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络通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南 陈琪 +3 位作者 陈秀英 范乐明 吴敏 陈文恺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57-158,共2页
目的 对脉络通整方及其单味药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 ,结晶紫染色、酶联免疫检测法。结果 发现其对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其单味药的抑制作用强弱不等 ,但均比组方低。结论 临床应用... 目的 对脉络通整方及其单味药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 ,结晶紫染色、酶联免疫检测法。结果 发现其对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其单味药的抑制作用强弱不等 ,但均比组方低。结论 临床应用的胶囊剂型作用与水煎剂相等。提示脉络通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理之一 ,可能是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通 动脉平滑肌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中医药疗法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a)氧化和自身免疫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22
2
作者 汪俊军 顾振华 +1 位作者 张春妮 范乐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8期740-742,共3页
脂蛋白(a)[Lp(a)]作为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AS)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已得到公认,但其致病机制一直存有许多未解之谜。大量证据表明,体内存在氧化Lp(a)[Ox-Lp(a)],Ox-Lp(a)结构和生物特性已发生显著改变,它促进泡沫细胞的形成,增加对... 脂蛋白(a)[Lp(a)]作为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AS)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已得到公认,但其致病机制一直存有许多未解之谜。大量证据表明,体内存在氧化Lp(a)[Ox-Lp(a)],Ox-Lp(a)结构和生物特性已发生显著改变,它促进泡沫细胞的形成,增加对纤溶系统功能的损伤,因而加速AS进程。AS斑块处存在Ox-Lp(a),而且Ox-Lp(a)、自身抗体以及Lp(a)循环免疫复合物,在体内均可被检测出,可见其启动了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作者对Lp(a)氧化、自身抗体与AS发生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a) 氧化修饰 自身免疫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病变检测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南 蔡海江 史泓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5期489-490,共2页
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病变检测方法王南蔡海江史泓浏(南京医科大学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心,南京210029)关键词小鼠模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近年来国外陆续有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的报告[1],随着对小鼠种系研究的迅... 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病变检测方法王南蔡海江史泓浏(南京医科大学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心,南京210029)关键词小鼠模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近年来国外陆续有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的报告[1],随着对小鼠种系研究的迅速发展,最近已有一些实验室用小鼠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1
4
作者 金艳 陈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93,共3页
Studying of atherosclerosis is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There are many theories about this disease,but now most of us seems to agree with the stress-reponse theory.Heat shock proteins are the products produced at the ... Studying of atherosclerosis is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There are many theories about this disease,but now most of us seems to agree with the stress-reponse theory.Heat shock proteins are the products produced at the first stage of atherosclerosis.And someone think that it may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atherosclerosis.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heat shock proteins and atherosclerosis respectively,and emphasi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应激反应 HS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类清道夫受体促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950-1950,共1页
关键词 清道夫受体 巨噬细胞 泡沫细胞形成 细胞凋亡调控 模式识别受体 信号通路 内吞 粥样硬化斑块 葡萄糖调节蛋白 网格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修饰脂蛋白与Lp(a)和apoB在人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分布的比较
6
作者 汪晓松 朱清於 +1 位作者 陈琪 庄一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6年第1期23-26,共4页
用抗丙二醛-载脂蛋白B(MDA-apoB)抗体、抗4-羟基壬烯酸-载脂蛋白B(4-HNE-apoB)抗体研究氧化修饰脂蛋白在人粥样硬化病变主动脉中的分布,并将其与Lp(a)和apoB的分布作比较。结果发现,MDA和4... 用抗丙二醛-载脂蛋白B(MDA-apoB)抗体、抗4-羟基壬烯酸-载脂蛋白B(4-HNE-apoB)抗体研究氧化修饰脂蛋白在人粥样硬化病变主动脉中的分布,并将其与Lp(a)和apoB的分布作比较。结果发现,MDA和4-HNE结合蛋白在细胞外基质中的分布与Lp(a)和apoB一致。较多泡沫细胞内有MDA及4-HNE结合蛋白而无Lp(a)和apoB,表明清道夫受体在泡沫细胞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MDA结合蛋白和4-HNE结合蛋白在泡沫细胞内的分布呈环状、泡状,与蜡样色素这种氧化脂质与蛋白质的结合物的形状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饰脂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络通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理探讨
7
作者 范乐明 邵丽君 史泓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46-148,共3页
在已经证实脑络通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作用机理。结果发现,脑络通可能减轻 LDL 的氧化修饰,使后者通过清道夫受体途径进入巨噬细胞的量减少,从而阻止泡沫细胞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 脑络通 抗氧化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
全文增补中
江苏汉族人群心脑血管病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谢玲 赖仁胜 +3 位作者 李七一 申龙树 朱长乐 陈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05-508,519,共5页
目的:探讨用基因测序法检测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基因测序方法检测了193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100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群ApoE基因型。结果:ε3/3基因型高血压组频率为64.3%,高血压+冠... 目的:探讨用基因测序法检测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基因测序方法检测了193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100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群ApoE基因型。结果:ε3/3基因型高血压组频率为64.3%,高血压+冠心病组为57.7%,高血压+脑血管病组为62.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P<0.05);而ε3/4基因型频率,高血压组为21.4%,高血压+冠心病组为19.2%,高血压+脑血管病组为24.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P<0.05);ε4/4基因型高血压+冠心病组频率为5.1%明显高于对照组0%(P<0.05)。分析等位基因频率,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冠心病组、高血压+脑血管病组ε3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0.7%,74.4%和78.9%,明显低于对照组92.5%(P<0.05),ε4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2.1%,16.7%和1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P<0.05),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其它各基因型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基因测序方法进行ApoE基因分型是最全面、最直接、可靠的方法;ε4等位基因是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遗传易患因子,而ε3等位基因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ApoE) 心脑血管病 基因多态性 基因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乌组方对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南 朱宇 蔡海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1-23,共3页
用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为模型,结晶紫染色分光光度比色法对首乌组方进行研究,发现其对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单味药的抑制作用强弱不等,但均低于组方。临床应用的胶囊制型作用与水煎剂相等。提示首乌组方抗动脉粥... 用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为模型,结晶紫染色分光光度比色法对首乌组方进行研究,发现其对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单味药的抑制作用强弱不等,但均低于组方。临床应用的胶囊制型作用与水煎剂相等。提示首乌组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乌组方 平滑肌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中药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胶原与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
10
作者 魏恩会 陈琪 +1 位作者 陈秀英 王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阐明胶原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体外制备了Ⅰ型胶原凝胶,观察可能影响氧化LDL(ox-LDL)与胶原结合的几种因素。结果:随着LDL氧化程度增加,其与胶原的结合量也增加。结论:这种增加可... 目的:阐明胶原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体外制备了Ⅰ型胶原凝胶,观察可能影响氧化LDL(ox-LDL)与胶原结合的几种因素。结果:随着LDL氧化程度增加,其与胶原的结合量也增加。结论:这种增加可能主要源于脂蛋白的负电性增加,LDL聚集度增大则可降低LDL与胶原的结合能力。另外,载脂蛋白B中赖、精、组、酪氨酸残基的化学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LDL 动脉粥样硬化 低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因子抑制子基因局部转移对兔颈总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
11
作者 朱铁兵 王君 +4 位作者 范乐明 张郁清 曹克将 黄峻 马文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25-1027,F0002,共4页
目的:研究组织因子抑制子(TFPI)基因局部转移对兔颈总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36只新西兰纯种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腺病毒空载组,包载组织因子抑制子(TFPI)基因腺病毒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12只)。用球囊导管对实验兔行颈总动脉损伤... 目的:研究组织因子抑制子(TFPI)基因局部转移对兔颈总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36只新西兰纯种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腺病毒空载组,包载组织因子抑制子(TFPI)基因腺病毒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12只)。用球囊导管对实验兔行颈总动脉损伤,术后14天取病变血管,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表明TFPI在转移局部表达成功;病变最明显处取标本进行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血管内膜增生,以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血管内膜﹑中膜和腔面积的变化,计算内膜增生细胞核抗原增殖指数。结果:TFPI基因局部转移后血管内膜面积明显减少,中膜面积不变,血管腔面积增大。结论:TFPI基因局部转移显著抑制颈总动脉损伤处血管内膜的增生,有可能防治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因子抑制子 球囊损伤 内膜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TF-A介导ox-LDL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方飞 杨玉玉 徐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953-1953,共1页
关键词 MRTF-A OX-LDL 细胞黏附分子 内皮细胞 转录因子 基因测试 血管内皮损伤 启动子 免疫沉淀 表观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钟孝正 陈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953-1953,共1页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心肌细胞 组织损伤程度 大鼠 信号通路 损伤模型 肌损伤 LIGA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载体及其在基因治疗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姜传仓 范乐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12,共5页
腺病毒载体在基因治疗研究中初露锋芒,引起关注,文章就腺病毒基因组的基本结构、腺病毒载体的类型及构建、重组腺病毒在基因治疗研究中的应用及其主要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关键词 基因治疗 腺病毒 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诱导巨噬细胞胆固醇酯蓄积 被引量:17
15
作者 汪俊军 李雯 +3 位作者 刘恋 周毓 张春妮 范乐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193-195,F003,共4页
 目的:探讨氧化、天然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Ox -LDL- IC)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方法:采用人源的氧化、天然LDL与异源的抗载脂蛋白B(apoB)结合制备IC,观察不同浓度的Ox- LDL -IC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胆固醇酯蓄积和泡沫细胞形成...  目的:探讨氧化、天然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Ox -LDL- IC)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方法:采用人源的氧化、天然LDL与异源的抗载脂蛋白B(apoB)结合制备IC,观察不同浓度的Ox- LDL -IC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胆固醇酯蓄积和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 结果:氧化、天然LDL- IC均可引起巨噬细胞内胆固醇酯大量堆积,其效果强于Ox -LDL(P<0. 001),而且随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并转化为泡沫细胞;而天然LDL、抗apoB处理的巨噬细胞内未见胆固醇酯的堆积。 结论:LDL- IC可导致巨噬细胞转化为泡沫细胞,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 自身免疫 巨噬细胞 泡沫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酸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晓宇 朱旭冬 陈琪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10-816,共7页
甘氨酸是一种结构最简单的氨基酸,在动物体内广泛存在,为一碳、蛋白质、多肽、核苷酸类、卟啉类以及胆盐代谢中的关键物质.甘氨酸不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而且还广泛参与代谢调控、抗氧化、抗凋亡等病理生理学过程.本文就... 甘氨酸是一种结构最简单的氨基酸,在动物体内广泛存在,为一碳、蛋白质、多肽、核苷酸类、卟啉类以及胆盐代谢中的关键物质.甘氨酸不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而且还广泛参与代谢调控、抗氧化、抗凋亡等病理生理学过程.本文就甘氨酸在心肌缺血、高血压和高血糖等引起的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 甘氨酸受体 高血压 心肌缺血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功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崔伯塔 米琼宇 +3 位作者 谢利平 杨帆 黄艳 季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14-917,共4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um-type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浓度为25、50、100μmol/L阿司匹林处理正常人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um-type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浓度为25、50、100μmol/L阿司匹林处理正常人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根据L-[3H]-精氨酸在eNOS的作用下转化为L-[3H]-瓜氨酸的原理检测eNOS活性;用试剂盒检测cGMP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阿司匹林可明显降低正常人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增强eNOS的活性,增加cGMP的含量,并且随着阿司匹林浓度的增加,其作用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而同一浓度的阿司匹林对正常人血小板的作用比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更加明显。结论:阿司匹林可以浓度依赖性的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上eNOS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2型糖尿病 血小板 聚集率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GFP-LC3的RAW264.7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3
18
作者 庄燕 贲晶晶 +1 位作者 柏惠 陈琪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7-761,766,共6页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GFP-LC3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系。方法:构建pcDNA3.1-GFP-LC3真核表达载体,应用转染技术将该质粒导入RAW264.7细胞,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的细胞系。真核细胞中GFP-LC3的表达分别用荧光显微镜与Western blot方法检...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GFP-LC3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系。方法:构建pcDNA3.1-GFP-LC3真核表达载体,应用转染技术将该质粒导入RAW264.7细胞,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的细胞系。真核细胞中GFP-LC3的表达分别用荧光显微镜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并利用该稳定表达细胞系观察内质网应激时细胞发生自噬的情况。结果:成功获得2株转染并经G418反复筛选的RAW264.7细胞系,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绿色荧光的表达率在95%以上,Western blot结果证实了GFP-LC3融合蛋白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Western blot均证明内质网应激可以诱导自噬的发生。结论:用pcDNA3.1-GFP-LC3转染的RAW264.7细胞经G418筛选,可成功建立GFP-LC3稳定表达系,从而为后续功能实验提供有用的细胞研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P-LC3 基因转染 RAW264.7细胞 稳定表达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酸改善缺氧性MDCK细胞损伤的作用依赖于ERK1/2、Akt及p38MAPK信号通路 被引量:3
19
作者 秦霞 蒋莉 +1 位作者 张咏梅 陈琪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37-1342,共6页
目的:建立犬肾细胞(Madin-Darby canine kidney,MDCK)细胞缺氧模型,进一步阐明甘氨酸对缺氧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MDCK细胞置于体积分数为95%N2和5%CO2的有机玻璃调节性密闭容器中,分别培养24、36、48、72或84 h,用... 目的:建立犬肾细胞(Madin-Darby canine kidney,MDCK)细胞缺氧模型,进一步阐明甘氨酸对缺氧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MDCK细胞置于体积分数为95%N2和5%CO2的有机玻璃调节性密闭容器中,分别培养24、36、48、72或84 h,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甘氨酸对缺氧性损伤MDCK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将MDCK细胞分为正常组、缺氧组和甘氨酸处理组,加药后孵育1、2或3 h后,收集细胞总蛋白,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 and 2,ERK1/2)、p38MAPK和Akt的磷酸化活性。结果:在所观察的所有缺氧时段内,MDCK细胞MTT活性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加入甘氨酸后,缺氧24、36或48 h后细胞的增殖能力比缺氧组有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缺氧72或84 h后,甘氨酸未能显示明显的保护作用。缺氧时ERK1/2和Akt的磷酸化活性明显降低,p38MAPK的磷酸化活性明显增高。将甘氨酸加入到缺氧细胞中,ERK1/2和Akt又重新被激活,p38MAPK被抑制。结论:甘氨酸可保护MDCK细胞免于早期缺氧性损伤,该作用可能通过激活ERK1/2和Akt,抑制p38MAPK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CK细胞 缺氧 甘氨酸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血浆脂蛋白氧化敏感度的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史泓浏 陈琪 蔡海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4-27,共4页
比较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VLOL、LDL 和 HDL)的氧化敏感度,分别测定相同蛋白质浓度和相同脂质浓度下这3种血浆脂蛋白的 Cu^(2+)介导氧化反应。发现在相同蛋白质浓度下,VLDL 的氧化敏感度略高于 LDL,而在相同脂... 比较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VLOL、LDL 和 HDL)的氧化敏感度,分别测定相同蛋白质浓度和相同脂质浓度下这3种血浆脂蛋白的 Cu^(2+)介导氧化反应。发现在相同蛋白质浓度下,VLDL 的氧化敏感度略高于 LDL,而在相同脂质浓度下,LDL 的氧化敏感度高于VLDL。HDL 在这两种情况下的氧化敏感度都是最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脂蛋白 密度 氧化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