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与外语教育技术整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 被引量:17
1
作者 莫锦国 许能锐 刘骎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0-103,共4页
通过外语教学改革的不断实践,一些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本文将从课程设置、考试制度及采用这些教学模式的优势与问题等方面来介绍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三种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 外语教育技术 整合 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研究
2
作者 陆小兵 黄蓓蓓 钱小龙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6-98,共13页
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是加强人才过程性培养,促进博士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路径。依据生态位理论的内涵阐释,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可以视为一种微型生态系统,所涉利益主体构成了特有的基本生态位,体现出一定的生态位差异与动态演变性特征... 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是加强人才过程性培养,促进博士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路径。依据生态位理论的内涵阐释,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可以视为一种微型生态系统,所涉利益主体构成了特有的基本生态位,体现出一定的生态位差异与动态演变性特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的基本生态主要体现为目标定位、组织架构、关键节点及实施流程,而其生态位功能可以解构为预警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我国的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第一,树立学术生态系统理念,细化预警机制的实施方略;第二,合理设置生态位分离举措,提升机制运行的可操作性;第三,适度提升生态位扩展效应,关注退出补偿机制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 生态系统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博士生 分流退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应历史教学法——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的创新途径 被引量:6
3
作者 顾露雯 汪霞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6-40,共5页
教学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要素。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高校积极开发和实验"主动学习教学法",以确定哪些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实现通识教育目标。其中,"回应历史教学法"通过让学生以... 教学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要素。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高校积极开发和实验"主动学习教学法",以确定哪些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实现通识教育目标。其中,"回应历史教学法"通过让学生以扮演角色的方式参加一种或多种根据历史情境精心设计的游戏,有效地实现了以下通识教育目标:合作学习能力、写作与口头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道德价值观与移情、公民参与能力和全球化的视野。该教学法不仅成为21世纪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的一种创新途径,而且对我国现阶段的大学通识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应历史教学法 主动学习教学法 通识教育实施 通识教育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的新态势——以杜克大学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顾露雯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40,共5页
作为美国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杜克大学的国际化发展一直居于美国领先地位。进入21世纪全球化时代,它不仅提出了基于全球视野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世界公民",而且实施了跨学科的、以全球化议题为切入点的整合课程方案,并... 作为美国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杜克大学的国际化发展一直居于美国领先地位。进入21世纪全球化时代,它不仅提出了基于全球视野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世界公民",而且实施了跨学科的、以全球化议题为切入点的整合课程方案,并运用强调交流与合作技能的多元教学方法,明确将国际化和跨学科作为新的10年本科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其创新的目标与实践对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化建设与本科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公民 大学国际化 跨学科 整合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去行政化”中的政府责任 被引量:1
5
作者 陆小兵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3年第5期86-89,共4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与大学之间存在着控制与被控制、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政府是大学的唯一主宰,并构成了政府主宰下大学的行政依附,导致了中国大学发展中的"行政化"问题。在新中国大学六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中,政府虽对大学实...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与大学之间存在着控制与被控制、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政府是大学的唯一主宰,并构成了政府主宰下大学的行政依附,导致了中国大学发展中的"行政化"问题。在新中国大学六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中,政府虽对大学实施了多次行政体制改革,但直到今天,这种体制整顿与清理一直还未从实质上突破大学的行政依附。在当前"去行政化"的场域中,政府应当审视自己在"去行政化"中的责任和担当,从更长远的目标上来制定国家的大学发展政策,对大学的健康发展给予必要的支持,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和环境条件,以民主与法制还大学以本来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依附 去行政化 中国大学 制度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大学英语教育发展及研究的回顾与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斑斑 邢菲 王海啸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6-64,共9页
新中国70年来,中国大学英语教育经历了萎缩、复苏、停滞、恢复、稳定、改革和改革深化七个各具特色的发展阶段。对这七个阶段的8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同时对国内围绕大学... 新中国70年来,中国大学英语教育经历了萎缩、复苏、停滞、恢复、稳定、改革和改革深化七个各具特色的发展阶段。对这七个阶段的8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同时对国内围绕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文献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在过去70年间,我国的大学英语无论是在教学大纲的完整性与科学性,还是在教学研究的系统性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教学目标内涵更为丰富,满足更多层次的需求;教学方法从"单一""应试"等为特色逐渐转向培养英语应用能力的综合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从单纯的依赖传统教材发展到基于网络、多媒体、移动设备和传统手段的综合应用;教学研究从最初的思辨为主发展到能运用更为科学的定量和定性方法展开研究,研究范式更加规范化。展望未来,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应进一步突出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开展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推进中国特色大学英语教育理论建构与研究,为实现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创造良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大学英语 教学大纲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关键要素、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1
7
作者 陆小兵 陈妍霏 钱小龙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1,42,共9页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点,通过培养数字化创新型人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要素;建立网络化数据资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数据要素;构建智能化教育生态,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产业要素。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新质生...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点,通过培养数字化创新型人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要素;建立网络化数据资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数据要素;构建智能化教育生态,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产业要素。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是通过革新育人模式,培养新型劳动者;挖掘数据资源,孕育新型劳动对象;搭建数字生态,催生新型劳动资料。因此,高校要坚持系统观念,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加强数据资源管理,切实保障数据安全;加快数字教育集群发展,催生多元化产业新业态,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数字化转型 新质生产力 人才要素 数据要素 产业要素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国家应对危机的国际教育政策 被引量:1
8
作者 蒋玉梅 田联进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4,I0005,I0006,共12页
地缘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人力资本再生产危机成为影响国际教育政策的主要社会动因。以美、英、澳、加为代表的西方留学大国通过调整国际教育政策来应对各类社会危机,并维护其在国际教育领域的规则制定权、话语权和既得利益。在应对危机... 地缘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人力资本再生产危机成为影响国际教育政策的主要社会动因。以美、英、澳、加为代表的西方留学大国通过调整国际教育政策来应对各类社会危机,并维护其在国际教育领域的规则制定权、话语权和既得利益。在应对危机时,西方国家的国际教育政策都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逻辑,以新殖民主义为历史逻辑,以民族主义为现实逻辑。未来西方国家在国际教育决策中,政府角色将更加明显,政策的价值取向将更加多元,政策的实用性也更加鲜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危机 国际教育 教育危机 教育决策 教育市场 教育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音回路对词汇习得的作用——不同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对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曹宁 陈桦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68,共5页
语音回路在多个研究中都被证实对二语词汇习得有促进作用,然而这些研究主要是基于母语为拼音文字的英语学习者。对于母语为符号文字的英语学习者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且这一促进作用是否受学习者二语水平影响也鲜有研究。本研究比较了较高... 语音回路在多个研究中都被证实对二语词汇习得有促进作用,然而这些研究主要是基于母语为拼音文字的英语学习者。对于母语为符号文字的英语学习者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且这一促进作用是否受学习者二语水平影响也鲜有研究。本研究比较了较高和较低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假词时语音回路的作用。两组学习者在两种条件下(控制条件和发音抑制条件)分别完成了两组配对联想学习任务。结果表明,当语音回路被抑制时,两组学习者的学习效果都减弱,但是高水平组下降的幅度要显著地大于较低水平组。由此可见,语音回路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习得的促进作用受学习者二语水平的影响,并且二语水平越高,促进作用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回路 词汇习得 二语水平 跨语言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纾的翻译》理论导言的修改对“化境论”译学思想的影响--以新籍版本学为视角
10
作者 李寄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8,F0003,共10页
本文首先简明陈述了新籍版本学的要义,为论析《林纾的翻译》版本嬗变及其理论导言文稿的修改提供理论视角。其次,挑选了5个最重要的版本,对它们的基本情况作了概要说明。再次,以文稿的增补、删节、改动、注释调整为正文,集中论析了文稿... 本文首先简明陈述了新籍版本学的要义,为论析《林纾的翻译》版本嬗变及其理论导言文稿的修改提供理论视角。其次,挑选了5个最重要的版本,对它们的基本情况作了概要说明。再次,以文稿的增补、删节、改动、注释调整为正文,集中论析了文稿修改的得失及其对“化境论”译学思想的影响。研究发现文稿从一版发凡起例的卓越译学著作,逐渐升华为五版开宗立派的中国现代译学经典。钱钟书对文稿的修改可以为当代译学著述提供宝贵的启示。最后,本文呼吁译学界同仁把翻译研究与版本学结合起来,二者结合会带来新的视角和新的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钟书 林纾的翻译 化境论 文稿修改 新籍版本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视野下教育促进创造力发展的分析:理论观点与现实经验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陆小兵 钱小龙 王灿明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38,共11页
一直以来,有关教育对于创造力发展的作用存在争议,但最终形成了共识,即教育可以促进创造力的发展。基于对创造力的认识,如何通过教育实现创造力发展也面临许多现实的困难,但可以明确的是,在当前和未来,发展每一个儿童的创造力已经成为... 一直以来,有关教育对于创造力发展的作用存在争议,但最终形成了共识,即教育可以促进创造力的发展。基于对创造力的认识,如何通过教育实现创造力发展也面临许多现实的困难,但可以明确的是,在当前和未来,发展每一个儿童的创造力已经成为教育的核心使命之一。为了实现这一核心使命,可以尝试采用教学实践的融入、教育环境的创设、教师的创造力培训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四种策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走在了教育促进创造力发展改革与实践的最前沿。中国在教育促进创造力发展的改革与实践中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仍然存在不少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障碍,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借鉴来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力发展 教育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输出频次对英语韵律特征习得的作用 被引量:38
12
作者 陈桦 孙欣平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共8页
本文报告了频次对学习者英语韵律特征习得作用的研究。16位大学生被随机分成4组,要求受试者以不同频次倾听8位本族语者的对话,随后要求他们以不同频次朗读所听内容,每组的输入频次与朗读频次呈反比。结果发现,输入频次对学生韵律结构习... 本文报告了频次对学习者英语韵律特征习得作用的研究。16位大学生被随机分成4组,要求受试者以不同频次倾听8位本族语者的对话,随后要求他们以不同频次朗读所听内容,每组的输入频次与朗读频次呈反比。结果发现,输入频次对学生韵律结构习得的影响显著,而输出频次的作用不显著;输入和输出频次对重音(核心焦点)及音调的作用均未产生显著差异;学习者对信息焦点、句末报告短语、位于句末的时间/地点状语和呼语等韵律特征的习得难度最大。研究说明,"熟能生巧"应该关注如何"熟",而不应仅单纯地增加输入或输出频次。研究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应该加强英语韵律特征的显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次效应 韵律特征 二语习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rdNet与BNC介入下的第二语言心理词汇联系模式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小撒 王文宇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4-84,共11页
文章旨在通过词汇联想测试手段探索中国英语学习者心理词汇的联系模式。八十四名美国与中国大学生分别独立完成英语词汇联想测试。数据收集结束后,研究者借助WordNet及BNC对联想测试的反应词加以分类。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英语本族语者... 文章旨在通过词汇联想测试手段探索中国英语学习者心理词汇的联系模式。八十四名美国与中国大学生分别独立完成英语词汇联想测试。数据收集结束后,研究者借助WordNet及BNC对联想测试的反应词加以分类。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英语本族语者纵聚合联系、横组合联系与百科式联系呈逐级递减态势,而学习者这三种联系则呈现U型态势,横组合联系比例偏低,并且横组合联系词整体提取速度较慢;第二,高水平学习者纵聚合词汇联系的比例显著高于中等水平的学习者,而两组学习者的横组合联系却没有显著差异,这在某种程度上验证了语言间概念共享节点远多于搭配共享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词汇 WORDNET BNC 纵聚合联系 横组合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地图绘制及南海诸岛指称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6
14
作者 于文杰 朱静怡 徐桑奕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9-125,共7页
南海诸岛自汉代起,就有我国古代王朝行政管辖与统治,及历代民众劳作的纷繁丰富的记载,及其他许多相关的文献资料。然而,仅就我国南海诸岛的名称而言,直到民国时期还处于演变的过程之中,民国时期诸多大陆与南海地图的绘制,真实记录了我... 南海诸岛自汉代起,就有我国古代王朝行政管辖与统治,及历代民众劳作的纷繁丰富的记载,及其他许多相关的文献资料。然而,仅就我国南海诸岛的名称而言,直到民国时期还处于演变的过程之中,民国时期诸多大陆与南海地图的绘制,真实记录了我国南海诸岛名称历史演变的轨迹。知识分子、教育界与政府等领域均有其历史的指称。这一指称,记录了南海诸岛名称演变及中国对南海诸岛行使权力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南海地图 诸岛名称 海洋意识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陆小兵 钱小龙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6-75,共10页
构建高质量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是发达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普遍趋势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对普通高中课程进行了近半个世纪的改革,从标准化课程到限制性学术课程,再到大学预备课程,逐渐呈现出许多颇具特色的性质和现象。其改革... 构建高质量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是发达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普遍趋势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对普通高中课程进行了近半个世纪的改革,从标准化课程到限制性学术课程,再到大学预备课程,逐渐呈现出许多颇具特色的性质和现象。其改革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通过积极开展服务性学习项目强化普通高中课程与社会的联系;通过不断增加学术性课程内容完善普通高中核心课程内容体系;通过政策引导和机制优化推动职业与技术教育在普通高中课程中的融入和整合;通过积极推行二元入学课程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普通高中课程 课程改革 基本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文军 陆小兵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2-150,共9页
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追求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已成当下亟须解决的任务。研究基于国际中文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应遵循的通用性、可操作性、效率优先、多元评价等原则,初步创建了以理念目标、资源利用、育人培才及... 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追求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已成当下亟须解决的任务。研究基于国际中文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应遵循的通用性、可操作性、效率优先、多元评价等原则,初步创建了以理念目标、资源利用、育人培才及特色效果为维度的PRCH国际中文教育质量评价框架,并在该框架下构建了由10个二级指标和22个三级指标构成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具有聚焦核心内容、重视人才培养、关注特色建设和实行多元评价等特点,并提出了国际中文教育机构质量保障的PAVAE模型,为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工具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国际中文教育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傅雷的后期翻译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云霞 李寄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8-102,共5页
论文论述了傅雷后期(1949~1966)的翻译。在翻译路线上,傅译中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的作品占压倒性优势;傅雷采用了传统白话为语体。傅雷的后期翻译受到了当时主流意识形态和出版体制的制控。论文还呈现了傅雷苦闷孤独的心境,并进而探... 论文论述了傅雷后期(1949~1966)的翻译。在翻译路线上,傅译中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的作品占压倒性优势;傅雷采用了传统白话为语体。傅雷的后期翻译受到了当时主流意识形态和出版体制的制控。论文还呈现了傅雷苦闷孤独的心境,并进而探讨傅雷的身份以及绝望弃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雷 文学翻译 意识形态 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幻灭和永生——解读艾米莉·迪金森诗歌的死亡主题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陆晓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92-94,共3页
死亡是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迪金森反复吟咏的主题,她的死亡诗歌触及了死亡的规律、过程和意义。在基督教的传统教义和爱默生超验主义的影响下,迪金森的死亡观是豁达而又现实的,指出死亡是通往永生的桥梁,但灵魂最终能否获得永生... 死亡是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迪金森反复吟咏的主题,她的死亡诗歌触及了死亡的规律、过程和意义。在基督教的传统教义和爱默生超验主义的影响下,迪金森的死亡观是豁达而又现实的,指出死亡是通往永生的桥梁,但灵魂最终能否获得永生还掌握在个人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金森 死亡诗 永生 自我的努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傅雷的后期翻译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云霞 李寄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0-104,共5页
在翻译路线上,傅雷的翻译中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的作品占压倒性优势;傅雷采用了传统白话为语体,他的后期翻译(1949-1966)受到了当时主流意识形态和出版体制的控制,呈现了傅雷苦闷孤独的心境。
关键词 傅雷 文学翻译 意识形态 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傅雷的后期翻译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忠明 李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7-111,共5页
傅雷的职业翻译生涯始自1932年,翻译前后长达34年,以1949年为界可以很便当地分为前后两期。前后期刚好各17年。翻译路线与翻译文体的变化不仅与傅雷个人的翻译理念、审美趣味、心境和情绪有关,而且受到了其时主流意识形态和出版体制... 傅雷的职业翻译生涯始自1932年,翻译前后长达34年,以1949年为界可以很便当地分为前后两期。前后期刚好各17年。翻译路线与翻译文体的变化不仅与傅雷个人的翻译理念、审美趣味、心境和情绪有关,而且受到了其时主流意识形态和出版体制的制控。本文论述傅雷后期翻译,并呈现后期傅雷苦闷孤独的心境,进而探讨傅雷的身份以及他绝望弃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雷 后期翻译 心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