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促生微生物挥发性物质的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周佳宇 戴传超 +1 位作者 陈晏 杨腾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1-148,共8页
植物促生微生物通过各种途径有益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而其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挥发性物质低分子量、弱极性、高蒸汽压、低沸点、亲脂性的特点使其与微生物其他性质的代谢产物相比,具有能够长距离传播、介导生物... 植物促生微生物通过各种途径有益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而其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挥发性物质低分子量、弱极性、高蒸汽压、低沸点、亲脂性的特点使其与微生物其他性质的代谢产物相比,具有能够长距离传播、介导生物体间非接触的相互作用、低浓度即可被感知等优势。本文从植物促生微生物挥发性物质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对植物的化感作用、诱导植物系统抗性、促进植物次级代谢产物积累、抑制植物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阻碍食草动物取食等方面综述了植物促生微生物挥发性物质重要的生态功能及这些功能间的相互关系和具体作用机制,并对植物促生微生物挥发性物质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促生微生物 挥发性物质 生态功能 抑菌作用 杀虫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秸秆青贮饲料中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及优势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彦苏 张一凡 +2 位作者 严振亚 丁成龙 戴传超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6-592,共7页
为探究影响水稻(Oryza sativa L.)秸秆青贮质量的腐败菌种类并筛选适合其青贮的优质乳酸菌,研究了青贮前后水稻秸秆中可培养微生物的变化并分离鉴定2株乳酸菌。使用稀释平板涂布法将青贮前后可培养微生物计数并分离纯化,限制性酶切分析A... 为探究影响水稻(Oryza sativa L.)秸秆青贮质量的腐败菌种类并筛选适合其青贮的优质乳酸菌,研究了青贮前后水稻秸秆中可培养微生物的变化并分离鉴定2株乳酸菌。使用稀释平板涂布法将青贮前后可培养微生物计数并分离纯化,限制性酶切分析ARDRA技术分析分离纯化后的微生物多样性,结合ARDRA和RAPD-PCR技术对青贮中优势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青贮前后好氧或兼性厌氧细菌菌落总数由7.6×10~7 cfu·g^(-1)下降到2.43×10~6 cfu·g^(-1),真菌菌落数变化较为明显,从4.43×10~5 cfu·g^(-1)下降到86 cfu·g^(-1),乳酸菌菌落数从4.16×10~5 cfu·g^(-1)上升到6.61×10~6 cfu·g^(-1)。ARDRA聚类分析及16SrDNA测序显示青贮前存在腐败细菌芽孢杆菌(Bacillus)和致病菌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青贮后腐败细菌主要是芽孢杆菌,腐败真菌主要为青霉菌属(Pemicillium)。筛选出的2株乳酸菌分别属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casei)和片球菌属(Pediococcus ethanolidurans),需进一步验证是否可作为青贮饲料添加剂。水稻秸秆青贮后依然有腐败菌的存在,需进一步提高其青贮发酵工艺,防治有氧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青贮 腐败菌 乳酸菌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sifer meliloti 1021烟酰胺酶的酶学特性及3-氰基吡啶调控机理的研究
3
作者 郭静静 郭磊磊 +1 位作者 赵云岫 戴亦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1-58,共8页
克隆和异源表达固氮菌Ensifer meliloti 1021烟酰胺酶(NAMase),研究其酶学特性,并探究3-氰基吡啶(3-CP)对该酶的调控机制。PCR扩增获得E.meliloti 1021烟酰胺酶基因(nam)序列,构建含nam的重组质粒并导入Escherichia coli Rosetta(DE3)... 克隆和异源表达固氮菌Ensifer meliloti 1021烟酰胺酶(NAMase),研究其酶学特性,并探究3-氰基吡啶(3-CP)对该酶的调控机制。PCR扩增获得E.meliloti 1021烟酰胺酶基因(nam)序列,构建含nam的重组质粒并导入Escherichia coli Rosetta(DE3)中异源表达,用Ni-NTA亲和层析纯化蛋白,探究温度、pH、有机溶剂及金属离子对NAMase活性的影响,并对烟酰胺酶进行了固定化研究。结果显示,克隆得到长636bp的nam,编码的蛋白分子量为22.6kD,等电点(PI)为5.5。NAMase的最适pH为7.0,在30-50℃温度范围内孵育2h酶活维持在97.1%以上,最适温度在30-70℃。Ag2+和异戊醇对NAMase的活性抑制率最大。在E.meliloti 1021野生菌株及NAMase过表达菌株转化烟酰胺的过程中3-CP会抑制烟酸的产量,这种效应并非底物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木樨剑菌 静息转化 烟酰胺酶 酶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食用菌多糖的提取与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魏华 张娣 +1 位作者 陆玲 陈福程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2-75,88,共5页
采用热水浸提法分别提取香菇(Lentinus edodes)、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银耳(Tremella)、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茶树菇(Agrocybe chaxinggu)5种食药用菌子实体中的水溶性多糖,子实体粉末在一定的料水比下热水浸提,胰蛋... 采用热水浸提法分别提取香菇(Lentinus edodes)、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银耳(Tremella)、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茶树菇(Agrocybe chaxinggu)5种食药用菌子实体中的水溶性多糖,子实体粉末在一定的料水比下热水浸提,胰蛋白酶法脱杂蛋白,乙醇沉淀得到精多糖.并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其糖含量,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检测其抗氧化性.结果显示,茶树菇的精多糖得率最高,为4.81%,香菇其次,木耳最低;含糖量猴头菇最高,为53.9%,木耳最低;5种食药用菌子实体多糖均具抗氧化性、DPPH清除作用,茶树菇最强,浓度为1.13 mg/m L时清除率为50%,香菇次之,银耳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食用菌 分离纯化 总糖含量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叶薯蓣皂苷水解酶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田林双 赵玉婷 戴传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2-96,共5页
从盾叶薯蓣根茎清洗液中,筛选出一株产薯蓣皂苷水解酶菌株Aspergillus sp.,对该菌株产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0.3%葡萄糖为碳源、0.4%蛋白胨为氮源,薯蓣皂苷水解酶活力为0.78 U/m L。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蛋白胨含量... 从盾叶薯蓣根茎清洗液中,筛选出一株产薯蓣皂苷水解酶菌株Aspergillus sp.,对该菌株产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0.3%葡萄糖为碳源、0.4%蛋白胨为氮源,薯蓣皂苷水解酶活力为0.78 U/m L。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蛋白胨含量对酶活力的影响较大,产酶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为0.5%葡萄糖,0.6%蛋白胨,0.2%薯蓣皂苷,0.1%K_2HPO_4,0.05%MgSO_4·7H_2O,0.05%KCl,0.001%FeSO_4·7H_2O。在此最佳培养基配方条件下,薯蓣皂苷水解酶活力为0.96 U/m L。0.2%麦冬、0.2%绞股蓝、0.2%薯蓣三种混合皂苷作为诱导物时,薯蓣皂苷水解酶活力最高,达1.26 U/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叶薯蓣 薯蓣皂苷水解酶 发酵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茎点霉B3与有机肥配施对连作草莓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郝玉敏 戴传超 +1 位作者 戴志东 高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6695-6704,共10页
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内生拟茎点霉B3与有机肥配施对连作草莓土壤的改善及对草莓生长的影响。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K)、施有机肥与灭菌固体培养基(A)、施有机肥与内生拟茎点霉B3固体菌种(B)、施有机肥与绿色木霉、黑曲霉、枯草芽... 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内生拟茎点霉B3与有机肥配施对连作草莓土壤的改善及对草莓生长的影响。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K)、施有机肥与灭菌固体培养基(A)、施有机肥与内生拟茎点霉B3固体菌种(B)、施有机肥与绿色木霉、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固体菌种(C)、施加有机肥与绿色木霉、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内生拟茎点霉B3固体菌种(D)。结果表明:A、B、C和D处理平均单果鲜重分别为对照(CK)的1.1、1.4、0.9和1.1倍。B处理比对照增产19.7%,A处理增产8.2%,C和D处理产量均比CK低。B处理草莓生长最好,植株株高及叶面积均值比其它4个处理大。发病率及病情指数结果表明B处理抗病效果最明显,推断内生拟茎点霉B3可以用作生防菌剂。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土壤真菌和细菌数量在整个生育期先上升后下降,在花期达到最大。成熟期A、B、C、D处理的土壤放线菌数量分别比CK增加7.2%、160.3%、124.5%及82.6%。在花期,B处理及D处理蔗糖酶酶活达到最大,其中A、B、C及D处理的蔗糖酶酶活分别比CK高11.1%、69.4%、50.3%及77.2%。B处理整个生育期都保持较高的土壤蔗糖酶活性。花期是草莓生长的关键期,需氮量较高。A、B、C及D处理脲酶酶活分别比CK处理高250.0%、700.0%、250.0%及175.0%,B处理花期土壤脲酶酶活性显著高于其它4个处理,促进了有机氮向速效氮的转化。花期A、C处理磷酸酶酶活比对照低67.0%、46.7%,B、D处理比对照高122.5%,227.5%。B处理在整个生育期都有较高的土壤磷酸酶酶活,D处理组在花期土壤磷酸酶酶活较高。可见含内生拟茎点霉B3菌的B及D处理组能增加土壤磷酸酶酶活。B处理在苗期和花期土壤纤维素酶活较低,而结果期和成熟期较高。说明内生拟茎点霉B3菌剂与有机肥配施可以改善连作草莓土壤微生物区系,提高土壤酶活性,增强草莓抗病能力,增加草莓产量,是一种有效缓解草莓连作障碍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茎点霉B3 有机肥 草莓 连作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