者 顾文缘 金丹(指导) +48 位作者 赖伟宏 刘元堂(指导) 杨天赐 李彤(指导) 浦诗慧 张筱膺(指导) 王泽宇 徐钢(指导) 江晓玲 周京新(指导) 王依云 程楠(指导) 石头 尚可(指导) 纳尔波利·波拉提 万子亮(指导) 王金城 刘波(指导) 李璐 向颖(指导) 李东亮 赵晓华(指导) 王晓宇 吕晓雯(指导) 龙欢 姚红(指导) 李佳琪 周尤(指导) 洪程格 李小光(指导) 蔡鸿渤 唐彦(指导) 刘九鸣 詹雪喜 朱智伟(指导) 武茂辉 尹悟铭(指导) 吴健 徐飞(指导) 崔啸东 章文浩(指导) 顾延森 夏慧 张新权(指导) 刘晓宇 王浩辉(指导) 俞心怡 顾硕儒 毛焰(指导)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I0004-I0006,I0009,共4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类高校美术馆的教育实践模式——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尹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6-150,共5页
艺术类高校美术馆在艺术类高校的教育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作为艺术类高校教育辅助机构存在,面向师生,为教育教学、科研服务;另一方面则作为社会公共设施机构存在,面向社会大众,为社会公共教育事业作贡献。作为艺术类高校教育辅助... 艺术类高校美术馆在艺术类高校的教育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作为艺术类高校教育辅助机构存在,面向师生,为教育教学、科研服务;另一方面则作为社会公共设施机构存在,面向社会大众,为社会公共教育事业作贡献。作为艺术类高校教育辅助机构的艺术类高校美术馆是艺术院校的精神汇聚地,也是艺术类院校传承发展的平台,展示了艺术类高校的现状,提升艺术类院校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艺术类高校美术馆的教育实践模式主要包括专业教学实践模式、社会实践模式、辅助教学和学术研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类高校美术馆 美术馆教育 教育实践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艺术学院的中国画教学
4
作者 于友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4年第1期150-150,共1页
关键词 南京艺术学院 中国画教学 教学模式 绘画语言 教学理论 教师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闳约深美不息变动经典传承--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创作教学观研究
5
作者 黄巍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0-195,共6页
在南京艺术学院百年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中国画专业始终肩负着传承经典的重任,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无论在专业人才培养还是在经典作品的创作上均取得了卓越成就。这离不开中国画专业雄厚的师资力量,本文具体分析了南艺从上海美专至现今的... 在南京艺术学院百年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中国画专业始终肩负着传承经典的重任,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无论在专业人才培养还是在经典作品的创作上均取得了卓越成就。这离不开中国画专业雄厚的师资力量,本文具体分析了南艺从上海美专至现今的创作教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传承 南艺 中国画 创作教学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当代艺术学院教育 被引量:5
6
作者 常宁生 蒋奇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19,182,共8页
美国的高等艺术教育是指艺术学院和综合大学的艺术学院或艺术系的艺术教育。美国艺术学院的模式可以追溯到欧洲的艺术学院,美国的艺术学院的模式完全是以欧洲的艺术学院模式为基准而建立的。艺术学院的本质是建立规范,保持传统,而艺术... 美国的高等艺术教育是指艺术学院和综合大学的艺术学院或艺术系的艺术教育。美国艺术学院的模式可以追溯到欧洲的艺术学院,美国的艺术学院的模式完全是以欧洲的艺术学院模式为基准而建立的。艺术学院的本质是建立规范,保持传统,而艺术的发展总是打破规范,不断创新。艺术的概念也不断地变化和突破,从而构成了艺术学院的矛盾与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院 学院教学 理念与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实利教育到艺术启蒙——上海图画美术学校“第一届”成绩展之历史意义辨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商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4-39,共6页
上海图画美术学校于1918年策办的"第一届"成绩展览会,并非该校的首次成绩展览会,但无论展览规模还是展览机制都创造了时代先例。几乎在同时期,刘海粟通过策办美展、创办杂志和组织西画社团,使上海图画美校从一个籍籍无名的美... 上海图画美术学校于1918年策办的"第一届"成绩展览会,并非该校的首次成绩展览会,但无论展览规模还是展览机制都创造了时代先例。几乎在同时期,刘海粟通过策办美展、创办杂志和组织西画社团,使上海图画美校从一个籍籍无名的美术学堂转变为在教育部立案的正规著名美术学校。此展之后,刘海粟不再仅限于在校内经营美术事业,而是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华丽转身——从艺术办学的小乘之境向艺术启蒙之大乘之境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图画美术学校 刘海粟 实利主义 成绩展览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紧张”中寻求学术活力——学院精神的“自主二重性”及其在艺术中的呈现 被引量:1
8
作者 徐东树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9-41,共3页
大学作为“文化生产场”的双重社会角色——“统治者中的被统治者”,决定了学院精神具有“自主二重性”。这两者之间如果有相对的平衡,能够使学院学术保持一种紧张的内部动力与活力,利于学术的发展。然而,二者之中,“反统治者”的力量... 大学作为“文化生产场”的双重社会角色——“统治者中的被统治者”,决定了学院精神具有“自主二重性”。这两者之间如果有相对的平衡,能够使学院学术保持一种紧张的内部动力与活力,利于学术的发展。然而,二者之中,“反统治者”的力量一般地处于弱势,它们之间张力的平衡比较脆弱。“自主性反思性”如果得不到较好的发挥,学院精神的文化功能就会狭隘化,学院精神的价值就无法充分得到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院精神 自主二重性 艺术学院 自主反思性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学的建构与整合——近百年来的西方艺术学理论与方法及其与中国艺术史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常宁生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7-154,共8页
长期以来,西方艺术史学理论与方法体系能否与中国古代画学传统有机的结合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在比较和分析近百年来中国艺术学学科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中西方学术体系对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影响,考察中国传统画学理论向现代艺术学的转型... 长期以来,西方艺术史学理论与方法体系能否与中国古代画学传统有机的结合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在比较和分析近百年来中国艺术学学科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中西方学术体系对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影响,考察中国传统画学理论向现代艺术学的转型过程和不同阶段所出现的问题,以及西方学术话语体系与中国学术传统的交往与冲突中所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以后,作者指出艺术史研究必须走出并超越中西二元对立的迷障,完成中国艺术史学科现代形态的转化与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百年 画学 艺术史学 发展 方法论 艺术学 建构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新时期美术教育和创作的思考
10
作者 章文浩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184,I0012,共4页
2022年,教育部颁布最新版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原来的“美术学”调整为“美术与书法”,这一调整引发全国各专业院校积极调整学科建设思路,思考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美术教育和创作中至少有四点值得我们重视:一、研究经典、夯... 2022年,教育部颁布最新版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原来的“美术学”调整为“美术与书法”,这一调整引发全国各专业院校积极调整学科建设思路,思考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美术教育和创作中至少有四点值得我们重视:一、研究经典、夯实基础;二、注重实践、艺理双修;三、扎根本土,创造精品;四、国际视野,文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学科调整 美术教育 艺术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的基础——法国学院绘画中的历史画与素描教学 被引量:2
11
作者 尹霄 郑喆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9-183,共5页
历史画是西方传统绘画的主流,优秀的叙事性历史画的创作需要艺术家的精湛技巧与智慧。法国学院的绘画教学体系则是培养这类历史画画家的沃土。素描教学是历史画的根基所在,历史画则是素描教学的至高成果。绘画叙事的基础,正是针对历史... 历史画是西方传统绘画的主流,优秀的叙事性历史画的创作需要艺术家的精湛技巧与智慧。法国学院的绘画教学体系则是培养这类历史画画家的沃土。素描教学是历史画的根基所在,历史画则是素描教学的至高成果。绘画叙事的基础,正是针对历史画创作的难点而构建的素描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画 素描教学 学院绘画 罗马奖 表情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析美学视域下的作品解读——以超现实主义艺术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沈文婷 樊波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5-192,共8页
精神分析美学脱胎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从最初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解读艺术创作活动到对艺术家创作动机的考察和对作品主题和审美的深入解析,弗洛伊德在其理论中逐渐形成了独属于精神分析领域的美学观并影响深远。2... 精神分析美学脱胎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从最初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解读艺术创作活动到对艺术家创作动机的考察和对作品主题和审美的深入解析,弗洛伊德在其理论中逐渐形成了独属于精神分析领域的美学观并影响深远。20世纪现代艺术的代表"超现实主义"正是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理论中汲取营养,并用于艺术创作来实现表达自我与认识世界的方式。此后,精神分析法作为一种方法已经成为解决艺术家的创作和解读艺术作品题材与内容、观众与作品关系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作品 艺术创作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美学 超现实主义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主人公到看客——1942年以来美术作品中农民形象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顾丞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4,共5页
本文通过对1942年延安木刻到新时期美术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分析,认为在中国艺术家的笔下,农民形象有一个从画面主人公逐步沦为看客的变化过程,同时着重分析了当代艺术中的农民工形象。指出这种演变不仅反映了社会在正常化过程中阶层心理... 本文通过对1942年延安木刻到新时期美术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分析,认为在中国艺术家的笔下,农民形象有一个从画面主人公逐步沦为看客的变化过程,同时着重分析了当代艺术中的农民工形象。指出这种演变不仅反映了社会在正常化过程中阶层心理的变迁,也体现出当代艺术的知识分子化特点以及这种过程的不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农民工 知识分子艺术家 主体 看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契合与兼容——解读装置艺术的“不确定性”与“暗示性” 被引量:10
14
作者 孙胜银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6-219,共4页
本文以装置艺术在我国形成与发展历程为线索,揭示装置艺术具有的"不确定性"与"暗示性"的特点,从而阐述装置艺术对传统艺术发起的最大挑战,是对传统艺术的确定性分类及明确表现进行了彻底的颠覆。本文还结合我国20世... 本文以装置艺术在我国形成与发展历程为线索,揭示装置艺术具有的"不确定性"与"暗示性"的特点,从而阐述装置艺术对传统艺术发起的最大挑战,是对传统艺术的确定性分类及明确表现进行了彻底的颠覆。本文还结合我国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85新潮"艺术中的几位重要艺术家的装置艺术作品予以佐证,阐明装置艺术在我国由挪用西方当代艺术思潮观念以及模仿其形式的阶段,转变到"契合"与"兼容"的自觉创作,是一种进步的表现,说明我国装置艺术家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不断努力寻求,并推进装置艺术创作的本土化进程,这项艺术活动的探求与努力,具有深远的意义与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置艺术 设计 不确定性 暗示性 “契合”与“兼容” 本土化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花鸟画艺术从写生到工笔、写意的创作演进 被引量:8
15
作者 郭大兴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6-180,共5页
文章通过阐述花鸟画写生对工笔、写意艺术的影响转化,说明花鸟画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变化和艺术追求。着重以黄筌、徐熙、徐渭为主要代表的两种绘画手法说明写生对工笔、写意艺术生发的重要性和精神超越,论述花鸟画由写生走向工笔和... 文章通过阐述花鸟画写生对工笔、写意艺术的影响转化,说明花鸟画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变化和艺术追求。着重以黄筌、徐熙、徐渭为主要代表的两种绘画手法说明写生对工笔、写意艺术生发的重要性和精神超越,论述花鸟画由写生走向工笔和写意是中国画审美品格的最终再现。花鸟画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是古代艺术家智慧的结晶,是与老庄艺术精神的完美结合,是古代先贤对天、地、人自然关怀、观照的完美体现,是艺术家自身艺术性创造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花鸟画 绘画创作 写生 工笔 写意 艺术作品 艺术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形象塑造——新中国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创作(1949-1976)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清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0-68,189,共9页
二十世纪,少数民族在参与全民抗战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努力中使其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地位凸显,成为塑造新中国多元化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美术创作在新中国时期被明确提出,其形式和内涵不断得到深化,不仅对新中... 二十世纪,少数民族在参与全民抗战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努力中使其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地位凸显,成为塑造新中国多元化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美术创作在新中国时期被明确提出,其形式和内涵不断得到深化,不仅对新中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进行了形象表述,而且成为国画改造和油画民族化道路上重要的灵感来源和精神载体。本文主要通过梳理和分析新中国时期、特别是毛泽东时代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创作,力图探究少数民族题材绘画在塑造新中国多元融合的国家形象方面所发挥的政治意义和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少数民族题材 大团结 国家形象 多元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艺术与大脑——论塞米尔·泽基及其神经美学 被引量:8
17
作者 袁圣婴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3-97,8,共5页
众所周知,艺术是属于人类主观世界的,但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个体在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过程中虽然存在主观差异,然而其间更存在一个共同的神经基础。由此,一个人文与自然科学相互交叉的全新领域——... 众所周知,艺术是属于人类主观世界的,但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个体在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过程中虽然存在主观差异,然而其间更存在一个共同的神经基础。由此,一个人文与自然科学相互交叉的全新领域——神经美学应运而生。塞米尔·泽基作为神经美学的创始人,通过对视觉皮层和视觉艺术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神经美学理论。本文即对塞米尔·泽基的神经美学理论进行分析,从而探究用神经科学的方法研究视觉艺术的可行性与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米尔·泽基 《内在视觉》 神经美学 视觉艺术 神经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志强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4-105,共2页
近几年,高校艺术类毕业生灵活就业率提高,但各专业就业状况冷热不均,各高校艺术专业就业状况差别明显。文章对此提出了建议:对艺术类毕业生灵活就业现象应给予正确引导;警惕"艺考热"背后的质量危机;高校艺术专业发展需以人为... 近几年,高校艺术类毕业生灵活就业率提高,但各专业就业状况冷热不均,各高校艺术专业就业状况差别明显。文章对此提出了建议:对艺术类毕业生灵活就业现象应给予正确引导;警惕"艺考热"背后的质量危机;高校艺术专业发展需以人为本走特色路线;提高教学质量是提升艺术类毕业生核心就业力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类毕业生 就业现状 核心就业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唐代墓室壁画仕女形象艺术风格的演进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静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7-220,共4页
唐代墓室壁画是唐代绘画史上的一朵奇葩,唐代墓室壁画的风格演变以侍女形象最具代表性。本文在时代的基础上采用风格学的方法,通过对各时期唐代墓室壁画中仕女形象的对比分析,将其艺术风格分为四个时期。唐代各个时期仕女图像绘画风格转... 唐代墓室壁画是唐代绘画史上的一朵奇葩,唐代墓室壁画的风格演变以侍女形象最具代表性。本文在时代的基础上采用风格学的方法,通过对各时期唐代墓室壁画中仕女形象的对比分析,将其艺术风格分为四个时期。唐代各个时期仕女图像绘画风格转变,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物画从初唐经盛唐到晚唐,即从"张家样"到"吴家样",再到"周家样"之间的传承脉络关系。从而不仅勾画出了自身发展演变的轨迹,同时也为唐代绘画史的研究,特别是风格和题材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壁画艺术 墓室壁画 仕女形象 风格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禅宗顿悟与艺术思维的异质同构关系 被引量:8
20
作者 曾佳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2-66,共5页
本文旨在通过比较禅宗顿悟思维方式与艺术感性思维方式在具体可感性、非理性和超越性这三个方面的相似相通性,以及顿悟思维与弗洛依德的潜意识理论的内在联系,来共同阐释禅宗顿悟与艺术思维之间的异质同构关系。
关键词 顿悟思维 艺术思维 灵感 具体可感性 非理性 超越性 潜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