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代的遮蔽:敦煌文献早期流散过程中部分史事杂考
1
作者 潘晟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143,160,共11页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些人物与事件会被有意或无意地遮蔽,这在敦煌文献的早期流散过程中表现得较为显著。例如,斯坦因攫取敦煌文献早于伯希和,但其被国人知晓要晚得多。又如1907年5月升允阻止斯坦因敦煌考古的电文,1912年8月前拍摄敦煌...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些人物与事件会被有意或无意地遮蔽,这在敦煌文献的早期流散过程中表现得较为显著。例如,斯坦因攫取敦煌文献早于伯希和,但其被国人知晓要晚得多。又如1907年5月升允阻止斯坦因敦煌考古的电文,1912年8月前拍摄敦煌石窟遗迹的恩裕如,以及1921年参观俄藏敦煌文献的“天我”等。这些在敦煌学学术史上看似细枝末节的边缘人与事被历史消音的原因,一方面是其所处时代对敦煌石室文献价值与意义的理解与认知局限所致,另一方面也与相关当事人的曲意遮蔽有关,或者是当事人与敦煌学关系较为疏离,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 传播 遮蔽 消音 敦煌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品官人法中的“二品才堪”问题新论
2
作者 李济沧 《文史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4,166,共13页
东晋南朝时期九品官人法中所谓的“二品才堪”,概指那些并无乡品二品身份的寒门寒人出身者就任了只有乡品二品获得者才能担任的官职。六朝时期,乡品二品是区分士庶之别的标尺,决定了官职的清浊和升迁的途径,在贵族官僚体制的运转中发挥... 东晋南朝时期九品官人法中所谓的“二品才堪”,概指那些并无乡品二品身份的寒门寒人出身者就任了只有乡品二品获得者才能担任的官职。六朝时期,乡品二品是区分士庶之别的标尺,决定了官职的清浊和升迁的途径,在贵族官僚体制的运转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贵族身份与乡品二品紧密相连,而东晋南朝的皇权对乡品二品的获得基本无法干涉,但可以利用“二品才堪”的政策提拔亲信寒人。“二品才堪”的实施,一方面说明贵族通过乡品二品的掌控,在成为王朝官僚之后仍然保持着一定的自律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经历了政权更替的皇权对于贵族的自律性仍予以足够的尊重。提拔或任用寒人,但却在贵族制度的框架之内实施,皇权与贵族制度的这种关系显示了东晋南朝时代的特殊历史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品官人法 二品才堪 乡品二品 皇权 贵族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新出古藏文吐蕃兵书残卷的几个问题——新出古藏文兵书研究之一
3
作者 陆离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4,共8页
从近年新出古藏文兵律文书中关于大茹本(ru dpondchenpho)、将领(dmag phond,将军)、茹本(ru dpond)、大将领(dmag phondchenpho,大将军)、沃本(vog phond)、宁宗(snying tshoms)等职官、部落的记载来看,与吐蕃时期相关制度不符,该件军... 从近年新出古藏文兵律文书中关于大茹本(ru dpondchenpho)、将领(dmag phond,将军)、茹本(ru dpond)、大将领(dmag phondchenpho,大将军)、沃本(vog phond)、宁宗(snying tshoms)等职官、部落的记载来看,与吐蕃时期相关制度不符,该件军事文书不应该是吐蕃时期的兵书。这件文书应该是宋代古格王朝时期的军事文书,其时间在10-11世纪,年代与敦煌出土藏文文书比较接近,故有相同的古藏文文书特征。至于文书另一面书写有汉文佛经《四分律》内容,这与当时古格等地与中原内地仍然存在宗教文化交流有关。文书记载了古格王朝的相关军事制度,反映了古格王朝对吐蕃时期有关军政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律文书 吐蕃 古格王朝 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朝贵族的自律性问题——以九品官人法中乡品与官品、官职的对应关系为中心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济沧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76,165,共11页
自日本学者宫崎市定提出官品较乡品低四品起家的观点以来,中日两国学术界围绕乡品与官品之间的对应关系作了不少研究,尤其是中国学者进一步提出了乡品与官职对应的新思路。乡品只是与起家官品存在着对应关系,而不是与官品有规律性对应;... 自日本学者宫崎市定提出官品较乡品低四品起家的观点以来,中日两国学术界围绕乡品与官品之间的对应关系作了不少研究,尤其是中国学者进一步提出了乡品与官职对应的新思路。乡品只是与起家官品存在着对应关系,而不是与官品有规律性对应;其次,这种对应呈现出一定的趋势,相差四品应是一个大致的原则,有着上下的浮动;再次,乡品与官职之间的确有紧密联系,但并不能以这种关系替代或者否认乡品与起家官品的对应。这种联系并非某些具体官职与某些乡品相对应,而是如晋宋六品官以上或梁朝十八班内官职需由乡品二品者担任那样,九品官制以内的绝大多数品官都需要具有乡品这一资格。此外,针对官职所作的乡品规定,南朝以前,还不能确认为国家法律或条文;南朝以降,这些规定主要出现在乡品三品及以下。在研究九品官人法的实质和历史意义之际,探讨乡品与官品或乡品与官职的对应关系固然重要,但乡品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更应得到澄清,对获得乡品二品的门阀贵族阶层具有相对于皇权的自律性特质,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贵族 九品官人法 乡品 官品 官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华日军对南京“文化大屠杀”述论 被引量:4
5
作者 经盛鸿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6-163,共8页
日本军国主义 1937年 12月攻占南京后 ,无视国际公法 ,以极大的凶残性与贪婪性 ,对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与文化典籍实施了有计划的疯狂的摧残与劫掠 ,造成了南京历史上一次无法估量与无可挽回的文化浩劫 ,被中外人士称之为对南京的“文化... 日本军国主义 1937年 12月攻占南京后 ,无视国际公法 ,以极大的凶残性与贪婪性 ,对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与文化典籍实施了有计划的疯狂的摧残与劫掠 ,造成了南京历史上一次无法估量与无可挽回的文化浩劫 ,被中外人士称之为对南京的“文化大屠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太 南京市 抗日战争时期 历史文化遗存 图书典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义军时期敦煌的营田及其管理系统 被引量:9
6
作者 刘进宝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0-44,共5页
归义军政权是晚唐五代宋初的一个特殊藩镇。它与其他藩镇一样,也设有“营田使”及其管理系统。归义军的营田使也由节度使例兼,并由中原王朝授予,但其主掌的营田既不是“营田务”之营田,也并非边境屯田,而主要是指经营土地,即境内土地的... 归义军政权是晚唐五代宋初的一个特殊藩镇。它与其他藩镇一样,也设有“营田使”及其管理系统。归义军的营田使也由节度使例兼,并由中原王朝授予,但其主掌的营田既不是“营田务”之营田,也并非边境屯田,而主要是指经营土地,即境内土地的分配、授予、请射、对换等。除了归义军节度使例兼“营田使”之职外,其下各州还有具体管理营田的官员——“都营田”或“营田使”及其具体的主事者——“营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归义军 营田 土地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萨毗地区的吐蕃势力及其与归义军政权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陆离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10-18,共9页
吐蕃在“安史之乱”以前已经占领了萨毗城,并设置了萨毗军当道节度,亦即khrom(军镇)。“安史之乱”爆发后,鄯善地区全部为其占领,吐蕃在这里设有萨毗地区节度使(khrom),归属吐蕃东道节度使和德伦盟会(bde blon vdun tsa)管辖。萨毗地区... 吐蕃在“安史之乱”以前已经占领了萨毗城,并设置了萨毗军当道节度,亦即khrom(军镇)。“安史之乱”爆发后,鄯善地区全部为其占领,吐蕃在这里设有萨毗地区节度使(khrom),归属吐蕃东道节度使和德伦盟会(bde blon vdun tsa)管辖。萨毗地区节度使最高长官将军(dmag dpon)仍然驻于萨毗城,在播仙、石城、新城等地派驻官员对这些地域进行管理。晚唐张氏归义军时期,吐蕃萨毗地区节度使政权被称为璨毗或璨微,与归义军进行通使往来,于阗独立后也通过萨毗地区节度使辖境进入敦煌等地。张氏金山国时期,张承奉曾派兵征讨璨微。此后的曹氏归义军时期,吐蕃萨毗地区节度使残余势力仍然与仲云部族一起占据着鄯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毗 璨微 吐蕃 于阗 归义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抗日组织在南京地区的活动(1932—1937.11) 被引量:3
8
作者 经盛鸿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3-219,共7页
在近代史上,韩国与中国是遭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最早、伤害最严重的国家。由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在1932年—1937年期间,韩国的各派抗日复国组织与爱国志士先后都集中到了南京,开展了各种活动,并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支持。南京成为韩国... 在近代史上,韩国与中国是遭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最早、伤害最严重的国家。由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在1932年—1937年期间,韩国的各派抗日复国组织与爱国志士先后都集中到了南京,开展了各种活动,并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支持。南京成为韩国抗日独立运动在华活动的中心地。南京城内城外留下了多处韩国志士们秘密生活与抗日活动的史迹。但由于上述活动当时都是秘密进行,知之者极少,记载更少。作者查阅了韩、日、中三国的有关珍贵史料,进行实地查勘,论述了这段极重要史事的过程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抗日组织 南京市 文献史料 韩人爱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伪时期的南京英美侨民及其活动 被引量:5
9
作者 经盛鸿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7-93,共7页
侵华日军当局在南京大屠杀后,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基于其外交政策的需要,对继续留驻在南京的英美侨民,采取表面的礼遇、利用与事实上的限制、打击的两面态度与两手政策;而英美侨民则在艰难的条件下,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侵华日军当局在南京大屠杀后,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基于其外交政策的需要,对继续留驻在南京的英美侨民,采取表面的礼遇、利用与事实上的限制、打击的两面态度与两手政策;而英美侨民则在艰难的条件下,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这是南京抗战史与中国抗战史的一项重要内容,呈现出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内容与特点。这段过去被长期忽视的抗战史内容,应引起史学界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华日军 英美侨民 两手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华日军在南京的秘密生化武器试验与战争实施 被引量:2
10
作者 经盛鸿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6-171,共6页
侵华日军在南京的罪行不仅仅是大屠杀与性暴行 ,而且驻南京的日军“荣字第 16 4 4部队”秘密进行的生化武器研究、活体试验及其战争实施长达近七年之久。本文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这一长期被掩盖的罪行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与全面的揭露批判。
关键词 生化武器 活体试验 细菌战 毒气战 日本 侵华战争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时日本当局在国内是如何封锁南京大屠杀真相的? 被引量:2
11
作者 经盛鸿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1-197,共7页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抓住战时日本国内新闻传媒对南京大屠杀无任何报道、日本广大民众更一无所知大做文章,以此证明南京大屠杀史无其事,乃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编造与中国人民的"虚构"。这当然是本末倒置!本文揭示了战时日本...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抓住战时日本国内新闻传媒对南京大屠杀无任何报道、日本广大民众更一无所知大做文章,以此证明南京大屠杀史无其事,乃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编造与中国人民的"虚构"。这当然是本末倒置!本文揭示了战时日本当局在日本国内精心采取的种种措施,千方百计阻止与扼杀对南京大屠杀的任何报道与流传,从而严密封锁了南京大屠杀真相,导致了广大日本民众对这一血腥惨案几乎一无所知。日本右翼势力不能正视甚至掩盖这一历史事实,只能暴露他们的的蛮横无理与别有用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时日本当局 国内 严密封锁 南京大屠杀真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日本“勇士”,还是杀人恶魔?——对南京大屠杀期间日本报刊报道日军“杀人比赛”的剖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经盛鸿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33,共6页
在1937年11月到12月侵华日军进攻中国首都南京与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期间,日军主力第16师团两名法西斯青年军官向井明敏与野田毅对中国战俘与平民进行骇人听闻的所谓"百人斩"杀人比赛。日本《东京日日新闻》等报刊对这两名... 在1937年11月到12月侵华日军进攻中国首都南京与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期间,日军主力第16师团两名法西斯青年军官向井明敏与野田毅对中国战俘与平民进行骇人听闻的所谓"百人斩"杀人比赛。日本《东京日日新闻》等报刊对这两名法西斯分子的疯狂行径,在短短十余天时间中,竟连续四次进行跟踪报道,把这两个杀人恶魔吹捧为"日本勇士",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这个事例典型地说明了战时日本新闻传媒记者中的绝大多数人具备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一切思想特征与行为特征,是日本当局对中国实施武力征复与屠杀恐怖政策的宣传鼓动者。他们的战场报道宣扬日本的"侵略有理"与"屠杀有功",充满了法西斯的野蛮、霸道与无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时日本新闻传媒 南京大屠杀 杀人比赛 日本勇士 恶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慰安妇血铸的史实——对南京侵华日军慰安所的调查 被引量:1
13
作者 经盛鸿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8-114,共7页
通过近年来对侵华日军在南京的近40家慰安所遗址、数十名知情人以及相关的中、日、韩等国档案史料系统的调查与研究,揭示了侵华日军在侵占南京的近8年期间实施慰安妇制度的主要途径,以及各慰安所的分布与活动情况,揭露了日军慰安妇制度... 通过近年来对侵华日军在南京的近40家慰安所遗址、数十名知情人以及相关的中、日、韩等国档案史料系统的调查与研究,揭示了侵华日军在侵占南京的近8年期间实施慰安妇制度的主要途径,以及各慰安所的分布与活动情况,揭露了日军慰安妇制度的罪恶及其给慰安妇带来的深重的灾难。慰安妇血铸的史实,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日本右翼势力的荒谬与无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华日军 南京 慰安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婚”与“女性丈夫”——中国摩梭人与尼日利亚伊博人性别关系的比较
14
作者 晋文 奥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71,共6页
婚姻是涉及人类两性关系的头等大事。在许多社会中,所谓婚姻,即意味着一个男人将一个女人娶到自己家里。然而,从中国摩梭人的"走婚"和尼日利亚伊博人的"女性丈夫"来看,情况却并非如此。比较这二者的性别关系,可以发... 婚姻是涉及人类两性关系的头等大事。在许多社会中,所谓婚姻,即意味着一个男人将一个女人娶到自己家里。然而,从中国摩梭人的"走婚"和尼日利亚伊博人的"女性丈夫"来看,情况却并非如此。比较这二者的性别关系,可以发现:在摩梭人和伊博人的婚姻家庭中,所嫁娶的对象完全或部分颠倒,男性仅仅是"亲生父亲",而妇女是真正的"社会父亲",体现了传统习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婚 女性丈夫 摩梭人 伊博人 性别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历史上寻找发展商品经济的新探索——评陈学文《中国封建晚期的商品经济》
15
作者 陈忠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3期78-79,51,共3页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商品经济史正在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史领域的研究热点,有关论著将不断得以面世,陈学文先生的《中国封建晚期的商品经济》一书(1989年9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就是其中的可喜成果之一。本书汇集作者三十...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商品经济史正在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史领域的研究热点,有关论著将不断得以面世,陈学文先生的《中国封建晚期的商品经济》一书(1989年9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就是其中的可喜成果之一。本书汇集作者三十余年来研究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商品经济史的精粹心得之作,功力甚勤,是一部既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又有较强现实意义的新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晚期 商品经济发展 发展商品经济 新探索 学文 商品生产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 商业资本 商品流通 社会经济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侵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对西方传媒的两面手法
16
作者 经盛鸿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7-162,共6页
侵华日军当局为掩盖南京大屠杀的疯狂杀戮,十分重视对新闻舆论的控制与利用,除了派遣大批日本记者、作者到南京采访,以虚假的报道掩盖真相外;还对力图真实地报道南京真相的西方中立国家的记者采用了收买、封锁、抵赖与恐吓、威胁甚至迫... 侵华日军当局为掩盖南京大屠杀的疯狂杀戮,十分重视对新闻舆论的控制与利用,除了派遣大批日本记者、作者到南京采访,以虚假的报道掩盖真相外;还对力图真实地报道南京真相的西方中立国家的记者采用了收买、封锁、抵赖与恐吓、威胁甚至迫害、打击等手段。美、英新闻界严正而又巧妙地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报道出去。西方国家的公众舆论摆脱了日本当局的骗局走向历史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华日军当局 西方国家新闻传媒 收买欺骗 刁难打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善于学习世界历史,积极促进全面开放
17
作者 姜守明 《学海》 CSSCI 2004年第1期35-35,48-51,共5页
2 0 0 3年 11月 2 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 ,主要内容是“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史考察”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齐世荣教授和钱乘旦教授运用现代化理论谈了他们对这个问题的体会。11月 2 6日 ,《人民日报》以《进一... 2 0 0 3年 11月 2 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 ,主要内容是“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史考察”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齐世荣教授和钱乘旦教授运用现代化理论谈了他们对这个问题的体会。11月 2 6日 ,《人民日报》以《进一步认识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增强推动改革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为题 ,报道了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 ,浩瀚而宝贵的历史知识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 ,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在以往历史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历史。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治史、学史、用史的传统。在新形势下 ,我们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 ,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 ,也要学习世界历史 ,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 ,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胡锦涛的讲话对新世纪中国历史学 ,特别是中国的世界史学科的发展 ,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推进意义。为了推动中国的世界史学科发展和倡导“治史、学史、用史”的风气 ,本刊特组织一批专家学者 ,以笔谈的形式 ,各抒己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 学习方法 历史借鉴 历史文化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侵华日军对南京的毒品毒化政策
18
作者 经盛鸿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9-144,共6页
毒品毒化政策是日本侵华期间推行的一项丑恶而阴险的殖民政策。南京地区是日本当局推行这项政策的最重要而典型的地区之一。日本推行毒品毒化政策,主要依靠三大手段:第一,通过在华中地区建立与组织严密的贩毒机构网络,将南京置于其中并... 毒品毒化政策是日本侵华期间推行的一项丑恶而阴险的殖民政策。南京地区是日本当局推行这项政策的最重要而典型的地区之一。日本推行毒品毒化政策,主要依靠三大手段:第一,通过在华中地区建立与组织严密的贩毒机构网络,将南京置于其中并成为重要的一环;第二,指使与操纵伪政权,成立鸦片管理机构,努力使鸦片贩卖与吸食公开化、法律化;第三,通过种种卑劣手段,诱使中国民众吸食毒品,并控制中国烟民。通过这些手段,日本掠夺了中国人民大量财富以满足其侵略战争的需要,并直接导致南京人民日益贫困、道德败坏、犯罪率上升等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华日军 南京 毒品毒化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评董仲舒与司马迁的义利观
19
作者 晋文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7-134,共8页
对董仲舒和司马迁的义利观,学界还存在诸多争议或误解。概而言之,董仲舒的义利观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重义兴利,既强调义大于利,又主张物质利益不可或缺,圣人也要“为天下兴利”。二是“宜在我者”,把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物质利益... 对董仲舒和司马迁的义利观,学界还存在诸多争议或误解。概而言之,董仲舒的义利观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重义兴利,既强调义大于利,又主张物质利益不可或缺,圣人也要“为天下兴利”。二是“宜在我者”,把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物质利益都纳入“义”的范畴,而将不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物质利益均视为“利”的范畴,并引申出反对盐铁官营和官吏经商的“与民争利”主张。司马迁的义利观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利大于义,公开宣称求利或争利是人的天性,所谓仁义亦只是“富”的附属物。二是国家和个人均可以“兴利”,也应该倡导“兴利”。至于“兴利”能否成功,其结果是好是坏,则应当看具体效果,而不能一概否定。尽管他们的义利观都存在明显的局限,并相互对立,但无论是董仲舒的义利观,还是司马迁的义利观,实际都有着针砭现实的积极作用,对后世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司马迁 义利观 重义兴利 利大于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山汉简中的田制等问题 被引量:14
20
作者 晋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94,共23页
根据律令分析和文献记载,并参证《算数书》的成书年代,《二年律令》的颁行应始于汉王二年。汉初继承秦代,推行240平方步的大亩,目的是鼓励垦荒,扩大耕地,保证有足够的土地休耕。秦汉亩制有粗略计算的亩制和实际核算亩制,前者主要计算“... 根据律令分析和文献记载,并参证《算数书》的成书年代,《二年律令》的颁行应始于汉王二年。汉初继承秦代,推行240平方步的大亩,目的是鼓励垦荒,扩大耕地,保证有足够的土地休耕。秦汉亩制有粗略计算的亩制和实际核算亩制,前者主要计算“不可垦田”和“可垦不垦田”的面积,后者主要计算耕地和“垦田”的面积。名田宅的爵位降等继承不等于田宅降等继承,名田宅的面积也不等于耕地和实有房屋的面积。汉初的土地制度实际是一种虚实结合的土地制度。它把赐田和授田合为一体,在整合原有耕地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各界垦荒,制定了从彻侯到平民阶层所占有国家土地资源的配额,并承认和保护其开垦草田所得耕地的所有权,允许继承、转让、买卖和赠送。汉初的土地制度应是土地私有,而不是土地国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张家山汉简 《二年律令》 汉二年 亩制 名田宅 土地私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