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小细胞肺癌中KLF6-SV1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陆庭勋 范钦和 +1 位作者 彭韬 肖秋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观察抑癌基因KLF6的剪切变异体KLF6-SV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特点,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42例NSCLC和40例良性肺疾病(肺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肺脓肿、肺结核... 目的观察抑癌基因KLF6的剪切变异体KLF6-SV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特点,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42例NSCLC和40例良性肺疾病(肺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肺脓肿、肺结核、肺的硬化性血管瘤等)中KLF6-SV1蛋白的表达水平,原位杂交检测42例NSCLC和40例良性肺疾病中KLF6-SV1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KLF6-SV1在NSCLC中的蛋白阳性率为71.4%(30/42),表达水平均高于良性肺疾病(P<0.05)。KLF6-SV1基因mRNA的阳性率为69.0%(29/42),表达水平高于良性肺疾病(P<0.05)。KLF6-SV1的蛋白表达水平与其mRNA表达水平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LF6-SV1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分型、组织大小和临床分期无关,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LF6-SV1的过表达可能与NSCLC的发生、发展及早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有望成为今后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并有可能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新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肿瘤 KLF6-SV1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在病理生理学理论课的应用与体会 被引量:9
2
作者 李皓 黄艳 李跃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62-2263,共2页
关键词 PBL教学法 病理生理学 理论课 以问题为中心 学习内容 学生学习 临床问题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KAI1/CD8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联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季润元 史恩溢 +3 位作者 王永实 李小宁 赵玉芳 冯振卿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KAI1/CD82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33例结直肠癌组织中KAI1/CD82的表达。结果:KAI1/CD8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率为51.5%,其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浸润深度、...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KAI1/CD82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33例结直肠癌组织中KAI1/CD82的表达。结果:KAI1/CD8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率为51.5%,其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无关,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前进法显示:分化是影响KAI1/CD82表达最显著因素[Exp(b)=0.431,P=0.038]。其次是Dukes分期[Exp(b)=0.363,P=0.043]。结直肠癌中KAI1/CD82在分化低的肿瘤和Dukes D期肿瘤表达降低。结论:KAI1/CD8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缺失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分期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新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KAI1 CD82 转移 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细胞凋亡与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红霞 冷静 +6 位作者 姚玉宇 彭韬 李风山 仓为民 钱宁 王欣 张翔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2-313,F003,共3页
目的 :从胎盘细胞凋亡的表达差异探讨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 (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pregnancy ,ICP)围产儿死亡原因。方法 :2 9例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胎盘和 5例正常胎盘 ,分别进行光镜检查、原位细胞凋亡标记实验和 p5 3基因mRNA原位... 目的 :从胎盘细胞凋亡的表达差异探讨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 (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pregnancy ,ICP)围产儿死亡原因。方法 :2 9例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胎盘和 5例正常胎盘 ,分别进行光镜检查、原位细胞凋亡标记实验和 p5 3基因mRNA原位细胞杂交实验。结果 :正常胎盘的细胞凋亡率为 9 11% ,ICP的细胞凋亡率为 2 8 47%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p5 3基因在ICP胎盘组织中未见阳性表达。结论 :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胎盘组织的细胞凋亡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胎盘组织 ,ICP围产儿死亡率高的原因可能与其胎盘组织的细胞凋亡水平增加有关 ;ICP胎盘组织的细胞凋亡可能是非 p5 3基因依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细胞凋亡标记 原发子杂交 细胞凋亡 妊娠肝内肝汁瘀积症 胎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PTTG与PTEN的检测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成海 冯振卿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21,40,F005,共4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垂体肿瘤转移基因(PTTG)和磷酸醋酶活性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等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中PTTG和PTEN。结果:乳腺癌中PTTG的表达明显增高,而PTEN表达明显下降。PTTG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病理...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垂体肿瘤转移基因(PTTG)和磷酸醋酶活性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等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中PTTG和PTEN。结果:乳腺癌中PTTG的表达明显增高,而PTEN表达明显下降。PTTG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级密切相关;PTEN低表达与胸肌浸润、病理分级以及病理类型密切相关。PTTG与PTEN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PTTG高表达、PTEN低表达提示它们参与了乳腺癌的形成和发生。检测PTTG和PTEN的表达情况对乳腺癌的预防、术后辅助治疗和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垂体肿瘤转移基因(PTFG) 磷酸醋酶活性抑癌基因(PTEN) 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分子亚型中BRCA1的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受体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肖璇 刘慧 范钦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研究BRCA1在乳腺癌分子亚型中表达特点及其与雌激素受体的关系。方法1452例乳腺癌标本制作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快捷法检测ER、PR、HER2、CK5/6、EGFR的表达,按照Nielsen标准进行分子分型。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快捷法检... 目的研究BRCA1在乳腺癌分子亚型中表达特点及其与雌激素受体的关系。方法1452例乳腺癌标本制作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快捷法检测ER、PR、HER2、CK5/6、EGFR的表达,按照Nielsen标准进行分子分型。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快捷法检测BRCA1的表达水平。结果腺腔A型,腺腔B型,基底样型,HER2过表达型和裸表达型分别为428例、56例、223例、188例、416例。BRCA1在腺腔A型,腺腔B型,基底样型,HER2过表达型,裸表达型中的表达率分别86.9%(358/412),87.5%(49/56),63.0%(136/216),70.4%(131/186),60.4%(246/407)。BRCA1在基底样型乳腺癌、HER2过表达型和裸表达型中的表达率低于ER阳性乳腺癌腺腔A型(P<0.001)和腺腔B型(P<0.001),BRCA1的阳性表达与ER的阳性表达相关(P<0.001)。结论BRCA1在基底样型乳腺癌和其他ER阴性乳腺癌亚型中的表达下调,其功能异常可能参与ER阴性乳腺癌分子亚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分子亚型 BRCA1 受体 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I1基因与肿瘤侵袭、转移、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季润元 冯振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10期949-951,共3页
KAI1基因是 1995年发现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它表达的蛋白质属于TM 4SF。KAI1基因的表达对大多数的肿瘤转移起抑制作用 ,但在个别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各学者看法不同。作者对近年来关于KAI1基因的结构以及与肿瘤侵袭。
关键词 KAI1基因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OP2和VEGFR2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喆 贾立周 +4 位作者 唐奇 徐新宇 徐玮 朱淼琳 冯振卿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53-1458,1471,共7页
目的:观察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151例三阴性乳腺癌、137例非三阴性乳腺癌、48例乳腺良性肿瘤以及48例... 目的:观察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151例三阴性乳腺癌、137例非三阴性乳腺癌、48例乳腺良性肿瘤以及48例正常乳腺组织中TROP2和VEGFR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综合分析其临床意义和预后价值。结果:TROP2和VEGFR2分别在乳腺癌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表达。TROP2和VEGFR2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阳性率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和正常乳腺组织,并且TROP2和VEGFR2共同在三阴性乳腺癌高表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TROP2阳性表达、VEGFR2阳性表达,以及TROP2和VEGFR 2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共同高表达与患者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远处转移有相关性。TROP2和VEGFR2蛋白共同高表达是三阴性乳腺癌的独立预后指标。结论:TROP2和VEGFR2可以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新的分子靶点,有望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评价和免疫靶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TROP2 VEGFR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及中和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崔代迅 杨小慧 冯振卿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63-1772,共10页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主要引起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LRTI),而ALRTI是导致全球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针对RSV主要还是以对症治疗为主,特异性治疗药物相...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主要引起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LRTI),而ALRTI是导致全球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针对RSV主要还是以对症治疗为主,特异性治疗药物相对较少。因此,RSV疫苗或抗体药物的研发迫切而重要。现阶段,仅有两款RSV疫苗(Abrysvo和Arexvy)和两款RSV单克隆抗体[帕丽珠单抗(Palivizumab)和尼斯维单抗(Nirsevimab)]上市,在特定的人群中均展示出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文章针对近年来RSV主要疫苗类型及中和抗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可为RSV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减毒活疫苗 亚单位疫苗 中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妇科恶性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奕婷 祁婉婉 冯振卿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3-560,共8页
妇科恶性肿瘤包括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具有高度的异质性,一旦进入晚期,预后往往不良。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在单个细胞水平上探究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鉴定稀有细胞,绘制细胞谱系,指导肿瘤靶向精准治疗和预测患者预后... 妇科恶性肿瘤包括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具有高度的异质性,一旦进入晚期,预后往往不良。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在单个细胞水平上探究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鉴定稀有细胞,绘制细胞谱系,指导肿瘤靶向精准治疗和预测患者预后等提供了更好的平台。本文就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兴起与发展及其在妇科恶性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测序技术 卵巢癌 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 异质性 细胞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对肥胖患者全麻诱导期胃进气的影响:基于超声评估的90例前瞻性临床试验 被引量:20
11
作者 蒋卫清 石莉 +7 位作者 赵倩 张文文 徐漫 汪婉玲 王晓亮 鲍红光 冷静 蒋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43-1549,共7页
目的通过超声实时监测胃窦进气情况,评估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THRIVE)在全身麻醉诱导时对肥胖患者胃进气的影响。方法纳入90例于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肥胖患者,BMI:30~39.9 kg/m2,随机分为面罩组(M组)、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 目的通过超声实时监测胃窦进气情况,评估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THRIVE)在全身麻醉诱导时对肥胖患者胃进气的影响。方法纳入90例于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肥胖患者,BMI:30~39.9 kg/m2,随机分为面罩组(M组)、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THRIVE)组(T组)、面罩复合THRIVE组(M+T组),30例/组。全麻诱导期,M组经面罩预给氧并在诱导给药后行面罩辅助通气(FMV);T组经THRIVE给氧;M+T组经面罩复合THRIVE预给氧,于诱导给药后行FMV复合THRIVE给氧。气管插管期,T组及M+T组患者接受THRIVE持续给氧。超声监测各患者胃窦部,超声图像出现“彗尾征”则定义为胃进气阳性(GI+)。测量预给氧前后以及插管后的胃窦部横截面积(CSA-GA),记录T1(入室)、T2(预充氧5 min后)、T3(诱导给药5 min后)、T4(插管后即刻)各时点脉搏氧饱和度(SpO2)、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T组比较,M和M+T组胃进气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与T1时间点比较,M组和M+T组CSA-GA在T4时间点显著增加;与T1时间点比较,M组和M+T组的GI+亚组CSA-GA在T4时间点均显著增加;在T4时间点,M组和M+T组的GI+亚组CSA-GA大于本组GI-亚组(P<0.05)。T组各时间点的CSA-GA无统计学差异(P>0.05)。腔镜直视下胃胀分级结果提示,与T组比较,M组和M+T组腔镜直视下胃胀分级Ⅰ°患者占比例显著减少,Ⅱ°患者占比例显著增加(P<0.05)。窒息插管期(即T3~T4),M组PaO2变化值(ΔPaO2)显著大于T组和M+T组(P<0.05)。结论超声监测观察胃窦部“彗尾征”及CSA-GA变化是一种可行、可靠的胃进气检测方法;而THRIVE用于肥胖病例的麻醉诱导能够在保证患者氧合的情况下不会进一步增加胃进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超声 胃窦面积 胃进气 肥胖 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哮喘大鼠肺组织NF-κB和MMP-9及TIM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马秀琴 黄茂 +3 位作者 卞涛 德伟 彭韬 刘宁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5-258,261,共5页
目的:探讨哮喘大鼠肺组织中核因子鄄κB(NF鄄κB)与基质金属蛋白酶鄄9(MMP鄄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鄄1(TIMP鄄1)的关系以及地塞米松对NF鄄κB、MMP鄄9和TIMP鄄1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肺中NF鄄κB活化及... 目的:探讨哮喘大鼠肺组织中核因子鄄κB(NF鄄κB)与基质金属蛋白酶鄄9(MMP鄄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鄄1(TIMP鄄1)的关系以及地塞米松对NF鄄κB、MMP鄄9和TIMP鄄1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肺中NF鄄κB活化及MMP鄄9、TIMP鄄1的蛋白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技术(RT鄄PCR)测定肺中MMP鄄9、TIMP鄄1mRNA的表达。结果:哮喘组NF鄄κB的活化及MMP鄄9、TIMP鄄1蛋白在气道黏膜上皮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地塞米松组(P<0.05),哮喘组MMP鄄9、TIMP鄄1在肺组织的mRNA表达也高于对照组(P<0.01)和地塞米松组(P<0.01)。MMP鄄9的表达与NF鄄κB的活化呈显著正相关(rs=0.8071,P<0.01)。TIMP鄄1的表达与NF鄄κB的活化无明显相关(rs=0.4716,P>0.05)。结论:地塞米松可能抑制气道壁NF鄄κB活化和减少MMP鄄9的表达、调节MMP鄄9/TIMP鄄1之间的失衡,对MMP鄄9的抑制作用可能部分通过抑制NF鄄κB活化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基质金属蛋白酶 核因子-ΚB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抑制剂celecoxib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分子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宁波 彭韬 +1 位作者 沈波 冷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1-324,F002,共5页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选择性抑制剂celecoxib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celecoxib作用于Bel-7402、SMMC-7721的2种肝癌细胞株,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选择性抑制剂celecoxib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celecoxib作用于Bel-7402、SMMC-7721的2种肝癌细胞株,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TUNEL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tm blot实验测定细胞凋亡及Akt信号转导途径相关蛋白的激活状态。结果:MTT法显示celecoxib可抑制上述两株肝癌细胞增殖;TUNEL实验及流式细胞术结果证实,celecoxib处理后的肿瘤细胞可发生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 blot实验显示,celecoxih诱导凋亡主要是通过抑制Akt的Thr308磷酸化,进而激活caspase-9、caspase-3进行的。结论:celecoxib明显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主要机制可能通过Akt信号转导途径、激活caspase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环氧合酶-2 CELECOXIB 细胞凋亡 AKT/PKB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加β_1-肾上腺素受体表达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收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红 常爱民 +3 位作者 张洋 王影 徐亚林 陈琪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98-1402,共5页
目的:观察在心力衰竭细胞上增加β1肾上腺素受体(β1-AR)表达对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首先用异丙肾上腺素制作大鼠心力衰竭模型,然后分离、培养心肌细胞,转入含人β1-AR基因的腺病毒,24h后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β1-AR的含量,并进行单... 目的:观察在心力衰竭细胞上增加β1肾上腺素受体(β1-AR)表达对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首先用异丙肾上腺素制作大鼠心力衰竭模型,然后分离、培养心肌细胞,转入含人β1-AR基因的腺病毒,24h后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β1-AR的含量,并进行单个心肌细胞收缩功能的分析。结果:心衰细胞上β1-AR含量为正常对照组的(0.56±0.19)倍(P<0.01),心力衰竭+转基因组β1-AR的含量为正常对照组的(5.68±0.36)倍(P<0.01);心力衰竭组心肌细胞对异丙肾上腺素刺激引起的收缩幅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转入β1-AR基因后,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的收缩功能,选择性β1-AR拮抗剂CGP20712A可以完全阻断转入β1-AR后的效应,选择性β2-AR拮抗剂ICI118,551可以部分降低心力衰竭大鼠和β1-AR表达增加的心衰大鼠心肌细胞的收缩幅度。结论:在心力衰竭后的大鼠心肌细胞上增加β1-AR的表达,可改善细胞的收缩功能,这种作用可能是直接通过β1-AR实现的。β2-AR也参与了心力衰竭大鼠和β1-AR表达增加的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受体 心肌细胞 收缩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调控人肝细胞癌细胞增殖分子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蒋丽 张丽 +2 位作者 彭韬 孙秋艳 冷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3-526,F0002,共5页
目的:研究人肝细胞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及其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探讨EGFR在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实验检测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用EGF和AG1478处理人肝癌细胞HuH7;用... 目的:研究人肝细胞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及其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探讨EGFR在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实验检测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用EGF和AG1478处理人肝癌细胞HuH7;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GFR、p-EGFR、p-ERK蛋白表达;用WST法检测细胞增长率。结果:17例HCC患者癌组织中,EGFR的阳性表达率为100%;HuH7中EGFR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HL-7702。外源性EGF(10μg/L)处理后,ERK和EGFR的磷酸化水平提高,同时细胞生长率提高9.2%,而此作用能被AG1478(20μmol/L)阻断。结论:人肝细胞癌中,EGFR高表达,EGFR的激活主要通过受体磷酸化完成,活化的p-EGFR可能通过ERK/MAPK下游信号通路传递信息,调控人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K1、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被引量:8
16
作者 冯蕾 饶秋 +4 位作者 刘标 樊祥山 石永利 孟凡青 冯振卿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83-988,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质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和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NSCLC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将202例NSCLC及63例癌旁肺组织标本制作成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 目的:探讨细胞质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和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NSCLC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将202例NSCLC及63例癌旁肺组织标本制作成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TK1和Ki-67的表达,探讨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NSCLC组织中TK1(60.89%)和Ki-67(55.45%)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518,P<0.001);NSCLC中,TK1和Ki-67的表达均与肿瘤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随TK1表达的增强和Ki-67指数的增高,NSCLC患者的总体生存期逐渐降低(P<0.01);Cox回归分析提示肿瘤TK1表达和TNM分期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K1在NSCLC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进展有关,TK1表达有助于对患者预后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质胸苷激酶1 KI-67 非小细胞肺癌 组织芯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预后危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雯雯 陈红兵 +3 位作者 朱君 常林 韩晶晶 苏东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18-1122,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white blood cell syndrome,HPS)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治疗过程以及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9—2013年南京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72例儿童HPS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采用Lo... 目的:探讨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white blood cell syndrome,HPS)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治疗过程以及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9—2013年南京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72例儿童HPS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采用Logistic方法分析患儿的预后危险因素。结果:72例中42例(58.3%)是感染相关性HPS,其中EB病毒感染相关性HPS最多;其余的30例中4例(5.56%)是非感染相关HPS,26例(36.1%)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为发热(91.7%)、肝脏肿大(83.3%)、脾脏肿大(66.7%)。外周血血常规三系检查结果为两系减低(72.2%),三系低下(27.8%),血红蛋白浓度减低(91.7%),血小板数量减少(77.8%);血生化检查血清甘油三酯升高(38.9%);凝血常规检查功能障碍(41.7%);血清铁蛋白升高(55.6%);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大部分找到了噬血细胞。72例中死亡10例(13.8%),好转或者基本痊愈24例(33.3%),出院后失访14例(19.4%)。年龄<3岁、乳酸脱氢酶(LDH)>2 500 U/L是不利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小和LDH水平增高是儿童HPS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应该及早诊断治疗,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患儿 预后 相关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P算法的改进算法KMPP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莉 江育娥 +1 位作者 林劼 江秉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3-37,共5页
KMP算法和BM算法是经典的单模式匹配算法,但KMP算法中文本指针i每次只能移动一个字符,整体的匹配效率并不高,结合KMP算法和BM算法的优点提出一种改进算法(KMPP)。算法的思想是模式串与文本在j处不匹配时,预算出模式串移动next[j]后末字... KMP算法和BM算法是经典的单模式匹配算法,但KMP算法中文本指针i每次只能移动一个字符,整体的匹配效率并不高,结合KMP算法和BM算法的优点提出一种改进算法(KMPP)。算法的思想是模式串与文本在j处不匹配时,预算出模式串移动next[j]后末字符在文本中的位置,当该位置的文本字符与末字符不匹配时,则用该字符进行坏字符匹配,这两步的跳跃距离就是文本指针i移动的距离,从而使指针i每次移动的距离达到最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匹配次数远低于KMP算法的匹配次数,提高了模式匹配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匹配 KMP算法 BM算法 KMP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天然人源Fab抗体库的构建及日本血吸虫抗独特型抗体的筛选、鉴定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慧林 焦永军 +2 位作者 朱进 冯振卿 管晓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37-740,共4页
目的:构建大容量天然人源Fab抗体库,筛选全人源日本血吸虫抗独特型抗体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采集15位健康成人的骨髓淋巴细胞,构建天然人源Fab抗体库。并以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及成虫抗原(SWAP)免疫鼠血清IgG包板进行筛选,经... 目的:构建大容量天然人源Fab抗体库,筛选全人源日本血吸虫抗独特型抗体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采集15位健康成人的骨髓淋巴细胞,构建天然人源Fab抗体库。并以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及成虫抗原(SWAP)免疫鼠血清IgG包板进行筛选,经ELISA鉴定后,对阳性克隆进行可溶性表达。结果:构建了2×109大容量天然人源Fab抗体库,经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插入片段为Fab基因片断。经过6轮筛选后,从富集的次级抗体库中随机挑取80个克隆,用ELISA法鉴定得到4个可与免疫鼠血清(Ab1)特异性结合,而不与SEA及SWAP结合的单克隆抗体(C12、C19、D1、D2),其中C12经SDS-PAGE电泳显示插入片断正确。结论:成功构建了大容量天然人源Fab抗体库,并从中获得人源日本血吸虫抗独特型抗体C12,为研制用于人体血吸虫病免疫预防的抗独特型抗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噬菌体抗体库 抗独特型抗体 抗体FAB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防己碱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小血管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彭韬 李庆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0,50,共4页
目的:探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小血管重构特点及粉防己碱的预防作用。方法:用两肾一夹法制备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病理模型,术后第5周给予粉防己碱(Tet,50 mg·kg-1·d-1)或依那普利(Ena,6mg·kg-1·d-1)连续8周,观察两药... 目的:探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小血管重构特点及粉防己碱的预防作用。方法:用两肾一夹法制备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病理模型,术后第5周给予粉防己碱(Tet,50 mg·kg-1·d-1)或依那普利(Ena,6mg·kg-1·d-1)连续8周,观察两药对高血压大鼠小动脉血管结构的影响。结果:肾血管性高血压(RH)大鼠尾动脉和股动脉湿重增加;尾动脉、冠状动脉、肾小动脉管壁厚度和壁/腔比值均明显增大;肾小动脉管壁平滑肌细胞数明显增加。粉防己碱和依那普利用药后上述变化明显减轻。结论: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小动脉主要呈肥厚性重构。粉防己碱和依那普利可有效防止RH大鼠小血管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防己碱 肾血管性高血压 血管重构 两肾一夹法 血管组织学 血管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