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地区中老年牙周炎患者牙齿缺失情况调查 被引量:19
1
作者 肖健平 谭葆春 吴文蕾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2-546,共5页
目的:调查南京地区中老年牙周炎患者的牙齿缺失情况。方法:对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因牙周炎导致牙齿缺失且年龄≥35岁的就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424人,其中男218人,女206人。缺牙共计2 635颗,其中前牙616颗,后牙2... 目的:调查南京地区中老年牙周炎患者的牙齿缺失情况。方法:对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因牙周炎导致牙齿缺失且年龄≥35岁的就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424人,其中男218人,女206人。缺牙共计2 635颗,其中前牙616颗,后牙2 019颗,平均缺牙数为6.21颗。缺失牙数与年龄、学历、经济收入、职业、口腔卫生习惯、吸烟、全身疾病情况、压力及家族史等因素有关。结论:南京地区中老年牙周炎患者牙齿缺失较多,需加强牙周病的各级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缺失情况 流行病学调查 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树突状细胞分布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亮 黄晓峰 +3 位作者 胡勤刚 蒋文晖 陈湘华 王志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61-563,567,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OSCC)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树突状细胞(DC)分布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ISH)检测56例OSCC、26例口腔白斑(OLK)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HPV16/18的感染情况,免疫组化EnVision法观察其中DC的分布表达。结果:O...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OSCC)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树突状细胞(DC)分布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ISH)检测56例OSCC、26例口腔白斑(OLK)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HPV16/18的感染情况,免疫组化EnVision法观察其中DC的分布表达。结果:OSCC和OLK组HPV16/18感染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HPV16/18感染与吸烟有一定相关性(P<0.05)。HPV16/18感染的OSCC组织中CD1a低表达(P<0.01)。结论:ISH是检测HPV较理想的方法,HPV感染是部分口腔鳞癌的病因学因素,HPV感染患者局部免疫功能低下可能导致肿瘤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鳞状细胞癌 人乳头瘤病毒 树突状细胞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在口腔白斑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白杨 王文梅 +3 位作者 王翔 黄晓峰 蒋文晖 刘雅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1-224,228,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CD25+Foxp3+和IL-17阳性细胞在口腔黏膜白斑(oral leukoplakia,OLK)和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reg细胞和Th17细胞在口腔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通过观察CD25+Foxp3+和IL-17阳性细胞在口腔黏膜白斑(oral leukoplakia,OLK)和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reg细胞和Th17细胞在口腔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25+Foxp3+、IL-17阳性细胞在10例单纯增生性白斑、32例异常增生性白斑、13例OSCC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的变化情况。结果:正常口腔黏膜组、单纯增生性白斑组、异常增生性白斑组和OSCC组CD25+Foxp3+Treg细胞数量逐渐增高(P<0.05),依次为(2.5±0.65)、(5.22±1.19)、(31.4±16.8)和(42.8±12.67)个/每高倍镜视野。重度异常增生白斑组织中,CD25+Foxp3+Treg细胞的数量高于轻、中度异常增生白斑组织(P<0.05)。此外,正常口腔黏膜组、单纯增生性白斑组、异常增生性白斑组和OSCC组中表达IL-17的阳性细胞虽有递增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25+Foxp3+Treg细胞和Th17细胞数量改变在口腔白斑和OSCC组织中呈正相关(r=0.318,P<0.05)。结论:Treg细胞的数量在白斑和OSCC组织中增多,Th17细胞协同Treg细胞,在口腔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 TH17细胞 口腔黏膜白斑 免疫组织化学 双标记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图形技术分形维数对骨质疏松症的口腔颌骨骨微结构研究现状
4
作者 刘澍 林梓桐 王铁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7期682-684,共3页
WHO将骨质疏松定义为一种骨密度降低,并且骨微结构改变的疾病。当前,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的测量(通常是在椎骨或股骨颈部)已经成为了评定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方法[1]。但是,将近一半的骨折病人并... WHO将骨质疏松定义为一种骨密度降低,并且骨微结构改变的疾病。当前,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的测量(通常是在椎骨或股骨颈部)已经成为了评定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方法[1]。但是,将近一半的骨折病人并没有达到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BMD标准。越来越多的BMD没有问题的成年人处于骨折的风险下;很多T值在-2.5SD以上的妇女也发生了骨折。这说明,如果要准确地预测骨折发生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微结构 口腔颌骨 分形维数 图形技术 计算机 双能X线骨密度仪 骨密度降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对口腔黏膜细胞分泌人β-防御素的影响
5
作者 叶沛 王文梅 +1 位作者 王翔 黎景景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99-802,共4页
目的:探讨吸烟对口腔黏膜细胞分泌β-防御素(hBD)的影响。方法:采用商业化可购的直接烟暴露装置,构建体外leuk1细胞吸烟模型,细胞吸烟时处于气液交换环境,将其分为吸烟组(吸入香烟烟雾5、10、20、40 min)和对照组(吸入含5%CO2空气10 mi... 目的:探讨吸烟对口腔黏膜细胞分泌β-防御素(hBD)的影响。方法:采用商业化可购的直接烟暴露装置,构建体外leuk1细胞吸烟模型,细胞吸烟时处于气液交换环境,将其分为吸烟组(吸入香烟烟雾5、10、20、40 min)和对照组(吸入含5%CO2空气10 mi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D1、hBD2、hBD3的浓度。结果:hBD1在吸烟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4),hBD2在吸烟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2),而2组中hBD3分泌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吸烟可使口腔黏膜细胞分泌hBD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口腔黏膜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β-防御素(hBD) 口腔白斑 吸烟 免疫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个因素分析方法曲面体层与CBCT对上颌前部埋伏牙定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韩方凯 王铁梅 +3 位作者 廖波 韩超 卢明星 闫翔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9期903-906,共4页
目的:通过应用数字化曲面体层摄影术对上颌前部埋伏牙的观察,研究其对牙齿定位的诊断价值,探求其对埋伏牙定位评判观测的规律。方法:选取2011年5~8月在南京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收治手术的上颌前部埋伏牙患者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7... 目的:通过应用数字化曲面体层摄影术对上颌前部埋伏牙的观察,研究其对牙齿定位的诊断价值,探求其对埋伏牙定位评判观测的规律。方法:选取2011年5~8月在南京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收治手术的上颌前部埋伏牙患者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7~18岁,中位年龄13.5岁,均采取术前数字式PTG、CBCT检查,并行手术治疗,其中开窗正畸牵引41例,外科拔除15例。对PTG采用多个因素分析法对埋伏牙进行判读分析,并且通过CBCT及术中确认,研究本观察方法的与临床的一致性。结果:对PTG采取多个因素分析观测方法对埋伏牙定位的准确性与CBCT无显著性差异,但准确的空间定位与直观性不如CBCT。结论:CBCT是埋伏牙定位的金标准,而PTG可以用来判断埋伏牙的位置,其观察宽窄定唇腭、比例定倾斜的方法具有规律性,采用多个因素分析放大率的方法分析牙体的倾斜度及唇腭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个因素分析 曲面体层 埋伏牙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根术治疗牙周/牙槽脓肿的疗效回顾 被引量:9
7
作者 谭葆春 吴文蕾 +1 位作者 孙卫斌 肖健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目的探讨截根术治疗由某一根病变导致的牙周/牙槽脓肿的疗效。方法选择某一根严重病变的牙周/牙槽脓肿患牙30颗,根管治疗后行常规的洁治、刮治及根面平整,调整咬合,翻瓣行截根术。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复查,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 目的探讨截根术治疗由某一根病变导致的牙周/牙槽脓肿的疗效。方法选择某一根严重病变的牙周/牙槽脓肿患牙30颗,根管治疗后行常规的洁治、刮治及根面平整,调整咬合,翻瓣行截根术。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复查,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1年复查,30颗患牙中27颗取得了成功,1颗下颌磨牙出现根折,1颗下颌磨牙继发牙周损害导致患牙松动拔除,1颗失访。结论截根术是治疗牙周/牙槽脓肿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根术 牙周/牙槽脓肿 多根牙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曲面体层标记位点放大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韩方凯 王铁梅 +2 位作者 廖波 韩超 秦锦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曲面体层(PTG)的标记位点放大率。方法:以曲面体层机颏托上的U型标记杆及以干燥下颌骨的正常摆放位置为参照,将种植用钢珠按牙弓形态进行唇舌向网点式排布,进行位点设置,按1-8区牙位排列放置钢珠,类似同心圆状辐射排列,... 目的:探讨数字化曲面体层(PTG)的标记位点放大率。方法:以曲面体层机颏托上的U型标记杆及以干燥下颌骨的正常摆放位置为参照,将种植用钢珠按牙弓形态进行唇舌向网点式排布,进行位点设置,按1-8区牙位排列放置钢珠,类似同心圆状辐射排列,位点间距10mm,逐点拍摄,进行投照后在PACS上高清晰显示屏进行测量所得图像的水平向及垂直向数值,对图像进行分析,得出放大率,再进行部位分析,构建体层域。结果:水平向放大率较垂直向为显著,U型标记杆覆盖范围为前牙及双尖牙区,其唇侧水平向放大率均小于1,舌侧水平向放大率均大于1,后磨牙区图像垂直向与水平向均为放大。结论:不同位置的钢珠图像放大率不同,坐标相交点即为同等放大率位置,即位于体层域中心,体层域为显示图像较为真实的扫描区域,体层域唇侧图像水平向缩窄舌侧图像水平向放大,而垂直向均显示放大,变化倍率以水平向为显著(P<0.01),以此来指导临床上对曲面体层片的判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率 曲面体层 标记位点 体层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粘接树脂水门汀在模拟根管内的硬度变化 被引量:8
9
作者 丁虹 兰卫东 孟翔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比较自粘接与通用型树脂水门汀在模拟根管内固化开始后的硬度变化。方法将双重固化自粘接树脂水门汀A(RelyX Unicem)、B(BisCem)和双重固化通用型树脂水门汀C(DUOLINK)注满单端开口、以盖板封闭的半圆柱形不锈钢槽,将光固化灯紧贴... 目的比较自粘接与通用型树脂水门汀在模拟根管内固化开始后的硬度变化。方法将双重固化自粘接树脂水门汀A(RelyX Unicem)、B(BisCem)和双重固化通用型树脂水门汀C(DUOLINK)注满单端开口、以盖板封闭的半圆柱形不锈钢槽,将光固化灯紧贴开口端持续照射20 s,试件避光保存0.5 h后打开封闭盖板,测量树脂纵断面距照射光源1~10 mm间,以1 mm为间隔共10个深度的努氏显微硬度。试件继续避光保存24、120 h后,重复上述测量。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种材料的硬度值随模拟根管深度的增加而降低(P<0.001),其中A组在5 mm及以下各深度的硬度值、B和C组在4mm及以下各深度的硬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的硬度值在固化开始后0.5h内增长最多,24 h后硬度值达到或接近最大值。光照后120 h,除1 mm深处外,C组在各深度的硬度值均显著高于A和B组(P<0.001)。结论 2种类型树脂水门汀双重固化条件下的硬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粘接树脂水门汀 双重固化 显微硬度 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树脂粘结剂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宁宁 孙方方 +3 位作者 费健 孟翔峰 聂蓉蓉 骆小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1247-1249,共3页
目的:观察一种新型树脂粘结材料应用于活髓牙粘结时是否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粘结强度。方法:8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NISSIN公司生产的新型牙科树脂基粘结剂,对照组采用3MESPE AG公司生产的通用自粘结树脂型粘结材料... 目的:观察一种新型树脂粘结材料应用于活髓牙粘结时是否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粘结强度。方法:8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NISSIN公司生产的新型牙科树脂基粘结剂,对照组采用3MESPE AG公司生产的通用自粘结树脂型粘结材料(Rely×100),每组病例在粘结完成后1周、3月、6月复查。评价指标包括:牙髓情况、口腔软组织有无过敏反应、修复体粘结情况。结果:80例受试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牙髓反应及口腔软组织过敏反应,74例临床反应等级属于无刺激。结论:该新型树脂基粘结剂应用于活髓牙的粘结修复是安全的、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粘结剂 安全性 有效性 牙髓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树脂粘接耐久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孟翔峰 骆小平 顾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7-369,共3页
目的分析含有不同类型酸性树脂单体的硅烷偶联剂及不同类型树脂粘接剂的相互组合对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树脂粘接耐久性的影响。方法使用3种硅烷偶联剂处理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的表面,使用2种双重固化树脂粘接剂与之粘接。测量试件在0和30... 目的分析含有不同类型酸性树脂单体的硅烷偶联剂及不同类型树脂粘接剂的相互组合对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树脂粘接耐久性的影响。方法使用3种硅烷偶联剂处理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的表面,使用2种双重固化树脂粘接剂与之粘接。测量试件在0和30000次冷热循环后的粘接强度。结果冷热循环前,粘接剂A与未硅烷化处理陶瓷间的粘接强度显著低于其他硅烷化处理组,粘接剂A、B与偶联剂B处理的陶瓷间的粘接强度显著低于其与偶联剂A和C的粘接强度。冷热循环30000次后,粘接剂A与未硅烷化处理陶瓷组的试件全部脱落;而其他硅烷化处理陶瓷组中,只有偶联剂A处理的陶瓷表面与粘接剂A和B间的粘接强度达到了5MPa以上。结论使用10-甲基丙烯酰氧癸基磷酸酯作为硅烷水解剂的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能够与不同类型的树脂粘接剂获得较好的粘接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 硅烷偶联剂 树脂粘接剂 粘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粘接树脂水门汀与二氧化锆陶瓷间粘接耐久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景页 孟翔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01-304,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自粘接树脂水门汀与二氧化锆陶瓷间的粘接强度和耐久能力。方法二氧化锆陶瓷片经烧结、研磨后,接受50μm Al2O3颗粒喷砂处理。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研磨、喷砂处理的陶瓷表面粗糙度进行测量。研磨、喷砂处理的陶瓷片分别... 目的比较不同自粘接树脂水门汀与二氧化锆陶瓷间的粘接强度和耐久能力。方法二氧化锆陶瓷片经烧结、研磨后,接受50μm Al2O3颗粒喷砂处理。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研磨、喷砂处理的陶瓷表面粗糙度进行测量。研磨、喷砂处理的陶瓷片分别与5种自粘接树脂水门汀:Biscem(BC)、G-Cem(GC)、RelyX U100(RU)、Multilink Speed(MS)、Maxcem(MC)进行粘接。每组粘接试件分为2个亚组分别接受0、10 000次冷热循环后进行剪切粘接强度测量。使用单因素方差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喷砂处理明显增加了陶瓷表面粗糙度指标Ra值(P<0.001)。冷热循环降低了所有实验组的粘接强度(P<0.001),其中研磨处理陶瓷片与MS组的粘接强度明显高于与BC组、GC组、RU组和MC组(P<0.001),喷砂处理明显提高了BC组、GC组、RU组和MC组的粘接强度(P<0.001)。结论不同自粘接树脂水门汀与二氧化锆陶瓷间的粘接耐久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其粘接耐久能力不完全受陶瓷表面喷砂处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锆陶瓷 自粘接树脂水门汀 粘接强度 粘接耐久性 研磨 喷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复杂固定桥 被引量:3
13
作者 柳正明 俞青 +1 位作者 周峰 丁晨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58-662,共5页
目的:总结运用CEREC inLab牙科CAD/CAM系统设计与制作复杂全瓷固定桥修复体的操作体会。方法:临床选择50例患者共53件固定桥,通过Sirona inEos计算机印模采集系统获取诊断蜡型的三维数据,将其与固定桥工作区模型数据拟合,基于inLab V 3... 目的:总结运用CEREC inLab牙科CAD/CAM系统设计与制作复杂全瓷固定桥修复体的操作体会。方法:临床选择50例患者共53件固定桥,通过Sirona inEos计算机印模采集系统获取诊断蜡型的三维数据,将其与固定桥工作区模型数据拟合,基于inLab V 3.60软件的Reduced程序设计并制作精确的氧化锆内冠支架,采用饰瓷完成最终修复体,最后按照改良的USPHS标准对修复体进行评价。结果:经过6~12个月的随访观察,所有氧化锆全瓷固定桥修复体临床检查边缘密合,未出现崩瓷或折裂现象,患者对修复体的外形与颜色满意。结论:运用仿型技术制作的全瓷固定桥支架外形可控,为饰瓷预留空间合理,有助于提高氧化锆全瓷修复体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EC CAD/CAM 氧化锆 全瓷修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强度对双重固化树脂陶瓷粘接耐久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孟翔峰 刘晓 +1 位作者 骆小平 顾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光照射强度对双重固化树脂粘接剂与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的玻璃陶瓷间粘接耐久性的影响。方法选取Linkmax HV(LMHV)、Nexus 2(NX2)、Variolink Ⅱ HV(VL Ⅱ HV)3种双重固化树脂粘接剂,使之与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玻璃陶瓷粘接,接受800、... 目的探讨光照射强度对双重固化树脂粘接剂与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的玻璃陶瓷间粘接耐久性的影响。方法选取Linkmax HV(LMHV)、Nexus 2(NX2)、Variolink Ⅱ HV(VL Ⅱ HV)3种双重固化树脂粘接剂,使之与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玻璃陶瓷粘接,接受800、310、80mW·cm-2光强度照射后,制作成微剪切试件,然后在水储存1、90d后,接受剪切实验。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每种粘接剂的数据。结果水储存90d后,在所有光照射强度下,3种树脂粘接剂与玻璃陶瓷间的粘接强度降低,但光照射强度的减弱并没有加速其粘接强度的降低,相反接受310mW·cm-2光强度照射的LMHV和80mW·cm-2光强度照射的NX2获得了比800mW·cm-2光强度照射条件更好的粘接强度。结论光照射强度的减弱对双重固化树脂粘接剂与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玻璃陶瓷间的粘接耐久性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固化树脂粘接剂 陶瓷 光照射强度 水储存 粘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的治疗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国文 胡勤刚 +3 位作者 黄晓峰 杨旭东 卢明星 唐恩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复发性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的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了南京市口腔医院自1997-06~2009-06所收治的8例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患者,手术切除范围视同于成釉细胞瘤,按临界瘤的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复发性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的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了南京市口腔医院自1997-06~2009-06所收治的8例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患者,手术切除范围视同于成釉细胞瘤,按临界瘤的治疗方法进行,要有0.5 cm的骨质安全缘。结果:发生在上颌骨4例,下颌骨4例。5例患者为复发性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扩大切除后,经过10~124个月的随访,所有病例均无复发。结论: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的治疗类似于成釉细胞瘤,应确保有0.5 cm的骨质安全缘,对于复发性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还应保持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 复发性 扩大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照明条件下面像照片的质量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贝珉 季彤 +2 位作者 阎翔 殷春娣 史唯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91-892,共2页
在室内现场光线、机顶外置闪光灯、环形闪光灯、摄影灯具4种照明条件下,使用单反相机进行面像拍摄并评估影像质量。结果表明使用专业摄影灯具时的面像质量最高,环形闪光灯则不适用于面像的拍摄。
关键词 摄影 环形闪光灯 面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及乳牙列的单纯性多数牙先天缺失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葆春 肖健平 张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3-255,共3页
报道1例累及乳牙列的单纯性多数牙先天缺失,且个别牙非左右对称缺失,并有遗传倾向的病例。
关键词 单纯性先天性多数牙缺失 乳牙列 非对称缺失 遗传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脂质体乳剂增强防龋疫苗黏膜免疫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亚萍 刘明谆 +2 位作者 闵智鹏 樊明文 李宇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49-852,共4页
目的:观察阳离子脂质体增强防龋疫苗诱导的小鼠特异性IgG和唾液IgA抗体水平。方法:以阳离子脂质体乳剂分别包被防龋DNA疫苗(pGJA-P/VAX)和基因重组rPAc蛋白疫苗,用DNA初免,2周后蛋白加强免疫的策略滴鼻免疫6~8周龄的BALB/c小鼠,分别收... 目的:观察阳离子脂质体增强防龋疫苗诱导的小鼠特异性IgG和唾液IgA抗体水平。方法:以阳离子脂质体乳剂分别包被防龋DNA疫苗(pGJA-P/VAX)和基因重组rPAc蛋白疫苗,用DNA初免,2周后蛋白加强免疫的策略滴鼻免疫6~8周龄的BALB/c小鼠,分别收集初免后0、2、4、6、8、10、12、16周的血清和唾液,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和唾液中特异性抗体的水平。结果:制备的乳剂疫苗CLE/DNA和CLE/rPAc的粒径分别为134.6nm和230nm,ZETA电位为36mV和18.5mV,乳剂疫苗免疫小鼠后可以诱导血清特异IgG和唾液特异IgA产生,并且实验组(LE/DNA初免+LE/rPAc加强免疫组)能产生较对照组(DNA初免+rPAc加强免疫组)更持久的黏膜免疫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阳离子脂质体乳剂是有效的基因疫苗载体,与防龋疫苗(DNA和rPAc蛋白)合用免疫小鼠,可增强血清特异性IgG和唾液特异性IgA抗体水平,延长抗体维持时间,具有较好黏膜免疫反应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龋疫苗 阳离子脂质体乳剂 黏膜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射时间对二氧化锆陶瓷树脂粘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洪兵 景页 孟翔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在保证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固化的同时延长光照射时间,能否改善其与二氧化锆陶瓷的粘接效果。方法:二氧化锆陶瓷片(InCoris ZI,Sirona)经烧结、打磨后,分别与3种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Biscem,G-Cem,SA Luting)粘接。每种树脂水门... 目的:探讨在保证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固化的同时延长光照射时间,能否改善其与二氧化锆陶瓷的粘接效果。方法:二氧化锆陶瓷片(InCoris ZI,Sirona)经烧结、打磨后,分别与3种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Biscem,G-Cem,SA Luting)粘接。每种树脂水门汀按照光照射时间(5、20、40 s)和冷热循环次数(0、5 000次)等实验条件交叉组合为6个实验组(n=10),测量每组试件的剪切粘接强度。另外每种树脂水门汀按照光照射时间分为3个实验组(n=5),测量避光保存24 h后的试件表面努氏显微硬度值。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除了G-Cem的40 s、SA Luting的20 s和40 s光照射组外,冷热循环显著降低了其余各组的粘接强度。冷热循环前,3种树脂水门汀的5 s和20 s光照射组的粘接强度显著高于40 s光照射组的;冷热循环后,20 s光照射组的粘接强度高于5 s和40 s光照射组。3种树脂水门汀20 s和40 s光照射组的显微硬度显著高于5 s光照射组的。结论:光照射时间对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的固化及其与二氧化锆陶瓷的粘接强度和耐久能力有显著影响,但光照射时间的过长对二氧化锆陶瓷树脂粘接效果并不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锆陶瓷 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 光照射 粘接强度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水储存对玻璃陶瓷与牙本质间树脂粘接界面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励芸 魏文佳 孟翔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436-439,共4页
目的分析长期水储存条件下玻璃陶瓷与牙本质间树脂粘接界面劣化的薄弱点。方法选择完整健康的第三磨牙获得牙本质表面,表面分别接受酸蚀-冲洗型树脂粘接系统One-step Plus+Duolinks(OD);自酸蚀型树脂粘接系统ED-Primer+Panavia F(EP)、M... 目的分析长期水储存条件下玻璃陶瓷与牙本质间树脂粘接界面劣化的薄弱点。方法选择完整健康的第三磨牙获得牙本质表面,表面分别接受酸蚀-冲洗型树脂粘接系统One-step Plus+Duolinks(OD);自酸蚀型树脂粘接系统ED-Primer+Panavia F(EP)、Multilink Primer+Multilink Automix(MM)、J-100P Primer+J-100PIvory(JJ);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Relyx Unicem(RU)处理后,与表面经硅烷偶联剂预处理的玻璃陶瓷块(ProCAD)进行粘接,经光照射后将瓷块切割成粘接面积约为0.9 mm×0.9 mm的拉伸试件,经过18个月水储存后,接受拉伸测试。结果拉伸试件断裂形式分析显示,单纯的陶瓷界面断裂形式所占比例:OD组64%,EP组57%,MM组79%,JJ组36%,RU组39%,而单纯的牙本质界面断裂形式所占比例:OD组0%,EP组14%,MM组4%,JJ组7%、RU组14%,其余为涉及陶瓷界面的混合断裂形式。粘接强度结果显示,OD组(12.98±5.86)MPa高于MM组(9.32±2.87)MPa,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余3组与OD组和MM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长期水储存下,树脂与玻璃陶瓷粘接界面比牙本质与树脂粘接界面更容易出现老化,酸蚀-冲洗型树脂粘接系统能够获得更稳定的牙本质树脂粘接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 玻璃陶瓷 树脂水门汀 水储存 粘接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