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晚期宫颈癌调强放疗及骨髓限量照射计划设计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顾科 胡群超 +2 位作者 翟小明 王建平 张军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2-436,453,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盆腔不同调强放疗(IMRT)计划方式的靶区和危及器官(OAR)剂量分布及实施照射时间(MU值),对LACC的最佳IMRT计划方式进行探讨。此外,通过对盆骨骨髓进行限量与不限量IMRT计划的对比研究,比较两者的骨髓及... 目的通过比较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盆腔不同调强放疗(IMRT)计划方式的靶区和危及器官(OAR)剂量分布及实施照射时间(MU值),对LACC的最佳IMRT计划方式进行探讨。此外,通过对盆骨骨髓进行限量与不限量IMRT计划的对比研究,比较两者的骨髓及其他OAR剂量分布的优劣。方法给予10例LACC患者在放疗前进行CT模拟定位并勾画靶区及OAR。宫颈原发肿瘤为大体靶区(GTV),与子宫及宫旁组织、部分阴道、髂总及髂内外、闭孔、骶前淋巴引流区构成临床靶区(CTV)。CTV均匀外放10mm形成计划靶区(PTV)。脊髓、小肠、结肠、直肠、肛管、膀胱、股骨头以及盆骨骨髓等为需要进行限量的OAR。给予6MV X线照射PTV 45Gy/25次。同一患者IMRT设计3种不同的计划,分别为5野调强(IMRT_(5f))、7野调强(IMRT_(7f))和9野调强(IMRT_(9f))。应用剂量体积直方(DVH)图,对3种IMRT计划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通过设计对盆骨骨髓进行限量或不限量的IMRT计划,明确IMRT在降低骨髓受照射量中的价值。结果 3种IMRT计划GTV及PTV的剂量最大值(Dmax)、最小值(Dmin)以及靶区均匀指数(HI)无明显差异。IMRT_(7f)与IMRT_(9f)的膀胱、小肠和直肠的V40明显低于IMRT_(5f),IMRT_(7f)与IMRT_(9f)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MRT_(7f)与IMRT_(9f)的适形指数(CI)相比较无明显差别,均明显优于IMRT_(5f)。IMRT_(7f)的MU值显著小于IMRT_(9f),IMRT_(7f)为最佳治疗计划方式。将在此计划基础上对盆骨骨髓进行限量的IMRT计划(BMS-IMRT)与IMRT_(7f)进行比较。两者在GTV及PTV的Dmax、Dmin、靶区HI以及对膀胱、小肠、直肠受照射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BMS-IMRT的CI显著优于IMRT_(7f)。BMS-IMRT明显减少骨髓的V40、V30、V20及V10,分别比IMRT_(7f)减少了16%、10%、16%和16%。结论 LACC的盆腔IMRT计划方式中,IMRT_(7f)方式具有最佳的靶区剂量分布及对OAR的保护,所需照射时间适中,值得推荐应用。对盆骨骨髓进行限量的7野IMRT计划能获得更好的靶区CI,明显减少骨髓受照射量,可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对骨髓功能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宫颈癌 调强放疗 骨髓 剂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癌术后不同放疗计划剂量学的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邹中华 史建平 +2 位作者 吴锦昌 周莉钧 朱国培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2-217,共6页
背景与目的:腮腺癌靶区位于头部的一侧,形状凹形,用何种照射方法可以更有效的使靶区剂量均匀及保护危及的器官,是目前讨论的热点。本研究通过比较采用二维常规、三维适形、正向和逆向调强放疗技术对腮腺癌术后靶区进行放疗计划设计,重... 背景与目的:腮腺癌靶区位于头部的一侧,形状凹形,用何种照射方法可以更有效的使靶区剂量均匀及保护危及的器官,是目前讨论的热点。本研究通过比较采用二维常规、三维适形、正向和逆向调强放疗技术对腮腺癌术后靶区进行放疗计划设计,重点分析比较调强技术在保护正常器官和改善靶区适形度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比较5种腮腺癌术后靶区照射技术,包括二野对穿照射(2F-2D)、二维电子线+X线混合照射(X+E)、三维适形放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正向多子野调强放疗(multi-segment radiotherapy, MSRT)照射。随机选择8例腮腺癌术后患者,为每位患者设计上述5种照射技术的治疗计划。处方剂量为60 Gy,2 Gy/次,共30次。分别比较这5种计划的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DVH)、靶区剂量均匀度以及正常器官受照剂量,同时比较2种调强技术放疗计划时间和实施治疗时间。结果:在靶区覆盖方面,3DCRT的V95%和适形指数(CI)(97.5%和0.78)明显优于二维照射(77.9%和0.45)(P<0.01),但劣于IMRT(99.1%和0.85)和MSRT(99.7%和0.81)(P<0.01);两调强技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MSRT的实施时间(平均治疗时间5 min)明显短于IMRT(平均治疗时间15 min)。在正常器官保护方面,脑干、脊髓和对侧腮腺的受照剂量,IMRT(19.4、28.1和8.5 Gy)和MSRT(17.0、28.0和0.8 Gy)优于3DCRT(25.4、37.7和1.8 Gy)更优于二维(51.7、58.8和54.6 Gy),但同侧中耳、眼球、眼晶体和下颌骨的受照剂量5种计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3DCRT、MSRT和IMRT技术无论从靶区覆盖还是对正常器官保护方面均优于二维照射技术,而调强计划(包括IMRT和MSRT)优于3DCRT计划,但MSRT在靶区覆盖、正常器官的保护上与IMRT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计划的执行效率优于IMRT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癌 三维适形放疗 适形调强放疗 正向多子野调强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l ι表达水平对行食管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的生存影响
3
作者 周俊东 宁忠华 +2 位作者 邹士涛 刘标 吴锦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25-1527,1544,共4页
目的:探讨DNA聚合酶ι(DNA polymeraseι,Pol ι)表达水平对行食管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的生存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7例行术后辅助放疗的食管癌患者组织中Pol ι的表达情况,分析Pol ι表达水平对这些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20... 目的:探讨DNA聚合酶ι(DNA polymeraseι,Pol ι)表达水平对行食管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的生存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7例行术后辅助放疗的食管癌患者组织中Pol ι的表达情况,分析Pol ι表达水平对这些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20例食管癌患者组织中Pol ι呈低表达,77例食管癌患者组织中Pol ι呈高表达;生存曲线显示Pol ι表达水平与行术后辅助放疗的食管癌患者生存呈负相关;COX回归分析显示Pol ι表达水平是影响食管癌根治术后辅助放疗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Pol ι可能是判断行食管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预后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ι 食管癌 术后辅助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浅表恶性肿瘤 被引量:12
4
作者 顾军 黄敏 +4 位作者 吴锦昌 陈杰 朱昕 周俊东 徐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55-115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浅表恶性肿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1例复发性或转移性浅表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超声实时引导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术后3个月按WHO恶性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粒...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浅表恶性肿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1例复发性或转移性浅表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超声实时引导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术后3个月按WHO恶性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粒子植入量遵循Halarism125I经验公式:mCi=Da×5,Da为靶组织长、宽、高之和的平均值(单位为cm)。结果 21例患者125I粒子植入均获得成功。超声能清晰显示肿块,进行准确定位,引导粒子的植入。术后3个月疗效评价:完全缓解12例(57.14%),部分缓解4例(19.05%),稳定3例(14.29%),进展2例(9.52%)。21例患者中位无局部复发生存期7.2个月(6.8~7.6个月)。结论超声引导125I粒子植入具有微创、准确、安全、有效等优点,对浅表转移及复发恶性肿瘤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肿瘤 碘放射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徐莹莹 刘政操 +3 位作者 胡睿 邹莉 顾科 冀胜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90-392,共3页
目的:观察热放化疗(RTHTCT)治疗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62例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放化疗组(RTCT组)33例和热放化疗组(RTHTCT组)2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根治性放疗,同步化疗采取顺铂单药每周方案,热疗... 目的:观察热放化疗(RTHTCT)治疗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62例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放化疗组(RTCT组)33例和热放化疗组(RTHTCT组)2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根治性放疗,同步化疗采取顺铂单药每周方案,热疗为盆腔深部热疗。治疗结束后1个月评价两组近期疗效及急性期副反应,并分析1年无瘤生存率。结果:RTHTCT组患者有效率(PR+CR)明显高于RTCT组,分别为93.1%和72.7%(χ^2=2.096,P=0.036)。两组1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9.3%和58.3%(HR=0.229,95%CI0.076~0.687,P=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急性毒副反应在血液学副反应、上消化道副反应、泌尿系副反应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RTHTCT组患者下消化道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RTCT组(31.0%vs63.6%,χ^2=10.51,P=0.010)。结论:RTHTCT治疗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较单纯RTCT可提高近期疗效,并可降低放化疗所致下消化道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局部晚期 热放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清Ang-1、MIP-1α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兴利 吴鹏飞 +2 位作者 吴锦昌 邱宏春 孔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55-1557,1578,共4页
目的 :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ia syndrome,MDS)患者血清中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α,MIP-1α)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MDS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 目的 :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ia syndrome,MDS)患者血清中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α,MIP-1α)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MDS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定量检测31例MDS患者、20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15例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患者(疾病对照组)血清Ang-1、MIP-1α的水平。结果:MDS患者血清Ang-1、MIP-1α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低于AML组(P均<0.05)。低危组MDS患者Ang-1、MIP-1α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高危组Ang-1、MIP-1α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低危组(P均<0.05),且与AML组无显著差别(P均>0.05)。MDS患者血清Ang-1、MIP-1α表达呈正相关性(r=0.418,P<0.05)。结论:MDS患者血清Ang-1、MIP-1α的表达增高,且两者具有显著相关性,提示其在MDS的发展、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有可能作为MDS患者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血管生成素-1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LⅠ基因对人食管癌细胞放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刘瑾 吴锦昌 周俊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DNA聚合酶Ⅰ(DNA polymeraseⅠ,POLⅠ)基因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放射敏感性及对化疗药物顺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已经构建成功的针对POLⅠ基因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重组质粒,转染ECA-109细胞,通过倒置荧... 目的:探讨DNA聚合酶Ⅰ(DNA polymeraseⅠ,POLⅠ)基因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放射敏感性及对化疗药物顺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已经构建成功的针对POLⅠ基因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重组质粒,转染ECA-109细胞,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后ECA-109细胞中POLⅠ的mRNA表达水平,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来研究shRNA抑制POLⅠ表达后ECA-109细胞对X线放疗敏感性的变化,用MTT法检测POLⅠ基因敲除后ECA-109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变化。结果:沉默POLⅠ基因的shRNA转染ECA-109细胞后,荧光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绿色荧光颗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转染后细胞中POLⅠ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转染后的细胞对放疗敏感性提高,对顺铂的敏感性提高(P<0.05)。结论:shRNA有效下调细胞中POLⅠ的表达,提高了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顺铂和放疗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Ⅰ SHRNA ECA109 放疗敏感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玲 刘标 +3 位作者 俞士尤 孟优 周俊东 吴锦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96-1199,1207,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HER4与HER2、ER、PR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5例乳腺癌组织中HER4、HER2、ER、PR蛋白的表达。对患者随访,随访终点为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结果:HER2、H...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HER4与HER2、ER、PR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5例乳腺癌组织中HER4、HER2、ER、PR蛋白的表达。对患者随访,随访终点为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结果:HER2、HER4、ER、PR在105例乳腺癌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14%、20.00%、40.00%、28.27%;HER4与年龄、淋巴结转移、分期、肿瘤类型以及是否化疗的差异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4可刺激ER、PR产生(P=0.030,P=0.028);HER4阳性与阴性患者无病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HER4(+)HER2(-)组乳腺癌患者较其他组无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00)。结论:HER4可作为独立的临床预后因子,HER4可延长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时间并可刺激ER、PR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4 HER2 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RAD18的小干扰RNA对人食管鳞癌ECA-109细胞增殖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9
作者 娄鹏荣 孙晓南 +1 位作者 周俊东 邹士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4-370,共7页
目的:研究靶向RAD18基因的小干扰RNA ( siRNA )对食管鳞癌细胞ECA-109增殖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合成针对 RAD18基因的 siRNA ( RAD18-siRNA),通过脂质体将其转染人食管鳞癌ECA-109细胞株,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ECA-109 R... 目的:研究靶向RAD18基因的小干扰RNA ( siRNA )对食管鳞癌细胞ECA-109增殖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合成针对 RAD18基因的 siRNA ( RAD18-siRNA),通过脂质体将其转染人食管鳞癌ECA-109细胞株,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ECA-109 RAD18和CyclinD1 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其RAD18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应用CCK-8法检测ECA-109细胞的增殖和化疗药物对ECA-109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ECA-109细胞周期;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RAD18与CyclinD1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未转染组比较, RAD18-siRNA组RAD18表达明显降低(P<0.05)。 RAD18-siRNA组细胞增殖抑制(P<0.05),G1期细胞数增多,G2/M期细胞数减少(P<0.05)。不同浓度顺铂或5-氟尿嘧啶处理细胞后,两组细胞的存活率均下降(均P<0.05),但RAD18-siRNA组细胞半数抑制浓度较未转染组减少( P<0.05)。在食管鳞癌组织中, RAD18基因mRNA的表达与CyclinD1基因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 r=0.478,P<0.01)。结论:下调RAD18表达能够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提高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CyclinD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水平可能参与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药物疗法 鳞状细胞/药物疗法 RNA 小分子干扰/治疗应用 基因 肿瘤抑制/治疗应用 细胞增殖/药物作用 细胞周期蛋白D1/药物作用 细胞系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