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芩苷激活自噬抑制炎症促进牙髓干细胞成牙/骨分化
1
作者 崔闯 孙思怡 +4 位作者 秦梓一 沙颖 徐海 江飞 张光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66-776,共11页
目的:通过验证黄芩苷(baicalin,BA)在炎症环境下的抗炎效果并探究其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hDPSC)成牙/骨分化的影响,为牙髓炎的活髓保存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人早期炎症牙髓组织制作冰冻切片并进行苏木素-伊红... 目的:通过验证黄芩苷(baicalin,BA)在炎症环境下的抗炎效果并探究其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hDPSC)成牙/骨分化的影响,为牙髓炎的活髓保存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人早期炎症牙髓组织制作冰冻切片并进行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IL-1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表达。将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及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诱导下极化为M1亚群,再用50μmol/L的BA处理后,利用免疫荧光、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iNOS、IL-1β及IL-8的表达变化,利用Western blot检测LC3B、Beclin-1及P62的表达变化以观察巨噬细胞自噬,并在使用自噬抑制剂3-MA阻断自噬后检测IL-1β及IL-8的表达变化。随后,提取不同条件处理的巨噬细胞上清液制备条件培养液作用于hDPSC并进行矿化诱导,采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茜素红(alizarin red S,ARS)染色、RT-PCR及Western blot分析ALP、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DSPP)、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及Ⅰ型胶原(typeⅠcollagen,COL-1)的表达,以观察炎症环境下BA对hDPSC成牙/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早期牙髓炎组织炎症区周围IL-1β和iNOS的表达明显升高。LPS和IFN-γ诱导后,巨噬细胞由M0向M1极化,iNOS、IL-1β及IL-8表达明显增加。当加入50μmol/L BA共同孵育24 h后,巨噬细胞极化程度明显降低,IL-1β、IL-8的mRNA水平明显下降;同时,与M1组相比,加入BA后LC3B-Ⅱ、Beclin-1表达升高,P62表达被抑制;3-MA阻断自噬后,IL-1β及IL-8的m RNA水平显著升高。M1巨噬细胞的上清液作用于hDPSC并进行矿化诱导7~21 d后,hDPSC的ALP活性降低,钙盐沉积减少,ALP、DSPP、RUNX2、OPN及COL-1的表达减少。BA处理后的M1巨噬细胞上清液加入hDPSC后,ALP活性显著升高,钙盐沉积明显增多,ALP、DSPP、RUNX2、OPN及COL-1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在炎症微环境下,BA可能是通过激活细胞自噬抑制牙髓炎症反应,促进hDPSC的成牙/骨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M1巨噬细胞 THP-1 成牙/骨分化 牙髓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激光照射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能量密度范围的离体牙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郭晓钰 吴友农 +3 位作者 陈慧芬 汪婷婷 颜雯 于金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5期430-433,437,共5页
目的:探索Nd:YAG激光照射牙本质后,既能显著降低其通透性,又不引起表面形态破坏的能量密度范围。方法:10个离体磨牙均切成6个2mm×3mm×4mm的牙本质块,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Gluma组、50、100、200、450J/cm2激光组。37%磷... 目的:探索Nd:YAG激光照射牙本质后,既能显著降低其通透性,又不引起表面形态破坏的能量密度范围。方法:10个离体磨牙均切成6个2mm×3mm×4mm的牙本质块,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Gluma组、50、100、200、450J/cm2激光组。37%磷酸处理,每组随机取8个标本浸入2%亚甲蓝溶液5h,体视显微镜下测量染液渗透深度,另2个标本观察表面形态变化。结果:1)染液渗透深度,空白对照组、Gluma组、50J/cm2,100J/cm2,200J/cm2,450J/cm2激光组分别为(3.211±0.345)、(1.714±0.475)、(3.058±0.193)、(2.603±0.389)、(1.979±0.380)、(1.156±0.397)mm。50J/cm2激光组牙本质通透性与对照组无差异,其余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且随着激光能量升高,通透性降低。其中200J/cm2激光组的牙本质通透性与Gluma组相当。2)牙本质表面观察,450J/cm2激光组牙本质表面有显著改变,可见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凹坑。结论:Nd:YAG激光用于治疗牙本质敏感症时,考虑到有效性和安全性,建议能量密度为200~450J/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激光 牙本质敏感症 牙本质通透性 牙本质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舌侧根管口定位的锥体束CT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黄云生 孙凯瑞 +3 位作者 姜刘鎏 周鹏 陈圣焱 魏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4-290,共7页
目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下颌第一恒磨牙的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数据,分析远中舌侧根管口发生率及探寻其定位规律。方法:随机抽取江苏省口腔医院放射科行CBCT... 目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下颌第一恒磨牙的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数据,分析远中舌侧根管口发生率及探寻其定位规律。方法:随机抽取江苏省口腔医院放射科行CBCT检查的患者图像数据。记录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远中根管数目,测量各根管口间的距离(近中颊侧根管口MBO、近中舌侧根管口MLO、远中颊侧根管口DBO、远中舌侧根管口DLO)和形成的角度(MBO-DBO连线与MBO-MLO连线的夹角∠DBML、MBO-DBO连线与MBO-DLO连线的夹角∠DBDL)。通过ROC曲线筛选出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舌侧根管口存在的最佳诊断指标,并计算其临界值。对远中舌侧根管口及其他各根管口间形成的角度、距离之间比例关系进行分析,定位远中舌侧根管口。结果:共获取300例患者572颗下颌第一恒磨牙CBCT图像数据。远中出现双根管共213例,比例为37.2%。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根管分组在性别、年龄、左右侧牙位上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 0.05)。∠DBML为判断下颌第一恒磨牙存在远中舌侧根管口的最佳指标,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88,其诊断的临界值为72.143°。∠DBDL和∠DBML比值为0.551;MBO-DLO和MLO-DBO比值为1.035。结论: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舌侧根管发生率较高,下颌第一恒磨牙∠DBML为远中舌侧根管口存在的诊断指标。∠DBML和∠DBDL角度和MBO-DLO和MLO-DBO距离比例关系可为临床上定位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舌侧根管口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恒磨牙 远中舌侧根管 CBCT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口设计及修复情况对上前牙美学区显微根尖手术术后牙龈退缩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轲 卢伟 +2 位作者 杨菁菁 颜廷元 李中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41-946,984,共7页
目的:研究切口类型及修复体对上前牙美学区显微根管外科手术(endodontic microsurgery,EMS)后牙龈退缩的影响。方法:纳入53例上前牙美学区需行EMS患者,术后随访1年以上,分析性别、切口类型(沟内切口;龈乳头基部切口)、修复体情况(无修复... 目的:研究切口类型及修复体对上前牙美学区显微根管外科手术(endodontic microsurgery,EMS)后牙龈退缩的影响。方法:纳入53例上前牙美学区需行EMS患者,术后随访1年以上,分析性别、切口类型(沟内切口;龈乳头基部切口)、修复体情况(无修复体;有修复体)对上前牙美学区根尖手术后牙龈退缩的影响。结果:按纳入标准,共采集53例患牙临床冠及78例龈乳头数据,统计分析表明,术前及术后1年患牙临床冠高度(H1)、龈乳头高度(H2)及切缘龈乳头距离(H3)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性别和切口类型对术后牙龈退缩无显著影响。按修复体有无进行分析,临床冠高度变化(ΔH1)及切缘龈乳头距离变化(ΔH3)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上前牙美学区患牙显微根尖手术术后存在一定程度牙龈退缩,修复体的存在会使牙龈退缩加重,影响前牙区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前牙美学区 显微根尖手术 牙龈退缩 沟内切口 龈乳头基部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根纵裂导致牙槽骨缺损的数字化模型重建与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雪 祁文 +3 位作者 吴大明 刘梅 吴红梅 孙志达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71-1774,共4页
目的:评价根尖周炎(apical periodontitis,AP)与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VRF)导致的根尖周骨缺损形态的差异。方法:选取发生AP、VRF且伴有根尖周骨缺损的上下颌后牙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资料,利用... 目的:评价根尖周炎(apical periodontitis,AP)与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VRF)导致的根尖周骨缺损形态的差异。方法:选取发生AP、VRF且伴有根尖周骨缺损的上下颌后牙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资料,利用交互式医学图像控制系统(materialise’s interactive medical image control system,Mimics)软件进行数字化模型重建并对骨缺损区定量分析,比较两组患牙的根尖孔水平面冠方的骨缺损体积占全部骨缺损体积的百分比。结果:两组体积比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体积比值趋于1时,VRF的可能性大。结论:VRF导致的根尖周骨缺损主要位于患牙根尖孔水平面的冠方。对根尖周骨缺损的定量测量有助于VRF的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纵裂 根尖周炎 锥形束CT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叠氮溴化丙锭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系统中活菌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周如玉 平逸帆 +1 位作者 张元 王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47-855,共9页
目的:利用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PMA)预处理方法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系统(dental unit waterline,DUWL)中活菌微生物群落,以综合评估不同科室DUWL中的污染情况及探究活菌群落构成的多样性。方法:选择... 目的:利用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PMA)预处理方法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系统(dental unit waterline,DUWL)中活菌微生物群落,以综合评估不同科室DUWL中的污染情况及探究活菌群落构成的多样性。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33台口腔综合治疗台,牙体牙髓病科23台(E组),牙周病科10台(P组),在医院开诊前收集三用枪水样,PMA预处理水样后提取活菌总DNA,经细菌通用引物PCR扩增后构建宏基因组文库,用于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样本使用1μL PMA(最终浓度20μmol/L)预处理10 min后暴露于卤素光照射5 min,最适合检测DUWL样品中活菌的量;高通量测序显示DUWL中活菌微生物群落呈多样性,并具有潜在的细菌致病序列。科室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菌门为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衣原体门(Chlamydiae)、Aerophob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Bacteriadnorankk_unclassified、TM6(P <0.05);属水平上,军团菌属(Legionella)、Methyloversatilis、Obscuribacterales_norank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DUWL中致病微生物的存在对牙科医务工作者和患者都具有潜在感染风险,应重视DUWL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有必要对DUWL进行定期水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溴化丙锭 高通量测序 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系统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本质敏感的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治疗 被引量:3
7
作者 郭晓钰 吴友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468-473,共6页
封闭开放的牙本质小管口是现代牙本质敏感(DH)治疗的基本指导思想,而大多数传统的治疗方法仅短期内有效,其原因可能缘于咀嚼和磨损等导致牙体表面脱敏剂涂层再次磨耗。以1.5 W、396 J·cm-2的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治疗,DH的... 封闭开放的牙本质小管口是现代牙本质敏感(DH)治疗的基本指导思想,而大多数传统的治疗方法仅短期内有效,其原因可能缘于咀嚼和磨损等导致牙体表面脱敏剂涂层再次磨耗。以1.5 W、396 J·cm-2的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治疗,DH的牙本质小管口的封闭率达到90%以上,牙本质表面也不会出现凹坑、裂纹和碳化等破坏。Nd:YAG激光照射引起的局部温度升高,若髓腔温度升高在5℃以内,牙根表面温度升高在10℃以内则不会损伤牙髓和牙周组织。Nd:YAG激光治疗DH见效迅速、疗效明显,但影响其治疗的因素主要有患者畏惧、治疗风险、设备局限和成本高昂等。在Nd:YAG激光治疗DH的过程中,要注意患者和施术者眼睛的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敏感 钕:钇-铝石榴石激光 牙本质小管 封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磨牙近颊根第二根管的预备及充填
8
作者 梁睿贞 吴友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67-368,372,共3页
上颌磨牙近颊根的第二根管细弯,根管口隐蔽,易被遗漏而导致根管治疗失败。根据它的解剖特点,在定位、预备、充填等步骤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提高它的发现率及治疗成功率,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关键词 近颊根第二根管 牙解剖学 根管治疗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源性上颌窦炎的锥形束CT影像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淬锋 李铭铭 +5 位作者 冷迪雅 王莹 荣迪 周广超 孙超 吴大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69-1074,共6页
目的:分析牙源性上颌窦炎(odontogenic maxillary sinusitis,OMS)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图像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196例OMS患者的CBCT数据,利用专用软件NNT重建和观察,对导致OMS的病因进行分析,包括病原牙/... 目的:分析牙源性上颌窦炎(odontogenic maxillary sinusitis,OMS)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图像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196例OMS患者的CBCT数据,利用专用软件NNT重建和观察,对导致OMS的病因进行分析,包括病原牙/牙根的根尖周病或牙周病与上颌窦底(maxillary sinus floor,MSF)的关系、根管治疗质量、MSF的完整性、窦内黏膜增厚等,测量最大黏膜厚度和最小MSF厚度。结果:根尖周病是窦内黏膜增厚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上颌磨牙导致的OMS是前磨牙的5.21倍,且上颌第一磨牙(maxillary first molar,MFM)明显高于第二磨牙。MFM的近颊根(23.37%)和腭根(20.31%)与OMS关系最密切;MSF破坏后黏膜增厚更明显(P <0.05)。根管治疗不完善与OMS最相关,尤其是根管清理不到位(35.25%)和根管遗漏(31.15%)。在遗漏根管中,44.74%为MFM的近颊根第二根管。结论:完善的根管治疗并有效控制根尖感染、保护MSF的完整性是减少OMS发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上颌后牙 上颌窦 牙源性上颌窦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寡营养条件下饥饿期粪肠球菌基因转录水平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亚文 陆亚倩 +2 位作者 戴海峰 李谨 王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68-672,共5页
目的:在体外模拟根管致病压力条件下,探究不同寡营养条件对饥饿期粪肠球菌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粪肠球菌标准菌株(ATCC 29212)诱导至饥饿期后培养于不同寡营养条件下(0%、0.05%、0.15%和0.25%葡萄糖浓度的培养液),1周后对其基因... 目的:在体外模拟根管致病压力条件下,探究不同寡营养条件对饥饿期粪肠球菌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粪肠球菌标准菌株(ATCC 29212)诱导至饥饿期后培养于不同寡营养条件下(0%、0.05%、0.15%和0.25%葡萄糖浓度的培养液),1周后对其基因转录水平及代谢通路进行分析。结果:转录组结果显示,与0.25%相比,0.15%葡萄糖浓度基因转录水平没有明显变化,0.05%及0%葡萄糖浓度基因转录水平变化明显,以0%葡萄糖浓度变化最为显著,在GO功能上,显著富集于代谢进程及催化活性,在KEGG功能上并无显著差异,排名前3的代谢通路有ABC转运器、磷酸转移酶系统、氨基酸生物合成。结论:寡营养条件下,粪肠球菌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可能和其在恶劣生存条件下仍能生存和致病有关,在本研究基础上将进一步探究粪肠球菌相关功能基因和调控通路在致病过程中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葡萄糖饥饿应激 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