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左室肥厚大鼠血管内皮的去留对NE和Ach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饶曼人 郭竹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78-181,共4页
间硝地平(m-Nif)和硝苯地平(Nif)在预防和逆转肾型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LVH)的同时可通过影响血管平滑肌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来降低血管对NE的反应性.抑制NE收缩反应:LVH组ED_50在内皮完整和去内皮时分别为101±39nmol·L^(-1),36... 间硝地平(m-Nif)和硝苯地平(Nif)在预防和逆转肾型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LVH)的同时可通过影响血管平滑肌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来降低血管对NE的反应性.抑制NE收缩反应:LVH组ED_50在内皮完整和去内皮时分别为101±39nmol·L^(-1),360±72nmol·L^(-1),NE-比率为1.80,各药物组的ED_(50)均增大,NE-比率降低.LVH大鼠血管对Ach的依内皮性舒张反应降低,m-Nif和Nif对Ach依内皮舒张反应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硝地平 硝苯地平 血管内皮 高血压 左室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适应和前胡丙素对缺氧肥厚血管平滑肌胞内钙离子浓度及NO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饶曼人 刘宛斌 张晓文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1-144,共4页
观察了预适应和前胡丙素对缺氧肥厚血管平滑肌胞内钙离子浓度 ([Ca2 +]i)及NO含量的影响 .①建立两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分离培养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 ,以fura 2 /AM为钙指示剂。测得前胡丙素 (2 0mg·kg- 1·... 观察了预适应和前胡丙素对缺氧肥厚血管平滑肌胞内钙离子浓度 ([Ca2 +]i)及NO含量的影响 .①建立两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分离培养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 ,以fura 2 /AM为钙指示剂。测得前胡丙素 (2 0mg·kg- 1·d- 1,术后第9周起ig 9周 )治疗和缺氧预适应 (5minN2 ,5min95%O2 + 5%CO2 混合气体 ,循环 3次 )对缺氧 (30minN2 )所致肥厚VSMC对KCl和去甲肾上腺素刺激反应性升高 ([Ca2 +]i 升高 )有明显的拮抗效应 .②用血管紧张素Ⅱ刺激致VSMC肥厚 ,前胡丙素 (10μmol·L- 1温育 2 4h)和缺氧预适应合用使缺氧肥厚VSMC的NO含量恢复至正常VSMC水平 .结果提示前胡丙素与缺氧预适应对肥厚VSMC缺氧损伤有协同性的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胡丙素 缺血预适应 心肌缺血 一氧化氮 血管平滑肌细胞 钙离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对培养乳鼠非心肌细胞DNA及蛋白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洪新 陶亮 饶曼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17-420,共4页
AugⅡ作为一种独立于血液动力学及神经体液因子,对哺乳动物心脏细胞的直接作用尚未完全清楚。本实验中,我们观察了AugⅡ对培养心脏的非心肌细胞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培养的非心肌细胞,AugⅡ引起蛋白合成、DNA合成及细胞... AugⅡ作为一种独立于血液动力学及神经体液因子,对哺乳动物心脏细胞的直接作用尚未完全清楚。本实验中,我们观察了AugⅡ对培养心脏的非心肌细胞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培养的非心肌细胞,AugⅡ引起蛋白合成、DNA合成及细胞数目的明显增加,但不影响细胞的体积。AugⅡ在非心肌细胞诱导的DNA合成受AugⅡ受体拮抗剂[Sar1,Val5,Ala8]-AugⅡ完全抑制、这些结果提示:(1)AugⅡ诱导心脏非心肌细胞的增殖;(2)AngⅡ的上述作用通过AT1受体亚型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蛋白 心肌肥厚 受体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大鼠肥厚心肌中BMAL1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晓林 丁延魁 +3 位作者 黄新艳 魏立 朱东亚 李庆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11-815,共5页
目的选取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与肾性高血压大鼠(RHR)作为肥厚心肌的供体,从整体水平检测了时钟体系中最为重要的BMAL1蛋白在3种不同心肌中的表达。方法建立了肾性高血压大鼠的模型,取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性高血压大鼠以及正常大鼠... 目的选取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与肾性高血压大鼠(RHR)作为肥厚心肌的供体,从整体水平检测了时钟体系中最为重要的BMAL1蛋白在3种不同心肌中的表达。方法建立了肾性高血压大鼠的模型,取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性高血压大鼠以及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在每12h光暗交替的环境中饲养2wk后,每隔4h取心脏,测心重指数等各项指标,并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与正常大鼠心肌组织中BMAL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RHR和SHR大鼠的左心重与全心重比值及全心重与体重比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都具有显著性,正常大鼠心肌组织中BMAL1蛋白表达呈现出明显的节律性,但RHR与SHR组心肌组织中的BMAL1蛋白表达丧失了应有的波动性与节律性,各时间点之间几乎无差异。结论在心肌肥厚的发病过程中时钟基因可能起一定的作用,时钟基因蛋白表达的改变可能是影响肥厚心脏逐渐丧失适应能力的一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厚 时钟基因 BMA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胡丙素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脑肾ATP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庆平 刘培庆 饶曼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4,共4页
用两肾一夹模型观察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与脑、肾细胞膜ATP酶活力的变化及前胡丙素(PraeruptorinC,Pra-C)对上述变化的影响。两肾一夹术后16周大鼠血压由(14.7±1.3)升至(27.1±1.8)kPa,脑、肾细胞膜Na+、K+-... 用两肾一夹模型观察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与脑、肾细胞膜ATP酶活力的变化及前胡丙素(PraeruptorinC,Pra-C)对上述变化的影响。两肾一夹术后16周大鼠血压由(14.7±1.3)升至(27.1±1.8)kPa,脑、肾细胞膜Na+、K+-ATP酶活力分别下降至(7.3±2.5)和(14.7±1.2)μmol/(mg·h),Ca(2+)-ATP酶活力分别下降至(15.8±2.8)和(16.1±2.3)μmol/(mg·h)。与高血压组相比,Pra-c[20mg/(kg·d)]灌胃9周组在血压降至正常的同时,脑、肾细胞膜Na+、K+-ATP酶活力分别增高至(11.2±1.8)和(21.7±6.2)μmol/(mg·h),Ca+-ATP酶活力分别增高至(19.9±3.2)和(21.9±2.7)μmol/(Mg·h)。提示:肾血管性高血压时伴有脑、肾细胞膜ATP酶活力的下降,Pra-C的有效降压作用与维护脑、肾细胞膜ATP酶活力的正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胡丙素 肾血管性高血压 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群地平、依那普利与牛磺酸合并应用对肾性高血压大鼠降压的协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葛敏 饶曼人 吴冬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06-308,共3页
尼群地平10mg·kg-1、依那普利10mg·kg-1和牛磺酸50mg·kg-1一次口服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均有降压作用,三者降压作用强度相当,最大降压百分率(给药后6h)分别为33、36.6和25.1,降压... 尼群地平10mg·kg-1、依那普利10mg·kg-1和牛磺酸50mg·kg-1一次口服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均有降压作用,三者降压作用强度相当,最大降压百分率(给药后6h)分别为33、36.6和25.1,降压持续时间相似,给药后24h的降压百分率分别为14.2、4.8和13.7。尼群地平,依那普利分别与牛磺酸以及尼群地平与依那普利合用均有协同降压作用,Q值分别为2.21、2.67和1.64,且降压作用持久,给药后24h的降压百分率分别为39.6、26.8和38.8,显著高于各药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群地平 依那普利 牛磺酸 肾性高血压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的心肌细胞:一种研究心肌肥厚的有用模型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洪新 陶亮 饶曼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87-289,共3页
以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做为模型,排除了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可供对血管紧张素Ⅱ致心肌肥厚的直接作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血管紧张素Ⅱ1、10、100mmol/L作用细胞72小时,心肌细胞的总蛋白增加15%、19%、30%,但细胞数目未见明显变化。用[~3H... 以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做为模型,排除了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可供对血管紧张素Ⅱ致心肌肥厚的直接作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血管紧张素Ⅱ1、10、100mmol/L作用细胞72小时,心肌细胞的总蛋白增加15%、19%、30%,但细胞数目未见明显变化。用[~3H)亮氨酸结合的方法,测得血管紧张素Ⅱ1、10,100mmol/L在48小时内,增加蛋白合成29%、53%、70%。但用[~3H)胸甙结合方法,测得DNA的合成未见明显增加,血管紧张素Ⅱ100mmol/L作用心肌细胞7天后,引起细胞体积增加9%。这说明血管紧张素Ⅱ可以引起心肌细胞的肥大,并提示培养心肌细胞这一模型可以用来探索非血液动力学因素所致心肌肥厚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血管紧张素 心肌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硝地平和硝苯地平对离体人子宫动脉环的比较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郭竹英 饶曼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62-264,共3页
用离体人子宫动脉环来研究间硝地平(m-Nif)和硝苯地平(Nif)的作用:m-Nif和Nif能抑制KCl所致的收缩,使其量-效曲线右移,最大反应降低,PD2’分别为7.8±0.5,7.6±0.7,在无钙液中K... 用离体人子宫动脉环来研究间硝地平(m-Nif)和硝苯地平(Nif)的作用:m-Nif和Nif能抑制KCl所致的收缩,使其量-效曲线右移,最大反应降低,PD2’分别为7.8±0.5,7.6±0.7,在无钙液中KCl几乎不引起收缩反应,两药抑制KCl收缩的效应无明显差别;两药亦能使NE量-效曲线右移,最大反应降低,PD2’分别为5.52±0.11,4.98±0.32,在无钙液中NE的收缩反应降低为41%±9.2%,m-Nif抑制NE收缩作用强于Nif。在离体人子宫动脉环,m-Nif和Nif抑制KCl收缩作用远强于抑制NE收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硝地平 硝苯地平 离体人子宫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那普利对高血压大鼠微血管反应性的影响
9
作者 李庆平 陆泽安 饶曼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6期454-457,共4页
目的 观察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耳郭微血管反应性变化及依那普利的影响。方法 用冷热刺激诱发微血管收缩与舒张,分别用血流量变化幅度和时相评价血管舒缩能力及微血管顺应性。结果 RHR血压升高的同时,微血管对热刺激的... 目的 观察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耳郭微血管反应性变化及依那普利的影响。方法 用冷热刺激诱发微血管收缩与舒张,分别用血流量变化幅度和时相评价血管舒缩能力及微血管顺应性。结果 RHR血压升高的同时,微血管对热刺激的反应性明显降低,对冷刺激的反应性升高,去除刺激后血流由最大变化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延迟,伴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升高和硝酸盐/亚硝酸盐(NO)水平降低。依那普利可有效改善上述变化。结论 RHR微血管对舒缩刺激的反应性异常;依那普利具有良好的改善微血管反应性作用,其机制与维护内皮功能的完整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 高血压 微循环 大鼠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防己碱对高血压心肌肥厚大鼠心肌胶原含量和肌球蛋白ATP酶活性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8
10
作者 陆泽安 李庆平 +2 位作者 饶曼人 余细勇 林曙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124,共4页
观察粉防己碱对高血压心肌肥厚大鼠心肌胶原含量和肌球蛋白ATP酶活性的影响 .采用二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造成大鼠左心室肥厚模型 ,自术后第 9周起按粉防己碱 50mg·kg- 1,依那普利 6mg·g- 1灌胃给药 ,每日 1次 ,连续 8周 .用... 观察粉防己碱对高血压心肌肥厚大鼠心肌胶原含量和肌球蛋白ATP酶活性的影响 .采用二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造成大鼠左心室肥厚模型 ,自术后第 9周起按粉防己碱 50mg·kg- 1,依那普利 6mg·g- 1灌胃给药 ,每日 1次 ,连续 8周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羟脯氨酸含量及肌球蛋白ATP酶活性 .结果表明左心室肥厚组心肌羟脯氨酸为 (5.9± 0 .3)mg·g- 1干重 ,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3.6± 0 .4 )mg·g- 1干重〕 ,粉防己碱组和依那普利组心肌羟脯氨酸含量分别较左心室肥厚组低 2 8.2 %和 39.0 % .左心室肥厚组肌球蛋白ATP酶活性仅为 (0 .4 3± 0 .0 9)mmolPi·min- 1·g- 1蛋白质 ,较假手术对照组〔(0 .97±0 .0 6 )mmolPi·min- 1·g- 1蛋白质〕明显降低 ,而粉防己碱组和依那普利组则分别比左心室肥厚组高 6 0 .5%和 118.6 % .实验结果表明粉防己碱可部分逆转肾血管性高血压所致的大鼠左心室肥厚 ,降低心肌胶原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防己碱 依那普利 胶原 肌球蛋白 ATP酶 高血压 心肌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胡丙素对两肾两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脏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周四桂 黄河清 +2 位作者 陈少锐 饶曼人 刘培庆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3-547,共5页
目的研究前胡丙素长期灌胃给药对两肾两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脏、心功能及左室顺应性的影响。方法制作两肾两夹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前胡丙素20 mg.kg-1.d-1,连续灌胃给药9 wk,用离体大鼠工作心脏灌流法检测心功能及左室顺应性,W oessner... 目的研究前胡丙素长期灌胃给药对两肾两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脏、心功能及左室顺应性的影响。方法制作两肾两夹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前胡丙素20 mg.kg-1.d-1,连续灌胃给药9 wk,用离体大鼠工作心脏灌流法检测心功能及左室顺应性,W oessner等报道的方法测定心肌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肾性高血压左室肥厚(LVH)组大鼠CF/HWW和CO/HWW降低29.2%和38.5%,LVSP、-dp/dtm ax分别降低22.8%和43.2%;LV-EDP和T值增高172.9%和187.1%,LVEDP-V曲线左移上抬,左室肌胶原含量增加38.9%。前胡丙素组CF/HWW和CO/HWW比LVH组分别增加23.5%和37.2%,LVSP值和-dp/dtm ax负值较LVH组增加16.0%和42.7%,LVEDP和T值降低38.9%和39.0%,左室LVEDP-V曲线接近正常组水平,左室肌胶原含量降低18.9%,其作用与硝苯地平相似。结论前胡丙素可明显改善两肾两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脏舒张功能,改善心肌顺应性,同时也可改善心脏收缩功能,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肌胶原含量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胡丙素 两肾两夹肾性高血压大鼠 左心室肥厚 血流动力学 心肌顺应性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的正性肌力作用与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的关系 被引量:15
12
作者 季勇 孙丽洲 +2 位作者 饶曼人 王金唏 杨思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65-267,共3页
在离体豚鼠工作心脏上,观察苦参碱对心功能的作用。研究表明,苦参碱0.1、1.0、10μmol·L-1可浓度依赖地增强心脏的收缩功能,增加冠脉流量,但抑制舒张功能。苦参碱0.01、0.1、1.0μmol·L-1... 在离体豚鼠工作心脏上,观察苦参碱对心功能的作用。研究表明,苦参碱0.1、1.0、10μmol·L-1可浓度依赖地增强心脏的收缩功能,增加冠脉流量,但抑制舒张功能。苦参碱0.01、0.1、1.0μmol·L-1可浓度依赖性地增加单个乳鼠心肌细胞[Ca2+]i浓度。提示苦参碱的正性肌力作用与其升高[Ca2+]i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心肌细胞 正性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粘附和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季勇 陶亮 +1 位作者 齐志敏 饶曼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26-329,共4页
赖氨匹林(LAS)体内给药90.4mg·kg-1(相当于乙酸水杨酸50mg·kg-1)可明显抑制凝血酶和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并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LAS90.4mg·kg-1可... 赖氨匹林(LAS)体内给药90.4mg·kg-1(相当于乙酸水杨酸50mg·kg-1)可明显抑制凝血酶和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并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LAS90.4mg·kg-1可降低大鼠血小板粘附率,呈剂量依赖性地减轻实验性血栓的重量,同时LAS70mg·kg-1可明显延长小鼠尾动脉出血时间。上述结果提示: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小板的粘附性是LAS抗血栓和延长小鼠尾动脉出血时间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匹林 乙酰水杨酸 血栓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防己碱对肾型高血压左室肥厚大鼠心肌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陆泽安 李庆平 +2 位作者 饶曼人 余细勇 林曙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0-342,共3页
目的 观察粉防己碱对肾型高血压左室肥厚大鼠心肌 A T P 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二肾一夹肾型高血压形成大鼠左室肥厚,用光电比色、无机磷显色法测定心肌细胞膜 Na+ , K+ A T P 酶及线粒体 Na+ , K+ A T P... 目的 观察粉防己碱对肾型高血压左室肥厚大鼠心肌 A T P 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二肾一夹肾型高血压形成大鼠左室肥厚,用光电比色、无机磷显色法测定心肌细胞膜 Na+ , K+ A T P 酶及线粒体 Na+ , K+ A T P 酶、 Ca2 + A T P酶活性。结果 左室肥厚组大鼠心肌细胞 A T P 酶活性明显降低,粉防己碱50 mg·kg - 1·d - 1ig 连续给药8 wk 可逆转左室肥厚,显著增加心肌细胞膜 Na + , K+ A T P 酶及线粒体 Ca2 + A T P酶活性。结论 粉防己碱因其钙拮抗作用,在降低血压、逆转左室肥厚的同时,可使细胞膜钠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防己碱 肾型高血压 左室肥厚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胡丙素对肾型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尾动脉反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冬梅 李庆平 饶曼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42-243,共2页
目的:观察前胡丙素对肾型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尾动脉反应性的影响。方法:两肾一夹SD大鼠,术后7wk始给予前胡丙素20mg·kg-1·d-1ig,给药第9周末测离体尾动脉反应性。结果:前胡丙素明显降低肾型高血压大鼠... 目的:观察前胡丙素对肾型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尾动脉反应性的影响。方法:两肾一夹SD大鼠,术后7wk始给予前胡丙素20mg·kg-1·d-1ig,给药第9周末测离体尾动脉反应性。结果:前胡丙素明显降低肾型高血压大鼠血压,用药9wk后血压较给药前下降43%,较溶剂对照组下降44%。尾动脉对NE和KCl的反应性显著降低,量效曲线向右下移位。结论:前胡丙素的降压作用与其对血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胡丙素 肾性高血压 大鼠 尾动脉反应 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托普利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洪新 陶亮 饶曼人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11,共4页
以培养乳鼠心肌细胞作为模型,观察了卡托普利对心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风结果表明。卡托普利20和200umol·L ̄(-1)作用于细胞72h,心肌细胞的总蛋白质量分别减少9%和18%。但细胞数目未见明显变化。用[ ̄3H... 以培养乳鼠心肌细胞作为模型,观察了卡托普利对心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风结果表明。卡托普利20和200umol·L ̄(-1)作用于细胞72h,心肌细胞的总蛋白质量分别减少9%和18%。但细胞数目未见明显变化。用[ ̄3H]亮氨酸结合的方法,测得血管紧张素Ⅱ1,10.100nmol·L ̄(-1)在48h内增加蛋白质合成29%。53%和70%,但用[ ̄3H]胸腺嘧啶核苷结合的方法测得DNA的合成未见明显增加。无论100nmol·L ̄(-1)血管紧张素Ⅱ是否存在,卡托普利20和200umol·L ̄(-1)均能够减少细胞的蛋白质合成。结果提示卡托普利可以直接抑制心肌细胞的生长。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心肌肥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卡托普利 血管紧张素Ⅱ 乳鼠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先给予粉防己碱对大鼠工作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庆平 杨解人 饶曼人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4-118,共5页
预给粉防己碱15mg·kg ̄(-1)每日2次连续3d可以减轻大鼠工作心脏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促进冠脉流出液,心输出量的恢复;防止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和等容舒张期左室内压下降时间常数的升高;抑制肌酸激酶释放;维持心肌线... 预给粉防己碱15mg·kg ̄(-1)每日2次连续3d可以减轻大鼠工作心脏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促进冠脉流出液,心输出量的恢复;防止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和等容舒张期左室内压下降时间常数的升高;抑制肌酸激酶释放;维持心肌线粒体Ca ̄(2+)稳态。以上结果与硝苯地平关似。本研究表明粉防己碱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以对心肌舒张功能及冠脉循环的保护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防己碱 心脏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防己碱与牛磺酸合用对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齐志敏 饶曼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98-402,共5页
粉防己碱(Tet)和牛磺酸(Tau)均能抑制ADP、胶原和凝血酶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Tet抑制ADP诱导聚集较强,Tau则对胶原作用最明显,二药减半量合并应用时。
关键词 粉防己碱 牛磺酸 血小板聚集 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胡丙素对两种高血压模型大鼠尾动脉的钙拮抗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俭 饶曼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观察前胡丙素(Pra-C)对两种高血压模型大鼠尾动脉的钙拮抗作用。方法:采用两种高血压模型大鼠离体血管功能实验方法。结果:Pra-C对氯化钾除极化所致正常、DOCA-salt型、肾血管型高血压大鼠尾动脉呈非竞争... 目的:观察前胡丙素(Pra-C)对两种高血压模型大鼠尾动脉的钙拮抗作用。方法:采用两种高血压模型大鼠离体血管功能实验方法。结果:Pra-C对氯化钾除极化所致正常、DOCA-salt型、肾血管型高血压大鼠尾动脉呈非竞争性拮抗作用,其pD′2分别为4.64、4.77和5.27,IC50分别为16.88、14.37、6.43μmol·L-1,Pra-C明显抑制5-HT所致正常、DOCA-salt型、肾血管型高血压大鼠尾动脉慢速收缩反应,其中对肾血管型高血压大鼠的抑制作用较强,而对5-HT所致3组大鼠尾动脉的快速反应均无抑制作用。结论:Pra-C对肾血管型高血压大鼠尾动脉的钙拮抗作用强于DOCA-salt型高血压大鼠和正常大鼠,可能与两种高血压大鼠模型高血压形成机制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胡丙素 高血压 肾血管型 细胞外钙 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大鼠肥厚心肌和主动脉中PER 2蛋白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延魁 黄建寨 +2 位作者 张莉 钟晓华 李庆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25-628,共4页
目的:以Sprague-Dawley(SD)大鼠作对照,测定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和主动脉中PER 2(period 2)蛋白的表达。方法:取SHR及正常SD大鼠,在每12 h光暗交替的环境中饲养2周后,每隔4h取心脏和胸主动脉,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HR与正常大鼠... 目的:以Sprague-Dawley(SD)大鼠作对照,测定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和主动脉中PER 2(period 2)蛋白的表达。方法:取SHR及正常SD大鼠,在每12 h光暗交替的环境中饲养2周后,每隔4h取心脏和胸主动脉,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HR与正常大鼠心肌和主动脉组织中PER 2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大鼠和SHR心肌和主动脉组织中PER 2蛋白表达都呈现出明显的节律性,但SHR大鼠心肌组织和主动脉组织中PER 2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大鼠。结论:高血压大鼠肥厚心肌和主动脉组织中PER 2蛋白表达与正常大鼠中的表达存在差异,高血压导致心肌肥厚和主动脉病变与时钟蛋白表达异常之间可能有着互相促进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钟基因 PER 2蛋白 高血压 心肌 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