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地区冬季窗节能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魏玲 何嘉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6-339,共4页
根据南京市的典型年逐时气象参数 ,对位于该市的同一座建筑物 ,应用自编的逐时能耗模拟程序对围护结构冬季采暖期能耗 (窗户、墙体和屋顶 )进行逐时动态负荷模拟计算 ,通过逐时负荷计算累加得到不同窗户、墙体和屋顶的冬季采暖期间能耗... 根据南京市的典型年逐时气象参数 ,对位于该市的同一座建筑物 ,应用自编的逐时能耗模拟程序对围护结构冬季采暖期能耗 (窗户、墙体和屋顶 )进行逐时动态负荷模拟计算 ,通过逐时负荷计算累加得到不同窗户、墙体和屋顶的冬季采暖期间能耗。结果表明 ,塑窗比钢窗节能 ,双层窗比单层窗节能 ;对单层窗而言 ,双玻窗比单玻窗节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窗户 逐时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的转子动力学分析与诊断系统
2
作者 刘纪锋 黄太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98-102,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模型化及分析方法,将计算机辅助模型化、子结构模态综合法与复杂结构设计的专家系统技术相结合,利用知识库存储的知识,进行转子系统模型建立、模型的分析诊断和转子系统的再设计。
关键词 转子动力学 专家系统 故障诊断 模态综合 失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数控系统智能容错技术的半物理仿真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黄向华 孙健国 +2 位作者 詹友庚 周剑波 白书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24-228,共5页
提出基于自联想神经网络的发动机数控系统的智能容错技术。该方法不依赖系统模型 ,只需要发动机的测量值来离线训练网络。若发生性能蜕化 ,该方法能自动切入故障诊断与最优估计的综合逻辑。文中开展了半物理仿真实验 ,实验结果充分证明... 提出基于自联想神经网络的发动机数控系统的智能容错技术。该方法不依赖系统模型 ,只需要发动机的测量值来离线训练网络。若发生性能蜕化 ,该方法能自动切入故障诊断与最优估计的综合逻辑。文中开展了半物理仿真实验 ,实验结果充分证明了该技术能适应实验现场多变的环境 ,能正确诊断发动机传感器故障并提供解析余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数学控制 神经网络 智能容错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有限元法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21
4
作者 崔海涛 温卫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98,共8页
随机有限元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工程数值计算方法。由于它建立在有限元法的基础上 ,并采用随机参数来描述工程实际问题 ,因而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和重要的应用价值。随机有限元法的主要内容包括随机变分原理、随机有限元控制方程... 随机有限元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工程数值计算方法。由于它建立在有限元法的基础上 ,并采用随机参数来描述工程实际问题 ,因而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和重要的应用价值。随机有限元法的主要内容包括随机变分原理、随机有限元控制方程的建立及其求解。目前 ,它已被广泛应用于计算结构的可靠度、动力问题、复合材料力学及非线性问题等方面。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 ,随机有限元法可应用于可靠性设计和优化设计中 ,形成基于随机有限元法的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文中最后从基本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随机有限元法 可靠性设计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发式稳定器气态燃料掺混特性和蒸发管的流量系数 被引量:5
5
作者 郑殿峰 张会强 +1 位作者 林文漪 王家骅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8-31,共4页
用CO2作示踪剂,模拟蒸发式稳定器蒸发管供油,在蒸发管燃油蒸气射流和预燃流、回流、主流之间的掺混过程中,利用测得蒸发管出口混气CO2浓度平均值得到了蒸发管的流量系数.试验结果显示,各稳定器稳焰槽内,CO2浓度沿周向有明显的变化,具有... 用CO2作示踪剂,模拟蒸发式稳定器蒸发管供油,在蒸发管燃油蒸气射流和预燃流、回流、主流之间的掺混过程中,利用测得蒸发管出口混气CO2浓度平均值得到了蒸发管的流量系数.试验结果显示,各稳定器稳焰槽内,CO2浓度沿周向有明显的变化,具有三元流动的特征,而稳定器下游发展段CO2浓度沿周向的变化很小,处于二元流动状态.得到了不同蒸发管的流量系数,在0.55~0.70之间.结果说明,可用CO2气体模拟复杂流动中燃油蒸气分布规律,测定复杂部件孔的气体流量特性,可用于分析和对比不同结构型式蒸发式稳定器的燃油掺混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式火焰稳定器 蒸发管 流量系数 CO2 浓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排波瓣圆柱混合管的气动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刘友宏 陈锵 李立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75-380,共6页
建立了实验装置 ,对圆排波瓣喷管与 8只圆柱混合管相配合 ,进行了冷热态实验。得出了它们引射混合的引射流量比随主次流温度比、混合管截面比、次流进口截面比的变化关系曲线。另外 ,还对不同温度下修正流量比的温度指数进行了研究 ,得... 建立了实验装置 ,对圆排波瓣喷管与 8只圆柱混合管相配合 ,进行了冷热态实验。得出了它们引射混合的引射流量比随主次流温度比、混合管截面比、次流进口截面比的变化关系曲线。另外 ,还对不同温度下修正流量比的温度指数进行了研究 ,得出圆排波瓣圆柱混合管引射混合器的修正流量比温度指数 n=0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射器 引射喷管 温度系数 波瓣喷管 气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场强法在多轴疲劳寿命估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7
作者 李玉春 姚卫星 温卫东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58-261,共4页
将预测疲劳寿命的方法———应力场强法理论初步应用到单轴加载和多轴加载下的疲劳寿命估算。同时 ,对于单轴加载和多轴比例加载给出预测算例 ,并与其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
关键词 应力场强法 疲劳寿命 多轴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接头低周疲劳损伤分形演化模型 被引量:7
8
作者 邬华芝 郭海丁 高德平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8-90,共3页
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焊接接头疲劳损伤演变规律。认为焊接接头疲劳裂纹扩展路径在一定尺度范围内具有分形特征。用分形几何学方法建立裂纹扩展模型 ,将断裂力学的概念运用到损伤力学演化规律研究中 ,给出分形有效应力强度的表... 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焊接接头疲劳损伤演变规律。认为焊接接头疲劳裂纹扩展路径在一定尺度范围内具有分形特征。用分形几何学方法建立裂纹扩展模型 ,将断裂力学的概念运用到损伤力学演化规律研究中 ,给出分形有效应力强度的表达式以及损伤演化率方程 ,推导出损伤演变方程 ,为从微观层次定量描述焊接结构疲劳断口特征及宏观疲劳断裂特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接头 疲劳损伤 分形模型 疲劳寿命 裂纹扩展模型 断裂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高湍流度90°弯管流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20
9
作者 梁德旺 王国庆 吕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1-387,共7页
分析了曲率对弯曲管道流动的影响 ,给出了曲率修正的双层 k-ε湍流模型 ,并数值模拟了非均匀来流低速高湍流度 90°弯管内流动。文中比较了曲率修正双层 k- ε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 ,以及双层 k- ε湍流模型和逆压力梯度修... 分析了曲率对弯曲管道流动的影响 ,给出了曲率修正的双层 k-ε湍流模型 ,并数值模拟了非均匀来流低速高湍流度 90°弯管内流动。文中比较了曲率修正双层 k- ε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 ,以及双层 k- ε湍流模型和逆压力梯度修正双层 k- ε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通过比较 ,发现经过曲率修正后的双层 k- ε湍流模型更好地模拟了非均匀来流低速高湍流度 90°弯管内流动。同时比较了壁面参数的插值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湍流流动 弯曲流动 湍流附面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BIT测试适配器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天宏 李璇君 辛季龄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1999年第4期462-466,共5页
介绍了故障注入的概念和常用手段,提出一种实用、方便的智能化BIT测试适配器设计思想。对智能化测试适配器“故障注入节点的设计”、“故障注入电路的实现”、“故障注入器结构体系的设计”、“智能化测试适配器软件包”四个关键技... 介绍了故障注入的概念和常用手段,提出一种实用、方便的智能化BIT测试适配器设计思想。对智能化测试适配器“故障注入节点的设计”、“故障注入电路的实现”、“故障注入器结构体系的设计”、“智能化测试适配器软件包”四个关键技术问题给出了具体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注入 适配器 BIT 航空电子设备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叶片斜撞击瞬态响应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伟 尹晶 +1 位作者 宋迎东 高德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6期854-857,共4页
采用有限元法,对平板叶片在不同鸟撞击角度下的非线性瞬态响应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板叶片在不同撞击角度下的弯曲变形、到达最大变形的时间及残余变形随着撞击角度的增加而增大;平板叶片的扭转变形随着撞击角度的增加先增大... 采用有限元法,对平板叶片在不同鸟撞击角度下的非线性瞬态响应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板叶片在不同撞击角度下的弯曲变形、到达最大变形的时间及残余变形随着撞击角度的增加而增大;平板叶片的扭转变形随着撞击角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少,撞击角度在小于30°及90°附近对平板叶片的扭转变形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瞬态响应 斜撞击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热屏的流场计算及其屈曲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环 谭辉平 +2 位作者 刘洪 尚伟钧 赵坚行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07-110,共4页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模拟了带有隔热屏、火焰稳定器和尾喷口的加力燃烧室热态流场 ,并对隔热屏进行屈曲分析 ,计算中采用 k-ε双方程模型描述紊流特性 ,采用 EBU -Arrhenius燃烧模型计算化学反应速率。为了考虑火焰热辐射对气体温度分布的...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模拟了带有隔热屏、火焰稳定器和尾喷口的加力燃烧室热态流场 ,并对隔热屏进行屈曲分析 ,计算中采用 k-ε双方程模型描述紊流特性 ,采用 EBU -Arrhenius燃烧模型计算化学反应速率。为了考虑火焰热辐射对气体温度分布的影响 ,用热通量法的辐射模型来估算辐射通量。在热态流场计算基础上 ,数值研究了发动机不同工况和隔热屏不同冷却结构及流量分配对加力室流场和隔热屏以及筒体壁温的影响。此外 ,还利用流场计算提供的气动和热负荷对隔热屏进行屈曲分析 ,根据实际情况 ,对隔热屏受力情况作了简化 ,把带波纹的隔热屏简化为圆柱壳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其屈曲模态和临界载荷进行了计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隔热屏 屈曲分析 流场计算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式电除尘器中粉尘颗粒运动轨迹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3
作者 苏明旭 朱芸 +2 位作者 袁保宁 罗涌 刘德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9-174,共6页
对管式电除尘器中的气固两相流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 ,实质上是研究粉尘颗粒在有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计算中 ,将气相作为连续介质 ,采用 K- ε双方程湍流模型 ,并用 SIMPL E算法对流场进行数值模拟 ;将固相作为离散体系 ,采用颗粒轨... 对管式电除尘器中的气固两相流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 ,实质上是研究粉尘颗粒在有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计算中 ,将气相作为连续介质 ,采用 K- ε双方程湍流模型 ,并用 SIMPL E算法对流场进行数值模拟 ;将固相作为离散体系 ,采用颗粒轨迹法计算其运动轨迹。计算时分别选取 4种电压、4种气流速度和 4种颗粒直径为计算工况 ,计算结果显示出颗粒运动特性和除尘效率 ,并指出其与电压、气流速度和颗粒粒径等 3个主要因素相关。计算结果与实验较为一致 ,表明文中提出的理论模型可用于管式电除尘器中颗粒运动的数值模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除尘器 数值模拟 除尘效率 粉尘颗粒 运动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瓣混合结构三维流场数值计算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靖周 李立国 吴国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6期745-749,共5页
在贴体曲线坐标系上,采用有限控制体的非交错网格设置,对波瓣混合结构的三维混合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经计算得到了波瓣混合结构气流混合的不同轴向截面上的速度分布,可以看出,由于波瓣尾缘处轴向旋涡的作用,主流和次流形成高效率的对流... 在贴体曲线坐标系上,采用有限控制体的非交错网格设置,对波瓣混合结构的三维混合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经计算得到了波瓣混合结构气流混合的不同轴向截面上的速度分布,可以看出,由于波瓣尾缘处轴向旋涡的作用,主流和次流形成高效率的对流型混合,其轴向速度分布型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气流间梯度较大的参数分布趋于均匀,这些特征与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方程 混合流 数值计算 强力混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疲劳理论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齐红宇 温卫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6-38,共3页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高性能先进结构材料,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实践当中。复合材料的疲劳问题一直是科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针对近年来基于S—N曲线和累积损伤概念的复合材料疲劳理论进行了比较论述,分析了各疲劳模型的特点和存在的...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高性能先进结构材料,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实践当中。复合材料的疲劳问题一直是科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针对近年来基于S—N曲线和累积损伤概念的复合材料疲劳理论进行了比较论述,分析了各疲劳模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复合材料疲劳理论研究发展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累积损伤 疲劳理论 S-N曲线理论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结构的MUSCL算法求解三维进气道流场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国平 梁德旺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4-199,共6页
本文将MUSCL格式扩展为三维算法 ,并用于湍流流场的数值模拟。通过求解超声双斜楔压缩面流动 ,得到了含有斜激波、嵌入激波、剪切流和湍流边界层等流动特征的复杂流动结构 ,数值解与实验数据吻合得很好。文中将此算法与块结构网格技术... 本文将MUSCL格式扩展为三维算法 ,并用于湍流流场的数值模拟。通过求解超声双斜楔压缩面流动 ,得到了含有斜激波、嵌入激波、剪切流和湍流边界层等流动特征的复杂流动结构 ,数值解与实验数据吻合得很好。文中将此算法与块结构网格技术相结合 ,使之能求解具有三维复杂几何形状的流场。并应用该算法模拟了F 1 6战斗机进气道在 5种典型飞行状态下的三维湍流流场 ,计算结果清楚地揭示了这些情况下的三维流动现象 ,得出了进气道的性能参数。与实验数据的比较表明 ,计算得到的流动现象合理 ,流场参数较准确 ,计算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空气动力学 迎风格式 湍流 激波 进气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方程湍流模型的可压缩性修正及其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梁德旺 王国庆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8-104,共7页
本文在不可压两方程湍流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可压缩性修正 ,给出了k ε、k ω两方程模型的可压缩性修正方程 ,并对亚声平板湍流流动和跨声喷管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 ,得到了较好的结果。从而证实了两方程湍流模型经过可压缩性修正 ,能较好地... 本文在不可压两方程湍流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可压缩性修正 ,给出了k ε、k ω两方程模型的可压缩性修正方程 ,并对亚声平板湍流流动和跨声喷管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 ,得到了较好的结果。从而证实了两方程湍流模型经过可压缩性修正 ,能较好地模拟可压缩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模型 激波/边界层干扰 可压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随机刚度薄板小挠度问题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崔海涛 温卫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60-563,共4页
从薄板小挠度问题的控制方程出发,将结构的随机参数统一到刚度随机场中,采用局部平均法对刚度随机场进行离散,并将其融于二阶差分方法的列式中,给出了求解刚度随机时薄板上各点位移的数字特征的随机有限元法。该方法不但可以解决复... 从薄板小挠度问题的控制方程出发,将结构的随机参数统一到刚度随机场中,采用局部平均法对刚度随机场进行离散,并将其融于二阶差分方法的列式中,给出了求解刚度随机时薄板上各点位移的数字特征的随机有限元法。该方法不但可以解决复杂边界下的薄板小挠度问题,而且进一步解决了结构的可靠度问题。文中最后对算例进行了计算,用解析解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场 随机有限元 薄板 小挠度 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力燃烧室流场计算及其隔热屏屈曲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环 刘洪 +1 位作者 尚伟钧 赵坚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4-399,共6页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加力燃烧室隔热屏进行屈曲分析 ,通过对临界载荷与屈曲模态的计算 ,对隔热屏两种不同结构进行了对比 ,分析结果与试车结果相符。屈曲分析所需的气动和热负荷通过加力燃烧室流场及筒体和隔热屏壁温计算获得 ,计算结果与...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加力燃烧室隔热屏进行屈曲分析 ,通过对临界载荷与屈曲模态的计算 ,对隔热屏两种不同结构进行了对比 ,分析结果与试车结果相符。屈曲分析所需的气动和热负荷通过加力燃烧室流场及筒体和隔热屏壁温计算获得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力燃料室 屈曲分析 隔热屏 流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持久/蠕变载荷谱的编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宋迎东 高德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78-482,共5页
提出了一种持久 /蠕变载荷谱计算机程序统计模型 ,并编写了相应的程序。首先对飞行载荷谱进行平滑处理 ,再进行载荷状态的识别 ,然后进行任务混和 ,从而获得发动机的持久 /蠕变载荷谱。利用该程序对某发动机的持久 /蠕变载荷谱进行了编... 提出了一种持久 /蠕变载荷谱计算机程序统计模型 ,并编写了相应的程序。首先对飞行载荷谱进行平滑处理 ,再进行载荷状态的识别 ,然后进行任务混和 ,从而获得发动机的持久 /蠕变载荷谱。利用该程序对某发动机的持久 /蠕变载荷谱进行了编制 ,获得了 5 31种载荷状态 ,并确定了典型状态。统计实践表明 ,该方法快速实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载荷谱 计算机程序设计 载荷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