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亚地区出土早期钱纹陶瓷器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贺云翱 冯慧 李洁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4-95,共12页
Coin-patterned Pottery and pocelain is a kind of important vessels which prevailed at the area of China and East Asia from 1st century AD to 6th century AD.The study shows that,this kind of vessels originated in China... Coin-patterned Pottery and pocelain is a kind of important vessels which prevailed at the area of China and East Asia from 1st century AD to 6th century AD.The study shows that,this kind of vessels originated in China and could be dated back to the late Western Han Dynasty,and then was transmitted to Korean Peninsula and Vietnam.In China it was mainly discovered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Changjiang River and Ling’nan(岭南)Area.From Western Han to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the shape,crafts and patterns of the pottery and porcelain witnessed its own evolution displayed in this paper,which can help to date the similar findings from different areas.The prevailing of this kind of pottery and porcelain in east Asia,displays a common love and admiration of the people from different nations for coin-patterned utensil.So this paper provides a unique viewpoint for the study on the origination and spreading of coin-admiration in the China-centered east Asia in ancien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地区 陶瓷器 钱纹 早期 出土 装饰图案 南北朝时期 工艺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江苏省域范围历史中心城市区域影响力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芙蓉 徐建刚 +1 位作者 贺云翱 尹向军 《遥感信息》 CSCD 2011年第1期97-103,共7页
以《中国历史地图集》为主要数据来源,以GIS为数据处理和分析手段,以秦统一中国以来的20个历史时期为断代时段,推演了江苏省域范围所有县级以上的历史中心城市的区域影响力沿革,并对贯穿2170年历史长河的江苏省域范围综合区域影响力进... 以《中国历史地图集》为主要数据来源,以GIS为数据处理和分析手段,以秦统一中国以来的20个历史时期为断代时段,推演了江苏省域范围所有县级以上的历史中心城市的区域影响力沿革,并对贯穿2170年历史长河的江苏省域范围综合区域影响力进行了叠加分析。旨在用新技术手段尝试揭示江苏省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深远的区域影响,分析其范围内县级以上历史中心城市构成的区域影响力的地域分布及其变迁规律,为江苏省在历史中寻找新时期的突破和探索未来的方向奠定一定的历史分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历史中心城市 区域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生活”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制度实践与调适——以苏州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勇 夏健 +2 位作者 周敏 秦天 李广斌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0-97,122,共9页
在社会大转型时期,传统村落空间日益脱嵌于现代生活的需求,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转化为保护制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矛盾。基于“制度—生活”分析框架,以苏州为例,从微观动态的视角分析传统村落保护制度的实践及效果,并尝... 在社会大转型时期,传统村落空间日益脱嵌于现代生活的需求,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转化为保护制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矛盾。基于“制度—生活”分析框架,以苏州为例,从微观动态的视角分析传统村落保护制度的实践及效果,并尝试揭示保护制度调适的内在逻辑。研究认为,由于保护制度的初始设计存在“权力和责任不对等”“权利和义务不对等”等问题,保护制度实践引发了多重生活困境,从而导致村民的不满。与此同时,基层组织对制度的选择性执行,造成保护制度执行力弱化。基于保护制度实践的反馈,制度制定者基于“责任上移,权利下移”,将日常生活的合理诉求纳入保护制度建设及其修订中,既推动制度与生活的趋同,又提升了保护制度的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保护制度 制度调适 制度和生活 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祝化蝶考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宁邦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2-196,共5页
化蝶情节的出现是梁祝传说基本成型的重要标志;对化蝶最早出现的时间、地点及其成因,学界存在诸多误解;高丽古籍《十抄诗》与《夹注名贤十抄诗》发现后,化蝶情节来由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挑战;梁祝化蝶最早在南宋末年出现于江苏宜兴,其由来... 化蝶情节的出现是梁祝传说基本成型的重要标志;对化蝶最早出现的时间、地点及其成因,学界存在诸多误解;高丽古籍《十抄诗》与《夹注名贤十抄诗》发现后,化蝶情节来由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挑战;梁祝化蝶最早在南宋末年出现于江苏宜兴,其由来并非受韩凭妻化蝶影响,与宜兴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梁武帝传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梁祝 祝英台 化蝶 起源 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爨宝子碑》泐文及校碑考正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宁邦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4-171,共8页
文章在版本比较的基础上,采取金石考据的方法,对晋名碑《爨宝子碑》碑文释读存在分岐或误释的字进行考辨,指出该碑作伪的手法及其对书界学界的危害,纠正了长期以来对一些字的误识;对《增补校碑随笔》等权威校碑著作关于《爨宝子碑》校... 文章在版本比较的基础上,采取金石考据的方法,对晋名碑《爨宝子碑》碑文释读存在分岐或误释的字进行考辨,指出该碑作伪的手法及其对书界学界的危害,纠正了长期以来对一些字的误识;对《增补校碑随笔》等权威校碑著作关于《爨宝子碑》校碑方法提出了异议,提供了《爨宝子碑》校碑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金石学 《爨宝子碑》 拓本 校碑 版本 考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隋书·食货志》勘误二则
6
作者 张勇盛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6-66,共1页
笔者研读中华书局点校本《隋书》卷二四《食货志》时,发现其于标点、校勘方面存在着一些失误。今不揣谫陋,略举两条,祈望方家不吝赐教。1."百姓或私以古钱交易,有直百五铢、五铢、女钱、太平百钱、定平一百、五铢稚钱、五铢对文等号。"
关键词 五铢 食货志 定平一百 女钱 点校本 《隋书》 对文 鹅眼 《通志》 《通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祝同冢考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宁邦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9-225,共7页
同冢是梁祝传说中的重要环节。梁祝墓冢及相关遗迹于各地多有所见,并有不同说法,且质疑之说一直存在。世上并无真正的梁祝墓冢,梁祝亦非历史真实人物。梁祝同冢缘起与宜兴地裂、孙皓封禅立祝英台及梁武帝有关。同冢传说不早于晚唐时于... 同冢是梁祝传说中的重要环节。梁祝墓冢及相关遗迹于各地多有所见,并有不同说法,且质疑之说一直存在。世上并无真正的梁祝墓冢,梁祝亦非历史真实人物。梁祝同冢缘起与宜兴地裂、孙皓封禅立祝英台及梁武帝有关。同冢传说不早于晚唐时于宜兴出现,后流传到浙江、山东、河南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祝 祝英台 同冢 义妇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祝传说起源时间再考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宁邦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9-114,132,共7页
梁祝传说的发生与宜兴"祝英台读书处"巨型石刻有关,石刻位于古善权寺后的碧藓岩。"祝英台读书处"成刻背后的缘由极不光鲜,与它毗邻的善权寺及祝英台密切相关。唐"会昌灭佛"运动中,钟离简之出资购得善权寺... 梁祝传说的发生与宜兴"祝英台读书处"巨型石刻有关,石刻位于古善权寺后的碧藓岩。"祝英台读书处"成刻背后的缘由极不光鲜,与它毗邻的善权寺及祝英台密切相关。唐"会昌灭佛"运动中,钟离简之出资购得善权寺产,至咸通八年(867),李蠙经上奏"收赎"寺产谋为私宅,为堵非议者之口,后将"祝英台读书处"六字与其奏书及皇帝的批复一同刻于寺后碧藓岩,刻字时间为唐咸通十三年(872)。"祝英台读书处"原是引导人们识读碧藓岩上文字的标识,因后人对刻石文字的误解才造就了梁祝传说的发生,故唐咸通十三年(872)为梁祝传说起源的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祝 祝英台读书处 祝英台 起源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祝”等五个著名民间爱情传说共性特征论
9
作者 王宁邦 张茈文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2期130-135,148,共7页
《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牛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等民间传说流传久远、影响较大。这类故事中,主角均为并不追求轰轰烈烈生活的普通百姓,而非“才子佳人”,多出现地位高、出身优越的女子主动追求男子的情节,但二人... 《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牛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等民间传说流传久远、影响较大。这类故事中,主角均为并不追求轰轰烈烈生活的普通百姓,而非“才子佳人”,多出现地位高、出身优越的女子主动追求男子的情节,但二人共同生活的美景并不长久,均以幻想的“团圆”作结等,这些共性特征折射出下层平民的爱情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祝 孟姜女 白娘子 七仙女 民间传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