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价值工程意识的材料选择原则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章忠 李芳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1-23,共3页
从价值工程原理出发,分析了工程设计过程中材料选择对产品功能和总成本的复杂影响,强调了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及其加工方法选择的整体化思想,并指出考虑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的选材原则,体现出更广义的价值工程意识。
关键词 材料选择 价值工程 材料加工 寿命周期 可持续发展 工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材料》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章忠 张祖凤 《大学教育科学》 2004年第1期57-59,共3页
从课程教学目标与学习价值、课程体系与内容、教材建设、实验及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方法与考核模式、师资队伍优化等方面总结了《工程材料》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主要工作,强调了材料教学过程中树立"材料、设计、制造"一体化理念... 从课程教学目标与学习价值、课程体系与内容、教材建设、实验及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方法与考核模式、师资队伍优化等方面总结了《工程材料》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主要工作,强调了材料教学过程中树立"材料、设计、制造"一体化理念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课程 课程教学 教学目标 师资队伍优化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实践教学以及职业资格培训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梦陵 王章忠 +1 位作者 查光成 巴志新 《教育与现代化》 CSSCI 2009年第4期26-30,共5页
文章论述了实践教学在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作用,职业资格培训对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的影响;分析了实践教学和职业资格培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给出了通过强化实践教学和职业资格培训,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 文章论述了实践教学在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作用,职业资格培训对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的影响;分析了实践教学和职业资格培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给出了通过强化实践教学和职业资格培训,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职业资格培训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估算谱载下疲劳裂纹起始寿命的工程实用方法
4
作者 王永廉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6-91,共6页
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将众多估算谱载下疲劳裂纹起始寿命的方法分为三类。对仅依赖于等幅试验且不含任何待定参数的工程实用方法作系统介绍。利用两种钢材在三种谱载下的15组变幅疲劳试验数据对这类方法的寿命预测能力进行实际评估。指出,... 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将众多估算谱载下疲劳裂纹起始寿命的方法分为三类。对仅依赖于等幅试验且不含任何待定参数的工程实用方法作系统介绍。利用两种钢材在三种谱载下的15组变幅疲劳试验数据对这类方法的寿命预测能力进行实际评估。指出,修正Miner法则、改进均方根法和等效折算法的平均寿命预测精度落在试验分散带内或者接近于试验分散带,且其分散性不大,均可用于工程实际,其中又以等效折算法的寿命预测精度为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 寿命 预测 方法 谱载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疲劳门槛与疲劳设计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章忠 左健民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1610-1613,共4页
介绍了疲劳设计准则的基本类型,说明了疲劳门槛的意义及其在疲劳设计中的作用,指出疲劳设计准则、疲劳载荷谱及无损检测技术是决定疲劳门槛能否作为疲劳设计参数的三个主要因素。
关键词 疲劳 设计 疲劳门槛 安全寿命 损伤容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材料焊接接头热应力缓冲中间层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
6
作者 徐振钦 杨宗辉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10,15,共6页
异种材料焊接接头固有的热应力会损害接头的连接强度、高温性能及抗热震性能,选择或设计合适的中间层是降低异种材料焊接接头热应力的有效手段。概括介绍了异种材料接头热应力缓冲中间层的基本类型及其降应力原理;重点综述了国内外对于... 异种材料焊接接头固有的热应力会损害接头的连接强度、高温性能及抗热震性能,选择或设计合适的中间层是降低异种材料焊接接头热应力的有效手段。概括介绍了异种材料接头热应力缓冲中间层的基本类型及其降应力原理;重点综述了国内外对于复层中间层、吸能夹层中间层、复合材料中间层及功能梯度中间层等四种热应力缓冲中间层的研究现状,并对各中间层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综合考虑异种材料焊接工艺的难易程度、经济性、连接质量及适应性,认为复合材料中间层和含吸能夹层的复层中间层最具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材料 热应力 中间层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增韧改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韩冰 张声春 +1 位作者 张春祥 张克杰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30,共4页
通过双螺杆挤出共混的方式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并采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马来酸酐接枝高密度聚乙烯(HDPE-g-MAH)增韧剂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增韧改性,系统研究了玻璃纤维... 通过双螺杆挤出共混的方式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并采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马来酸酐接枝高密度聚乙烯(HDPE-g-MAH)增韧剂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增韧改性,系统研究了玻璃纤维添加量、增韧剂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镜等仪器对其增强及增韧改性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VA,POE-g-MAH,HDPE-g-MAH不仅改善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而且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与HDPE-g-MAH相比,EVA与POE-g-MAH对复合材料表现出更佳的增强增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玻璃纤维 增强 增韧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增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反应制备表面有铁硅金属间化合物层的镁基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薛亚军 刘铭理 方信贤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5-79,共5页
采用Fe-Mg-SiO_2反应体系和放热反应法,制备了镁基复合材料,同时在其表层制备出铁硅金属间化合物层,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化合物层、复合材料及界面的组织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表面化合物层主要为FeSi_(2.5)金属间化合物,化合物层... 采用Fe-Mg-SiO_2反应体系和放热反应法,制备了镁基复合材料,同时在其表层制备出铁硅金属间化合物层,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化合物层、复合材料及界面的组织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表面化合物层主要为FeSi_(2.5)金属间化合物,化合物层厚度随反应温度升高、反应时间延长和预制压力提高而增大,化合物层的平均厚度和硬度分别达到95μm和557 HV以上,复合材料中反应生成的氧化镁颗粒分布均匀,颗粒尺寸小于2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层 镁基复合材料 硬度 放热反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断裂复合材料密封盖的冲击性能数值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振钦 乐贵高 韩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80,共4页
为探讨复合材料密封盖定向断裂机理,采用动态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和冲击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密封盖在火箭弹引信反向冲击下断裂破坏过程及断裂机理,探讨了相邻火箭弹燃气射流正向冲击下密封盖拓扑自锁及其承载能力,并将有限元分析与冲... 为探讨复合材料密封盖定向断裂机理,采用动态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和冲击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密封盖在火箭弹引信反向冲击下断裂破坏过程及断裂机理,探讨了相邻火箭弹燃气射流正向冲击下密封盖拓扑自锁及其承载能力,并将有限元分析与冲击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吻合良好。结果表明,拓扑自锁密封盖满足定向断裂要求,能保证引信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燃气射流冲击力不会对密封盖造成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动力学 密封盖 有限元 定向断裂 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基泡沫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响 张春祥 +2 位作者 黄泽慧 曹秀开 景双飞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19,共4页
以环氧树脂E-44、固化剂聚酰胺650、空心玻璃微珠和偶联剂为主要原料,通过真空固化工艺,制备环氧树脂基泡沫复合材料。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差热分析,对环氧树脂E-44/聚酰胺650体系的固化行为、玻璃化温度等固化工艺进行了研究,获得... 以环氧树脂E-44、固化剂聚酰胺650、空心玻璃微珠和偶联剂为主要原料,通过真空固化工艺,制备环氧树脂基泡沫复合材料。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差热分析,对环氧树脂E-44/聚酰胺650体系的固化行为、玻璃化温度等固化工艺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优化的固化工艺。结果表明,空心玻璃微珠的含量对环氧树脂泡沫复合材料的性能具有较大影响,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大,复合材料的密度、压缩强度呈下降趋势,而吸水率不断增大。微珠质量分数为20%时,泡沫复合材料的密度降为0.75g/cm^3,压缩强度降为45.96 MPa,而吸水率仅为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复合材料 环氧树脂 固化剂 空心玻璃微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GF/EVA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韩冰 张春祥 +2 位作者 吴玉成 冯志明 张声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7-69,共3页
通过挤出共混的方式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并采用EVA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增韧改性;系统研究了玻璃纤维添加量、增韧剂用量等对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对其增强及增韧改性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通过挤出共混的方式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并采用EVA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增韧改性;系统研究了玻璃纤维添加量、增韧剂用量等对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对其增强及增韧改性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添加范围内,EVA不仅可以改善玻璃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而且能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EVA 玻璃纤维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瞬态动力学的复合材料密封盖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振钦 韩冰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54-357,368,共5页
为探讨复合材料定向断裂密封盖的可靠性,建立了密封盖材料的等效强度模型、失效准则及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在引信反向冲击下密封盖断裂破坏过程中引信冲击应力、密封层应变能随密封层厚度变化的规律,在火箭弹燃气射流正向冲击下... 为探讨复合材料定向断裂密封盖的可靠性,建立了密封盖材料的等效强度模型、失效准则及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在引信反向冲击下密封盖断裂破坏过程中引信冲击应力、密封层应变能随密封层厚度变化的规律,在火箭弹燃气射流正向冲击下密封盖自锁可靠性随支撑层厚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拓扑自锁密封盖要满足定向断裂要求,保证引信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密封层厚度越小越好;在燃气射流的冲击下,随着支撑层厚度的减小,会显著增大密封盖支撑层子结构间最大接触应力,降低拓扑自锁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密封盖 可靠性 定向断裂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瓣状微球MoS_2/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传香 张晓雪 陶海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63-1969,共7页
采用有利于二维层状结构形成的L-半胱氨酸作为硫源,钼酸钠作为钼源,制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辅助水热合成花瓣状微球形貌的MoS2/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PVP-MoS2/RGO).X射线衍射(XRD)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证实,经过PVP的适量添... 采用有利于二维层状结构形成的L-半胱氨酸作为硫源,钼酸钠作为钼源,制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辅助水热合成花瓣状微球形貌的MoS2/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PVP-MoS2/RGO).X射线衍射(XRD)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证实,经过PVP的适量添加,MoS2有序堆垛结构的片层数目明显减少.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示,添加适量PVP的MoS2/石墨烯材料具有分散性更好的花瓣状微球形貌.上述的少层有序堆垛结构及复合材料的良好分散性缩短了MoS2中锂离子的嵌入/脱出路径,使其具有更高的容量、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瓣状微球 PVP-MoS2/RGO 容量 循环稳定性 倍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定向断裂复合材料密封盖的研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振钦 韩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8-51,共4页
介绍某多管火箭武器复合材料定向断裂密封盖的制备,着重讨论拓扑自锁定向断裂密封盖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成型工艺和耐烧蚀设计。试验和计算结果均符合定向断裂设计要求。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密封盖 定向断裂 烧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和微米TiO_2颗粒对PTFE/PEEK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穆立文 梅书琴 +2 位作者 周忠鑫 吴健 冯新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1-36,共6页
研究不同体积分数纳米和微米TiO2填充聚四氟乙烯/聚醚醚酮(PTFE/PEEK)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考察载荷、滑动速率对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和微米TiO2均有助于提高PTFE/PEEK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当TiO2体积分数为1%时,... 研究不同体积分数纳米和微米TiO2填充聚四氟乙烯/聚醚醚酮(PTFE/PEEK)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考察载荷、滑动速率对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和微米TiO2均有助于提高PTFE/PEEK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当TiO2体积分数为1%时,TiO2/PTFE/PEEK复合材料具有最佳摩擦学性能。1%纳米TiO2填充PTFE/PEEK复合材料的磨损率仅为PTFE/PEEK复合材料的50%左右和1%微米TiO2/PTFE/PEEK复合材料的70%。此外,在相同的试验条件和填充比例时,纳米TiO2填充PTFE/PEEK复合材料比微米TiO2填充的复合材料表现出更好的减摩、抗磨性能以及更低的接触面温度。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1%纳米TiO2有助于PTFE/PEEK复合材料形成均匀、光滑的转移膜,并减少PTFE/PEEK复合材料的黏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聚醚醚酮复合材料 TiO2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体纳米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巴志新 张振忠 +2 位作者 戴玉明 周剑秋 张少明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0-54,共5页
简要评述了提高块体纳米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强度、弹性、延展性、应变强化、应变速率敏感性、蠕变、疲劳和摩擦磨损性能;总结了优化其综合力学性能的研究结果;分析了其变形机理,并探讨了纳米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研究的... 简要评述了提高块体纳米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强度、弹性、延展性、应变强化、应变速率敏感性、蠕变、疲劳和摩擦磨损性能;总结了优化其综合力学性能的研究结果;分析了其变形机理,并探讨了纳米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属材料 力学性能 变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电机用环氧摩擦材料固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正年 丁庆军 赵淳生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46,共6页
应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研究了超声电机驱动用的TGDDM/MTHPA环氧摩擦材料的固化动力学.对添加了聚四氟乙烯(PTFE)、碳纤维、石墨、MoS2等填料的环氧摩擦材料固化体系在不同升温速率下得到的DSC曲线进行分析,运用Kissinger方程和Cran... 应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研究了超声电机驱动用的TGDDM/MTHPA环氧摩擦材料的固化动力学.对添加了聚四氟乙烯(PTFE)、碳纤维、石墨、MoS2等填料的环氧摩擦材料固化体系在不同升温速率下得到的DSC曲线进行分析,运用Kissinger方程和Crane方程确定了体系反应级数和表观活化能,并将峰温Tp和结束温度Te外推至升温速率为零,得到理论固化温度Tcure和固化后处理温度Ttreat.结果表明反应级数与二甲基苄胺(DMBA)用量无关,约为0.90;表观活化能随着DMBA量的增加先降后升,用量为1.0%时达到最小;Tcure、Ttreat分别为130℃、153.8℃.按照上述优化配方和固化工艺制备的环氧摩擦材料装配行波超声电机(TRUMΦ-60)机械性能良好,使用寿命可达8000h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材料 环氧树脂 固化动力学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增强体在镁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
18
作者 卞松刚 李子全 +3 位作者 陈可 刘劲松 周衡志 杨继年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2-75,共4页
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纳米增强体在镁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SiC、Y_2O_3、Al_2O_3、AlN等纳米颗粒以及碳纳米管对镁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相关的增强机理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针对目前纳米增强体强化镁... 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纳米增强体在镁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SiC、Y_2O_3、Al_2O_3、AlN等纳米颗粒以及碳纳米管对镁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相关的增强机理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针对目前纳米增强体强化镁基复合材料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增强体 镁基复合材料 增强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MW-PE复合材料用于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正年 尹育聪 +1 位作者 丁庆军 赵淳生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52-654,669,共3页
为提高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TRUM)的摩擦界面性能,制备了一种交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复合材料。采用UHMW-PE树脂添加甲基丙烯酸烯丙酯(MAAAE)交联敏化剂、碳纤维和碳纳米管等增强剂以及MoS2和石墨等材料熔融共混后,在室温和N2气... 为提高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TRUM)的摩擦界面性能,制备了一种交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复合材料。采用UHMW-PE树脂添加甲基丙烯酸烯丙酯(MAAAE)交联敏化剂、碳纤维和碳纳米管等增强剂以及MoS2和石墨等材料熔融共混后,在室温和N2气氛条件下用Co60γ辐射源辐照得到交联UHMW-PE复合材料。凝胶含量测试发现,随着辐照剂量和MAAAE量的增加,凝胶含量迅速增加。将该条件下制备的交联复合材料粘贴到TRUM-60行波超声电机转子上,整机试验结果表明,堵转扭矩达到1.4 N.m,空载转速225 r/min,换能效率25%以上。根据100 h的材料磨损量预测,寿命可达到8 000 h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 摩擦材料 UHMW-PE复合材料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_2/有序介孔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0
作者 张传香 贺显聪 +2 位作者 戴玉明 周衡志 巴志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65-69,共5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纯MoS2及MoS2/有序介孔碳复合材料(MoS2/OMC)。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循环伏安曲线(CV)等分别用来表征样品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以钼酸钠和硫脲分别为钼、硫...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纯MoS2及MoS2/有序介孔碳复合材料(MoS2/OMC)。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循环伏安曲线(CV)等分别用来表征样品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以钼酸钠和硫脲分别为钼、硫源合成的MoS2/OMC复合材料的性能较纯MoS2有明显提升。MoS2/OMC复合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247mAh/g,第二、三次的放电容量分别为948mAh/g、894mAh/g,容量保持率为94%。二、三次充、放电曲线的近乎重合及高倍率下的高放电容量,亦表明该复合电极有极佳的循环稳定性及良好的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MoS2/有序介孔碳 放电容量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