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钟对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精准诊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1
作者 杨凯 孙沫逸 +33 位作者 李龙江 唐瞻贵 郭伟 任国欣 张志伟 唐洪 张杰 孙志军 席庆 李春洁 黄欣 武和明 尚伟 孟箭 李吉辰 马洪 朱桂全 李一 李尧旭 何海涛 张富贵 章杰 赵丹 孙德平 吕晓强 陈丹 张福军 陈睿 李雅冬 张劲松 付小娟 项立 李受益 尹仕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6,共8页
研究表明,口腔黏膜细胞的生理稳态受到生物钟的调控,生物钟异常或紊乱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基于生物钟的研究将为口腔鳞癌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模式带来全新的认识。但目前的相关研究较少,人们对生物钟的理解和认识还很有限。鉴于... 研究表明,口腔黏膜细胞的生理稳态受到生物钟的调控,生物钟异常或紊乱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基于生物钟的研究将为口腔鳞癌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模式带来全新的认识。但目前的相关研究较少,人们对生物钟的理解和认识还很有限。鉴于作为医学研究第四维度的生物钟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我们组织相关专家在总结目前生物钟在人口腔鳞癌发生机制及精准诊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生物钟作用的科学原理和自身长期的研究经验,归纳推荐了生物钟对口腔颌面部鳞癌的发生机制及精准诊疗研究的共识意见,希望能为生物钟或昼夜节律在口腔颌面部鳞癌发生机制及精准诊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提供参考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 昼夜节律 鳞状细胞癌 口腔 颌面部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手术后应激性高糖血症的初步研究
2
作者 丁旭 海曼 +2 位作者 宋晓萌 江宏兵 吴煜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45-1847,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手术后患者血糖升高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51例非糖尿病患者接受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手术后的空腹血糖进行前瞻性研究。全麻手术时间为1.5~10.0 h。手术包括头颈恶性肿瘤的根治术、腮腺切除术、颌面部...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手术后患者血糖升高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51例非糖尿病患者接受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手术后的空腹血糖进行前瞻性研究。全麻手术时间为1.5~10.0 h。手术包括头颈恶性肿瘤的根治术、腮腺切除术、颌面部各种囊肿摘除术。患者共接受4次空腹血糖值检测,分别为: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7天。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检测出应激性高糖血症。手术时间的长短并未显示出与血糖的升高有直接相关性,按术后是否应用地塞米松,将患者分为2组,组间术后血糖升高的水平未有明显差异。结论: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手术后患者可发生应激性高糖血症,可以考虑术中及术后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血症 口腔颌面外科 全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合理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凯 孙沫逸 +27 位作者 李龙江 唐瞻贵 任国欣 郭伟 祝颂松 郑家伟 张杰 孙志军 任杰 郑佳雯 吕晓强 唐洪 陈丹 席庆 黄欣 武和明 马洪 尚伟 孟箭 李吉辰 李春洁 李一 赵宁波 谭雪梅 杨轶昕 吴亚东 尹仕琳 张志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460,共6页
机体生物钟(也称昼夜节律)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能适者生存在地球自转环境中的基础。昼夜节律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调控机制,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生化稳态、疾病发生及治疗中均扮演关键角色。研究表明,生物钟在口腔组织发育生长、口腔疾病发... 机体生物钟(也称昼夜节律)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能适者生存在地球自转环境中的基础。昼夜节律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调控机制,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生化稳态、疾病发生及治疗中均扮演关键角色。研究表明,生物钟在口腔组织发育生长、口腔疾病发生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目前还没有包括口腔医学在内的生物钟研究方法的指导性文献,研究者主要基于已发表的参考文献进行探讨,致使口腔医学中有关生物钟的研究方法存在争议,如何合理应用昼夜节律的研究方法还存在诸多困惑。该共识在总结生物钟的作用特点以及分析目前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不足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专家归纳推荐了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合理实施的10条原则,为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 昼夜节律 口腔医学 医学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差异微小RNA/mRNA表达谱的对接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思玉 谢龙 +3 位作者 祁兵 马长艳 桑磊 李宏卫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0-403,共4页
目的构建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差异表达的微小RNA(miRNA)和mRNA表达谱,初步预测与OSCC发生和发展相关的miRNA和mRNA。方法运用高通量深度测序技术构建miRNA和mRNA表达谱,通过Gene Ontology功能显著性富集分析预测与OSCC细胞周期... 目的构建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差异表达的微小RNA(miRNA)和mRNA表达谱,初步预测与OSCC发生和发展相关的miRNA和mRNA。方法运用高通量深度测序技术构建miRNA和mRNA表达谱,通过Gene Ontology功能显著性富集分析预测与OSCC细胞周期、增殖、分化和凋亡相关的miRNA和mRNA。结果共发现77个miRNA和1 298个mRNA显著性差异表达,富集分析显示与OSCC细胞周期、增殖、分化和凋亡相关的miRNA共73个,且一个miRNA可调控多个mRNA。结论 OSCC中差异表达的miRNA和mRNA对OSCC的发生和发展有潜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微小RNA MRNA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瓣修复口腔粘膜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家锋 邢树忠 +2 位作者 宋晓陵 陶震江 陈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 :观察肌瓣修复口腔粘膜缺损的愈合过程 ,以寻求修复口腔粘膜缺损的好方法。方法 :6只实验兔造成口腔粘膜缺损 ,用胸骨乳突肌瓣移植修复缺损区 ,对肌组织瓣的愈合分别于术后 1、2、3、4、8、12周进行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裸... 目的 :观察肌瓣修复口腔粘膜缺损的愈合过程 ,以寻求修复口腔粘膜缺损的好方法。方法 :6只实验兔造成口腔粘膜缺损 ,用胸骨乳突肌瓣移植修复缺损区 ,对肌组织瓣的愈合分别于术后 1、2、3、4、8、12周进行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裸露于口腔内的肌组织瓣表面 3~ 4周后上皮化愈合 ,愈合后的修复性粘膜呈粉红色、光滑 ,类似正常口腔粘膜上皮 ,但有轻度瘢痕。结论 :无覆盖的肌组织瓣修复口腔粘膜缺损能完全被一层平滑的修复性粘膜覆盖。此法可减少病人供区皮肤缺损畸形 ,不影响美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瓣 愈合 上皮化 口腔粘膜缺损 修复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和顺铂诱导化疗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丁旭 李怀奇 +2 位作者 宋晓萌 吴煜农 武和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67-1070,共4页
目的: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目前的化疗辅助性药物较多,但仍未完全解决其不良反应的问题,为了提高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诱导化疗的疗效,文中旨在探讨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和顺铂诱导化疗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方案的疗效及药物的毒副作用。方... 目的: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目前的化疗辅助性药物较多,但仍未完全解决其不良反应的问题,为了提高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诱导化疗的疗效,文中旨在探讨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和顺铂诱导化疗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方案的疗效及药物的毒副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术前诱导化疗第1天静滴多西他赛75 mg/m^2,顺铂75 mg/m^2,从术前诱导化疗第1天开始连续14 d口服替吉奥每日100-120 mg(体表面积<1.5 m^2,100 mg;体表面积>1.5 m^2,120 mg)分2次口服。对照组术前诱导化疗第1天静滴多西他赛75 mg/m^2,顺铂75 mg/m^2,从术前诱导化疗第1天开始连续5 d静滴5-氟尿嘧啶750 mg/m^2。2组分别为2个周期(1个周期为21 d),2周期后观察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19% vs 73.81%,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6.67% vs 88.10%、0 vs 19.05%,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顺铂作为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诱导化疗方案疗效可靠,且不良反应较小,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吉奥 多西他赛 顺铂 口腔鳞状细胞癌 诱导化疗 S-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基因表达谱中差异表达基因初步探讨 被引量:9
7
作者 范媛 詹瑧 刘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8-382,共5页
目的筛选口腔扁平苔藓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功能分类。方法用4000种人类基因多聚酶链反应产物制成BiostarH-40s型表达谱芯片,分离纯化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口腔扁平苔藓病变组织mRNA,制备表达谱探针,用ScanArray4000荧光扫描... 目的筛选口腔扁平苔藓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功能分类。方法用4000种人类基因多聚酶链反应产物制成BiostarH-40s型表达谱芯片,分离纯化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口腔扁平苔藓病变组织mRNA,制备表达谱探针,用ScanArray4000荧光扫描仪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分析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口腔扁平苔藓组织之间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1)在4000条基因中,有213条基因表达差异,其中122条基因表达上调,91条基因表达下调。2)在表达上调基因中,功能分类主要包括免疫相关基因、代谢相关基因、癌基因、细胞因子、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3)在表达下调基因中,功能分类主要包括DNA结合、转录和转录因子、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免疫相关基因、细胞因子、代谢相关基因。结论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多条不同功能基因表达调控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基因表达谱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动脉下端为蒂的鼻唇沟轴型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涛 赵国强 万林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54-1456,1473,共4页
目的 :总结以面动脉下端为蒂的鼻唇沟皮瓣转移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 :口腔鳞癌术后软组织缺损10例,其中口底6例,舌缘3例,下牙龈1例,采用以面动脉下端为蒂的鼻唇沟皮瓣进行修复。结果:10例患者,口腔、面部等创口Ⅰ期... 目的 :总结以面动脉下端为蒂的鼻唇沟皮瓣转移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 :口腔鳞癌术后软组织缺损10例,其中口底6例,舌缘3例,下牙龈1例,采用以面动脉下端为蒂的鼻唇沟皮瓣进行修复。结果:10例患者,口腔、面部等创口Ⅰ期愈合,皮瓣成活率100%。随访6个月~3年,无肿瘤复发或淋巴结转移,外观形态满意,语言与咀嚼等生理功能良好,面部取瓣区无明显畸形。结论:以面动脉下端为蒂的鼻唇沟皮瓣与口腔下部(口底、舌腹、下颌牙龈)缺损区邻近,皮瓣取材范围增大,移位距离延长,活动度更灵活,可用于修复大面积的口腔癌术后缺损。具有血供丰富、成活率高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年长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鼻唇沟皮瓣 口腔颌面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人口腔黏膜的构建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宏卫 张栋华 +2 位作者 祁兵 温玉明 王昌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92-394,F002,共4页
目的:用组织工程方法培养人全层口腔黏膜。方法:婴儿唇裂多余口腔黏膜组织为取材对象,分离成纤维细胞与上皮细胞,分别接种在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膜上培养,后将其移至气液面进行复合。HE染色、免疫组化AE1/AE3及Vimentin染色,光镜、倒... 目的:用组织工程方法培养人全层口腔黏膜。方法:婴儿唇裂多余口腔黏膜组织为取材对象,分离成纤维细胞与上皮细胞,分别接种在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膜上培养,后将其移至气液面进行复合。HE染色、免疫组化AE1/AE3及Vimentin染色,光镜、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结构。结果:口腔黏膜具备上皮层和上皮下纤维组织,上皮细胞3~7层,见桥粒连接,AE1/AE3阳性;同有层细胞核形Vimentin(+)。结论:成功培养全层人口腔黏膜,PLGA可作为口腔黏膜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 组织工程 上皮 成纤维细胞 聚乳酸羟基本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治疗特异性靶点整联蛋白-α_vβ_6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桑磊 李宏卫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72-75,共4页
整联蛋白(INT)-αvβ6是一类特殊的INT-亚型,在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组织和创伤愈合组织中高表达,在健康组织和良性肿瘤组织中不表达。INT-αvβ6通过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参与细胞外基质降解、激活转化生长因子-β1和抑制肿瘤程序性细胞死... 整联蛋白(INT)-αvβ6是一类特殊的INT-亚型,在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组织和创伤愈合组织中高表达,在健康组织和良性肿瘤组织中不表达。INT-αvβ6通过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参与细胞外基质降解、激活转化生长因子-β1和抑制肿瘤程序性细胞死亡等途径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本文就INT-αvβ6、INT-αvβ6的信号传导、INT-αvβ6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和INT-αvβ6与肿瘤预后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联蛋白 口腔鳞状细胞癌 侵袭转移 上皮-间质转化 程序性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牙颌面畸形的正颌外科治疗
11
作者 陈宁 陈文静 +1 位作者 万林忠 邢树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6期512-514,共3页
用正颌外科技术治疗12例成年牙颌面畸形的患者,疗效满意,无明显并发症及术后复发。初步体会:①为了排除干扰,谐调上下牙弓的长宽高度,术中顺利地进行截骨块的移动和术中、术后建立良好的咬关系,必须根据需要进行术前或术后的正... 用正颌外科技术治疗12例成年牙颌面畸形的患者,疗效满意,无明显并发症及术后复发。初步体会:①为了排除干扰,谐调上下牙弓的长宽高度,术中顺利地进行截骨块的移动和术中、术后建立良好的咬关系,必须根据需要进行术前或术后的正畸治疗;②坚硬内固定技术有许多钢丝内固定无可比拟的优点,应在正颌外科治疗中大力推广使用;③正颌外科治疗陈旧性颌骨骨折遗留的牙颌面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畸形 颌面修复术 矫正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密度预测口腔鳞癌平阳霉素诱导化疗敏感性的意义
12
作者 袁冶 张永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35-536,共2页
目的 :寻找预测口腔鳞癌诱导化疗效果的有效指标。方法 :收集 3 5例平阳霉素 ( PYM)诱导化疗前的口腔鳞癌活检标本 ,用 CD3 1免疫组化染色 ,观察肿瘤微血管密度 ( TMD)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 :肿瘤 TMD高者 (≥ 12 8个 / mm2 )化疗... 目的 :寻找预测口腔鳞癌诱导化疗效果的有效指标。方法 :收集 3 5例平阳霉素 ( PYM)诱导化疗前的口腔鳞癌活检标本 ,用 CD3 1免疫组化染色 ,观察肿瘤微血管密度 ( TMD)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 :肿瘤 TMD高者 (≥ 12 8个 / mm2 )化疗效果好 ,反之则差 ( P<0 .0 5 )。结论 :TMD是预测口腔鳞癌 PYM诱导化疗效果的有效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平阳霉素 诱导化疗 肿瘤微血管密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82在口腔鳞癌血清外泌体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邓威 孟颖 +4 位作者 王晨星 金齐尧 毛广艳 李怀奇 叶金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9-515,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外泌体中miR-182的表达水平及其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浸润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与文献相关研究相结合,筛选出在头颈鳞癌组织及头颈鳞癌细胞株外泌体中均高表达的miRNA;分别运用ExoQuick试剂盒和超速离心法提取血... 目的:探讨血清外泌体中miR-182的表达水平及其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浸润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与文献相关研究相结合,筛选出在头颈鳞癌组织及头颈鳞癌细胞株外泌体中均高表达的miRNA;分别运用ExoQuick试剂盒和超速离心法提取血清及HEK293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外泌体,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纳米粒子追踪分析仪、Western blot实验鉴定外泌体;通过实时定量PCR方法检验筛选出的miRNA在两种口腔癌细胞系HN6、CAL27及口腔癌患者血清外泌体中的表达水平;通过共孵育的方法将miR-182 antagomir加载到HEK293细胞外泌体中,CCK-8实验检测该外泌体处理的CAL27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miR-182在头颈鳞癌组织、口腔鳞癌细胞株及头颈鳞癌细胞株外泌体中均显著高表达;口腔癌患者血清外泌体miR-182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浸润深度>5 mm的患者血清外泌体内miR-182含量相对于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加载miR-182 antagomir的外泌体处理CAL27细胞后,CAL27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5)。结论:miR-182在口腔癌中高表达,血清外泌体miR-182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肿瘤浸润深度有关,加载miR-182 antagomir的外泌体可以显著抑制CAL27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82 口腔鳞状细胞癌 外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长型脾酪氨酸激酶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钊 陈洁 +7 位作者 储伟明 达明杰 马露 吴敏 钟旖 王子露 宋晓萌 吴煜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9-523,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全长型脾酪氨酸激酶[SYK(L)]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探讨SYK(L)对OSCC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法... 目的通过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全长型脾酪氨酸激酶[SYK(L)]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探讨SYK(L)对OSCC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YK(L)在27例OSCC及其癌旁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并采用14例正常口腔黏膜作为对照,探讨其与OSCC发生及转移的关系。结果 OSCC组织中SYK(L)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牙龈组织(P<0.01),同一患者癌组织中SYK(L)表达量比癌旁组织低(P<0.05);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SYK(L)表达量普遍低于未转移组患者(P<0.05)。结论 SYK(L)可能与OSCC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作为抑癌基因在肿瘤的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全长型脾酪氨酸激酶 淋巴结转移 选择性拼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三维立体导航外科技术治疗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正垚 孙秋望月 +4 位作者 张勃昕 王晨星 李怀奇 叶金海 李中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75-1777,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导航系统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中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手术的临床精确性和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自2012年10月—2017年12月基于立体导航系统引导下的6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手术,所有病例术... 目的:探讨三维导航系统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中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手术的临床精确性和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自2012年10月—2017年12月基于立体导航系统引导下的6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手术,所有病例术前完善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导入AccuNavi-A2.0软件系统后采用镜像技术进行手术方案设计。术中在外科导航系统辅助下按术前设计完成手术。术后随访比较CBCT数据,记录患者面容情况。结果:6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随访和影像数据结果均比较满意。结论:数字化导航技术能够提供最优化的手术方案,术中可视化导航大大提高了操作精度,使微创化手术成为现实。通过三维导航系统实施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手术是精确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立体导航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48通过下调SPACRL1促进口腔鳞癌增殖及迁移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长春 沈林汉 +2 位作者 刘玲 魏玮 李宏卫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7-832,847,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448(miR-448)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调控作用,筛选并验证相关靶基因。方法:RT-q PCR检测miR-448在人口腔鳞癌临床标本中表达;miR-448抑制物转染口腔鳞癌细胞系Cal-27细胞,MTT实验研究miR-448抑制物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小RNA-448(miR-448)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调控作用,筛选并验证相关靶基因。方法:RT-q PCR检测miR-448在人口腔鳞癌临床标本中表达;miR-448抑制物转染口腔鳞癌细胞系Cal-27细胞,MTT实验研究miR-448抑制物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miR-448抑制物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3种基因预测软件筛选出miR-448的可能下游靶基因,实验验证miR-448对靶基因的调控作用。结果:RT-q PCR分析发现miR-448在15对OSCC组织内表达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448抑制物后,Cal-27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明显下降;Western blot、RT-q PCR结果显示SPARCL1基因的表达量升高;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确定miR-448与SPARCL1基因在3′UTR区存在位点结合。结论:miR-448在人口腔鳞癌临床标本中呈高表达。miR-448与SPARCL1-3′UTR的结合,下调SPARCL1的表达,在口腔鳞癌细胞中发挥癌基因的作用,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miR-448 SPARCL1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蕊花苷通过上调Max蛋白抑制口腔鳞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3
17
作者 袁毅 韩筱 +2 位作者 薛明飞 姬沐原 束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2-36,93,共6页
目的:探讨毛蕊花苷对口腔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质谱分析空白对照组及毛蕊花苷处理组口腔鳞癌细胞HN4中蛋白的表达谱,筛选毛蕊花苷处理后丰度高且表达显著增加的蛋白,用Western blot验证质谱分析的结果,并在HN4细胞... 目的:探讨毛蕊花苷对口腔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质谱分析空白对照组及毛蕊花苷处理组口腔鳞癌细胞HN4中蛋白的表达谱,筛选毛蕊花苷处理后丰度高且表达显著增加的蛋白,用Western blot验证质谱分析的结果,并在HN4细胞中运用shRNA干扰关键蛋白的表达,分析毛蕊花苷处理对HN4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质谱分析结果显示经毛蕊花苷处理后,HN4细胞中Max、TMPRSS11F、ROBO4和AP4E1等18种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变化倍数>1.5),对其中改变最明显的Max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质谱芯片结果一致;shRNA干扰HN4细胞中Max的表达,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HN4细胞中Max的表达明显下调,运用毛蕊花苷刺激HN4细胞,发现毛蕊花苷可显著抑制HN4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然而,当敲减Max蛋白后,毛蕊花苷抑制HN4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显著减弱。结论:毛蕊花苷可能通过增强口腔鳞癌细胞中Max的表达抑制口腔鳞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毛蕊花苷 迁移 侵袭 Max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角型骨性Ⅲ类患者拔牙掩饰性或手术治疗后上气道容积和舌骨位置的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景胙 刘浩洁 +4 位作者 林成钊 刘振浩 翟烨 郭舒瑜 徐荣耀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2,共10页
目的比较2种矫治方式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治疗的气道影响差异,尤其关注气道容积、形态、腭角、下颌旋转及骨位移等方面的具体改变,并通过寻找可能具有临床意义的气道指标,以期为预防OSAHS提供新的监测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3... 目的比较2种矫治方式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治疗的气道影响差异,尤其关注气道容积、形态、腭角、下颌旋转及骨位移等方面的具体改变,并通过寻找可能具有临床意义的气道指标,以期为预防OSAHS提供新的监测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临床诊断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3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组(n=18)和掩饰性治疗(n=18)组。通过比较术前、术后锥形束CT及三维头影测量分析气道容积、横径、腭角、下颌骨及舌骨等变化。结果掩饰性治疗后鼻咽容积、舌咽容积均有增大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鼻咽容积、气道鼻咽段和舌咽段横径、腭角、下颌旋转及舌骨位移的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比较,舌咽段横径、腭角及舌骨至蝶鞍点距离等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组的患者在舌咽段截面积、腭角及舌骨的改变较掩饰性治疗组明显。OSAHS的易感人群多出现舌骨下移及气道最小截面积减小,因此在采取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方案时应格外注意其气道形态的改变,以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掩饰性正畸治疗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 气道容积 舌骨位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第三磨牙与第四磨牙水平阻生1例
19
作者 袁晓蝶 胡凌然 +4 位作者 刘莉 王红 丁晓波 黄媛媛 傅瑜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34-536,共3页
多生牙属于牙齿数目发育异常,上颌前牙区是最好发的区域,第三磨牙区少见。本文报道了1例下颌第三磨牙与多生第四磨牙同时水平阻生并全身麻醉下拔除的罕见病例,结合相关文献,我们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为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提供... 多生牙属于牙齿数目发育异常,上颌前牙区是最好发的区域,第三磨牙区少见。本文报道了1例下颌第三磨牙与多生第四磨牙同时水平阻生并全身麻醉下拔除的罕见病例,结合相关文献,我们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为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生牙 第四磨牙 远端磨牙 第三磨牙 日间病房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筋膜脂肪瓣在晚期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评价
20
作者 杨娇艳 吉澳梅 +5 位作者 蒋砚青 章智宇 史亚伟 徐荣耀 张平 江宏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0,共7页
目的:探讨颞浅筋膜脂肪瓣在晚期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7月—2023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18例(21侧)晚期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关节盘切除... 目的:探讨颞浅筋膜脂肪瓣在晚期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7月—2023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18例(21侧)晚期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关节盘切除同期应用颞浅筋膜脂肪瓣进行修复,分析术前和术后3个月以上开口度、疼痛值、关节功能自主评价,通过影像学测量评估关节间隙的改变。结果:18例患者中,女17例,男1例,平均年龄(42.22±16.90)岁,关节盘穿孔12侧,占比57.14%;术前开口度为(24.00±7.94)mm,术后开口度为(34.83±4.4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显示,术前大张口VAS值为50(25,75)分,术后为0(0,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进食VAS值为50(0,75)分,术后为0(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关节功能自我评价为(58.06±7.50)分,术后自我评价为(81.67±7.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影像学测量分析显示术后关节前、上、后间隙较术前有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浅筋膜脂肪瓣置换破损穿孔的关节盘可改善开口度、缓解疼痛,并且能有效稳定维持关节间隙,是治疗晚期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 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颞浅筋膜脂肪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