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洪涝韧性的南京市主城区海绵空间特征评价
1
作者 管桂玲 程昝 +4 位作者 潘泽佳 吴晓全 顾仕珲 付东王 霍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共4页
为摸清南京市主城区海绵空间特征,选取9个表征洪涝韧性、蓝绿灰海绵空间特征的指标构建了“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评价模型,对南京市主城区海绵空间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南京市主城区低韧性、中韧性、高... 为摸清南京市主城区海绵空间特征,选取9个表征洪涝韧性、蓝绿灰海绵空间特征的指标构建了“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评价模型,对南京市主城区海绵空间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南京市主城区低韧性、中韧性、高韧性排水分区比例为45.95∶24.32∶29.73;建成率较高的区域,受用地限制,水系连通性、绿色空间格局等状态层指标得分较低;而建成率稍低的区域,水系连通性、绿色空间格局、排涝能力等状态层指标与响应层指标对洪涝韧性均有较大影响。根据PSR模型结果,南京市主城区可通过蓝绿灰海绵空间的进一步统筹建设提升区域洪涝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洪涝韧性 PSR模型 海绵空间 特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应急备用水源地规划探讨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献辉 李萍 +1 位作者 金明宇 奚肖亚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70-72,共3页
南京市城市供水基本依靠长江水源,水源地过于单一,极易受到长江上游突发污染事件影响,研究合适的应急备用水源地十分必要。结合南京市供水规划的供用水量要求,通过分析南京市现有水源情况,初步选定应急备用水源地,形成南有石臼湖、北有... 南京市城市供水基本依靠长江水源,水源地过于单一,极易受到长江上游突发污染事件影响,研究合适的应急备用水源地十分必要。结合南京市供水规划的供用水量要求,通过分析南京市现有水源情况,初步选定应急备用水源地,形成南有石臼湖、北有金牛湖的应急备用水源地格局。通过水量、水质分析,提出上述应急备用水源地的可行性及存在问题,结合流域及区域水利规划,提出南片石臼湖出口建闸和从水阳江补水的规划方案,北片以金牛湖为主水源,联合山湖水库、三岔水库共同构成应急备用水源地,为南京市应急备用水源地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用水源地 水质分析 水量分析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南京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杨红卫 王晓燕 +1 位作者 李萍 王献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68,共3页
通过对南京市县城以上城镇的供水水源地供水现状调查,运用集对分析法、最差因子法评价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情况。结果表明,与水质最差因子评价方法相比,集对分析法能更清楚地反映水体污染程度。南京市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中大厂水厂、浦口... 通过对南京市县城以上城镇的供水水源地供水现状调查,运用集对分析法、最差因子法评价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情况。结果表明,与水质最差因子评价方法相比,集对分析法能更清楚地反映水体污染程度。南京市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中大厂水厂、浦口水厂的水质相对较好,上元门水厂水质略差;以湖泊、中型水库为供水水源地的取水口水质现状良好,而胥河、滁河等水源地水质较差,存在取水口布局不合理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对分析理论 水源地 水质评价 安全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赭山头水库坝肩渗漏处理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勇 李进 +2 位作者 张莉萍 费宗如 冯寿兆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79,86,共5页
采用综合物探等方法对南京赭山头水库长期存在的渗漏问题进行探测,在物探探测渗漏区结合地质钻探确定大坝的渗漏通道,对存在渗漏通道的左右坝肩部位,采用薄壁混凝土防渗墙和帷幕灌浆的方法进行防渗处理,经过汛期高水位的检验,水库多年... 采用综合物探等方法对南京赭山头水库长期存在的渗漏问题进行探测,在物探探测渗漏区结合地质钻探确定大坝的渗漏通道,对存在渗漏通道的左右坝肩部位,采用薄壁混凝土防渗墙和帷幕灌浆的方法进行防渗处理,经过汛期高水位的检验,水库多年存在的渗漏险情得到了根本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渗漏 高密度电法 探地雷达 防渗加固 帷幕灌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9
5
作者 钱洲 陈莉莎 +2 位作者 田志伟 朱燕飞 邓先兵 《中国水土保持》 2018年第9期20-22,共3页
经过多年的发展,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已经步入正轨。随着水土保持方案行政许可数量的日益增加,生产建设项目在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过程中也呈现出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水土保持方案内容脱离实际、建设单位落实水土保持措施的主动性不足、水... 经过多年的发展,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已经步入正轨。随着水土保持方案行政许可数量的日益增加,生产建设项目在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过程中也呈现出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水土保持方案内容脱离实际、建设单位落实水土保持措施的主动性不足、水土保持措施施工组织落实不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滞后、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缺失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把控困难,等等。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从技术审查、监督管理、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下一个阶段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复核划分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莉莎 王超 +3 位作者 丁鸣鸣 徐姗姗 钱洲 朱燕飞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8年第3期44-47,共4页
本文在介绍南京市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原划分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复核划分的必要性。依据最新的水土流失定量监测成果和复核划分原则,结合南京市水土保持特点,采取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南京市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进行了复核划分。划分结果... 本文在介绍南京市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原划分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复核划分的必要性。依据最新的水土流失定量监测成果和复核划分原则,结合南京市水土保持特点,采取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南京市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进行了复核划分。划分结果为确定南京市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面积2 478.27km^2,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面积515.75km^2。针对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分别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为更快、更准、更有效地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重点防治区 复核划分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天生桥河景区段边坡地质灾害特征研究
7
作者 唐波 张莉萍 +1 位作者 周玲玲 赵雨顺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97-102,共6页
天生桥河是一条沟通秦淮河流域和石臼湖流域的人工运河.几百年来,天生桥河,特别是其景区段,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频发,不仅给汛期行洪构成阻碍,还随时威胁着文物本身及游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文章在地质测绘、钻探、物探、原位测试... 天生桥河是一条沟通秦淮河流域和石臼湖流域的人工运河.几百年来,天生桥河,特别是其景区段,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频发,不仅给汛期行洪构成阻碍,还随时威胁着文物本身及游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文章在地质测绘、钻探、物探、原位测试及土工试验工作获得的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场地地质环境条件及滑坡、崩塌灾害成因、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稳定性、危害性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评价,为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生桥河 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 空间分布 稳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六合区八百河向新禹河分洪措施研究
8
作者 邵雨辰 刘汉霞 +3 位作者 张子龙 曹洋 程博 张龙玲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0-63,共4页
为研究南京市六合区八百河向新禹河分洪工程措施的防洪效果,结合两条河道的基础资料,建立一维水动力数学模型,计算流域在50年一遇水文条件下,人工疏挖河道及建设控制性建筑物等工程措施的分洪效果,重点分析不同工程措施条件下流域河道... 为研究南京市六合区八百河向新禹河分洪工程措施的防洪效果,结合两条河道的基础资料,建立一维水动力数学模型,计算流域在50年一遇水文条件下,人工疏挖河道及建设控制性建筑物等工程措施的分洪效果,重点分析不同工程措施条件下流域河道洪水水位及新禹河分洪流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新禹河干流河道疏挖方案对降低八百河及新禹河洪水位效果最佳,且新禹河分洪流量满足相关规划要求,可作为推荐方案,对后期工程方案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水动力模型 分洪措施 滁河流域 八百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若干问题探讨——以南京市生产建设项目为例
9
作者 冷慧梅 蒋丹丹 丁鸣鸣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2年第3期41-43,共3页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是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基础,结合近3年来从事南京市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工作经验,总结了南京市目前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解决办法,以期对进一步提高行业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质量...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是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基础,结合近3年来从事南京市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工作经验,总结了南京市目前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解决办法,以期对进一步提高行业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质量,提升行业地位有所帮助,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 南京市 技术审查 生产建设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血防工程中生态抑螺护岸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方绪顺 王蔚 +3 位作者 邹鹰 徐小平 张松 侯文昂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2-106,共5页
传统的水利血防工程采用硬质护岸形式,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河道生物多样性。依托某水利血防工程,在对河道附近水位站潮位资料统计排频的基础上,给出了常规硬质护岸的设计方案。结合植物抑螺理念,设计出一种生态型的抑螺护岸。并将不同抑螺... 传统的水利血防工程采用硬质护岸形式,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河道生物多样性。依托某水利血防工程,在对河道附近水位站潮位资料统计排频的基础上,给出了常规硬质护岸的设计方案。结合植物抑螺理念,设计出一种生态型的抑螺护岸。并将不同抑螺植物组合设置成三个生态抑螺护岸试验段。通过现场调查比较,硬质护岸和生态抑螺护岸都能起到灭螺效果,相对于硬质护岸河流景观单一化,生态抑螺护岸更贴近自然,三个生态护岸试验区中,以密毛酸模叶蓼为挺水植物,以益母草为草本植物的实验段植物存活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血防 硬质护岸 生态型护岸 植物抑螺 益母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护岸工程南京河段的技术设计与施工实践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荣 赵鸣伟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0-42,53,共4页
在江河整治过程中常见的护岸形式有混凝土铰链沉排、四边六面体框架群、水下抛石等,各种护岸形式在某一特定地域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有机结合实施,利弊互补。文中根据长江南京河段二期整治工程护岸和护坎工程实践,对三种护岸技术的技术... 在江河整治过程中常见的护岸形式有混凝土铰链沉排、四边六面体框架群、水下抛石等,各种护岸形式在某一特定地域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有机结合实施,利弊互补。文中根据长江南京河段二期整治工程护岸和护坎工程实践,对三种护岸技术的技术设计与施工控制的关键作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铰链排 四边六面体框架群 水下抛石 护岸 河道整治 长江护岸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区水稻节水灌溉定额及适宜灌溉模式 被引量:5
12
作者 郝树荣 崔鹏程 +2 位作者 张展羽 金玉洁 杨红卫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5年第6期150-153,共4页
收集南京地区55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需水量;以多年实测数据与分段单值平均法相结合确定水稻作物系数;采用单作物系数法计算水稻需水量,再根据水量平衡原理,结合浅湿灌溉制度,推算南京地区不同分区、不... 收集南京地区55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需水量;以多年实测数据与分段单值平均法相结合确定水稻作物系数;采用单作物系数法计算水稻需水量,再根据水量平衡原理,结合浅湿灌溉制度,推算南京地区不同分区、不同水文年、不同灌区类型的水稻耗水量和灌溉定额。根据未来水稻生育期暴雨发生概率增加的特点,提出更适宜南京地区推广的水稻蓄水控灌模式,以减少水量损失、提高降雨利用率。结果表明:南京地区一般干旱年降雨有效利用率达70%-85%,特枯年接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定额 作物需水量 水稻 节水灌溉模式 南京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南京主要作物需水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郝树荣 俞方易 +2 位作者 张展羽 金玉洁 花剑岚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29,共5页
采用Mann-Kendall方法计算南京1951—2005年的作物需水量,结合气象因素的变化趋势,分析气候变化对南京主要作物需水量的影响,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结果表明:夏作水稻、棉花和玉米的需水量减少,主要与夏季增温不明显以及降雨增加、... 采用Mann-Kendall方法计算南京1951—2005年的作物需水量,结合气象因素的变化趋势,分析气候变化对南京主要作物需水量的影响,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结果表明:夏作水稻、棉花和玉米的需水量减少,主要与夏季增温不明显以及降雨增加、日照时数减少和风速显著降低有关;冬小麦和油菜需水量呈增加趋势,主要因为冬春季增温趋势率最大,日照时数减少和风速的下降不足以抵消气温升高和湿度降低的影响。认为温度变化会改变作物种植制度,可能带来作物总需水量的增加,因此实施节水灌溉非常必要,尤其是推行水稻蓄水控灌,可减少灌排定额,减小温室效应,降低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作物需水量 节水灌溉 水稻生产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探测技术在潭山水库渗漏分析中的应用
14
作者 罗海东 任增谊 +3 位作者 余代广 徐惠民 陈亮 代登辉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9-164,共6页
为准确探明潭山水库渗漏险情,提出了多方法联合渗漏探测方案,综合采用拟流场法、物探法(包括高密度电阻率法、瞬变电磁法、探地雷达法)和示踪法等多种探测技术,并结合地质勘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渗漏主要由库内经坝基岩体裂隙... 为准确探明潭山水库渗漏险情,提出了多方法联合渗漏探测方案,综合采用拟流场法、物探法(包括高密度电阻率法、瞬变电磁法、探地雷达法)和示踪法等多种探测技术,并结合地质勘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渗漏主要由库内经坝基岩体裂隙渗向下游,在消力池浆砌石边墙处流出;渗漏通道主要位于大坝坝体以下的全风化灰岩层。该综合探漏方案,通过拟流场法揭示渗漏总体分布,利用物探法探测富水及高含水率区域,结合示踪法判断渗漏源及路径,能够为相似复杂渗漏探测及抢险加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漏 综合探测 拟流场法 物探法 示踪法 潭山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江宁区长江干堤应急加固渗控方案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年成 邓传贵 张鑫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7-149,共3页
基于稳定饱和渗流基本理论,采用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建立了南京市江宁区长江干堤有限元模型,对垂直防渗墙、黏土铺盖、排水褥垫以及深层搅拌桩等4种渗流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计算了堤体及周围土体的渗流特性和渗透破坏情况。计算... 基于稳定饱和渗流基本理论,采用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建立了南京市江宁区长江干堤有限元模型,对垂直防渗墙、黏土铺盖、排水褥垫以及深层搅拌桩等4种渗流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计算了堤体及周围土体的渗流特性和渗透破坏情况。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混凝土)防渗墙和利用深层搅拌桩处理可达到堤防防渗和加固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防 渗流 有限元法 渗流控制措施 渗透破坏 允许渗透坡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屏电站上水库库底土工膜防渗结构设计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安龙 张军 张胤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5-97,100,共4页
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库底与地下厂房之间存在断层垂直渗透通道。渗漏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增加厂房排水系统压力,影响厂房正常运行,因此需进行防渗处理。洪屏电站上水库天然径流丰富,且库底断层渗漏属于垂直渗透,不会直接危害到主... 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库底与地下厂房之间存在断层垂直渗透通道。渗漏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增加厂房排水系统压力,影响厂房正常运行,因此需进行防渗处理。洪屏电站上水库天然径流丰富,且库底断层渗漏属于垂直渗透,不会直接危害到主体建筑物的安全,因此防渗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渗漏量,减小厂房排水压力及对厂房正常运行的不利影响。综合考虑上水库建筑物布置、断层渗透特性、防渗目标以及投资影响,库底防渗结构采用半封闭、不设排水系统的土工膜防渗方案。该方案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投资较省,计算表明,该方案可有效减小渗漏量,满足防渗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底防渗 土工膜 防渗结构 排水系统 洪屏抽水蓄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GIS进行水下抛石区辅助设计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崔信民 张子龙 +1 位作者 臧英平 李大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0-61,共2页
水下抛石是防汛抢险和治理江河崩岸的一种有效措施,已有的设计方法比较复杂,效率也不高,不能满足大规模的设计要求。按照水下抛石区设计原理,结合实际设计要求,在分析以往设计方法的基础上,运用GIS技术,提出了参数法、画图法、单元图形... 水下抛石是防汛抢险和治理江河崩岸的一种有效措施,已有的设计方法比较复杂,效率也不高,不能满足大规模的设计要求。按照水下抛石区设计原理,结合实际设计要求,在分析以往设计方法的基础上,运用GIS技术,提出了参数法、画图法、单元图形法等新的设计方法和工程量计算方法。新的抛区设计方法通过在南京长江二期整治工程中的使用,表明该方法具有使用方便、灵活、快捷、图纸和数据同时产生、自动化程度高、能提高设计精度和效率等特点。为水下抛石区设计自动化,设计成果管理计算机化打下了基础,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岸工程 抛石工程 设计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 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甸峡水利枢纽偏心铰弧形闸门自振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钱声源 张燎军 韩凤荣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40-43,共4页
针对九甸峡水利枢纽偏心铰弧形闸门的工作特点,精细模拟了弧形闸门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开发了基于ANSYS的动水压力求解模块,通过不同工况的结构动力计算,研究了弧形门的自振特性,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偏心铰 弧形闸门 自振频率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绿灰”统筹视角下区域海绵城市建设路径研究
19
作者 管桂玲 霍璐 +2 位作者 李海生 程昝 付东王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0-214,共5页
为从“蓝绿灰”统筹视角下探索区域海绵城市建设路径,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为指引,以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为目标,构建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的评价体系分析“蓝绿灰”特征,通过分析优秀典型案例提炼“蓝绿灰”统... 为从“蓝绿灰”统筹视角下探索区域海绵城市建设路径,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为指引,以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为目标,构建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的评价体系分析“蓝绿灰”特征,通过分析优秀典型案例提炼“蓝绿灰”统筹建设的策略与要点,采用SWMM耦合ICM-2D模型评估建设方案成效,突出了“抓特征、提策略、谋方案”的区域海绵城市建设路径,并选取南京市秦淮区月牙湖片区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月牙湖片区实施改造后内涝减控效果较好,城市韧性增强,说明“蓝绿灰”统筹建设方案的实际改善效果较好,验证了统筹建设策略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绿灰”特征 PSR模型 建设策略 成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秦淮东河黄马青组(T_2h)砂岩水致劣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莉萍 许宝田 +1 位作者 邱德俊 燕晓莹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91-399,共9页
南京秦淮东河新开河道在铜家山地段穿越黄马青组(T2h)砂岩,形成高度最大达70 m的高边坡。根据现场调查和钻探结果,在近地表处,岩石中裂隙发育,岩体完整性差,而在深部,根据钻孔取芯结果,岩体中结构面胶结强度高,岩体完整性好。钻孔取岩... 南京秦淮东河新开河道在铜家山地段穿越黄马青组(T2h)砂岩,形成高度最大达70 m的高边坡。根据现场调查和钻探结果,在近地表处,岩石中裂隙发育,岩体完整性差,而在深部,根据钻孔取芯结果,岩体中结构面胶结强度高,岩体完整性好。钻孔取岩芯样进行干湿循环试验发现,样品在干燥-饱和循环条件下,一般循环5次以上就易发生崩解,而在自然吸水-干燥循环条件下,循环20次以上仍可以保持完整。分析认为,岩石中小开裂隙发育。根据扫描电镜(SEM)对微观结构分析结果发现,饱和条件下,岩石中小开裂隙进水后导致结构面胶结物软化,并可能造成岩石开裂、吸水膨胀,即水对岩石的劣化作用是物质软化和岩石结构破坏的双重机制;而在自然吸水条件下,小开裂隙中未进水,水对结构面的软化作用较小。矿物分析结果表明,岩石中含有较多的黏土矿物,是导致岩石浸水软化的重要原因。经过干湿循环后,岩石波速下降、致密程度降低,塑性特性增强。多次循环后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岩石破坏时的变形量随循环次数增大而下降,岩石的孔隙压密和弹性变形过程逐渐消失,加载后迅速进入塑性变形阶段,且破坏速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淮东河 砂岩 水致劣化 边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