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7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业发展背景下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
1
作者 孙操稳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2期130-133,共4页
为适应林业学科发展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科研成果反哺教学3个方面对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途径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实践成效。具体改革实践包括凝炼尊重和遵循自然规律等森林培育学经典理论,更新教学内容,挖掘新版教材中近熟林... 为适应林业学科发展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科研成果反哺教学3个方面对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途径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实践成效。具体改革实践包括凝炼尊重和遵循自然规律等森林培育学经典理论,更新教学内容,挖掘新版教材中近熟林阶段的有关内容以及森林的生态功能及其调控等知识;更新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法,引用植树造林修复生态系统、核桃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等实际案例,将人工林培育技术与林木种子、林木抚育等章节的知识相结合;坚持用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在教学中融入人工混交林、经济林以及大径材人工林培育技术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强化基础理论创新。该教学改革实践成效明显,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显著加深,推动了其科研与教学技能的双向促进;选课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与教师的互动显著增强,专业知识面得到了有效拓展。本文为同类课程教学改革、培养林业高素质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学 林业 林木抚育 植树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处理对毛竹林下玉木耳农艺性状的影响
2
作者 李东晨 蔡春菊 +4 位作者 张磊 柴芸 陈胜 谢锦忠 王欣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6,共8页
采用T1(未后熟未遮光)、T2(未后熟遮光)、T3(后熟未遮光)、T4(后熟遮光)方法,将菌袋分别悬挂在4个高度(60、90、120、150 cm),研究栽培处理对毛竹林下玉木耳(Auricularia cornea)总产量、耳片质量、含水量、耳片宽度和厚度的影响。结果... 采用T1(未后熟未遮光)、T2(未后熟遮光)、T3(后熟未遮光)、T4(后熟遮光)方法,将菌袋分别悬挂在4个高度(60、90、120、150 cm),研究栽培处理对毛竹林下玉木耳(Auricularia cornea)总产量、耳片质量、含水量、耳片宽度和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菌袋悬挂于150 cm、T4处理玉木耳含水量、耳片厚度和质量、总产量最大,分别为(95.5±1.6)%、(2.1±0.1)mm、(14.3±0.9)g、(590.3±39.3)g;后熟(30 d)、遮光、悬挂高度150 cm可提高产量、改善农艺性状,为毛竹林下栽培玉木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木耳 后熟 遮光 悬挂高度 林下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椴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的差异蛋白组学研究
3
作者 王杰青 查继兰 沈永宝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5,共9页
南京椴种子是具有深休眠特性的木本种子,通过H_(2)SO_(4)+GA_(3)+低温层积处理可以迅速打破其休眠。为了探究南京椴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变化和代谢情况,用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由H_(2)SO_(4)+GA_(3)+低温层积处理的种子。结果... 南京椴种子是具有深休眠特性的木本种子,通过H_(2)SO_(4)+GA_(3)+低温层积处理可以迅速打破其休眠。为了探究南京椴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变化和代谢情况,用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由H_(2)SO_(4)+GA_(3)+低温层积处理的种子。结果表明,质谱鉴定出16种蛋白质,出现显著变化,这主要与营养库的活性,程序性细胞死亡和氧化还原反应有关。在解除休眠之前,最重要的生物学过程是程序性细胞死亡;解除休眠后,最重要的生物学过程是细胞分解代谢。增加了4个不同的蛋白质聚集途径:糖酵解/糖异生、次生代谢产物合成、氨基酸生物合成乙醛酸和乙醛酸代谢。释放休眠后,最重要的生物学过程是应激反应,这增加了代谢和氨基酸合成的两个途径。差异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结果表明,该网络包含25个节点和159个连接边。WGCNA方法用于构建蛋白质共表达网络。GO功能和途径注释结果表明,共表达网络中的蛋白质与光合作用、葡萄糖代谢和金属离子反应等有关。此外,参与植物激素合成,碳水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等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椴 胚乳蛋白质组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公园林木枯倒驱动因素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4
作者 胡娟娟 李律己 彭钰雯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5年第2期119-126,共8页
以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林为研究对象,以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2018年98块典型样地调查中的枯倒木调查数据为主要信息源,结合2018年南京地区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紫金山DEM数据、研究区矢量路网及居民点数据,在计算样地枯倒木蓄... 以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林为研究对象,以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2018年98块典型样地调查中的枯倒木调查数据为主要信息源,结合2018年南京地区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紫金山DEM数据、研究区矢量路网及居民点数据,在计算样地枯倒木蓄积量基础上,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地理探测器交互作用分析,进行研究区林木枯倒驱动因素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研究表明:(1)98块样地枯倒木蓄积量合计为47.351 m^(3),平均值为0.488 m^(3),麻栎(Quercus acutissim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3个优势树种的枯倒木蓄积占总蓄积的66.18%。(2)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坡向、土壤湿度对枯倒木产生具有显著影响。(3)地理探测器的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居民点及道路等人为干扰因素与枯树木年龄的双重作用对于枯倒木数量有较高的解释力。(4)紫金山枯倒木大多分布在研究区的山脊、北坡,南坡枯倒木蓄积量较少,表明森林经营活动对枯倒木的数量及分布造成较大的影响。综上所述,地形与土壤特征、林分结构因子、人为干扰因子是影响研究区枯倒木数量及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倒木 驱动因素 空间分布 紫金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企业利益相关者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贾卫国 彭翌峰 +2 位作者 张璇 赵群 温作民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2016年第1期21-30,共10页
现代林业由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组成,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一个多元、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在将林业产业划分成以营林为主的林业一产、以林木加工为主的林业二产和以销售服务为主的林业三产的基础上,从供需、企业、空间... 现代林业由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组成,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一个多元、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在将林业产业划分成以营林为主的林业一产、以林木加工为主的林业二产和以销售服务为主的林业三产的基础上,从供需、企业、空间、价值4个维度建立利益相关者的识别方法,识别企业管理者、股东、员工,供应商、消费者,政府,社区、公众,环境,其他特殊利益相关者等为主要利益相关者,在调研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按4个维度分析各利益相关者与林业企业的相关性大小,为林业企业编制社会责任报告及其内容确定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企业 利益相关者 相关性分析 产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椴的资源现状及园林应用前景 被引量:15
6
作者 汤诗杰 汤庚国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4-236,共3页
阐述了南京椴在江苏省的野生资源现状、经济价值、园林应用前景以及其研究现状,提出了南京椴的资源保护对策及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南京椴 资源现状 保护对策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区园林绿化竹种生态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骆仁祥 张春霞 +1 位作者 刘国华 张金池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46,共5页
针对南京地区城市绿化竹种要求,选择生长和抗性指标,用集对分析方法,分析和评价南京林业大学竹种园55个竹种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丛生竹种中,金丝慈竹在南京地区生态适应较好;凤尾竹生态适应性差,小琴丝竹、孝顺竹竹种适应性中等。... 针对南京地区城市绿化竹种要求,选择生长和抗性指标,用集对分析方法,分析和评价南京林业大学竹种园55个竹种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丛生竹种中,金丝慈竹在南京地区生态适应较好;凤尾竹生态适应性差,小琴丝竹、孝顺竹竹种适应性中等。而散混生竹种中粽粑竹、四季竹、毛壳花哺鸡竹、衢县苦竹、宜兴苦竹、长叶苦竹、大明竹、矢竹、秋竹、翠竹、菲白竹、鹅毛竹等竹种生态适应性较好。黄皮绿筋竹、斑竹、白纹阴阳竹、平竹等竹种适应性较差,其他竹种适应性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子 园林绿化 生态适应性 评价 集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班尺度森林资源质量评价——以南京市老山林场为例 被引量:14
8
作者 孙敏 周春国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期101-104,共4页
森林资源质量评价方法众多且各具特色,以江苏省南京市老山林场为例,利用林地数据库,基于森林小班尺度选取森林生产力、立地质量和林分结构稳定性3个方面进行森林质量评价,拟定郁闭度、胸径、单位面积活立木蓄积量等11个评价指标,采用数... 森林资源质量评价方法众多且各具特色,以江苏省南京市老山林场为例,利用林地数据库,基于森林小班尺度选取森林生产力、立地质量和林分结构稳定性3个方面进行森林质量评价,拟定郁闭度、胸径、单位面积活立木蓄积量等11个评价指标,采用数字归一化、层次分析法并结合专家意见,构建了一套森林资源质量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将整个林场森林资源质量状况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优、良、中、差、劣。结合部分样地实地考核结果与老山林场实际情况,认为评价结果与森林资源质量的真实状况相符,评价方法可行,老山林场急需进行有效合理的森林抚育,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基于林地数据库合理建立森林资源质量评价体系,整体掌握森林资源质量状况,及时了解森林资源动态变化,为制定科学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提供依据,数据来源方便快捷且准确性高,评价结果可直接运用到森林经营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质量评价 层次分析法 可持续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自然地理的模糊聚类区划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羿 佘光辉 +1 位作者 刘安兴 张国江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2-426,共5页
依照相关区划原则,选取林业数据中的有林地、灌木林地、无林地和非林地等4个指标,采用模糊聚类法对研究地浙江省范围内67个县级行政单位实施区划分类,其目的是用数学方法对林业自然地理的量化因子进行数量化研究分析。根据聚类结果将全... 依照相关区划原则,选取林业数据中的有林地、灌木林地、无林地和非林地等4个指标,采用模糊聚类法对研究地浙江省范围内67个县级行政单位实施区划分类,其目的是用数学方法对林业自然地理的量化因子进行数量化研究分析。根据聚类结果将全省分为5个类型,其结果与研究地的自然地理状况基本相符。研究表明:基于模糊聚类的林业自然地理区划是可行的,进一步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各部门的要求,加入相关的专业数据,可以得到更为综合的区划结果。以行政单位作为区划单元得到的结果,有利于各级政府的决策和对自然资源的总体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理学 区划 模糊聚类 林地数据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生态环境评价原理和内容的探讨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银龙 薛建辉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9年第2期60-64,共5页
论述了林业生态环境评价的概念、特点、原则、内容、指标和标准等,构建出林业生态环境评价的基本框架,并提出了存在问题和建议。着重指出,林业生态环境的价值多重性决定了林业生态环境评价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关键词 林业生态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 林业建设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城市森林固碳制氧效益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苏继申 庄家尧 +1 位作者 顾叶 闽俊杰 《林业科技开发》 2010年第3期49-52,共4页
城市森林有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巨大作用,对城市森林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就能对它的价值量有一个准确客观的认识,并能够更好地规划城市森林资源分布、制定合理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和森林经理措施。对城市森林的生态效益种类和森林生... 城市森林有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巨大作用,对城市森林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就能对它的价值量有一个准确客观的认识,并能够更好地规划城市森林资源分布、制定合理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和森林经理措施。对城市森林的生态效益种类和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理论基础做了初步研究,探讨了南京市城市森林固碳制氧效益的评价方法,以及借助这些方法建立起来的固碳制氧效益评价模型,并进行固碳制氧效益价值和对全球碳平衡贡献价值的量化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阔叶林的固碳制氧价值最大,为2.99亿元,针叶林以2.62亿元次之,针阔混交林则最低,仅为0.23亿元。考虑南京市针阔混交林面积比较少,建议对阔叶林和针叶林加以改造,以形成既能增加单位面积碳释氧价值功能、又能增加土地肥力、改善环境、抗病虫害、可持续利用的高效针阔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固碳制氧效益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水剂及其在农林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黄麟 叶建仁 朱云峰 《林业科技开发》 2007年第3期12-15,共4页
研究干旱地区和干旱条件下的作物栽培、植树造林是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课题。保水剂作为一种具有高吸水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在旱区农林业生产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保水剂研发、应用历史、种类、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使用方... 研究干旱地区和干旱条件下的作物栽培、植树造林是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课题。保水剂作为一种具有高吸水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在旱区农林业生产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保水剂研发、应用历史、种类、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使用方法及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并讨论了保水剂在农林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农林业 应用 研究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江苏现代林业产业发展思路及对策 被引量:7
13
作者 彭方仁 王改萍 《林业科技开发》 2004年第1期14-17,共4页
通过对江苏省林业产业现状的调查分析 ,提出了全省林业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具体的产业重点、产业区域布局及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 ,并对全省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 江苏 现代林业产业 发展思路 区域布局 林木种苗产业 林板一体化产业 森林旅游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林业生态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惠民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8,共4页
在对云南林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确立林业生态建设在环境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强化政府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调动全社会参加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有利于林业生态建设的政策环境、协调好资源保护与开发... 在对云南林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确立林业生态建设在环境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强化政府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调动全社会参加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有利于林业生态建设的政策环境、协调好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以及地方经济的关系,在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资源,依靠科技进步等对策推动云南林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生态建设 云南 政府职能 政策 资源保护 地方经济发展 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毛竹林小流域径流组分及CN值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岳健敏 张金池 +2 位作者 付达夫 庄家尧 刘鑫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4-209,共6页
根据南京毛竹林小流域降雨径流数据的观测分析,毛竹林具有良好的水源涵养功能;毛竹林小流域月降雨量分别与月径流量、月壤中流+地表径流、月基流量、月产损呈正相关,降雨是影响该地区径流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结合SCS模型反推得到的CN值... 根据南京毛竹林小流域降雨径流数据的观测分析,毛竹林具有良好的水源涵养功能;毛竹林小流域月降雨量分别与月径流量、月壤中流+地表径流、月基流量、月产损呈正相关,降雨是影响该地区径流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结合SCS模型反推得到的CN值计算式,分析表明:在产流过程中,CN值与土壤体积含水量无相关性,CN值分别与降雨量、降雨量/土壤含水率呈指数负相关,与产损量呈负相关关系,并建立CN值与各显著影响因子的回归模型。此结果可为日后SCS模型在该流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量 径流量 产损 土壤体积含水量 CN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型技术在林木育种和精确林业上的应用 被引量:21
16
作者 边黎明 张慧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3-126,共14页
缺乏有效的表型采集与分析能力已成为林木育种研究领域的瓶颈,其关键难点是生成准确的表型数据,以便正确解释获得的结果。在精确林业中面临的核心挑战是实现自动化、大范围、快速实时的表型性状分析。长久以来,林木遗传育种和精确林业... 缺乏有效的表型采集与分析能力已成为林木育种研究领域的瓶颈,其关键难点是生成准确的表型数据,以便正确解释获得的结果。在精确林业中面临的核心挑战是实现自动化、大范围、快速实时的表型性状分析。长久以来,林木遗传育种和精确林业监测要花费大量的人力收集常规表型数据,传统的表型研究方法具有效率低、维度低、通量低、精度低、劳动量大、主观性强等缺点,无法满足挖掘“基因型—表型—环境型”内在关联、揭示特定生物性状形成机制的科研需求。因此,亟需在林业上发展并应用非破坏式、自动化、高通量、高精度的表型监测技术。现代表型技术使用搭载多种类型成像传感器的系统,自动收集林木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大量表型数据,实现对大批量林木个体的生长监测。另外,无损测量的特点使对同一林木个体进行连续监测得以实现,从而获取林木生长相关的表型性状,如在胁迫研究中,表型技术能明晰林木对胁迫的响应模式及其对胁迫的抗性。利用新型传感器技术对遗传测定群体进行准确、高通量、无损式、快速高效的表型信息采集,对于加快林木遗传改良进程、实施精确林业战略、挖掘优良种质、提高森林质量和抗逆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回顾林木表型技术的发展,介绍了基于个体和基于林分(群体)的林木表型技术的应用领域和研究内容。详细分析可见光相机、荧光成像仪、近红外成像仪、高光谱成像仪、热红外成像仪和激光雷达扫描仪等各成像传感器的测量参数、频谱范围、成像原理、优缺点,以及在林木表型信息采集上的应用现状等。林木表型技术的研究趋势为:1)构建新型采集平台获取林分和个体的关键表型性状以提高精度及通量;2)利用环境监测技术,分析林木在温度、湿度、水分、光照等非生物胁迫下的表型反应,以进行抗逆良种选育;3)利用生物胁迫下的表型变化分析推动精确林业中的病虫害监测、分类、识别和防治等;4)利用高通量表型技术与全基因组选择、数量性状位点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相结合以鉴定基因的功能,提高选择的准确性。表型技术的应用将实现快速实时、高质量、高精度、高通量的采集林木数据,从而提高育种效率,优化精确林业实践,加速林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型 成像传感器 精确林业 林木遗传育种 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淮安市创意休闲观光农林业发展模式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玉 沈永宝 《农学学报》 2020年第4期93-100,共8页
创意休闲观光农林业对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淮安市创意休闲观光农林业发展中存在的资金渠道单一、功能拓展不足、产业发展规划缺乏、配套设施粗放、品牌影响力不够、农民主人翁意识不强、产业链不长等问题。从农林业与旅游... 创意休闲观光农林业对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淮安市创意休闲观光农林业发展中存在的资金渠道单一、功能拓展不足、产业发展规划缺乏、配套设施粗放、品牌影响力不够、农民主人翁意识不强、产业链不长等问题。从农林业与旅游产业结合的创意模式角度出发,提出了淮安市创意休闲观光农林业6种创意模式途径,分别是"七彩花卉+婚庆产业=浪漫家园"模式、"多样苗木+休闲娱乐=创意绿化情景样板间"模式、"生态林业+运动养生=丛林运动养生园"模式、"瓜果业+童心体验=童话瓜果王国"模式"、水产业+渔乐体验=百渔乐园"模式"、传统工艺+民俗情景体验=古景再现乐园"模式。得出了创意休闲观光农林业要通过合理制定建设发展规划、全面提升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多方拓宽资金渠道和鼓励多种经营、打造特色品牌效应、加强品牌营销、延长产业链、健全完善配套和服务体系建设、大量构建人才支撑体系、提升从业人员素养等措施才能实现纵深、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休闲 观光农林业 发展模式 综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模拟模型的林木冠层太阳短波辐射定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宇 张怀清 +2 位作者 安锋 蒋玲 云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30,共15页
【目的】定量模拟和刻画林木冠层太阳短波辐射的分布和截获情况,于时空变换下反演太阳短波辐射在不同林木冠层内的辐射通量变化,为林木培育经营和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以公共数据集和真实扫描的校园内林木激光点云数据为... 【目的】定量模拟和刻画林木冠层太阳短波辐射的分布和截获情况,于时空变换下反演太阳短波辐射在不同林木冠层内的辐射通量变化,为林木培育经营和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以公共数据集和真实扫描的校园内林木激光点云数据为例,结合设计的机器视觉算法,对林木激光点云进行枝叶分离和单叶分割,并用合适大小的椭圆形和圆柱体几何单元分别拟合每片叶片和骨架,开展林木真实模型重建;其次,运用计算机图形学方法,结合研究地点的经纬度和时刻,模拟太阳入射光线,并引入物理学的双向反射和透射分布函数及蒙特卡洛光线追踪算法,开展反射和透射光线与冠层内叶片的碰撞模拟;最后,根据仪器测量得到的不同树种叶片平均粗糙度和折射率,结合光线追踪算法,实现林木冠层内短波辐射分布计算和木林冠层光截获效率评估。【结果】利用本研究方法计算时空变换下不同树种(芒果、橡胶、紫薇、樱花)4株树冠及一片香樟树林的直射、反射和透射太阳辐射通量,其中直射辐射通量占比约86%、反射辐射通量占比约5%、透射辐射通量占比约9%。叶面积指数高的树冠会拦截更多直射和透射光线;在太阳高度角较小时刻(上午或下午),斜射的太阳光线反射后易与树冠中其他叶片发生二次求交,产生较多反射辐射通量。同时,由于林木的趋光性,中午树冠光线拦截率高于上午和下午10%左右。比对采用本研究方法计算的树冠辐射通量拦截比值和样地手持光电仪器实测结果,绝对误差小于6%。【结论】在测绘科学、计算机图形学及林学多学科视角融合下,本研究基于激光点云重建树木真实表观形态结构,并将蒙特卡洛光线追踪算法与物理学的双向反射和透射分布函数相融合,真实模拟光线在树冠中的传播过程,可准确获取林木冠层内太阳短波辐射分布与树冠辐射通量拦截值,对研究时空变换下林木太阳辐射吸收、光强与树冠形态结构的耦合关联及不同表型参数的林冠辐射传输模型均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短波辐射 激光点云 计算机模拟模型 树木三维重建 林木辐射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巨桉林分生长对间伐和修枝响应的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士韬 欧阳林男 +1 位作者 陈少雄 杨嘉麒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9,共12页
[目的]探究不同强度的间伐与修枝对尾巨桉林分生长的影响,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并验证模型对间伐和修枝处理下尾巨桉林分生长的预测作用,为尾巨桉的高效经营技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南方国家级种苗示范基地20%、40%和60%间伐与38.18%、... [目的]探究不同强度的间伐与修枝对尾巨桉林分生长的影响,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并验证模型对间伐和修枝处理下尾巨桉林分生长的预测作用,为尾巨桉的高效经营技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南方国家级种苗示范基地20%、40%和60%间伐与38.18%、42.39%和48.18%修枝强度的尾巨桉为对象,在处理后连续7 a调查林分生长指标,计算累积增量,分析不同间伐和修枝处理对林分生长增量的影响,并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5种林分生长累积增量对间伐和修枝响应的预测模型,以均方根误差、Kappa值和Pearson相关系数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对比,判断最优模型。[结果]间伐促使尾巨桉林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的增长,但不促进树高增长和出材量增加,60%间伐的样地尾巨桉胸径和单株材积增量最高,20%间伐的冠幅增量最大,不间伐的树高增量最高。修枝促进尾巨桉胸径增长,对树高和蓄积量增长无影响,38.18%修枝的胸径增量最高,60%间伐+48.18%修枝是处理中有助于尾巨桉林分生长的组合。间伐和修枝均能促进尾巨桉林分径阶分布右偏,但修枝的效果不如间伐显著。综合来看,隐含层节点数为4的尾巨桉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最低,Kappa系数和r值最高,可预测7 a内的间伐和修枝效果。[结论]间伐和修枝均显著促进尾巨桉林分生长和径阶分布右偏。高强度间伐和修枝相结合更有助于尾巨桉人工林生长和大径材培育。合理的BP神经网络模型能准确地预测间伐和修枝对林分生长的促进效果,是林分生长预测的优异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伐 修枝 尾巨桉 BP神经网络模型 林分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分析及综合指数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俊鹏 徐钊 +2 位作者 温小荣 汪求来 叶金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6,共7页
基于广东省羊角山林场、连山林场和金鸡林场9个杉木人工林样地的实测数据,对杉木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进行评价和分析,为优化和调整杉木人工林的林分空间结构奠定基础。采用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开敞度和竞争指数5个林分空间结... 基于广东省羊角山林场、连山林场和金鸡林场9个杉木人工林样地的实测数据,对杉木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进行评价和分析,为优化和调整杉木人工林的林分空间结构奠定基础。采用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开敞度和竞争指数5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不同龄组(幼龄林、中龄林、近成熟林)以及不同密度(1 700、2 000、2 300株/hm^(2))杉木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通过熵权法构建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结果表明,9个样地的杉木林各龄组的角尺度处于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状态之间;林分混交度普遍较低;杉木各龄组的大小比数都接近中庸状态,林木分化水平较低;开敞度在不同龄组间差异显著;竞争指数在3个龄级之间呈极小幅度的波动;不同龄组的林分空间结构理想程度为:中龄林>近成熟林>幼龄林;不同密度的林分空间结构理想程度为: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以样地林分空间结构分析与评价为依据,采取合理的营林措施,可以使杉木人工林的林分水平分布格局逐渐趋向随机分布,混交状态逐渐趋向最高混交,林分竞争状态逐渐趋向优势态竞争,从而促进其可持续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林分空间结构 熵权法 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