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事治疗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 被引量:20
1
作者 费俊峰 赵兆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2-55,共4页
叙事治疗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尊重当地文化,重视人们应对问题的本土知识和技能,强调从社会文化的视角看心理问题的产生,并借助外化的世界观将人和问题分开。心理健康工作者秉持"去中心化、有影响力"的定位,并以提问而非直接... 叙事治疗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尊重当地文化,重视人们应对问题的本土知识和技能,强调从社会文化的视角看心理问题的产生,并借助外化的世界观将人和问题分开。心理健康工作者秉持"去中心化、有影响力"的定位,并以提问而非直接的指导或教育作为主要干预方法。介绍了提问模式和集体叙事实践方法等两种实践模式,并阐述了在灾后心理援助中如何使用提问模式和集体文件开展应用实践。在保持叙事世界观的基础上,有机地调整工作思路和干预方法来适应当地文化和人群特点,是本土化实践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知识 心理健康教育 叙事治疗 叙事社区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基于江苏省9656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万增奎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00-105,共6页
了解当前江苏省中小学生心理现状及其规律,可以为改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考察了江苏省76所中、小学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发现,青少年轻度阳性心理症状检出率为60.8%,中度阳性以上检出率为8.4%,... 了解当前江苏省中小学生心理现状及其规律,可以为改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考察了江苏省76所中、小学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发现,青少年轻度阳性心理症状检出率为60.8%,中度阳性以上检出率为8.4%,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呈下降趋势,睡眠时间严重不足,手机和网络依赖严重,人生观失位普遍,偶像崇拜泛滥,厌学情绪严重。其中小学生在撒谎、早熟等方面问题明显;中学生在成瘾、学业焦虑、人生观等方面问题更为突出。小学至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呈不平衡状态,年龄越大,心理问题越多。在影响源上,青少年家庭环境与教养方式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特别是离异家庭、留守家庭、流动家庭的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建议社会给家庭立法,开发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的心理辅导联动平台,呼吁学校应把心理健康课纳入学校重点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心理健康状况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治疗信件在叙事治疗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兆 赵燕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1-166,共6页
在心理治疗中使用治疗信件已成为许多心理治疗流派的共同发展趋势。对治疗信件应用最多的流派当属叙事治疗。本文对叙事治疗信件的目的、类型、写作要点与个案记录的差异,应用进展、研究进展和本土化应用等内容进行了介绍,旨在推动治疗... 在心理治疗中使用治疗信件已成为许多心理治疗流派的共同发展趋势。对治疗信件应用最多的流派当属叙事治疗。本文对叙事治疗信件的目的、类型、写作要点与个案记录的差异,应用进展、研究进展和本土化应用等内容进行了介绍,旨在推动治疗信件在国内心理治疗领域的应用,促进这一领域的发展和本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治疗 治疗信件 应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仪式的形态、特点及功能:道德教育的视角 被引量:24
4
作者 倪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33,共5页
通过对大学仪式的形态、特征与功能的分析,研究表明,大学仪式的主要形态是通过仪式、庆典仪式和纪念仪式;大学仪式的主要特征为主旨内涵的教育性、文化性;教育形式的规模化、工业化;建构特征的表演性、象征性;规律呈现的例行性、周期性... 通过对大学仪式的形态、特征与功能的分析,研究表明,大学仪式的主要形态是通过仪式、庆典仪式和纪念仪式;大学仪式的主要特征为主旨内涵的教育性、文化性;教育形式的规模化、工业化;建构特征的表演性、象征性;规律呈现的例行性、周期性;大学仪式的主要功能体现在身份认同与组织凝聚、道德教化与价值认同、历史传承与文化传播、情绪体验与情感升华等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 形态 特点 功能 道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职业希望自我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叶芳芳 谢敏芳 +2 位作者 王礼军 王申连 李黎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38-941,共4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职业希望自我、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弹性在职业希望自我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弹性问卷、大学生职业希望自我问卷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41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 目的:探讨大学生职业希望自我、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弹性在职业希望自我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弹性问卷、大学生职业希望自我问卷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41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职业希望自我、心理弹性均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r=0. 34-0. 48,P <0. 01);(2)职业希望自我、心理弹性能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心理弹性在职业希望自我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χ2/df=1. 88,RMSEA=0. 067,CFI=0. 96,NFI=0. 96,TLI=0. 92)。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 64%。结论:职业希望自我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还通过心理弹性间接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弹性不仅有益于大学生对未来自我职业的规划,更有利于促使大学生的良好适应,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职业希望自我 心理弹性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危机干预的CIT模式:执法机构与精神卫生机构的合作 被引量:1
6
作者 赵燕 赵兆 方莉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5-57,共3页
危机干预小组(crisis intervention team,CIT)诞生于美国孟菲斯地区,该模式旨在通过建立精神卫生机构与警察之间的有效合作,提高警察与精神病患者的有效互动,增加警察识别、转送精神病患者到精神卫生机构的能力,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监禁,... 危机干预小组(crisis intervention team,CIT)诞生于美国孟菲斯地区,该模式旨在通过建立精神卫生机构与警察之间的有效合作,提高警察与精神病患者的有效互动,增加警察识别、转送精神病患者到精神卫生机构的能力,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监禁,提高公共安全。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开始应用CIT模式开展危机干预工作,建立了符合当地特色的CIT模式。CIT模式是应用速度最快、在执法部门和精神卫生领域最有前途的合作模式。从CIT工作模型、CIT研究进展以及CIT在中国的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介绍,旨在将CIT介绍到国内相关领域,促进我国心理危机干预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干预小组 心理危机 精神卫生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叙事发挥作用的五种心理机制
7
作者 赵玉晶 王申连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2期9-11,共3页
道德叙事是教育者通过讲述道德故事来艺术性地呈现道德生活事件或阐明道德生活意义的、视域融合的人际交流活动。作为中小学喜闻乐见的一种德育形式,道德叙事在道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叙事德育功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暗示作用... 道德叙事是教育者通过讲述道德故事来艺术性地呈现道德生活事件或阐明道德生活意义的、视域融合的人际交流活动。作为中小学喜闻乐见的一种德育形式,道德叙事在道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叙事德育功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暗示作用、认知同化、道德体验、道德想象、道德内化图式等五种内部心理机制来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叙事 心理机制 暗示作用 认知同化 内化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生心理援助热线来电者的特征及咨询内容 被引量:6
8
作者 陈真真 杨雪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33-935,共3页
心理援助热线是一种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的电话服务形式,目前在国内被广泛应用于高校、医疗、灾后以及危机干预等领域,各种研究分析日益丰富。"陶老师"热线成立于1992年,为全国中小学生及其家长提供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免费... 心理援助热线是一种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的电话服务形式,目前在国内被广泛应用于高校、医疗、灾后以及危机干预等领域,各种研究分析日益丰富。"陶老师"热线成立于1992年,为全国中小学生及其家长提供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免费服务。本研究分析"陶老师"热线两年的通话咨询记录,了解中小学生心理援助热线来电者的特征及咨询内容,以丰富热线咨询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心理援助热线 家庭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域、素材与情感:大学仪式的道德维度 被引量:8
9
作者 倪辉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8-94,113,共7页
仪式作为大学生活中独具象征性和表演性的生活景观,具有道德教育的功能,理解仪式的道德维度有利于把握其道德意蕴,发挥其道德功能。仪式生成了道德教育的场域,提供了道德教育的素材,孕育了道德教育的情感。仪式是充满德性的生活,蕴含着... 仪式作为大学生活中独具象征性和表演性的生活景观,具有道德教育的功能,理解仪式的道德维度有利于把握其道德意蕴,发挥其道德功能。仪式生成了道德教育的场域,提供了道德教育的素材,孕育了道德教育的情感。仪式是充满德性的生活,蕴含着道德规范,营造出道德氛围,传递了道德观念,通过禁忌强化与美学升华等方式表达道德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 场域 素材 情感 道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宾斯万格存在分析学的理论特征
10
作者 任其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55,共6页
宾斯万格吸纳了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进行了"改造",开创了存在分析学运动。存在分析学的基本观点是强调人的在世之在和超世之在,关注人的整体性。他长期探讨人类的潜意识、梦、本真、非本真、被抛... 宾斯万格吸纳了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进行了"改造",开创了存在分析学运动。存在分析学的基本观点是强调人的在世之在和超世之在,关注人的整体性。他长期探讨人类的潜意识、梦、本真、非本真、被抛、焦虑、内疚和死亡等重要主题,建构了完善的存在分析学体系。其理论特征具体表现为:反对因果论,主张对人的行为进行存在分析;反对二分法,主张对人的经验进行整体理解;反对机械论,主张对人的生存进行本真解读;反对本能论,主张对人的存在进行现象学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分析 精神分析 在世之在 超世之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