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县域生态源地适宜性评价与生态安全格局快速构建——以南京市高淳区为例
1
作者 李语旻 万懿 +5 位作者 乔伟峰 樊欣 顾余庆 林彤 何天祺 刘战笑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8,共12页
针对传统源地识别方法在小尺度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中存在适用性不强、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县域生态安全格局快速构建技术路径。以南京市高淳区为例,建立生态敏感性—生态干扰性集成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度研究区生态源地适宜性的高低,... 针对传统源地识别方法在小尺度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中存在适用性不强、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县域生态安全格局快速构建技术路径。以南京市高淳区为例,建立生态敏感性—生态干扰性集成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度研究区生态源地适宜性的高低,并划定等级分区;综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生态阻力因子进行组合赋权,从土地利用类型、自然环境属性和人类建设活动3个方面搭建复合型阻力面;基于最小累计阻力模型和重力模型提取三级生态廊道,构建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结果显示:(1)高淳区生态源地高适宜区面积为138.27 km^(2),主要分布于石臼、固城两湖以及区境东北部的林地、重要水库湿地;(2)最终识别生态源地规模80.20 km^(2),占全域面积的10.15%,总体呈现“东密西疏”和“空间集聚”的分布特征;(3)整合后生态廊道全长710.37 km,其中主要廊道135.76 km、次要廊道180.56 km、一般廊道394.05 km,建议宽度分别为200—300 m、100—200 m和60—100 m。与南京市现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对照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源地识别结果可靠性的基础上,简化评价指标体系,提高了相关工作效率,可为区县尺度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敏感性 生态干扰性 生态源地适宜性评价 潜在生态廊道 高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美冬青‘奥斯特’花芽分化期内含物质变化特征
2
作者 侯召斌 殷雅文 +2 位作者 杨丁 郝明灼 邹义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6,共8页
通过石蜡切片结合物候观察,将北美冬青(Ilex vericillata)花芽分化过程分为花芽分化初期(P1)、花序原基分化期(P2)、花萼原基分化期(P3)、花瓣原基分化期(P4)、雌雄蕊原基分化期(P5)5个阶段。测定枝条内源激素质量分数及比值(赤霉素(GA... 通过石蜡切片结合物候观察,将北美冬青(Ilex vericillata)花芽分化过程分为花芽分化初期(P1)、花序原基分化期(P2)、花萼原基分化期(P3)、花瓣原基分化期(P4)、雌雄蕊原基分化期(P5)5个阶段。测定枝条内源激素质量分数及比值(赤霉素(GA_3)、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吲哚乙酸(IAA)、(w(IAA)+w(ZR))/w(ABA)、(w(IAA)+w(ZR))/w(GA_3)、w(GA_3)/w(ABA))、枝条矿物质(碳、氮、钾、磷)质量分数及比值(碳氮质量分数比)、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碳、钾、氮和磷、内源激素质量分数、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均随发育阶段变化而表现显著变化。玉米素核苷质量分数在花萼原基分化期(P3)达到最大值,脱落酸质量分数在花瓣原基分化期(P4)最大,吲哚乙酸及赤霉素质量分数在雌雄蕊原基分化期(P5)达到最大值。(w(IAA)+w(ZR))/w(GA_(3))在花萼原基分化期(P3)达到峰值,(w(IAA)+w(ZR))/w(ABA)、w(GA_3)/w(ABA)在雌雄蕊原基分化期(P5)最高。氮、磷、钾质量分数都于花萼原基分化期(P3)达到最高,碳质量分数及碳氮质量分数比在雌雄蕊原基分化期(P5)达到巅峰。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变化都呈类似的上升趋势。分析雌雄蕊原基分化期(P5)枝条内含物质与开花、结实量之间的相关性,结合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玉米素核苷、吲哚乙酸、脱落酸质量分数,(w(IAA)+w(ZR))/w(GA_3)、(w(IAA)+w(ZR))/w(ABA),与北美冬青开花、结实量呈正相关,全磷质量分数与开花量呈显著负相关,内源激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与开花量、结实量有较强的相关性。较高水平的激素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是保证开花、结实量较为理想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冬青 内源激素 花芽分化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三线”监测评估预警框架构建与保障机制
3
作者 柴勋 周亮 +3 位作者 杨壮壮 杨帆 武敏 王亚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74,共9页
系统梳理“三线”政策的演进历程,总结其在划定与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在此基础上,解析“三线”的监测评估预警逻辑关系,构建由“数量—质量—生态”“面积—性质—功能”“规划管控—规模结构—集聚形态—集约利用—存量盘活—用... 系统梳理“三线”政策的演进历程,总结其在划定与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在此基础上,解析“三线”的监测评估预警逻辑关系,构建由“数量—质量—生态”“面积—性质—功能”“规划管控—规模结构—集聚形态—集约利用—存量盘活—用途管制”等维度构成的“三线”实施监测指标体系,提出由“耕地减少—耕地增加—恢复属性地类变化”“用地性质—生态功能—保护成效”“实施性—支撑性—品质性”组成的“三线”实施评估方向。围绕阶段目标、监测流程、场景应用与管控措施4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实施监督保障机制,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重要控制线的实施监督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三条控制线 规划实施监督 保障机制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景观干扰度时空特征分析
4
作者 张昊琛 杨希 +3 位作者 吴晓光 赵聪聪 冯彦钊 邬晓丹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6-77,共2页
为摸清准格尔旗景观干扰度时空变化特征,促进半干旱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利用工作,采用2012年、2022年2期中国土地覆盖数据集(CLCD)成果数据,运用GIS格网法测算景观干扰度,并对研究区景观干扰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为摸清准格尔旗景观干扰度时空变化特征,促进半干旱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利用工作,采用2012年、2022年2期中国土地覆盖数据集(CLCD)成果数据,运用GIS格网法测算景观干扰度,并对研究区景观干扰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草地面积的变化对区域景观格局变化影响深刻;2)区域景观干扰度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河流水域周边,与高人口集聚区一致;3)2012—2022年研究区整体景观受干扰度在下降,尤其是区域北部和东部黄河沿线地区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景观干扰度 时空特征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的山东省国土空间转型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路昌 周浩 +2 位作者 张凤 董光龙 付金山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2-230,共9页
开展国土空间转型研究对综合评估国土空间变化、探求人类活动与国土空间变化系统的耦合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为研究区,基于多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对该省国土三生空间进行分类评价,运用地学信息图谱论并结合转型理念,分析并揭... 开展国土空间转型研究对综合评估国土空间变化、探求人类活动与国土空间变化系统的耦合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为研究区,基于多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对该省国土三生空间进行分类评价,运用地学信息图谱论并结合转型理念,分析并揭示了1980—2018年国土空间时空转型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国土以农业生产空间为主,城镇生活空间扩张幅度显著高于农村生活空间,水域生态空间和工矿生产空间面积波动变化,其他生态空间面积持续性下降;不同时间段表现出不同的国土空间转型特点,2000—2018年比1980—2000年转型更为强烈。1980—2000年以农业生产空间转型至生活空间、生态空间转型至生产空间为主,2000—2018年则主要为生活空间与生产空间、生产空间与生态空间的交互转型;1980—2000年涨势图谱主要为工矿生产空间、农业生产空间和城镇生活空间,2000—2018年新增国土总面积为1980—2000年的3.42倍,其中农村和城镇生活空间分别增长至4.29倍和2.65倍;城镇生活空间落势图谱面积均偏低,而农村生活空间萎缩面积持续增长、生态空间迅速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转型 信息图谱论 地理信息系统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和对策研究——以南京市高淳区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顾余庆 刘战笑 万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6期254-256,共3页
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城乡融合的有效手段,而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实施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2018年我国提出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的"三权分置"制度,针对我国当前... 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城乡融合的有效手段,而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实施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2018年我国提出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的"三权分置"制度,针对我国当前农村宅基地存在的一户多宅、宅基地闲置、私下流转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路径。以南京市高淳区为例,在梳理我国农村宅基地政策演变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高淳区宅基地使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陇上、小茅山脚2个自然村的实践做法,从加强宅基地管理角度提出南京市高淳区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对策建议,以期在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基础上助推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三权分置” 乡村振兴 对策建议 高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LinkNet和Deeplab网络模型的土地利用信息自动化提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彭慧 管佳 闫保银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74-178,共5页
为探索利用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快速、定性且定量地提取耕地、园地、林地、交通运输用地、建设用地以及水域等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实现对耕地“非粮化”和“非农化”的实时监测监管,从而为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提供科技支撑。本研究基于D-LinkNet... 为探索利用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快速、定性且定量地提取耕地、园地、林地、交通运输用地、建设用地以及水域等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实现对耕地“非粮化”和“非农化”的实时监测监管,从而为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提供科技支撑。本研究基于D-LinkNet和Deeplab网络模型分别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深度学习,通过相同对象拥有类似的形状和纹理等特征的原理,自动识别不同的学习对象,从而实现面向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信息自动分类。在此基础上,为校验2个模型的学习能力,以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为例,对比分析了D-LinkNet和Deeplab网络模型在土地利用信息分类上的能力。结果表明,Deeplab模型比D-LinkNet模型的分类结果整体性更强,分类准确率达88%。同时,Deeplab模型的边界信息损失相对较少,分类图斑的破碎程度相对更低,分类精度更高,更能满足土地利用信息自动提取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D-LinkNet Deeplab 土地利用 耕地 信息自动化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自然资源资产规划:逻辑定位、核心工作与配置路径 被引量:1
8
作者 袁源 金志丰 +3 位作者 张晓蕾 徐亮 李语旻 王亚华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39,共11页
研究目的:探析县级资产规划在逻辑定位、核心工作与配置路径三个方面的内在关联及其对资产规划“整体整备、整体配置”要求的支撑响应,为实施导向的县级资产规划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 研究目的:探析县级资产规划在逻辑定位、核心工作与配置路径三个方面的内在关联及其对资产规划“整体整备、整体配置”要求的支撑响应,为实施导向的县级资产规划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县级在规划体系中的定位是承上启下,在“省—市—县”传导体系的末端细化价值引导、落实指标考核,通过“县域范围—配置单元—配置组团—整备区”引导差异化的整备配置空间。(2)落实上述任务要求县级资产规划打通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的各个环节,厘清资产明晰、潜力评价、规划分区、整备安排、配置引导、效益分析6大核心工作流程。(3)经营性和公益性资产在配置引导中的多元化组合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价值共生,亟需差别化的配置路径与之匹配,包括“分类+组合”、规划分区引导、探索生态产品价值等。研究结论:作为资源资产保值增值的行动方案,县级资产规划要形成自然资源资产优化配置、科学保护和高效使用的具体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规划 传导体系 配置单元 规划分区 生态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gformer网络的地块尺度作物种植结构精细化识别与分类 被引量:1
9
作者 顾余庆 李晓文 +3 位作者 曹伟 王亚华 周鑫鑫 赵碧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302,共10页
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是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石。为实现地块破碎化地区作物类型及种植结构精细化识别和分类,本研究以江苏省泰兴市为研究区,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多尺度融合特征显著的Segformer语义分割模型,实现地块尺度的... 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是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石。为实现地块破碎化地区作物类型及种植结构精细化识别和分类,本研究以江苏省泰兴市为研究区,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多尺度融合特征显著的Segformer语义分割模型,实现地块尺度的耕地信息精细化提取;同时结合多源遥感数据构建主要植被类型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序曲线及植被生长关键时间节点的光谱反射特征,开展地块尺度的作物种植结构分类。结果表明:基于Segformer模型的分割方法可有效识别耕地,F1系数达92.4%;基于主要植被类型多时相NDVI时序特征及植被生长关键时间节点光谱反射特征的作物种植结构分类方法能够实现地块尺度的种植结构分类,总体分类精度达82.38%。因此,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有效实现地块尺度耕地信息的精细化提取及种植结构识别和分类,为耕地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制度 地块尺度 精细化识别和分类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思考与探索——以安徽省无为市都督村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方帅 《村委主任》 2024年第3期191-193,共3页
文章以安徽省无为市都督村为例,结合“多规合一”概念,探讨“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期为未来其他村庄规划编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多规合一” 村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收集-转运-处理”体系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建设规划--以淮南市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定基 《江西农业》 2024年第20期56-58,共3页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文章基于“收集-转运-处理”体系,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建设规划进行研究,以淮南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文章阐述了当前农村...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文章基于“收集-转运-处理”体系,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建设规划进行研究,以淮南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文章阐述了当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和挑战,强调优化处理流程、提升处理效率的重要性,详细描述收集、转运和处理三个环节的规划体系,并在最后提出实施保障措施和投资保障措施两部分建议。通过科学的规划体系建设,淮南市将有效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水平,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农村人居环境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垃圾 垃圾处理体系 建设规划 淮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问题与思考——以安徽省无为市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方帅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期87-89,共3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安徽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面临规划实施、资金筹措、公众参与、行政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文章以安徽省无为市为例,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安徽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面临规划实施、资金筹措、公众参与、行政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文章以安徽省无为市为例,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理论思考,提出了相应解决思路与对策,以期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土地 综合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枫香树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研究
13
作者 何海洋 柳绍轩 +1 位作者 陈倩 刘飞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0期1-3,共3页
病虫害不仅会影响枫香树的观赏性,还可能会影响枫香树健康生长。基于蚜虫、天幕毛虫、小蠹虫、枫香螨虫、蚧壳虫、蛴螬、蝼蛄等害虫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以及漆斑病、白粉病、叶斑病等病害的危害特点,分析总结了其防治措施,为枫香树的... 病虫害不仅会影响枫香树的观赏性,还可能会影响枫香树健康生长。基于蚜虫、天幕毛虫、小蠹虫、枫香螨虫、蚧壳虫、蛴螬、蝼蛄等害虫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以及漆斑病、白粉病、叶斑病等病害的危害特点,分析总结了其防治措施,为枫香树的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香树 病虫害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内涵认知与体系构建 被引量:43
14
作者 杨壮壮 袁源 +2 位作者 王亚华 乔伟峰 林彤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共9页
研究目的:把握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内涵认知,构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与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在经历了空白、雏形、确立、发展、完善到统一的6个阶段变化后,其现实需求与发展目标也随之改变,现... 研究目的:把握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内涵认知,构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与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在经历了空白、雏形、确立、发展、完善到统一的6个阶段变化后,其现实需求与发展目标也随之改变,现阶段的管制需求主要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土空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管制目标主要是规范国土空间开发秩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升国土空间开发质量。(2)新时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构建可从计划管理、空间准入、用途转用、实施许可、监督管理等环节入手,其中计划管理、空间准入、用途转用是事前计划环节,实施许可是事中管理环节,监督管理是事后监管环节。研究结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作为一项系统性和综合性研究工作,应在国家层面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开展基础研究,深入了解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和各层级的实施机制、传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生态文明 内涵认知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孪生神经网络的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化检测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伟良 刘琦 +1 位作者 吴长彬 杨光迪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95,104,共6页
近年来,利用多期高分遥感影像,构建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化检测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支持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化检测的智能化发展,正是当前研究的难点所在。本文探讨了构建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化检测模型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土地资数据进行预处... 近年来,利用多期高分遥感影像,构建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化检测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支持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化检测的智能化发展,正是当前研究的难点所在。本文探讨了构建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化检测模型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土地资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基于孪生神经网络的变化检测模型,以及对模型输出结果进行GIS优化获取目标区域的变化图斑,实现针对土地利用现状变化区域的快速提取。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发现不同时期影像中土地利用现状的变化位置,有效提升了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化检测的智能化水平,可服务于日常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更检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化检测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 影像变化检测 Siamese网络 高分遥感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GIS支持下的实景融合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新平 王磊 +2 位作者 吴长彬 黄敬 韦曼琼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1-145,155,共6页
视频监控在安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传统的分镜头监控模式具有画面相互孤立、缺乏关联性的应用局限。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实时监控视频在三维场景中融合展示的难点问题,设计了基于三维GIS的实景融合系统。系统通过视觉特征匹配计... 视频监控在安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传统的分镜头监控模式具有画面相互孤立、缺乏关联性的应用局限。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实时监控视频在三维场景中融合展示的难点问题,设计了基于三维GIS的实景融合系统。系统通过视觉特征匹配计算视频投射视角,针对球机设备研究了虚实场景视频联动投射的方法,并通过服务化配置的方式进行数据的加载。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实景融合展示上效果优异,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多路实时视频集成在三维场景中的展示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强视频、强GIS业务的公安和智慧城市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GIS 视觉特征匹配 PTZ 服务化 网络摄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规划分级传导体系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林彤 王亚华 +2 位作者 高建岗 李语旻 杨壮壮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0-95,共6页
构建合理的乡村规划传导体系是保障乡村空间精细化治理的重要前提。文章在梳理既有的各类乡村规划的管控与传导特点及传导方式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各类传导管控思路和经验,构建“2个维度+3个方向+4种方式+7类载体”的乡村地区“县—乡... 构建合理的乡村规划传导体系是保障乡村空间精细化治理的重要前提。文章在梳理既有的各类乡村规划的管控与传导特点及传导方式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各类传导管控思路和经验,构建“2个维度+3个方向+4种方式+7类载体”的乡村地区“县—乡镇—村”三级国土空间规划传导体系,明确乡村地区规划目标—指标类、空间类和支撑类要素的具体传导路径,实现传导要素按照“县—乡镇—村”三级规划的传导重点和深度逐一传导落实,为乡村地区精细化治理提供可操作的实施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规划传导 传导体系 传导路径 乡村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江城市群国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时空耦合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壮壮 王亚华 +2 位作者 乔伟峰 吴菊 毕云龙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4期280-286,共7页
研究国土开发强度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有利于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以扬子江城市群为例,通过构建国土开发强度测度模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模型,分析各个城市2007... 研究国土开发强度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有利于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以扬子江城市群为例,通过构建国土开发强度测度模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模型,分析各个城市2007、2012、2017年的国土开发强度、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变化特征与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扬子江城市群整体的国土开发强度较高,并且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2)各个城市间资源承载力出现小幅度下降,环境承载力呈波动上升趋势,社会经济支撑力无明显变化,资源环境承载力整体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3)耦合水平整体呈现出小幅度上升的趋势,但协调关系和耦合程度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善,资源环境对于城市开发建设的约束程度未出现缓解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开发强度 资源环境承载力 时空变化特征 耦合度 协调度 扬子江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许可制度建立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7
19
作者 毕云龙 徐小黎 +2 位作者 李勇 谭丽萍 杨壮壮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5-49,共5页
新一轮的机构改革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成为自然资源部"两统一"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国土空间规划许可制度作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主要执行措施之一,其如何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是近期备受关注的课题。文章... 新一轮的机构改革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成为自然资源部"两统一"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国土空间规划许可制度作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主要执行措施之一,其如何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是近期备受关注的课题。文章剖析了国土空间规划许可制度当前面临的基本形势和主要问题,探索性地提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许可制度的相关建议:构建全要素国土空间规划许可制度、构建多样化国土空间规划许可管控措施、优化国土空间规划许可路径、探索国土空间规划许可分级管制制度和完善国土空间利用事中事后监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规划许可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判读机制的养殖蟹塘遥感智能检测方法
20
作者 蒋卓然 周鑫鑫 +2 位作者 曹伟 王亚华 吴长彬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34,共10页
挖塘养蟹是耕地“非粮化”行为的一种,若不及时发现制止,将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危害。为了应对这一行为在遥感智能解译工作中所存在的人工判读量大、核查效率不足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协同判读机制的养殖蟹塘遥感智能检测方法,该方法集... 挖塘养蟹是耕地“非粮化”行为的一种,若不及时发现制止,将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危害。为了应对这一行为在遥感智能解译工作中所存在的人工判读量大、核查效率不足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协同判读机制的养殖蟹塘遥感智能检测方法,该方法集成了HRNet分割网络和Swin-Transformer分类网络模型,并进一步介入人工核查,提高检测精度和工作效率。以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为研究区域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协同判读机制的耕地“非粮化”遥感智能检测方法能够自动筛去83.4%的待检测图斑,最终识别精度为0.972,可在大幅降低识别难度与人工核查工作量的同时提高检测精度,为实现准确高效的蟹塘等“非粮”地物检测提供可靠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判读机制 HRNet Swin-Transformer 蟹塘检测 非粮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