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畸力下牙槽骨内流体剪切应力与骨改建速度关系研究
1
作者 吴斌 胡可欣 +4 位作者 杨帆 卢轶 姜迪 易扬 严斌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0-196,共7页
目的探究正畸力作用下不同部位牙槽松质骨内流体流动差异,阐明流体剪切应力与骨改建关系,为解析正畸牙齿移动生物力学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对人牙槽骨样本开展应力松弛试验并拟合Prony级数得到材料参数,建立牙槽骨逆向模型进行流固耦合数... 目的探究正畸力作用下不同部位牙槽松质骨内流体流动差异,阐明流体剪切应力与骨改建关系,为解析正畸牙齿移动生物力学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对人牙槽骨样本开展应力松弛试验并拟合Prony级数得到材料参数,建立牙槽骨逆向模型进行流固耦合数值模拟,计算松质骨内流体流动的情况。同时,构建大鼠牙移动模型,探究不同区域骨改建速度的差异。结果人和大鼠牙槽松质骨微观结构分布类似,从根颈向根尖方向骨体积分数和骨小梁厚度逐渐减小,而骨小梁间隙逐渐增大。应力松弛试验下不同牙根层面的松质骨内流体剪切应力分布存在差异,根尖处剪切应力最高(0~0.9366 Pa)。大鼠牙移动模型表明根尖处呈现更快的骨改建速度。结论流体刺激在牙槽骨改建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会引起牙槽骨结构的变化,最终调控结构改建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 流固耦合 流体剪切力 多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网络平台在口腔正畸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建兰 余萍 张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3期64-66,76,共4页
目的移动网络平台对口腔正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应用。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门诊行口腔正畸固定矫正治疗的2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微信网络平台进行... 目的移动网络平台对口腔正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应用。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门诊行口腔正畸固定矫正治疗的2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微信网络平台进行初次安装矫治器后的健康指导,对照组按传统椅旁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健康指导,并分别于正畸固定矫治器初次安装后第1次复诊时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为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知晓情况、对健康教育形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平均合格率(96%)、优良率(84%)及以健康教育形式满意率(98%)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运用数字化移动网络平台对口腔正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新时代优质护理的一种应用体现,该方法能够快速提高患者的接受能力并建立有效的口腔健康行为,患者对医疗的满意度亦明显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网络 健康教育 口腔正畸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驱动下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槽骨密度变化研究
3
作者 栗明娜 吴斌 +2 位作者 姜迪 易扬 严斌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17-318,共2页
目的建立基于应力状态的骨改建力学模型,模拟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牙槽骨密度变化。方法基于正畸过程中牙槽骨在张力区与压力区所展现出的不同骨密度变化特征,选用相当应力作为力学激励,建立了新的骨改建模型。以健康大鼠为实验对象,... 目的建立基于应力状态的骨改建力学模型,模拟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牙槽骨密度变化。方法基于正畸过程中牙槽骨在张力区与压力区所展现出的不同骨密度变化特征,选用相当应力作为力学激励,建立了新的骨改建模型。以健康大鼠为实验对象,对其磨牙施加20 g正畸力,并获取未进行正畸处理和正畸治疗后的磨牙牙槽骨样本。通过micro-CT扫描测量骨密度变化趋势,并进行纳米压痕试验得到材料参数。建立大鼠完整磨牙及牙周的三维模型,模拟力控制加载方式,结合本研究骨改建理论利用ABAQUS二次开发编写成算法,预测牙槽骨重建过程。结果仿真结果表明,磨牙左侧张力区的骨密度呈现上升的趋势,而右侧压力区及根分叉部位的骨密度则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实验结果表明大鼠磨牙根分叉处存在骨密度降低现象。与实验数据对比,仿真结果具有显著一致性。结论本研究首次将基于应力状态的骨改建力学模型用于模拟大鼠正畸过程中牙槽骨密度的变化,并通过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这一研究为深入理解正畸过程中骨组织响应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口腔正畸治疗和未来骨组织工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牙移动 骨改建 牙槽骨 正畸力 口腔正畸治疗 骨密度 相当应力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个后牙正锁[牙合]伴前牙开[牙合]的隐形矫治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峻青 胡丹艳 +1 位作者 唐雯 李琥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1,共5页
本研究报道1例利用种植支抗辅助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前牙开[牙合]伴多个后牙正锁[牙合]的病例。治疗方案包括拔除4颗第二前磨牙及4颗第三磨牙,经过28个月的治疗,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正锁[牙合] 开[牙合] 隐形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22岁青年与正畸医生对错畸形的感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12
5
作者 尹璐 陈文静 +4 位作者 余新洲 喻建 方玲 周波 李桂喻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3-156,160,共5页
目的了解16~22岁青年人群对错畸形、牙齿美观和健康的感知,以及该人群与正畸医生对错畸形、牙齿美观和健康的感知差异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门诊部口腔科就诊的16~22岁青年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人口调查问... 目的了解16~22岁青年人群对错畸形、牙齿美观和健康的感知,以及该人群与正畸医生对错畸形、牙齿美观和健康的感知差异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门诊部口腔科就诊的16~22岁青年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人口调查问卷、正畸治疗需要指数[由美观因素(AC)与牙齿健康因素(DHC)组成]以及牙齿健康因素自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被测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感知对自身错畸形和牙齿美观进行AC等级和DHC等级的评分,正畸医生根据对模型的客观测量进行AC等级和DHC等级的评分。结果 204名调查对象中,主观感知AC级别为不需要治疗者145名(71.08%),客观测量AC级别为不需要治疗者39名(19.12%);主观感知DHC等级为不需要治疗者144名(70.59%),客观测量DHC等级为不需要治疗者20名(9.80%)。正畸医生的客观测量等级高于被测者的主观感知等级;青年主观感知和正畸医生客观测量的等级相关关系不密切;男性青年的主观感知AC等级低于女性青年,城市青年的主观感知DHC等级高于农村青年,独生子女青年的主观感知DHC和AC等级均高于非独生子女青年。结论 16~22岁青年与正畸医生对青年自身错畸形的美观和健康因素的感知具有明显差异,青年倾向于认为自己的牙齿美观并且健康。女青年比男青年更加倾向于认为自己牙齿不够美观,城市青年比农村青年更加不满意自己牙齿的健康情况,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加不满意自己牙齿的美观和健康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治疗需要指数 美观因素 健康因素 感知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与正畸医生对正畸需要的感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被引量:15
6
作者 尹璐 陈文静 +3 位作者 陆树林 喻建 郑雷 余新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了解16~22岁青年人群与正畸医生对正畸需要的感知差异,及其相关社会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门诊部口腔科就诊的204名16~22岁青年,应用一般人口调查问卷、IOTN量表和DHC自评调查问卷,通过统计学分析青年与正畸医生... 目的:了解16~22岁青年人群与正畸医生对正畸需要的感知差异,及其相关社会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门诊部口腔科就诊的204名16~22岁青年,应用一般人口调查问卷、IOTN量表和DHC自评调查问卷,通过统计学分析青年与正畸医生对正畸需要的感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6~22岁青年与正畸医生对正畸需要的感知差异明显,男性青年在牙齿美观方面的正畸需要不强烈,青年和他们父母学历越高对牙齿健康方面的正畸需要越强烈。结论:性别、学历和父母学历对正畸需要的感知差异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需要 美观因素 牙齿健康因素 感知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驱动的骨皮质切开术对巨噬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燕 朱琳琳 +5 位作者 王思雨 张舒婷 孙雯 李琥 张瀚文 严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2-589,共8页
目的:研究正畸牙周围骨皮质切开所诱导的局部微环境对巨噬细胞产生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骨皮质切开辅助正畸组和传统正畸组各30只,加力后分别于3、5、7、14、21 d处死实验动物并对颌骨进行Micro-CT扫描,三维重建后测... 目的:研究正畸牙周围骨皮质切开所诱导的局部微环境对巨噬细胞产生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骨皮质切开辅助正畸组和传统正畸组各30只,加力后分别于3、5、7、14、21 d处死实验动物并对颌骨进行Micro-CT扫描,三维重建后测量移动牙周围牙槽骨骨密度,并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观察牙周组织中CD68、CD11b、CD86及CD163阳性细胞数。将112只8周龄成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牙槽骨皮质切开组及对照组各56只,并分别于3、5、7、14、21、28、42 d处死实验动物并取新鲜的牙槽骨组织悬液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培养,RT-PCR检测CD11b、CD68、白介素(IL)-6、IL-1β、IL-10及精氨酸酶(Arg)-1的m 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65以及STAT3磷酸化水平。结果:牙槽骨皮质切开初期,骨皮质切开辅助正畸组和传统正畸组大鼠牙槽骨密度均降低,且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同时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前者CD68、CD11b、CD86及CD163阳性细胞比率显著高于后者(P<0.05)。与牙槽骨组织悬液共培养后,牙槽骨皮质切开组巨噬细胞表面标记物CD11b和CD68的表达量在共培养第3天时开始逐渐增多,在14 d左右达到峰值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1型巨噬细胞标记物IL-6及IL-1β及M2型巨噬细胞标记物IL-10及Arg-1表达量在14 d左右到达峰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65蛋白以及磷酸化的STAT3蛋白表达量分别于共培养第5、7天和第7、14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畸驱动的骨皮质切开术通过活化并促进巨噬细胞的分型进而影响牙槽骨密度并促进牙齿的移动,其中NF-κB及JAKSTAT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 骨皮质切开 正畸牙移动 炎症 巨噬细胞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因素对16~22岁青年错畸形的正畸需要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尹璐 陈文静 +3 位作者 陆树林 喻建 郑雷 余新洲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00-504,508,共6页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16~22岁青年错畸形的正畸需要的影响。方法:应用一般人口调查问卷、正畸需要调查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Revised,Short Scalefor Chinese,EPQ-RSC)、症状自评量表(Symp...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16~22岁青年错畸形的正畸需要的影响。方法:应用一般人口调查问卷、正畸需要调查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Revised,Short Scalefor Chinese,EPQ-RSC)、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多维自我体像关系问卷(Multi-dimensional Body Self-Relations Questionnaire,MBSRQ)和正畸治疗难度、结果、需要指数(Index of Com-plexity,Outcome and Need,ICON),对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门诊部就诊的204名16~22岁青年进行测查。结果:按研究对象是否有正畸需要分为无正畸需要组(n=144)和有正畸需要组(n=60)。两组在EPQ-RSC的各分题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s>0.05),而在SCL-90评分上,无正畸需要组的躯体化[(1.47±0.47)vs.(1.67±0.5),P<0.01]、抑郁[(1.46±0.45)vs.(1.66±0.69),P<0.05]、焦虑[(1.51±0.41)vs.(1.66±0.61),P<0.05]、恐怖[(1.32±0.41)vs.(1.45±0.43),P<0.05]和总分[(137.57±38.12)vs.(149.85±37.62),P<0.05]均低于有正畸需要组;在MBSRQ评分上,无正畸需要组的相貌评估[(3.40±0.50)vs.(3.22±0.49),P<0.05]、舒适倾向[(3.75±0.54)vs.(3.56±0.51),P<0.05]、健康评估[(3.99±0.59)vs.(3.72±0.59),P<0.01]和身体部位满意[(4.04±0.68)vs.(3.71±0.63),P<0.01]均高于有正畸需要组,超重[(1.97±0.68)vs.(2.24±0.73),P<0.05]低于有正畸需要组;在ICON评分上,无正畸需要组得分低于有正畸需要组[(45.32±14.49)vs.(50.08±15.8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健康评估(β=-0.677,P<0.05)和身体部位满意(β=-0.840,P<0.01)越低、ICON(β=0.033,P<0.01)越高,正畸需要越强烈。结论:错畸形和体像影响着16~22岁青年的正畸需要。健康评估和身体部位满意越低、ICON越高,正畸需要越强烈。另外,较高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总分和超重,以及较低的相貌评估舒适倾向、健康评估和身体部位满意会使青年产生正畸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畸形 正畸需要 体像 人格 心理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对成人牙周病患者磨牙区牙龈的影响 被引量:39
9
作者 杨宝宽 施星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00-1203,共4页
目的:通过对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前后磨牙区牙周状况和牙龈外形指数进行观察和分析,评估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后成人牙周病患者磨牙区牙龈组织健康状况。方法:以我院第三门诊部24例中重度牙周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患者经过充分的牙周支持治疗,... 目的:通过对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前后磨牙区牙周状况和牙龈外形指数进行观察和分析,评估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后成人牙周病患者磨牙区牙龈组织健康状况。方法:以我院第三门诊部24例中重度牙周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患者经过充分的牙周支持治疗,待牙周炎症稳定控制后采取正畸治疗,比较正畸治疗前后的口腔卫生指标及牙龈状况,包括口腔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磨牙区的牙龈外形指数PPI、临床附着丧失CAL以及牙周袋探诊深度PD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24例患者接受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前后的对比发现:PLI、BI、PPI、PD及CAL等指标在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实磨牙区牙龈健康状况较治疗前明显提升。结论:正畸-牙周联合治疗能够纠正牙体的畸形,重建正常的咬合关系,改善磨牙区的牙龈状态,同时有利于菌斑的控制和牙周组织炎症反应的缓解,可以作为中重度牙周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应用于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牙周综合治疗 牙周炎 牙龈健康 磨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不锈钢正畸弓丝和托槽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媛 樊新民 +2 位作者 陈慧霞 赵春洋 陈文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7-440,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表面化学着色工艺研制的彩色不锈钢正畸弓丝和托槽的生物安全性,为其在口腔临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材料进行短期经口途径全身毒性试验、口腔黏膜刺激试验、致敏试验和Am es致突变性试验。结果:材料无明显的短期全身... 目的:评价应用表面化学着色工艺研制的彩色不锈钢正畸弓丝和托槽的生物安全性,为其在口腔临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材料进行短期经口途径全身毒性试验、口腔黏膜刺激试验、致敏试验和Am es致突变性试验。结果:材料无明显的短期全身毒性、口腔黏膜刺激性、致敏性及致突变性。结论:应用表面化学着色工艺研制的彩色不锈钢正畸弓丝和托槽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不锈钢 正畸弓丝 托槽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治疗对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颅面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晴竹 陈文静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619-622,共4页
骨性Ⅲ类错畸形的矫治是正畸医生面临的较为棘手的问题,其矫治方法在正畸界也存在较多的争议。骨性Ⅲ类错畸形治疗的手段多种多样,治疗时机的把握相对灵活,治疗的效果也不尽相同。究其原因,在于患者的病因多种多样,其生长发育独具... 骨性Ⅲ类错畸形的矫治是正畸医生面临的较为棘手的问题,其矫治方法在正畸界也存在较多的争议。骨性Ⅲ类错畸形治疗的手段多种多样,治疗时机的把握相对灵活,治疗的效果也不尽相同。究其原因,在于患者的病因多种多样,其生长发育独具特点。然而,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拥有这类错畸形的患者又有着不同的影响。本文就近几十年来各种正畸治疗方法对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颅面形态发育的影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he)畸形 正畸治疗 颅面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龈沟液内正畸牙移动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管佳妮 严斌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0-403,共4页
龈沟液是存在于龈沟和牙周袋内的一种组织渗透液。对牙齿施加正畸力会引起牙周组织改建和龈沟液内生化介质水平的改变。分析正畸牙移动时龈沟液内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牙周组织的改建状态并监测牙齿移动,从而... 龈沟液是存在于龈沟和牙周袋内的一种组织渗透液。对牙齿施加正畸力会引起牙周组织改建和龈沟液内生化介质水平的改变。分析正畸牙移动时龈沟液内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牙周组织的改建状态并监测牙齿移动,从而可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矫治方案、缩短治疗周期和避免不良反应。目前龈沟液内与正畸牙移动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可被分为3大类:炎症、骨吸收与形成、组织损伤与修复。本文拟对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龈沟液内正畸牙移动相关生物标志物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牙齿移动 龈沟液 生物标志物 牙周组织改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TrkA的表达变化
13
作者 胡小坤 彭辉 +1 位作者 王晴竹 陈文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0-212,264,共4页
目的:了解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神经生长因子特异性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TrkA)的变化,探讨TrkA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85只体重(200±10)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加力组和对照不加力组,并各分为6 ... 目的:了解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神经生长因子特异性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TrkA)的变化,探讨TrkA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85只体重(200±10)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加力组和对照不加力组,并各分为6 h、12 h、24 h、3天、5天、7天、14天、21天亚组,每组5只。选择左上第一磨牙作为实验牙,制备大鼠正畸牙移动不同时间牙周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TrkA表达发生改变。TrkA表达量在正畸模型加载后先轻微下调后上调,实验加力组和对照不加力组分别于第7天、第3天时Trk A表达水平达到最高,所有观察区域牙周膜内TrkA表达显著增加,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TrkA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的多个阶段起作用,参与了牙周膜早期的炎症反应、修复和晚期的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牙移动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牙齿空间移动评估及牙槽骨微观结构变化追踪研究
14
作者 钱心瑶 姜迪 +6 位作者 谢玉婷 吴斌 唐雯 陆玲波 李禹江 谢理哲 严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8-486,522,共10页
目的:显微CT(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活体扫描观测并量化正畸力下大鼠的牙齿移动,张力区及压力区骨小梁微观结构的连续变化情况。方法:对5只雄性8周龄SD大鼠的左侧上颌第一磨牙施加50 g矫治力,使用Micro-CT在加力前及加力... 目的:显微CT(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活体扫描观测并量化正畸力下大鼠的牙齿移动,张力区及压力区骨小梁微观结构的连续变化情况。方法:对5只雄性8周龄SD大鼠的左侧上颌第一磨牙施加50 g矫治力,使用Micro-CT在加力前及加力后的不同时间点对大鼠进行活体扫描,在统一空间坐标系下计算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距离,并测量统计移动牙张力区及压力区的骨小梁微观形态和力学特性相关参数,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结果:大鼠磨牙在0~3 d有明显位移,3~14 d移动速率下降,21~28 d速率增加(P<0.001);张力区及压力区多项骨小梁参数分别以7、14 d为转折点,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 fraction,BV/TV)和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先下降后升高,孔隙总体积[total volume of pore space,Po.V(tot)]、结构模型指数(structure model index,SMI)、骨小梁间隙(trabecular separation,Tb.Sp)和分形维数(fractal dimension,FD)先升高后下降,牙移动前期张力区增量斜率较压力区更大,牙移动后期BV/TV、Po.V(tot)、SMI和Tb.Sp数值在张力区及压力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大鼠正畸牙移动具有三阶段性;张力区及压力区骨小梁微观结构改建存在差异,骨量及骨质量均先降低后升高,并分别在7 d和14 d前后达到最低点;张力区的骨吸收活跃期较早,张力区牙槽骨骨形成滞后于压力区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CT 正畸牙齿移动 骨小梁 微观结构 追踪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立体摄影技术的三维照相系统获取畸形面部影像的精确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鹏程 赵桢祺 +4 位作者 陈雅莉 赵杨 谢理哲 严斌 王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4-179,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立体摄影技术的三维照相系统获取畸形面部影像的精确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基于立体摄影技术的三维照相系统采集45个面部畸形的蜡制脸模的表面数据,测量19个面部软组织特征线距,以三坐标仪采集测量结果作为标准值,分析... 目的探究基于立体摄影技术的三维照相系统获取畸形面部影像的精确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基于立体摄影技术的三维照相系统采集45个面部畸形的蜡制脸模的表面数据,测量19个面部软组织特征线距,以三坐标仪采集测量结果作为标准值,分析三维照相系统获取畸形面部影像的精确性,以及不同畸形形态与面部区域对测量结果精确性的影响。结果三维照相系统获取的特征线距的测量值与标准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凸起畸形对三维照相系统的测量误差有显著性影响(P<0.05),裂隙畸形对三维照相系统的测量误差无显著性影响(P>0.05)。不同面部区域的三维照相系统测量误差有统计学差异(P<0.05)。畸形形态对三维照相系统测量偏大百分比无显著性影响(P>0.05)。中间区域与面部两侧区域的测量偏大百分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左侧区域与右侧区域的测量偏大百分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畸形面部影像的分析,基于立体摄影技术的三维照相系统测量正畸临床常规线性项目的精确性受畸形形态与面部区域的影响,但误差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照相 面部畸形 精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叠氮溴化丙锭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系统中活菌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如玉 平逸帆 +1 位作者 张元 王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47-855,共9页
目的:利用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PMA)预处理方法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系统(dental unit waterline,DUWL)中活菌微生物群落,以综合评估不同科室DUWL中的污染情况及探究活菌群落构成的多样性。方法:选择... 目的:利用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PMA)预处理方法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系统(dental unit waterline,DUWL)中活菌微生物群落,以综合评估不同科室DUWL中的污染情况及探究活菌群落构成的多样性。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33台口腔综合治疗台,牙体牙髓病科23台(E组),牙周病科10台(P组),在医院开诊前收集三用枪水样,PMA预处理水样后提取活菌总DNA,经细菌通用引物PCR扩增后构建宏基因组文库,用于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样本使用1μL PMA(最终浓度20μmol/L)预处理10 min后暴露于卤素光照射5 min,最适合检测DUWL样品中活菌的量;高通量测序显示DUWL中活菌微生物群落呈多样性,并具有潜在的细菌致病序列。科室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菌门为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衣原体门(Chlamydiae)、Aerophob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Bacteriadnorankk_unclassified、TM6(P <0.05);属水平上,军团菌属(Legionella)、Methyloversatilis、Obscuribacterales_norank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DUWL中致病微生物的存在对牙科医务工作者和患者都具有潜在感染风险,应重视DUWL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有必要对DUWL进行定期水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溴化丙锭 高通量测序 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系统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前牙牙槽骨骨皮质切开辅助治疗轻度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5
17
作者 潘成琼 李明 +5 位作者 秦燕军 严斌 程磊 赵宏 王林 赵春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5-500,共6页
目的:探讨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治疗轻度骨性Ⅱ类错牙合正畸的效果。方法:对7名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治疗的轻度骨性Ⅱ类1分类错牙合成人患者矫治前后的CBCT进行三维测量分析。结果:骨皮质切开的患者前牙内收时间为3.2个月;上中切牙明显内收,上... 目的:探讨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治疗轻度骨性Ⅱ类错牙合正畸的效果。方法:对7名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治疗的轻度骨性Ⅱ类1分类错牙合成人患者矫治前后的CBCT进行三维测量分析。结果:骨皮质切开的患者前牙内收时间为3.2个月;上中切牙明显内收,上颌牙槽骨也有内收,随着上颌切牙的内收上唇内收明显。结论:骨皮质切开术辅助矫治骨性Ⅱ类错牙合成人患者能够加速牙齿移动,并尽可能地实现前牙的整体内收,改善了患者软组织侧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皮质切开术 骨性Ⅱ类错牙合 正畸加速 锥形束CT(CB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素在口腔治疗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耀元 王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19-722,共4页
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是钙磷稳态重要的调节因子,对其靶器官骨的代谢具有双重调节作用,既能促进骨的形成,也能加速骨的吸收。PTH对骨代谢的双重影响主要取决于其给药剂量、给药方式及机体自身的PTH水平,间歇性低剂量PTH... 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是钙磷稳态重要的调节因子,对其靶器官骨的代谢具有双重调节作用,既能促进骨的形成,也能加速骨的吸收。PTH对骨代谢的双重影响主要取决于其给药剂量、给药方式及机体自身的PTH水平,间歇性低剂量PTH在口腔疾病治疗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将对PTH调节颅颌面骨代谢的机制及其在口腔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为PTH在口腔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素 颅颌面骨代谢 口腔治疗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训练对正常人下颌和手指运动准确度和精确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京京 李琥 陈文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59-762,共4页
目的:研究短期训练对正常人下颌和手指运动的准确度和精确度的影响。方法:纳入20例正常受试者,在30 min的训练前后分别记录10次连续的下颌和手指运动,计算其准确度和精确度并进行比较。结果:短期训练后下颌和手指运动的准确度与精确度... 目的:研究短期训练对正常人下颌和手指运动的准确度和精确度的影响。方法:纳入20例正常受试者,在30 min的训练前后分别记录10次连续的下颌和手指运动,计算其准确度和精确度并进行比较。结果:短期训练后下颌和手指运动的准确度与精确度均明显提高(P<0.05),手指运动的提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短期训练可以提升下颌运动与手指运动表现,这验证了运动控制机制中存在着显著的神经可塑性现象。脊神经支配的手指运动与三叉神经支配的下颌运动在运动学习能力上存在差异,短期运动训练对手指运动的提高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运动 手指运动 运动训练 神经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打印光敏树脂牙列模型的形态稳定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峻青 吴斌 +4 位作者 刘京京 史学明 包涵 曹丹 严斌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研究放置时间及材料对三维打印光敏树脂牙列模型形态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两种常用光敏树脂材料(FHD1400、E-Model-Light)分别打印10副牙列模型,在完成打印即刻及放置1、3、7、14、28、60 d扫描成数字化三维模型,重叠生成不同时间... 目的:研究放置时间及材料对三维打印光敏树脂牙列模型形态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两种常用光敏树脂材料(FHD1400、E-Model-Light)分别打印10副牙列模型,在完成打印即刻及放置1、3、7、14、28、60 d扫描成数字化三维模型,重叠生成不同时间点模型重叠热力图,测算平均偏差及变形百分比,测量牙弓前、中、后段宽度及长度随时间的变化量。结果:牙列模型随放置时间延长收缩变形加剧,平均偏差、变形百分比及牙弓长宽收缩量在14 d内迅速增加,14 d时牙弓后段宽度收缩大于0.2 mm,超过临床允许误差范围。所有时间点FHD1400组模型平均偏差及变形百分比显著大于E-Model-Light组(P<0.05)。结论:两种临床常用光敏树脂材料牙列模型形态稳定性欠佳,E-Model-Light组稳定性优于FHD1400组,牙列模型从打印到使用不应超过1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打印 光敏树脂 牙列模型 形态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