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飞行马赫数和高度控制的逆升压电子设备冷却系统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文虎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6-469,共4页
该文介绍了国内最具有代表性的机载电子设备冷却系统的 2种形式 ,即冲压空气冷却系统和逆升压冷却系统。冲压空气冷却系统适用飞机低速飞行时的机载电子设备冷却 ,逆升压冷却系统适用飞机高速飞行时的机载电子设备冷却。当前逆升压系统... 该文介绍了国内最具有代表性的机载电子设备冷却系统的 2种形式 ,即冲压空气冷却系统和逆升压冷却系统。冲压空气冷却系统适用飞机低速飞行时的机载电子设备冷却 ,逆升压冷却系统适用飞机高速飞行时的机载电子设备冷却。当前逆升压系统温度控制采用 3点温度控制方法 ,该系统温度控制方法从冲压空气冷却方式转为逆升压冷却方式时 ,存在明显的缺陷 ,针对这一缺陷 ,该文提出了基于基于飞行速度和高度的逆升电子设备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系统 电子设备 马赫数 飞行高度 飞机 飞行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飞状态下直升机旋翼系统气弹响应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浩文 高正 郑兆昌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1999年第4期521-528,共8页
将铰接式直升机桨叶挥舞、摆振及变矩铰的刚性转角作为广义坐标,采用中等变形梁理论,结合有限元法,在旋转坐标系下,根据Ham ilton 原理推导出桨叶前飞状态下的非线性周期时变动力学方程。使用拟线性化方法及New m ark 数值积分技术求解... 将铰接式直升机桨叶挥舞、摆振及变矩铰的刚性转角作为广义坐标,采用中等变形梁理论,结合有限元法,在旋转坐标系下,根据Ham ilton 原理推导出桨叶前飞状态下的非线性周期时变动力学方程。使用拟线性化方法及New m ark 数值积分技术求解桨叶的气弹响应。对稳态解进行摄动,应用Floquet理论分析桨叶的气弹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桨叶 气弹响应 稳定性 前飞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物理量测控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朱春玲 陈文虎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2001年第1期65-68,共4页
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 ,全面淘汰落后的测试仪表 ,将传感器、远程测控单元、RS- 4 85总线、高速数据采集卡有机结合 ,用先进的工业组态软件、VISUAL BASIC与 ACCESS数据库合作快速处理各类数据 ,控制各类阀门的开关度 ,来保证测试精度和... 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 ,全面淘汰落后的测试仪表 ,将传感器、远程测控单元、RS- 4 85总线、高速数据采集卡有机结合 ,用先进的工业组态软件、VISUAL BASIC与 ACCESS数据库合作快速处理各类数据 ,控制各类阀门的开关度 ,来保证测试精度和速度。实验表明 :本测控系统的机械可靠性高、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和数据处理过程的软件编制部分协调工作 ,大大改善了试验条件 ,提高了试验水平 ,降低了试验成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控制 数据采集 网络 多物理量测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规则和事例混合推理的设计型专家系统模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史永胜 宋云雪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0-22,共3页
该文根据设计活动的特点,在综述设计事例表示、组织与检索模型基础上详细讨论基于规则混合推理专家系统结构模型,以及在飞机起落架起落机设计系统LGDES上具体应用。
关键词 专家系统 事例推理 规则推理 设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窗拉布帘后传热系数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方贤德 葛新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6期772-779,共8页
本文工作通过在室内建立的两个并排的热箱,对玻璃窗拉上内布帘后的传热系数进行了测定。实验的窗系统分为两种类型,单层玻璃拉内布帘和双层玻璃拉内布帘。对于每一种类型,均考虑了布帘边缘自然松驰和布帘边缘密封两种状况。通过对100%... 本文工作通过在室内建立的两个并排的热箱,对玻璃窗拉上内布帘后的传热系数进行了测定。实验的窗系统分为两种类型,单层玻璃拉内布帘和双层玻璃拉内布帘。对于每一种类型,均考虑了布帘边缘自然松驰和布帘边缘密封两种状况。通过对100%玻璃的窗系统进行实验,得出该条件下的经验关系式,然后对其进行窗框类型和环境风速影响的修正。修正后的传热系数经验公式可以方便地用于实际窗系统的瞬态传热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系数 实验 布帘 热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片机多路光强信号检测系统
6
作者 任吉 孙良新 徐宁光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1997年第1期72-74,共3页
介绍了单片机多路光强信号检测系统的研制.该系统采用8031单片机为微处理器,ADC0804实现A/D转换,4067作为模拟多路开关,根据需要可扩充输入通道数,能实现放大倍数的自动调节,并实现与PC机的通信,传输数据供其处理。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单片机 损伤 光强信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雷达天线罩的智能CAD系统
7
作者 罗志军 乔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193-197,共5页
为尽可能使用计算机参与工程设计过程,主要讨论了机载雷达天线罩的智能CAD问题。
关键词 智能CAD CAD 天线罩 设计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加载下缺口局部应力应变的弹塑性有限元计算 被引量:12
8
作者 尚德广 李明 +1 位作者 王大康 姚卫星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2-335,共4页
根据材料在塑性变形后引起的各向异性和Bauschinger效应 ,利用Jhansale模型原理 ,对缺口件在随机加载下的缺口根部的局部应力和应变进行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有限元分析采用了随动强化模型 ,并考虑材料瞬态局部应力应变的响应特性。最后 。
关键词 随机加载 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缺口局部应力应变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基复合材料固化过程中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9
作者 左德峰 朱金福 黄再兴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01-705,共5页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热固化成型是一个力、热与化学反应相互耦合的过程。文中就其热固化过程中温度场分布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方法并结合OOP(Objectoriented program m ing)技术实现了对复合材料固化过程中温度场的...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热固化成型是一个力、热与化学反应相互耦合的过程。文中就其热固化过程中温度场分布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方法并结合OOP(Objectoriented program m ing)技术实现了对复合材料固化过程中温度场的数值模拟,讨论了板厚、升温率等因素对温度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固化过程的升温速率应根据复合材料层板的厚度加以合理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基 温度场 数值模拟 复合材料 热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场强法在多轴疲劳寿命估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0
作者 李玉春 姚卫星 温卫东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58-261,共4页
将预测疲劳寿命的方法———应力场强法理论初步应用到单轴加载和多轴加载下的疲劳寿命估算。同时 ,对于单轴加载和多轴比例加载给出预测算例 ,并与其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
关键词 应力场强法 疲劳寿命 多轴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疲劳剩余刚度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1
作者 翟洪军 姚卫星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80,共12页
回顾了过去二十年来公开发表的复合材料刚度退化的主要模型,对这些模型做了分类和讨论.按照模型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将它们分为了理论模型、半经验模型和经验模型二类.理论模型是指那些完全依赖于力学分析而得到的模型,这类模型建... 回顾了过去二十年来公开发表的复合材料刚度退化的主要模型,对这些模型做了分类和讨论.按照模型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将它们分为了理论模型、半经验模型和经验模型二类.理论模型是指那些完全依赖于力学分析而得到的模型,这类模型建立了材料的微观损伤机理与宏观刚度退化之间的关系.经验模型通常不需要过多的力学分析,仅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经验性拟合,一般具有简单易用的形式.半经验模型是理论与经验模型的结合──在力学分析基础上的经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损伤 刚度退化模型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半经验模型 疲劳剩余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结构网格生成技术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星 卞恩荣 朱金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96-700,共5页
描述了非结构网格生成的过程,网格的生成方法基于Delaunay 三角形方法,并对物面附近网格进行拉伸以便获得在边界层内高拉伸比的三角形单元。网格的生成过程分两部分:(1) 按Delaunay 三角形方法生成适于无粘情况下的非结构网格。(2) 对... 描述了非结构网格生成的过程,网格的生成方法基于Delaunay 三角形方法,并对物面附近网格进行拉伸以便获得在边界层内高拉伸比的三角形单元。网格的生成过程分两部分:(1) 按Delaunay 三角形方法生成适于无粘情况下的非结构网格。(2) 对近物面的部分三角形单元进行拉伸,使生成的网格能适用于粘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 非结构网络 三角形单元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应力应变法估算高周疲劳寿命 被引量:24
13
作者 聂宏 常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5-79,共5页
以往用局部应力应变法计算结构高周疲劳寿命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在损伤与寿命计算中没有考虑缺口应力梯度等因素的影响。文中利用疲劳缺口系数对应变 -寿命曲线的弹性分量进行修正 ,从而可以较好地反映缺口根部应力梯度等因素对疲劳寿命的... 以往用局部应力应变法计算结构高周疲劳寿命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在损伤与寿命计算中没有考虑缺口应力梯度等因素的影响。文中利用疲劳缺口系数对应变 -寿命曲线的弹性分量进行修正 ,从而可以较好地反映缺口根部应力梯度等因素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使得局部应力应变法不仅可适用于低周疲劳寿命分析 ,也可以用于高周疲劳寿命分析。文中给出的方法简单 ,精度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周疲劳 局部应力应变法 应变-寿命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应变能诊断结构破损的修正方法 被引量:27
14
作者 史治宇 张令弥 吕令毅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84-87,共4页
针对单元模态应变能法诊断结构破损时由于模态截断引起的计算误差等问题 ,改进了求解系统特征向量导数的典型模态法 ,提出了仅用部分低阶模态来确定结构破损位置和大小的修正方法 。
关键词 结构振动 模态分析 故障诊断 工程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层合板的非同步固化翘曲变形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戴棣 乔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3-68,共6页
复合材料层合板在实际固化过程中因板内温度梯度的存在 ,各铺层内树脂的固化反应并非同步进行。这种非同步过程导致层合板内固化后残余应力的分布不同于经典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 ,使按对称铺层设计的层合板亦存在固化后翘曲变形。针对实... 复合材料层合板在实际固化过程中因板内温度梯度的存在 ,各铺层内树脂的固化反应并非同步进行。这种非同步过程导致层合板内固化后残余应力的分布不同于经典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 ,使按对称铺层设计的层合板亦存在固化后翘曲变形。针对实际固化过程的非同步特征 ,文中给出一种基于弹性子叠层块的非同步固化过程描述模型 ,用此模型对非同步固化过程引起的对称层合板翘曲变形进行计算机模拟 ,分析树脂固化收缩率 ,固化过程中板内温度梯度 ,以及层合板铺叠方式对非同步固化翘曲变形的影响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活 合材料 非同步固化 翘曲变形 层合板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波因子技术中一些问题的回顾和展望 被引量:11
16
作者 童谷生 孙良新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1999年第4期320-336,共17页
首先就正在发展中的应力波因子技术的起源和思想进行了回顾,然后就该技术的早期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评价,最后就该技术应用和理论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评论并指出了将来应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应力波因子技术 声-超声 材料完整性 无损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液压缩性对减摆器工作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顾宏斌 丁运亮 +3 位作者 吴云生 万吉生 周可斌 哈晓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28-633,共6页
讨论了考虑油液压缩性时减摆阻尼器的数学模型,在液压缸的压力微分方程中引入变化的体积弹性模量。用数字仿真方法模拟减摆阻尼器的动态阻尼特性,并与K8飞机的前轮操纵减摆器的动态阻尼试验作了对比。试验工况包含有意设置的缺油工况,... 讨论了考虑油液压缩性时减摆阻尼器的数学模型,在液压缸的压力微分方程中引入变化的体积弹性模量。用数字仿真方法模拟减摆阻尼器的动态阻尼特性,并与K8飞机的前轮操纵减摆器的动态阻尼试验作了对比。试验工况包含有意设置的缺油工况,即明显含有空气泡的情况。结果表明,不考虑油液压缩性的仿真结果与实测功量图明显不符,油液压缩性对减摆阻尼器的动态阻尼特性有较大影响。本文还讨论了含气量、振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器 起落架 减摆器 流体压缩性 飞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试验模态数据检测结构破损的位置和大小 被引量:13
18
作者 史治宇 罗绍湘 +1 位作者 张令弥 丁锡洪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1-78,共8页
提出了一种用有噪声影响的不完整振型和频率来检测结构破损的方法。先由局部频率变化率的概念诊断出结构的破损位置,然后用灵敏度分析法确定破损的大小。整个过程分测试振型的扩充、结构破损的定位和破损大小的确定三部分。文中用GART... 提出了一种用有噪声影响的不完整振型和频率来检测结构破损的方法。先由局部频率变化率的概念诊断出结构的破损位置,然后用灵敏度分析法确定破损的大小。整个过程分测试振型的扩充、结构破损的定位和破损大小的确定三部分。文中用GARTEUR结构对多种破坏情况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简便有效地同时诊断结构中的单个或多个破坏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定位 故障检测 模态响应 破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处损伤的疲劳裂纹扩展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吉凤贤 徐晓飞 姚卫星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4-266,共3页
多处损伤 (multiplesitedamage ,MSD)是影响老龄飞机结构完整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文中以线弹性断裂力学为基础 ,将应力强度因子组合模型、裂纹连通准则、断裂准则以及MSD扩展中相关性处理综合在一起 ,建立一种等幅载荷谱下MSD裂纹扩展分... 多处损伤 (multiplesitedamage ,MSD)是影响老龄飞机结构完整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文中以线弹性断裂力学为基础 ,将应力强度因子组合模型、裂纹连通准则、断裂准则以及MSD扩展中相关性处理综合在一起 ,建立一种等幅载荷谱下MSD裂纹扩展分析方法 ,并用所编程序对三种典型MSD模式的扩展与断裂过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处损伤 裂纹扩展 寿命预测 组合模型 断裂准则 飞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元件疲劳断裂可靠性估算方法 被引量:9
20
作者 吕海波 姚卫星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38-545,共8页
对近年来国内外在元件疲劳断裂可靠性估算方法方面所做的研究作了系统的回顾和讨论,按安全裕量方程将其分为三类:裂纹长度模型、疲劳寿命模型和断裂强度模型,并对这三种模型的特点及局限性作了分析论述,对元件疲劳可靠性分析的发展... 对近年来国内外在元件疲劳断裂可靠性估算方法方面所做的研究作了系统的回顾和讨论,按安全裕量方程将其分为三类:裂纹长度模型、疲劳寿命模型和断裂强度模型,并对这三种模型的特点及局限性作了分析论述,对元件疲劳可靠性分析的发展趋势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断裂可靠性 安全裕量方程 裂纹长度 疲劳寿命 断裂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