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址文化的提炼与延展——薛家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唐旭 祁本林 赵勇 《华中建筑》 2014年第7期95-98,共4页
对遗址文化的凝、炼、升、识,是考古遗址保护与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薛家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通过对遗址本体的保护、遗址文化的提炼和剖析,从文化展示、延续、拓展等方面对公园进行总体规划布局,将遗址文... 对遗址文化的凝、炼、升、识,是考古遗址保护与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薛家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通过对遗址本体的保护、遗址文化的提炼和剖析,从文化展示、延续、拓展等方面对公园进行总体规划布局,将遗址文化要素附于公园的实体景观空间,展示薛家岗文化、皖国文化和农耕文化的传统魅力,对承传与发扬遗址文化、保护与利用考古遗址,做出了积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家岗 遗址公园规划 文化脉络 遗址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善本碑帖综述
2
作者 周林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22-40,共19页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中华瑰宝数十万件,尤以书画等最为精彩。其中碑帖约有1239种,虽数量不多但多为罕见的孤本善拓,其主要来源为清宫旧藏且大都集中在馆藏号故帖000001-000273,宋拓等则几乎全部集中在馆藏号故帖000001-000061,购赠等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中华瑰宝数十万件,尤以书画等最为精彩。其中碑帖约有1239种,虽数量不多但多为罕见的孤本善拓,其主要来源为清宫旧藏且大都集中在馆藏号故帖000001-000273,宋拓等则几乎全部集中在馆藏号故帖000001-000061,购赠等部分除《晋王羲之兰亭序宋拓本宋人摹萧翼辨才图合卷》外几无特别的善本,故暂且不论。时至今日,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与古籍等领域的研究已深入开展,而善本碑帖则空白较多,故文章结合已公开的碑帖图片与《钦定石渠宝笈》等史料,对所藏宋拓本详加考证,以期全面恢复其面貌,为官方编纂《台北故宫博物院善本碑帖综录》及故宫博物院百年院庆碑帖展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内府 《石渠宝笈》 善本碑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民间剪纸文化形态的生发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竟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0年第1期135-148,共14页
从艺术形态进行中国民间剪纸文化的研究不胜枚举,但从文化形态视角,具体地说,从非物质文化形态方面研究中国民间剪纸的尚不多见。本文首先从文化遗产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民间剪纸的特性,然后分析了中国民间剪纸文化形态生发的具体方面,... 从艺术形态进行中国民间剪纸文化的研究不胜枚举,但从文化形态视角,具体地说,从非物质文化形态方面研究中国民间剪纸的尚不多见。本文首先从文化遗产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民间剪纸的特性,然后分析了中国民间剪纸文化形态生发的具体方面,尤其是社会环境、技术条件、信仰和观念、母胎艺术形式等,强调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化形态学方面重审中国民间剪纸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剪纸 文化形态 艺术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城林,南京
4
作者 仲德崑 周扬 +14 位作者 史永高 赖自力 刘先觉 薛冰 贺云翱 陶思炎 喻学才 张正康 童本勤 赵辰 张雷 王浩 张青萍 周琦 李海清 《中外建筑》 2009年第3期7-27,共21页
仲德崐:《中外建渤杂志每一期围绕一个城市做一个主题,以座谈的形式谈论城市、谈论建筑、谈论文化,我是受杂志社的委托来召开这次关于我们南京城市的论坛。今天我们论坛的主题是“山水城林,南京论建”,“建”非宝剑的“剑”,而是... 仲德崐:《中外建渤杂志每一期围绕一个城市做一个主题,以座谈的形式谈论城市、谈论建筑、谈论文化,我是受杂志社的委托来召开这次关于我们南京城市的论坛。今天我们论坛的主题是“山水城林,南京论建”,“建”非宝剑的“剑”,而是建设的“建”,如果是宝剑的“剑”,那么就有武林大会的意思了。我们请了南京各领域的专家,有规划方面、建筑方面、风景园林方面,还有一些不可缺少的文化人。我始终有一个观点,认为一个城市的建设绝对不仅仅是建设一个物质环境,而是一个文化的氛围。我记得沙里宁曾经讲过一句话,“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这个城市的人民在追求着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水城 风景园林 物质环境 杂志社 城市 文化 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山水文化内涵及城市水文化品牌建设浅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徐玉良 徐建平 +4 位作者 干有成 韩超 孙文昀 戴惠东 周娇艳 《中国水利》 2021年第3期59-61,共3页
江苏省昆山市具有典型江南水乡风貌,有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和悠久的水文化发展史,水文化是其城市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苏南全面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昆山市应格外珍视历史文化禀赋,加强现代化背景下水文化发展研究与实践,为... 江苏省昆山市具有典型江南水乡风貌,有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和悠久的水文化发展史,水文化是其城市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苏南全面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昆山市应格外珍视历史文化禀赋,加强现代化背景下水文化发展研究与实践,为建设最具江南水乡特质的国际文化名城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山 水文化 城市品牌形象 城市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生活”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制度实践与调适——以苏州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勇 夏健 +2 位作者 周敏 秦天 李广斌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0-97,122,共9页
在社会大转型时期,传统村落空间日益脱嵌于现代生活的需求,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转化为保护制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矛盾。基于“制度—生活”分析框架,以苏州为例,从微观动态的视角分析传统村落保护制度的实践及效果,并尝... 在社会大转型时期,传统村落空间日益脱嵌于现代生活的需求,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转化为保护制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矛盾。基于“制度—生活”分析框架,以苏州为例,从微观动态的视角分析传统村落保护制度的实践及效果,并尝试揭示保护制度调适的内在逻辑。研究认为,由于保护制度的初始设计存在“权力和责任不对等”“权利和义务不对等”等问题,保护制度实践引发了多重生活困境,从而导致村民的不满。与此同时,基层组织对制度的选择性执行,造成保护制度执行力弱化。基于保护制度实践的反馈,制度制定者基于“责任上移,权利下移”,将日常生活的合理诉求纳入保护制度建设及其修订中,既推动制度与生活的趋同,又提升了保护制度的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保护制度 制度调适 制度和生活 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麾将军李秀碑》传世拓本考
7
作者 周林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3-31,共9页
《云麾将军李秀碑》为书中仙手李邕晚年的书法代表作品,传世宋拓仅有三件,且皆为清代碑帖收藏大家李宗瀚所藏,兹就此碑宋拓与明清翻刻本等传世版本信息,结合文献史料略做考证梳理,以期全面恢复其原始的版本面貌。
关键词 《云麾将军李秀碑》 李宗瀚 宋拓本 明清翻刻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祝化蝶考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宁邦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2-196,共5页
化蝶情节的出现是梁祝传说基本成型的重要标志;对化蝶最早出现的时间、地点及其成因,学界存在诸多误解;高丽古籍《十抄诗》与《夹注名贤十抄诗》发现后,化蝶情节来由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挑战;梁祝化蝶最早在南宋末年出现于江苏宜兴,其由来... 化蝶情节的出现是梁祝传说基本成型的重要标志;对化蝶最早出现的时间、地点及其成因,学界存在诸多误解;高丽古籍《十抄诗》与《夹注名贤十抄诗》发现后,化蝶情节来由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挑战;梁祝化蝶最早在南宋末年出现于江苏宜兴,其由来并非受韩凭妻化蝶影响,与宜兴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梁武帝传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梁祝 祝英台 化蝶 起源 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爨宝子碑》泐文及校碑考正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宁邦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4-171,共8页
文章在版本比较的基础上,采取金石考据的方法,对晋名碑《爨宝子碑》碑文释读存在分岐或误释的字进行考辨,指出该碑作伪的手法及其对书界学界的危害,纠正了长期以来对一些字的误识;对《增补校碑随笔》等权威校碑著作关于《爨宝子碑》校... 文章在版本比较的基础上,采取金石考据的方法,对晋名碑《爨宝子碑》碑文释读存在分岐或误释的字进行考辨,指出该碑作伪的手法及其对书界学界的危害,纠正了长期以来对一些字的误识;对《增补校碑随笔》等权威校碑著作关于《爨宝子碑》校碑方法提出了异议,提供了《爨宝子碑》校碑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金石学 《爨宝子碑》 拓本 校碑 版本 考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花英烈精神的历史地位及弘扬与传承路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贺云翱 陈竟 干有成 《传媒论坛》 2019年第18期1-2,共2页
南京雨花台是中国共产党人及爱国志士的集中殉难地。在雨花台牺牲的烈士们,是成千上万革命先烈的杰出代表,是党的伟大初心的坚守者和实践者中的一部分。他们的光辉事迹和崇高精神,闪耀着伟大民族精神的光芒,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极为... 南京雨花台是中国共产党人及爱国志士的集中殉难地。在雨花台牺牲的烈士们,是成千上万革命先烈的杰出代表,是党的伟大初心的坚守者和实践者中的一部分。他们的光辉事迹和崇高精神,闪耀着伟大民族精神的光芒,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有着极高的历史地位,应加强弘扬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花英烈精神 优秀文化传播 历史地位 弘扬与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祝同冢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宁邦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9-225,共7页
同冢是梁祝传说中的重要环节。梁祝墓冢及相关遗迹于各地多有所见,并有不同说法,且质疑之说一直存在。世上并无真正的梁祝墓冢,梁祝亦非历史真实人物。梁祝同冢缘起与宜兴地裂、孙皓封禅立祝英台及梁武帝有关。同冢传说不早于晚唐时于... 同冢是梁祝传说中的重要环节。梁祝墓冢及相关遗迹于各地多有所见,并有不同说法,且质疑之说一直存在。世上并无真正的梁祝墓冢,梁祝亦非历史真实人物。梁祝同冢缘起与宜兴地裂、孙皓封禅立祝英台及梁武帝有关。同冢传说不早于晚唐时于宜兴出现,后流传到浙江、山东、河南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祝 祝英台 同冢 义妇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祝传说起源时间再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宁邦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9-114,132,共7页
梁祝传说的发生与宜兴"祝英台读书处"巨型石刻有关,石刻位于古善权寺后的碧藓岩。"祝英台读书处"成刻背后的缘由极不光鲜,与它毗邻的善权寺及祝英台密切相关。唐"会昌灭佛"运动中,钟离简之出资购得善权寺... 梁祝传说的发生与宜兴"祝英台读书处"巨型石刻有关,石刻位于古善权寺后的碧藓岩。"祝英台读书处"成刻背后的缘由极不光鲜,与它毗邻的善权寺及祝英台密切相关。唐"会昌灭佛"运动中,钟离简之出资购得善权寺产,至咸通八年(867),李蠙经上奏"收赎"寺产谋为私宅,为堵非议者之口,后将"祝英台读书处"六字与其奏书及皇帝的批复一同刻于寺后碧藓岩,刻字时间为唐咸通十三年(872)。"祝英台读书处"原是引导人们识读碧藓岩上文字的标识,因后人对刻石文字的误解才造就了梁祝传说的发生,故唐咸通十三年(872)为梁祝传说起源的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祝 祝英台读书处 祝英台 起源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祝传说与“华山畿”故事渊源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宁邦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1年第1期63-69,共7页
“华山畿”故事流行于六朝。古今多认为梁祝传说与“华山畿”故事存在附会。《乐府诗集》所载“华山畿”故事存在错误,学界对故事的认识亦存在诸多误区。“华山畿”之“华山”为镇江句容的宝华山。梁祝传说起源与“华山畿”故事并无关联。
关键词 梁祝 华山畿 华山 宝华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朝画像砖“满瓶莲花”纹饰之管窥 被引量:2
14
作者 史一帆 《中国美术》 2023年第1期87-93,共7页
南朝画像砖是窥探这一时期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窗口。佛教艺术的不断东渐,改变了南朝画像砖的语言面貌。具有佛教性质的“满瓶莲花”纹饰有着与中国传统墓葬文化同样的“永生”目标,因而被墓葬艺术纳入了表现范围。长江下游画像砖中佛教... 南朝画像砖是窥探这一时期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窗口。佛教艺术的不断东渐,改变了南朝画像砖的语言面貌。具有佛教性质的“满瓶莲花”纹饰有着与中国传统墓葬文化同样的“永生”目标,因而被墓葬艺术纳入了表现范围。长江下游画像砖中佛教性质的图像有着从佛像到非佛像图案的发展规律。南朝时期,佛像砖的退出、“满瓶莲花”纹饰在墓葬中的出现与消失,体现出南朝佛教文化发展与传统墓葬文化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像砖 纹饰 佛教艺术 墓葬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