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亚市崖州区芒果栽培管理技术现状调查及发展建议
1
作者 王雪平 尤育权 +3 位作者 吴文华 谷超 符琳沁 肖红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63-68,共6页
芒果具有“热带果王”之称,芒果种植产业是三亚市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果实品质是影响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栽培管理技术对果实品质起决定性作用。为了解三亚市芒果栽培管理技术现状,以三亚市芒果最大产区崖州区种植... 芒果具有“热带果王”之称,芒果种植产业是三亚市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果实品质是影响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栽培管理技术对果实品质起决定性作用。为了解三亚市芒果栽培管理技术现状,以三亚市芒果最大产区崖州区种植主体为典型代表,就肥水管理、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病虫害综合防控管理等技术进行调研,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旨在为进一步优化三亚市芒果现代化栽培管理技术、促进芒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肥水管理 植物生长调节剂 病虫害综合防控 现状 发展建议 海南三亚 崖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梨品种花粉量与活力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葛彤 齐开杰 +7 位作者 谢智华 岳冬 王亚茹 王鹏 毛海艳 张岩 张绍铃 吴巨友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149,共8页
以105个梨品种为试验材料,调查单花花药量和单花药花粉量,对散粉效果较好的77个品种进行花粉活力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梨品种花粉量及花粉活力存在差异,花粉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大,花粉变异程度高。其中,单花花药量变幅为13~36粒,单花药花... 以105个梨品种为试验材料,调查单花花药量和单花药花粉量,对散粉效果较好的77个品种进行花粉活力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梨品种花粉量及花粉活力存在差异,花粉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大,花粉变异程度高。其中,单花花药量变幅为13~36粒,单花药花粉量变幅为0~15440粒,除花粉萌发率为0%的品种外,其余品种花粉萌发率变幅为1.76%~82.74%,花粉管长度变幅为102.49~400.29μm。经系统聚类分析,供试品种被分为六大类群,其中第Ⅰ、第Ⅱ类群的15个品种花粉量多、花粉萌发率高且花粉管生长速率较快。经正态性检验发现,单花花药量、单花药花粉量和花粉萌发率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将符合正态分布的花粉数量性状用4个分点分为5级,明确了每级花粉数量性状的频率分布。初步筛选出15个花粉育性较好的品种以及9个花粉败育品种,为梨园授粉树配置和种质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药量 花粉量 花粉活力 聚类分析 花粉败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害虫遗传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浩 高聪芬 吴顺凡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421,共18页
媒介昆虫可传播寄生虫和病毒,如疟原虫、寨卡病毒和登革热病毒等,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农业害虫则每年造成农作物产量的重大损失,严重威胁着全球粮食安全。然而,目前基于化学防治等手段已不足以完全控制害虫... 媒介昆虫可传播寄生虫和病毒,如疟原虫、寨卡病毒和登革热病毒等,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农业害虫则每年造成农作物产量的重大损失,严重威胁着全球粮食安全。然而,目前基于化学防治等手段已不足以完全控制害虫的发生与危害。同时,使用化学农药会导致抗性产生,造成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等。因此,生产上亟需开发新型害虫控制策略。近年来,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针对目标害虫种群及其特定靶标基因的遗传控制技术迅速发展。相比传统的有害生物防控手段如化学防治等,害虫遗传控制策略具有物种特异性、环境友好和防控高效等优势。本文主要综述了研究较为广泛的几种害虫遗传控制技术,包括昆虫不育技术(sterile insect technique, SIT)、昆虫显性致死释放(release of insects carrying a dominant lethal, RIDL)技术以及基因驱动(gene drive, GD)技术等的研究现状与应用案例。最后,我们对害虫遗传控制技术研究及其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做出了几点展望:(1)建立稳定高效的遗传操作体系;(2)鉴定生殖细胞或其他组织中高效的启动子,以提高基因编辑或基因转化的效率;(3)解析害虫性别决定通路和挖掘参与害虫生殖发育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害虫 害虫遗传控制 基因编辑 昆虫不育技术 昆虫显性致死释放 基因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近30年堆肥氮排放和转化研究分析
4
作者 字晓 侯红阳 +1 位作者 沈宗专 李荣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1-290,共10页
堆肥过程中氨气挥发和氮素损失等严重威胁环境质量、影响堆肥成品质量,是制约堆肥工艺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英文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通过对1993—2022年间在堆肥领域对氮排放和转化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 堆肥过程中氨气挥发和氮素损失等严重威胁环境质量、影响堆肥成品质量,是制约堆肥工艺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英文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通过对1993—2022年间在堆肥领域对氮排放和转化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并统计归类,了解近30年国内外堆肥领域有关氮排放和转化研究的趋向及特点,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思路。研究发现,我国是该领域发文量最高的国家,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成果,但存在国内作者之间研究合作团体不多、研究机构之间联系薄弱、核心研究机构之间缺乏交流合作的问题;该领域目前处于研究热门期,近十年发文量和引文量都大幅提升;该领域今后的发展预计会聚焦于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由微生物驱动的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过程、堆肥重金属富集以及堆肥成熟度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氮排放 氮素转化 文献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份不结球白菜的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营养品质比较分析
5
作者 王军 蒋靖乾 +4 位作者 杨阳 周鸿章 李英 侯喜林 刘同坤 《上海农业学报》 2025年第1期7-13,共7页
为了分析不结球白菜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之间营养品质的变化规律,并筛选出营养品质优良的同源四倍体不结球白菜,对实验室前期诱变获得的17份来源不同的不结球白菜(苏州青、上海青、矮脚黄3种类型,以下分别简称“S”“H”“A”)二倍体... 为了分析不结球白菜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之间营养品质的变化规律,并筛选出营养品质优良的同源四倍体不结球白菜,对实验室前期诱变获得的17份来源不同的不结球白菜(苏州青、上海青、矮脚黄3种类型,以下分别简称“S”“H”“A”)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有机酸以及纤维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其综合营养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二、四倍体不结球白菜在营养指标和综合营养品质方面因类型和品种不同而不同。相较于二倍体,四倍体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大多显著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大部分显著增加,其中“H”类型均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有增有减,其中“A”类型全部降低;有机酸含量有增加、不变和降低,其中“S”类型大部分降低,且多差异显著;纤维素含量变化多无显著差异。隶属函数法分析结果显示,四倍体植株综合营养品质优于二倍体。综合营养品质较好并满足四倍体优于二倍体的材料共有5份,分别为S-4、S-5、S-7、H-1和H-3。本研究结果可为以高品质育种为目标、以多倍体育种为方式的不结球白菜品质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二、四倍体 营养品质 隶属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华南稻区褐飞虱对十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兆宇 林品轩 +3 位作者 李钰 彭宇漩 高聪芬 吴顺凡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1-357,共7页
为明确2023年中国华南稻区褐飞虱的抗药性现状,采用稻茎浸渍法监测了华南地区4省7个褐飞虱田间种群对10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情况。结果表明:褐飞虱对3种已暂停用于该害虫防治的药剂噻嗪酮(876.2~5151.2倍)、吡虫啉(3534.0~9949.9倍)和... 为明确2023年中国华南稻区褐飞虱的抗药性现状,采用稻茎浸渍法监测了华南地区4省7个褐飞虱田间种群对10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情况。结果表明:褐飞虱对3种已暂停用于该害虫防治的药剂噻嗪酮(876.2~5151.2倍)、吡虫啉(3534.0~9949.9倍)和噻虫嗪(1253.8~2668.3倍)仍具有高水平抗药性且呈继续上升趋势;对呋虫胺(49.4~482.5倍)、吡蚜酮(77.2~351.3倍)、烯啶虫胺(16.6~106.4倍)和毒死蜱(20.7~105.3倍)已达到中等至高水平抗药性,对氟啶虫胺腈(13.2~46.0倍)为中等水平抗药性;对三氟苯嘧啶(2.3~8.6倍)为敏感至低水平抗药性,对醚菊酯(1.0倍)仍为敏感水平。因此推荐在该区域稻区可轮换使用三氟苯嘧啶和醚菊酯等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防控褐飞虱,结果可为褐飞虱的田间抗药性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害虫 褐飞虱 杀虫剂 抗药性监测 三氟苯嘧啶 吡蚜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聚类与谱聚类在农田管理分区中的适用性
7
作者 邵诗琦 费梦婕 +4 位作者 曹强 田永超 朱艳 曹卫星 刘小军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28-236,共9页
管理分区是精准农业的重要环节,模糊C均值(fuzzy C means,FCM)与K均值(K-means)是常用的方法。随着数据规模的扩大及属性复杂性的增加,传统方法在处理高维和非线性数据时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为此,该研究旨在通过引入谱聚类和深度聚类方... 管理分区是精准农业的重要环节,模糊C均值(fuzzy C means,FCM)与K均值(K-means)是常用的方法。随着数据规模的扩大及属性复杂性的增加,传统方法在处理高维和非线性数据时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为此,该研究旨在通过引入谱聚类和深度聚类方法,与FCM和K-means进行对比,评估其在农田管理分区中的应用效果,为精准农业提供更科学的分区决策支持。研究以园区尺度的农田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数据采集,采用综合权重法构建土壤肥力指数(soil fertility index,SFI),作为分区指标进行分区。通过Kappa一致性检验、平均轮廓系数(averaged silhouette coefficient,ASC)、方差比指数(Calinski Harabasz index,CHI)和方差分析,量化评估各方法的分区性能,并在案例区验证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SFI有效反映了土壤肥力的空间分布,研究区中部肥力较高,东北部较低,整体土壤肥力较好;Kappa检验表明,深度聚类与FCM一致性最高(Kappa系数为0.77),谱聚类与深度聚类次之(Kappa系数为0.66),K-means一致性最低(Kappa系数仅为0.21~0.23);显著性分析表明,分区数为2或3时,各类别间差异显著,分区数为4时部分差异减弱;ASC和CHI指标显示,谱聚类方法在分区数为3时表现最佳,能够有效捕捉土壤属性与作物长势的空间变异性,各分区内各变量的变异系数均下降;在案例区进行分区验证的结果表明,谱聚类和深度聚类在不同区域均能有效区分管理单元,其中谱聚类表现最佳。综上所述,谱聚类在空间数据分区中的表现优于传统方法,生成的管理分区图能准确揭示研究区的空间异质性,适用于农田管理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分区 谱聚类 深度聚类 FCM K-MEANS 土壤肥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韭菜迟眼蕈蚊的抗药性监测及对灭蝇胺的抗性风险和亚致死效应分析
8
作者 刘佳乐 苏少聪 +4 位作者 王洪涛 刘保友 柴宏飞 高聪芬 吴顺凡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9-508,共10页
【目的】明确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对10种杀虫剂的抗性现状及对灭蝇胺的抗性风险和灭蝇胺对韭菜迟眼蕈蚊的亚致死效应。【方法】采用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法测定了5类(新烟碱类、拟除虫菊酯类、吡咯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类和有机磷... 【目的】明确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对10种杀虫剂的抗性现状及对灭蝇胺的抗性风险和灭蝇胺对韭菜迟眼蕈蚊的亚致死效应。【方法】采用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法测定了5类(新烟碱类、拟除虫菊酯类、吡咯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类和有机磷类)共10种杀虫剂对河南省濮阳市、安徽省亳州市、河北省唐山市及山东省济宁市4个地区韭菜迟眼蕈蚊2龄幼虫的毒力,用亚致死浓度(LC_(15)和LC_(30))灭蝇胺处理韭菜迟眼蕈蚊观察对其幼虫历期、化蛹率、羽化率及单雌产卵量等指标的影响,评估了韭菜迟眼蕈蚊对灭蝇胺的抗性风险,并通过Tabashnik域性状分析法计算抗性现实遗传力(realized heritability,h^(2))和基于选择数据预测不同选择压力下的抗性发展速率。【结果】监测数据表明,韭菜迟眼蕈蚊田间种群对灭蝇胺、氟啶脲、氟铃脲和吡丙醚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对辛硫磷产生低至中等水平抗性,对高效氯氰菊酯处于低水平抗性,对吡虫啉、噻虫嗪和噻虫胺处于敏感或低至中等水平抗性。当抗性现实遗传力(h^(2))为0.073,在不同的选择压力下(死亡率分别为50%,60%,70%,80%和90%),韭菜迟眼蕈蚊对灭蝇胺的抗性上升至10倍分别需要25.2,20.7,17.2,14.4和11.4代;采用LC_(15)和LC_(30)浓度灭蝇胺处理韭菜迟眼蕈蚊2龄幼虫后,F_(0)和F_(1)代的羽化率和单雌产卵量显著降低。【结论】韭菜迟眼蕈蚊对灭蝇胺具有较低的抗性风险,亚致死浓度灭蝇胺显著抑制韭菜迟眼蕈蚊的化蛹率、羽化率及单雌产卵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迟眼蕈蚊 抗药性监测 灭蝇胺 抗性风险 适合度代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褪黑素和棕榈酸处理对杧果叶片表皮蜡质的影响
9
作者 吴婧波 黄玉玉 +6 位作者 吴潇 王鹏 谷超 殷豪 齐开杰 詹儒林 张绍铃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5-1044,共10页
[目的]揭示外源试剂对杧果叶片蜡质合成的影响。[方法]以金煌和台农1号两个杧果品种盆栽苗为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的褪黑素(MT)、棕榈酸(PA)以及组合试剂喷施杧果叶片,利用氯仿提取叶片表皮蜡质,叶面积仪测量叶片表面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目的]揭示外源试剂对杧果叶片蜡质合成的影响。[方法]以金煌和台农1号两个杧果品种盆栽苗为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的褪黑素(MT)、棕榈酸(PA)以及组合试剂喷施杧果叶片,利用氯仿提取叶片表皮蜡质,叶面积仪测量叶片表面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叶片表皮蜡质的含量和化学组分。[结果]除100μmol·L^(-1)MT+200μmol·L^(-1)PA组合试剂处理后的金煌杧果叶片蜡质含量略有降低外,其他外源试剂处理组合均提高了两个杧果品种叶片表皮蜡质含量。100μmol·L^(-1)MT+200μmol·L^(-1)PA组合试剂处理对台农1号杧果叶片表皮蜡质含量提升效果最明显,是对照组的3.2倍,其中酯类化合物含量增加了11.95倍。150μmol·L^(-1)PA处理可提高金煌杧果叶片表皮蜡质中C28、C29和C32醛类以及热农1号杧果中萜类化合物的含量,使其蜡质含量分别提高了1.87和2.05倍。[结论]不同外源试剂处理可改变杧果叶片蜡质脂肪族化合物的碳链分布和萜类化合物含量,从而影响总含量的变化。100μmol·L^(-1)MT+200μmol·L^(-1)PA组合试剂对台农1号杧果叶片表皮蜡质含量的提升效果最显著,150μmol·L^(-1)PA对金煌和台农1号两个杧果品种叶片表皮蜡质含量的提升效果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叶片 外源试剂 表皮蜡质含量 化学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减少菜地土壤N_(2)O排放的潜力与机制
10
作者 田伟 程梓伦 +4 位作者 周琪 冷熠 韩召强 王金阳 邹建文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9-379,共11页
富含植物根际益生菌的生物有机肥替代矿质氮肥作为改善土壤质量和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被广泛推广。然而,目前尚缺乏生物有机肥对土壤氧化亚氮(N_(2)O)排放影响的综合评估。为了探究生物有机肥替代矿质氮肥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及... 富含植物根际益生菌的生物有机肥替代矿质氮肥作为改善土壤质量和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被广泛推广。然而,目前尚缺乏生物有机肥对土壤氧化亚氮(N_(2)O)排放影响的综合评估。为了探究生物有机肥替代矿质氮肥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及潜在微生物驱动机制,以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盆栽试验,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常规施肥,CF;富含芽孢杆菌的生物有机肥,BOF;经过γ射线灭菌的BOF,MBOF)下N_(2)O排放特征、小白菜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与CF处理相比,BOF可减少42.25%的N_(2)O排放,同时增加15.52%的小白菜生物+量。而与BOF处理相比,MBOF处理N_(2)O累积排放量增加7.22%。生物有机肥替代矿质氮肥降低了土壤NH4-N含量并提高了AOA-amoA+基因的丰度,BOF土壤中较低的NH4-N含量可能更有利于AOA主导氨氧化过程,导致单位N_(2)O-N排放的减少。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髌骨菌门(Patescibacteria)与N_(2)O排放呈正相关,与nosZⅡ功能基因丰度呈负相关,BOF处理下N_(2)O低排放可能与细菌共生网络中以Patescibacteria为代表的关键物种丰度增加有关。此外,土壤芽孢杆菌丰度与(AOA+AOB+nirK+nirS)/nosZⅠ值呈负相关,BOF处理中较高丰度的芽孢杆菌可能通过改变氮循环功能基因的丰度降低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N_(2)O/N_(2)产物比。由此可见,生物有机肥替代矿质氮肥是一种兼具增产和减少N_(2)O排放的环境友好型施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氧化亚氮 芽孢杆菌 温室蔬菜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芹种质资源的形态、花青素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
11
作者 张新圻 朱顺华 +3 位作者 钟秀来 罗庆 熊爱生 谭国飞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3,共9页
为了探究水芹花青素含量以及与其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关系,以‘南京八卦洲水芹’‘信阳水芹’‘韶关水芹’‘南京玄武水芹’和‘贵州七星关水芹’等5种水芹作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叶柄和茎中花青素含量,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12个与... 为了探究水芹花青素含量以及与其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关系,以‘南京八卦洲水芹’‘信阳水芹’‘韶关水芹’‘南京玄武水芹’和‘贵州七星关水芹’等5种水芹作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叶柄和茎中花青素含量,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12个与水芹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在叶柄和茎中的相对表达量。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八卦洲水芹’‘信阳水芹’‘南京玄武水芹’和‘贵州七星关水芹’茎中花青素含量高于叶柄中。OjCHI-2和OjAN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水芹花青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OjPAL、OjC4H和OjUFGT-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水芹花青素含量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芹 花青素 基因表达 含量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溶剂提取翠冠梨果皮蜡质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潇 胡杨 +6 位作者 蒙小玉 崔艳波 郎肖璇 齐开杰 张岩 张绍铃 殷豪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62-2573,共12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有机溶剂提取梨果皮蜡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比较和鉴定,以筛选出低毒、高效的果皮蜡质提取溶剂,替代传统毒性较高的提取溶剂——三氯甲烷,为梨果皮蜡质相关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方法】以翠冠梨成熟果实为试材,用三... 【目的】通过对不同有机溶剂提取梨果皮蜡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比较和鉴定,以筛选出低毒、高效的果皮蜡质提取溶剂,替代传统毒性较高的提取溶剂——三氯甲烷,为梨果皮蜡质相关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方法】以翠冠梨成熟果实为试材,用三氯甲烷(对照)和7种毒性相对较低的有机溶剂(碳酸二甲酯、乙醚、乙酸丁酯、丙酮、乙酸乙酯、甲醇、正己烷)分别提取果皮蜡质,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蜡质组分检测,比较不同有机溶剂的毒性与蜡质提取效果。【结果】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甲醇和乙醚的蜡质提取效果整体较差;乙酸丁酯提取效果好于三氯甲烷,且毒性为三氯甲烷的1/14,但其挥发性差;正己烷虽然毒性最低,对烷烃提取效果较好,但其对萜类物质的提取效果较差,且属易燃易爆危化品。因此,这4种有机溶剂均不宜作为改良溶剂。丙酮提取萜类化合物含量为三氯甲烷的3倍,因此可以用作果皮萜类化合物提取的改良溶剂;乙酸乙酯的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_(50))为5620 mg·kg^(-1),毒性为三氯甲烷的1/6,且蜡质提取效果优于三氯甲烷,可作为替代溶剂;而碳酸二甲酯的LD_(50)为13000 mg·kg^(-1),毒性仅为三氯甲烷的1/14,提取效果与三氯甲烷相当,可作为替代溶剂。【结论】丙酮是提取萜类的优势型溶剂,可作为改良溶剂。乙酸乙酯蜡质提取效果优于三氯甲烷和碳酸二甲酯,且毒性较低,可作为蜡质提取最优溶剂。筛选出来的溶剂将有助于植物表皮蜡质提取及相关组分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质 有机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酵温度下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JB1对发酵香肠的控胺效果
13
作者 秦善 曾宪明 +3 位作者 石洁 芮昕 姜梅 张秋勤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9-550,共12页
[目的]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JB1源自发酵香肠,具有降解生物胺的潜力,本试验旨在评价该菌株在发酵香肠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将L.plantarum JB1接种至香肠中,在不同的温度系统(20℃和35℃)中进行发酵,以不接种菌株自然发酵... [目的]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JB1源自发酵香肠,具有降解生物胺的潜力,本试验旨在评价该菌株在发酵香肠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将L.plantarum JB1接种至香肠中,在不同的温度系统(20℃和35℃)中进行发酵,以不接种菌株自然发酵组为对照组,测定接种、发酵、干燥及贮藏阶段发酵香肠的理化指标、感官品质及生物胺含量。[结果]接种L.plantarum JB1能快速降低香肠pH值至4.60左右,有效抑制肠杆菌生长达10^(3)CFU·g^(-1)以上,促进蛋白质降解,增加小肽和氨基酸氮含量,有利于产品干燥后形成良好的质构。主发酵温度从20℃提高至35℃有利于发酵香肠蛋白降解与质构提升,但也增加了生物胺含量,对照组总胺含量在干燥和贮藏阶段分别增加14.45和57.01 mg·kg^(-1)。与对照组相比,接种L.plantarum JB1对香肠中8种生物胺含量均有抑制作用,生物胺总量最高降解98.26 mg·kg^(-1),降解率超过30%。[结论]L.plantarum JB1具有稳定持续的降胺能力,尤其在高温发酵时既能提升产品品质又能有效控制生物胺的含量,可应用于低胺食品的发酵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胺 发酵香肠 植物乳杆菌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牛源产气荚膜梭菌分离株基因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4
作者 田睿 徐思翔 +10 位作者 谢烽 刘广锦 王刚 李庆霞 代蕾 谢国信 张琼文 陆亚警 王光文 王金秀 张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07-1715,共9页
本研究自猝死海南黄牛的组织器官中分离到2株A型产气荚膜梭菌,命名为ZWCP209和ZWCP210。基因组拼接结果显示其基因组大小处于3.4~3.5 Mb之间,tRNA和CDS数量稳定。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显示,测序菌株属于同种新ST型。从NCBI数据库中获取2... 本研究自猝死海南黄牛的组织器官中分离到2株A型产气荚膜梭菌,命名为ZWCP209和ZWCP210。基因组拼接结果显示其基因组大小处于3.4~3.5 Mb之间,tRNA和CDS数量稳定。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显示,测序菌株属于同种新ST型。从NCBI数据库中获取27株牛源产气荚膜梭菌的基因组,与测序分离株共同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共检测到13种耐药基因,其中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P)和tetB(P)的携带率最高(79.4%),值得关注的是,本研究中2株海南黄牛分离株均携带了7种以上的耐药基因,其中包括非兽用抗生素噁唑烷酮的耐药基因optrA。泛基因组分析结果显示以上菌株的基因组中共含有7 345个基因,核心基因数量占比22.94%;在核心基因组和plc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中,两海南黄牛分离株处于同一分支,并具有相同的毒力因子,具有极高的同源性。本研究为国内首次对海南黄牛产气荚膜梭菌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对牛产气荚膜梭菌病的防治与基因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黄牛 产气荚膜梭菌 分离鉴定 全基因组测序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Fe_(3)O_(4)分散液浸种对NaCl胁迫下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15
作者 陈思远 鲁尧 +5 位作者 武思凡 齐咏冰 郑青松 张馨月 赵文甲 陈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6-1178,共13页
为揭示纳米级Fe_(3)O_(4)(Fe_(3)O_(4)NPs)调控作物耐盐的效应和机理,采用共沉淀法成功合成10 nm粒径的Fe_(3)O_(4)NPs,并通过了表征分析和鉴定;进一步研究其0、1、10、50、100、200、300、400 mg·L^(-1)分散液浸种处理对NaCl胁迫... 为揭示纳米级Fe_(3)O_(4)(Fe_(3)O_(4)NPs)调控作物耐盐的效应和机理,采用共沉淀法成功合成10 nm粒径的Fe_(3)O_(4)NPs,并通过了表征分析和鉴定;进一步研究其0、1、10、50、100、200、300、400 mg·L^(-1)分散液浸种处理对NaCl胁迫下番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其抗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1 mg·L^(-1) Fe_(3)O_(4)NPs浸种明显降低番茄种子发芽、幼苗胚根和下胚轴生长,随着浸种浓度上升,其发芽逐步得到改善;100 mmol·L^(-1)NaCl胁迫下,200 mg·L^(-1)Fe_(3)O_(4)NPs浸种的种子发芽势和下胚轴长达到峰值,显著高于仅盐处理的对照。100 mmol·L^(-1) NaCl胁迫明显降低番茄种子成苗率、幼苗鲜物质量和含水量,1 mg·L^(-1)Fe_(3)O_(4)NPs浸种,导致其进一步降低,随着Fe_(3)O_(4)NPs浸种浓度上升,其数值逐渐上升,200 mg·L^(-1)Fe_(3)O_(4)NPs浸种的幼苗鲜物质量和含水量达到峰值,显著高于仅盐处理的对照。盐胁迫下,1 mg·L^(-1)Fe_(3)O_(4)NPs浸种的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上升,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随着Fe_(3)O_(4)NPs浸种浓度上升,SOD和POD酶活逐渐下降再逐渐回升,CAT酶活逐渐上升再回落,100~200 mg·L^(-1) Fe_(3)O_(4)NPs浸种的幼苗SOD和POD酶活、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2O×-)和过氧化氢(H2O_(2))含量均最低,而其CAT酶活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幼苗鲜物质量、成苗率与SOD和POD活性以及MDA和活性氧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在盐胁迫下Fe_(3)O_(4)NPs浸种处理的番茄种子萌发和成苗依赖于Fe_(3)O_(4)NPs不同浓度的调控特征,即1 mg·L^(-1) Fe_(3)O_(4)NPs浸种处理展示了进一步抑制的典型特征,其氧化胁迫加剧;而200 mg·L^(-1) Fe_(3)O_(4)NPs浸种处理表现为促进萌发、成苗和壮苗的显著作用,与其抗氧化得到明显改善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盐胁迫 纳米级Fe_(3)O_(4) 种子萌发 浸种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部分动物园与花鸟市场鹦鹉热衣原体病原学检测
16
作者 刘心仪 包银莉 +9 位作者 张释丹 陆浩天 文洪然 陈柳蓉 张钲浩 李金飞 陈蓉 刘燕 代蕾 刘广锦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6期50-55,共6页
为了解国内动物园与花鸟市场鸟群中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Cps)的流行现状,通过构建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江苏省和北京市3处采样点采集的168份禽鸟粪便样本进行了检测,并基于OmpA基因对阳性样本进行了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为了解国内动物园与花鸟市场鸟群中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Cps)的流行现状,通过构建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江苏省和北京市3处采样点采集的168份禽鸟粪便样本进行了检测,并基于OmpA基因对阳性样本进行了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在江苏省1处花鸟市场检出31份Cps阳性,个体阳性率为41.3%(31/75),在其他2处动物园采样点未检出阳性;阳性样品来自虎皮鹦鹉(23份)、牡丹鹦鹉(5份)、玄凤鹦鹉(2份)和珍珠鸟(1份)。在阳性样本中,共扩增出18个OmpA基因片段,其中16份样本的基因序列相同,与另外2份阳性样本序列不在同一分支,但所有阳性样本均属于基因A型。结果表明,花鸟市场存在较高的Cps流行风险,感染源较为集中。结果提示,各地应着重加强花鸟市场Cps流行的防控,严格落实相关监管措施,加强检疫监管,从而降低Cps传播率并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热衣原体 核酸检测 qPCR 基因进化树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莲ISSR-PCR体系的优化及后续亲缘关系鉴定
17
作者 杨志娟 李保豫 +3 位作者 王京华 金奇江 王彦杰 徐迎春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23-30,39,共9页
采用正交实验对睡莲的ISSR体系进行优化,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延药睡莲(海南)、延药睡莲(印度)、延药睡莲(越南)以及其他从国内外引进的29份睡莲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总体积为25μL(模板DNA浓度15 ng/μL、2×ES... 采用正交实验对睡莲的ISSR体系进行优化,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延药睡莲(海南)、延药睡莲(印度)、延药睡莲(越南)以及其他从国内外引进的29份睡莲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总体积为25μL(模板DNA浓度15 ng/μL、2×ES Taq Master Mix用量14μL、引物浓度1.0μmol/L、ddH_(2)O补齐)的睡莲ISSR-PCR体系为最优。使用延药睡莲等8份睡莲种质为材料,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了10条重复性强、多态性好的引物,并优化了退火温度。使用最优优化体系在32份睡莲种质资源中共扩增出154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条带数为15.4条,多态性条带149条,多态性比例为96.9%;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Ⅰ)为0.4582,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2.000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5064,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001,遗传距离在0.0355~0.7908。基于遗传距离构建聚类分析图,对海南延药睡莲和其他31种睡莲的亲缘关系进行了说明,在进化距离为0.2时可将实验材料分为三类。研究结论阐明了不同种质间的亲缘关系,可为后续睡莲的群体遗传分析奠定实验基础,并为亲缘关系的鉴定和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药睡莲 ISSR-PCR体系优化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照管、家庭禀赋与女性非农就业——基于CFPS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纪琴 Kipkogei Shadrack +1 位作者 韩冰 苗欣茹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249-256,共8页
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儿童照管对女性非农就业的影响,并探究了家庭禀赋缓解两者间的阻碍作用。结果表明,儿童照管对农村女性非农就业具有重要且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家庭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可以部分减少农村女性照管... 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儿童照管对女性非农就业的影响,并探究了家庭禀赋缓解两者间的阻碍作用。结果表明,儿童照管对农村女性非农就业具有重要且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家庭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可以部分减少农村女性照管儿童的成本,有助于缓解这一抑制作用。另外,从农村女性年龄、儿童年龄和儿童白天的照管方角度展开异质性分析,再一次证明儿童照管对农村女性非农就业的阻碍作用。这一结果反映了现阶段中国农村依旧存在部分因需要照管儿童而未进入非农就业市场的农村女性劳动力,而提升家庭禀赋则有利于将这些重要劳动力从中释放出来,对调整劳动力市场结构、提高家庭经济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及农村女性寻找家庭和工作的平衡点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照管 家庭禀赋 农村女性 非农就业 劳动力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医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报告规范指南(STROBE-Vet)核心内容及意义
19
作者 唐浩 杨宏琳 +3 位作者 刘瀚泽 沈朝建 徐全刚 蔡畅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9期1-8,共8页
兽医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报告规范指南(STROBE-Vet)是在医学STROBE基础上,针对动物医学研究特点进行了扩展与修订,旨在提升动物医学领域观察性研究报告的质量与透明度,从而促进对研究优劣和普适性的系统性评价。该指南由多国专家于2016... 兽医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报告规范指南(STROBE-Vet)是在医学STROBE基础上,针对动物医学研究特点进行了扩展与修订,旨在提升动物医学领域观察性研究报告的质量与透明度,从而促进对研究优劣和普适性的系统性评价。该指南由多国专家于2016年制定,提出了涵盖动物健康、生产、福利与食品安全等领域的22项条目核对清单。本文介绍了STROBE-Vet的结构与核心内容,并探讨其在动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STROBE-Vet在优化研究设计、推动证据转化和促进国际规范接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将STROBE-Vet纳入研究设计与报告流程、相关课程教学内容,并作为期刊投稿规范,全面提升我国兽医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的规范性和科学支撑能力,推进我国动物医学研究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流行病学 报告规范 观察性研究 研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观赏植物不同种植组合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 被引量:8
20
作者 迟明宏 刘敏 +3 位作者 徐迎春 金奇江 王小文 王彦杰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6-647,共12页
【目的】以适应性较强的挺水、浮水、沉水等观赏植物为试材,研究不同组合的水生观赏植物对不同质量浓度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方法】从2020年4月下旬开始,以挺水植物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水葱Scirpus... 【目的】以适应性较强的挺水、浮水、沉水等观赏植物为试材,研究不同组合的水生观赏植物对不同质量浓度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方法】从2020年4月下旬开始,以挺水植物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水葱Scirpus validus,浮水植物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睡莲Nymphaea tetragon,沉水植物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进行不同种植组合处理,比较这些组合处理植物在低、中、高3种不同质量浓度(3种实验水体的总磷、总氮、氨态氮、化学需氧量分别为:2.00、0.20、0.67、20.00 mg·L^(-1);10.00、1.00、3.34、50.00 mg·L^(-1);20.00、2.00、6.67、100.00 mg·L^(-1))的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生长情况以及去除总磷、总氮、氨氮及降低化学需氧量等的水体净化效果。【结果】①总体来看,水葱在低质量浓度富营养化水体中长势较好,而千屈菜、黄菖蒲在中、高质量浓度处理下比低质量浓度处理下长势好;荇菜长势快,优于睡莲,但可能会影响组合配植植物的生长,而金鱼藻在与荇菜组合时长势弱于与睡莲组合。②总磷去除效果:在低质量浓度处理中,水葱+睡莲+金鱼藻组在前期对富营养水体总磷去除能力较强,去除率达47.57%;黄菖蒲+睡莲+金鱼藻的组合在后期净化效果最好,35 d时最高总磷去除率达74.59%;高质量浓度处理中,黄菖蒲+睡莲+金鱼藻组与水葱+睡莲+金鱼藻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③总氮去除效果:在低质量浓度处理中,水葱所在的2个植物组合去除效果较好,总氮去除率均在30.00%以上;中质量浓度处理中,水葱+睡莲+金鱼藻组效果较好;黄菖蒲+睡莲+金鱼藻在低、中、高3种质量浓度处理中都有不错的净化效果。④氨氮去除效果:在低质量浓度处理中,水葱+荇菜+金鱼藻组去除氨氮效果最好,去除率达14.03%;中质量浓度处理中,千屈菜+睡莲+金鱼藻组净化效果最好,最高去除率达4.09%;高质量浓度处理中,黄菖蒲+睡莲+金鱼藻组和水葱+睡莲+金鱼藻组综合净化效果最好。⑤化学需氧量去除效果:在低质量浓度处理中,水葱+睡莲+金鱼藻组去除化学需氧量综合净化效果最好,去除率达108.33%;黄菖蒲+睡莲+金鱼藻组在低、中、高3种质量浓度处理下都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去除率分别为115.00%、46.00%、41.50%。【结论】结合各组合的景观应用价值分析,最终得出黄菖蒲+睡莲+金鱼藻组在不同质量浓度富营养化水体中均有良好的净化效果,且具有较高的景观应用价值,是最佳的种植组合。图4表6参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富营养化 植物组合 水体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