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0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普科技融合发展路径探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汪敏娟 仲盛来 吴松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7-112,168,共7页
为了推动国家科普高质量发展,探究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普科技融合的发展路径,从新时代新要求出发,立足高校,探讨了科普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对服务社会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通过对高校科普科技融合发展现状的梳理分析,阐述了科... 为了推动国家科普高质量发展,探究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普科技融合的发展路径,从新时代新要求出发,立足高校,探讨了科普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对服务社会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通过对高校科普科技融合发展现状的梳理分析,阐述了科普科技融合发展的内涵及其同步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在理论研究和科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科普科技融合发展的路径策略。同时,以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科普科技融合发展形成特色科普品牌的实践为例,深入剖析了科普科技融合发展的路径,为国家科普高质量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普 科技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化学工程科学内涵及方法初探:从介观尺度界面流体行为出发认知材料 被引量:9
2
作者 朱育丹 陆小华 +1 位作者 郭晓静 吕玲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8-154,共7页
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材料化学工程科学内涵的进一步凝练和方法论的建立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介观尺度下界面流体的研究对于材料化学工程具有重要意义,材料化学工程的科学内涵在于通过认识介观尺度下界面处流体行为来'认知'... 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材料化学工程科学内涵的进一步凝练和方法论的建立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介观尺度下界面流体的研究对于材料化学工程具有重要意义,材料化学工程的科学内涵在于通过认识介观尺度下界面处流体行为来'认知'材料,以期建立材料结构、性能(应用)与制备(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弄清介观尺度下复杂作用和复杂结构对界面流体行为的影响,是'认知'材料的关键。分子模拟技术作为单因素遴选介观尺度各影响因素的有效手段,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两大难点:如何同时获得界面流体反应和传递两个方面的信息;如何实现分子层面认识在材料应用层面的转化。基于此,初步讨论了材料化学工程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观尺度 界面 受限流体 材料化学工程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模式探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汪敏娟 吴松强 仲盛来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5-227,共3页
通过对我国一些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实地调研,概括了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3种不同管理模式的特点,并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借鉴国外实验室的管理模式,提出了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几点改进建议。
关键词 高校 国家重点实验室 管理模式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运行管理刍议 被引量:8
4
作者 周一帆 仲盛来 赵顺龙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6-229,共4页
开放课题平台是高校重点实验室贯彻"开放、流动、联合、竞争"方针的重要手段,对重点实验室开展学科基础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定位的变化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 开放课题平台是高校重点实验室贯彻"开放、流动、联合、竞争"方针的重要手段,对重点实验室开展学科基础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定位的变化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的投入,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的管理模式也发生着新的改变。本文主要阐述我校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在设立开放基金课题方面的一些做法和取得的一些成效,特别是在高校协同创新方面表现出来的重要作用,提升了开放课题的管理效率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实验室 开放课题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材料单体生物-化学组合开发研究现状 被引量:3
5
作者 余定华 黄和 常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共5页
生物-化学组合技术对于延长生物基化学品的产品链、开发生物基材料单体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本文综述了生物基乙烯和生物基丙烯酸的生物-化学组合开发研究成果,从发酵原材料出发,考虑经过发酵生产平台化合物,平台化合物经过化学催化过程... 生物-化学组合技术对于延长生物基化学品的产品链、开发生物基材料单体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本文综述了生物基乙烯和生物基丙烯酸的生物-化学组合开发研究成果,从发酵原材料出发,考虑经过发酵生产平台化合物,平台化合物经过化学催化过程生产聚合物单体,从系统角度考虑各阶段的优化与系统的集成,为生物基材料单体的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乙烯 生物基丙烯酸 化学催化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非均一表面及其在化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昌松 魏明杰 +1 位作者 吕玲红 陆小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945-2951,共7页
目前流体在纳微尺度下的化学非均一表面上表现出的优异性能已引起普遍关注,但是如何使其在化工中得以应用成为化学工程师们面临的难题之一。本文在分析了化学非均一表面在化工应用中已表现出优异性能的基础上,从化学非均一表面的润湿行... 目前流体在纳微尺度下的化学非均一表面上表现出的优异性能已引起普遍关注,但是如何使其在化工中得以应用成为化学工程师们面临的难题之一。本文在分析了化学非均一表面在化工应用中已表现出优异性能的基础上,从化学非均一表面的润湿行为和受限空间下化学非均一对分子传递的影响两方面综述了其研究进展。认为化学非均一表面的表面性质受到诸多因素影响非常复杂,但利用现代表面技术和分子模拟的手段,可从微观、分子层面研究流体在化学非均一表面的作用机理,进而可改善和提高诸多化工过程,是推动现代化工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非均一表面 表面科学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膜材料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李立涵 魏明杰 吴斌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共7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分支,已经在多个领域大放异彩。膜材料领域作为现代化学工程的基石,其性能优化和设计创新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快速筛选和评估膜材料的候选结构并预测其在不同条...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分支,已经在多个领域大放异彩。膜材料领域作为现代化学工程的基石,其性能优化和设计创新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快速筛选和评估膜材料的候选结构并预测其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加快膜材料的研发进度。首先介绍了机器学习算法流程及常见的机器学习模型,然后总结归纳目前已有的膜材料公开数据集,接着总结了机器学习在膜设计与制造、膜性能预测、辅助膜筛选和优化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最后讨论了机器学习在膜材料研发中面临的挑战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数据驱动 膜材料设计 性能预测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Sb-SnO2功能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处理废水的性能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洁 尚鸿艳 +4 位作者 柴青立 朱清 徐玫瑰 涂洛 周幸福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05-1410,共6页
采用热分解法制备了Ti/Sb-SnO2电极,并用XRD、SEM对电极涂层进行表征.研究了涂层次数对于析氧过电位的影响,应用阳极快速寿命测试法测试了Ti/Sb-SnO2电极的使用寿命,通过极化曲线考察了电极的析氧过电位.采用该电极对甲基橙模拟废水进... 采用热分解法制备了Ti/Sb-SnO2电极,并用XRD、SEM对电极涂层进行表征.研究了涂层次数对于析氧过电位的影响,应用阳极快速寿命测试法测试了Ti/Sb-SnO2电极的使用寿命,通过极化曲线考察了电极的析氧过电位.采用该电极对甲基橙模拟废水进行了电化学降解实验,并考察此电极处理实际废水的效果.研究表明,随着涂层次数的增加,其析氧过电位增加,当涂层次数达到15次时,析氧过电位高达1.8 V(vsSCE),有效抑制了阳极析氧副反应的发生.以Ti/Sb-SnO2电极作为阳极,对甲基橙模拟废水电解10 min后,脱色率接近100%,甲基橙模拟废水降解60 min后,TOC去除率才能达到86.2%,TOC去除率明显滞后于脱色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Sb-SnO2 极化曲线 甲基橙 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热解过程的热化学平衡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钱红亮 杨婷婷 +2 位作者 刘畅 冯新 陆小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22-1628,共7页
基于Gibbs自由能最小化法,利用HSC Chemistry软件对木材热解过程进行了热化学平衡计算。讨论了温度对热化学平衡产物组成和比例的影响,并把热解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首次根据自发反应的判据即反应的Gibbs自由能变与温度关系讨论了产物相... 基于Gibbs自由能最小化法,利用HSC Chemistry软件对木材热解过程进行了热化学平衡计算。讨论了温度对热化学平衡产物组成和比例的影响,并把热解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首次根据自发反应的判据即反应的Gibbs自由能变与温度关系讨论了产物相互之间反应,由此确定热解各个阶段可能发生的反应。最后总结了文献中实验研究温度对木材热解产物影响情况,并与计算结果比较,结果表明,所预测的不同温度下木材热解产物分布特性与前人的实验结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木材 热解 热化学平衡 Gibbs自由能最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性Al_2O_3膜表面的化学稳定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柯威 高能文 +1 位作者 李梅 范益群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5-49,共5页
采用长链烷基的硅氧烷对片式对称多孔Al2O3膜进行改性,制备疏水性Al2O3膜.考察在不同环境下疏水Al2O3膜的化学稳定性,采用接触角和红外光谱表征膜表面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制备的疏水膜的水接触角约为142°;在室温下的浓H2SO4和NaO... 采用长链烷基的硅氧烷对片式对称多孔Al2O3膜进行改性,制备疏水性Al2O3膜.考察在不同环境下疏水Al2O3膜的化学稳定性,采用接触角和红外光谱表征膜表面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制备的疏水膜的水接触角约为142°;在室温下的浓H2SO4和NaOH溶液中,疏水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是在120℃的浓H2SO4和80℃的NaOH溶中,疏水表面很快被破坏,转变成亲水表面;疏水Al2O3膜在多种有机溶剂中浸泡20 d仍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Al2O3膜 表面改性 疏水性 化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S-1钛硅分子筛催化环己酮氨肟化工业试验 被引量:11
11
作者 顾耀明 刘春平 +1 位作者 程立泉 朱泽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7-191,共5页
通过工业试验,考察了钛硅分子筛HTS-1新剂和再生剂在环己酮氨肟化制备环己酮肟工艺中的工业试验性能,工业运行结果显示:环己酮转化率>99.6%,环己酮肟选择性>99.5%,催化剂单程寿命大于600h。同时介绍了亚微米级HTS-1催化过程中的... 通过工业试验,考察了钛硅分子筛HTS-1新剂和再生剂在环己酮氨肟化制备环己酮肟工艺中的工业试验性能,工业运行结果显示:环己酮转化率>99.6%,环己酮肟选择性>99.5%,催化剂单程寿命大于600h。同时介绍了亚微米级HTS-1催化过程中的分离和粘壁问题及其工程解决措施,应用陶瓷膜微滤技术解决了催化剂和反应液的分离和循环使用问题,应用波纹管技术克服了催化剂粘壁现象,达到正常换热的效果,并通过优化使系统满足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酮肟 钛硅分子筛HTS-1 氨肟化 工业试验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还原法制备聚酰亚胺/银复合薄膜 被引量:3
12
作者 董云飞 蒋里锋 +2 位作者 俞娟 王晓东 黄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19,共6页
聚酰亚胺(PI)薄膜通过碱液水解、离子交换、还原性溶液处理后,制备出具有反射性和导电性能的聚酰亚胺/银(PI/Ag)复合薄膜。采用傅立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聚酰亚胺(PI)薄膜通过碱液水解、离子交换、还原性溶液处理后,制备出具有反射性和导电性能的聚酰亚胺/银(PI/Ag)复合薄膜。采用傅立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RTS-8型四探针测试仪等对PI/Ag复合薄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并对PI/Ag复合薄膜表面银层微结构与反射性和导电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多种因素对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复合薄膜的载银量增大,所制得的PI/Ag复合薄膜表面银层厚度增加,反射率及导电性能更好。实验中当薄膜在经过KOH(2.5mol/L)水解1.5h处理,并在硝酸银溶液(0.4mol/L)中离子交换120min,且经NaBH4溶液还原约120min时,PI/Ag复合薄膜的反射率可以达到70.15%。表面方块电阻可达到1.6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薄膜 反射率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力化学法疏水改性高岭土 被引量:4
13
作者 卜军 陈洪龄 +1 位作者 沈斌 刘姝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60-763,共4页
以含氢硅油为表面改性剂,用机械力化学法改性高岭土。研究了影响高岭土疏水改性效果的相关因素,并对改性后高岭土进行了IR,BET,TEM和接触角等表征。结果表明,含氢硅油改性剂的加入量对高岭土疏水性能影响很大,存在一个最佳值。当油料比... 以含氢硅油为表面改性剂,用机械力化学法改性高岭土。研究了影响高岭土疏水改性效果的相关因素,并对改性后高岭土进行了IR,BET,TEM和接触角等表征。结果表明,含氢硅油改性剂的加入量对高岭土疏水性能影响很大,存在一个最佳值。当油料比为1:30时,改性高岭土粉体粒度较小,分散均匀,改性后高岭土对水的接触角可达155.98°。此接触角数值远超过改性剂含氢硅油本身和水的接触角,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 疏水 含氢硅油 机械力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TiO_2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的直接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邬新兵 蒙萌 +2 位作者 庄伟 吕玲红 陆小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77-1783,共7页
采用非模板软化学法制备了一种孔径均一的介孔TiO2材料(m-TiO2)。XRD测试结果表明其晶型为锐钛矿,且结晶度高,通过N2吸-脱附曲线可看出存在规整的介孔结构且具有高比表面,从FESEM和TEM可以看出制备的m-TiO2由许多纳米粒子构成微米... 采用非模板软化学法制备了一种孔径均一的介孔TiO2材料(m-TiO2)。XRD测试结果表明其晶型为锐钛矿,且结晶度高,通过N2吸-脱附曲线可看出存在规整的介孔结构且具有高比表面,从FESEM和TEM可以看出制备的m-TiO2由许多纳米粒子构成微米级大颗粒,且存在均匀分布的介孔。将此种TiO2材料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GOx)后,通过红外光谱(FT-IR)分析可知m-TiO2材料可以有效固定化GOx。将m-TiO2作为固定化材料固定化GOx制备成Nafion/GOx/m-TiO2/GC电极并进行相关电化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m-TiO2作为固定化材料固定化GOx后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无电子媒介体存在下能够实现反应电子与电极表面的直接电子传递,检测线性范围为0.1~1.2 mmol·L-1葡萄糖,灵敏度为3.44μA·mmol^-1·L·cm^-2,在葡萄糖传感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TIO2 纳米材料 多孔介质 葡萄糖氧化酶 电化学 生物传感 MESOPOROUS 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铜合金膜的化学镀制备过程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小亮 卢胜林 +2 位作者 胡志洋 马瑞 黄彦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6-519,共4页
采用正交法研究了Pd-Cu合金膜的化学镀制备过程,考察了镀液组成和制备条件对镀膜速率的影响.在化学镀膜过程中,CuCl2浓度对镀膜沉积速度的影响最大,最优Cu镀液组成和制备条件为CuCl20.04 mol/L,KNaC4H4O60.05 mol/L,HCHO 15.0 mL/L,温... 采用正交法研究了Pd-Cu合金膜的化学镀制备过程,考察了镀液组成和制备条件对镀膜速率的影响.在化学镀膜过程中,CuCl2浓度对镀膜沉积速度的影响最大,最优Cu镀液组成和制备条件为CuCl20.04 mol/L,KNaC4H4O60.05 mol/L,HCHO 15.0 mL/L,温度30℃.根据Pd、Cu的沉积速率,控制化学镀Cu的时间可制备出一系列精确Pd/Cu质量比的致密Pd-Cu合金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铜合金膜 化学镀 正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化学法制备多通道ZrO_2超滤膜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邢 邱鸣慧 范益群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8-81,共4页
采用孔径为200 nm的多通道ZrO2膜为底膜,利用湿化学法制备小孔径ZrO2超滤膜。结合N2吸附-脱附法和X线衍射分析,考察烧结温度对膜结构的影响,确定合适的烧结温度。通过扫描电镜(SEM)表征膜形貌,采用错流过滤考察膜的渗透和分离性能。结... 采用孔径为200 nm的多通道ZrO2膜为底膜,利用湿化学法制备小孔径ZrO2超滤膜。结合N2吸附-脱附法和X线衍射分析,考察烧结温度对膜结构的影响,确定合适的烧结温度。通过扫描电镜(SEM)表征膜形貌,采用错流过滤考察膜的渗透和分离性能。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为600℃时可以制备完整无缺陷的ZrO2超滤膜,所制备的超滤膜具有高纯水通量,截留相对分子质量(MWCO)为20 000,对相对分子质量为43 000卵清蛋白的截留率达到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膜 超滤膜 烧结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水浴法制备柔性衬底的ZnO纳米棒阵列 被引量:3
17
作者 蒋里锋 董云飞 黄培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3-77,共5页
利用化学水浴法在预先制备的聚酰亚胺(PI)/ZnO薄膜衬底上生长ZnO纳米棒阵列。通过X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ZnO纳米棒阵列进行表征。考察衬底的性质、反应溶液的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ZnO纳米棒阵列的影响。结果表明:... 利用化学水浴法在预先制备的聚酰亚胺(PI)/ZnO薄膜衬底上生长ZnO纳米棒阵列。通过X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ZnO纳米棒阵列进行表征。考察衬底的性质、反应溶液的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ZnO纳米棒阵列的影响。结果表明:c轴取向生长的ZnO薄膜衬底有助于形成六棱柱形ZnO纳米棒晶体。水溶液环境中生长的ZnO纳米棒晶体长径比受到反应溶液浓度和温度的影响。ZnO生长初期c轴方向生长速度较快,经过一段时间后纳米棒的直径开始增大,并且能和周围的纳米棒晶体融合生长形成更大的纳米棒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纳米棒阵列 化学水浴法 聚酰亚胺 柔性衬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聚谷氨酸的合成、化学修饰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军 邵丽琴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8年第4期17-20,共4页
γ-聚谷氨酸是一种水溶性、可生物降解、可食用的对人和环境无毒的生物大分子,已广泛用于农业、水处理、化妆品、食品、医药等领域,其酯化物可以成膜、成纤维。介绍了γ-聚谷氨酸的合成方法、化学修饰及相关应用。
关键词 Γ-聚谷氨酸 合成 化学修饰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OH)_2胶体预处理及化学镀法修补复合Pd膜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小娟 魏娟 黄彦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48,共6页
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膜缺陷修补方法,即预先采用Pd(OH)2胶体浸渍有缺陷的Pd膜,还原后再化学镀金属Pd。通过扫描电镜(SEM)和金相显微镜对膜的表面和断面进行表征,并结合透氢性能测试对膜的修补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预处理后所形成... 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膜缺陷修补方法,即预先采用Pd(OH)2胶体浸渍有缺陷的Pd膜,还原后再化学镀金属Pd。通过扫描电镜(SEM)和金相显微镜对膜的表面和断面进行表征,并结合透氢性能测试对膜的修补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预处理后所形成的Pd金属微粒可富集在膜缺陷处且对后续的化学镀反应有良好的催化作用,从而促进了金属Pd在缺陷处的沉积,使膜缺陷得到有效修补。文中修补工艺可在几乎不损失氢通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Pd膜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膜 Pd(OH)2胶体 化学镀 膜修补 氢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粪便高温发酵与秸秆热化学处理工艺的耦合 被引量:8
20
作者 浦绍瑞 钱红亮 +2 位作者 马春燕 刘畅 陆小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20-2226,共7页
我国规模化养殖场沼气工程普遍采用常温和中温发酵技术,产气速率低导致发酵罐体积大和投资高,是制约其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秸秆作为农村常见低劣生物质常常被随意焚烧而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为此,本文提出将畜禽粪便高温发酵... 我国规模化养殖场沼气工程普遍采用常温和中温发酵技术,产气速率低导致发酵罐体积大和投资高,是制约其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秸秆作为农村常见低劣生物质常常被随意焚烧而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为此,本文提出将畜禽粪便高温发酵与秸秆热化学燃烧耦合的新思路,通过秸秆燃烧为高温发酵过程提供热量,将常温和中温发酵转变为高温发酵过程,提高畜禽粪便厌氧发酵的处理速率,同时避免秸秆的浪费。对耦合新工艺的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万头猪场沼气工程,发酵温度从30℃提高到55℃,容积产气率由1.43 m3·m-3·d-1提高至3.40 m3·m-3·d-1,发酵罐体积从1200 m3减小到500 m3;为维持高温发酵(55℃)所需热量,年利用秸秆339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 生物质 沼气工程 高温发酵 热化学 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