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铃薯花色苷的遗传特性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状况 被引量:1
1
作者 卢其能 杨清 江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10242-10244,共3页
阐述了马铃薯色素的早期遗传研究、色素遗传理论、色素遗传基因的生化解释、花色苷相关基因的定位和分子标记,介绍了马铃薯花色苷的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研究状况。
关键词 花色苷 马铃薯 块茎颜色 遗传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崭露头角的氢气生物学 被引量:20
2
作者 沈文飚 孙学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37-1050,共14页
氢气(hydrogen gas,H2)是新发现的生物气体信号分子。自2007年开始,有关H2的生理调控活性及信号转导功能受到广泛的关注,并逐步形成了研究氢气生物学效应和分子机理的一门新学科——氢气生物学。按照实际运用范围的不同,氢气生物学也可... 氢气(hydrogen gas,H2)是新发现的生物气体信号分子。自2007年开始,有关H2的生理调控活性及信号转导功能受到广泛的关注,并逐步形成了研究氢气生物学效应和分子机理的一门新学科——氢气生物学。按照实际运用范围的不同,氢气生物学也可以划分为氢医学和氢农学。在医学方面,通过多种动物模型研究和部分临床试验,发现H2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凋亡的作用,而且H2对缺血/再灌注以及以炎症为基础的急性组织缺血性疾病和慢性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氧化应激相关疾病)均具有较为理想的正面效果。在农学方面,相关报道还发现H2可以提高苜蓿、水稻和拟南芥对非生物胁迫的耐性,调控黄瓜、番茄、猕猴桃、芽苗菜、黑大麦和食用菌的生长发育和营养品质,延长洋桔梗、玫瑰和百合切花的保鲜以及提高家畜对病原微生物的抗性。本文首先探究了氢气生物学的发展历史,提出氢医学研究思路的源头是电解水,结合H2测定方法、内源H2的产生途径以及氢气生物学效应的分子机理和信号转导的研究成果,从给氢方式、生物学效应以及安全性等方面,介绍了氢医学和氢农学的现状,提出选择性抗氧化机制不能完全解释现有的氢生物学效应,反映相关分子机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最后,针对氢气生物学的若干重要的科学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展望,并提出氢医学的进一步发展还依赖于大量且可信度高的临床试验,氢农业还需要完成多年多点的大规模大田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生物学 发展现状 氢医学 氢农业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兴未艾的氩气生物学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军 程鹏飞 沈文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05-910,共6页
氩气(argon)是大气中含量最丰富的惰性气体。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并逐渐认可了氩气的生物学效应。作为一种具有细胞保护功能的气体分子,氩气对生理以及病理过程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正面影响。相比于已知的气体信号分子,氩气具有无毒无害且含... 氩气(argon)是大气中含量最丰富的惰性气体。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并逐渐认可了氩气的生物学效应。作为一种具有细胞保护功能的气体分子,氩气对生理以及病理过程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正面影响。相比于已知的气体信号分子,氩气具有无毒无害且含量丰富的特点,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氩气生物学效应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总结了氩气的不同施用方式以及在动物神经保护、心血管疾病、炎症性疾病和器官移植等临床模型中的正面作用,及其在农产品采后保鲜和植物抵抗非生物胁迫方面的研究进展。氩气生物学的相关机制包括氩气可以影响信号转导的受体、离子通道蛋白质和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重建氧化还原和离子稳态等,酶蛋白的磷酸化与脱磷酸化修饰可能是其重要的分子机制。由于氩气具有安全和相对便宜的特点,因此,氩气具有潜在的医学和农业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气 生物学功能 细胞保护 胁迫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叶绿素b水稻突变体的抗氧化酶系统研究
4
作者 谢雅晶 陈海燕 +1 位作者 张荣铣 张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11650-11652,11657,共4页
[目的]研究低叶绿素b水稻突变体抗氧化酶系统在缓解光氧化伤害中的作用。[方法]以低叶绿素b水稻突变体和野生型为材料,对其叶绿体中过氧化氢(H2O2)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同工酶谱进行... [目的]研究低叶绿素b水稻突变体抗氧化酶系统在缓解光氧化伤害中的作用。[方法]以低叶绿素b水稻突变体和野生型为材料,对其叶绿体中过氧化氢(H2O2)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同工酶谱进行了比较。[结果]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叶片细胞及叶绿体中抗氧化酶SOD、POD和CAT的同工酶种类相对较多,酶活性相对较高;强光条件下,突变体叶绿体H2O2的含量低于野生型叶绿体。[结论]较强的内源活性氧清除系统减轻了强光下过剩光能对光合膜的光氧化伤害,是该突变体PSII具有较高稳定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叶绿素b含量突变体 水稻(OryzasativaL.) 抗氧化酶 同工酶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及La^(3+)对不同耐盐性水稻根中抗氧化酶及质膜H^+-ATPase的影响 被引量:36
5
作者 陈海燕 崔香菊 +2 位作者 陈熙 李建友 张炜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86-1093,共8页
用盐敏感的武运粳8号和强耐盐的韭菜青两个粳稻品种,比较了盐胁迫条件下根中抗氧化酶类和质膜H+-ATPase活性的变化以及La3+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根中SOD和APX活性无显著区别,但耐盐品种的CAT和POD活性强于盐敏感品种。盐... 用盐敏感的武运粳8号和强耐盐的韭菜青两个粳稻品种,比较了盐胁迫条件下根中抗氧化酶类和质膜H+-ATPase活性的变化以及La3+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根中SOD和APX活性无显著区别,但耐盐品种的CAT和POD活性强于盐敏感品种。盐胁迫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两者抗氧化酶活性。La3+对其影响最显著的差异出现在高盐条件下(200~300mmolL-1NaCl),对耐盐品种添加La3+可以提高上述4种酶的活力,而对盐敏感品种,La3+的作用不明显。对盐敏感品种,盐胁迫导致其质膜H+-ATPase活性持续下降,添加La3+明显提高其H+-ATPase活性,而对耐盐品种,盐胁迫导致其质膜H+-ATPase活性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La3+对其活性影响不大。进一步分析表明,上述H+-ATPase活性变化及La3+对其影响均发生在转录水平上。据此推测,以上2个品种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盐胁迫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胁迫 三价镧离子 抗氧化酶 质膜H^+-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LRR型类受体蛋白激酶胞外区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19
6
作者 程彦伟 李亮 +4 位作者 沈嵘 齐耀程 刘晓宇 王宁 张炜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77-1083,共7页
前期研究表明,水稻根尖细胞质膜类受体蛋白激酶OsRLK的表达受盐胁迫诱导.为了进一步研究该激酶的生理功能,通过反转录PCR得到OsRLK胞外区cDNA片段,将其亚克隆至pET29a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高表达,表达量约为细胞总蛋白的30%... 前期研究表明,水稻根尖细胞质膜类受体蛋白激酶OsRLK的表达受盐胁迫诱导.为了进一步研究该激酶的生理功能,通过反转录PCR得到OsRLK胞外区cDNA片段,将其亚克隆至pET29a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高表达,表达量约为细胞总蛋白的30%.重组蛋白经SDS-PAGE分离,染色切胶收集后,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家兔,分离抗血清,经纯化得到1∶20000效价的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抗体能特异识别在原核表达系统内表达的抗原,以及水稻根尖细胞质膜组分中的LRR型类受体蛋白激酶,并且在蛋白质水平证实该激酶为盐胁迫响应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RR型类受体蛋白激酶 水稻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叶绿素b水稻突变体类囊体膜的比较蛋白质组学 被引量:16
7
作者 陈熙 崔香菊 +1 位作者 YING-XIN ZHAO 张炜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53-659,共7页
采用蓝绿温和胶凝胶电泳(blue-nativepolyacrylamidegel-electrophoresis,BN-PAGE),以及改进的第二向SDS-PAGE分离了水稻低叶绿素b突变体ZH249-Y和野生型ZH249-W类囊体膜蛋白复合物,系统比较了突变体和野生型各复合物亚基的表达差异.结... 采用蓝绿温和胶凝胶电泳(blue-nativepolyacrylamidegel-electrophoresis,BN-PAGE),以及改进的第二向SDS-PAGE分离了水稻低叶绿素b突变体ZH249-Y和野生型ZH249-W类囊体膜蛋白复合物,系统比较了突变体和野生型各复合物亚基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第一向BN-PAGE分离了PSⅠ-LHCⅠ、LHCⅠ缺失的PSⅠ、ATP合成酶、细胞色素b6f、CP43缺失的PSⅡ及LHCⅡ六种复合物.上述各复合物经第二相SDS-Urea-PAGE分离后,利用胶内酶解,高效液相层析分离肽段,电喷雾串联质谱鉴定了复合物的亚基.结合免疫印迹研究,证明和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光系统Ⅱ捕光天线复合体的表达量适度下降,但光系统Ⅰ捕光天线破坏严重,同时光系统Ⅱ核心蛋白和ATP合成酶的表达量上升.研究结果对揭示低叶绿素b水稻突变体较高光化学效率和光稳定性的分子基础提供了线索,同时也表明,改进的BN/SDS-PAGE双向电泳不仅可以有效地分离膜蛋白复合物及亚基,也可以进行不同生理条件下,或野生型和突变体之间膜蛋白质组的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绿温和胶凝胶电泳 低叶绿素b突变体 水稻(Oryza SATIVA L.) 类囊体膜 比较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根尖质膜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8
作者 齐耀程 王宁 +2 位作者 程彦伟 徐朗莱 张炜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1-117,共7页
以徐稻3号水稻苗期幼嫩根尖为材料,利用葡聚糖/聚乙二醇两相分配法纯化得到纯度达90%的质膜组分,使用优化的双向电泳水化液溶解质膜蛋白,通过等电聚焦/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双向电泳(IEF/SDS-PAGE)分离和基质辅助激... 以徐稻3号水稻苗期幼嫩根尖为材料,利用葡聚糖/聚乙二醇两相分配法纯化得到纯度达90%的质膜组分,使用优化的双向电泳水化液溶解质膜蛋白,通过等电聚焦/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双向电泳(IEF/SDS-PAGE)分离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I-DI—TOF/TOF)分析,鉴定了31个水稻质膜相关蛋白。结果表明IEF/SDSPAGE双向电泳适合分离亲水性相对较高的膜附着蛋白。进一步利用高盐和温和去污剂对纯化的质膜进行洗涤,以降低质膜组分的复杂程度,通过SDS-PAGE单向电泳分离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鉴定了8个质膜蛋白。经洗涤后的质膜组分复杂度显著降低,SDS-PAGE中的蛋白条带只包含1~2种蛋白,且主要为疏水性较强的穿膜蛋白,说明多种生物化学分离方法及不同质谱分析的综合运用,是解决生物膜蛋白质组学难点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质膜 蛋白质组学 等电聚焦/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双向电泳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 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类黄酮-3-O-葡萄糖基化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卢其能 杨清 沈春修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16,共6页
根据茄科植物花色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资料,设计简并引物,通过RT-PCR的方法从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cv.Chieftain)紫色芽的cDNA中克隆到类黄酮-3-O-葡萄糖基化酶基因(3GT)的全长cDNA。序列分析表明,这个3GT基因编码的多肽为448个氨... 根据茄科植物花色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资料,设计简并引物,通过RT-PCR的方法从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cv.Chieftain)紫色芽的cDNA中克隆到类黄酮-3-O-葡萄糖基化酶基因(3GT)的全长cDNA。序列分析表明,这个3GT基因编码的多肽为448个氨基酸残基,在氨基酸水平上与茄科的矮牵牛和茄子的一致性最高,均为76%,多重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均表明,该基因为3GT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用半定量RT-PCR进行了表达分析表明,3GT在根、叶和块茎中的表达量远高于茎和花;此外,3GT在Chieftain的红色愈伤组织中表达而在非红色愈伤组织中不表达,可见,3GT的表达与花色苷的积累是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 CDNA克隆 表达模式 SOLANUM TUBEROSUM 类黄酮-3-O-葡萄糖基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野生种CHS基因cDNA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卢其能 杨清 +1 位作者 却志群 黄友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22,共6页
设计简并引物,用RT-PCR法从马铃薯野生种(Solanum pinnatisectum)克隆到了CHS(Chalcone synthase,查尔酮合酶)基因的全长cDNA,并用半定量RT-PCR法进行了表达分析。序列分析表明,CHS基因编码一个389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在氨基酸水平... 设计简并引物,用RT-PCR法从马铃薯野生种(Solanum pinnatisectum)克隆到了CHS(Chalcone synthase,查尔酮合酶)基因的全长cDNA,并用半定量RT-PCR法进行了表达分析。序列分析表明,CHS基因编码一个389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在氨基酸水平上与其他茄科植物的同源性达到89%-93%,多重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均表明该基因为CHS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检测了CHS基因的空间表达模式,该基因在花和匍匐茎中表达量最高,在根和块茎中没有检测到,这与花和匍匐茎呈淡紫色有花色苷合成,而根和块茎呈白色无花色苷合成是相一致的;发现在块茎中CHS受光诱导表达,光照后的第3天表达量最高,而在光照前检测不到,光照前块茎为白色,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其表层颜色因积累花色苷而变成紫红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尔酮合酶 花色苷 CDNA克隆 表达谱 马铃薯野生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等外源物质对马铃薯愈伤组织花色苷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卢其能 杨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233-2239,共7页
从来源于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cv.Chieftain)茎的愈伤组织中分离到白色和红色2种愈伤组织,用鲜重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测量愈伤组织的生长量和花色苷的含量,并对激素、抗菌素和糖对马铃薯愈伤组织生长和花色苷积累的影响进行研究。... 从来源于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cv.Chieftain)茎的愈伤组织中分离到白色和红色2种愈伤组织,用鲜重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测量愈伤组织的生长量和花色苷的含量,并对激素、抗菌素和糖对马铃薯愈伤组织生长和花色苷积累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2,4-D有利于红色愈伤组织的花色苷积累,高浓度的2,4-D促进其生长而不利于花色苷的积累;高浓度的6-BA能促进红色愈伤组织中花色苷的积累并诱导白色愈伤组织花色苷的合成,但抑制其生长;卡那霉素能使白色愈伤组织变红并积累花色苷,高浓度的卡那霉素严重抑制愈伤组织的生长并最终变褐死亡;提高蔗糖浓度能促进愈伤组织花色苷的产生和积累,但超过70g/L时抑制生长。实验结果为今后花色苷生物合成机理研究和花色苷的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 马铃薯 红色愈伤组织 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色温和凝胶双向电泳用于分析嗜盐菌质膜蛋白复合物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晓宇 李亮 +2 位作者 赵昕 程彦伟 张炜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8-567,共10页
为了揭示细胞对盐胁迫渗透适应的分子机制,以新鉴定的中度嗜盐芽孢杆菌Bacillussp.I121为实验材料,分析了该嗜盐菌质膜上的盐胁迫响应蛋白.为此,通过蓝色温和凝胶双向电泳(BN/SDS-PAGE)对纯化的质膜组分进行了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经MALD... 为了揭示细胞对盐胁迫渗透适应的分子机制,以新鉴定的中度嗜盐芽孢杆菌Bacillussp.I121为实验材料,分析了该嗜盐菌质膜上的盐胁迫响应蛋白.为此,通过蓝色温和凝胶双向电泳(BN/SDS-PAGE)对纯化的质膜组分进行了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经MALDI-TOF/TOF质谱分析,鉴定了8个盐胁迫响应蛋白.盐胁迫诱导上调表达的蛋白质包括ABC型转运蛋白、3-磷酸甘油透性酶、嘧啶核苷转运蛋白和甲酸脱氢酶,下调表达的蛋白质包括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铁硫亚基、黄素蛋白亚基、细胞色素b556亚基以及分子伴侣DnaJ的同源蛋白;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胁迫条件下上述蛋白质的活性变化与表达量变化相一致.这些蛋白质中绝大多数属于高度疏水的跨膜蛋白,主要负责物质跨膜运输及能量代谢.上述结果表明,中度嗜盐菌Bacillus sp.I121可通过加快跨膜物质运输,同时抑制TCA循环完成盐胁迫条件下相容性溶质脯氨酸和四氢嘧啶的合成与积累.也进一步证明,蓝色温和凝胶双向电泳不仅可用于线粒体、叶绿体中蛋白质复合物的分析,也同样适用于细胞质膜上高度疏水蛋白复合物的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盐芽孢杆菌 相容性溶质 质膜 蛋白质复合物 蓝色温和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根质膜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水化液的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宁 齐耀程 +1 位作者 徐朗莱 张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371-2378,共8页
以水稻(Oryza sativa L.)苗期幼嫩根尖作为材料,利用葡聚糖-聚乙二醇两相分配法纯化得到纯度达90%的质膜组分,使用4种不同的水化液溶解质膜蛋白,进行IEF/SDS-PAGE双向电泳和MALDI-TOF/TOF质谱分析.结果显示,4种水化液中,以7 mol/L Urea2... 以水稻(Oryza sativa L.)苗期幼嫩根尖作为材料,利用葡聚糖-聚乙二醇两相分配法纯化得到纯度达90%的质膜组分,使用4种不同的水化液溶解质膜蛋白,进行IEF/SDS-PAGE双向电泳和MALDI-TOF/TOF质谱分析.结果显示,4种水化液中,以7 mol/L Urea2、mol/L Thiourea、4%CHAPS、20 mmol/L DTE、1%ASB14的条件对膜蛋白的溶解效果和双向电泳分离效果最好;16个被鉴定蛋白中有9个为质膜相关蛋白,5个为未知蛋白,来自其它细胞器的蛋白仅有2个.研究表明,在常用水化液中添加磺基甘氨酸三甲内盐ASB14有利于植物细胞质膜蛋白质组的分析,并且该优化条件下的双向电泳适合分离水稻质膜中亲水性相对较高的膜附着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质膜 双向电泳 蛋白质组学 去污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3GT基因转化拟南芥引起花色苷大量积累 被引量:2
14
作者 卢其能 杨清 沈春修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4-548,共5页
为了验证马铃薯野生种3GT(UDP-glucose:flavonoid 3-0-glucosyltransferase,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功能,构建了携带CaMV35S启动子的表达载体pG3GT并转化农杆菌GV3101。用菌液浸泡花序法对拟南芥进行遗传转化,在含50mg/LKan的... 为了验证马铃薯野生种3GT(UDP-glucose:flavonoid 3-0-glucosyltransferase,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功能,构建了携带CaMV35S启动子的表达载体pG3GT并转化农杆菌GV3101。用菌液浸泡花序法对拟南芥进行遗传转化,在含50mg/LKan的培养基上对T0代种子进行筛选,先后得到4个阳性幼苗,转化率为0.13%。对移栽成活的3株抗性植株进行PCR检测为阳性,Southern blot分析有2株表现为阳性并为单拷贝整合,其中一株的叶片和茎杆颜色变成紫红色;经花色苷含量的测定表明其含量比野生型植株高出7.0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遗传转化 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度噬盐菌Bacillus sp.Ⅰ121的质膜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炜 李亮 张炜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4,共4页
膜蛋白是连接细胞与外界环境的重要载体,发挥着物质转运、信号传导等作用。通过对一种新分离出来的中度噬盐菌Bacillussp.Ⅰ121进行了质膜蛋白质组学分析,盐胁迫下该菌株主要靠积累脯氨酸来维持细胞渗透压。在对Bacillussp.Ⅰ121在不同... 膜蛋白是连接细胞与外界环境的重要载体,发挥着物质转运、信号传导等作用。通过对一种新分离出来的中度噬盐菌Bacillussp.Ⅰ121进行了质膜蛋白质组学分析,盐胁迫下该菌株主要靠积累脯氨酸来维持细胞渗透压。在对Bacillussp.Ⅰ121在不同盐浓度下的生长情况进行测定的基础上,我们选取了1%,5%,10%,15%(w/v)NaCl4个盐浓度进行细胞培养,并分别提取细菌的质膜,通过5%~20%的梯度凝胶SDS-PAGE电泳将疏水的膜蛋白进行分离,随后对盐胁迫响应的8条不同的蛋白条带进行了ESI-LC-MS/MS质谱分析。将所得结果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比对,最终成功鉴定出10种蛋白。这些蛋白涉及物质跨膜转运,膜的生物合成以及胁迫信号转导等功能。为膜蛋白在盐胁迫响应过程中的作用方面的研究开辟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盐菌 盐胁迫 膜蛋白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调节植物氧化应激响应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武恬恬 谢彦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11-919,共9页
氧化应激是一种氧化还原失衡的状态,易引起生物体组织细胞发生氧化损伤。通过激活抗氧化系统调节氧化还原平衡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氧化应激响应机制。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_(2)S)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分子,它能通过多种途径调节... 氧化应激是一种氧化还原失衡的状态,易引起生物体组织细胞发生氧化损伤。通过激活抗氧化系统调节氧化还原平衡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氧化应激响应机制。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_(2)S)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分子,它能通过多种途径调节机体生理反应和胁迫响应。本文综述了植物中H_(2)S的产生途径,H_(2)S常见供体的特性,H_(2)S、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活性氮(reactive nitrogen species,RNS)在调节植物氧化应激响应中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H_(2)S调节植物氧化应激响应的方式,及其与ROS和RNS在植物氧化还原平衡调节中的相互作用调控,为理解植物氧化应激响应过程中信号分子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活性氧 一氧化氮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