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LFM4与人消化系统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润哲 胡蒙 +1 位作者 朱丽玲 龚涌灵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3-356,共4页
人类嗅素蛋白(olfactomedin 4,OLFM4)属于olfactomedin相关家族成员,它是一种糖蛋白,正常表达于人的多种器官和组织。OLFM4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特异性,它在胃癌、胰腺癌、结肠癌、宫颈癌等肿瘤中高表达。OLFM4有促进细胞增殖、调节... 人类嗅素蛋白(olfactomedin 4,OLFM4)属于olfactomedin相关家族成员,它是一种糖蛋白,正常表达于人的多种器官和组织。OLFM4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特异性,它在胃癌、胰腺癌、结肠癌、宫颈癌等肿瘤中高表达。OLFM4有促进细胞增殖、调节细胞黏附转移、抑制细胞凋亡和免疫防御等多种功能。OLFM4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关系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OLFM4已被证明为胃癌发生、发展和分化的一个重要的标志物,但其具体调控机制目前仍处于研究中,抑制OLFM4基因表达和抗癌药物的联合应用可能成为胃癌的治疗策略。OLFM4在胰腺癌中的高表达率提示其或许可成为胰腺癌新的标志物,OLFM4是通过作用于DNA合成的S期到有丝分裂的G2/M期来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OLFM4基因最早是因为其在结肠癌细胞中的高表达被发现,OLFM4在结直肠癌的黏附转移中发挥着一定作用。OLFM4在早期消化系统肿瘤中的敏感性比其他肿瘤标志物高,是否能作为早期诊断消化系统肿瘤的标志物,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FM4 肿瘤 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在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4
2
作者 钱倩 宋勇 +4 位作者 魏淑珍 王谦 展平 陈锦飞 于力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33,共6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胸部CT扫描中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s)良恶性的价值进行评价。方法收集并筛选出与CT扫描SPNs有关的文献,采用Metadisc、SPSS13及Stata1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汇总灵敏度、特异度及其95%可信区间,绘制出...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胸部CT扫描中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s)良恶性的价值进行评价。方法收集并筛选出与CT扫描SPNs有关的文献,采用Metadisc、SPSS13及Stata1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汇总灵敏度、特异度及其95%可信区间,绘制出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价CT扫描对SPNs的诊断价值。结果按照制定标准共筛选出文献29篇,总体敏感度0.89(95%CI0.87~0.91),总体特异度0.69(95%CI0.66~0.72)。以动态增强扫描后SPNs净增CT值≥15Hu诊断为恶性的汇总灵敏度、特异度及95%可信区间为0.95(95%CI0.92~0.97),0.60(95%CI0.54~0.66);SPNs净增CT值≥20 Hu诊断为恶性的汇总灵敏度、特异度及95%可信区间为0.92(95%CI0.89~0.94),0.70(95%CI0.65~0.74)。结论胸部CT扫描对良恶性SPNs诊断价值较高,以15 Hu和20 Hu分别作为诊断阈值时,两者诊断价值无明显差异(P=0.5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复发和预后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尔东 朱崇太 +3 位作者 高学军 王昌林 邸荣庆 赵乾元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67-169,共3页
本文分析自1967~1976年间乳腺癌术后复发53例的资料表明:1.乳腺癌术后远处复发较多,占69.8%。因此乳腺癌治疗除重视区域性治疗外,不可忽视全身治疗.2.约半数在2年内复发,故在此期间应积极配合辅助治疗,定期随访,及时发现,早期治疗。3... 本文分析自1967~1976年间乳腺癌术后复发53例的资料表明:1.乳腺癌术后远处复发较多,占69.8%。因此乳腺癌治疗除重视区域性治疗外,不可忽视全身治疗.2.约半数在2年内复发,故在此期间应积极配合辅助治疗,定期随访,及时发现,早期治疗。3.影响乳腺癌复发后生存的因素较多,其中局部复发、单个复发、术后或复发后治疗合理,乳腺癌期别低,无病间期长,对雌激素依赖的病例,则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复发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抑制SREBP-1c改善高脂诱导的骨骼肌胰岛素抵抗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文君 汤孙寅炎 +4 位作者 时俊锋 尹雯雯 曹殊 朱大龙 毕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二甲双胍已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前期研究结果提示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SREBP-1c)抑制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基因转录表达,在高脂诱导... 目的二甲双胍已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前期研究结果提示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SREBP-1c)抑制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基因转录表达,在高脂诱导骨骼肌胰岛素抵抗中起关键作用。该研究探讨SREBP-1c在二甲双胍改善高脂诱导骨骼肌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经500μmol·L-1PA处理的L6细胞被二甲双胍(1、10 mmol·L-1)干预24 h后,采用2-NBDG方法检测其葡萄糖摄取水平,Western blot检测SREBP-1c、FAS、p-IRS-1(Tyr608/612)、IRS-1、p-AKT(Ser473)、AKT的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二甲双胍对SREBP-1c和IRS-1基因转录的调控。CHIP定量分析二甲双胍处理后SREPB-1c蛋白与IRS-1启动子区域的相互作用。结果 L6肌管细胞经PA处理后,糖摄取下降,SREBP-1c及其下游分子FAS表达升高,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分子p-IRS-1(Tyr608/612)、IRS-1、p-AKT(Ser473)/AKT表达下降;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干预后,L6肌管细胞糖摄取呈剂量依赖性增加,SREBP-1c、FAS表达下降,而p-IRS-1(Tyr608/612)、IRS-1、p-AKT(Ser473)/AKT表达升高。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二甲双胍抑制SREBP-1c启动子活性,增加IRS-1启动子活性。CHIP结果显示二甲双胍使SREBP-1c蛋白结合到IRS-1启动子区域的量下降约30%。结论二甲双胍通过抑制SREBP-1c改善高脂诱导的骨骼肌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胰岛素受体底物-1 棕榈酸 骨骼肌细胞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酸钠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细胞株活力和增殖的影响
5
作者 张保国 杨劲松 +1 位作者 姚乐申 沈苏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研究硒酸钠(一种主要的无机含硒化合物)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用硒酸钠对体外培养的人前列腺癌细胞PC3进行药物处理,然后用MTT法测定细胞的活力,用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24小时作用时,硒酸... 目的:研究硒酸钠(一种主要的无机含硒化合物)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用硒酸钠对体外培养的人前列腺癌细胞PC3进行药物处理,然后用MTT法测定细胞的活力,用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24小时作用时,硒酸钠中剂量组A值显著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A值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48小时作用时,硒酸钠低剂量组A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中剂量和高剂量组A值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48小时的硒酸钠处理抑制PC3细胞的增殖,中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结论:硒酸钠可抑制PC3细胞的活力,抑制细胞增殖,并且这两种作用都呈剂量依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酸钠 PC-3细胞系 MTT法 ^3H-TdR掺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插管供胃癌术后肠外营养及化疗二用的治疗体会
6
作者 王昌林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6年第2期117-117,共1页
我科收治中晚期胃癌6例,术中经门静脉插管,供术后给肠外营养及化疗二用。其中男5例,女1例,均经手术治疗。门静脉插管后当时即自导管内缓慢推注丝裂霉素10mg,滴注5%GNS500ml,5-Fu1000mg维持24h。术... 我科收治中晚期胃癌6例,术中经门静脉插管,供术后给肠外营养及化疗二用。其中男5例,女1例,均经手术治疗。门静脉插管后当时即自导管内缓慢推注丝裂霉素10mg,滴注5%GNS500ml,5-Fu1000mg维持24h。术后第2天,导管内滴注5%GNS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插管 胃癌 肠外营养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术水提物通过PI3K-Akt-NF-κB通路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潜在机制 被引量:15
7
作者 哈文韬 赵孙燕 +1 位作者 魏晓为 龚涌灵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3-229,共7页
目的:探讨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水提物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活性的潜在机制。方法:分别使用蒸馏水(对照)和白术水提物(白术治疗组)灌胃SD大鼠后,采集静脉血后分离其血清、过滤并分别命名为对照组血清(CON-S)和白术组血清(AM... 目的:探讨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水提物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活性的潜在机制。方法:分别使用蒸馏水(对照)和白术水提物(白术治疗组)灌胃SD大鼠后,采集静脉血后分离其血清、过滤并分别命名为对照组血清(CON-S)和白术组血清(AM-S)。将胃癌SGC7901细胞分为对照组、10%AM-S组和20%AM-S组,其中两个AM-S组细胞分别在相应浓度的AM-S血清中培养24 h,对照组细胞用正常培养基培养相同时间,收取SGC7901细胞和上清液用于进一步分析。使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通过商业试剂盒测定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中IL-6和TNF-α的含量,采用WB法评估各组细胞中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10%AM-S组和20%AM-S组的SGC7901胃癌细胞增殖活力相较于对照组分别降低48.9%和53.25%(P<0.05或P<0.01);胃癌细胞上清液中,相较于对照组,10%AM-S组和20%AM-S组LDH水平分别升高29.25%和123%、SOD活性分别升高18%和54.60%、MDA水平分别降低27.8%和40.0%,IL-6水平分别降低15%和17.5%、TNF-α水平分别降低29.71%和40.16%(P<0.05或P<0.01)。相较于对照组,AM-S组中PI3K-AktNF-κB信号相关蛋白的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白术水提物可以通过抑制癌细胞增殖活力、促进凋亡、抑制肿瘤微环境中的促炎因子分泌以及改变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水平等方式抑制胃癌,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NF-κB通路来实现这些抗癌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水提物 胃癌 SGC-7901细胞 PI3K-Akt-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世界多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诊疗策略 被引量:8
8
作者 黄洁丽 牛崇峰 +1 位作者 朱斌 龚涌灵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67-570,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真实世界多原发癌(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传统治疗联合生物治疗诊疗策略,以期提高对MPC的诊治水平。方法:选取南京市第一医院肿瘤科及江苏省中医院普外科2016年1月2021年12月间收治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 目的:回顾分析真实世界多原发癌(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传统治疗联合生物治疗诊疗策略,以期提高对MPC的诊治水平。方法:选取南京市第一医院肿瘤科及江苏省中医院普外科2016年1月2021年12月间收治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就MPC的发病率、病理特征、临床治疗及预后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总计收治2 55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筛选出MPC 24例,MPC的总体发生率为0.94%(24/2 550);其中双重癌发生率为0.86%(22/2550)、三重癌发生率为0.08%(2/2 550)。第二原发癌发病间隔时间在3年以内者有15例(占62.5%,15/24),在5年以内者有18例(占75%,18/24),最长间隔时间为30年。首发癌和第二原发癌均以消化系统肿瘤最常见,其次是呼吸系统肿瘤。经外科手术或放、化疗后的3年生存率为58.3%(14/24)、5年生存率为45.8%(11/24)。结论:通过对MPC临床病例特征及传统治疗联合生物治疗诊疗策略的探讨,做到早期诊断(避免误漏诊),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癌 病理特征 诊疗策略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在结直肠癌再生细胞放疗抵抗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被引量:3
9
作者 常钰涵 戈雨桐 +2 位作者 哈文韬 魏晓为 龚涌灵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26-433,共8页
目的:探讨铁死亡在结直肠肿瘤再生细胞放疗抵抗中的功能和机制。方法:采用二维常规条件培养结肠癌HCT116细胞(Control细胞),同时通过机械力方法在三维纤维蛋白软胶中培养并筛选出具有高致瘤能力的肿瘤再生细胞(TRC);用不同剂量(2、4、6... 目的:探讨铁死亡在结直肠肿瘤再生细胞放疗抵抗中的功能和机制。方法:采用二维常规条件培养结肠癌HCT116细胞(Control细胞),同时通过机械力方法在三维纤维蛋白软胶中培养并筛选出具有高致瘤能力的肿瘤再生细胞(TRC);用不同剂量(2、4、6、8 Gy)的X-射线照射Control细胞和TRC,并通过MTS、细胞克隆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和增殖能力;Control细胞和TRC在采用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和X-射线分别处理后,用C11-BODIPY试剂进行染色,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观察并测定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水平。用qPCR法检测X-射线照射、Erastin处理对Control细胞和TRC中铁死亡相关基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和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表达的影响,用WB法检测对细胞中铁死亡相关蛋白GPX4、ACSL4表达的影响。结果:从纤维蛋白软胶中培养并筛选出高干性的TRC;用不同剂量(2、4、6、8 Gy)的X-射线照射后,Control细胞存活率较TRC显著降低(P<0.05),且Control细胞的克隆大小和数量较TRC显著降低(均P<0.05);Control细胞采用不同剂量X-射线(4、8 Gy)照射及用Erastin处理后,X-射线处理组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较未处理组细胞显著升高(P<0.05),Erastin处理组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较DMSO处理组细胞显著升高(P<0.05),而TRC各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均P>0.05)。机制研究发现,TRC中GPX4和ACSL4在铁死亡诱导条件(X-射线照射或Erastin处理)下较Control细胞呈现出有助于抵抗的表达模式,即GPX4持续上调、ACSL4持续下调,且表现为Erastin剂量依赖性。结论:结直肠TRC可能通过高表达GPX4、低表达ACSL4来抵抗铁死亡,从而抵抗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再生细胞 放疗抵抗 铁死亡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列线图探索脑内皮黏附分子表达水平在结肠癌预后预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戈雨桐 哈文韬 +1 位作者 魏晓为 周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56-463,共8页
目的:探索脑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ERCAM)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利用Cox模型建立具有良好预后判断价值的列线图并予以验证。方法:下载TCGA及GTEx数据库中结肠癌及正常组织中CERCAM表达及患者临床特征数据,收集2013年2月至2019年6月南京... 目的:探索脑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ERCAM)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利用Cox模型建立具有良好预后判断价值的列线图并予以验证。方法:下载TCGA及GTEx数据库中结肠癌及正常组织中CERCAM表达及患者临床特征数据,收集2013年2月至2019年6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4例结肠癌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样本进行验证,通过差异分析、通路富集分析以及生存分析等方法探索CERCAM的组织定位、功能及预后价值。通过Cox回归筛选出结肠癌的预后危险因素,基于CERCAM及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分别使用一致性指数、校准曲线、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验证与评价,根据危险分层绘制生存曲线。结果:结肠肿瘤组织中CERCAM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01),在结肠癌患者中,CERCAM高表达人群OS(P=0.034)及存活状态(P=0.002)显著劣于低表达组,且CERCAM与癌症信号通路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联。Cox分析显示,CERCAM表达水平(HR=2.23,P=0.015)、T分期(HR=5.64,P=0.015)、M分期(HR=2.62,P=0.022)是结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管浸润(HR=2.30,P=0.089)是危险因素,利用上述因素建立列线图,一致性指数提示其区分度好,且训练集与测试集一致;校准曲线、ROC曲线同样显示该列线图的预测能力较好。通过危险分层绘制生存曲线,结果提示高风险组有更低的生存率(P<0.000 1)。结论:CERCAM高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且可能与癌症中蛋白聚糖及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联,基于CERCAM建立的列线图优于传统预测模型,对结肠癌患者生存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临床价值,这种实用的模型有助于患者风险分层及治疗方案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内皮细胞黏附分子 结肠癌 TCGA数据库 列线图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氧化损伤修复基因ERCC6对过氧化氢诱导的氧化损伤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之喆 俞华林 刘建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DNA氧化损伤修复基因ERCC6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氧化损伤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H_(2)O_(2)处理SRA01/04细胞,构建氧化损伤模型。取氧化损伤的SRA01/04细胞分为H_(2)O_(2)组、H_(2)O_(2)+... 目的探讨DNA氧化损伤修复基因ERCC6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氧化损伤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H_(2)O_(2)处理SRA01/04细胞,构建氧化损伤模型。取氧化损伤的SRA01/04细胞分为H_(2)O_(2)组、H_(2)O_(2)+空白质粒转染组和H_(2)O_(2)+pcDNA3.1-ERCC6质粒转染组进行转染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实验检测转染后氧化损伤的SRA01/04细胞中ERCC6 mRNA和科凯恩综合征互补B蛋白(CSB)的表达变化。采用免疫印迹实验和EdU染色实验分别检测转染后各组SRA01/04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变化和细胞增殖能力。结果当H_(2)O_(2)处理浓度为200μmol·L^(-1)时,SRA01/04细胞ERCC6 mRNA和CSB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最低,后续转染实验H_(2)O_(2)处理浓度均采用200μmol·L^(-1)。与H_(2)O_(2)组和H_(2)O_(2)+空白质粒转染组相比,H_(2)O_(2)+pcDNA3.1-ERCC6质粒转染组SRA01/04细胞ERCC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均为P<0.05)。进一步实验发现,与另外两组相比,H_(2)O_(2)+pcDNA3.1-ERCC6质粒转染组SRA01/04细胞中的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均明显降低,而抑制凋亡的蛋白Bcl-2表达则均明显增加(均为P<0.05)。EdU染色实验检测结果显示,与H_(2)O_(2)+空白质粒转染组相比,H_(2)O_(2)+pcDNA3.1-ERCC6质粒转染组SRA01/04细胞内绿色荧光亮度增高,阳性细胞数量增加,表明SRA01/04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结论ERCC6基因可能通过减弱DNA的核苷酸切除修复作用抑制氧化损伤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从而导致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白内障 氧化损伤 ERCC6 晶状体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糖基化修饰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晓凡 顾冬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133-137,共5页
结直肠癌作为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涉及多种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随着糖组学的深入研究,揭露了蛋白质糖基化修饰与结直肠癌的发生、进展、转移及多药耐药的密切关系,糖基化的改变作为重要的生物标志物,为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提供了... 结直肠癌作为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涉及多种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随着糖组学的深入研究,揭露了蛋白质糖基化修饰与结直肠癌的发生、进展、转移及多药耐药的密切关系,糖基化的改变作为重要的生物标志物,为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本文综述了蛋白质糖基化修饰在结直肠癌中最新研究进展,希望可以通过靶向相关糖基化修饰位点,改善患者预后及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糖基化 结直肠癌 多药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