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长斜拉索张力振动法测量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志军 陈国平 +1 位作者 张方 党志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研究超长斜拉索张力的振动测试方法。索力振动测试过程中用人工激励也很难获得超长斜拉索的低阶振型,此时采用高阶频率多阶差平均的办法求取基频往往误差较大;从考虑了抗弯刚度和垂度影响的斜拉索横向自由振动方程出发,通过对拉索进行... 研究超长斜拉索张力的振动测试方法。索力振动测试过程中用人工激励也很难获得超长斜拉索的低阶振型,此时采用高阶频率多阶差平均的办法求取基频往往误差较大;从考虑了抗弯刚度和垂度影响的斜拉索横向自由振动方程出发,通过对拉索进行单模态振动分析得到其自由振动频率变化规律,将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比较,进而确定频谱分析得到的拉索高阶振动频率对应的模态阶数,由此对索力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从而拓展了振动法测量斜拉索张力的适用范围;最后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进行了讨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斜拉索 索力 振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机体振动诊断旋翼失衡故障方法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高亚东 张曾锠 余建航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5-398,共4页
直升机失衡故障通常通过旋翼桨尖运动轨迹和机体 1/转次振动测量进行诊断。为简化诊断 ,本文提出了仅通过机体振动测量 ,不需要桨尖轨迹及其测量设备进行诊断的新方法。证明了旋翼失衡故障空间与机体 N=r× q维振动空间存在一对一... 直升机失衡故障通常通过旋翼桨尖运动轨迹和机体 1/转次振动测量进行诊断。为简化诊断 ,本文提出了仅通过机体振动测量 ,不需要桨尖轨迹及其测量设备进行诊断的新方法。证明了旋翼失衡故障空间与机体 N=r× q维振动空间存在一对一映射关系 ,其中 r为用于诊断的振动信号频谱前 r阶谱分量数 ,q为安装在机体上作振动测量的单轴传感器数。通过两个 BP神经网络构造映射关系 ,一个用于故障分类 ,另一个用于故障程度诊断。通过实测机体振动信号频谱前 r阶幅值分量对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失衡桨叶的方位由实测振动频谱一阶分量的相角确定。在三片桨叶的模型旋翼上的实验结果表明 ,所提出的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体振动 旋翼失衡故障 直升机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空导弹可靠性试验振动应力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根成 姜同敏 陈卫东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2007年第1期36-39,共4页
空空导弹的挂飞振动应力是影响其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导弹的挂飞振动主要由导弹周围的气动扰流引起。通过分析导弹周围的气动扰流特性,并引用国内外空空导弹的挂飞振动实测数据,指出了GJB899中对整弹挂飞振动要求的不合理之处。并建议... 空空导弹的挂飞振动应力是影响其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导弹的挂飞振动主要由导弹周围的气动扰流引起。通过分析导弹周围的气动扰流特性,并引用国内外空空导弹的挂飞振动实测数据,指出了GJB899中对整弹挂飞振动要求的不合理之处。并建议整弹可靠性试验中的挂飞振动应采用20~2000Hz的宽带随机振动.且导弹头部振动量级应比导弹尾部的振动量级低3~6dB.这样才能真实地模拟气动扰流引起的振动效应。实践表明,采用该研究成果的实验室试验结果与空中挂飞试验结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 振动 功率谱密度 挂飞 参考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点随机振动试验控制的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贺旭东 陈怀海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9-52,共4页
为适应多振动台试验控制的需求 ,提出了一种新的多点随机振动实验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构造一组有限冲击响应 (FIR)滤波器对独立的白噪声序列进行线性滤波耦合而直接生成驱动信号 ,在闭环控制中实时修正驱动信号 ,使得最终响应谱满足参... 为适应多振动台试验控制的需求 ,提出了一种新的多点随机振动实验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构造一组有限冲击响应 (FIR)滤波器对独立的白噪声序列进行线性滤波耦合而直接生成驱动信号 ,在闭环控制中实时修正驱动信号 ,使得最终响应谱满足参考谱要求。由于抛弃了传统的驱动信号时域随机化过程 ,这使得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而且控制回路时间缩短 ,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实时性。文中提供了一模拟算例 ,显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振动 振动台 振动控制 有限冲击响应 功率谱 滤波器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加速因子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奇志 陈国平 +1 位作者 王明旭 姚华军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5-39,163,共5页
为了快速获得准确的加速因子,在对Palmgren-Miner疲劳累积损伤原理和随机振动宽、窄带应力作用下累积损伤分布特点研究的基础上,推导出随机振动应力作用下的加速因子计算方程,以此作为加速寿命方程同时结合加速寿命试验理论,设计并实施... 为了快速获得准确的加速因子,在对Palmgren-Miner疲劳累积损伤原理和随机振动宽、窄带应力作用下累积损伤分布特点研究的基础上,推导出随机振动应力作用下的加速因子计算方程,以此作为加速寿命方程同时结合加速寿命试验理论,设计并实施了样件的加速寿命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weillbull模型验证和最小二乘数据处理,获得了样件材料的振动加速因子。该试验方法为其他材料的加速因子的试验获取和环境振动试验条件的制定提供实践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因子 随机振动 疲劳失效 样件加速振动寿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度测量的柔性智能桁架结构振动主动控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福强 岳林 张令弥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25,共6页
本文在只能获得加速度时 ,通过改变 Leunberger观测器的结构形式 ,基于模态滤波器技术、最优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理论 ,采用独立模态空间控制策略进行了具有密集模态的空间柔性智能桁架结构的实时计算机振动主动控制实验研究。实... 本文在只能获得加速度时 ,通过改变 Leunberger观测器的结构形式 ,基于模态滤波器技术、最优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理论 ,采用独立模态空间控制策略进行了具有密集模态的空间柔性智能桁架结构的实时计算机振动主动控制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控制策略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测量 模态滤波器 智能结构 振动主动控制 智能桁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振动试验传感器布置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奇志 陈国平 房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8-161,共4页
为了快速获得最优的加速度传感器布置位置,依据电动振动台多点控制原理和夹具传递函数特性,建立了传感器布置优化计算模型。以一夹具为实例建立有限元模型,利用Nastran软件求出传递函数,然后,根据所建优化模型获得传感器最优布置位置,最... 为了快速获得最优的加速度传感器布置位置,依据电动振动台多点控制原理和夹具传递函数特性,建立了传感器布置优化计算模型。以一夹具为实例建立有限元模型,利用Nastran软件求出传递函数,然后,根据所建优化模型获得传感器最优布置位置,最后,通过夹具振动试验测试夹具与试品连接部位处的响应。测试结果表明优化方法所得的响应加速度均方偏离度明显小于传统方法,证明了该优化方法是实用和可行的,并能为环境振动试验中的传感器布置和夹具设计提供实践与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振动试验 反馈控制 加速度传感器 优化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振动环境实测数据无偏估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奇志 陈国平 邓君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0-72,77,共4页
已有的数据归纳方法中,极值包络法没有体现数据样本量和数据分布特性,文中依据人为给定置信度的统计容差法和改进的统计容差法给数据归纳的结果带来一定的偏差。文中依据正态分布下"累积频率函数"计算公式,结合参数的无偏估... 已有的数据归纳方法中,极值包络法没有体现数据样本量和数据分布特性,文中依据人为给定置信度的统计容差法和改进的统计容差法给数据归纳的结果带来一定的偏差。文中依据正态分布下"累积频率函数"计算公式,结合参数的无偏估计理论,推导出给定概率下基于统计的与置信度无关的随机实测上限归纳方法,同时运用这一方法对国内某运输机机载雷达安装平台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振动环境下实测归纳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振动环境 实测 上限归纳方法 无偏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疲劳裂纹叶片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丁镇军 纪国宜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85-1388,1392,共5页
采用Patran软件建立了叶片三维实体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Nastran研究了疲劳裂纹对叶片的固有频率及受迫振动响应的影响。为使结果更加敏感,分别计算未损叶片和裂纹叶片的前八阶固有频率并作平均,以此频率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裂纹深... 采用Patran软件建立了叶片三维实体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Nastran研究了疲劳裂纹对叶片的固有频率及受迫振动响应的影响。为使结果更加敏感,分别计算未损叶片和裂纹叶片的前八阶固有频率并作平均,以此频率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裂纹深度和位置对叶片频率影响很大,裂纹越深,频率越低;当裂纹远离叶片根部,叶片固有频率也增加。裂纹不仅使叶片固有频率下降,而且还引起受迫振动响应的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裂纹 固有频率 非线性特征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确定性计算响应面的复杂工程结构不确定性建模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跃 张令弥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2-416,共5页
由于复杂工程结构具有不确定性参数较多和非线性较强等特点,本文研究了如何用确定性计算响应面方法建立其响应特征和不同自变量之间的高精度模型,以两个典型非线性显示函数和一个含有多个不确定参数的螺栓结构为例,采用高阶幂多项式和... 由于复杂工程结构具有不确定性参数较多和非线性较强等特点,本文研究了如何用确定性计算响应面方法建立其响应特征和不同自变量之间的高精度模型,以两个典型非线性显示函数和一个含有多个不确定参数的螺栓结构为例,采用高阶幂多项式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两种方法建立了响应面模型,阐述了用支持向量机建立响应面模型的一般步骤。与高阶幂多项式方法相比,支持向量机可以用较少的样本点建立复杂工程结构的不确定性分析模型,对处理复杂工程结构响应面的高维数和非线性问题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工程结构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D最优设计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G的C/S模式宽带振动测试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丁卫红 赵建洋 张令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5-148,152,共5页
复杂结构的振动信号分析算法要满足实时在线测量需要研究分布式计算方法,该系统突破传统动态测试与分析系统结构,研究一种基于3G的客户/服务器方式的振动测试分析系统,研制基于24位分辨率、109dB动态范围测试终端负责信号的本地测试与分... 复杂结构的振动信号分析算法要满足实时在线测量需要研究分布式计算方法,该系统突破传统动态测试与分析系统结构,研究一种基于3G的客户/服务器方式的振动测试分析系统,研制基于24位分辨率、109dB动态范围测试终端负责信号的本地测试与分析;研究一种位于远程服务器的全频带算法实现频率信号的自动识别,系统前、后台的任务通过自定义的3G用户协议将多种数据综合成流媒体方式进行实时交换,给出测试的结果表明系统方案可行,对构成分布系统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G数据传输 动态测试与分析 C/S模式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智能桁架结构振动的主动控制方法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岳林 刘福强 张令弥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4-67,共4页
在只获得加速度的情况下 ,针对空间柔性智能桁架结构 ,进行了主动控制方法的实时仿真实验 .实验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加速度 ,建立了有信号调理、模数转换和微机实时测控的实时计算机控制系统 .通过扫频激励进行了实时控制实验 ,给出了... 在只获得加速度的情况下 ,针对空间柔性智能桁架结构 ,进行了主动控制方法的实时仿真实验 .实验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加速度 ,建立了有信号调理、模数转换和微机实时测控的实时计算机控制系统 .通过扫频激励进行了实时控制实验 ,给出了控制前后节点 3 0y方向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变化情况及控制某一阶模态时被控模态响应曲线 .验证了采用独立模态空间控制方法设计的空间柔性智能桁架结构振动主动控制规律的实用性 .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使被控模态阻尼比增加 ,频响函数的幅值衰减较大 ,有较明显的控制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智能桁架结构 主动控制 实验研究 结构振动 控制方法 模态滤波 航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半主动控制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48
13
作者 胡海岩 郭大蕾 翁建生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2001年第4期235-244,共10页
综述了振动半主动控制技术的新进步 ,介绍了可控减振环节、控制策略等方面的发展 ,给出了一些已获得实验支持的结果 ,并指出了该领域今后值得关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振动 半主动控制 结构控制 车辆动力学 应用 可控减振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传动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14
作者 李明 孙涛 胡海岩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9-256,共8页
齿轮 -转子 -轴承系统是高速旋转机械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本文简要回顾了齿轮动力学建模和齿轮 -转子 -轴承系统动力学研究的发展历史 ,重点评述了近 2 0年来齿轮 -转子 -轴承系统的弯扭耦合振动和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最后对一些理... 齿轮 -转子 -轴承系统是高速旋转机械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本文简要回顾了齿轮动力学建模和齿轮 -转子 -轴承系统动力学研究的发展历史 ,重点评述了近 2 0年来齿轮 -转子 -轴承系统的弯扭耦合振动和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最后对一些理论和应用研究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传动 转子 轴承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结构工作模态的子空间辨识方法 被引量:14
15
作者 史东锋 郑敏 +1 位作者 申凡 鲍明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2000年第3期406-412,共7页
针对传统模态辨识方法的缺陷 ,研究了工程结构在环境激励下工作模态的辨识问题。分别通过原始数据和协方差数据构成 Hankel矩阵 ,运用子空间方法进行系统矩阵的辨识。经实验分析验证 ,上述方法拥有极高的辨识精度 ,在大型工程结构的辨... 针对传统模态辨识方法的缺陷 ,研究了工程结构在环境激励下工作模态的辨识问题。分别通过原始数据和协方差数据构成 Hankel矩阵 ,运用子空间方法进行系统矩阵的辨识。经实验分析验证 ,上述方法拥有极高的辨识精度 ,在大型工程结构的辨识领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空间 模态测试 工作模态 环境激励 工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数编码遗传算法的传感器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覃柏英 林贤坤 +1 位作者 张令弥 郭勤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2-257,共6页
动态测试中,为了将传感器配置在合理的自由度上,以便充分反映结构的动力特性,需对传感器进行优化配置。分别以模态置信度矩阵、Fisher信息阵和它们的组合为优化准则,采用整数编码遗传算法,探讨了单目标和多目标优化的传感器优化配置问... 动态测试中,为了将传感器配置在合理的自由度上,以便充分反映结构的动力特性,需对传感器进行优化配置。分别以模态置信度矩阵、Fisher信息阵和它们的组合为优化准则,采用整数编码遗传算法,探讨了单目标和多目标优化的传感器优化配置问题。通过与现有的模态动能法、有效独立法及基于QR分解的逐步累积法进行比较,传感器优化配置的结果表明整数编码遗传算法优于上述三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优化配置 组合优化问题 整数编码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形覆盖思想的无网格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刘欣 朱德懋 +1 位作者 陆明万 张雄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1-27,共7页
:本文基于流形思想 ,利用有限覆盖 ,单位分解等概念 ,引入建立在覆盖上的覆盖函数和具有紧支撑特性的单位分解函数 ,建立场量逼近的近似表达。由弱形式的 Galerkin变分得到数值分析模型 ,结合边界条件用于边值问题的求解。由此建立了一... :本文基于流形思想 ,利用有限覆盖 ,单位分解等概念 ,引入建立在覆盖上的覆盖函数和具有紧支撑特性的单位分解函数 ,建立场量逼近的近似表达。由弱形式的 Galerkin变分得到数值分析模型 ,结合边界条件用于边值问题的求解。由此建立了一类新的无网格数值方法。论文采用这种方法分析了平面弹性问题。分析了体积闭锁现象 ,h、p型收敛性等。提出了一种选择覆盖大小的方案 ,且对狭长域采用了椭圆覆盖形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网格方法 有限覆盖 单位分解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动器/传感器优化配置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6
18
作者 刘福强 张令弥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06-516,共11页
给出了作动器/传感器优化配置问题的数学描述,综述了作动器/传感器优化配置方法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振动控制和模态试验中作动器/传感器优化配置的关系.
关键词 作动器 传感器 优化配置 振动控制 模态试验 参数识别 工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简谐激励下颗粒阻尼耗能特性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段勇 陈前 周宏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31,35,共5页
在垂直简谐激励下,通过控制激励水平和激振频率,利用软球模型(通常称为离散单元体法,DEM)对颗粒阻尼器的耗能特性进行了三维数值仿真研究,而在控制激励水平时,不仅仅关注了振动加速度幅值,同时研究了振动速度幅值和位移幅值对颗粒阻尼... 在垂直简谐激励下,通过控制激励水平和激振频率,利用软球模型(通常称为离散单元体法,DEM)对颗粒阻尼器的耗能特性进行了三维数值仿真研究,而在控制激励水平时,不仅仅关注了振动加速度幅值,同时研究了振动速度幅值和位移幅值对颗粒阻尼器耗能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控制激励频率时,颗粒阻尼器的损耗功率随激励加速度幅值、速度幅值以及位移幅值的增加而增加;而在控制激励水平时,则发现了三种不同的规律:加速度幅值固定时,损耗功率随激励频率的增加而减小;速度幅值固定时,激励频率的变化对损耗功率的影响很小;而当位移幅值固定时,损耗功率随激励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在对颗粒阻尼两种不同的耗能机理的研究中发现摩擦耗能占总耗能的比例随激励幅值的增加而降低,冲击耗能占总耗能的比例随激励幅值的增加而增加。并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阻尼 软球模型(DEM) 激励水平 激振频率 损耗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研究 被引量:30
20
作者 费庆国 李爱群 张令弥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7-269,281,共4页
现有的动态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几乎都是建立在线性假设基础之上,修正中利用固有频率等线性系统特征量。工程中,真实的结构振动系统都是非线性的。虽然在许多情况下,线性化假设获得的结果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真实系统的特性。但是,在结构... 现有的动态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几乎都是建立在线性假设基础之上,修正中利用固有频率等线性系统特征量。工程中,真实的结构振动系统都是非线性的。虽然在许多情况下,线性化假设获得的结果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真实系统的特性。但是,在结构的非线性特征较为明显时,必须考虑非线性因素,这时,现有的模型修正方法将不再适用。现以非线性梁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修正方法探索了非线性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修正问题。仿真研究中利用有限元分析的响应数据训练神经网络。修正结果表明,包括非线性弹簧刚度系数在内的三个设计参数修正后误差均在1%以内。说明基于神经网络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适用于解决非线性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修正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非线性结构 有限元 模型修正 结构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