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3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指向性声源的声场分区控制研究
1
作者 沈国诚 石黎 +2 位作者 邹海山 卢晶 雷成友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7,共13页
声场分区控制系统向声场中不同区域传播不同的音频信息,由于声源的指向性使它在不同方向辐射的声功率大小不同,针对汽车座舱这一应用场景,研究声源指向性对声场分区控制性能的影响.首先,基于自由场的理论模型进行声场分区控制的仿真,针... 声场分区控制系统向声场中不同区域传播不同的音频信息,由于声源的指向性使它在不同方向辐射的声功率大小不同,针对汽车座舱这一应用场景,研究声源指向性对声场分区控制性能的影响.首先,基于自由场的理论模型进行声场分区控制的仿真,针对前区和后区分别为亮区的情况,分析不同位置声源对亮区和暗区声能量的贡献,研究声源指向性对声场分区控制性能的影响并给出定性解释.其次,通过优化两个闭箱扬声器之间的幅值比和相位差,设计具有不同指向性的组合源.最后,在消声室环境中使用组合源进行实验,比较使用不同指向性组合源得到的声场分区控制效果,并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以前区为亮区时,声源指向性对声对比度有显著影响,通过调整组合源的指向性,分区控制效果可优于使用单极子声源得到的控制效果;以后区为亮区时,使用不同指向性声源得到的控制效果没有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场分区控制 组合源 指向性声源 声对比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非线性弹簧振子链作为声学超表面产生高次谐波
2
作者 孙成浩 王浩宇 +2 位作者 费仲晗 赖耘 刘晓宙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6,共9页
介绍了一种声学超表面的设计方法,其利用多个非线性弹簧振子链在辐射声场中产生谐波.超表面单元是由两个非线性弹簧连接的质量链,该单元具有两个谐振频率.单元振动幅度的基波和二次谐波分量通过多重尺度法求解.通过将较高的谐振频率设... 介绍了一种声学超表面的设计方法,其利用多个非线性弹簧振子链在辐射声场中产生谐波.超表面单元是由两个非线性弹簧连接的质量链,该单元具有两个谐振频率.单元振动幅度的基波和二次谐波分量通过多重尺度法求解.通过将较高的谐振频率设置为较低频率的n倍,并以较低的谐振频率激励系统,能量会从低频模式转移到高频模式.非线性引起系统内部共振并带来能量转移,这导致高频模式出现较大的振动幅度.理论与数值结果的一致性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对弹簧二次非线性系数、单元谐振频率和外界激励频率进行的参数调控,验证了这种非线性系统的鲁棒性.此外,有限元仿真模拟了具有更强的高次谐波传输能力的非线性超表面模型.本研究为实现非线性弹簧振子系统中的谐波提供了思路,将声学超表面的研究范围扩展到非线性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超表面 多重尺度法 内部共振 谐波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觉距离感知的主观评价及脑电事件相关电位实验研究
3
作者 杜诗沁 林志斌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听觉距离感知在识别潜在危险、确定声源位置、日常活动、人际交流、音乐和艺术表演以及学习与记忆过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结合主观评价和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分析,通过行为学实验和脑电图(Electroencepha... 听觉距离感知在识别潜在危险、确定声源位置、日常活动、人际交流、音乐和艺术表演以及学习与记忆过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结合主观评价和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分析,通过行为学实验和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生理测量,探究了听觉距离感知的现象及其潜在机制.主观评价结果表明,被试在近距离条件下的距离感知较为准确.在远距离条件下,感知准确性下降,呈现出与幂函数拟合一致的低估现象.行为学实验结果表明,与近偏差刺激相比,被试对远偏差刺激的响应错误率与反应时间均显著增加.在ERP实验结果中,观察到P1-N1-P2复合体的存在.在无注意力条件下,P3a成分仅在偏差更明显的近偏差刺激处出现,而引入注意力后,无论远偏差还是近偏差刺激,P3a成分均有显现.P3b成分仅在引入注意力的条件下显著,并且随着刺激强度降低和任务难度增加,其时延增加且振幅下降.ERP图像还揭示了大脑半球特异化的现象,结果显示右半球对于距离相关的听觉刺激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距离感知 听觉主观评价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声源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金属材料非线性声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徐从元 姜文华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28-335,共8页
非线性声学方法在材料特性的无损检测中 ,特别是在微结构的变化及金属疲劳的检测中有很大的应用前途 报道了一种用接触换能器法测量材料的超声非线性系数的方法 ,并用此方法从实验上测量了不同疲劳程度的LY - 12铝合金棒的超声非线性系... 非线性声学方法在材料特性的无损检测中 ,特别是在微结构的变化及金属疲劳的检测中有很大的应用前途 报道了一种用接触换能器法测量材料的超声非线性系数的方法 ,并用此方法从实验上测量了不同疲劳程度的LY - 12铝合金棒的超声非线性系数 .此外还测量了材料的声衰减 ,并从理论上考虑了声衰减对样品超声非线性系数测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非线性声学参量比线性声学参量对材料的疲劳程度更为敏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 非线性声学特性 实验 金属材料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声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乔文孝 吴文虬 王耀俊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86-395,共10页
多孔介质声学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应用性很强的声学分支。1956年Biot提出流体饱和多孔介质声传播理论,奠定了该声学分支的理论基础。1980年Plona用实验证实在流体饱和多孔介质中存在包括Biot慢纵波在内的三种体声波,对Biot理论的研究和... 多孔介质声学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应用性很强的声学分支。1956年Biot提出流体饱和多孔介质声传播理论,奠定了该声学分支的理论基础。1980年Plona用实验证实在流体饱和多孔介质中存在包括Biot慢纵波在内的三种体声波,对Biot理论的研究和应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后来,人们对Biot理论进行了多方面的修正、完善,使其成为最成功的多孔介质声学理论,并广泛应用于资源的声波勘探和其它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声学 声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阻抗管过渡过程对于测量声学参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周静雷 沈勇 邹健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8-406,共9页
提出了用单传声器以扫频获得传递函数来精确测量长阻抗管末端试件声学参数的测量方法.用正弦信号代替随机信号作为测试信号,可以显著的提高测量精度.但是对于长阻抗管,因为过渡过程时间较长,所以要消除过渡过程的不利影响.首先从理论上... 提出了用单传声器以扫频获得传递函数来精确测量长阻抗管末端试件声学参数的测量方法.用正弦信号代替随机信号作为测试信号,可以显著的提高测量精度.但是对于长阻抗管,因为过渡过程时间较长,所以要消除过渡过程的不利影响.首先从理论上证明了冲击响应与扫频测量过渡过程时间之间的关系,接着提出根据冲击响应用施罗德积分来计算过渡过程时间的方法,然后从理论上分析了过渡过程时间与试件声学参数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多种试件进行测试,确定了过渡过程时间同声学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都表明,长阻抗管过渡过程时间随着试件吸声系数的增加而减小.为了保证测量精度,需要合理设定测量系统的延迟时间,以避免过渡过程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传声器 传递函数法 过渡过程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化学基础研究中的声学问题 被引量:37
7
作者 冯若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02-412,共11页
近年来,我们完成了一系列声化学基础研究工作。在本综述文中,将着重介绍我们有关声化学反应产额与各种声场参数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这些声场参数包括声强、声功率、声辐照时间、声频率及声波波形等。
关键词 声化学 基础研究 超声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超声中的声学非线性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龚秀芬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86-298,共13页
本文综述了医学超声频率和强度范围内出现的一系列非线性声学现象及其对医学诊断和治疗的影响。作为超声诊断的新参量,着重介绍非线性参量及其成像技术在生物组织特性的鉴别中的新进展。内容以我们近年来的工作为主,也提及有关的结果。
关键词 医学 超声 非线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学多层结构介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程营 刘晓峻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22-29,48,共8页
首先回顾了声学多层结构介质的研究历史,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了近几年在声学多层结构介质特异声传输调控和原型声学功能器件方面的一些工作进展。从声学的角度,系统介绍了多层结构介质的有效介质理论,系统声学参数的各向异性近似,在声波... 首先回顾了声学多层结构介质的研究历史,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了近几年在声学多层结构介质特异声传输调控和原型声学功能器件方面的一些工作进展。从声学的角度,系统介绍了多层结构介质的有效介质理论,系统声学参数的各向异性近似,在声波隐身斗篷中的应用。通过严格散射理论推导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了声斗篷系统的近场声压分布和远场散射强度,发现该设计可在低频较宽的频带范围内显著降低被遮蔽区域的声散射截面;在此频率区间内,声信号散射截面随着频率的提高而增加,其截止频率由薄层厚度决定。最后对该领域的研究作了若干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多层结构介质 声散射 声隐身斗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O_x薄膜的结构与声学特性研究
10
作者 周凤梅 李哲 +3 位作者 WASA Kiyotaka 范理 张淑仪 水修基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8-921,925,共5页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不同条件、不同基片上制备氧化碲(TeOx)薄膜,并通过X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制备的TeOx薄膜的结构和成分进行了分析。研制了TeOx/36°YX-LiTaO3结构的Love波器件,对Love波器件的...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不同条件、不同基片上制备氧化碲(TeOx)薄膜,并通过X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制备的TeOx薄膜的结构和成分进行了分析。研制了TeOx/36°YX-LiTaO3结构的Love波器件,对Love波器件的延时温度系数(TCD)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36°YX-LiTaO3基片上制作的水平切变声波器件的延时温度系数相比,Love波器件的延时温度系数因TeOx薄膜的沉积而减小,故TeOx薄膜的延时温度系数为负值,其变化量取决于TeOx薄膜的制备条件和薄膜厚度。因此,TeOx/36°YX-LiTaO3结构Love波器件的延时温度系数可通过选择TeOx薄膜的制备条件和膜厚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Ox薄膜 Love波器件 延时温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内单座椅局部区域有源噪声控制研究
11
作者 于洋 李航 +1 位作者 邹海山 林志斌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8-338,共11页
目前,汽车局部区域降噪主要通过有源降噪头枕来降低人耳处的噪声,但乘客的移动会影响降噪效果.结合人头跟踪系统可解决这一问题,代价是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以车门扬声器为次级声源,在副驾驶位置乘客头部周围较大的区域进行局部降噪... 目前,汽车局部区域降噪主要通过有源降噪头枕来降低人耳处的噪声,但乘客的移动会影响降噪效果.结合人头跟踪系统可解决这一问题,代价是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以车门扬声器为次级声源,在副驾驶位置乘客头部周围较大的区域进行局部降噪,并优化误差传感策略提升其降噪性能.首先,建立轻度阻尼边界的闭空间声场有限元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研究了某一局部区域内取得3 dB降噪效果的频率上限、误差点数量和位置对降噪效果的影响以及误差点布放的优化问题;最后,在典型城市道路上进行不同车速下的有源噪声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车速为50,60和80 km·h^(-1)时,副驾驶头部区域内(0.4 m×0.4 m×0.2 m)3 dB降噪的频率上限约为370 Hz,误差点位置对降噪效果有较大影响.采用遗传算法优化误差点选择可提高降噪性能,使用12个优选误差点即可达到使用75个均匀布放误差点的降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噪声控制 局部区域降噪 汽车路噪 误差传感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为零的零折射率声学超材料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蓝君 李义丰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9-75,共7页
以普通波导管内部嵌入弹性薄膜为基本单元结构,构造了零折射率声学超材料.研究表明,在频率为fm=453.64Hz时能实现等效质量密度为零的零折射率超材料.在零折射率超材料两端接上截面积较大的普通波导管构造了复合零折射率超材料,利用声传... 以普通波导管内部嵌入弹性薄膜为基本单元结构,构造了零折射率声学超材料.研究表明,在频率为fm=453.64Hz时能实现等效质量密度为零的零折射率超材料.在零折射率超材料两端接上截面积较大的普通波导管构造了复合零折射率超材料,利用声传输线理论和声阻抗匹配理论,分析了该复合超材料中能量传输和轴向声压分布情况.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尽管在零折射率超材料与普通波导管之间存在极大的几何不匹配,系统在输入声波频率为fm和Fabry-Pérot(FP)共振频率时能实现声波完全传输,且在频率fm处具有相位超耦合和传输增强等特性.除此之外,当改变复合超材料中零折射率超材料的长度D和弯曲角度θ时,发现其在频率为fm时所具有的特性不变,而FP共振频率的大小会随零折射率超材料长度的变化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超材料 零折射率 质量密度 传输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绕型声学超构材料的近零折射率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佳惠 蓝君 +1 位作者 王浩然 李义丰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5-701,共7页
近零折射率材料是一类等效质量密度和等效体模量的倒数同时趋于零或者其中之一趋于零的声学超构材料,在近零折射率声学超构材料中声波会表现出声速无穷大、高效声传输等特性,这些特性为声波调控带来了一些独特的应用.以圆形盘绕型结构... 近零折射率材料是一类等效质量密度和等效体模量的倒数同时趋于零或者其中之一趋于零的声学超构材料,在近零折射率声学超构材料中声波会表现出声速无穷大、高效声传输等特性,这些特性为声波调控带来了一些独特的应用.以圆形盘绕型结构为基本单元,该基本单元通过对空间的卷曲和盘绕,大大增加了声波在单元中的传播路径.通过对单个圆形盘绕型基本单元的等效参数进行计算,得到基本单元近零折射率特性所对应的频率点,以具有此近零折射率特性的结构为基本单元来构造声学超构材料.通过利用超构材料对刚性散射体进行不同方式的包裹以实现声隐身效应.此外,利用该基本单元对不同形状的弯曲波导管进行填充实现了声波隧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超构材料 近零折射率 声隐身 声波隧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行驶汽车的座舱噪声有源控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古志武 石黎 +2 位作者 陈锴 陶建成 邹海山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8-859,共12页
目前座舱噪声的有源控制研究一般针对车速低于80 km·h^(-1)、噪声以路噪为主的情况.高速行驶汽车的座舱噪声主要包括路噪和风噪,其有源控制鲜有研究.针对这一问题,基于实测噪声数据和传递函数通过离线仿真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在... 目前座舱噪声的有源控制研究一般针对车速低于80 km·h^(-1)、噪声以路噪为主的情况.高速行驶汽车的座舱噪声主要包括路噪和风噪,其有源控制鲜有研究.针对这一问题,基于实测噪声数据和传递函数通过离线仿真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在风洞实验室、转鼓半消声室以及高速周回道的实验对汽车在不同车速下行驶时的路噪、风噪和总噪声进行测量,分析路噪和风噪在总噪声中的占比及降噪需求.然后,基于上述三种场景的实测噪声数据与传递函数对路噪和风噪的有源噪声控制性能进行解耦分析,研究参考传感器数目和布放位置对控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24个振动参考可对路噪降低10 dBA以上,但即使使用超过100个振动参考,对风噪的降噪量也小于5 dBA,原因是在风噪激励下,振动参考与误差信号的相干性较差.最后,通过遗传算法对24个振动参考传感器的最优布放位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接近一半的参考传感器应优先布置于车辆底盘和车内地面,保证经该路径传递的噪声降低较多的情况下,在车身其他位置布放参考传感器以取得更高降噪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噪声控制 汽车高速行驶 路噪 风噪 参考传感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MD-EWT的超声组织谐波成像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淼淼 赖宁磊 +2 位作者 晏张平 林伟军 刘晓宙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1-239,共9页
针对超声组织谐波成像中宽带射频回波信号的谐波分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逐次变分模态分解(SVMD)和经验小波变换(EWT)的信号滤波算法,简称SVMD-EWT。其对信号进行逐次变分模态分解,收集窄带模态的中心频率。结合经验小波变换中自适应频... 针对超声组织谐波成像中宽带射频回波信号的谐波分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逐次变分模态分解(SVMD)和经验小波变换(EWT)的信号滤波算法,简称SVMD-EWT。其对信号进行逐次变分模态分解,收集窄带模态的中心频率。结合经验小波变换中自适应频谱曲线局部极小值寻找方法对模态进行分类。将判定为基波成分与谐波成分相互混叠的模态的能量作为优化经验小波变换模态边界的参数,设计经验小波滤波器对超声射频回波信号做滤波处理。仿真和实验表明相比传统的人为给定截止频率的带通滤波器和将发射反相位信号得到的回波信号相加滤波的脉冲反转法,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更好的滤波性能和稳定性。带通滤波器和本文方法滤波后生成的乳腺肿瘤谐波B超图对比度分别为15.77 dB和20.78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谐波成像 谐波分离 变分模态分解 经验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BiLSTM及ResNet网络的板中损伤TFM定位与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颜劲夫 何其骏 +1 位作者 瞿业峰 李义丰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576,共11页
针对全聚焦(Total Focusing Method,TFM)成像技术因其耗时长,在工业应用中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NN-BiLSTM(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网络的快速TFM成像方法,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从全... 针对全聚焦(Total Focusing Method,TFM)成像技术因其耗时长,在工业应用中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NN-BiLSTM(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网络的快速TFM成像方法,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从全矩阵数据中提取关键特征,接着结合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来预测金属板上损伤的区域位置,再使用TFM技术在损伤区域进行精确成像.为了进一步提升损伤检测的准确性,引入基于ResNet网络的损伤尺寸检测方法以实现对损伤大小的精确检测.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三维铝板仿真模型,并通过模型变换构建神经网络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全聚焦成像方法相比,CNN-BiLSTM网络展现出较高的区域定位精度,定位准确率达到95.26%,并具有显著的效率优势,平均定位速度提升了46.4%;同时,损伤尺寸大小的检测结果验证了基于ResNet网络的方法在损伤尺寸评估方面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测试集上达到了99.26%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B波 TFM 损伤检测 CNN-BiLSTM Res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参量阵扬声器远场指向性的研究
17
作者 陈哲 李梦同 +2 位作者 钟家鑫 卢晶 章东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2-836,共5页
指向性是描述参量阵扬声器产生的音频声辐射的直接指标,但由于其中复杂的非线性过程,准确且高效地预测指向性较为困难。文章采用直接球卷积模型和改进球卷积模型,理论推导了矩形参量阵扬声器的远场指向性。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半边长均为... 指向性是描述参量阵扬声器产生的音频声辐射的直接指标,但由于其中复杂的非线性过程,准确且高效地预测指向性较为困难。文章采用直接球卷积模型和改进球卷积模型,理论推导了矩形参量阵扬声器的远场指向性。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半边长均为0.2 m的矩形活塞源参量阵扬声器,在声源频率为64 kHz情况下音频频率对指向性的影响,并在消声室通过实验测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球卷积模型对指向性主瓣的预测结果更好,并且能够预测出高音频声频率时的旁瓣成分,是目前指向性最有效且准确的预测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量阵扬声器 指向性 球卷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声学共轭超材料的简化设计
18
作者 张若妍 范理 +2 位作者 张淑仪 程利平 徐晓东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7-836,共10页
非厄米超材料通过对材料参数虚部的调控,可以实现在传统厄米系统中无法实现或不易调控的新颖现象.其中,声学共轭材料是一种基于非厄米声学原理设计的新型材料,其特点是材料有效声学参数——有效质量密度和体积压缩系数,互为共轭关系.通... 非厄米超材料通过对材料参数虚部的调控,可以实现在传统厄米系统中无法实现或不易调控的新颖现象.其中,声学共轭材料是一种基于非厄米声学原理设计的新型材料,其特点是材料有效声学参数——有效质量密度和体积压缩系数,互为共轭关系.通过对声学参数的有效调控,可以实现独特的声学现象,如声学激光模式和相干完美吸收模式.针对共轭材料对材料参数的要求极高且难以实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共轭超材料简化设计,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这种简化设计的特殊声学性能.研究表明,该简化设计可以实现共轭材料中的声学激光模式和相干完美吸收模式.同时,发现入射波的相位差和波束宽度不对称情况对两种模式均有明显的调控作用.研究将为设计各种声学装置,包括声学吸收器、声波激发和小声波调控等应用带来新的可能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共轭超材料 声学激光模式 相干完美吸收 零折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九届近代声学国际研讨会在南京成功举办
19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5-255,共1页
2012年5月20日,值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由近代声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中国声学学会、江苏省声学学会、水声信号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的第九届近代声学国际研讨会(ISMA9)在南京举行。
关键词 国际研讨会 南京大学 近代声学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声学学会 水声信号处理 声学研究所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率超声辐射LEVOVIST试剂致家兔肝脏微血管栓塞的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吴巍 宁新宝 +2 位作者 姜藻 郭晓远 冯若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0-302,共3页
探讨在生物体内输注LEVOVIST试剂以增强其被低功率超声辐射时微小血管栓塞形成效率的新途径 .将 1 2只成年家兔随机平均分为单纯超声、单纯LEVOVIST试剂、低功率超声幅射 +LEVOVIST试剂作用组和对照组共 4组进行实验 ;实验样本均作常规... 探讨在生物体内输注LEVOVIST试剂以增强其被低功率超声辐射时微小血管栓塞形成效率的新途径 .将 1 2只成年家兔随机平均分为单纯超声、单纯LEVOVIST试剂、低功率超声幅射 +LEVOVIST试剂作用组和对照组共 4组进行实验 ;实验样本均作常规病理组织学方法分析 ,实验数据均作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显示低功率超声辐射 +LEVOVIST试剂可显著增强声孔效应和血管栓塞率 ,靶区内 89 1 1 %的微小血管栓塞 ;单纯超声辐射血管组的栓塞效果不明显 ,单纯LEV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声孔效应 LEVOVIST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