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学系统专业与学习系统研究所评介 被引量:5
1
作者 丁煜 桑新民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9-92,共4页
2006年10月本文作者访问了美国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名牌专业: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学系统专业和学习系统研究所。本文介绍了该专业的历史、现状,特别是当前研究的主要课题,以及对我国教育技术专业建设、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教学系统专业 学习系统研究所 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视野中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潮流——东亚研究型大学网络文化共建共享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8
2
作者 桑新民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20,共6页
高等教育信息化如何向纵深发展?本文首先通过4个相互联系的典型案例,揭示了在信息化与全球化两大潮流共同冲击下,世界高等教育内外结构正在发生深层变革的新趋势;接着深入剖析了网络文化对大学校园文化带来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及其时代根源... 高等教育信息化如何向纵深发展?本文首先通过4个相互联系的典型案例,揭示了在信息化与全球化两大潮流共同冲击下,世界高等教育内外结构正在发生深层变革的新趋势;接着深入剖析了网络文化对大学校园文化带来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及其时代根源;最后从8个方面提出了在东亚研究型大学之间创建数字化快速通道,从IT主管部门之间跨时空、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入手,在网络文化的共建共享中推动大学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战略合作,提高东亚研究型大学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影响力与竞争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高等教育信息化 东亚研究型大学联盟 网络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继往与开来——南京大学专业创建的理念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18
3
作者 桑新民 梁林梅 刘永贵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7,共7页
如何在国内外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历史长河和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中,思考和谋划中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改革发展的战略和策略?本文结合南京大学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与知识工程)专业创办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索,提... 如何在国内外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历史长河和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中,思考和谋划中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改革发展的战略和策略?本文结合南京大学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与知识工程)专业创办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索,提出了许多当前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乃至基础理论深化发展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实践、理论和政策问题,希望能引起关注和争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历史 专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早期电教史研究取得新突破——金陵大学电化教育史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6
4
作者 朱敬 刘永贵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6-6,共1页
关键词 金陵大学 研讨会综述 早期 电教 教育史 中央电视台 电化 “浮出水面” 历史资源 百年诞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MOOCs与现实课堂结合的教学模式——系统科学与圣塔菲网络课程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曙华 李洋 桑新民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4年第5期17-23,共7页
从世界前沿的发展来看,MOOCs有三个值得关注的趋势:即把线上线下(O2O)的课程创新与体验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学科的特点和差异;注重方法的探索及方法论的创新。如何将三者有效整合,是当前推动MOOCs研究与实践深化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世界前沿的发展来看,MOOCs有三个值得关注的趋势:即把线上线下(O2O)的课程创新与体验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学科的特点和差异;注重方法的探索及方法论的创新。如何将三者有效整合,是当前推动MOOCs研究与实践深化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此,特意把圣塔菲研究所开设的两门MOOCs课程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基于跨学科的方法论视角、以师生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在网络课程新时空中教师和学生各自的体验、不同背景学习者之间的优势互补,揭示了信息时代建立教学相长、能者为师之新型师生关系和跨学科师生团队的重要性。特别是复杂性研究中所使用的建模工具NetLogo,此类"新工具"在网络课程新时空中开展跨学科研究和研究性学习的独特作用。Moocs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复杂性研究、尤其是自组织理论等新思维及其方法论在MOOCs研究乃至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日益凸显,若以此指导MOOCs与现实课堂的双向互动、协同创新,对实现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s O2O 混合学习 圣塔菲研究所 NETLOGO 遗传算法 系统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学习向何处去——绿色学习研究论纲 被引量:30
6
作者 桑新民 谢阳斌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16,共7页
本文在信息时代学习方式变革的视野中提出了"学习向何处去?"这一严峻的时代课题。文章深入考察了以e-Learn ing为代表的各种学习新概念,认为这些源自西方文化教育土壤的学习概念反映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之新特点,但却没有包... 本文在信息时代学习方式变革的视野中提出了"学习向何处去?"这一严峻的时代课题。文章深入考察了以e-Learn ing为代表的各种学习新概念,认为这些源自西方文化教育土壤的学习概念反映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之新特点,但却没有包含对学习活动及其后果的价值判断。论文对学习的"绿色"本质和工业文明所导致的学习文化之严重异化、"污染"进行了深刻剖析,提出了"绿色学习"(G-Learning)这一科学与人文内在统一的东方学习文化新概念。论文阐述了G-Learning的丰富内涵,论证了倡导"绿色学习"、开展"学习环保"之重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并就如何借鉴40多年来世界"绿色环保"运动的成功经验,协调个体、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不同学习主体的眼前和长远学习需求与"学习利益",开展"21世纪学习文化创新工程"进行了初步的行动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学习 G—Learning 绿色校园 e—Learning 学习创新 学习环保 学习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建模研究及其方法论——与美国“94定义”研究群体的对话(上) 被引量:33
7
作者 桑新民 李曙华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共8页
从教育技术学的定义研究,深入到范畴、理论体系的构建、建模研究,并开展与国际同行的对话,这显然是我国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深化发展、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本文深入剖析了美国"94定义"范畴模型的贡献和局限,提出用"学习&... 从教育技术学的定义研究,深入到范畴、理论体系的构建、建模研究,并开展与国际同行的对话,这显然是我国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深化发展、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本文深入剖析了美国"94定义"范畴模型的贡献和局限,提出用"学习"范畴取代"理论与实践"这一非专业范畴的核心与桥梁地位,并以中国文化和当代非线性科学为方法论指导,开发出包括两级范畴的教育技术学范畴复杂网络动态结构模型。这是本专业范畴体系建模研究的重要尝试,希望引起专业人士的重视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定义 范畴体系 建模 94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建模研究及其方法论——与美国“94定义”研究群体的对话(下) 被引量:10
8
作者 桑新民 李曙华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18,共11页
从教育技术学的定义研究,深入到范畴、理论体系的构建、建模研究,并开展与国际同行的对话,这显然是我国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深化发展、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本文深入剖析了美国"94定义"范畴模型的贡献和局限,提出用"学习&... 从教育技术学的定义研究,深入到范畴、理论体系的构建、建模研究,并开展与国际同行的对话,这显然是我国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深化发展、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本文深入剖析了美国"94定义"范畴模型的贡献和局限,提出用"学习"范畴取代"理论与实践"这一非专业范畴的核心与桥梁地位,并以中国文化和当代非线性科学为方法论指导,开发出包括两级范畴的教育技术学范畴复杂网络动态结构模型。这是本专业范畴体系建模研究的重要尝试,希望引起专业人士的重视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定义 范畴体系 建模 94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究竟是什么?——多学科视野中的学习研究论纲 被引量:102
9
作者 桑新民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5年第1期8-17,共10页
学习是当代多学科共同探索的前沿和热门话题,而且成为关心人类命运的企业家和政治家们所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由此推动着全球范围内创建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化社会的时代潮流。本文从中国文化传统和西方心理学对学习概念的两种解读入手,剖... 学习是当代多学科共同探索的前沿和热门话题,而且成为关心人类命运的企业家和政治家们所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由此推动着全球范围内创建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化社会的时代潮流。本文从中国文化传统和西方心理学对学习概念的两种解读入手,剖析了目前学习理论的成就与局限性,然后将学习研究的视野从微观扩展到宏观,从个体扩展到团队与社会,分别从教育哲学、管理科学、教育技术学、历史哲学和哲学人类学的广阔视野,对人类学习活动进行了理论探索,提出并论证了与生产方式同一层次的"学习方式"范畴,提出"学习是人类自身再生产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和人类整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认为"发展自身的人类学习能力同改造外部世界的人类生产能力(生产力)共同构成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动力和源泉", 并倡导创建一套能够从历史哲学的广阔视野来透视、解读和预测人类复杂学习活动及其矛盾运动的理论,从总体上认识和把握人类学习活动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使我国当前所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具有更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研究 学习活动 学习概念 学习化社会 教育技术学 教育哲学 社会实践活动 再生产 “科学发展观” 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教育技术发展前沿问题研究与反思--由南国农教授报告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明选 梁林梅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0年第1期10-13,57,共5页
"新时期教育技术发展前沿问题高层论坛"于2009年11月在江南大学召开,南国农教授应邀在大会上作题为《关注学科前沿,寻求发展新路》的报告,阐述了国内教育技术最新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应关注的领域。报告中提到的... "新时期教育技术发展前沿问题高层论坛"于2009年11月在江南大学召开,南国农教授应邀在大会上作题为《关注学科前沿,寻求发展新路》的报告,阐述了国内教育技术最新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应关注的领域。报告中提到的建构主义问题、教育技术研究和应用领域问题及中国教育技术的本土化发展问题等,引起与会专家学者的思考。南先生强调,要警惕学科发展中的盲从和依附心态,要以一种"借鉴、平等对话和共同发展"的原则来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要基于中国的本土文化和教育实践重构具有中国特色教育理论体系,这都给我国教育技术从业者以警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论坛 南国农报告 教育技术研究 问题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通论 被引量:10
11
作者 桑新民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3-36,共4页
本文认为,学习与研究方法和方法论,本身也存在一个如何正确选择方法的问题。为了帮助研究者在复杂多变的方法论王国中辨明方向,本文提出了方法论分类体系中的三维坐标系,并以此为指导,对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之演进发展进行了反思和透析,... 本文认为,学习与研究方法和方法论,本身也存在一个如何正确选择方法的问题。为了帮助研究者在复杂多变的方法论王国中辨明方向,本文提出了方法论分类体系中的三维坐标系,并以此为指导,对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之演进发展进行了反思和透析,提出了正确使用研究方法的四大要旨。文章最后还将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类别概括为"三师一者",认为当前兴起的"设计研究法"必将成为新一代教学设计师所必须掌握和精通的专业技能,并由此对教育技术学乃至整个教育学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方法 方法论 教育技术学 教学设计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4
12
作者 蔡建东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6年第2期23-25,共3页
本文对教育技术学科学实证主义、人文主义两大研究范式的对立性与相对合理性进行了辨析,指出两大研究范式对立的根本原因在于非此即彼的简单二元论思想。由于选取具体研究对象的不同,两大研究范式在“对象-方法”的适宜性上都做到了历... 本文对教育技术学科学实证主义、人文主义两大研究范式的对立性与相对合理性进行了辨析,指出两大研究范式对立的根本原因在于非此即彼的简单二元论思想。由于选取具体研究对象的不同,两大研究范式在“对象-方法”的适宜性上都做到了历史上的相对合理。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两大范式在趋向辩证的过程中,实现了“通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研究范式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跨国网络课程学习体验与反思——以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基于ICT的协作交流”课程为对象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林梅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2年第4期53-58,共6页
近年来欧洲一些国家提供跨校、跨国的学位课程越来越多,以网络课程为依托的课程共享已成为欧洲跨国高等教育的主要模式之一。笔者亲历了由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等校共同开设的"基于ICT的协作交流"课程的学习过程。该课程的学习... 近年来欧洲一些国家提供跨校、跨国的学位课程越来越多,以网络课程为依托的课程共享已成为欧洲跨国高等教育的主要模式之一。笔者亲历了由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等校共同开设的"基于ICT的协作交流"课程的学习过程。该课程的学习目标是锻炼学习者在多元文化情况下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课程主要采用通过网络的个人自学和小组团队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笔者总结完成全球性课程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对网络学习的重视,拥有发达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拥有成熟的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远程学习者,学校对教学各环节的精心组织和设计。当然,全球性课程建设根本保障是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成功实施了欧洲学分转换系统,鼓励欧洲各国大学利用各自优势,共同建立世界一流的网络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 网络课程 精品课程 跨国共享 学习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CIO角色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38
14
作者 李逢庆 桑新民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29,共5页
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如何统一战略规划,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建立与完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并进一步推动高校管理体制的数字化、高效能重组,不仅已成为越来越多大学领导者的共识,而且成为大学改革深化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本文对CIO体制的历... 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如何统一战略规划,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建立与完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并进一步推动高校管理体制的数字化、高效能重组,不仅已成为越来越多大学领导者的共识,而且成为大学改革深化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本文对CIO体制的历史演变和CIO角色、职责、能力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并提出对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信息化 CIO角色 CIO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教育的两大攻坚战:学习评价与资源评价 被引量:22
15
作者 谢阳斌 桑新民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0年第1期3-9,共7页
这是围绕我国当前远程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学者对话。我国第三代远程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如何超越当前远程教育发展的"瓶颈",作者认为,健全、完善和创新远程教育评价体系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这不仅要... 这是围绕我国当前远程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学者对话。我国第三代远程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如何超越当前远程教育发展的"瓶颈",作者认为,健全、完善和创新远程教育评价体系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这不仅要创新学生的考试模式,而且要健全、完善对教师、课程、资源的评价和对远程教育办学主体及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评价。围绕这一突破口需要开展两大攻坚战——学习评价与资源评价,落脚点是提高远程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信心与综合素质。这是提高中国远程教育质量的难点和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教育 改革突破 学习评价 学习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协会在大学创新发展中的独特作用——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成功之道探秘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永贵 郑旭东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24,29,共5页
专业协会在美国大学创新发展中起着独特的重要作用。本文分析、概括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高等教育信息化专业组织EDUCAUSE在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历史经验。作者认为:联合各方力量,影响和推动国家高等教育信息化战略与政策的制... 专业协会在美国大学创新发展中起着独特的重要作用。本文分析、概括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高等教育信息化专业组织EDUCAUSE在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历史经验。作者认为:联合各方力量,影响和推动国家高等教育信息化战略与政策的制定,坚持把教学、科研、管理的数字化变革作为大学IT服务的立足点,以共建共享为纽带推动美国大学之间的IT合作与联盟,是该组织长期选择、形成的三大主攻方向;而在商业利益与教育价值的平衡中引导大学信息化产业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搭建各类人员之间对话、交流、合作的舞台则是该组织的成功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UCAUSE 高等教育信息化 战略与政策 合作与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设计师的岗位职责及其资格认证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郭雨 桑新民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27,共4页
近年来,对教学设计师的研究开始受到关注。本文,系统考察与透析了美国教学设计师的岗位职责及其资格认证体系发展的历史、现状、主要内容及其理论与政策基础,介绍了教学设计师在当前美国高校的角色与岗位职责,并从中国的现实出发,提出... 近年来,对教学设计师的研究开始受到关注。本文,系统考察与透析了美国教学设计师的岗位职责及其资格认证体系发展的历史、现状、主要内容及其理论与政策基础,介绍了教学设计师在当前美国高校的角色与岗位职责,并从中国的现实出发,提出了研究和借鉴美国成功经验,使中国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设计师更快走向世界的三点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师 资格认证 教育技术学 教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技术在美国高校中的角色——访普林斯顿大学信息技术部 被引量:10
18
作者 丁煜 桑新民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7年第2期73-76,共4页
教育技术在美国大学教学和科研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作者与美国名校普林斯顿大学的信息技术部进行了交流,以此为个案,分析了教育技术工作者在高校中的服务者角色定位、正在加强的研究和开发者角色以及发展中的教育变革推动者角色。... 教育技术在美国大学教学和科研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作者与美国名校普林斯顿大学的信息技术部进行了交流,以此为个案,分析了教育技术工作者在高校中的服务者角色定位、正在加强的研究和开发者角色以及发展中的教育变革推动者角色。希望通过对这三种角色的分析,能对我国高校中的信息技术中心的建设和我国高校的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部 学术服务 普林斯顿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拉·巴纳锡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梁林梅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27,共6页
贝拉·巴纳锡(Bela H·Banathy)是美国著名的系统设计专家,他的宏观教育系统设计思想在美国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与意义。本文在对巴纳锡学术经历和社会系统设计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着重对他的综... 贝拉·巴纳锡(Bela H·Banathy)是美国著名的系统设计专家,他的宏观教育系统设计思想在美国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与意义。本文在对巴纳锡学术经历和社会系统设计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着重对他的综合系统设计理论及教育系统设计理论进行了分析与评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拉·巴纳锡 系统探究 综合系统设计 教育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技术管理——走向信息时代的教育组织变革管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梁林梅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18,共6页
本论文首先分析了未来组织管理的趋势及信息时代教育组织管理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回顾和总结了信息技术在组织中应用的现状与启示,在对变革管理理论与过程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技术管理的拓展与重新定位——走向信息时代的教育组织... 本论文首先分析了未来组织管理的趋势及信息时代教育组织管理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回顾和总结了信息技术在组织中应用的现状与启示,在对变革管理理论与过程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技术管理的拓展与重新定位——走向信息时代的教育组织变革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管理 教育技术管理 组织变革 变革管理 教育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