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髓系白血病CAR-T治疗的靶点选择 被引量:2
1
作者 邵若男 辛红蕾 施小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5-969,共5页
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将抗原抗体的靶向识别与T细胞的杀伤作用相结合,已成为最有应用前景的肿瘤治疗方法之一。在淋巴系肿瘤中,CAR-T显示出了强大的治疗效果,并已陆续在临床中得到应用。然而,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中尚未发现如... 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将抗原抗体的靶向识别与T细胞的杀伤作用相结合,已成为最有应用前景的肿瘤治疗方法之一。在淋巴系肿瘤中,CAR-T显示出了强大的治疗效果,并已陆续在临床中得到应用。然而,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中尚未发现如淋巴系肿瘤中CD19一样有效且特异的靶点,因此,尝试多种靶点,并且使用优化策略,以增强疗效、减轻毒性,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介绍了近年来CAR-T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靶点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并总结了研究中提到的优化构建策略,希望能为相关研究的进行以及产品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的临床应用进展
2
作者 朱奕霖 葛梦宇 施小凤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38,I0002,共7页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uto-HSCT)是治疗多种血液疾病和实体瘤的有效手段,其中造血干细胞动员是移植成功的关键。传统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uto-HSCT)是治疗多种血液疾病和实体瘤的有效手段,其中造血干细胞动员是移植成功的关键。传统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化学治疗动员常导致动员失败。靶向造血干细胞与基质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CXC族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4,CXCR4)/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SDF-1)轴的新型动员剂普乐沙福和莫替沙福肽已被批准应用于临床,还有一些处于研究阶段的动员剂如布利沙福、HF51116显示出更好的效果。普乐沙福无论在联合G-CSF或者联合G-CSF+化学治疗中均显著提高了CD34^(+)细胞的动员效率,在“抢先”“按需”“及时”“挽救”应用时有更好的效益/费用比。莫替沙福肽则具有更高的CXCR4结合亲和力和更长的临床活性时间。尽管新型动员剂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优越性,但成本、安全性和最佳应用策略仍需进一步研究。针对造血干细胞与基质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动员剂,如P-选择素、VLA-4(α4β1)抑制剂、CXCR2抑制剂仍处于研究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干细胞动员 CXCR4/SDF-1 普乐沙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酷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表现的髓系/NK细胞急性白血病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建宁 侯艳秋 +4 位作者 张柳波 包红雨 宋敏 孟庆奇 傅行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0-834,共5页
为了提高对髓系/NK细胞急性白血病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本文报告1例酷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表现的髓系/NK细胞急性白血病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了一系列临床检查,血细胞形态学和免疫表型分析,以及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 为了提高对髓系/NK细胞急性白血病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本文报告1例酷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表现的髓系/NK细胞急性白血病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了一系列临床检查,血细胞形态学和免疫表型分析,以及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检测。结果表明:患者无肝脾、淋巴结肿大,贫血伴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增高,白血病细胞酷似异常早幼粒细胞尤其是变异型M3(M3v)细胞;免疫表型主要为CD34-、HLA-DR-、CD117+、CD33+、CD13-、CD15+、CD56+、cMPO+和CD16-,伴有del(7)(q22q32)染色体异常,但无t(15;17)改变和PML/RARα融合基因阴性,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反应不佳。结论:髓系/NK细胞急性白血病临床少见,易与APL尤其是M3v混淆,应采用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方案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 NK细胞急性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所致的贫血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朝霞 施为建 +5 位作者 王科明 陈锦飞 王继荣 李娟 陆彬彬 沈群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56-358,共3页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所致贫血的疗效。方法:46例晚期NSCLC采用以顺铂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所致贫血患者分两组,EPO治疗组26例患者给予皮下注射EPO,剂量为150 ug/kg,3次/周,当血红蛋白(Hh)值>150...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所致贫血的疗效。方法:46例晚期NSCLC采用以顺铂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所致贫血患者分两组,EPO治疗组26例患者给予皮下注射EPO,剂量为150 ug/kg,3次/周,当血红蛋白(Hh)值>150g/L时,EPO剂量减半;对照组20例不给予EPO治疗,给予口服利血生20 mg/次,3次/d。结果:治疗后4周起EPO治疗组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总数(RBC)值均明显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值<0.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值<0.005)。EPO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与对照组(66.7%)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EPO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以顺铂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所致贫血有肯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治疗 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JWA基因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沈群 盛瑞兰 +3 位作者 陆化 曹海霞 夏薇 周建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6-407,414,共3页
目的 :探讨 JWA基因表达与不同病期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 ANL L )的相关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 2 4例不同病期的 ANL L 患者骨髓和 (或 )外周血中 JWA基因的表达。结果 :JWA基因表达在初发 ANL L为1... 目的 :探讨 JWA基因表达与不同病期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 ANL L )的相关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 2 4例不同病期的 ANL L 患者骨髓和 (或 )外周血中 JWA基因的表达。结果 :JWA基因表达在初发 ANL L为13 /13 ( 10 0 %阳性 ) ,完全缓解时为 1/4,复发患者为 3 /4,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MDS)转化而来为 1/3。结论 :JWA可能参与原发 ANL L 的某个发病过程 ,其与白血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WA基因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细胞分化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A6 mRNA在多发性骨髓瘤病人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包红雨 王建宁 +5 位作者 孟庆齐 宋敏 付行才 侯艳秋 张柳波 蒋苏豫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66-1469,共4页
目的:探讨钙结合蛋白A6(S100A6)mRNA在多发性骨髓瘤(MM)病人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eal time PCR测定骨髓单个核细胞S100A6 mRNA表达,并应用统计学法分析相关结果,比较MM患者与正常人之间以及不同分期患者之间S100A6 mRNA表达差... 目的:探讨钙结合蛋白A6(S100A6)mRNA在多发性骨髓瘤(MM)病人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eal time PCR测定骨髓单个核细胞S100A6 mRNA表达,并应用统计学法分析相关结果,比较MM患者与正常人之间以及不同分期患者之间S100A6 mRNA表达差异,以及S100A6高表达组和S100A6低表达组化疗效果及髓外转移差别。结果:MM患者S100A6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Ⅲ期患者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Ⅰ、Ⅱ期患者间无明显差别(P>0.05),S100A6 mRNA高表达者预后较低表达者预后差(P<0.05),髓外转移发生率较低表达者明显升高(P<0.05)。结论:S100A6 mRNA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病中有一定意义,有望作为骨髓瘤患者不同分期、髓外转移及评估病人预后的提示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结合蛋白A6 多发性骨髓瘤 髓外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沈群 王学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444-446,共3页
慢性感染、炎症及肿瘤性疾病所伴有的贫血通常称为慢性病性贫血(ACD),是临床最常见的综合征之一.本病以介导免疫或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及干扰素等产生增多为特征.ACD演变的全过程均与细胞因子有关,包括红... 慢性感染、炎症及肿瘤性疾病所伴有的贫血通常称为慢性病性贫血(ACD),是临床最常见的综合征之一.本病以介导免疫或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及干扰素等产生增多为特征.ACD演变的全过程均与细胞因子有关,包括红细胞寿命缩短、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反应迟缓、红细胞系集落生成受损以及网状内皮系统贮存铁动员障碍.本文就慢性病性贫血的定义、诊断、病理生理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性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 缺铁性贫血 细胞因子 诊断 病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大颗粒淋巴细胞增多的血管免疫幼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建宁 张平 +5 位作者 张柳波 侯艳秋 包红雨 宋敏 孟庆奇 傅行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14-118,共5页
为了提高对血管免疫幼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本文报告1例伴大颗粒淋巴细胞(LGL)增多的AITL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对患者进行了一系列临床检查,病理和组织化学检测,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的多重PCR测定及淋巴细胞免疫... 为了提高对血管免疫幼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本文报告1例伴大颗粒淋巴细胞(LGL)增多的AITL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对患者进行了一系列临床检查,病理和组织化学检测,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的多重PCR测定及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检查。结果查明:患者有发热、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大、脾肿大,伴胸水和腹水,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外周血LGL明显增多,免疫表型主要表达CD3-CD16+CD56+,TCRγ基因重排阳性,腹水中LGL易见,有异常核分裂象,淋巴结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符合AITL,同时伴有CD56阳性表达。结论:AITL多段表现为侵袭性进展,临床预后差,LGL细胞增多可能是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或来源于肿瘤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幼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大颗粒淋巴细胞 CD3 CD5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联蛋白A2基因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包红雨 王建宁 +4 位作者 侯艳秋 宋敏 张柳波 孟庆齐 阮长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84-1388,共5页
本研究探讨膜联蛋白A2(AnxA2)基因诱导骨髓瘤U266、RPMI8226细胞凋亡的作用及相关机制。采用AnxA2 siRNA转染人骨髓瘤U266、RPMI8226细胞,应用实时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nxA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应用实时PC... 本研究探讨膜联蛋白A2(AnxA2)基因诱导骨髓瘤U266、RPMI8226细胞凋亡的作用及相关机制。采用AnxA2 siRNA转染人骨髓瘤U266、RPMI8226细胞,应用实时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nxA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应用实时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AnxA2siRNA转染U266和RPMI8226后,AnxA2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细胞凋亡率增高(P<0.05),同时降低凋亡相关基因p65NF-κB、IL-2、IL-6的表达(P<0.05),增强P53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AnxA2基因沉默在骨髓瘤细胞U266和RPMI8226凋亡中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联蛋白A2 SIRNA 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栓患者血浆t-PA、PAI及D-二聚体检测的意义(附19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艳秋 周荣富 +3 位作者 高俊凤 沈群 汤秀兰 夏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95-195,共1页
关键词 脑血栓 纤溶酶原激活剂 D-二聚体 T-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对正常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荣富 孙关林 吴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5期429-432,共4页
用细胞培养方法观察了不同浓度(10-9~10-5mol/L)的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正常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ATRA对红系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E、BFU-E)的抑制作用增加... 用细胞培养方法观察了不同浓度(10-9~10-5mol/L)的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正常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ATRA对红系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E、BFU-E)的抑制作用增加,但在10-8~10-6mol/L内对粒单系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的形成有促进作用,10-6mol/L的ATRA对巨核系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eg)生长也有促进作用,提示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用ATRA治疗过程中,ATRA参与了其正常造血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全反式 维甲酸 造血祖细胞 集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黏膜相关淋巴瘤(附1例报道及相关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柳波 陆化 +3 位作者 刘澎 沈文怡 王永韧 李建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06-609,共4页
目的:探讨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黏膜相关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lymphoma,MALT-L)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学、生物学及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MALT-L并文献复习。结果: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 目的:探讨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黏膜相关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lymphoma,MALT-L)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学、生物学及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MALT-L并文献复习。结果: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MALT-L的临床发病率低,易被忽视,导致延误诊断和治疗,随病程发展,可进一步向中高度恶性淋巴瘤演变。结论: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MALT-L是一组有独特临床、病理和生物学特点的疾病,深入认识该组疾病有助于提高该病的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黏膜相关淋巴瘤 桥本氏甲状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长度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预后意义的初步研究
13
作者 侯艳秋 徐卫 +7 位作者 缪扣荣 乔纯 朱华渊 朱丹霞 庄芸 吴雨洁 王建宁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570-574,共5页
本研究测定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端粒相对长度,分析其与年龄、性别、临床分期、ZAP-70蛋白、CD38表达以及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VH)基因突变等临床因素的关系,以初步探讨端粒长度在CLL预后中的意义。选35例外周血或骨髓CLL细胞... 本研究测定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端粒相对长度,分析其与年龄、性别、临床分期、ZAP-70蛋白、CD38表达以及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VH)基因突变等临床因素的关系,以初步探讨端粒长度在CLL预后中的意义。选35例外周血或骨髓CLL细胞占80%及以上的CLL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13例正常人作为对照。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的方法测定患者及对照者的端粒相对长度,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ZAP-70蛋白及CD38的表达,多重PCR技术测定IgVH基因突变。结果表明:35例患者总平均端粒相对长度为0.384,正常对照为0.443,但两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端粒的长短与CLL分期及IgVH突变状态相关,BinetB、C期患者平均端粒相对长度较BinetA期患者短(p=0.001);IgVH无突变患者较有突变患者平均端粒相对长度短(p=0.015);未发现端粒的长度与患者性别、年龄、ZAP-70蛋白及CD38表达关联(p>0.05)。结论:端粒长度可用于CLL的预后判断,结合端粒长度及IgVH突变状态等可以更好地对CLL预后进行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长度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L患者诱导分化治疗前后血清Epo水平的改变及意义
14
作者 周荣富 孙关林 吴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7-19,共3页
应用^(3)H-TdR掺入法,动态观察了2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在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治疗过程中血清Epo的水平.结果表明治疗达骨髓缓解时较治疗前血清Epo含量显著降低(P<0.001),但与正常值无明显差异,与此同时Hb含量上... 应用^(3)H-TdR掺入法,动态观察了2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在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治疗过程中血清Epo的水平.结果表明治疗达骨髓缓解时较治疗前血清Epo含量显著降低(P<0.001),但与正常值无明显差异,与此同时Hb含量上升(p<0.025),随治疗骨髓L-CFU逐渐下降,并与病情同步变化.相关分析表明Epo含量与Hb呈负相关(r=-0.5459,P<0.01),与骨髓内原始十幼稚红细胞百分率间无线性相关.就此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幼粒细胞 白血病 急性 血清 红细胞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傅行财 王建宁 +1 位作者 甘卫华 朱永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8-140,共3页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为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主要累及粒细胞系,其细胞遗传学基础是9号染色体和22号染色体之间的平衡易位后衍生出Ph染色体,并成为bcr/abl融合基因形成的结构基础,95%以上患者P...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为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主要累及粒细胞系,其细胞遗传学基础是9号染色体和22号染色体之间的平衡易位后衍生出Ph染色体,并成为bcr/abl融合基因形成的结构基础,95%以上患者Ph染色体和/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儿童发病率较低。仅占同期白血病患者的2%-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诱导治疗过程中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活性的变化
16
作者 周荣富 孙关林 吴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用生物学方法测定17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给予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过程中血清、白血病细胞及 NB_4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结果表明除3例外,余14例患者血清中均有 TNF 活性,此活性随治疗而降低,与骨髓白... 用生物学方法测定17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给予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过程中血清、白血病细胞及 NB_4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结果表明除3例外,余14例患者血清中均有 TNF 活性,此活性随治疗而降低,与骨髓白血病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L)、早幼粒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与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呈负相关;白血病细胞及 NB_4细胞上清液中均含有 TNF 活性。此结果提示 APL 细胞可以自分泌 TNF,TNF 与病情有关,可监测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谢宇 包红雨 +8 位作者 施小凤 王建宁 韩雪 孟庆齐 蒋苏豫 张露 张柳波 陈婉如 邹辛迪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61-1068,共8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和淋巴细胞亚群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诊断、预后以及疗效评估中的作用,以及替雷利珠单抗对DLBCL患者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3例初治DLBCL患者作为DLBCL组,同期34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作...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和淋巴细胞亚群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诊断、预后以及疗效评估中的作用,以及替雷利珠单抗对DLBCL患者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3例初治DLBCL患者作为DLBCL组,同期34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TNF-α、IFN-γ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CD3^(+)、CD4^(+)、CD8^(+)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水平、CD4^(+)/CD8^(+)比值。比较不同临床特征、不同疗效的DLBCL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的水平。结果:DLBCL组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L-2、IL-6、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因子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性(P>0.05);IPI评分越高、高Ann Arbor分期、有B症状、高β2-MG、高LDH及高CRP水平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L-6及IL-10的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高LDH水平患者IL-4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无效组相比,治疗有效组治疗前IL-6和IL-10水平明显降低,CD4^(+)T细胞和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治疗有效组患者治疗后IL-6、IL-10和B淋巴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无效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和淋巴细胞亚群均无明显变化(P>0.05)。经过4周期治疗后,替雷利珠组IL-2水平、CD4^(+)/CD8^(+)比值明显高于非替雷利珠组(P<0.05),CD8^(+)T细胞明显低于非替雷利珠组(P<0.05),替雷利珠组和非替雷利珠组治疗后的B淋巴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DLBCL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和CD4^(+)T细胞数减少,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预后、治疗效果相关,替雷利珠单抗可通过影响DLBCL患者细胞因子和淋巴细胞亚群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加强抗肿瘤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淋巴细胞亚群 PD-1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CT特征联合直方图分析预测急性肾损伤的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严金国 朱建国 +4 位作者 李燕 薛莲 陈建秋 郭浩东 李海歌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0-304,共5页
目的:探讨CT平扫特征及直方图分析诊断梗阻性急性肾损伤(AKI)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急性单侧尿路结石梗阻患者77例,其中急性肾损伤组40例,非急性肾损伤组37例。应用Siemens区域增长功能,测量常规CT平扫特征(包括梗阻侧、非梗阻侧肾脏体... 目的:探讨CT平扫特征及直方图分析诊断梗阻性急性肾损伤(AKI)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急性单侧尿路结石梗阻患者77例,其中急性肾损伤组40例,非急性肾损伤组37例。应用Siemens区域增长功能,测量常规CT平扫特征(包括梗阻侧、非梗阻侧肾脏体积比,结石体积、位置,肾周炎)和CT平扫直方图参数(包括Kurtosis、Skewness、Variance、Mean、1%、10%、50%、90%、99%百分位值)。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符合正态分布)或Mann-Whitney U检验(符合偏态分布)进行组间比较,将组间差异显著的参数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预测AKI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参数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比较各参数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性。结果:AKI与非AKI组比较,常规CT特征(结石体积、肾周炎、肾脏体积比)及直方图参数(Kurtosis、Skewness、Variance及90%百分位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肾脏体积比、Kurtosis、Variance是预测AKI的独立因素;ROC曲线显示联合参数诊断AKI效能较高,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4,特异度89.2%,敏感度82.5%,高于单一参数模型。相关性分析显示肾脏体积比、Kurtosis、Skewness、Variance、90%百分位值与eGFR相关性较高。结论:常规CT联合直方图分析预测AKI的效能较高,可用于无创性评估急性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肾脏 急性肾损伤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肺栓塞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例报告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雪 王蓉 +2 位作者 邹月芬 李建勇 卢瑞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99-1702,共4页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是多能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属于骨髓增生性肿瘤(myeloproliterative neoplasms,MPN)。其发病率为(1.0~2.5)/10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女性多见,主要临床特点是血小板增多,白细胞增多,脾肿...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是多能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属于骨髓增生性肿瘤(myeloproliterative neoplasms,MPN)。其发病率为(1.0~2.5)/10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女性多见,主要临床特点是血小板增多,白细胞增多,脾肿大,血栓形成,出血,微循环症状,以及有向白血病或纤维化转化的风险[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骨髓增殖性肿瘤 肺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ndlin-3及其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辛红蕾 施小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20-1726,共7页
Kindlin-3属于Kindlin蛋白家族的一员,分布于造血细胞及内皮细胞。Kindlin家族成员高度同源,但具有不同的亚细胞定位及功能。Kindlin-3与踝蛋白(talin)通过其FERM结构域与整合素相互作用参与整合素的活化聚集,虽同含有FERM结构域,但两... Kindlin-3属于Kindlin蛋白家族的一员,分布于造血细胞及内皮细胞。Kindlin家族成员高度同源,但具有不同的亚细胞定位及功能。Kindlin-3与踝蛋白(talin)通过其FERM结构域与整合素相互作用参与整合素的活化聚集,虽同含有FERM结构域,但两者作用位点并不相同,对整合素的影响亦有差异。活化的整合素参与多种细胞反应,介导细胞的黏附、伸展及迁移。之前的研究多集中在踝蛋白,但随着对Kindlin-3的深入研究,发现其作用或许并不亚于踝蛋白,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Kindlin-3缺失表现为严重出血、白细胞黏附缺陷,导致白细胞黏附缺陷综合征III。本文总结了Kindlin-3在血小板功能、炎症及免疫中的关键作用,还列举了其在多种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中存在异常表达,且在不同肿瘤表达水平不同,并对肿瘤的生长、侵袭及转移产生影响,提示Kindlin-3除了与整合素结合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机制发挥生物学功能。旨在对血栓与止血、炎症、免疫及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ndlin-3 整合素 炎症 免疫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