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水小型猪的实验动物化系列研究概述 被引量:2
1
作者 施赫赫 陈淦 +7 位作者 刘科 刘运忠 王绪敏 高翔 贺争鸣 余细勇 赖良学 唐小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6-89,I0012,F0003,共6页
融水小型猪的种源来自广西融水县,2012年被引到广东繁育并测定了基础数据,包括种质特性、繁殖性能、生长曲线、血液学指标、血生化指标、脏器系数、染色体分析。参照国家和地方有关实验动物标准,初步建立了融水小型猪微生物与寄生虫、... 融水小型猪的种源来自广西融水县,2012年被引到广东繁育并测定了基础数据,包括种质特性、繁殖性能、生长曲线、血液学指标、血生化指标、脏器系数、染色体分析。参照国家和地方有关实验动物标准,初步建立了融水小型猪微生物与寄生虫、环境与设施、饲料、病理学、遗传学等质量控制标准。融水小型猪能适应当地气候,繁殖良好,自然受孕率为88.3%,妊娠期平均112 d,初产平均胎产仔6.1头,经产平均产仔7.9头。融水小型猪体型小,雌雄成年体重(6月龄)分别为17.21±5.20 kg和16.35±5.23 kg,性情温顺,线粒体DNA分析表明融水小型猪比兰屿猪更为古老。通过标准化的饲养管理与质量控制,具有培育成实验用小型猪的基本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水小型猪 种质特性 实验动物化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72B1基因和AUR3基因响应光、生长素和油菜素内酯的转录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长青 王进 +1 位作者 朱怀球 高翔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15-1221,共7页
为研究光、生长素和油菜素内酯在基因层次上的互作机制,开发了转录调控元件识别工具OCMMat,其中,在对共表达基因信息和直系同源基因信息进行整合时,利用了转录调控元件在直系同源基因启动子中的富集性.利用该方法发现,CYP72B1基因和AUR... 为研究光、生长素和油菜素内酯在基因层次上的互作机制,开发了转录调控元件识别工具OCMMat,其中,在对共表达基因信息和直系同源基因信息进行整合时,利用了转录调控元件在直系同源基因启动子中的富集性.利用该方法发现,CYP72B1基因和AUR3基因启动子含有3个相同的调控模序GAGACA、AAGAAAAA、ATCATG,它们分别承担了AuxRE元件、GT元件和GT辅助元件的功能.其中,ATCATG模序是目前尚未报道过的调控元件,与AAGAAAAA模序的距离相对恒定.基于调控元件识别结果,构建了CYP72B1基因和AUR3基因响应光、生长素和油菜素内酯的转录调控模型,模型显示:光信号和生长素、油菜素内酯信号在CYP72B1基因和AUR3基因的转录调控元件上相互交叠,而生长素和油菜素内酯信号则在转录因子ARF水平上相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72B1基因 AUR3基因 转录调控 元件识别 GT元件 AuxRE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活性成分对运动系统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钱力 蒋青 翁文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5-158,共4页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别名山漆、参三七、田七、田三七、金不换、血参、滇三七等,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及根茎。不仅在中国。在其他亚洲及西方国家.三七亦为最广泛应用的传统中药之一。作为药用植物。三七的...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别名山漆、参三七、田七、田三七、金不换、血参、滇三七等,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及根茎。不仅在中国。在其他亚洲及西方国家.三七亦为最广泛应用的传统中药之一。作为药用植物。三七的应用已有数百年历史,最早记载于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草部》。其性温,味甘、微苦。入肝、胃、大肠经。主要功效为活血止血、消肿定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运动系统 促炎症因子 损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kt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发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束亚琴 常在 +1 位作者 莫绪明 杨中州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外周血中Akt1及Akt2基因的第1~4个外显子(编码PH结构域)的突变情况,探讨Akt1及Akt2基因与CHD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CR—DNA测序技术在1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外周血中筛查Akt1及Akt2基因PH结构域...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外周血中Akt1及Akt2基因的第1~4个外显子(编码PH结构域)的突变情况,探讨Akt1及Akt2基因与CHD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CR—DNA测序技术在1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外周血中筛查Akt1及Akt2基因PH结构域的突变情况。结果18例样本中,未见Akt1以及Akt2编码区的突变,但在Akt1内含子部分筛查到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其中有2个未被报道过。Western blot技术分析显示,部分样本Akt1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Akt1基因SNPs可能与CHD的发病有关,AKT基因与CHD发病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多态性 单核苷酸 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胚胎房室管内皮细胞EMT体外研究方法的改良
5
作者 冯秋婷 杨承健 +5 位作者 徐欣 曹佳宁 张海锋 李新立 杨中州 钱晓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69-1971,共3页
目的:对小鼠胚胎房室通道内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differentiation,EMT)体外研究方法的改良。方法:根据小鼠胚胎房室管内皮细胞EMT体外胶原凝胶实验方法进行改良,去胚胎时以37℃的1×M199培养基代替... 目的:对小鼠胚胎房室通道内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differentiation,EMT)体外研究方法的改良。方法:根据小鼠胚胎房室管内皮细胞EMT体外胶原凝胶实验方法进行改良,去胚胎时以37℃的1×M199培养基代替冰PBS,培养液中加入了ITS。结果:显微镜下观察培养8h内皮细胞贴着胶原表面生长;48h后,爬出的间充质细胞数量和爬行的距离达到顶峰;细胞PECAM-1阳性信号的细胞与SMA阳性信号的细胞没有共定位;爬入胶原的细胞数量比率平均达(95.7±1.4)%。结论:本方法介绍的小鼠胚胎房室通道EMT体外研究方法,是很理想的体外实验的模型,可以满足各种心脏瓣膜发育实验研究的要求,为先天性心脏病的研究提供有力的实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管 EMT 胶原凝胶侵入实验 小鼠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连锁低磷酸盐血症Pug小鼠的听力学和耳形态学研究
6
作者 徐琳 高下 +6 位作者 熊熙文 高翔 陈杰 张倩 丁小琼 麻晓峰 范迟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315-320,共6页
目的Phex基因点突变Pug小鼠是典型的人类X-连锁低磷酸盐血症小鼠模型。通过研究Pug小鼠的听力学表型,探讨Phex基因点突变对小鼠听觉功能与内耳形态的影响。方法运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对4月龄Pug小鼠和野生型小鼠进行听功能测试,取... 目的Phex基因点突变Pug小鼠是典型的人类X-连锁低磷酸盐血症小鼠模型。通过研究Pug小鼠的听力学表型,探讨Phex基因点突变对小鼠听觉功能与内耳形态的影响。方法运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对4月龄Pug小鼠和野生型小鼠进行听功能测试,取小鼠耳蜗进行大体形态观察,运用石蜡切片观察小鼠耳蜗骨壁、前庭膜、血管纹、螺旋韧带、盖膜、Corti器、螺旋神经节等结构。运用扫描电镜观察小鼠耳蜗Corti器上的内、外毛细胞及其表皮板等结构。结果Pug小鼠的ABR在短声和8kHz、16kHz、32kHz短纯音刺激的反应阈值均有提高,在短声和16kHz、32kHz频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耳蜗骨壁增厚,骨质过度增长,有大量骨质矿化不完全区域;耳蜗底转部位螺旋神经节出现明显退化,神经元数目大量减少;耳蜗顶转到底转内、外毛细胞静纤毛散在性缺失,静纤毛形态异常。结论Phex基因点突变引起的基因功能缺失导致了Pug小鼠的听觉功能减退和耳蜗形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ex基因 X-连锁低磷酸盐血症 感音神经性耳聋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Raf/MAPK信号通路与先天性心脏病发生学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束亚琴 莫绪明 杨中州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8年第4期302-306,共5页
Ras/Raf/MAPK信号通路参与调控一系列重要的细胞活动,在细胞生长、发育、增殖、分化以及细胞间功能同步及细胞恶性转化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该通路成员的体细胞突变将会引起肿瘤的发生;生殖细胞突变将会影响胚胎发育过程... Ras/Raf/MAPK信号通路参与调控一系列重要的细胞活动,在细胞生长、发育、增殖、分化以及细胞间功能同步及细胞恶性转化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该通路成员的体细胞突变将会引起肿瘤的发生;生殖细胞突变将会影响胚胎发育过程,从而引起一系列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例如努南综合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传导 细胞 心脏病学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华暴发期太湖不同湖区水样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及仔鱼生长毒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许晨红 赵庆顺 +3 位作者 王晓琳 武俊 曾巾 杨柳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43-1447,共5页
为了评价太湖蓝藻暴发对生态系统的危害程度,于蓝藻水华暴发的2009年7月在太湖梅梁湾(M1和M2)、湖心区(H)和胥口湾(X)4个点采集水样,将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直接暴露于水样中,研究太湖不同湖区水质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和仔鱼生长的影响... 为了评价太湖蓝藻暴发对生态系统的危害程度,于蓝藻水华暴发的2009年7月在太湖梅梁湾(M1和M2)、湖心区(H)和胥口湾(X)4个点采集水样,将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直接暴露于水样中,研究太湖不同湖区水质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和仔鱼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暴露于梅梁湾M2点的斑马鱼胚胎畸形率为7%,显著高于空白组(K)(P<0.01),湖心H和梅梁湾M1点为5%左右,也高于空白组(P<0.01),而胥口湾X点和空白组无显著性差别(P>0.05)。蓝藻暴发水体对斑马鱼胚胎产生致畸作用,表现为脊椎弯曲、尾部弯曲和心包水肿等。同时,不同湖区水样对仔鱼生存活力指数(SAI)的影响表明,梅梁湾M2点仔鱼活力最弱,胥口湾X点仔鱼活力最强。试验期间梅梁湾M2点蓝藻密度最高,胥口湾最低,太湖蓝藻密度的分布与斑马鱼胚胎发育的畸形频率具高度的一致性。因此,藻华暴发水体会对脊椎动物胚胎发育和仔鱼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危害水生态系统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水华 太湖 斑马鱼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蝇生长发育中PI3K/Akt/dTOR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查佶 杨中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0期1091-1094,共4页
果蝇雷帕霉素靶蛋白(dTOR)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果蝇中的同源物。PI3K/Akt/dTOR信号通路在果蝇的细胞存活、生长及增殖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dTOR途径在果蝇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可为了解哺乳动物发育过程中涉及的信号通路... 果蝇雷帕霉素靶蛋白(dTOR)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果蝇中的同源物。PI3K/Akt/dTOR信号通路在果蝇的细胞存活、生长及增殖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dTOR途径在果蝇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可为了解哺乳动物发育过程中涉及的信号通路机制提供依据。现就近年来关于PI3K/Akt/dTOR信号通路及其中信号成分在果蝇发育中调节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并展望深入研究dTOR信号通路机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靶蛋白 果蝇 信号通路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联合柔红霉素对K562/A02细胞株P21蛋白和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宝安 李静 +8 位作者 程坚 高峰 吴亚男 朱敏生 丁家华 高冲 孙新臣 许文林 王雪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179-1182,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汉防己甲素(TET)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急性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A02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逆转耐药与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1)、P糖蛋白(P-gp)及其基因的关系,为TET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理论基础。K562/A02细... 本研究旨在探讨汉防己甲素(TET)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急性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A02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逆转耐药与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1)、P糖蛋白(P-gp)及其基因的关系,为TET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理论基础。K562/A02细胞实验分组为:①单用柔红霉素(DNR)对照组;②DNR+TET0.5mg/L组;③DNR+TET1.0mg/L组;④DNR+TET2.0mg/L组。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实验各组K562/A02细胞P21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实验各组细胞P-gp的表达,采用半定量PCR(RT-PCR)测定细胞MDR1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K562/A02细胞中P21蛋白的表达随着TET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gp蛋白的表达随着TET浓度的增加而减低。K562细胞中mdr1基因几乎无表达,K562/A02细胞中mdr1基因高表达,随着TET浓度的增加K562/A02细胞mdr1基因表达不断降低。结论:TET对K562/A02耐药具有逆转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其逆转耐药可能与其上调P21蛋白的表达、下调mdr1及P-gp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 汉防己甲素 柔红霉素 K562/A02细胞 P21蛋白 P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聚磷激酶基因的大肠杆菌去除水体中的磷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勤 赵庆顺 +3 位作者 肖琳 蒋丽娟 杨柳燕 尹大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2-745,共4页
为探索有效的生物除磷方法,构建了聚磷激酶基因(ppk)的表达载体pET28a(+),并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BL21,获得了可过表达ppk基因的工程菌BL-PPK.RT-PCR结果表明,ppk基因在转化的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聚磷试验结果表明,培养... 为探索有效的生物除磷方法,构建了聚磷激酶基因(ppk)的表达载体pET28a(+),并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BL21,获得了可过表达ppk基因的工程菌BL-PPK.RT-PCR结果表明,ppk基因在转化的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聚磷试验结果表明,培养10h后,转化了ppk基因的大肠杆菌细胞内聚磷含量比对照菌株高20倍,而培养液中可溶性磷浓度为对照菌株的约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激酶(PPK) 聚磷 转基因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对K562/A02细胞株SORCIN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静 陈宝安 +14 位作者 朱敏生 高峰 丁家华 高冲 孙耘玉 程坚 王骏 赵刚 宋慧慧 马燕 鲍文 孙新臣 成红艳 许文林 沈惠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5-69,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汉防己甲素(Tet)在逆转K562/A02细胞耐药与耐药相关的可溶性钙结合蛋白(SORCIN)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为Tet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理论基础。通过MTT法筛选出所需浓度Tet,与K562/A02细胞株孵育培养48小时后,通过MTT检测Tet对... 本研究旨在探讨汉防己甲素(Tet)在逆转K562/A02细胞耐药与耐药相关的可溶性钙结合蛋白(SORCIN)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为Tet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理论基础。通过MTT法筛选出所需浓度Tet,与K562/A02细胞株孵育培养48小时后,通过MTT检测Tet对柔红霉素(DNR)细胞毒性的影响,用RT-PCR方法检测SORCIN基因表达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orcin表达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所选浓度范围内,Tet可以增强DNR对K562/A02的细胞毒作用,(Tet浓度为0,0.5,1.0,2.0mg/L时DNR和Tet的IC50分别为11.3±0.17,5.15±0.10,3.91±0.06,2.52±0.04mg/L,p<0.01);K562/A02细胞中SORCIN基因高表达,且随着Tet浓度的增加SORCIN的表达先增强后减弱(Tet浓度为0.5mg/L时增强,1.0和2.0mg/L时减弱,p<0.05);K652细胞中sorcin蛋白低表达,K562/A02细胞中sorcin蛋白高表达,且随着Tet浓度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Tet浓度为0.5mg/L时增强、1.0和2.0mg/L时减弱,p<0.05)。结论:MTT检测显示Tet对K562/A02耐药逆转呈浓度依赖性,Tet可能通过调整SORCIN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参与逆转K562/A02的耐药性,但并不与其耐药逆转作用完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 耐药相关性可溶性钙结合蛋白 汉防己甲素 K562/A02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定国 张馥敏 +1 位作者 张郁青 高翔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2-144,162,F0003,共5页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ryrthropoietin,EP)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无血清条件下,不同剂量(0,0.25,0.5,1,2,10U/ml)EP与MSCs共培养24h,MTT方法检测MSC增殖情况;10U/mlEP与MSC...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ryrthropoietin,EP)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无血清条件下,不同剂量(0,0.25,0.5,1,2,10U/ml)EP与MSCs共培养24h,MTT方法检测MSC增殖情况;10U/mlEP与MSCs共培养72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情况。结果:MTT结果表明,EP呈剂量依赖性促进MSCs增殖,除0.25U/ml剂量外,其余各组都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以10U/mlEP促MSCs增殖作用最明显。流式细胞检测表明,EP组能降低G0/G1期比例,增加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EP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并且这种影响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施舌线粒体COI与16S rRNA基因片段序列测定及其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淑吟 吉红九 +1 位作者 张雪娜 朱立静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85-488,共4页
测定了西施舌江苏群体样品的COI与16S rRNA基因片段序列,并分析了西施舌与蛤蜊科另外2个经济种类的系统关系。结果显示,西施舌的COI基因片段长度为578 bp,16S基因片段长度为450 bp,序列的平均AT含量分别为:65.1%(COI)和62.2%(16S);与四... 测定了西施舌江苏群体样品的COI与16S rRNA基因片段序列,并分析了西施舌与蛤蜊科另外2个经济种类的系统关系。结果显示,西施舌的COI基因片段长度为578 bp,16S基因片段长度为450 bp,序列的平均AT含量分别为:65.1%(COI)和62.2%(16S);与四角蛤蜊及中国蛤蜊的系统关系分析表明,西施舌与这2种类的亲缘关系远于这两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施舌 线粒体基因 双壳类 COI 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氯酚暴露诱导斑马鱼胚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变化及caspase-2基因克隆和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朱含开 吴兆毅 +1 位作者 赵庆顺 尹大强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56-362,共7页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发现,暴露于五氯酚的斑马鱼胚胎中有14个涉及细胞凋亡行为的基因表达发生了显著改变.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这些功能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与环境毒物诱导的细胞凋亡行为密切相关的caspase-2基因和其他基因之间的同...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发现,暴露于五氯酚的斑马鱼胚胎中有14个涉及细胞凋亡行为的基因表达发生了显著改变.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这些功能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与环境毒物诱导的细胞凋亡行为密切相关的caspase-2基因和其他基因之间的同源关系.斑马鱼caspase-2基因由10个外显子和9个内含子组成,cDNA长1308bp,含一个开放阅读框(ORF),编码435个氨基酸.6种脊椎动物Caspase-2氨基酸序列的保守性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在特定功能区结构域中氨基酸序列表现出较高的同源性,Caspase-2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利用RT-PCR技术,斑马鱼caspase-2基因cDNA被克隆并确认.研究结果表明斑马鱼caspase-2基因是一个研究细胞凋亡行为的模型分子,可为环境化合物的分子毒性评价及其机制研究提供一种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aapase-2基因 斑马鱼 细胞凋亡 进化树 五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鱼”转生长激素基因黄颡鱼首建者的建立 被引量:4
16
作者 葛家春 宋伟 +6 位作者 董张及 许志强 鲍洁 周国勤 潘建林 杨家新 赵庆顺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3-131,共9页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是一种重要的淡水名优经济鱼类,然而较小的体型和较慢的生长速率极大地降低了它的经济价值.为获得大规格且快速生长的黄颡鱼,开展了转生长激素基因黄颡鱼的研究.运用RT-PCR和RACE-PCR技术,克隆了黄颡鱼...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是一种重要的淡水名优经济鱼类,然而较小的体型和较慢的生长速率极大地降低了它的经济价值.为获得大规格且快速生长的黄颡鱼,开展了转生长激素基因黄颡鱼的研究.运用RT-PCR和RACE-PCR技术,克隆了黄颡鱼生长激素基因的603bp(碱基对)的编码序列和485bp的3′-UTR(非翻译区)序列.通过重叠PCR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连接,组建了一个长为2105bp的"全鱼"转生长激素基因构件,该构件含1017bp的黄颡鱼β-肌动蛋白近端启动子、603bp的生长激素基因编码序列和485bp的3′-UTR序列.采用显微注射将转生长激素基因构件导入黄颡鱼受精卵,从301尾由注射胚胎发育而来的黄颡鱼中共筛选获得40尾转生长激素基因黄颡鱼首建者.成功地建立了黄颡鱼基因组改造的技术平台,为黄颡鱼的基因工程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生长激素 全鱼转基因构件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颡鱼β-肌动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宋伟 王晓琳 +4 位作者 严维辉 刘海琴 李国锋 潘建林 赵庆顺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3-268,共6页
β-肌动蛋白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在维持细胞结构、细胞运动和细胞分裂等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运用PCR技术首次克隆了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β-肌动蛋白基因,其全长为2124碱基对(bp),由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组成... β-肌动蛋白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在维持细胞结构、细胞运动和细胞分裂等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运用PCR技术首次克隆了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β-肌动蛋白基因,其全长为2124碱基对(bp),由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组成;cDNA长1128 bp,含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75个氨基酸。黄颡鱼β-肌动蛋白与其它鱼类氨基酸的同源性(Identity)大于98.6%,核苷酸同源性大于87.3%。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黄颡鱼β-肌动蛋白在进化上高度保守。RT-PCR结果表明,β-肌动蛋白基因在黄颡鱼的脑、鳃、心脏、肠道、肾、肝、红肌、白肌、卵巢、皮肤、胃、精巢共12种组织中都有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Β-肌动蛋白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在大通量筛查基因突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顾颖 李延 +2 位作者 陈蔚丰 尹大强 赵庆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6-339,共4页
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对已知序列的含外显子7的斑马鱼p53基因片段PCR产物进行突变检测,结果表明,通过克隆测序方法检测出的点突变,用DHPLC同样可以检出.且对该片段的最优化检测柱温为60℃,其特异性很好,敏感性大于95%.
关键词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斑马鱼 P53基因 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氯酚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期Wn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兆毅 胡平 +1 位作者 赵庆顺 尹大强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4期494-499,共6页
为从毒理基因组学角度探讨五氯酚(PCP)发育毒性的作用机制,将0hpf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暴露于50μg·L-1PCP中8h,提取其总RNA,与Affymetrix公司的斑马鱼寡核苷酸芯片杂交.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染毒样本中,1149个基因的表达显... 为从毒理基因组学角度探讨五氯酚(PCP)发育毒性的作用机制,将0hpf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暴露于50μg·L-1PCP中8h,提取其总RNA,与Affymetrix公司的斑马鱼寡核苷酸芯片杂交.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染毒样本中,1149个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强(log2ratio>1),501个基因的表达显著减弱(log2ratio<-1).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GenMAPP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Wnt信号通路分析,结果显示,PCP暴露后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fzd2、axin2等Wnt信号通路重要的调控基因表达均发生了显著变化;PCP影响了经典Wnt通路和非经典Wnt通路,并可能影响了Wnt通路与FGF通路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氯酚 WNT通路 基因芯片 发育毒性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干细胞特异性表达基因Musashi-1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龚剑峰 朱维铭 +2 位作者 高翔 李宁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6年第5期257-260,264,共5页
目的:克隆MSI-1基因的启动子,并进行功能鉴定。方法:通过PCR介导重组的方法,从小鼠基因组DNA中克隆MSI-1基因的5′侧翼片段。Northern B lotting检测MSI-1基因在体外细胞系的表达情况,选择转录分析的细胞平台。构建不同长度的5′末端缺... 目的:克隆MSI-1基因的启动子,并进行功能鉴定。方法:通过PCR介导重组的方法,从小鼠基因组DNA中克隆MSI-1基因的5′侧翼片段。Northern B lotting检测MSI-1基因在体外细胞系的表达情况,选择转录分析的细胞平台。构建不同长度的5′末端缺失质粒,通过体外瞬时转染和荧光素酶活性测定,检测这些5′末端缺失质粒的相对转录活性。结果:Colon26细胞系和B16细胞系均存在MSI-1基因的表达,但Colon26量更多。MSI-1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下游73 bp至上游4 939 bp的DNA序列的相对转录活性是pGL3-basic的29.9倍。结论:pMSI+73^-4 939具有驱动报告基因表达的活性,可以作为MSI-1基因的启动子。MSI-1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4 011~4 939 bp之间存在调节MSI-1基因表达的顺式作用元件,可能与MSI-1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有关。MSI-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将为应用该启动子进行肠道干细胞的分离和纯化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干细胞 Musashi-1基因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