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管及其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李冰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750-751,共2页
现代化工生产规模呈大型化趋势,要求更有效的传热元件来消除"放大效应"、节能并降低生产成本.简述了热管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 化工 热管 放大 反应器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酪氨酸酶-氧化石墨烯的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世娟 朱超云 +4 位作者 宋伟 李玉龙 曹国庆 倪超 吴晓琼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9-83,89,共6页
研制了基于酪氨酸酶和氧化石墨烯修饰丝网印刷电极的生物传感器,并用于水中邻苯二酚的测定.1-芘丁酸琥珀酰亚胺酯分子通过非共价的π-π堆积作用吸附到氧化石墨烯上,酪氨酸酶与1-芘丁酸琥珀酰亚胺酯形成酰胺键,组装到氧化石墨烯上,制得... 研制了基于酪氨酸酶和氧化石墨烯修饰丝网印刷电极的生物传感器,并用于水中邻苯二酚的测定.1-芘丁酸琥珀酰亚胺酯分子通过非共价的π-π堆积作用吸附到氧化石墨烯上,酪氨酸酶与1-芘丁酸琥珀酰亚胺酯形成酰胺键,组装到氧化石墨烯上,制得纳米复合材料.该材料为酪氨酸酶的固定提供了有利的微环境,并且能很好地保持其生物活性.传感器对邻苯二酚响应灵敏、快速,达到稳态电流时间在9 s以内.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的重现性、选择性和稳定性良好,检测线性范围为8.1×10-8 mol/L~2.2×10-5 mol/L,检出限为4.7×10-8 mol/L.所研制的传感器可应用在水中酚类化合物的现场快速检测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酶 氧化石墨烯 邻苯二酚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淤泥处理技术原理及分类综述 被引量:32
3
作者 黄英豪 董婵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1-94,共4页
怎样处理大量的疏浚淤泥已经成为水利工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尚未有淤泥处理的规范方法,工程应用中技术人员对淤泥处理技术的选择无章可依。为此,对国内外主要的淤泥处理技术进行了梳理,分别按淤泥是否污染、处理地点差异... 怎样处理大量的疏浚淤泥已经成为水利工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尚未有淤泥处理的规范方法,工程应用中技术人员对淤泥处理技术的选择无章可依。为此,对国内外主要的淤泥处理技术进行了梳理,分别按淤泥是否污染、处理地点差异和最终归宿的不同进行了分类。重金属污染污泥可采用钝化、稳定化的处理方法;就地处理技术和堆场处理技术适合于大规模淤泥的处理,也是目前国内外采用最多的方法;资源化利用技术是未来淤泥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在实际淤泥处理工程中,需要根据处理技术要求和淤泥的特点合理选择处理方法,并且工程中往往是多种处理技术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 资源化利用 就地处理 堆场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铵去红细胞法在血性胸腹水脱落细胞学诊断中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潘献柱 潘献晓 陈命家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94-695,共2页
脱落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肿瘤的重要方法,但血性胸腹水中的红细胞会掩盖肿瘤细胞,给癌细胞查找造成一定的困难,造成癌细胞检出率低,临床易漏诊。用一些化学试剂加入血性胸腹水中,可以达到去除红细胞的目的,却易使其它细胞形态有所改... 脱落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肿瘤的重要方法,但血性胸腹水中的红细胞会掩盖肿瘤细胞,给癌细胞查找造成一定的困难,造成癌细胞检出率低,临床易漏诊。用一些化学试剂加入血性胸腹水中,可以达到去除红细胞的目的,却易使其它细胞形态有所改变,尤其是癌细胞的结构不够清晰,给诊断造成㈦难。经过多次尝试,作抒发现采用氯化铵红细胞裂解液破坏血性胸腹水中红细胞的办法制得涂片薄而清晰,便于观察,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铵 血性胸腹水 脱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精细化工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玉龙 蒋蕻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5-188,共4页
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和教学评价等方面阐述了在精细化工实验教学中的改革尝试。实践证明,新型的教学模式可有效地提高精细化工实验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精细化工实验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BR—SBR—Fenton氧化工艺处理均苯四甲酸生产废水 被引量:2
6
作者 翟建 姜春华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4-147,共4页
采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SBR—Fenton氧化工艺处理均苯四甲酸生产废水,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4 200~5 100m g/L,BOD5为1 500~1 800m g/L的条件下,处理后出水COD为40m g/L,出水水质达到GB8978—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采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SBR—Fenton氧化工艺处理均苯四甲酸生产废水,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4 200~5 100m g/L,BOD5为1 500~1 800m g/L的条件下,处理后出水COD为40m g/L,出水水质达到GB8978—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Ⅰ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 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FENTON氧化 均苯四甲酸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氨基柱的反相/正相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纺织品中的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 被引量:7
7
作者 丁友超 申晓萍 +2 位作者 吴晓琼 吴丽娜 曹锡忠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7-512,共6页
建立了纺织品中二硬酯基二甲基氯化铵(DSDMAC)的反相(RP)/正相(NP)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LC-ESI-MS/MS)的分析方法。选用甲醇为提取溶剂,确定了超声功率为420 W、提取温度为70℃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实现了30 min快速提取样... 建立了纺织品中二硬酯基二甲基氯化铵(DSDMAC)的反相(RP)/正相(NP)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LC-ESI-MS/MS)的分析方法。选用甲醇为提取溶剂,确定了超声功率为420 W、提取温度为70℃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实现了30 min快速提取样品中的DSDMAC。建立了基于氨基柱的反相和正相两套液相色谱分离系统,采用LC-MS/MS的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检测3个DSDMAC组分。结果显示:RPLC和NPLC对DSDMAC的检出限(S/N=3)分别为0.1 mg/kg和0.01 mg/kg。采用RPLC-MS/MS为定量方法,对8种不同的空白纤维纺织品的添加回收率为85.5%~103%(n=5);平行测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18%~12.8%(n=5)。5家外部实验室分别采用上述方法对2种参考样品中的DSDMAC进行检测,实验室间测定的RSD分别为7.3%和9.4%。该方法快速、准确、稳定,适用于纺织品中DSDMAC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正相液相色谱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季铵盐化合物 二硬酯基二甲基氯化铵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修饰丝网印刷电极检测水中对苯二酚 被引量:7
8
作者 宋伟 张磊 +2 位作者 石磊 李大伟 龙亿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2-136,共5页
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及直接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一次性使用的纳米金颗粒修饰电极,并将其用于水中对苯二酚的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显示,纳米金粒子以聚集态沉积在电极表面;对苯二酚在纳米金修饰丝网印刷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表明,该电极... 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及直接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一次性使用的纳米金颗粒修饰电极,并将其用于水中对苯二酚的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显示,纳米金粒子以聚集态沉积在电极表面;对苯二酚在纳米金修饰丝网印刷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表明,该电极对对苯二酚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了明显的电催化作用;以示差脉冲伏安法测定对苯二酚,其峰电流与浓度在4.98×10-5mol.l-1—1.30×10-3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3.41×10-6mol.l-1;对水样进行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8%—101%之间.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金修饰的丝网印刷电极可应用于水中对苯二酚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颗粒 丝网印刷电极 对苯二酚 示差脉冲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有机溶剂蛋白酶生产菌的筛选 被引量:5
9
作者 欧阳华勇 李冰峰 +4 位作者 权静 夏凡 沈建华 张光东 李晓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606-13609,共4页
由南京紫光精细化工厂污水中筛得一株耐苯微生物,且能大量分泌蛋白酶,经菌种鉴定,确认其为盐芽孢杆菌。该菌所产生的蛋白酶对脱脂奶粉蛋白质有较强的水解能力,产生的菌落透明圈与菌落直径比(R)为2.3,该菌能耐受苯、甲苯等多种有机溶剂... 由南京紫光精细化工厂污水中筛得一株耐苯微生物,且能大量分泌蛋白酶,经菌种鉴定,确认其为盐芽孢杆菌。该菌所产生的蛋白酶对脱脂奶粉蛋白质有较强的水解能力,产生的菌落透明圈与菌落直径比(R)为2.3,该菌能耐受苯、甲苯等多种有机溶剂。该菌所产蛋白酶粗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值10.0,亚铁离子能有效提高其活性,且对含有50%(V/V)的苯、甲苯等多种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可望将该酶应用于有机溶剂介质酶催化反应的生产工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 盐芽孢杆菌 有机溶剂 有机溶剂介质酶催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纳米凹凸棒土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福兴 刘山 +2 位作者 杨小燕 刘孝恒 关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1-103,共3页
为改善纳米凹凸棒土(ATP)表面的疏水亲油性,采用六偏磷酸钠分散、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纳米凹凸棒土进行表面改性,制备出有机改性粘土。在超声波震荡和机械搅拌协同作用下,把纳米凹凸棒土均匀预分散在六偏磷酸钠溶液中,然后将分散物... 为改善纳米凹凸棒土(ATP)表面的疏水亲油性,采用六偏磷酸钠分散、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纳米凹凸棒土进行表面改性,制备出有机改性粘土。在超声波震荡和机械搅拌协同作用下,把纳米凹凸棒土均匀预分散在六偏磷酸钠溶液中,然后将分散物加入到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中反应,得到了六偏磷酸钠/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凹凸棒土。实验结果表明,有机改性后约有4.1%的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以物理吸附的形式存在于凹凸棒土的表面;有机改性粘土的棒晶束较ATP的分散,且低温时的热稳定性和有机溶剂中的相容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凹凸棒土 表面改性 六偏磷酸钠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酐加氢和1,4-丁二醇脱氢耦合法制备γ-丁内酯的催化剂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永忠 纪爱华 邹月宝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4-558,共5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Zn/Al2O3催化剂,在固定床原粒度连续流动反应器中评价了催化剂对顺酐加氢和1,4-丁二醇脱氢耦合制备γ-丁内酯的催化性能;采用XRD和俄歇电子能谱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和工艺条件对催...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Zn/Al2O3催化剂,在固定床原粒度连续流动反应器中评价了催化剂对顺酐加氢和1,4-丁二醇脱氢耦合制备γ-丁内酯的催化性能;采用XRD和俄歇电子能谱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和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u和助剂Zr的含量以及竞争吸附剂对催化剂的性能有明显的影响,适宜的催化剂制备条件为:Cu质量分数15%,Zn质量分数10%,Zr质量分数3%~5%,柠檬酸为竞争吸附剂;适宜的反应条件为:温度230~240℃,压力0.03~0.05 MPa,原料液态空速0.3~0.5 h-1,1,4-丁二醇与顺酐的摩尔比1.6。在该反应条件下,顺酐转化率、1,4-丁二醇转化率和γ-丁内酯选择性均约为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丁内酯 耦合法 顺酐加氢 1 4-丁二醇脱氢 Cu—Zn/Al2O3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生产菌对均四甲苯降解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冰峰 权静 +1 位作者 顾浩 王益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8-511,共4页
为探讨均四甲苯的微生物处理方法,研究了本实验室筛选的蛋白酶生产菌J6对均四甲苯的降解特性。将J6接入装有50mL发酵液的250mL摇瓶中,发酵液中均四甲苯含量为50g.L-1。将摇瓶置于30℃,180r.min-1的摇床中培养,分析均四甲苯对微生物生长... 为探讨均四甲苯的微生物处理方法,研究了本实验室筛选的蛋白酶生产菌J6对均四甲苯的降解特性。将J6接入装有50mL发酵液的250mL摇瓶中,发酵液中均四甲苯含量为50g.L-1。将摇瓶置于30℃,180r.min-1的摇床中培养,分析均四甲苯对微生物生长进程的影响,以及微生物生长过程中均四甲苯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该菌在含有均四甲苯的培养基中能稳定生长,且比不含均四甲苯的培养基具有更长时间的稳定生长期(在实验室条件下长达200h);对发酵液的分析表明,该菌在发酵11h后,发酵液中均四甲苯的含量迅速降至0.746g.L-1,24h内降解率达91.6%。可见,J6菌能有效降解均四甲苯,有望将该菌用于含均四甲苯废水的处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四甲苯 蛋白酶生产菌 废水处理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生化法处理难降解聚醚废水的工程实践 被引量:3
13
作者 钟飞 彭波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5-68,共4页
基于聚醚多元醇生产废水的水质特性和生化特性,通过处理试验,在工程中采用分类处理,预先膜分离回收废水中难降解的高分子聚醚多元醇,然后通过厌氧/好氧组合生物处理工艺处理。运行结果表明,废水排放指标达到GB 8978—1996一级标准与江... 基于聚醚多元醇生产废水的水质特性和生化特性,通过处理试验,在工程中采用分类处理,预先膜分离回收废水中难降解的高分子聚醚多元醇,然后通过厌氧/好氧组合生物处理工艺处理。运行结果表明,废水排放指标达到GB 8978—1996一级标准与江苏省地方标准CODCr≤80 mg/L,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多元醇 膜分离 生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IPLC-FLD法测定助剂中的线性烷基苯磺酸盐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友超 吴晓琼 +3 位作者 高颖 汤娟 蔡建和 孙成 《印染》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44-49,共6页
建立固相萃取-离子对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SPE—IPLC—FLD),测定纺织染整助剂中的线性烷基苯磺酸盐(LAS)。样品经甲醇+水(50+50,体积比)超声助溶、固相萃取SAX柱净化后,以2.5mmol/L磷酸二氢四丁基铵溶液作为阳离子对试... 建立固相萃取-离子对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SPE—IPLC—FLD),测定纺织染整助剂中的线性烷基苯磺酸盐(LAS)。样品经甲醇+水(50+50,体积比)超声助溶、固相萃取SAX柱净化后,以2.5mmol/L磷酸二氢四丁基铵溶液作为阳离子对试剂、乙腈梯度洗脱,经离子对反应和反相C18柱色谱分离后,得到4组峰(每组包含4个色谱峰)的独特图谱。荧光检测的激发波长为230nm,发射波长为310nm。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标准物,LAS的定低限为25mg/kg(S/N=10),线性范围为0.5~250mg/L,线性关系大于0.9995,方法的回收率为91.3%-97.4%,批间RSD小于6.8%。对不同类型染整助剂的实际样品检测,LAS检测结果与理论含量比较一致,阳性样品重复测试的RSD都小于4.2%,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印染助剂 线性烷基苯磺酸盐 阳离子对试剂 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器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 a 1序列分析及三维结构建模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冰峰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7-49,共3页
联合运用多种方法预测Pla a 1的亲水性及其二级结构,利用同源建模法建构Pla a 1的三维结构模型,在nb数据库中进行BLAST并构建同源进化树,在Scan Prosite数据库中进行Motif预测,对Pla a 1进行序列分析并进行三维结构建模。该蛋白是一个... 联合运用多种方法预测Pla a 1的亲水性及其二级结构,利用同源建模法建构Pla a 1的三维结构模型,在nb数据库中进行BLAST并构建同源进化树,在Scan Prosite数据库中进行Motif预测,对Pla a 1进行序列分析并进行三维结构建模。该蛋白是一个主要为α+β结构的亲水性蛋白,预测其具有一个蛋白激酶C的磷酸化位点,一个N豆蔻酰化位点和三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Pla a 1具有较强的信号转导作用,且与拟南芥的果胶(甲)酯酶抑制剂在进化上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所预测的三维结构基本能反映出Pla a 1真实的空间构象,这将为今后进一步理解和掌握Pla a 1结构和功能上的关系打下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 a 1 序列分析 三维结构建模 Motif预测 BLAST 进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白蛋白包裹复合磁性微球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翠香 高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87-688,771,共3页
[目的]研究制备的牛白蛋白包裹复合磁性微球的性能。[方法]在反相(W/O)微乳液体系中制备出Fe3O4/PAM(聚丙烯酰胺)磁性微球;然后在蛋白质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中,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加入Fe3O4/PAM微球,使蛋白质特异性吸附在微球上... [目的]研究制备的牛白蛋白包裹复合磁性微球的性能。[方法]在反相(W/O)微乳液体系中制备出Fe3O4/PAM(聚丙烯酰胺)磁性微球;然后在蛋白质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中,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加入Fe3O4/PAM微球,使蛋白质特异性吸附在微球上。采用电子衍射、透射电镜、差热、热重等方法对复合微球的粒径、结构等性质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并考察了温度、溶液离子强度对微球吸附蛋白量的影响。[结果]微球粒径20 nm左右,且粒径均匀、细小,微球具有较大吸附量;反应温度在37℃时,微球对蛋白的吸附达到最大值,离子强度越小越有利于微球对蛋白的吸附。[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制备高磁响应性、高吸附量的靶向药物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白蛋白 复合微球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有机污染物丹宁酸与没食子酸的去除机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世娟 欧阳华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0-192,共3页
采用2种具有不同骨架和功能基团的树脂XAD4和XAD-7研究它们对水溶液中丹宁酸和没食子酸的吸附行为和机理。研究表明,XAD-7树脂吸附这2种酸的能力都强于XAD4树脂,这主要是因为2种树脂的孔径分布有所不同,而且XAD-7表面含氧功能基团起到... 采用2种具有不同骨架和功能基团的树脂XAD4和XAD-7研究它们对水溶液中丹宁酸和没食子酸的吸附行为和机理。研究表明,XAD-7树脂吸附这2种酸的能力都强于XAD4树脂,这主要是因为2种树脂的孔径分布有所不同,而且XAD-7表面含氧功能基团起到了主要作用。2种树脂的吸附等温线可以用传统的Freundlich方程进行拟合。拟合结果表明,2种树脂对丹宁酸的吸附能力都强于没食子酸,这主要是由于2种吸附质的分子结构决定的。动态柱吸附过程的研究也表明,XAD-7树脂具有良好的吸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有机污染物 去除机理 丹宁酸 没食子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乙醇催化合成异丁醛的宏观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虹 郭俊昌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70-372,共3页
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中测定了甲醇乙醇一步催化合成异丁醛的宏观动力学,实验反应温度为200℃~300℃,原料甲醇与乙醇摩尔比为3∶1,体积空速为4h-1,常压,实验采用自制V2O5催化剂。体系的宏观反应速率方程式为:(-rA)=0.385e-(16650/8.314T)... 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中测定了甲醇乙醇一步催化合成异丁醛的宏观动力学,实验反应温度为200℃~300℃,原料甲醇与乙醇摩尔比为3∶1,体积空速为4h-1,常压,实验采用自制V2O5催化剂。体系的宏观反应速率方程式为:(-rA)=0.385e-(16650/8.314T)TcA,反应体系的活化能Ea=16.65kJ/mol,指前因子k0=0.385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动力学 异丁醛 甲醇 乙醇 V2O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协同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水中1,4对苯二酚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姜春华 翟建 鲁秀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7期4122-4125,共4页
[目的]研究UV/Fenton法降解水中1,4对苯二酚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动力学。[方法]采用UV/Fenton法处理1,4对苯二酚模拟废水,考察了nH2O2∶nFe2+、反应时间、H2O2用量、初始pH、紫外光强对1,4对苯二酚降解效果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1,4对苯二... [目的]研究UV/Fenton法降解水中1,4对苯二酚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动力学。[方法]采用UV/Fenton法处理1,4对苯二酚模拟废水,考察了nH2O2∶nFe2+、反应时间、H2O2用量、初始pH、紫外光强对1,4对苯二酚降解效果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1,4对苯二酚的降解动力学规律。[结果]UV/Fenton法降解1,4对苯二酚的最佳工艺条件:nH2O2∶nFe2+为5∶1,反应时间为60 min,H2O2投加量为3.5ml/L,初始pH为3,紫外光强度为500 W。在此条件下,浓度为1 000 mg/L的1,4对苯二酚的COD和浓度去除率分别可达93.19%和87.75%。UV辐射和Fenton氧化对1,4对苯二酚的降解具有协同效应。UV/Fenton法对1,4对苯二酚的降解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其表观速率常数为0.005 1 min-1。[结论]该研究为1,4对苯二酚污染治理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对苯二酚 UV FENTON试剂 氧化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la型表面活性剂1,12-二组氨酸基十二烷基二胺盐的性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玉霞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4期571-575,共5页
通过红外光谱、1HNMR、元素分析等对新型Bola型表面活性剂1,12-二组氨酸基十二烷基二胺盐(H2D)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微量量热和电导率的实验方法测得H2D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3.0×10-5mol/L左右,通过荧光探针法测定H2D胶束聚集数N... 通过红外光谱、1HNMR、元素分析等对新型Bola型表面活性剂1,12-二组氨酸基十二烷基二胺盐(H2D)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微量量热和电导率的实验方法测得H2D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3.0×10-5mol/L左右,通过荧光探针法测定H2D胶束聚集数N为5,动态光散射测得H2D的胶束半径主要分布在1.79 nm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LA型表面活性剂 1 12-二组氨酸基十二烷基二胺盐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