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辅助冲洗在年轻恒牙牙髓血运重建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1
作者 戴丽 宋玉梦 +4 位作者 卫峥 张旺 袁琴 苗雷英 邢向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6-640,共5页
评估激光辅助消毒方法在年轻恒牙牙髓血运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45例儿童牙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0例,采用5.0%次氯酸钠消毒液冲洗消... 评估激光辅助消毒方法在年轻恒牙牙髓血运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45例儿童牙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0例,采用5.0%次氯酸钠消毒液冲洗消毒;实验组25例,在根管冲洗后采用Er:YAG激光照射辅助消毒。基于细菌活性实验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在牙髓血运重建术中的灭菌效果差异,采用VAS量表和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反应和满意度。与常规次氯酸钠消毒液冲洗消毒相比,激光辅助照射消毒可以有效杀灭和清除细菌,其杀菌率为89.06%±0.10%(P<0.0001);实验组严重疼痛反应患者占比为8%,低于对照组的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证明激光辅助根管消毒可以提高年轻恒牙牙髓血运重建术中的杀菌效果,其术后疼痛反应较轻,患者满意度较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辅助照射 年轻恒牙 杀菌效果 疼痛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基因敲除小鼠牙髓炎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晓东 许是 +3 位作者 蒋玫 沈天晖 范益 张光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32-837,共6页
目的:构建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 nicotine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 n AChR)基因敲除小鼠牙髓炎模型,为研究α7 nAChR在牙髓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取16只α7 n AChR基因敲除(knock out,KO)小鼠和16只... 目的:构建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 nicotine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 n AChR)基因敲除小鼠牙髓炎模型,为研究α7 nAChR在牙髓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取16只α7 n AChR基因敲除(knock out,KO)小鼠和16只野生型(wide type,WT)C57BL/6鼠的上颌第一磨牙的牙髓暴露法建立牙髓炎模型,分别在牙髓暴露后1、3、7 d处死小鼠,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牙髓组织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牙髓暴露后1 d,α7 n AChR KO鼠及WT鼠的穿髓孔周围血管充血、组织水肿;牙髓暴露后3 d,炎症细胞聚集,α7 n AChR KO鼠炎症细胞聚集已达冠髓底部,WT鼠的炎症细胞主要聚集在穿髓孔周围的牙髓组织中;牙髓暴露后7 d,α7 nAChR KO鼠的牙髓炎症细胞浸润至根部牙髓,而WT鼠的牙髓炎症细胞仍然主要聚集于冠髓底部。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牙髓暴露后,α7 n AChR KO鼠牙髓NLRP3表达高于WT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成功建立了α7 n AChR基因敲除鼠的牙髓炎模型,而且α7nAChR基因敲除鼠牙髓炎症浸润明显快于WT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敲除小鼠 牙髓炎 α7烟碱型乙酰胆碱能受体 NLRP3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显微镜定位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3
作者 高雅凡 何琴 +2 位作者 陈苏蕾 查明珠 杨卫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评价口腔显微镜定位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效果。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离体上颌磨牙80颗,使用CBCT检测MB2根管及分型.分别记录肉眼和口腔显微镜检测MB2的发现率;与CBCT所得结果做比较,对比肉眼直视和显微镜发现MB2的准确性,并... 目的:评价口腔显微镜定位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效果。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离体上颌磨牙80颗,使用CBCT检测MB2根管及分型.分别记录肉眼和口腔显微镜检测MB2的发现率;与CBCT所得结果做比较,对比肉眼直视和显微镜发现MB2的准确性,并分别对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根管类型进行分析。结果:CBCT下MB2发生率51.25%。显微镜对MB2的发现率(42.50%)显著高于肉眼(26.25%),同时显微镜灵敏度高,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显著低于肉眼,准确性在不同牙位未见显著差异。然而部分椭圆形根管口的MB2在显微镜下仍难以判断。结论:显微镜的应用可以提高根管定位的精准度,在椭圆形根管上,显微镜和CBCT的联合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磨牙 口腔显微镜 定位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椭圆形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类型对上颌前磨牙MOD嵌体三维模型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度 丁虹 +2 位作者 汤旭娜 陈强 孟翔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2-754,共3页
利用逆向工程软件建立上颌前磨牙MOD嵌体及其周围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材料(复合树脂、陶瓷)嵌体上各加载区域的Von-mises应力值及应力分布。加载区在腭尖时,嵌体的应力集中在与釉牙本质界相对应的区域,而加载区在腭尖-嵌... 利用逆向工程软件建立上颌前磨牙MOD嵌体及其周围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材料(复合树脂、陶瓷)嵌体上各加载区域的Von-mises应力值及应力分布。加载区在腭尖时,嵌体的应力集中在与釉牙本质界相对应的区域,而加载区在腭尖-嵌体结合部和嵌体时,嵌体的应力集中在咬合面。在同一加载区,最大Von-mises值随着材料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增高,而应力集中程度随着材料泊松比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磨牙 MOD嵌体 陶瓷 复合树脂 三维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黄连素的同轴静电纺丝膜对牙周致病菌及生物膜的抑菌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睿 郝婷 +4 位作者 吕闻 任双双 刘玉 吴文蕾 孙卫斌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6-607,共12页
目的制备并表征负载黄连素的同轴静电纺丝膜,评价其体外抑制牙周致病菌和生物膜的作用。方法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法制备负载黄连素的聚己内酯/明胶膜(PCL/Gel-BBR)并对其进行表征检测,黄连素负载质量分数分别为0.25%、0.5%、1.0%。通过抑... 目的制备并表征负载黄连素的同轴静电纺丝膜,评价其体外抑制牙周致病菌和生物膜的作用。方法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法制备负载黄连素的聚己内酯/明胶膜(PCL/Gel-BBR)并对其进行表征检测,黄连素负载质量分数分别为0.25%、0.5%、1.0%。通过抑菌试验评价载药膜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ATCC 33277)及具核梭杆菌(F.nucleatum,ATCC 25586)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苯酚-硫酸法、菌落计数法、活/死细菌染色等综合评价载药膜对P.gingivalis和F.nucleatum双菌种生物膜的影响。采用CCK-8法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载药膜的细胞毒性。结果同轴黄连素载药膜理化性能良好且能在体外稳定释放黄连素。1.0%黄连素载药膜可以有效抑制P.gingivalis和F.nucleatum的增殖,对双菌种生物膜的形成和活性也有抑制作用,且以上效应呈现浓度依赖性。黄连素载药膜体外生物相容性良好。结论负载黄连素的同轴静电纺丝膜具备体外抑制牙周致病菌进而抑制生物膜形成的作用,生物相容性良好,有望用于牙周药物递送以辅助牙周炎治疗或预防牙周术后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同轴静电纺丝 牙龈卟啉单胞菌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第一磨牙正畸移动对颧突支柱改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思赜 包涵 +3 位作者 苏晓婕 谷德奥 苗雷英 刘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7-543,共7页
目的:研究上颌第一磨牙正畸移动对颧突支柱整体结构的影响以及颧突支柱结构改建与后牙咬合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例错颌畸形患者(对照组)以及50例减数正畸治疗成人患者(实验组),用Teetester咬合分析系统分析两组人群的咬合接触特征... 目的:研究上颌第一磨牙正畸移动对颧突支柱整体结构的影响以及颧突支柱结构改建与后牙咬合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例错颌畸形患者(对照组)以及50例减数正畸治疗成人患者(实验组),用Teetester咬合分析系统分析两组人群的咬合接触特征。从实验组中选取25例具有完整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的患者,用Mimics21.0软件分析测量CBCT影像,界定三维方向测量基准平面,划分颧突支柱解剖区域区。测量支柱横截面积,表面标志点位移及上颌第一磨牙移动量、牙根周围牙槽骨、颧突支柱皮质骨厚度和密度。结果:正畸治疗后上颌第一磨牙在矢状向、垂直向、颊腭向位置均有变化,以近中向移动量最大。正畸矫治后颧突支柱下段横截面积变小,牙槽骨颊舌向厚度以及皮质骨厚度减小,颧突点及颧颌缝最下点向后位移,上述变化与上颌第一磨牙移动有相关性。而上颌第一磨牙牙根部分区域牙槽骨松质骨密度降低,皮质骨密度变化不明显,这些变化与牙齿移动无相关性。与对照组相比,正畸刚结束时实验组总咬合接触面积、总咬合力以及上颌第一磨牙[牙合]力均降低。前牙咬合力占比升高。结论:减数正畸矫治前后,伴随上颌第一磨牙三维方向的位置变化,颧突支柱中、下段形态结构随之改建,二者具有相关性,且这些改建影响了咬合力的大小以及咬合力的分布。因此上颌磨牙正畸移动过程引起颧突支柱部分结构改建,这些改建可能进一步影响咬合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数正畸治疗 颧突支柱 上颌第一磨牙 咬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与牙髓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胡乐 沈浩 许佳丽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8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与牙髓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于南京市口腔医院治疗患者拔除的55颗第三磨牙为研究对象,其中正常牙齿15颗(正常组),龋坏牙齿20颗(龋坏组),牙髓炎牙齿2... 目的探讨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与牙髓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于南京市口腔医院治疗患者拔除的55颗第三磨牙为研究对象,其中正常牙齿15颗(正常组),龋坏牙齿20颗(龋坏组),牙髓炎牙齿20颗(牙髓炎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LRP3的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LRP3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NLRP3和IL-1β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牙髓炎组NLRP3表达明显强于龋坏组和正常组,龋坏组NLRP3表达明显强于正常组。牙髓炎组NLRP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龋坏组和正常组(P_均<0.05),龋坏组NLRP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_均<0.05);牙髓炎组IL-1β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_均<0.05),但与龋坏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_均>0.05);龋坏组IL-1β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_均<0.05)。NLRP3 mRNA与IL-1β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_(正常组)=0.312,r_(龋坏组)=0.301,r_(牙髓炎组)=0.287;P_均<0.05),NLRP3与IL-1β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_(正常组)=0.331,r_(龋坏组)=0.280,r_(牙髓炎组)=0.282;P_均<0.05)。结论 NLRP3在牙髓炎组织中高表达,其可能参与了牙髓的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 白介素-1Β 牙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牙龈微循环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冯加飞 谢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4,共7页
目的:探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中的表达特点以及HIF-1α与牙龈微循环参数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2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3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 目的:探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中的表达特点以及HIF-1α与牙龈微循环参数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2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3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牙周炎分为合并牙周炎组(105例)和未合并牙周炎组(132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F-1α表达水平与糖尿病患者合并牙周炎的风险关系。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HIF-1α与牙周炎发生剂量-反应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患者合并牙周炎发生的影响因素。Cox回归分析HIF-1α、牙龈微循环参数的交互作用。建立结构方程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校正混杂因素后,HIF-1α与糖尿病患者合并牙周炎呈正相关。HIF-1α表达水平和糖尿病患者合并牙周炎不存在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和性别无关。HIF-1α、牙龈微循环参数等是牙周炎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HIF-1α和牙龈微循环参数的交互作用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合并牙周炎的发病风险。HIF-1α联合牙龈血流量的交互效应最高。结构方程模型整体适配情况较优,能很好地反映各影响因素与牙周炎发生的关系。预测模型区分度、独立性较好。结论:HIF-1α是糖尿病患者合并牙周炎的危险因素。HIF-1α和牙龈微循环参数交互作用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合并牙周炎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牙周炎 缺氧诱导因子-1Α 牙龈微循环 牙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牙齿磨损继发牙本质过敏患者渗透树脂治疗前后牙齿VAS评分和电镜下牙齿形态学比较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超 葛久禹 +2 位作者 尹硕 李雯 苗雷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08-1011,共4页
目的:评价渗透树脂治疗老年牙齿磨损继发牙本质过敏患者的效果,并阐明其作用原理。方法:将4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实验组患者使用Icon渗透树脂,对照组患者使用3M Adper easy one自酸蚀粘结剂。采用数字化疼痛评判... 目的:评价渗透树脂治疗老年牙齿磨损继发牙本质过敏患者的效果,并阐明其作用原理。方法:将4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实验组患者使用Icon渗透树脂,对照组患者使用3M Adper easy one自酸蚀粘结剂。采用数字化疼痛评判法(VAS)评价治疗前、治疗即刻、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受试者的牙齿VAS评分。体外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渗透树脂对牙本质小管的渗透作用。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即刻、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牙本质过敏症状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下降(P<0.05)。扫描电镜观察,渗透树脂在牙齿表面形成封闭,并在牙本质小管中渗透。结论:渗透树脂对老年人牙齿磨耗导致牙本质过敏有明显效果,可用于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酸蚀粘结剂 牙本质过敏症 脱敏治疗 渗透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牙周炎患牙的保存治疗 被引量:22
10
作者 陈斌 徐蓉蓉 +1 位作者 张家鼎 闫福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25-130,共6页
重度牙周炎患牙,尤其是被判断为“预后无望”的患牙,其保存与否是困扰口腔医师的常见且重要的问题。针对这类患牙,临床医生不应轻易做出拔牙的决策,而应仔细检查病情,充分与患者沟通,找到正确的病因,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析保存患牙的... 重度牙周炎患牙,尤其是被判断为“预后无望”的患牙,其保存与否是困扰口腔医师的常见且重要的问题。针对这类患牙,临床医生不应轻易做出拔牙的决策,而应仔细检查病情,充分与患者沟通,找到正确的病因,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析保存患牙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结合患者的意愿、依从性、经济能力等,综合考虑有无保存的可能。本文以单纯重度牙周炎、牙周来源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和“真正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3种不同类型的重度牙周炎患牙为例,列举了重度牙周炎患牙的试保存治疗的过程,以期为重度牙周炎患牙的保存和拔牙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牙周炎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牙齿保存 拔牙决策 治疗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canⅡ咬合分析数据作为早期牙隐裂调干预指标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朱雅男 杨卫东 王文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5-497,500,共4页
目的:探讨牙隐裂(cracked tooth syndrome,CTS)患者动态咬合特征,分析其异常因素,探索T-ScanⅡ咬合力分析系统作为牙隐裂调干预指标之一的可行性。方法:T-ScanⅡ咬合力分析系统记录15名早期牙隐裂患者调干预前后牙尖交错位(ICP)... 目的:探讨牙隐裂(cracked tooth syndrome,CTS)患者动态咬合特征,分析其异常因素,探索T-ScanⅡ咬合力分析系统作为牙隐裂调干预指标之一的可行性。方法:T-ScanⅡ咬合力分析系统记录15名早期牙隐裂患者调干预前后牙尖交错位(ICP)及左右侧方咬合的过程。定量测定接触点数目、力的中心点(COF)相对位置、力百分比值(%)以及不对称系数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TS组干预前第一磨牙区咬合接触点数目及干扰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及干预后(P<0.05)。CTS组COF均偏于患侧,两组患侧力百分比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局部较大力和不均衡的咬合接触是牙隐裂患者主要紊乱因素。T-ScanⅡ咬合力分析数据可作为牙隐裂早期干预性调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隐裂 接触 紊乱 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M Filtek^(TM) Z350 XT纳米树脂修复中、重度氟牙症楔状缺损患牙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宁 杨卫东 +4 位作者 葛久禹 魏善静 徐程宇 刘超 苗雷英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2期67-70,共4页
目的分析3M Filtek^(TM) Z350 XT纳米树脂修复中、重度氟牙症楔状缺损患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80例中、重度氟牙症楔状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3M Valux^(TM) Plus纳米... 目的分析3M Filtek^(TM) Z350 XT纳米树脂修复中、重度氟牙症楔状缺损患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80例中、重度氟牙症楔状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3M Valux^(TM) Plus纳米树脂修复,观察组患者采用3M Filtek^(TM) Z350XT纳米树脂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修复后12个月,观察组患牙修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12%︰75.64%,P<0.05),填充体脱落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12%︰10.90%,P<0.05)。修复后6、12个月,观察组患牙龈沟液量分别为(1.056±0.166)×10^(-5)g和(1.072±0.187)×10^(-5)g,对照组分别为(1.180±0.214)×10^(-5)g和(1.295±0.255)×10^(-5)g,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修复后12个月,观察组患牙边缘封闭率、表面粗糙率、色泽协调率分别为98.12%、3.12%、94.38%,对照组分别为89.74%、8.33%、85.90%,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3M Filtek^(TM)Z350 XT纳米树脂修复成功率高,脱落率低(粘合力强),对牙龈的刺激性小,边缘密合度高,色泽协调性好,更适合修复中、重度氟牙症楔状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状缺损 纳米树脂 氟牙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通畅锉疏通上颌磨牙MB2的根管偏移及效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俊亮 杨卫东 +3 位作者 文珊辉 黎景景 陈苏蕾 周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16-1319,共4页
目的:比较ProGlider和PathFile疏通上颌磨牙MB2根管偏移及效率。方法:120颗离体上颌磨牙,CBCT筛选出具有MB2的牙齿63颗,开髓后探查MB2,纳入42颗上颌磨牙,随机分别用ProGlider和PathFile疏通,记录每颗牙疏通时间。CBCT评价疏通前后距根尖... 目的:比较ProGlider和PathFile疏通上颌磨牙MB2根管偏移及效率。方法:120颗离体上颌磨牙,CBCT筛选出具有MB2的牙齿63颗,开髓后探查MB2,纳入42颗上颌磨牙,随机分别用ProGlider和PathFile疏通,记录每颗牙疏通时间。CBCT评价疏通前后距根尖3mm、5mm、7mm及根管偏离中心第一点(b点)处的偏移量及轴中心率。结果:ProGlider组疏通时间显著短于PathFile。在距根尖3mm、7mm处根管偏移量无显著差异;在距根尖5mm处和b点处,ProGlider组少于PathFile组。在距根尖3mm、5mm、7mm处轴中心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在b点处,ProGlider组显著优于PathFile组。结论:ProGlider及PathFile均能高效疏通上颌磨牙MB2,均有较好中心定位能力,ProGlider在根管弯曲处成形能力优于PathFi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畅锉 上颌磨牙 根管偏移 根管疏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第二磨牙近中3根管1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任双双 禹怡君 苗雷英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90-991,共2页
本文报道罕见近中3根管,远中双根管的下颌第二磨牙1例。
关键词 下颌第二磨牙 根管治疗 根管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治疗后隐匿性牙根纵裂裂纹宽度对CBCT检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古丽比热·艾合买提 曹雅 +5 位作者 谢思静 王铁梅 梁家豪 高安天 王从跃 林梓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探讨裂纹宽度对使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检测根管治疗后隐匿性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VRF)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9年3月期间26例根管治疗后怀疑隐匿性牙根纵裂患牙,所有患牙均行CBCT扫描并进行术前CBC... 目的:探讨裂纹宽度对使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检测根管治疗后隐匿性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VRF)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9年3月期间26例根管治疗后怀疑隐匿性牙根纵裂患牙,所有患牙均行CBCT扫描并进行术前CBCT评价裂纹有无,所有患牙均因折裂或明显骨吸收拔除,拔除后的离体牙在显微镜下确认裂纹有无,并将拔除后的VRF患牙立即进行micro-CT扫描,使用ImageJ对micro-CT图像检测出的裂纹进行宽度测量。将VRF患牙中CBCT裂纹阳性组和阴性组的裂纹宽度使用t检验比较裂纹宽度的差异。结果:26个患牙拔除后确认24个为VRF患牙,24个患牙共有49条裂纹,CBCT术前诊断VRF患牙11颗,CBCT评价VRF牙的灵敏度为45.83%,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50%,micro-CT扫描VRF牙检出的准确率为100%,裂纹检出的准确率为95.92%。对micro-CT图像上检测出的裂纹使用ImageJ测量CBCT阴性组的裂纹宽度在15~99μm之间,阳性组的裂纹宽度在62~288μm之间,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的裂纹宽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管治疗后隐匿性牙根纵裂牙在体CBCT检测的准确率相对较低,裂纹宽度是影响CBCT检测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纵裂 锥体束CT MICRO-CT 裂纹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裂牙诊疗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功培 俞青 +2 位作者 杨卫东 杨亚萍 华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95-698,共4页
近年来,隐裂牙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已经成为成年人后牙缺失的第三大病因。隐裂牙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不易及时发现,就诊时临床表现多样,易漏诊、误诊,从而累及牙髓,严重者还可导致牙体劈裂拔除;即使裂纹可明确诊断,由于临床医生无法准确... 近年来,隐裂牙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已经成为成年人后牙缺失的第三大病因。隐裂牙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不易及时发现,就诊时临床表现多样,易漏诊、误诊,从而累及牙髓,严重者还可导致牙体劈裂拔除;即使裂纹可明确诊断,由于临床医生无法准确判断裂纹深度,为医生制定治疗计划和判断预后造成了诸多困扰。为了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隐裂牙的诊疗进展,本文对隐裂牙诊疗技术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裂牙 诊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β防御素-1、-2、-3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倩 王文梅 +3 位作者 王翔 叶沛 钱雅洁 黎景景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949-952,957,共5页
目的:研究人β防御素(humanβ-defensin,hBD)-1、hBD-2、hBD-3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了hBD-1、hBD-2和hBD-3在60例OSCC中的表达,软件测定其平均光密度值(mean optical density,MA)... 目的:研究人β防御素(humanβ-defensin,hBD)-1、hBD-2、hBD-3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了hBD-1、hBD-2和hBD-3在60例OSCC中的表达,软件测定其平均光密度值(mean optical density,MA),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中分化和低分化组中hBD-2和hBD-3的MA值显著低于高分化组(P<0.01)。伴有淋巴结转移组hBD-2的MOD值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肿瘤直径≥2cm组hBD-3的MOD值显著低于肿瘤直径<2cm组(P<0.01)。结论:hBD-2的蛋白表达与OSCC的分化和淋巴结转移相关,hBD-3的蛋白表达与OSCC分化和大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β-防御素1 Β-防御素2 β-防御素3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导荧光技术辅助诊断隐裂牙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功培 俞青 +2 位作者 杨卫东 杨亚萍 华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32-835,共4页
背景:评估光导荧光技术辅助诊断隐裂牙的可行性,探讨隐裂牙诊断新技术。方法:37例通过咬诊、显微镜等检查确诊为隐裂牙的患牙纳入本实验,使用DIAGNOdent 2190对患牙进行光导荧光检查,记录荧光指数。用相同方法检测对照牙。应用独立样本... 背景:评估光导荧光技术辅助诊断隐裂牙的可行性,探讨隐裂牙诊断新技术。方法:37例通过咬诊、显微镜等检查确诊为隐裂牙的患牙纳入本实验,使用DIAGNOdent 2190对患牙进行光导荧光检查,记录荧光指数。用相同方法检测对照牙。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隐裂组和对照组荧光指数。结果:隐裂组和对照组荧光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隐裂组患牙的荧光指数均位于早期龋范围。结论:光导荧光技术可以用于辅助诊断隐裂牙;隐裂牙裂纹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早期龋,荧光指数可以作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计划和判断预后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裂牙 光导荧光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锥形束CT对下颌第一磨牙近颊根管壁厚度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单姗 张文欣 +2 位作者 葛久禹 刘澍 王铁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79-783,共5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探讨在体下颌第一磨牙近颊根管壁厚度的对称性,以及与年龄、性别及根分叉水平的关系。方法:200位患者按年龄分组,测量近颊根管在不同根分叉水平下各壁厚度并分析。结果:双侧下颌第一磨牙近颊根管壁厚度无显著差异(P>... 目的:应用锥形束CT探讨在体下颌第一磨牙近颊根管壁厚度的对称性,以及与年龄、性别及根分叉水平的关系。方法:200位患者按年龄分组,测量近颊根管在不同根分叉水平下各壁厚度并分析。结果:双侧下颌第一磨牙近颊根管壁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随年龄增长各壁厚度均增加,仅远中壁有显著差异(P<0.05);颊侧壁与近中壁厚度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P>0.05),距离根分叉越远壁越薄;而远中壁在根分叉下3 mm处最薄,男性为(0.77±0.10)mm,女性为(0.76±0.07)mm,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双侧下颌第一磨牙近颊根管壁厚度具有对称性,远中危险区增龄性变化及性别差异更为明显。在根分叉下3 mm处,远中危险区厚度最薄。对于年轻的女性患者,预备近颊根管时应避免过度切削远中牙本质,以防穿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牙 根管壁厚度 锥形束CT 根管预备 增龄性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脂质体乳剂增强防龋疫苗黏膜免疫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亚萍 刘明谆 +2 位作者 闵智鹏 樊明文 李宇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49-852,共4页
目的:观察阳离子脂质体增强防龋疫苗诱导的小鼠特异性IgG和唾液IgA抗体水平。方法:以阳离子脂质体乳剂分别包被防龋DNA疫苗(pGJA-P/VAX)和基因重组rPAc蛋白疫苗,用DNA初免,2周后蛋白加强免疫的策略滴鼻免疫6~8周龄的BALB/c小鼠,分别收... 目的:观察阳离子脂质体增强防龋疫苗诱导的小鼠特异性IgG和唾液IgA抗体水平。方法:以阳离子脂质体乳剂分别包被防龋DNA疫苗(pGJA-P/VAX)和基因重组rPAc蛋白疫苗,用DNA初免,2周后蛋白加强免疫的策略滴鼻免疫6~8周龄的BALB/c小鼠,分别收集初免后0、2、4、6、8、10、12、16周的血清和唾液,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和唾液中特异性抗体的水平。结果:制备的乳剂疫苗CLE/DNA和CLE/rPAc的粒径分别为134.6nm和230nm,ZETA电位为36mV和18.5mV,乳剂疫苗免疫小鼠后可以诱导血清特异IgG和唾液特异IgA产生,并且实验组(LE/DNA初免+LE/rPAc加强免疫组)能产生较对照组(DNA初免+rPAc加强免疫组)更持久的黏膜免疫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阳离子脂质体乳剂是有效的基因疫苗载体,与防龋疫苗(DNA和rPAc蛋白)合用免疫小鼠,可增强血清特异性IgG和唾液特异性IgA抗体水平,延长抗体维持时间,具有较好黏膜免疫反应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龋疫苗 阳离子脂质体乳剂 黏膜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