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继往与开来——南京大学专业创建的理念与实践探索 |
桑新民
梁林梅
刘永贵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8
|
|
|
2
|
我国综合性大学早期培养电化教育专业人才的先例和经验(上)——金陵大学推行电化教育30年系列述评之一 |
李金萍
辛显铭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
3
|
我国综合性大学早期培养电化教育专业人才的先例和经验(下)——金陵大学推行电化教育30年系列述评之一 |
李金萍
辛显铭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
4
|
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建模研究及其方法论——与美国“94定义”研究群体的对话(上) |
桑新民
李曙华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3
|
|
|
5
|
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建模研究及其方法论——与美国“94定义”研究群体的对话(下) |
桑新民
李曙华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0
|
|
|
6
|
专业协会在大学创新发展中的独特作用——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成功之道探秘 |
刘永贵
郑旭东
|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
7
|
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
汪霞
钱小龙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
8
|
教育技术与绩效技术之关系探讨 |
梁林梅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9
|
|
|
9
|
分层课程: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差异性教学模型——脑科学成果改进美国中小学教育的又一有效范例 |
吕林海
|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
10
|
全球化视野中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潮流——东亚研究型大学网络文化共建共享的战略思考 |
桑新民
|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
11
|
浅析我国社会权力结构对高校教师聘任制的影响——从伯顿·R·克拉克的高等教育系统三角权力关系视觉的考察 |
沈瑞林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
12
|
《面向管理者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新旧版比较研究 |
秦炜炜
|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
13
|
教育技术管理——走向信息时代的教育组织变革管理 |
梁林梅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
14
|
专业与学者:解读金陵大学电化教育专业创办史 |
黄小英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
15
|
西部师范院校师范生对免费教育政策意向的调查研究——以西部地区某师范大学为例 |
戴艾芳
余秀兰
|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
2009 |
3
|
|
|
16
|
浅析欧洲文化与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关系 |
叶玉娣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
17
|
现代远程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 |
裴雯雯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
2009 |
2
|
|
|
18
|
1874名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问题认识调查 |
孙志凤
王婧
冒荣
曲铭峰
张红霞
xieoming Li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36
|
|
|
19
|
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思考 |
桑新民
郑文勉
钟浩梁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4
|
|
|
20
|
大学研究性教学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以“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课程为个案 |
梁林梅
刘永贵
桑新民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
2007 |
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