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学观察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孙阳阳 耿翔 +3 位作者 周晓莉 王更方 顾文贤 张旭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15-722,共8页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PG-DLBCL)是胃淋巴瘤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内镜检查易与胃癌、溃疡或其他炎症性病变混淆,病变组织学形态表现复杂,诊断困难。...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PG-DLBCL)是胃淋巴瘤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内镜检查易与胃癌、溃疡或其他炎症性病变混淆,病变组织学形态表现复杂,诊断困难。探索PG-DLB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分析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及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8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PG-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预后影响分析。结果:104例PG-DLBCL患者,男性45例,女性59例,中位发病年龄68岁。10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0~103.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71.0个月,患者中位生存时间56.8个月,1、3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0.1%、76.8%和47.6%。病理学分类:生发中心样B细胞(germinal center B cell-like,GCB)型40例,非生发中心样B细胞(non-germinal center B cell-like,non-GCB)型64例。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结果显示:c-Myc基因异常27例(占26%,其中17例为多拷贝,10例为重排),B细胞淋巴瘤-2(B-cell leukemia/lymphoma 2,BCL-2)基因异常26例(占25.2%,其中17例为多拷贝,9例为重排),BCL-6基因异常32例(占31%,其中23例为多拷贝,9例为重排)。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A125水平、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评分、改良Ann Arbor分期、骨髓侵犯、治疗方法、病理学类型non-GCB型、BCL-2/BCL-6/多发性骨髓瘤原癌基因-1(multiple myeloma protooncogene-1,MUM-1)/细胞分裂周期蛋白7(cell division cyclin 7,CDC7)/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 2,MCM2)蛋白表达水平均是影响PG-DLBCL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改良Ann Arbor临床分期ⅢE~ⅣE期、IPI评分≥2、病理学类型非生发中心亚型、CDC7蛋白高表达、MCM2蛋白高表达、FISH检测BCL-2基因重排是影响PG-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G-DLBCL发病以老年人为主,临床表现无特殊性,内镜检出率较高,确诊依赖于病理学检查,R(利妥昔单抗)-CHOP(环磷酰胺+表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化疗方案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临床病理学观察 预后因素分析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中链脂肪酸和蛋白的肠内营养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手术病人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方亮 江勇 +6 位作者 姚捷 朱剑飞 张旭东 丁冬 胡玉庭 刘意 朱春富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51-354,共4页
目的 :观察富含中链脂肪酸和蛋白的肠内营养(Nutrison MCT)和普通肠内营养混悬液(Nutrison MF)两种肠内营养混悬液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手术病人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2例需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随机分为MCT组(40例)和MF组(42... 目的 :观察富含中链脂肪酸和蛋白的肠内营养(Nutrison MCT)和普通肠内营养混悬液(Nutrison MF)两种肠内营养混悬液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手术病人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2例需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随机分为MCT组(40例)和MF组(42例)。病人入院后予口服营养制剂。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后自空肠营养管逐步使用肠内营养直至全量肠内营养治疗5 d,5 d后根据个体情况逐步停止肠内营养。测定入院后第2天、术前1天、全量用药5 d后两组病人血浆内毒素水平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以及尿液乳果糖与甘露醇(L/M)比值。结果 :两组病人入院后2天和手术前1天相比,血浆内毒素水平、DAO活性和尿L/M比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术后全量用药5天后内毒素水平、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尿L/M比值均较术前降低,且MCT组较MF组降低更明显。结论 :Nutrison MCT相比Nutrison MF可以更早的改善恶性梗阻性黄疸手术病人肠粘膜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梗阻性黄疸 肠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奇静脉断流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效果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希红 张亚琪 陈亚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22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吻合器门奇静脉断流术后患者早期经鼻饲管实施肠内营养的方法。方法对13例门奇静脉断流术后患者第1天即开始使用肠内营养,8 d后检测各营养指标和肝功能、生化指标,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白蛋白、血红蛋白第8天与第1天比较,差异... 目的探讨吻合器门奇静脉断流术后患者早期经鼻饲管实施肠内营养的方法。方法对13例门奇静脉断流术后患者第1天即开始使用肠内营养,8 d后检测各营养指标和肝功能、生化指标,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白蛋白、血红蛋白第8天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患者均顺利耐受肠内营养,肝功能、生化指标、营养状况等基本同术前,肠蠕动恢复较早,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靠,可有效应用于肝硬化患者的术后支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奇静脉断流术 肠内营养 观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