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修复体模型曲面局部变形设计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3
1
作者 戴宁 周永耀 +4 位作者 廖文和 俞青 吕培军 王勇 孙全平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8-382,388,共6页
牙齿表面形态的设计技术是口腔CAD/CAM系统的关键环节之一,修复体表面形态的设计和修改将对患者患牙咬合的舒适性有重要影响。研究了一种基于细分空间连续的修复体表面局部变形设计算法,首先由初始网格抽取牙齿模型的特征控制网;其次利... 牙齿表面形态的设计技术是口腔CAD/CAM系统的关键环节之一,修复体表面形态的设计和修改将对患者患牙咬合的舒适性有重要影响。研究了一种基于细分空间连续的修复体表面局部变形设计算法,首先由初始网格抽取牙齿模型的特征控制网;其次利用Loop细分构造细分连续空间;接着通过建立局部坐标的参数化方法,映射修复体模型到细分连续空间;最后通过直观、实时调整特征控制网格修改细分空间,进行修复体形态的局部变形设计。通过前、后磨牙的变形设计应用实例证实本研究算法的有效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CAD/CAM 局部变形 细分曲面 参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S e.max面瓷贴面修复后牙面缺损的3年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魏煦 杨芸 +3 位作者 韩薇 张凯 聂蓉蓉 孙方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60-1063,共4页
目的:考察热压铸瓷面瓷贴面在后牙缺损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患者的35个后牙牙体缺损,包括18个重度磨耗活髓后牙和17个根管治疗术后面牙体缺损后牙,采用热压铸瓷面瓷贴面修复。根据改良USPHS修复体评价标准,分别于修复后完... 目的:考察热压铸瓷面瓷贴面在后牙缺损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患者的35个后牙牙体缺损,包括18个重度磨耗活髓后牙和17个根管治疗术后面牙体缺损后牙,采用热压铸瓷面瓷贴面修复。根据改良USPHS修复体评价标准,分别于修复后完成当日和1、6、12、24、36个月对面瓷贴面进行随访复查,结果采用χ2检验分析。结果:后牙热压铸瓷面瓷贴面的修复体外形、边缘适合性、牙龈状况、继发龋和邻面接触点在观察期间表现良好。有2例下颌前磨牙面瓷贴面在粘结2年后出现脱落,χ2检验分析修复体固位的A级成功率在6个时间节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个月内各项评估A级成功率在90%以上。结论:热压铸瓷面瓷贴面用于重度磨耗活髓后牙与根管治疗术后面牙体缺损后牙短期修复效果良好,为后牙牙体缺损微创修复提供了一种方式,但其远期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铸瓷IPS e.max易美全瓷 瓷贴面 微创美容牙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预备体颈缘线的快速提取 被引量:4
3
作者 戴宁 周永耀 +3 位作者 袁天然 俞青 廖文和 孙全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8-134,共7页
预备体颈缘线的提取技术是保证口腔CAD/CAM修复体边缘密合性的重要环节,对修复体质量和牙周组织健康至关重要.文中提出了一种口腔牙齿预备体颈缘线半自动提取算法.该算法首先对三角网格上的离散曲率进行分析,估算了网格点的曲率值,然后... 预备体颈缘线的提取技术是保证口腔CAD/CAM修复体边缘密合性的重要环节,对修复体质量和牙周组织健康至关重要.文中提出了一种口腔牙齿预备体颈缘线半自动提取算法.该算法首先对三角网格上的离散曲率进行分析,估算了网格点的曲率值,然后利用"方向"追踪方法快速提取初始特征线,再利用"曲率"吸引策略保持能量最小的方法优化网格特征线.应用实例表明,文中算法是有效的、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备体颈缘线 口腔CAD/CAM 轮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预备体颈缘线裁剪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戴宁 周永耀 +4 位作者 廖文和 俞青 程筱胜 王勇 吕培军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3-359,共7页
由于高质量全瓷冠、桥体制作的需要,基于CAD/CAM的口腔修复体制作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口腔预备体特征线的三角网格裁剪技术是口腔CAD/CAM修复工艺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对口腔修复体制作质量有重要影响。提出一种渐进三角网格裁剪算法:首先... 由于高质量全瓷冠、桥体制作的需要,基于CAD/CAM的口腔修复体制作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口腔预备体特征线的三角网格裁剪技术是口腔CAD/CAM修复工艺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对口腔修复体制作质量有重要影响。提出一种渐进三角网格裁剪算法:首先,采用"种子"区域扩展进行网格粗裁剪;然后,采用三角片剖分技术完成三角片的精裁剪;最后对剖分后的边界三角片进行优化,获得边界均匀的裁剪曲面。应用实例证实本算法是有效的、可行的,可满足临床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CAD/CAM 曲面裁剪 三角剖分 边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全瓷修复体材料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柳正明 俞青 丁晨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24-627,共4页
目的:探讨CEREC inlab牙科CAD/CAM系统制作3种全瓷修复体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236例患者共制作275单位的全瓷冠桥修复体,其中可切削全瓷83单位,氧化铝全瓷69单位,氧化锆全瓷123单位,临床追踪观察6~30个月。按照改良的USPHS标准对... 目的:探讨CEREC inlab牙科CAD/CAM系统制作3种全瓷修复体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236例患者共制作275单位的全瓷冠桥修复体,其中可切削全瓷83单位,氧化铝全瓷69单位,氧化锆全瓷123单位,临床追踪观察6~30个月。按照改良的USPHS标准对修复体进行评价,检查结果采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统计分析。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各类修复体成功率均有所下降,但在第30个月时,3组成功率均在90%以上,统计结果显示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严格控制临床适应症的前提下,通过CEREC inlab系统制作的3种全瓷修复体均能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EC CAD/CAM全瓷修复体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腔内粘结用于隐裂牙保存修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殷温玲 邬烈 季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94-1297,共4页
目的 牙隐裂发生率日显突出。文中探讨应用超强粘结剂Super-Bond C&B行髓腔内粘结对于提高隐裂牙保存修复疗效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本院牙体牙髓病科就诊的隐裂牙患者110例共110颗患牙,均经完善的根管治疗,... 目的 牙隐裂发生率日显突出。文中探讨应用超强粘结剂Super-Bond C&B行髓腔内粘结对于提高隐裂牙保存修复疗效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本院牙体牙髓病科就诊的隐裂牙患者110例共110颗患牙,均经完善的根管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髓腔内Super-Bond C&B内粘结+核树脂充填;对照组患者采用通用自酸蚀粘结剂+核树脂充填。所有患者均行IPS e.max铸瓷全冠修复,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结束后1周,试验组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年后,试验组患者隐裂牙保存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隐裂牙保存成功率(98.2%vs 85.5%,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生存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uper-Bond C&B髓腔内粘接的应用为隐裂牙保存提供了可参考的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裂牙 隐裂牙综合征 Super-Bond C&B 内粘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绿色合成法在口腔材料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3
7
作者 丁亚霜 孟翔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82-684,共3页
纳米银比表面积大,性质活泼,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因此其在口腔材料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如何将纳米银合成法与口腔材料的抗菌改性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纳米银绿色合成法因其安全环保,操作简便,可大规模合成且产物不含有毒... 纳米银比表面积大,性质活泼,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因此其在口腔材料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如何将纳米银合成法与口腔材料的抗菌改性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纳米银绿色合成法因其安全环保,操作简便,可大规模合成且产物不含有毒物质的优点而得以被广泛研究。本文拟对纳米银绿色合成法在口腔材料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以期为口腔材料的抗菌改性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绿色合成法 口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YAG激光处理对牙本质与树脂粘结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宋丹丹 邱大鹏 +1 位作者 方慧敏 俞青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9-632,共4页
目的:探讨Er:YAG激光处理对牙本质表面性能及树脂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30颗无龋坏、无修复体的人离体磨牙,用高速涡轮手机在流水冲洗下磨除釉质层。每个牙冠以髓腔为中心沿近远中向切开成颊/舌两部分,最终选取50个样件,按不同的表... 目的:探讨Er:YAG激光处理对牙本质表面性能及树脂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30颗无龋坏、无修复体的人离体磨牙,用高速涡轮手机在流水冲洗下磨除釉质层。每个牙冠以髓腔为中心沿近远中向切开成颊/舌两部分,最终选取50个样件,按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随机分为5组(A^E组),每组10个样件。每组2个样件扫描电镜观察,其余8个样件分别在处理后的牙本质表面粘结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剪切强度测试。结果:C组最高,为(7.11±1.73)MPa,E组次之,E组与A、C、D组无统计学差异,B组较低,其中B组与C、D、E组均有统计学差异。扫描电镜观察:酸蚀组可见部分牙本质小管口开放,管径未增大;管周牙本质与管间牙本质界限不明显。激光+酸蚀组可见牙本质表面清沽,牙本质小管开放,周围白晕环绕。激光组可见牙本质表面清洁、粗糙,无玷污层,呈片状、蜂窝状外观,管周牙本质与管间牙本质界限清晰。结论:Er:YAG激光处理能增加牙本质与树脂的剪切粘结强度,但是合适的能量参数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YAG 激光 酸蚀 牙本质 剪切粘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GL的复杂多面体模型间距离计算及碰撞检测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翔 廖文和 +2 位作者 俞青 戴宁 安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2-236,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形空间,利用OpenGL选择模式实现复杂多面体模型间距离计算及碰撞检测的新方法.可用于计算任意多面体模型上的所有顶点沿法向到目标多面体模型的有符号距离,并判断模型间的碰撞情况.以上下颌牙齿多面体模型为例,计算出...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形空间,利用OpenGL选择模式实现复杂多面体模型间距离计算及碰撞检测的新方法.可用于计算任意多面体模型上的所有顶点沿法向到目标多面体模型的有符号距离,并判断模型间的碰撞情况.以上下颌牙齿多面体模型为例,计算出了上颌模型顶点到下颌模型的距离,并以上颌模型的距离图显示,以此为依据,分析了模型间碰撞情况,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对该方法的运算效率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的距离图在口腔修复体牙合面间碰撞区域的识别及标准冠牙合面调整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计算 碰撞检测 距离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树脂粘结剂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宁宁 孙方方 +3 位作者 费健 孟翔峰 聂蓉蓉 骆小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1247-1249,共3页
目的:观察一种新型树脂粘结材料应用于活髓牙粘结时是否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粘结强度。方法:8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NISSIN公司生产的新型牙科树脂基粘结剂,对照组采用3MESPE AG公司生产的通用自粘结树脂型粘结材料... 目的:观察一种新型树脂粘结材料应用于活髓牙粘结时是否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粘结强度。方法:8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NISSIN公司生产的新型牙科树脂基粘结剂,对照组采用3MESPE AG公司生产的通用自粘结树脂型粘结材料(Rely×100),每组病例在粘结完成后1周、3月、6月复查。评价指标包括:牙髓情况、口腔软组织有无过敏反应、修复体粘结情况。结果:80例受试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牙髓反应及口腔软组织过敏反应,74例临床反应等级属于无刺激。结论:该新型树脂基粘结剂应用于活髓牙的粘结修复是安全的、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粘结剂 安全性 有效性 牙髓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夜磨牙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红 骆小平 +1 位作者 黄丽娟 杨家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91-594,共4页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方法治疗夜磨牙症的效果。方法:选择30名夜磨牙患者,先在正中矢状面旁9 cm、正中冠状面前4 cm左右,通过前后和左右的微移来确定最终能引起连续5个运动诱发电位的最小磁刺激强度所在的热点即hot spot,该最小...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方法治疗夜磨牙症的效果。方法:选择30名夜磨牙患者,先在正中矢状面旁9 cm、正中冠状面前4 cm左右,通过前后和左右的微移来确定最终能引起连续5个运动诱发电位的最小磁刺激强度所在的热点即hot spot,该最小磁刺激强度的值,即运动阈值(Active motor threshold,AMT)。然后在hot spot给予1 Hz(90%AMT)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进行治疗,左右每侧各20 min,共40 min,连续进行7 d。在治疗前两天和治疗后,给患者佩戴夜磨牙检测垫观察牙齿磨动的情况;同时对患者的咬肌浅、深层及颞肌前、中、后份进行触诊,让患者对触诊疼痛的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夜磨牙检测片上色素被磨除区域的面积、咬肌浅、深层,颞肌前、中、后份的触诊疼痛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经过7 d低频rTMS治疗后,夜磨牙检测垫上色素被磨除区域的面积、咬肌浅、深层,颞肌前份的评分均显著下降( P <0.05);颞肌中、后份的评分无显著改变。结论:低频rTMS可以减少夜磨事件的发生,对夜磨牙症有治疗作用,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磨牙症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夜磨牙检测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齿预备体颈缘线自适应提取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3
12
作者 戴宁 廖文和 +5 位作者 程筱胜 俞青 焦益群 张翔 刘泗岩 安涛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1-295,共5页
预备体颈缘线的自动提取技术是口腔CAD/CAM修复工艺边缘密合的关键环节,修复冠的边缘密合性将对患者的牙龈健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在牙齿预备体三角网格模型上自动提取颈缘特征线的方法,借助数理统计学计算概率引导线、搜索... 预备体颈缘线的自动提取技术是口腔CAD/CAM修复工艺边缘密合的关键环节,修复冠的边缘密合性将对患者的牙龈健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在牙齿预备体三角网格模型上自动提取颈缘特征线的方法,借助数理统计学计算概率引导线、搜索球半径和质心修正,动态搜索关键特征点,并拟合成颈缘特征线。最后通过前、后牙的应用实例证实本研究算法的高效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备体颈缘线 口腔CAD/CAM 概率引导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备体颈缘形态设计对全瓷冠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宁 骆小平 +1 位作者 吴凤鸣 黄海燕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94-595,共2页
关键词 应力分布规律 形态设计 全瓷冠 颈缘 预备体 三维有限元法 临床应用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度对CAD/CAM氧化铝颜色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园静 陈渊华 俞青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56-358,362,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底层瓷及饰瓷厚度对氧化铝全瓷修复体色度的影响。方法:制作0.5mm、0.7mm、0.9mm、1.1mm厚度的氧化铝底层瓷试件,打磨抛光,采用ShadeEye NCC比色仪测量色彩参数;在不同厚度底层瓷表面分别堆塑厚度1.1mm、0.9mm、0.7mm、0.... 目的:研究不同底层瓷及饰瓷厚度对氧化铝全瓷修复体色度的影响。方法:制作0.5mm、0.7mm、0.9mm、1.1mm厚度的氧化铝底层瓷试件,打磨抛光,采用ShadeEye NCC比色仪测量色彩参数;在不同厚度底层瓷表面分别堆塑厚度1.1mm、0.9mm、0.7mm、0.5mm饰瓷,控制总厚度1.6mm,比色仪测量所有试件的色彩参数。制作0.5mm厚度氧化铝试件,分别构筑0.5mm、0.8mm、1.1mm和1.4mm厚度饰瓷层,比色仪测量所有试件的色彩参数。结果:随着饰瓷层厚度增加,试件之间颜色度差异明显;随底层材料厚度增加,L*、b*值和C*ab值增大,试件间色度差明显。结论:通过对饰瓷和底层瓷厚度的调节,可以改变氧化铝全瓷修复体的颜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厚度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D技术在牙齿上下颌模型虚拟对位中的应用
15
作者 张翔 廖文和 +2 位作者 俞青 刘泗岩 焦益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1-205,共5页
采用上下颌模型牙尖交错牙合的虚拟对位技术,解决了在口外获取缺牙对颌牙牙合面三维数据的问题。首先通过构造圆柱面上点的高斯图和任意采样的方法,计算出简单牙合架转动轴线方程。然后鉴于牙合面结构的复杂性和非凸性,引入了一种基于... 采用上下颌模型牙尖交错牙合的虚拟对位技术,解决了在口外获取缺牙对颌牙牙合面三维数据的问题。首先通过构造圆柱面上点的高斯图和任意采样的方法,计算出简单牙合架转动轴线方程。然后鉴于牙合面结构的复杂性和非凸性,引入了一种基于图像的快速碰撞检测方法,用于检查上下颌牙齿的对位情况。该方法通过在上颌左右第一磨牙近中舌尖处建立透视视景体,利用O penGL的选择模式,可以实时地检测下颌模型绕牙合架转动轴线旋转过程中与上颌模型碰撞对位情况,效率很高。最终建立了上下颌全牙列牙尖交错位的牙合面间关系,为缺牙牙合面虚拟咬合调整初步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模型虚拟对位 碰撞检查 圆柱面特征识别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裂牙诊疗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功培 俞青 +2 位作者 杨卫东 杨亚萍 华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95-698,共4页
近年来,隐裂牙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已经成为成年人后牙缺失的第三大病因。隐裂牙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不易及时发现,就诊时临床表现多样,易漏诊、误诊,从而累及牙髓,严重者还可导致牙体劈裂拔除;即使裂纹可明确诊断,由于临床医生无法准确... 近年来,隐裂牙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已经成为成年人后牙缺失的第三大病因。隐裂牙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不易及时发现,就诊时临床表现多样,易漏诊、误诊,从而累及牙髓,严重者还可导致牙体劈裂拔除;即使裂纹可明确诊断,由于临床医生无法准确判断裂纹深度,为医生制定治疗计划和判断预后造成了诸多困扰。为了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隐裂牙的诊疗进展,本文对隐裂牙诊疗技术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裂牙 诊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牙颌两种印模方法的数字化模型偏差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余念 曹阳 俞青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2-255,共4页
目的:利用数字化扫描技术和逆向工程软件探索上颌无牙颌的黏膜变化,比较不同取模方法下无牙颌模型的差异。方法:随机抽取20名上颌无牙颌患者,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获取其上颌印模:使用有孔托盘和藻酸盐材料取传统解剖式印模,以及使用无孔... 目的:利用数字化扫描技术和逆向工程软件探索上颌无牙颌的黏膜变化,比较不同取模方法下无牙颌模型的差异。方法:随机抽取20名上颌无牙颌患者,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获取其上颌印模:使用有孔托盘和藻酸盐材料取传统解剖式印模,以及使用无孔托盘和硅橡胶材料取压力式印模。然后使用口外扫描仪对所有印模进行扫描并转化为数字模型。对同一患者的一对模型使用“最佳匹配法”进行配准。所得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佳拟合对齐方法配准后显示无牙颌解剖式模型及压力式模型整体模型、上颌硬区及后堤区黏膜偏差具有统计学差异。偏差最小的区域分布在牙槽嵴区,偏差最大的区域为后堤区。结论:压力式印模的黏膜变形量明显高于解剖式印模,在模型整体、上颌硬区及后堤区处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牙颌 印模 偏差 功能区域 最佳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导荧光技术辅助诊断隐裂牙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功培 俞青 +2 位作者 杨卫东 杨亚萍 华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32-835,共4页
背景:评估光导荧光技术辅助诊断隐裂牙的可行性,探讨隐裂牙诊断新技术。方法:37例通过咬诊、显微镜等检查确诊为隐裂牙的患牙纳入本实验,使用DIAGNOdent 2190对患牙进行光导荧光检查,记录荧光指数。用相同方法检测对照牙。应用独立样本... 背景:评估光导荧光技术辅助诊断隐裂牙的可行性,探讨隐裂牙诊断新技术。方法:37例通过咬诊、显微镜等检查确诊为隐裂牙的患牙纳入本实验,使用DIAGNOdent 2190对患牙进行光导荧光检查,记录荧光指数。用相同方法检测对照牙。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隐裂组和对照组荧光指数。结果:隐裂组和对照组荧光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隐裂组患牙的荧光指数均位于早期龋范围。结论:光导荧光技术可以用于辅助诊断隐裂牙;隐裂牙裂纹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早期龋,荧光指数可以作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计划和判断预后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裂牙 光导荧光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法合成纳米银对树脂粘结剂抗菌改性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范玥 孟翔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运用原位法合成纳米银对树脂粘结剂进行抗菌改性,并评价其抗菌性能。方法:将2-乙基己酸银添加到甲基丙烯酸叔丁基氨基乙酯中形成8wt%的银源溶液,再将其添加到Clearfil SE Bond的树脂粘结剂中,获得含2-乙基己酸银浓度为0wt%、0.10wt... 目的:运用原位法合成纳米银对树脂粘结剂进行抗菌改性,并评价其抗菌性能。方法:将2-乙基己酸银添加到甲基丙烯酸叔丁基氨基乙酯中形成8wt%的银源溶液,再将其添加到Clearfil SE Bond的树脂粘结剂中,获得含2-乙基己酸银浓度为0wt%、0.10wt%、0.20wt%的树脂粘结剂。将树脂粘结剂制成直径为6 mm,厚度为1mm的试件,再分别接受20s,1 000mW/cm2光强度照射完成固化。用透射电镜观察固化后试件中纳米银的生成及分散情况,粒径大小及分布;将试件分别浸泡在无菌人工唾液中1d和1周,采用直接接触法检测固化后试件表面对变形链球菌的抗菌活性,并采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对细胞胞膜的影响。结果:透射电镜观察到0.10wt%和0.20wt%组试件中有纳米颗粒生成,分散均匀,平均粒径分别为(3.12±0.82)nm,(3.64±0.65)nm;0wt%、0.10wt%和0.20wt%组试件浸泡1d后均有显著的抗菌活性,且抗菌率无显著差异;浸泡1周后,0wt%组抗菌率降低,0.10wt%和0.20wt%组抗菌率提高,并显著高于0wt%组的。结论:原位法合成纳米银在树脂粘结剂的抗菌改性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树脂粘结剂 抗菌性 变形链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成型纯钛不同表面处理对钛-聚合瓷结合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灿霞 胡丹丹 +2 位作者 阿伊森·赛米 秦瑶 骆小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9-434,共6页
目的:研究喷砂和/或酸蚀等不同表面对激光选区熔化成型纯钛与聚合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根据ISO10477标准,将96个激光选区熔化纯钛试件并随机分为4个组并进行以下处理:A1组:打磨;B1组:喷砂;C1组:4%氢氟酸酸蚀(hydrofluoric acid,HF);D... 目的:研究喷砂和/或酸蚀等不同表面对激光选区熔化成型纯钛与聚合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根据ISO10477标准,将96个激光选区熔化纯钛试件并随机分为4个组并进行以下处理:A1组:打磨;B1组:喷砂;C1组:4%氢氟酸酸蚀(hydrofluoric acid,HF);D1组:喷砂后4%HF酸蚀(n=24)。以96个不同加工工艺的锻造钛为对照组,做相同表面处理记为4组,分别为:A2、B2、C2、D2(n=24)。表面处理后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表面形态及粗糙度,冷热循环前后进行剪切结合强度测试,体视显微镜观察断裂模式。结果:两种加工工艺中,打磨组粗糙度最低,喷砂后4%HF酸蚀较喷砂粗糙度降低(P<0.05)。喷砂后4%HF酸蚀组较打磨组结合强度提高约4倍(P<0.05),SLM钛(19.68±2.87)mPa、锻造钛(17.20±2.60)mPa。冷热循环前后钛与聚合瓷结合强度无明显下降(P>0.05),耐久性较好。断裂模式均以混合断裂为主。结论:喷砂后酸蚀能有效提高其钛-聚合瓷强度,酸蚀联合喷砂是激光选区熔化钛表面改性的理想方法之一,可以显著提高与聚合瓷结合强度,同时具备较好的耐久性,能一定程度上提高修复体的使用寿命。激光选区熔化钛是一种具有前景性的加工工艺,可代替传统制作钛进行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纯钛 表面处理 聚合瓷 结合强度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