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刘林元教授访谈 |
刘林元
许素菊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2005 |
0 |
|
2
|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张亮教授访谈 |
张亮
赵立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3
|
论文科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南京大学哲学系国学启蒙班为例 |
郭明姬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4
|
哲学界面临的形势和哲学工作的改革——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孙伯(钅癸)同志在“哲学与改革”讨论会上的报告 |
孙伯(钅癸)
|
《江苏社会科学》
|
1985 |
0 |
|
5
|
新时代文科基层教学组织的构建与运行——以南京大学哲学素质教育虚拟教研室为例 |
张亮
汪琳玥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9
|
|
6
|
数字化资本主义的末路:逆人类纪的负熵抗争——斯蒂格勒2016年南京大学研究课程解读之一 |
张一兵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7
|
论中国大学哲学通识教育的内容改革 |
陈琳
张亮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8
|
“理想主义”哲学世界观的立与破——马克思大学时代诗作的哲学解读 |
张亮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9
|
元哲学:走向使用的社会空间理论——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解读 |
张一兵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0
|
|
10
|
胜利来之不易——省社联理事南大哲学系副主任胡福明同志的发言 |
胡福明
|
《江苏社会科学》
|
1982 |
0 |
|
11
|
中国哲学中的“心”之性能与精神——以“心无限量”为中心的考察 |
李承贵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日常物化意识批判与马克思的主体性哲学内涵再辨识 |
刘怀玉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电子游戏文化认同机制的哲学阐释——基于唐·伊德的文化诠释学 |
倪山川
蔡仲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2
|
|
14
|
论美国研究型大学文科拔尖人才的培养方式及借鉴 |
于天禾
张亮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15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组织保障——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 |
李文涛
任兆妮
|
《现代管理科学》
|
2019 |
2
|
|
16
|
“Z世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交互模式探析 |
高娟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9
|
|
17
|
北约认知战的技术构架及其哲学反思 |
张亮
宗益祥
|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18
|
怎样有效开展线下思想引领活动?——基于对全国高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 |
连李生
余鸿飞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9
|
社会空间实践与空间表象和表征——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解读 |
张一兵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20
|
“数学问题提出”的三种教学形态:比较与分析 |
郑毓信
|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