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杨酸对高温胁迫下皖贝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其时效性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同根 王康才 +1 位作者 罗春红 张彦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79-1184,共6页
以盆栽皖贝母幼苗为试验材料,分别于叶面喷施0.5mmol/L水杨酸(SA)溶液后1、3、5、7d进行高温(36℃)胁迫24h,再进行恢复生长(昼25℃/夜20℃)48h,研究外源SA缓解皖贝母高温胁迫伤害的可行性及其时效性。结果显示:叶面喷施SA后3d内可显著... 以盆栽皖贝母幼苗为试验材料,分别于叶面喷施0.5mmol/L水杨酸(SA)溶液后1、3、5、7d进行高温(36℃)胁迫24h,再进行恢复生长(昼25℃/夜20℃)48h,研究外源SA缓解皖贝母高温胁迫伤害的可行性及其时效性。结果显示:叶面喷施SA后3d内可显著提高皖贝母幼苗叶绿素a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其相对电导率及MDA含量;同时可增强皖贝母幼苗叶片SOD、POD活性,抑制CAT活性。但上述作用效果在叶面喷施SA后5d明显减弱,7d后则几乎完全丧失。研究表明,0.5mmol/L外源SA能通过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来有效减轻高温对皖贝母叶片的伤害,且其有效作用时间为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贝母 水杨酸 高温胁迫 生理生化特性 时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三叶青氯仿部位HPLC指纹图谱 被引量:26
2
作者 张煜炯 彭昕 +1 位作者 吉庆勇 郭巧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7-612,共6页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三叶青药材氯仿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结果 17批三叶青样品的HPLC...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三叶青药材氯仿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结果 17批三叶青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中有15个共有峰,其中3个峰被确认为槲皮素、山萘酚-3-O-新橙皮糖苷和β-谷甾醇。结论样品产地可被聚成5类,并且4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5.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氯仿部位 HPLC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种不同产地铁皮石斛指纹图谱研究及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岚 王红娟 +1 位作者 师帅 向增旭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78-2084,共7页
以12种不同产地铁皮石斛新鲜茎段为材料,以Ultimate XB C18 (4.6 mmx250 mm,5μm)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0℃.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国家药典委员会)进... 以12种不同产地铁皮石斛新鲜茎段为材料,以Ultimate XB C18 (4.6 mmx250 mm,5μm)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0℃.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国家药典委员会)进行相似度分析,并建立12个不同产地铁皮石斛指纹图谱.经微波消解处理材料后,采用ICP-AES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不同产地铁皮石斛新鲜茎段中重金属铜、镉、铅、汞的含量,分析不同产地铁皮石斛质量,为建立铁皮石斛质量标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产地铁皮石斛指纹图谱共有23个特征峰,相似度为0.918~0.987,其中产自安徽大别山、云南文山的铁皮石斛相似度分别为0.918、0.935,相比其他产地具有一定的差异性.(2)通过聚类分析将12种不同产地铁皮石斛分为4类:安徽霍山、江苏南京、云南石屏、云南玉溪、云南思茅为一类,云南文山、浙江仙居为一类,云南红河、广西天峨、安徽大别山、福建宁化为一类,浙江天台单独为一类.(3)产自云南玉溪的铁皮石斛茎段中铜含量超标26.25%,产自福建宁化和江苏南京的镉含量分别超标27.33%和122.30%,其它产地铜、镉、铅、汞含量在国家现行安全值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不同产地 指纹图谱 微波消解 重金属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栝楼皮叶黄素的超临界CO_2萃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马志虎 侯喜林 +2 位作者 陈红霞 张亚双 张君萍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15-1220,共6页
对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皮超临界CO2萃取叶黄素及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优化栝楼皮叶黄素超临界CO2萃取工艺,Design Expert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固定时间150min和粒径0.25... 对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皮超临界CO2萃取叶黄素及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优化栝楼皮叶黄素超临界CO2萃取工艺,Design Expert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固定时间150min和粒径0.25~0.42mm,φ(乙醇)=95%为夹带剂。最佳工艺参数为压力26.6MPa,温度52.8℃,流量为15.7L/h,得率为4.76g/100g,叶黄素质量分数为14.99%,最大吸收波长445nm。光对其稳定性影响很大,在日光下放置7d后叶黄素吸光值下降86.57%。对热较稳定,但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延长,叶黄素吸光值下降较快,90℃加热3h叶黄素吸光值降低17.48%;强酸(pH=1~4)对叶黄素破坏强,中、碱性条件下叶黄素较稳定;金属离子Fe3+、Fe2+、Cu2+、Al3+、Mg2+对叶黄素破坏作用强,放置4d,其吸光值分别下降29.23%、20.70%、30.80%、23.53%、30.93%;Mg2+出现少量絮状沉淀,而Zn2+、Ca2+、K+、Na+对叶黄素无影响;H2O2、维生素C和柠檬酸对叶黄素有轻微的破坏作用,苯甲酸钠、ρ(Na2SO3)=0.2~0.4g/L对叶黄素有增色作用;蔗糖对其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栝楼 叶黄素 超临界CO2 响应面法 稳定性 食品与饲料用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肤子皂苷抗变态反应作用及其量效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建萍 刘仲华 +2 位作者 由宝昌 陈暄 黎星辉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7-178,共2页
4-AP致小鼠过敏性皮肤瘙痒模型和组胺致小鼠足肿胀试验,结果表明,地肤子总皂苷抗4-AP致小鼠过敏性皮肤瘙痒和组胺所致小鼠足肿胀,地肤子皂苷32 mg/kg剂量表现出药效,随着灌胃剂量的增大,其抗变态反应作用也逐步增大,150 mg/kg剂量几近... 4-AP致小鼠过敏性皮肤瘙痒模型和组胺致小鼠足肿胀试验,结果表明,地肤子总皂苷抗4-AP致小鼠过敏性皮肤瘙痒和组胺所致小鼠足肿胀,地肤子皂苷32 mg/kg剂量表现出药效,随着灌胃剂量的增大,其抗变态反应作用也逐步增大,150 mg/kg剂量几近完全抑制变态反应。地肤子总皂苷抑制速发型变态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组胺的释放及对抗过敏介质的致炎作用有关,而且其抗变态反应作用具有量效关系,32 mg/kg为其有效阈剂量,150 mg/kg为其良效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肤子皂苷 抗变态反应作用 量效关系 速发型变态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君毅 郭巧生 杭悦宇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4-157,共4页
建立并优化了半夏ISSR-PCR反应体系,为应用该技术进行半夏遗传多样性研究、种质资源鉴定、亲缘关系分析等提供试验依据。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从Mg2+、dNTP、引物和DNA聚合酶4种因素3个水平,筛选并建立半夏的ISSR-PCR反应最佳体系,并比较... 建立并优化了半夏ISSR-PCR反应体系,为应用该技术进行半夏遗传多样性研究、种质资源鉴定、亲缘关系分析等提供试验依据。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从Mg2+、dNTP、引物和DNA聚合酶4种因素3个水平,筛选并建立半夏的ISSR-PCR反应最佳体系,并比较不同浓度甲酰胺、甘油和模板DNA的浓度对PCR扩增的影响。经过梯度PCR,确定适宜的退火温度。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正交试验可以快速建立ISSR-PCR反应体系,经过24份半夏种质检验证明该体系稳定可靠,可以用于半夏遗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ISSR-PCR 正交试验 体系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5种食用油中野菊花挥发油的抗氧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房海灵 郭巧生 申海进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2期54-59,共6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菊〔Dendranthema indicum(L.) Des Moul.〕干燥头状花序的挥发油,以常用抗氧化剂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为对照,并以油脂的过氧化值(POV)为指标,对野菊花挥发油在猪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和大豆油中...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菊〔Dendranthema indicum(L.) Des Moul.〕干燥头状花序的挥发油,以常用抗氧化剂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为对照,并以油脂的过氧化值(POV)为指标,对野菊花挥发油在猪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和大豆油中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的5种食用油中,各处理组(50.0 g食用油中野菊花挥发油添加量分别为0.005、0.025、0.050、0.075和0.100 g)的POV值均随贮藏时间(猪油和大豆油为28 d,花生油、葵花籽油和玉米油为35 d)的延长逐渐增大;随挥发油添加量的增加,5种食用油的POV值总体上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在28 d的贮藏期内,仅添加了0.075-0.100 g挥发油的玉米油和大豆油的POV值极显著低于对照(0.010 g BHT)和空白;在贮藏的前中期,仅添加了0.075-0.100 g挥发油的花生油和葵花籽油的POV值极显著低于对照和空白,但在贮藏的中后期花生油和葵花籽油各处理组的POV值则极显著高于对照;添加了挥发油的猪油在28 d的贮藏期内其POV值基本上极显著高于对照但低于空白。说明在玉米油和大豆油中添加适量的野菊花挥发油具有较强抗氧化能力,且抗氧化效果总体上高于BHT;而添加适量的野菊花挥发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花生油和葵花籽油的氧化过程,但抗氧化效果低于BHT;而添加适量的野菊花挥发油仅能部分缓解猪油的氧化过程,其抗氧化效果明显低于BHT。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的食用油中野菊花挥发油均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但其抗氧化能力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与食用油种类、野菊花挥发油的添加量及食用油的贮藏时间均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菊花 挥发油 抗氧化能力 食用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蜜腺及泌蜜规律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康才 张荣荣 +1 位作者 卢秋文 杨列耿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2-146,共5页
以不同生长年限芍药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株方法观测芍药泌蜜部位,同时研究不同生长年限、生长期、不同生长环境等对其泌蜜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芍药既具有花外蜜腺又具有花蜜腺,在发育过程中两类蜜腺又具有同源性(从同一位点发育而来... 以不同生长年限芍药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株方法观测芍药泌蜜部位,同时研究不同生长年限、生长期、不同生长环境等对其泌蜜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芍药既具有花外蜜腺又具有花蜜腺,在发育过程中两类蜜腺又具有同源性(从同一位点发育而来)。泌蜜量与叶数呈正相关关系,在一定范围内与株高也呈正相关,超过一定范围则表现为负相关;泌蜜开始于现蕾期,花营膨大期达到最高峰,盛花期停止泌蜜,泌蜜期45~50d。芍药泌蜜量在一天之中以8:00~9:00最多,12:00~13:00最少;阳光下生长的芍药比树阴下生长的芍药泌蜜量多,芍药的泌蜜量多少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蜜腺 泌蜜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枯草药材和种植土壤中农药及重金属残留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宇航 郭巧生 +2 位作者 张贤秀 房海灵 王澄亚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0-63,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及ICP-AES法测定了安徽庐江和江苏洪泽2个种植基地的土壤和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果穗及全草中有机氯农药及重金属含量,并根据污染指数和相关标准对土壤及药材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测定结果表明:来源于2个基地的土... 采用气相色谱及ICP-AES法测定了安徽庐江和江苏洪泽2个种植基地的土壤和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果穗及全草中有机氯农药及重金属含量,并根据污染指数和相关标准对土壤及药材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测定结果表明:来源于2个基地的土壤及药材中有机氯农药及重金属含量有明显差异。庐江产果穗和全草中Pb、Cd、Cu、Cr、As及BHC含量分别为3.361和3.953、0.172和0.190、8.258和7.722、3.423和2.658、0.284和0.355、0.003和0.004 mg.kg-1,Hg和DDT未检出;洪泽产果穗和全草中Pb、Cd、Cu、Cr、Hg及BHC含量分别为2.399和1.558、0.155和0.111、7.682和6.756、4.259和3.801、0.077和0.102、0.003和0.006 mg.kg-1,As未检出,果穗中也未检出DDT。庐江基地土壤中Cd、Cu、Cr、As、Hg、BHC和DDT含量分别为0.001、12.943、47.417、1.008、0.003、0.003和0.002 mg.kg-1,Pb未检出;洪泽基地土壤中Pb、Cd、Cu、Cr、As、Hg和BHC含量分别为3.443、0.002、18.655、63.385、3.701、0.141和0.004 mg.kg-1,DDT未检出。比较结果表明:夏枯草果穗中重金属残留量均高于全草,但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及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且庐江和洪泽基地土壤的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286和0.399,因此,土壤污染等级属安全级且污染水平为清洁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 果穗 土壤 有机氯农药 重金属 污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蜀葵花器官中β-半乳糖苷酶的提取纯化和酶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雅男 王康才 +2 位作者 李同根 饶琳莉 陈慧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126-128,131,共4页
目的:从黄蜀葵花中提取并初步纯化β-半乳糖苷酶。方法:以总酶活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该酶的最佳提取条件。以酶活力和蛋白质含量为考察指标,确定盐析法的硫酸铵饱和度。以ONPG为底物,研究该酶的最适反应pH、温度及温度稳定性。... 目的:从黄蜀葵花中提取并初步纯化β-半乳糖苷酶。方法:以总酶活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该酶的最佳提取条件。以酶活力和蛋白质含量为考察指标,确定盐析法的硫酸铵饱和度。以ONPG为底物,研究该酶的最适反应pH、温度及温度稳定性。结果:从黄蜀葵花中提取β-半乳糖苷酶的最佳提取条件是以3倍量(V/W)磷酸盐缓冲液4℃提取12h。以30%和70%为盐析的最佳硫酸铵饱和度。β-半乳糖苷酶在55℃总酶活性最高,热稳定性较好,70℃以上时活性迅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蜀葵 Β-半乳糖苷酶 提取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梗种子内源发芽抑制物质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丽 赵荣梅 郭巧生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3-145,共3页
研究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种子不同浸泡时间、不同浓度的浸出液对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莴苣(Lactuca sativa)、小麦(Triticum aestivum)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桔梗种子中存在着活性较高的内源抑制种子发... 研究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种子不同浸泡时间、不同浓度的浸出液对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莴苣(Lactuca sativa)、小麦(Triticum aestivum)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桔梗种子中存在着活性较高的内源抑制种子发芽物质,其浸出率在24h左右达到最大值,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增加而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内源物质 浸出物 种子 发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收期内水蛭活性成分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万竹青 郭巧生 +3 位作者 刘飞 唐秋玲 史红专 刘丽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36-1838,共3页
关键词 水蛭养殖 采收期 高效液相 抗凝血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设计优化广藿香基因组SRAP扩增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友根 郭巧生 +1 位作者 何际婵 林尤奋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21,共4页
以改良CTAB法提取的广藿香叶片DNA为模板,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从Mg2+、dNTP、引物浓度和DNA聚合酶4因素3水平,对SRAP扩增效果进行研究,比较不同模板DNA浓度对PCR扩增的影响,确立适合广藿香SRAP-PCR反应的最佳体系。利用SRAP-PCR优化体系... 以改良CTAB法提取的广藿香叶片DNA为模板,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从Mg2+、dNTP、引物浓度和DNA聚合酶4因素3水平,对SRAP扩增效果进行研究,比较不同模板DNA浓度对PCR扩增的影响,确立适合广藿香SRAP-PCR反应的最佳体系。利用SRAP-PCR优化体系对引物进行了全面筛选。结果表明:各因素不同水平浓度对PCR反应结果均有显著影响,总体积20μL的SRAP-PCR优化反应体系中含有:2μL 10×buffer、20 ng模板DNA、1.5 mmol/L Mg2+、250μmol/L dNTP、0.3μmol/L Primer、TaqDNA聚合酶1.5 U。运用该体系对部分广藿香单株进行检验,证明该体系稳定可靠;以此体系为基础从90对引物中共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SRAP引物18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SRAP标记 正交试验 体系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五加属植物中矿质元素及紫丁香苷分布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立会 王康才 +1 位作者 钱士辉 陈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74-76,79,共4页
以安徽丫山细柱五加根皮、茎、叶、果实,5个居群的细柱五加以及红毛五加、刺五加的根皮为材料,采用ICP-AES测定样品中12种矿质元素含量,HPLC测定样品中紫丁香苷含量。结果表明3种五加根皮中矿质元素含量差异显著,紫丁香苷含量刺五加>... 以安徽丫山细柱五加根皮、茎、叶、果实,5个居群的细柱五加以及红毛五加、刺五加的根皮为材料,采用ICP-AES测定样品中12种矿质元素含量,HPLC测定样品中紫丁香苷含量。结果表明3种五加根皮中矿质元素含量差异显著,紫丁香苷含量刺五加>细柱五加>红毛五加;细柱五加不同部位矿质元素加合量高低顺序为叶片>茎皮>根皮>果实,盱眙居群细柱五加根皮中紫丁香苷含量最高,不同部位分布特点为根皮>茎皮>叶片>果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柱五加 矿质元素 紫丁香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四倍体离体诱导和鉴定及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岚 师帅 向增旭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189-2193,共5页
以铁皮石斛原球茎为材料,经不同质量浓度的秋水仙素(C22H25O6)和0.02g·mL-1二甲基亚砜(DMSO)混合水溶液处理后进行组织培养,通过对变异株进行形态学、细胞学及流式细胞仪鉴定,以期获得稳定的四倍体植株并分析其生理特性。结果表明:... 以铁皮石斛原球茎为材料,经不同质量浓度的秋水仙素(C22H25O6)和0.02g·mL-1二甲基亚砜(DMSO)混合水溶液处理后进行组织培养,通过对变异株进行形态学、细胞学及流式细胞仪鉴定,以期获得稳定的四倍体植株并分析其生理特性。结果表明:用2.0g·L-1秋水仙素和0.02g·mL-1 DMSO混合水溶液处理铁皮石斛原球茎36h后,植株诱导率达20%;诱导四倍体植株在形态上明显矮化、茎秆粗壮、叶片变小增厚、气孔直径增大;细胞遗传学观察发现,四倍体植株染色体2n=4x=76,二倍体植株染色体2n=2x=38;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DNA相对含量四倍体为400,二倍体仅为200;四倍体植株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二倍体,分别为5.03、3.59、2.98mg·g-1;四倍体叶片中主要抗氧化酶POD和SOD活性均显著高于二倍体,分别为9.08、180.4U·mg-1,且四倍体植株明显降低了MDA含量累积。研究认为,2.0g·L-1秋水仙素和0.02g·mL-1DMSO混合水溶液处理原球茎36h可提高诱导成功率、降低嵌合体比例,此组合为诱导四倍体较佳诱导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诱导 四倍体 秋水仙素 二甲基亚砜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防控鸡球虫病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莎莎 金融 王恬 《饲料研究》 CAS 2006年第9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鸡球虫病 中草药 防控 机体抗病能力 集约化养鸡场 化学合成药物 增强免疫功能 养殖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在动物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莎莎 王恬 《广东饲料》 2006年第5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动物生产 大蒜素 应用 多年生草本植物 饲料添加剂 生物活性成分 化学成分 动物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中药复合添加剂试验初报
18
作者 史红专 程瑞禾 +1 位作者 刘帅 徐厚新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山羊 中药复合添加剂 作用机理 配方设计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卵巢发育不全的组织学及血清激素水平研究
19
作者 史红专 程瑞禾 《中国草食动物》 CAS 2002年第6期7-9,共3页
关键词 山羊 卵巢发育 组织学 血清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素供应水平对菘蓝生长及药材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关佳莉 王刚 +4 位作者 张梦蕊 陈曦 曹艺雯 唐晓清 王康才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77-2085,共9页
为探究低氮营养对菘蓝生长及药材质量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氮素水平0(N0)、2.5(N1)、5.0(N2)、10.0(N3)、15.0 mmol·L-1(CK)下菘蓝生物量积累、光合参数、根与叶中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硝态氮含量以及主要活性成分含量... 为探究低氮营养对菘蓝生长及药材质量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氮素水平0(N0)、2.5(N1)、5.0(N2)、10.0(N3)、15.0 mmol·L-1(CK)下菘蓝生物量积累、光合参数、根与叶中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硝态氮含量以及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供氮水平下菘蓝生长与药材质量的响应存在差异。随着氮素浓度的增加,叶与根的干重均逐渐增加,根冠比则先增加后减小,且在N1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叶中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氮素浓度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N0处理下达到最大值,根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叶中存在差异,在2.5~15.0 mmol·L-1氮水平下,根中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N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随着氮素浓度的增加,根与叶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在N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根和叶中硝态氮含量则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N3处理下硝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随着氮素浓度的增加均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N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随着氮素浓度的增加,叶中靛蓝含量随之逐渐增加,靛玉红含量则表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N3处理下为最小值,总黄酮含量则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根中(R,S)-告依春含量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N3处理下最高,表明适当的氮素供应有利于靛蓝与(R,S)-告依春的积累,而低氮条件有利于提高靛玉红与总黄酮含量。根中(R,S)-告依春单株产量在N3处理下最高,表明可以适当降低施氮量以获得活性成分含量较高的板蓝根。本研究结果为菘蓝规范化栽培中合理施氮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氮供应水平 生长 碳氮代谢 药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