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教融合:大学学科建设服务本科教育的切入点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国瑜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65,共4页
本科教育是大学人才培养的主体和基础,服务本科教育是大学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鉴于科研是学科建设的主题,教学是本科教育的重点,阐述了科教融合在密切大学学科建设与本科教育联系中的作用,并从科教融合的视角提出了促进大学学科建设服... 本科教育是大学人才培养的主体和基础,服务本科教育是大学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鉴于科研是学科建设的主题,教学是本科教育的重点,阐述了科教融合在密切大学学科建设与本科教育联系中的作用,并从科教融合的视角提出了促进大学学科建设服务本科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学科建设 本科教育 科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推进 被引量:29
2
作者 刘国瑜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25,共5页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两大重要支撑。在阐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两大重要支撑。在阐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等方面分析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契合性,提出了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做好统筹规划、完善相关制度、加强资源整合、践行科教协同育人来协同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协同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流学科建设中研究生培养与高水平科研的结合 被引量:26
3
作者 刘国瑜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19,共6页
认为培养高质量研究生是一流学科建设的核心旨归,开展高水平科研是一流学科建设的源泉所在,二者在一流学科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指出高质量研究生培养与高水平科研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它们共同推动一流学科的建设与发... 认为培养高质量研究生是一流学科建设的核心旨归,开展高水平科研是一流学科建设的源泉所在,二者在一流学科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指出高质量研究生培养与高水平科研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它们共同推动一流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为促进研究生培养与高水平科研的结合,提出在一流学科建设中应确立与高水平科研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理念,建设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支持研究生的高水平科研实践,营造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学科建设 研究生培养 高水平科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科学研究、研究生教育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被引量:20
4
作者 刘国瑜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3-53,54-58,共2页
学科建设是通过知识的传承与创新形成并保持学科优势的过程,提升基础科学研究水平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关键和核心。作为科技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最佳结合点,研究生教育是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高校的世界一流学科建... 学科建设是通过知识的传承与创新形成并保持学科优势的过程,提升基础科学研究水平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关键和核心。作为科技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最佳结合点,研究生教育是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高校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要通过加强高水平课程建设、强化研究生基础科学研究训练、构筑高水平创新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等措施,使研究生教育成为提升学科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科学研究 研究生教育 一流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推进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占华 康若祎 +3 位作者 潘宏志 刘国瑜 陈金彦 罗英姿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5-40,共6页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协同推进是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内在本质和必然要求。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能够有效支撑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效助推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有效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践中...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协同推进是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内在本质和必然要求。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能够有效支撑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效助推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有效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践中,还存在对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协同推进的认识有待提高、制度框架尚未形成、管理举措未能落实等问题。南京农业大学通过研究与实践,采取了促进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协同推进的五个主要举措,促进了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有机结合,以高质量研究生教育助推了学校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建设 研究生教育 协同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创新、组织构建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国瑜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5-89,共5页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包含知识创新与组织构建两个重要方面,前者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根基和主线,后者是推进知识创新的重要抓手和支撑。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就是要根据学科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求,通过寻求构建一流的学科组织,提升学科的知识...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包含知识创新与组织构建两个重要方面,前者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根基和主线,后者是推进知识创新的重要抓手和支撑。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就是要根据学科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求,通过寻求构建一流的学科组织,提升学科的知识创新能力和水平。为构建一流的学科组织,可通过加强组织使命、组织形式、组织制度和组织文化等环节的建设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创新 组织构建 世界一流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院校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1
7
作者 程伟华 董维春 刘晓光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2-46,共5页
通过分析农业院校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发现农业院校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教育管理制度不完备、优势和特色不突出以及宣传不得力等问题,提出了科学制定国际化战略目标、完善留学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体... 通过分析农业院校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发现农业院校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教育管理制度不完备、优势和特色不突出以及宣传不得力等问题,提出了科学制定国际化战略目标、完善留学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体系、围绕国际化战略目标重点突出学科内涵发展、大力拓宽宣传渠道提升国际影响力等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院校 来华留学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加州大学学术评议会的发展历程、组织构架与运行特点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松 刘志民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3-58,共6页
加州大学学术评议会的形成与发展与加州大学共同治理制度的形成过程相伴生,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初建期(1868-1898年),董事会在法律与实质上独享决断权,学术评议会的职能只是对大学进行一般管理;发展期(1899-1957年),校长成为大学的... 加州大学学术评议会的形成与发展与加州大学共同治理制度的形成过程相伴生,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初建期(1868-1898年),董事会在法律与实质上独享决断权,学术评议会的职能只是对大学进行一般管理;发展期(1899-1957年),校长成为大学的真正主管,学术评议会在共同治理中也拥有了直接和间接权力;成熟期(1958年至今),学术评议会成为与校长管理系统既平行又有重叠的决策体系。目前它已经是一个具有完备组织制度的机构,包含总校、分校和学院三个层级,有评议会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常设及特设委员会、分校评议会、教授会等组织运作模式,其决策运行的特点是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对分离以及相互配合、重视内部决策咨询、决策过程体现"自下而上"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州大学学术评议会 发展历程 组织架构 决策运行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知识生产“动力源”解读——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崛起的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朱冰莹 董维春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8-83,共6页
基于伯顿·克拉克的"协调三角形",构建大学知识生产"动力源"理论模型。政府、产业界两大外部主体,及大学的学术群体构成现代大学知识生产动力源。对美国研究型大学演进的分析得出:科研的崛起,是学术主体、政府... 基于伯顿·克拉克的"协调三角形",构建大学知识生产"动力源"理论模型。政府、产业界两大外部主体,及大学的学术群体构成现代大学知识生产动力源。对美国研究型大学演进的分析得出:科研的崛起,是学术主体、政府和产业界力量逐步渗透、共同作用的结果。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有效衔接,是整合三方力量,推动其科研崛起的制度基础。促进政府、产业界及学术主体建构协同创新机制,也是中国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知识生产 动力源 科研崛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导向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探讨 被引量:19
10
作者 刘国瑜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18,28,共4页
世界一流学科是以国际上同类学科的最高水平为参照的目标体系,是具有时空局限性的相对概念,反映社会发展历程中某阶段或现实中某类学科发展的最高水平及其综合实力的最强状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具有促进学科队伍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世界一流学科是以国际上同类学科的最高水平为参照的目标体系,是具有时空局限性的相对概念,反映社会发展历程中某阶段或现实中某类学科发展的最高水平及其综合实力的最强状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具有促进学科队伍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善学术物质条件、营造浓郁学术氛围的作用,是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支撑。为促进世界一流学科的形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应凝练研究方向,汇聚学术队伍,追求学术卓越,培养拔尖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学科 国家重点实验室 建设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优势学科:内涵、意义与建设 被引量:26
11
作者 刘国瑜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6期67-70,共4页
作为实体化的学术组织,高校优势学科应具有高水平的学科队伍、完备的物质技术基础、良好的运行机制并做出重要的社会贡献。优势学科对于高校发展的意义突出表现在:支撑学校美誉度,吸引优秀师生,赢得社会支持,带动其他学科发展。推进高... 作为实体化的学术组织,高校优势学科应具有高水平的学科队伍、完备的物质技术基础、良好的运行机制并做出重要的社会贡献。优势学科对于高校发展的意义突出表现在:支撑学校美誉度,吸引优秀师生,赢得社会支持,带动其他学科发展。推进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引育青年领军人才,组建优势学科群,大力推进协同创新,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优势学科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启示 被引量:42
12
作者 李占华 朱艳 +2 位作者 姚霞 侯喜林 徐翔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23,共7页
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存在着不适应社会需求、受传统培养模式制约和机制体制障碍等方面的问题,制约着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深入发展。南京农业大学典型交叉学... 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存在着不适应社会需求、受传统培养模式制约和机制体制障碍等方面的问题,制约着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深入发展。南京农业大学典型交叉学科“农业信息学”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该学科研究生培养实践表明,适应需求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根本,适切的培养模式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基础,健全的机制体制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保障,坚强有力的导师团队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学科 研究生培养 农业信息学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校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的范例探析及启示 被引量:40
13
作者 宋华明 常姝 董维春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3-77,共5页
简要回溯了美国高校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历程。重点探究了21世纪以来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的交叉学科监督机构、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创新中心计划、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交叉学科前沿项目、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哈奇项目在推进学科交叉... 简要回溯了美国高校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历程。重点探究了21世纪以来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的交叉学科监督机构、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创新中心计划、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交叉学科前沿项目、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哈奇项目在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高校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学科建设 学科交叉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科学学科:亦工亦农与独立学科门类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光宏 宋华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8-63,共6页
在阐述我国食品科学逐渐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的基础上,介绍了美国、日本、英国等一些国家食品科学的学科分类,探究了我国食品科学学科归属的历史根源。指出当前食品科学学科属性亦工亦农,并就为何要把食品科学建成独立的学科门类进行了... 在阐述我国食品科学逐渐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的基础上,介绍了美国、日本、英国等一些国家食品科学的学科分类,探究了我国食品科学学科归属的历史根源。指出当前食品科学学科属性亦工亦农,并就为何要把食品科学建成独立的学科门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科学 学科门类 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高校院校研究机构建设路径分析——基于组织分析新制度主义的视角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晓光 张松 刘国瑜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7,共4页
迈向"规范发展"阶段的院校研究亟需组织结构和制度规范的承认。组织分析中新制度主义对组织结构及制度同形的解释,亦可以被视为是对组织和制度创设的理论指导。国内高校院校研究机构的建设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从制度环境和技术... 迈向"规范发展"阶段的院校研究亟需组织结构和制度规范的承认。组织分析中新制度主义对组织结构及制度同形的解释,亦可以被视为是对组织和制度创设的理论指导。国内高校院校研究机构的建设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从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两方面的改变中寻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校研究 机构建设 制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服务国家和社会中追求学术卓越——我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思考 被引量:17
16
作者 刘国瑜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15,共4页
学科建设以提升学科组织的学术创新能力为根本,追求学术卓越则是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本质要求。指出服务国家和社会既是开展卓越学术研究的重要源泉和支撑,也是取得卓越学术成果的重要路径。我国高校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应坚持在服务国家... 学科建设以提升学科组织的学术创新能力为根本,追求学术卓越则是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本质要求。指出服务国家和社会既是开展卓越学术研究的重要源泉和支撑,也是取得卓越学术成果的重要路径。我国高校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应坚持在服务国家和社会中追求学术卓越:积极开展问题导向型研究、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学术卓越 服务国家和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之省思 被引量:26
17
作者 刘国瑜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3期81-84,共4页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内在属性和价值取向决定了其课程体系建设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为主线、以综合素养提高为核心。但从现实情况看,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还存在着目标定位模糊、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选...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内在属性和价值取向决定了其课程体系建设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为主线、以综合素养提高为核心。但从现实情况看,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还存在着目标定位模糊、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选取不当、实践性课程落实不力等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硕士研究生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理·诚:大学管理文化的三重境界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金圣 常姝 钟艳君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43,123,共6页
以知名哲学家涂又光先生的"三li说"及其"看实际、看行动,而非看理论、看口头"的研究方式为学理基础和方法论来考察大学管理文化,似可按大学管理所采取的核心路径及所体现的价值取向将大学管理文化划分为三重境界,... 以知名哲学家涂又光先生的"三li说"及其"看实际、看行动,而非看理论、看口头"的研究方式为学理基础和方法论来考察大学管理文化,似可按大学管理所采取的核心路径及所体现的价值取向将大学管理文化划分为三重境界,即分别以"力"、"理"和"诚"为中心的管理文化。从大学管理的逻辑与旨归论,这三重境界无疑对应于大学管理及其文化的"非我"、"本我"与"超我"境界。当下中国大学之管理文化整体上处于"非我"状态,极少数趋近"本我"境界,未来的发展走向则可能是步入"超我"境界。这种转换的可能和演进的速率将取决于中国大学制度与文化重建的前景与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li说 方法论 大学管理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生发展理论的中医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质量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滋淳 罗英姿 徐辉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5-72,共8页
中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晚、时间短,存在招生的质和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模式落后、导师指导责任未充分落实、人文生态环境有待提高等问题。通过学生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途径,根据学生发展理论检视中医专业学位博士生... 中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晚、时间短,存在招生的质和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模式落后、导师指导责任未充分落实、人文生态环境有待提高等问题。通过学生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途径,根据学生发展理论检视中医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医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应保障优质生源、建立人才培养新范式、强化导师管理、落实育人职责、实施文化引领战略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博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4
20
作者 程伟华 董维春 刘晓光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4-58,共5页
通过对非洲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现状的分析,发现了在非洲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培养方面存在着认识高度不够,品牌、特色不明显、经费资助渠道单一和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分析问题成因,提出了配合国家发展战略,实施非洲留学生计划;明确目标定... 通过对非洲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现状的分析,发现了在非洲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培养方面存在着认识高度不够,品牌、特色不明显、经费资助渠道单一和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分析问题成因,提出了配合国家发展战略,实施非洲留学生计划;明确目标定位,选择重点国家和关键领域;打造高水平特色项目,培养高端国际人才;发挥奖学金的杠杆和引领作用,吸引自费来华留学生;加大宣传投入力度,提高中国高等教育影响力;加强中非教育合作交流,培养"中国通"和"非洲通"人才等发展非洲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 来华留学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