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谈肿瘤疫苗与免疫细胞疗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宝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85-788,共4页
生物免疫治疗与手术、放疗、化疗并列为四大肿瘤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免疫学理论不断丰富,现代免疫学技术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人们从细胞和分子水耳上对肿瘤与免疫系统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肿瘤免疫细胞... 生物免疫治疗与手术、放疗、化疗并列为四大肿瘤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免疫学理论不断丰富,现代免疫学技术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人们从细胞和分子水耳上对肿瘤与免疫系统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肿瘤免疫细胞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疫苗 细胞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中药提取物对胃癌细胞株细胞毒作用及多西紫杉醇增敏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禹立霞 谢丽 +2 位作者 魏嘉 钱晓萍 刘宝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962-966,共5页
目的中医药是我国特有的民族医药宝库,为抗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文中研究6种中药提取物对2株胃癌细胞系增殖抑制作用并挑选具有多西紫杉醇(Docetaxel,DOC)增敏作用的中药提取物。方法采用MTT法研究6种中药提取物(藤黄酸、白... 目的中医药是我国特有的民族医药宝库,为抗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文中研究6种中药提取物对2株胃癌细胞系增殖抑制作用并挑选具有多西紫杉醇(Docetaxel,DOC)增敏作用的中药提取物。方法采用MTT法研究6种中药提取物(藤黄酸、白藜芦醇、连翘安博立酸提取物、连翘达玛烷提取物、汉防己甲素、蛇床子素)对于胃癌细胞SGC-7901、BGC-823细胞毒作用。观察低细胞毒剂量的中药提取物对DOC敏感性的影响。采用C I指数法判断连翘达玛烷提取物与DOC的协同作用。结果藤黄酸对于胃癌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最强、汉防己甲素次之,白藜芦醇、蛇床子素及连翘提取物细胞毒作用较差。低剂量连翘达玛烷提取物在胃癌2株细胞株具有较强的DOC增敏作用。SGC-7901细胞中等抑制作用时连翘达玛烷提取物与DOC具有协同作用,BGC-823细胞中高抑制作用时2种药物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结论 6种中药提取物具有一定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其中,连翘达玛烷提取物具有较强的DOC增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提取物 CI指数法 协同作用 多西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吉西他滨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陈莹 钱晓萍 刘宝瑞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421-428,共8页
随着药物基因组学、药物遗传学的发展,基因指导下个体化治疗成为提高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化疗疗效的有效途径之一。确定药物的相关预测性分子标志物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提高疗效被广泛关注。吉西他滨是目前NS... 随着药物基因组学、药物遗传学的发展,基因指导下个体化治疗成为提高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化疗疗效的有效途径之一。确定药物的相关预测性分子标志物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提高疗效被广泛关注。吉西他滨是目前NSCLC常用化疗药物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近年来吉西他滨药物耐药相关基因在NSCLC个体化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吉西他滨 平衡型核苷转运载体1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基1 脱氧胞苷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胚抗原特异性寡核苷酸适配子的体外筛选及其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立峰 魏嘉 +3 位作者 殷海涛 钱晓萍 禹立霞 刘宝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9期903-907,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筛选获得癌胚抗原(CEA)特异性适配子,为高表达CEA肿瘤的靶向奠定基础。方法:构建长度为81 bp的随机ssDNA文库,体外筛选、富集CEA特异性适配子,通过配体介导的靶蛋白纯化实验检测经筛选的适配子与纯化蛋白结合;提取LS174T... 目的:通过体外筛选获得癌胚抗原(CEA)特异性适配子,为高表达CEA肿瘤的靶向奠定基础。方法:构建长度为81 bp的随机ssDNA文库,体外筛选、富集CEA特异性适配子,通过配体介导的靶蛋白纯化实验检测经筛选的适配子与纯化蛋白结合;提取LS174T细胞总蛋白,免疫共沉淀检测经筛选的适配子与细胞总蛋白的结合。结果:经体外7轮筛选富集及筛选条件的优化,配体介导的靶标分离实验证实了筛选出的适配子与纯化CEA蛋白的结合;免疫沉淀及Westem blot证实了其识别并特异性结合天然状态的CEA。结论:经过体外7轮筛选,证实了所获得的CEA适配子可特异性地与纯化CEA和天然状态的CEA蛋白结合,为后续高表达的CEA肿瘤的靶向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初步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配子 癌胚抗原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化酶-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志刚 魏嘉 +2 位作者 禹立霞 钱晓萍 刘宝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63-966,共4页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基因启动子区-1195G>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病理参数以及与COX-2表达的关系。方法:对118例结直肠癌血标本,应用SYBRGREENPCR溶解曲线方法进行COX-2启动子区-1195G>A基因型分析。结果:含有A等位基因...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基因启动子区-1195G>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病理参数以及与COX-2表达的关系。方法:对118例结直肠癌血标本,应用SYBRGREENPCR溶解曲线方法进行COX-2启动子区-1195G>A基因型分析。结果:含有A等位基因的GA或AA基因型相对于GG基因型,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分期差异显著(P=0.007及P=0.010)。GA、AA基因型COX-2阳性率相对于GG基因型OR分别为3.01(95%CI1.07~8.46,P=0.036)、2.79(95%CI1.17~6.64,P=0.020)。结论:COX-2-1195G>A多态性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以及COX-2表达密切相关,该位点含A等位基因提示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晚高风险,COX-2免疫组化阳性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2 单核苷酸多态性 PCR 结直肠癌 肿瘤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玛-24-烯-3β-乙酰氧基-20s-醇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谢丽 胡文静 +1 位作者 朱丽晶 刘宝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1-485,共5页
目的前期研究发现中药连翘醇提物具有明显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文章进一步探讨从中药连翘提取的化合物达玛-24-烯-3β-乙酰氧基-20s-醇(Dammar-24-ene-3β-acetate-20S-ol,DM)体外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DM对胃癌细胞... 目的前期研究发现中药连翘醇提物具有明显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文章进一步探讨从中药连翘提取的化合物达玛-24-烯-3β-乙酰氧基-20s-醇(Dammar-24-ene-3β-acetate-20S-ol,DM)体外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DM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BGC-823和MKN-45体外抑制作用。实验分为MKN-45对照组及其低、高剂量组,BGC-823对照组及其低、高剂量组,SGC-7901对照组及其低、高剂量组,对照组均为新鲜培养基,低剂量DM为10、50μg/m L,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比例。应用Cell Quest软件分析结果,记录细胞不同周期的比例。采用DCFH-DA探针检测ROS水平,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多西紫杉醇组和DM组。配置微管聚集实验反应体系,其中多西紫杉醇10μmol/L,DM终浓度选择50或100μmol/L,空白对照组不加药物,采用微管聚集实验和微管蛋白免疫荧光染色研究DM对于微管系统的影响。结果 50μg/m L对于3株胃癌细胞抑制率均在80%以上,IC50分别为:MKN-45(11.72±1.35)μg/m L;BGC-823(17.19±0.82)μg/m L;SGC-7901(7.55±0.79)μg/m L。2μg/m L DM处理48 h后再以低密度培养8 d,细胞克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与MKN-45对照组凋亡细胞[(21.1±2.5)%]相比,MKN-4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凋亡细胞比率[(25.1±1.3)%和(55.2±2.3)%]均有明显升高(P<0.01)。BGC-823对照组凋亡细胞百分率(13.2±2.4)%比较,BGC-823低、高剂量组凋亡细胞百分率[(18.2±2.1)%、(41.8±2.8)%]明显升高(P<0.01)。与SGC-7901对照组凋亡细胞率[(10.5±1.8)%]比较,SGC-7901高剂量DM组凋亡细胞率[(21.1±1.9)%]升高(P<0.05),而与SGC-7901低剂量DM组[(12.3±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KN-45对照组比较,MKN-45低剂量组S期细胞百分率降低[(14.5±2.7)%vs(12.3±3.3)%,P>0.05]。与BGC-823对照组比较,BGC-823低剂量组细胞S期百分率增加[(12.2±5.4)%vs(20.2±2.1)%,P<0.05]。与SGC-7901对照组比较,SGC-7901低剂量组S期细胞百分率增加[(21.5±3.8)%vs(31.3±2.6%),P<0.05]。检测DM处理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研究发现,10、50μg/m L DM处理48 h 3株细胞均可见剂量依赖性ROS水平上升。微管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可见采用IC50浓度的多西紫杉醇和10μg/m L DM处理48 h后,MKN-45荧光信号均表现为局部浓聚、紊乱。结论达玛-24-烯-3β-乙酰氧基-20s-醇能够将胃癌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细胞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玛-24-烯-3β-乙酰氧基-20s-醇 胃癌细胞 增殖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BRCA1 mRNA和RAP80 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徐露娟 魏嘉 +4 位作者 禹立霞 邹征云 殷海涛 钱晓萍 刘宝瑞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21-827,共7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及受体相关蛋白80(receptor-associated protein 80,RAP80)在化疗引起的损伤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及受体相关蛋白80(receptor-associated protein 80,RAP80)在化疗引起的损伤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石蜡包埋组织中BRCA1 mRNA及RAP80 mRNA表达水平与Ⅲ~Ⅳ期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EGFR、p53、VEGF、Her-2及COX-2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检测64例Ⅲ~Ⅳ期NSCLC石蜡组织BRCA1 mRNA和和RAP80 mRNA的表达水平,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BRCA1、RAP80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及其与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EGFR、VEGF、p53、Her-2及COX-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BRCA1与RAP80的表达呈正相关(r=0.534,P<0.001)。BRCA1 mRNA表达水平的高低与NSCLC患者的组织学类型、吸烟史及EGFR的表达密切相关。在腺癌、鳞癌及大细胞肺癌患者中,BRCA1 mRNA高表达的比例分别为32.4%、76.2%和66.7%(P=0.001);有吸烟史的患者中,66.7%的肿瘤组织BRCA1 mRNA高表达,而在无吸烟史的患者中,BRCA1 mRNA高表达的比例仅占40.0%(P=0.001);在EGFR阳性NSCLC患者中,BRCA1 mRNA高表达者占37.1%,在阴性的患者中占68.2%(P=0.014)。而BRCA1 mRNA表达水平与p53、VEGF、Her-2及COX-2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AP80 mRNA高表达在有、无吸烟史患者中分别为61.9%和46.5%(P=0.037),RAP80 mRNA表达水平与EGFR、VEGF、Her-2、C0X-2及p53蛋白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NSCLC中BRCA1 mRNA和RAP80 mRNA表达水平与吸烟史相关;BRCA1 mRNA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学类型及EGFR蛋白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易感基因1 受体相关蛋白80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免疫指标在肺癌患者免疫治疗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苏舒 吕昕 +3 位作者 祁亮 韦敏 刘宝瑞 王立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01-909,共9页
背景与目的免疫治疗的应用大大改善了肺癌患者的临床结局。很大一部分肺癌患者能从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单抗治疗中获益,然而,仍有一部分耐药患者疗... 背景与目的免疫治疗的应用大大改善了肺癌患者的临床结局。很大一部分肺癌患者能从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单抗治疗中获益,然而,仍有一部分耐药患者疗效不佳,临床上迫切需要能早期、便捷识别获益人群的生物标志物。在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PD-1抗体治疗对局部晚期无法手术或转移性肺癌患者的疗效,并初步探索了外周血免疫指标与患者临床反应的相关性。方法该单中心研究共纳入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接受PD-1/PD-L1抗体治疗的ⅢA-Ⅳ期肺癌患者61例,收集PD-1/PD-L1抗体一线或后线治疗的病历数据。检测并分析患者外周血血清中多重Th1和Th2细胞因子水平以及外周血T细胞表型,探索细胞因子水平、T细胞表型等和患者临床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入组患者均完成至少2个周期PD-1/PD-L1单抗治疗。其中,42例(68.9%)患者获得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7例(11.5%)患者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12例(19.7%)患者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治疗前,疾病控制(disease control rate,DCR)组(有效组)患者外周血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IFN-γ)(P=0.02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P=0.007)和白介素5(interleukin 5,IL-5)(P=0.002)水平高于PD组(无效组)患者。此外,PD-1/PD-L1抗体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的减少与疾病进展有关联(P=0.023)。治疗后血清中IL-5(P=0.0027)和IL-10(P=0.020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血清IFN-γ、TNF-α和IL-5水平在预测抗PD-1阻断治疗临床疗效方面有一定的作用,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的减少与疾病进展有一定相关性,还需要大型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阐明这些生物标志物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免疫治疗 生物标志物 疗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温敏载药粒子的制备表征 被引量:2
9
作者 杨觅 丁义涛 +3 位作者 黄兆琦 钱晓萍 禹立霞 刘宝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5-210,共6页
制备了顺铂温敏载药纳米粒子,表征其相关性质并考察不同温度下对体外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制备的两亲嵌段聚合物在水溶液中自发形成胶束结构并包裹顺铂,测定顺铂载药粒子的结构、形态、粒径及包封率、载药量、晶体状态等特性,并对... 制备了顺铂温敏载药纳米粒子,表征其相关性质并考察不同温度下对体外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制备的两亲嵌段聚合物在水溶液中自发形成胶束结构并包裹顺铂,测定顺铂载药粒子的结构、形态、粒径及包封率、载药量、晶体状态等特性,并对顺铂的体外释放以及不同细胞系体外毒性也做了研究。载药粒子粒径为83.3±4.3nm,载药量为37.8%,包封率为77.8%。血清中相变温度39.3℃。载药颗粒在单纯化疗时细胞抑制率较小,加热后抑制作用明显增加(P<0.01),与游离药物相近(P>0.5)。顺铂载药纳米粒子具有较好的温控特性,为顺铂在肿瘤热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 顺铂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卫星状态与术后大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美丽 李琳 +3 位作者 禹立霞 刘宝瑞 钱晓萍 杨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1-136,共6页
目的:分析微卫星状态与术后大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病理诊断确诊的572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对其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微卫星状态与KRAS、NRAS突变状态的... 目的:分析微卫星状态与术后大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病理诊断确诊的572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对其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微卫星状态与KRAS、NRAS突变状态的检测,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Ki-67、EGFR、MGMT及Lgr5的表达情况。按照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状态,分为高度微卫星不稳定(high-frequency MSI,MSI-H)大肠癌组与微卫星稳定状态(microsatellite stability,MSS)和低度微卫星不稳定(low-frequency MSI,MSI-L)大肠癌组,比较组间的临床、病理等资料的差异。结果:572例大肠癌患者中40例(7.0%)为MSI-H,532例(93.0%)为MSS/MSI-L。与MSS/MSI-L组大肠癌病例相比MSI-H组具有以下特征:1)病灶常位于右半结肠;2)不同年龄段的发病比例相当;3)肿瘤分期较早,即Ⅰ/Ⅱ期分期比例较大(P=0.003);4)淋巴结转移比例较低(P=0.023);5)形成癌结节比例较低(P=0.005);6)KRAS第2外显子突变率较低(P=0.004),NRAS未突变。两组在MGMT、EGFR、Lgr5、Ki-67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率检测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微卫星状态与大肠癌患者的年龄相关,与MSS/MSI-L的大肠癌患者相比,MSI-H的患者具有其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且NRAS及KRAS第2外显子的突变率低,MGMT甲基化率高,可为大肠癌的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微卫星状态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1
作者 吴楠蝶 魏嘉 刘宝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18-1322,共5页
胃癌目前是全球发病率第五位的恶性肿瘤,在肿瘤致死率中居第三位。除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以及雷莫芦单抗(Ramucirumab)的Ⅲ期临床实验获得阳性结果外,其他胃癌靶向治疗药物大多结果不甚理想或尚处于临床研究的早期阶段。文中主要综... 胃癌目前是全球发病率第五位的恶性肿瘤,在肿瘤致死率中居第三位。除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以及雷莫芦单抗(Ramucirumab)的Ⅲ期临床实验获得阳性结果外,其他胃癌靶向治疗药物大多结果不甚理想或尚处于临床研究的早期阶段。文中主要综述了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胃癌驱动基因及其相关靶向药物的应用。包括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原癌基因ME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靶向治疗 驱动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浦嫄(综述) 任伟 刘宝瑞(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43-1049,共7页
局限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推荐手术、放疗和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晚期食管鳞癌则仍以化疗为主要手段,但多年来疗效一直徘徊不前,各种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食管鳞癌的Ⅲ期临床研究亦多以失败告终。近年来,免疫治疗在食管鳞癌领域已显示出令... 局限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推荐手术、放疗和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晚期食管鳞癌则仍以化疗为主要手段,但多年来疗效一直徘徊不前,各种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食管鳞癌的Ⅲ期临床研究亦多以失败告终。近年来,免疫治疗在食管鳞癌领域已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疗效和发展前景。本文综述了食管鳞癌免疫治疗的相关临床热点,包括肿瘤疫苗、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食管鳞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免疫治疗 肿瘤疫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