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2013年南京市高淳区年油菜生长与农业气象条件关系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时冬头 孔维财 +1 位作者 孔月蕾 夏晓敏 《园艺与种苗》 CAS 2013年第6期13-15,41,共4页
油菜生长很大程度受气象条件的限制,生育进程依据气象条件的变化,会出现提早或推迟的现象。分析了2012—2013年南京市高淳区油菜生长期间≥0℃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与该年油菜生长发育的关系,得出油菜各个生育阶段有利有弊... 油菜生长很大程度受气象条件的限制,生育进程依据气象条件的变化,会出现提早或推迟的现象。分析了2012—2013年南京市高淳区油菜生长期间≥0℃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与该年油菜生长发育的关系,得出油菜各个生育阶段有利有弊的农业气象条件及产量形成的气象条件。分析结果为南京市高淳区科学栽种油菜,并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生育期 农业气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南京市高淳区茶叶生产主要气象灾害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陆一磊 孔维财 时冬头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3期608-610,616,共4页
影响南京市高淳区茶叶生产出现频率高、造成损失较大的主要气象灾害为春季霜冻和高温干旱2种。通过对这2种气象灾害影响茶叶生产的分析,综合茶叶生产者多年防御灾害的经验,结合科学的农业和气象服务防御原理,针对性地提出了对这2种主要... 影响南京市高淳区茶叶生产出现频率高、造成损失较大的主要气象灾害为春季霜冻和高温干旱2种。通过对这2种气象灾害影响茶叶生产的分析,综合茶叶生产者多年防御灾害的经验,结合科学的农业和气象服务防御原理,针对性地提出了对这2种主要气象灾害防御措施,以减少和降低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气象灾害 防御措施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19年南京市高淳区农业气候资源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陆一磊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1期216-217,共2页
农业生产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本文选定高淳区1990—2019年的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与月日照时数等气候要素资料,针对该地区近30年农业气候资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9年高淳区年平均气温以0.377℃/a的速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农业生产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本文选定高淳区1990—2019年的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与月日照时数等气候要素资料,针对该地区近30年农业气候资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9年高淳区年平均气温以0.377℃/a的速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春季气温变化趋势最为显著,其次为秋季,而冬季气温变化最为缓慢。年降水量以-142.19 mm/10 a的速率呈显著的减少趋势;秋季降水量变化趋势最为明显,而春季最为缓慢。年日照时数累积距平变化曲线以-366.52 h/10 a的速率呈显著的减少趋势;以秋季日照时数的减幅最大,夏季次之,而春季日照时数的增幅最为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候资源 平均气温 降水量 日照时数 江苏南京 高淳区 1990—201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地膜使用现状及其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4
作者 刘春蕾 王维才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1期85-86,89,共3页
从南京市地膜使用现状出发,分析了南京市地膜使用面临形势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南京市地膜白色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膜 对策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高淳区高温天气对茶树生长的影响与预防措施
5
作者 缪颖绮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16期114-116,共3页
茶树是南京高淳区重要的经济林木之一,对温度和水分条件都极为敏感。该文结合高淳区气象局1991—2023年逐月≥35℃高温日数资料及同期干旱资料,选择线性倾向趋势法对当地高温天气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分析了高温干旱对茶叶生产的影响,提出... 茶树是南京高淳区重要的经济林木之一,对温度和水分条件都极为敏感。该文结合高淳区气象局1991—2023年逐月≥35℃高温日数资料及同期干旱资料,选择线性倾向趋势法对当地高温天气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分析了高温干旱对茶叶生产的影响,提出选择优良抗性品种、优化茶园小气候、完善茶园基础设施等预防措施,以期降低不良天气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干旱 茶叶 高温日数 高温危害 高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单季晚稻生育期气象因子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孔维财 尤明双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3期498-500,共3页
为研究南京单季晚稻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南京1991—2018年5—10月平均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中筛选出4个主成分,与单季晚稻相对产量构建回归分析模型,最后与实际产量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水稻的关键生育期... 为研究南京单季晚稻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南京1991—2018年5—10月平均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中筛选出4个主成分,与单季晚稻相对产量构建回归分析模型,最后与实际产量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水稻的关键生育期可分为播种—分蘖期、拔节—抽穗扬花期、灌浆—成熟期;影响南京单季晚稻产量的最主要气象因子是播种—分蘖期的气温、拔节—抽穗扬花期的气温和降水量、灌浆—成熟期日照时数;构建的单季晚稻相对气象产量模型,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预测结果准确率61.5%~99.9%,平均预报准确率为89.0%,模型模拟可信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子 主成分 单季晚稻 产量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高淳区暴雨特征分析及对农业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陆一磊 王纪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2期94-95,共2页
采取1981—2018年南京市高淳区气象局的暴雨日数观测资料,通过采取气候倾向率的方法对南京市高淳区暴雨特征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其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8年来南京市高淳区暴雨日数整体上呈现波动性增加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是0.444... 采取1981—2018年南京市高淳区气象局的暴雨日数观测资料,通过采取气候倾向率的方法对南京市高淳区暴雨特征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其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8年来南京市高淳区暴雨日数整体上呈现波动性增加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是0.444 d/10年;38年间南京市高淳区共出现了162个暴雨日,平均暴雨日数约为4.3 d;年暴雨日数最多为15 d,年暴雨日数最少为1 d;高淳区近38年来暴雨天气大部分集中于5—9月,该时间段累计出现暴雨日数145 d,占年累计值的89.5%;高淳区夏季发生暴雨天气的频率最高,秋季与春季发生较少,冬季出现暴雨天气的概率最小。暴雨天气的发生会导致土壤过湿,农田过湿加重,部分农田还可能出现涝渍或者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常常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针对暴雨天气,应不断强化强暴雨天气的监测以及预报预警,并且为农户提供精细化的暴雨灾害防御指导,从而减少暴雨灾害给农业造成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市高淳区 暴雨 特征 防御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河蟹气象灾害分析及防御措施 被引量:2
8
作者 林海 张旭晖 +4 位作者 时冬头 王雪燕 任义方 钱钰林 黄玲玲 《水产养殖》 CAS 2022年第4期5-11,共7页
采用江苏省气象观测站和河蟹生态环境监测站数据,基于以隶属度等技术构建的河蟹闷热灾害、高温热害评估模型,分析2020年河蟹减产原因。结果表明:2020年43 d超长梅雨是河蟹减产的主要气象因素;闷热灾害日数7~17 d,蟹塘溶解氧质量浓度持... 采用江苏省气象观测站和河蟹生态环境监测站数据,基于以隶属度等技术构建的河蟹闷热灾害、高温热害评估模型,分析2020年河蟹减产原因。结果表明:2020年43 d超长梅雨是河蟹减产的主要气象因素;闷热灾害日数7~17 d,蟹塘溶解氧质量浓度持续偏低,生态环境恶化,影响河蟹正常生长,病害重,病死率高;8月持续高温和9月上旬偏高气温,各养殖区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高温热害,最为严重的8月11—25日,各地出现4~10 d中度以上高温热害,河蟹再次受灾,最终导致河蟹养成规格、产量及品质总体不如往年。提出了河蟹养殖高温及闷热灾害防御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养殖 闷热灾害 高温热害 防御措施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淳‘乌牛早’开采期预测
9
作者 缪颖绮 时冬头 任义方 《农学学报》 2025年第2期89-94,共6页
为实现高淳春茶采摘的“早、新、优、价”,优化高淳地区茶叶采摘时间,助力茶农、茶企降本增效,基于高淳实际情况,建立最适宜有效的开采期预报模型开展高淳春茶开采期相关分析,以应用于实际生产。本研究基于2012—2023年高淳淳青茶园‘... 为实现高淳春茶采摘的“早、新、优、价”,优化高淳地区茶叶采摘时间,助力茶农、茶企降本增效,基于高淳实际情况,建立最适宜有效的开采期预报模型开展高淳春茶开采期相关分析,以应用于实际生产。本研究基于2012—2023年高淳淳青茶园‘乌牛早’首次采摘日序值与同期气象资料,应用积温和逐步回归方法,分别构建积温预报模型和逐步回归预报模型。研究表明,积温预报模型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逐步回归预报模型的预报结果与实际相比更为理想,其中1月上旬的日平均气温、1月中旬平均相对湿度、1月中旬日照时数以及2月上旬平均温度小于4℃日数均是影响高淳‘乌牛早’开采期的关键气象因子,预报值与实际误差绝对值大部分在1 d以内,逐步回归预报模型具有实际生产指导作用,可为当地茶农茶企实际采摘提供合理精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淳 春茶 乌牛早 开采期 气象因子 预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成蟹生长与主要气象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21
10
作者 时冬头 许祥 陈贤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6-228,共3页
通过在高淳县固城湖中华绒螯蟹成蟹养殖区,安装自动气象站的方法,对成蟹蜕壳生长期间的温度、日照、降水等主要气象因素进行观测并分析成蟹蜕壳生长与温度、日照、降水等主要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中华绒螯蟹成蟹蜕壳生... 通过在高淳县固城湖中华绒螯蟹成蟹养殖区,安装自动气象站的方法,对成蟹蜕壳生长期间的温度、日照、降水等主要气象因素进行观测并分析成蟹蜕壳生长与温度、日照、降水等主要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中华绒螯蟹成蟹蜕壳生长的主要因素;日照通过影响水草生长和水温影响中华绒螯蟹成蟹的蜕壳生长;降水除特大暴雨和严重干旱外,对中华绒螯蟹成蟹的蜕壳生长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生长 气象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气象要素对河蟹浅水生态养殖综合影响浅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贤明 时冬头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3,共2页
河蟹浅水生态养殖是指利用低洼稻田改造的人工蟹池,通过种植多种水草、投放活螺蛳,进行的河蟹养殖。十多年来的发展,河蟹浅水生态养殖已成为河蟹养殖的主力军,预计占长江中下游地区河蟹总产量的50%以上。河蟹浅水生态养殖与气象要... 河蟹浅水生态养殖是指利用低洼稻田改造的人工蟹池,通过种植多种水草、投放活螺蛳,进行的河蟹养殖。十多年来的发展,河蟹浅水生态养殖已成为河蟹养殖的主力军,预计占长江中下游地区河蟹总产量的50%以上。河蟹浅水生态养殖与气象要素紧密相连,气象要素在河蟹生长发育各阶段的不均匀分布,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影响着河蟹在各阶段的生长发育,综合全年气象要素对河蟹养殖各阶段的影响,就能分析判断气象要素对全年河蟹养殖的利弊得失。河蟹生态养殖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只有充分把握气象要素的变化特点,科学养殖,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地区 河蟹养殖 气象要素 生态养殖 浅水 生长发育 不均匀分布 稻田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丹阳市河蟹养殖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孔志平 刘建华 +1 位作者 孔雪咏 时冬头 《水产养殖》 CAS 2021年第3期60-62,共3页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大闸蟹,是江苏省淡水渔业中最具特色与影响力的主导支柱产业。河蟹养殖是露天生产,天气条件与其息息相关,气象灾害直接影响河蟹产量和品质[1-6]。2020年早春,丹阳市气温平稳回升,光照充足,气...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大闸蟹,是江苏省淡水渔业中最具特色与影响力的主导支柱产业。河蟹养殖是露天生产,天气条件与其息息相关,气象灾害直接影响河蟹产量和品质[1-6]。2020年早春,丹阳市气温平稳回升,光照充足,气象条件对河蟹的放养有利,但受疫情影响,放养期延迟,加之3月28—30日出现倒春寒天气,致使河蟹第一次蜕壳前适应期变短,蜕壳不遂,且管理不得力,幼苗长势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柱产业 河蟹养殖 淡水渔业 蜕壳 天气条件 大闸蟹 气象灾害 幼苗长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因子分析的水稻种植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正金 李卫国 +1 位作者 李菁 陆一磊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6期271-275,共5页
利用南京市全市35个近农田的气象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考虑了水稻产量、品质和病虫害等影响因素,基于多因子分析筛选出水稻生长期≥10℃的有效积温、扬花至灌浆期的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为水稻适宜性区划指标,采用多元回归法建立区划模... 利用南京市全市35个近农田的气象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考虑了水稻产量、品质和病虫害等影响因素,基于多因子分析筛选出水稻生长期≥10℃的有效积温、扬花至灌浆期的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为水稻适宜性区划指标,采用多元回归法建立区划模型,使用"3S"技术制作专题图。结果表明:南京地区水稻抽穗至灌浆期的平均气温总体呈现振荡上升的趋势,热量和温度条件趋好;而日照时数呈现下降的趋势,对水稻种植的影响将突显;各指标的空间分布总体上是中南部好于北部地区;制作出的南京地区水稻精细化的气候区划专题图,对水稻品种选择和布局调整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多因子分析法 适宜性气候区划 “3S”技术 南京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游程理论和CWDI_(a)的农业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敏 孔维财 +2 位作者 徐经纬 高苹 徐萌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2-372,共11页
选用1960-2019年江苏省69个基本气象站逐日观测资料和全省旱灾资料,通过计算逐日作物水分亏缺距平指数,基于游程理论和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农业干旱历时、频率、强度、范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干旱实际发生面积的关联度。结果表明:... 选用1960-2019年江苏省69个基本气象站逐日观测资料和全省旱灾资料,通过计算逐日作物水分亏缺距平指数,基于游程理论和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农业干旱历时、频率、强度、范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干旱实际发生面积的关联度。结果表明:近60年全省平均年干旱日数变化范围是26~146 d,苏北、苏中、苏南年平均干旱日数分别为106 d、78 d、58 d,冬季干旱日数占年干旱总日数的比例最高,为32.3%,其次是夏季,中度干旱、重度干旱、特别干旱日数占近60年干旱总日数的比例分别为34%、29%、20%,苏北中度干旱、重度干旱、特别干旱60年平均发生频率分别为8.35%、6.50%、6.66%;干旱强度北强南弱,呈纬向分布,西北部旱情最重,也是最易发生极端干旱事件的地方;近60年中度干旱、重度干旱、特别干旱平均覆盖率分别为94.4%、83.0%、54.7%,21世纪10年代中度干旱及以上等级干旱发生范围最大;年干旱日数和干旱强度年际波动明显,无明显线性变化趋势,总体存在13~17年振荡周期;干旱历时长短和强度大小对实际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的影响不同,受灾面积与干旱日数的相关性更强,成灾面积与干旱强度的相关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 时空变化特征 游程理论 作物水分亏缺距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蟹养殖闷热天气指数 被引量:7
15
作者 朱海涛 张旭晖 +2 位作者 王欣欣 郭煜 周勍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9-164,共6页
选取能较好反映河蟹养殖闷热天气危害灾害特征的5个气象因子——气压、相对湿度、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照时数和风速,以此构建闷热天气指数模型以及灾害等级划分标准,系统分析江苏省十大河蟹主要养殖区闷热天气灾害发生规律和变化趋势... 选取能较好反映河蟹养殖闷热天气危害灾害特征的5个气象因子——气压、相对湿度、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照时数和风速,以此构建闷热天气指数模型以及灾害等级划分标准,系统分析江苏省十大河蟹主要养殖区闷热天气灾害发生规律和变化趋势,并根据计算结果对江苏省的闷热天气灾害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河蟹的闷热天气影响主要是以高温、高湿以及低气压来影响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从而对河蟹活动、觅食和发育造成影响。江苏省闷热灾害时间有2个高值区,一个是南通的海安-如皋到启东一线,还有一个出现在淮安-金湖一线。江苏省的闷热天气灾害主要集中在7—8月,发生的程度主要是轻度和中度闷热。江苏省河蟹养殖区的闷热天气灾害主要表现为减少趋势,轻度和中度闷热天气呈递减趋势,重度闷热天气呈"L"形变化,苏州市吴中区闷热天气灾害随年际变化呈现递减趋势,南京市高淳区目前处于轻度和中度闷热灾害的高发阶段,需加强监测预警和防御工作。因此,江苏省闷热天气灾害的防御须有的放矢,气象部门要加强分区域、分时段、分等级的监测预警,力保全省河蟹的高产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 江苏省 养殖 闷热天气 指数 气象因子 灾害等级 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低温冻害天气指数保险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孔维财 高苹 徐敏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44-248,共5页
利用1961—2019年油菜生育期内逐日气象资料、油菜产量和低温冻害数据,确定由最低气温构成的低温冻害天气指数指标,分析减产率和天气指数的关系,建立天气指数模型,使用燃烧定价法厘定了天气指数保险的纯保费率,并根据相关政策和实际情况... 利用1961—2019年油菜生育期内逐日气象资料、油菜产量和低温冻害数据,确定由最低气温构成的低温冻害天气指数指标,分析减产率和天气指数的关系,建立天气指数模型,使用燃烧定价法厘定了天气指数保险的纯保费率,并根据相关政策和实际情况,确定不同触发条件下的差异保费率、赔付标准,设计油菜低温冻害天气指数保险合同。低温冻害天气指数保险产品依托于相关国标、文献和实际情况,指标客观、操作方便,设计思路可为相似区域油菜低温冻害天气指数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低温冻害 天气指数 保险 纯保费率 气象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会议期间污染调控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严心田 李楠 +2 位作者 余欢 方昊 陆一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39-746,755,共9页
以2017年5月在南京市举行的首届江苏发展大会期间的空气质量为例,研究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结合气象观测数据、污染物质量浓度观测数据、污染物排放清单等,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空气质量变化情况。根据2012年的... 以2017年5月在南京市举行的首届江苏发展大会期间的空气质量为例,研究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结合气象观测数据、污染物质量浓度观测数据、污染物排放清单等,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空气质量变化情况。根据2012年的分类别污染物排放清单和首届江苏发展大会具体保障措施,估算了保障期间南京市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PM2.5和PM10分别减排57%和60%; CO、非甲烷挥发性有机物(NMVOC)、SO_2和NOx分别减排36%、35%、33%和26%; CO、NO_2、SO_2、PM2.5和PM10日均质量浓度分别下降22.5%、30.1%、30.9%、3.94%和19.0%,O_3日均质量浓度上升了32.1%;会后,随着管控措施的取消,除O_3外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日均质量浓度上升,而O_3日均质量浓度不变。气象条件稳定时,现行的调控措施可以控制南京市除O_3外的主要大气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调控 空气质量 气象观测数据 污染物 排放清单 颗粒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高淳二十四节气气温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孔维财 宋如东 +1 位作者 陆一磊 夏晓敏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20期43-47,共5页
基于南京市高淳区1970—2019年逐日气温资料,采用距平分析、线性相关分析、M-K突变检验等方法,对二十四节气气温变化特征和物候性节气(惊蛰、清明、小满和芒种)进行突变分析。结果表明,高淳区近50年二十四节气平均气温、初终日气温呈明... 基于南京市高淳区1970—2019年逐日气温资料,采用距平分析、线性相关分析、M-K突变检验等方法,对二十四节气气温变化特征和物候性节气(惊蛰、清明、小满和芒种)进行突变分析。结果表明,高淳区近50年二十四节气平均气温、初终日气温呈明显的正态、单峰型特点,且趋势一致;大暑和大寒分别是一年中最热和最冷的节气;大寒至小暑气温逐渐上升,大暑至小寒气温逐渐下降;气温距平在20世纪80年代前多为负值,在20世纪90年代后多为正值。惊蛰气温在1993年存在突变点,上升趋势显著变大,小满在1985年存在转暖的突变点。各节气气温均呈上升趋势,趋势显著,这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相符合,高淳区的农事活动可适当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气温变化 突变分析 南京市高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泗洪县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及优质高产对策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纪 陆一磊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5期70-71,共2页
水稻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据重要一席。江淮地区处于季风气候区,气候高温多雨,对水稻生长最为有利,这一区域成为重要的水稻产地,"鱼米之乡"的美称由此而来。泗洪县地处江淮地区,水稻产品是泗洪县农业四大特色之一。为保证水稻产... 水稻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据重要一席。江淮地区处于季风气候区,气候高温多雨,对水稻生长最为有利,这一区域成为重要的水稻产地,"鱼米之乡"的美称由此而来。泗洪县地处江淮地区,水稻产品是泗洪县农业四大特色之一。为保证水稻产量,研究分析气候、环境条件对水稻高产保质的办法,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有效对策,提升水稻产量,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种植 气候条件分析 气候灾害对水稻生长影响 优质高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淳油菜花期低温连阴雨灾害评估 被引量:3
20
作者 狄啸 时冬头 +2 位作者 夏晓敏 陆一磊 孔维财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11期2640-2642,2676,共4页
花期是油菜生长的关键时期,为定量评估油菜花期低温连阴雨灾害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1970—2019年高淳油菜产量和灾情数据,构建了油菜气候产量与油菜花期低温连阴雨指数的回归模型。研究表明,1970—2019年高淳油菜产量和年极端最低气温均... 花期是油菜生长的关键时期,为定量评估油菜花期低温连阴雨灾害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1970—2019年高淳油菜产量和灾情数据,构建了油菜气候产量与油菜花期低温连阴雨指数的回归模型。研究表明,1970—2019年高淳油菜产量和年极端最低气温均呈升高趋势,油菜花期低温天数呈下降趋势,≤10℃的低温天数下降趋势更为明显;油菜花期低温天数与产量有一定的相关性,花期最低气温及油菜花期低温天数的变化趋势,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背景有关,油菜花期平均气温的升高和低温天数的减少有助于提高油菜产量;近50 a中有1/5的年份未出现连阴雨,这些年份油菜生长较好;油菜花期连阴雨日数和低温连阴雨指数均呈下降趋势,油菜花期低温连阴雨指数与气候产量存在明显的反比关系。油菜花期低温连阴雨对油菜品质等特征的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花期 低温 连阴雨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