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槐合剂降大鼠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凯 李传富 +2 位作者 李子行 蔡海江 申冬珠 《南京医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173-175,共3页
观察了大黄醇提取物与槐耳合用(称为大槐合剂)降胆固醇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大槐合剂降低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清TC、VLDL-C和LDL-C水平以及促进胆汁酸的排泌作用均强于单独应用大黄醇提取物。大槐合剂降胆固醇作用的最大特点是升... 观察了大黄醇提取物与槐耳合用(称为大槐合剂)降胆固醇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大槐合剂降低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清TC、VLDL-C和LDL-C水平以及促进胆汁酸的排泌作用均强于单独应用大黄醇提取物。大槐合剂降胆固醇作用的最大特点是升高血清HDL-C水平,而大黄醇提取物则无此作用,从这个角度观察,大槐合剂降胆固醇的作用也明显强于大黄醇提取物。本实验结果提示,加强免疫刺激药物在降血脂方面的应用研究,将会给治疗纯合子FH及发掘新型降血脂中药开辟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槐合剂 高胆固醇血症 免疫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槐合剂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鼠LDL清除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凯 李传富 +3 位作者 李子行 蔡海江 范乐明 申冬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597-600,共4页
本文应用同位素双标记示踪方法、巨噬细胞功能测定和斑点杂交力法,观察了大槐合剂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鼠LDL清除的受体途径和非受体途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影响。与造型组比较,大槐合剂组LDL经受体途径和非受体途径的部分清除率(F... 本文应用同位素双标记示踪方法、巨噬细胞功能测定和斑点杂交力法,观察了大槐合剂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鼠LDL清除的受体途径和非受体途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影响。与造型组比较,大槐合剂组LDL经受体途径和非受体途径的部分清除率(FCR)均显著增加(P<0.01,P<0.05),非受体途径的第二指数曲线半衰期(t1/2)明显缩短(P<0.05)。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显著增强,吞噬指数(K,K’)和校正吞噬指数(α)显著增加(P<0.001,P<0.001,P<0.05),半量清除时间(t1/2)显著缩短(P<0.001)。肝胞液LDL受体mRNA表达的相对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果提示:大槐合剂可同时促进受体和非受体途径清除LDL的作用。为通过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以治疗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的可能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 高胆固醇血症 大槐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类降脂中药对大鼠LDL经受体与非受体途径代谢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传富 刘凯 +4 位作者 刘利平 蔡海江 李子行 申冬珠 范乐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577-580,共4页
本文用放射性同位素双标记示踪技术观察了血脂平,大槐合剂两类降脂中药对大鼠LDL经受体与非受体途径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血脂平和大槐合剂分别使LDL经受体途径的FCR增加43%和35%,非受体途径的FCR也增加了34%和40%。这两类降脂中药促进... 本文用放射性同位素双标记示踪技术观察了血脂平,大槐合剂两类降脂中药对大鼠LDL经受体与非受体途径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血脂平和大槐合剂分别使LDL经受体途径的FCR增加43%和35%,非受体途径的FCR也增加了34%和40%。这两类降脂中药促进LDL自血浆中清除的作用均比安妥明强。提示这两类降脂中药降血浆TC和LDL-C的作用在于促进LDL经受体与非受体途径降解。本文结果也提示,将免疫刺激剂与胆汁酸络合剂合并应用于降血脂,可为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血脂剂 中药 脂蛋白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槐合剂对实验大鼠脏器摄取LDL和胆固醇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凯 李传富 +3 位作者 李子行 蔡海江 范乐明 申冬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88-292,共5页
本文应用同位素双标记示踪技术、气相色谱技术等,观察了大槐合剂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脏器对 ̄(131)I-LDL和 ̄(125)I-GLC-LDL的摄取以及胆固醇自体内排出情况。与高胆固醇血症组比较,大槐合剂组大鼠的肝... 本文应用同位素双标记示踪技术、气相色谱技术等,观察了大槐合剂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脏器对 ̄(131)I-LDL和 ̄(125)I-GLC-LDL的摄取以及胆固醇自体内排出情况。与高胆固醇血症组比较,大槐合剂组大鼠的肝脏、肾上腺和小肠对 ̄(131)I-LDL摄取显著增加(均为P<0.05),脾脏对 ̄125I-GLC-LDL摄取显著增加(P<0.05)。胆汁中总胆酸含量显著增加(P<0.01)。粪便中总固醇和酸性固醇的净排出量显著增加(均为P<0.01)。结果提示:大槐合剂可以显著增强脏器对LDL的总摄取以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摄取,有效地促进胆固醇自体内排出,可望成为一种远期疗效较好的降胆固醇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血脂药 脂蛋白 胆固醇 大槐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槐合剂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浆LDL清除的两种途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凯 李传富 +3 位作者 申冬珠 蔡海江 李子行 范乐明 《南京医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9-12,共4页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双标记示踪方法(^(131)Ⅰ-LDIL,^(125)Ⅰ-GLC-LDL),测定了大槐合剂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LDL 清除的受体与非受体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造型组大鼠LDL 经受体与非受体途径的部分清除率(FCR)分别下降了51.7%和...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双标记示踪方法(^(131)Ⅰ-LDIL,^(125)Ⅰ-GLC-LDL),测定了大槐合剂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LDL 清除的受体与非受体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造型组大鼠LDL 经受体与非受体途径的部分清除率(FCR)分别下降了51.7%和42.4%。大槐合剂则显著提高LDL 经受体和非受体途径的清除速率。与造型组相比,受体与非受体途径的FCR 分别增加了53.5%(P<0.01)和65.5%(P<0.05)。^(125)Ⅰ-LDL 和^(131)Ⅰ-GLC-LDL 的T1/2明显缩短。提示大槐合剂降血浆LDL-C 水平的作用在于促进血浆LDL 自受体与非受体途径的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槐合剂 高胆固醇血症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国内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蔡海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89-392,共4页
在以往十年中,动脉粥样硬化(AS)研究飞速进展,许多领域已进入分子生物学水平根据以往研究成果所设计的一级或二级预防试验取得成效。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Pα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黏附、侵袭和凋亡的影响
7
作者 王晨 杜荣辉 白蕊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9-614,共6页
目的:研究信号调节蛋白α(signal regulatory protein α,SIRPα)对乳腺癌细胞黏附、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侵袭能力强的MDA-MB-231乳腺癌细胞和侵袭能力弱的MDA-MB-435乳腺癌细胞中SIRPα蛋白的表... 目的:研究信号调节蛋白α(signal regulatory protein α,SIRPα)对乳腺癌细胞黏附、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侵袭能力强的MDA-MB-231乳腺癌细胞和侵袭能力弱的MDA-MB-435乳腺癌细胞中SIRPα蛋白的表达。脂质体法将pcDNA3.0-SIRPα转染MDA-MB-231细胞后,RT-PCR检测MDA-MB-231细胞SIRPαmRNA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细胞侵袭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变化,黏附实验观察细胞黏附能力变化,Westernblotting检测JNK和p-JNK蛋白的表达。EGF刺激MDA-MB-435细胞,免疫共沉淀检测MDA-MB-435细胞中SIRPα与SHP2的结合。结果:侵袭能力强的MDA-MB-231细胞不表达SIRPα,侵袭能力弱的MDA-MB-435细胞表达高水平SIRPα蛋白。pcDNA3.0-SIRPα转染可增强MDA-MB-231细胞的黏附,降低MDA-MB-231细胞的侵袭能力,并促进MDA-MB-231细胞的凋亡。pcDNA3.0-SIRPα转染抑制MDA-MB-231细胞JNK的磷酸化。EGF刺激可进一步上调MDA-MB-435细胞中SIRPα蛋白表达,并促进SIRPα与SHP-2蛋白的结合。结论:SIRPα与乳腺癌细胞的黏附、侵袭能力相关,并可能通过抑制JNK磷酸化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调节蛋白α(SIRPα) 凋亡 JNK 侵袭 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替硝唑浓度
8
作者 何小兵 王基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48-248,共1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替硝唑浓度。色谱柱为Shperisorb ODS,紫外吸收检测波长为318nm。以甲硝唑为内标物。本法检测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从血浆提取替硝唑的平均回收率为94.2%。
关键词 替硝唑 甲硝唑 HPLC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良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9
作者 李传富 刘丽萍 +2 位作者 蔡海江 王乐 柴建华 《南京医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48-150,共3页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法是以DNA水平诊断遗传性疾病和研究疾病的重要手段。在RFLP流程中,从血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最为方便。本文介绍一种较易获得纯度高,产量多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1 材料和方法1.1 试剂:Proteinase K、Sar...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法是以DNA水平诊断遗传性疾病和研究疾病的重要手段。在RFLP流程中,从血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最为方便。本文介绍一种较易获得纯度高,产量多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1 材料和方法1.1 试剂:Proteinase K、Sarcosine、RNase(Boehringer)。酚、氯仿抽提液:酚与氯仿(氯仿:异成醇,24:1,v/v)以1:1(v/v)混合。酚重蒸后用Tris·HCl pH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脱氧核糖核酸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醇平衡法的气相色谱平衡法之研究
10
作者 李传富 刘凯 +1 位作者 李子行 蔡海江 《南京医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42-244,共3页
<正> 固醇平衡法是研究正常和病理状态下整体胆固醇代谢~[1,2]以及降脂药物作用机理~[3~5]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参照Miet-tinen~[6]和Grundy~[7]等气相色谱(GLC)测定粪便中性和酸性类固醇方法,建立了简易可行的色谱平衡法测定程序。
关键词 固醇平衡法 色谱平衡法 粪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浆及其LDL组分中过氧化脂质含量分析
11
作者 陈秀英 蔡海江 《南京医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128-131,共4页
报道10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者血浆中过氧化脂质(AHP)含量平均值为2.06±0.51△D233/ml血浆,比正常组(1.28±0.15)明显升高。患者组血浆各种脂蛋白组分中,只有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升高,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在两组... 报道10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者血浆中过氧化脂质(AHP)含量平均值为2.06±0.51△D233/ml血浆,比正常组(1.28±0.15)明显升高。患者组血浆各种脂蛋白组分中,只有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升高,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高密度脂蛋白(HDL-C)反而明显减少,因此推测FH患者的AHP升高主要是由于LDL含量升高。配对分析了正常人与患者LDL组分对CuCl_2氧化的敏感性,发现FH患者的LDL对氧化的敏感度亦有增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类 过氧化脂质 高胆固醇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A-Ⅰ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乐 来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6-31,共6页
载脂蛋白A-I是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蛋白成份,它的存在与动脉粥样硬化呈负相关,目前对它的研究已成为这一领域的中心课题之一。本文论述ApoA-I蛋白结构、功能与分子变异体、ApoA-I基因结构,以及ApoA-I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并着重介绍ApoA-I... 载脂蛋白A-I是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蛋白成份,它的存在与动脉粥样硬化呈负相关,目前对它的研究已成为这一领域的中心课题之一。本文论述ApoA-I蛋白结构、功能与分子变异体、ApoA-I基因结构,以及ApoA-I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并着重介绍ApoA-I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的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 A-I 分子生物学 APO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胆固醇血症病人的红细胞膜ATP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绍忞 陈毓华 张晓先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7-49,共3页
研究表明高胆固醇血症病人的红细胞膜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均降低,并且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与这两种酶活性呈高度负相关,而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与Na^+-K^+-ATP酶活性呈正相关。这些变... 研究表明高胆固醇血症病人的红细胞膜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均降低,并且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与这两种酶活性呈高度负相关,而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与Na^+-K^+-ATP酶活性呈正相关。这些变化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红细胞膜 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悬液和胞质液治疗肝功能衰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柯 刘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98-402,共5页
肝功能衰竭是由严重肝功能损害而引起的综合征;病程凶险,死亡率高。肝脏是一个具有复杂代谢和解毒功能的器官,至今尚无一种能代替肝脏全部功能的“人工肝”。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肝细胞悬液 胞质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电针对牛乳性发热的抑制作用及其中枢cAMP和LEK含量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锡庚 侯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39-343,共5页
以0.6ml/kg消毒牛乳静脉注射诱导家兔发热后电针百会穴,可使最大发热高度(△T)及体温反应指数(FRI)比对照组减小,体温较快恢复正常。用放免法测定家兔发热前、发热2小时和3.5小时内的脑脊液环磷酸腺苷(cAMP)和亮氨酸脑啡肽(LEK)含量,发... 以0.6ml/kg消毒牛乳静脉注射诱导家兔发热后电针百会穴,可使最大发热高度(△T)及体温反应指数(FRI)比对照组减小,体温较快恢复正常。用放免法测定家兔发热前、发热2小时和3.5小时内的脑脊液环磷酸腺苷(cAMP)和亮氨酸脑啡肽(LEK)含量,发现发热时中枢cAMP含量明显增高,而LEK含量在2小时增高,3.5小时则下降到正常,电针使体温降低的同时,出现中枢cAMP含量明显下降,而LEK含量明显升高,提示电针抑制发热可能与这些中枢生物活性物质含量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腺苷环一磷酸 脑啡肽 亮氨酸 电针治疗 CAMP LE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肝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提纯和鉴别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崇伦 蔡海江 +1 位作者 陈秀英 陈琪 《南京医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97-101,共5页
报道了用两步法快速分离人胚肝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方法。肝细胞膜用非离子型去污剂TritonX-100溶解后,经DE52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和LDL偶联的Sepharose 4B亲和层析,将受体纯化了500倍。纯化后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具有完整细胞和粗制细胞... 报道了用两步法快速分离人胚肝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方法。肝细胞膜用非离子型去污剂TritonX-100溶解后,经DE52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和LDL偶联的Sepharose 4B亲和层析,将受体纯化了500倍。纯化后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具有完整细胞和粗制细胞膜上受体的所有特征:(1)能与^(125)I-LDL高亲和性结合,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2)与LDL的结合需要Ca^(2+),EDTA可阻断其结合;(3)能与抗LDL受体的单克隆抗体相互作用;(4)分子量为130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受体 胚肝 离子交换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红细胞膜ATP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绍忞 孟凡青 +1 位作者 陈毓华 张晓先 《南京医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265-268,共4页
对29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和正常人的研究表明:前者红细胞膜ATP酶活性较后者显著降低,并且与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以及淋巴细胞LDL受体功能的降低呈高度负相关;Ca^(2+)-Mg^(2+)-ATP酶活性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 对29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和正常人的研究表明:前者红细胞膜ATP酶活性较后者显著降低,并且与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以及淋巴细胞LDL受体功能的降低呈高度负相关;Ca^(2+)-Mg^(2+)-ATP酶活性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这些变化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家族性 红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化低密度脂蛋白对巨噬细胞及单核细胞的作用
18
作者 周晓芳 蔡海江 范乐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37-340,共4页
我们观察了体外制备的非酶法糖基化低密度脂蛋白(glcLDL)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及人单核细胞(U_(937)株)的降解代谢特点,发现小鼠腹腔Mφ在glcLDL的作用下未见胆固醇蓄积增加,对glcLDL的降解亦未见增加。U_(937)细胞对glcLDL的降解与g... 我们观察了体外制备的非酶法糖基化低密度脂蛋白(glcLDL)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及人单核细胞(U_(937)株)的降解代谢特点,发现小鼠腹腔Mφ在glcLDL的作用下未见胆固醇蓄积增加,对glcLDL的降解亦未见增加。U_(937)细胞对glcLDL的降解与glcLDL加样浓度成正比,用肉豆蔻酰乙酰佛波酯(TPA)处理细胞后其对glcLDL的降解较未处理者显著增加,且仍与加样浓度成正比。本文对上述现象与糖尿病时加速发生的动脉粥样硬化(AS)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低密度脂蛋白 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激单核巨噬细胞对肝实质及非实质细胞脂蛋白代谢的影响
19
作者 何志刚 蔡海江 陈秀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58-362,共5页
本研究结果表明酵母多糖对喂正常饲料大鼠肝非实质细胞及实质细胞的^(125)I-HDL及^(125)I-LDL代谢影响不大,但可明显增加喂高脂饲料大鼠细胞对^(125)I-HDL及^(125)I-LDL的结合、内移及降解,增加胆汁中总胆酸及胆固醇的排泄,明显降低高... 本研究结果表明酵母多糖对喂正常饲料大鼠肝非实质细胞及实质细胞的^(125)I-HDL及^(125)I-LDL代谢影响不大,但可明显增加喂高脂饲料大鼠细胞对^(125)I-HDL及^(125)I-LDL的结合、内移及降解,增加胆汁中总胆酸及胆固醇的排泄,明显降低高脂饲料导致的高胆固醇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巨噬细胞 肝脏 低密度脂蛋白类 高密度脂蛋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用复方甾体避孕药对血浆脂蛋白代谢影响的研究
20
作者 古宏标 李传富 李子行 《南京医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04-106,共3页
报道了复方甾体口服避孕药(OC)Ⅰ号和Ⅱ号片对育龄妇女血脂、载脂蛋白(Apo)的影响。结果表明,服用9个周期后,两种OC均升高血甘油三脂水平。此外Ⅰ号片可显著升高血ApoB水平。Ⅱ号片显著升高血HDL及ApoA、ApoB,从血脂谱的改变来看,Ⅱ号... 报道了复方甾体口服避孕药(OC)Ⅰ号和Ⅱ号片对育龄妇女血脂、载脂蛋白(Apo)的影响。结果表明,服用9个周期后,两种OC均升高血甘油三脂水平。此外Ⅰ号片可显著升高血ApoB水平。Ⅱ号片显著升高血HDL及ApoA、ApoB,从血脂谱的改变来看,Ⅱ号片优于Ⅰ号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孕药 脂蛋白类 复方甾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