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轮廓优化技术在乳腺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兵 沈君姝 +2 位作者 朱锡旭 武新虎 高淑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52-1056,共5页
目的放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有助于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和器官。文中探讨乳腺癌放疗采用正向IMRT计划的方法和规律。方法总结152例乳腺癌患者行IMRT的计划设计... 目的放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有助于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和器官。文中探讨乳腺癌放疗采用正向IMRT计划的方法和规律。方法总结152例乳腺癌患者行IMRT的计划设计方案,均采用基于轮廓优化技术,根据靶体积和危及器官预设不同射束的主野形状,手工补野,正向优化设计完成IMRT计划。结果剂量分布及剂量体积直方图满足临床要求,计划大体肿瘤体积(planning gross tumor vol-ume,PGTV)(38/45)的D95≥60 Gy,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45/45)的V95≥60 Gy,临床靶体积(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125/152)的V95≥50 Gy,患侧肺(100/152)的D20≤20 Gy,健侧乳腺平均剂量5.2 Gy;子野数18~45,平均值32,中位数26;总跳数380.5~750.2,平均值480.8,中位数455.4;2007年12月之前的64例患者单次治疗时间没有统计,之后的88例患者,单次治疗时间12.9~28.3 min,平均值17.2 min,中位数16.5 min。结论 IMRT技术给乳腺癌的放疗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和理念,基于轮廓正向优化技术运用得当,可得到与逆向优化相当的剂量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调强放疗 轮廓优化技术 正向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对鼻咽癌放疗后张口困难的防治 被引量:6
2
作者 朱巧凤 张瑞忠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78-279,共2页
关键词 康复训练 鼻咽癌 放疗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轮廓优化技术在鼻咽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兵 朱锡旭 +2 位作者 於文雪 沈君姝 罗立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98-902,共5页
目的:研究鼻咽癌根治性放疗采用正向调强计划的方法和规律。方法:总结2005年3月~2010年8月共92例鼻咽癌患者行根治性调强放疗的计划设计方案,均采用基于轮廓优化技术,根据靶体积和危及器官预设不同射束的主野形状,手工补野,正向优化设... 目的:研究鼻咽癌根治性放疗采用正向调强计划的方法和规律。方法:总结2005年3月~2010年8月共92例鼻咽癌患者行根治性调强放疗的计划设计方案,均采用基于轮廓优化技术,根据靶体积和危及器官预设不同射束的主野形状,手工补野,正向优化设计完成调强计划。结果:剂量分布及剂量体积直方图满足临床要求,PGTVnx(92/92)的D95≥70 Gy,PTV1(85/92)的D95≥60 Gy,PTV2(82/92)的D95≥54 Gy,脊髓最大剂量≤45 Gy(90/92);子野数29~65,平均值39,中位数41;总跳数586.9~1 050.7,平均值720.5,中位数758.6;2006年10月之后的65例患者单次治疗时间为11.6~23.5 min,平均值15.7 min,中位数16.5 min。结论:调强放疗技术给鼻咽癌的放疗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和理念,基于轮廓正向优化技术运用得当可以得到与逆向优化相当的剂量分布,并且有效地降低了总跳数和治疗时间,提高了治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根治性调强放疗 轮廓优化技术 正向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肿瘤放疗个性化口腔定位支架的设计与制作 被引量:9
4
作者 陈枫 朱锡旭 +7 位作者 臧圣奇 穆睿 朱磊 史小蕾 张朦 袁喜 沈君姝 金磊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过程中使用口腔支架能有效减少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降低口腔黏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病率,但目前支架的设计与制作工艺尚未有报道。文中旨在为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设计制作个性化口腔定位支架,使部分正常组织远离放疗... 目的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过程中使用口腔支架能有效减少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降低口腔黏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病率,但目前支架的设计与制作工艺尚未有报道。文中旨在为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设计制作个性化口腔定位支架,使部分正常组织远离放疗靶区并保持精确可重复的稳定位置,有效减低受照剂量。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8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放疗科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初治患者9例。根据患者肿瘤位置和放疗计划的不同,采用取模、制作蜡型、充塑抛光等活动义齿制作工艺,制作出符合患者口腔条件的个性化口腔定位支架。结果成功研究制作出2种口腔定位支架,开口压舌支架和开口推舌支架。开口压舌支架由压舌板和开口堤2部分组成,支架置入口内后,患者上下颌牙颌面与开口堤上下颌接触面切迹完全吻合,打开患者咬合,上下颌间形成空腔,舌体始终处于压舌板下,可直视患者悬雍垂和咽后壁。开口推舌支架由向后向上推舌板和开口堤2部分组成。佩戴口腔支架后患者舌体,口底,下颌骨等软硬组织离放疗高剂量区距离较未佩戴支架时远。结论研究制作的个性化口腔支架能实现精确定位并有效减少肿瘤周围部分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有利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放射疗法 个性化口腔定位支架 开口压舌支架 开口推舌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口腔定位支架在头颈部肿瘤患者调强放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枫 朱磊 +7 位作者 朱锡旭 张朦 臧圣奇 穆睿 沈君姝 周晗 史小蕾 金磊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91-494,共4页
目的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常出现口腔黏膜炎、口干、疼痛吞咽困难等口腔并发症。文中旨在探讨鼻咽癌放疗患者应用个性化口腔定位支架,对于将正常组织推离高剂量靶区并保持精确可重复的稳定位置,进而达到保护肿瘤周围口腔正常组织的作用。... 目的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常出现口腔黏膜炎、口干、疼痛吞咽困难等口腔并发症。文中旨在探讨鼻咽癌放疗患者应用个性化口腔定位支架,对于将正常组织推离高剂量靶区并保持精确可重复的稳定位置,进而达到保护肿瘤周围口腔正常组织的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同年8月期间于南京总医院放疗科接受治疗的初治鼻咽癌患者15例,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采用调强放疗(IMRT)。试验组患者制作个性化口腔定位支架,并在放疗期间佩戴;对照组无处理。待放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靶区(CTV)和口腔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左侧腮腺平均受照剂量分别为(2 223.56±294.55)和(2 900.56±374.66)c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7,P=0.002);右侧腮腺平均受照剂量分别为(2 284.96±256.67)和(2 994.67±339.26)c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12,P=0.001)。2组患者CTV平均受照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42.83±135.99)cGy vs(6221.83±173.31)cGy,t=0.971,P=0.349]。结论佩戴个性化口腔定位支架的鼻咽癌放疗患者在调强放疗时可保持上下颌处于精确可重复的稳定位置,并在不影响临床靶区放疗效果的同时减少双侧腮腺的受照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调强放疗 个性化口腔定位支架 口干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放疗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6
作者 孟亚秋 徐晓帆 +3 位作者 顾军 吴波 朱锡旭 管晓翔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4-536,共3页
0引言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1]。在欧美国家及我国大中型城市的调查中发现,乳腺癌的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近年来,保乳手术已成为早期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方法,术后需结合放疗也已成为共识。多家机构对保乳手... 0引言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1]。在欧美国家及我国大中型城市的调查中发现,乳腺癌的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近年来,保乳手术已成为早期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方法,术后需结合放疗也已成为共识。多家机构对保乳手术后乳腺癌的复发模式进行研究认为,保乳手术后乳腺癌的局部复发以靠近肿瘤床的部位为主[2-3]。因此,针对邻近肿瘤床的保乳术后乳腺癌主要复发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手术 术中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在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王磊 朱锡旭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654-657,共4页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5年生存率<5%。胰腺癌高死亡率原因之一是多数患者临床确诊时多为晚期。目前约有70%~80%的恶性肿瘤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治疗,射波刀是治疗胰腺癌的一种方法。文中从射波刀的特点、射波刀治疗胰腺癌的金标植入、临床...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5年生存率<5%。胰腺癌高死亡率原因之一是多数患者临床确诊时多为晚期。目前约有70%~80%的恶性肿瘤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治疗,射波刀是治疗胰腺癌的一种方法。文中从射波刀的特点、射波刀治疗胰腺癌的金标植入、临床应用、治疗剂量及射波刀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波刀 胰腺癌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波刀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沈泽天 武新虎 +3 位作者 李兵 沈君姝 高淑萍 朱锡旭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89-594,共6页
背景与目的:射波刀(CyberKnife)是一种肿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SRS/SRT)领域的新技术,具有同步呼吸追踪、实时影像引导、无框架定位及高精确度等优势,近年来已被应用在全身肿瘤的治疗上。本文回顾性分析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局部晚... 背景与目的:射波刀(CyberKnife)是一种肿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SRS/SRT)领域的新技术,具有同步呼吸追踪、实时影像引导、无框架定位及高精确度等优势,近年来已被应用在全身肿瘤的治疗上。本文回顾性分析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2009年03月—2010年08月,接受射波刀治疗的局部晚期胰腺癌32例,年龄45~79岁,临床分期Ⅱ期12例,Ⅲ期20例;胰头癌19例,胰体尾癌13例。胰腺癌计划靶体积29~124 cm3,中位52 cm3,计划靶体积为肿瘤体积外放2~3 mm,分割3~6次,总剂量40~55 Gy,中位剂量45 Gy,72%等剂量面必须包括95%以上计划靶体积。32例患者全部采用肿瘤内植入金标的同步呼吸追踪技术(Synchrony),治疗后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治疗耐受性良好,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随访时间4~30个月(中位时间16个月),12例患者存活,CT复查结果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17例,稳定(SD)6例,进展(PR)2例,有效率(CR+PR)为74.2%,1年生存率为53.1%。无3级血液学毒性及4级非血液学毒性发生。结论:采用射波刀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近期疗效显著,安全性好,远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波刀 局部晚期胰腺癌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64层CT的质量控制检测 被引量:9
9
作者 郑玲 王朋 +2 位作者 李林 杨刚 周长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8-620,共3页
目的目前CT的质量控制方法主要针对于单源CT。本研究通过西门子双源64层CT的实际质量控制操作,探讨日常工作中64层CT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使用美国模体实验室Catphan500CT的检测模体和瑞典Barracuda X线机多功能质量检测仪对64层CT的层... 目的目前CT的质量控制方法主要针对于单源CT。本研究通过西门子双源64层CT的实际质量控制操作,探讨日常工作中64层CT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使用美国模体实验室Catphan500CT的检测模体和瑞典Barracuda X线机多功能质量检测仪对64层CT的层厚、空间分辨力、密度分辨力、CT值线性、均匀性、噪声和CT剂量指数(computed tomo-graphy dose index,CTDI)进行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分析,现阶段辐射剂量在正常范围内(F=34.362,P<0.05),常规算法下空间分辨率为8~9 LP/cm,密度分辨率为3@0.5%~3@0.3%;CT线性为1.56E-0.4至1.68E-0.4,均匀性为2.0 Hu;噪声为0.19~0.39。所测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所检双源CT各指标均合格。结论通过对噪声、CT线性、对比度分辨率等图像性能参数的检测可有效保证系统性能良好和维持最优化的图像质量。对CT剂量的检测,可及时了解辐射危险水平,进而优化扫描方案,在保证诊断的前提下降低患者受照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质量控制 剂量指数 检测方法 Catphan 5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波刀治疗3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0
作者 吕艳玲 王振 +5 位作者 朱锡旭 沈泽天 袁冬梅 缪小辉 施毅 宋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29-334,共6页
背景与目的射波刀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具有大剂量、高精度和周围受照射的正常组织或是重要器官的范围小等优点,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射波... 背景与目的射波刀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具有大剂量、高精度和周围受照射的正常组织或是重要器官的范围小等优点,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射波刀(Cyberknife)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2009年3月-2010年3月间,我们应用射波刀治疗31例(34个肿瘤病灶)临床III期-IV期的周围型NSCLC患者,其中III期5例,IV期26例,腺癌15例,鳞癌12例,大细胞癌1例,腺鳞癌2例,不确定NSCLC1例。28例患者联合了化疗。平均肿瘤体积67.2cm3,处方总剂量36Gy-60Gy,分割2次-5次。等计量线65%-85%。治疗后1-2个月复查胸部CT,观察近期疗效,每3个月随访一次。结果 2例完全缓解,16例部分缓解,7例稳定,6例进展,总体有效率达58%,疾病控制率为81%。所有患者治疗耐受性良好,最主要的不良反应表现为乏力,无4级或是4级以上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射波刀治疗晚期NSCLC安全性好,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轻,患者易耐受。但是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波刀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耐药机制及耐药后治疗策略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静 武新虎 朱锡旭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59-863,共5页
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肺癌分子发病机制的研究,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为靶点的分子靶向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中独领风骚。其中,以吉非替尼和厄... 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肺癌分子发病机制的研究,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为靶点的分子靶向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中独领风骚。其中,以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为代表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为部分NSCLC患者带来了显著疗效。EGFR突变的患者对EGFR-TKI治疗敏感、疗效显著,但无论近期疗效如何,最终患者都不可避免的产生耐药及病情进展。因此,了解EGFR-TKI耐药机制有利于指导临床。文中综述了近年来NSCLC耐药机制的新进展及耐药后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非小细胞肺癌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耐药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波刀联合EGFR-TKI治疗2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振 朱锡旭 +4 位作者 武新虎 沈泽天 王磊 李静 刘志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7-362,共6页
目的射波刀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效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 目的射波刀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效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现已证实为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有效药物。文中探讨射波刀联合EGFR-TKI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 24例晚期NSCLC患者经CT模拟定位,MultiPlan计划系统设计治疗计划,其中10例采用肿瘤内植入金标的呼吸同步追踪技术(synchrony)、14例采用肺追踪技术行射波刀治疗,平均肿瘤体积为33.5 cm3,治疗次数为2~5次,处方剂量为36~60 Gy,中位生物等效剂量为115.5 Gy。射波刀治疗开始以前口服EGFR-TKI,并于射波刀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继续维持治疗。结果 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耐受性良好,中位随访14月中症状改善率为61%,疾病控制率为62.5%,局部控制率为75%。中位生存期为9月,1年生存率为66.7%。射波刀治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乏力,EGFR-TKI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及口腔溃疡。结论射波刀联合EGFR-TKI治疗晚期NSCLC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治疗早期不良反应少。晚期的不良反应及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射波刀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兆峰 潘灏 +5 位作者 易俊 沈勤 朱锡旭 王锐 宋勇 印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0-72,共3页
0引言肺癌是发病率第二、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30%左右的新发肺癌患者伴有脑转移,总发生率达50%,且单发更常见。肺癌合并脑转移自然生存期约2个月左右,部分患者以神经系统相关不适为首诊主诉,且起病急骤,预后差。中国医师协会肿... 0引言肺癌是发病率第二、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30%左右的新发肺癌患者伴有脑转移,总发生率达50%,且单发更常见。肺癌合并脑转移自然生存期约2个月左右,部分患者以神经系统相关不适为首诊主诉,且起病急骤,预后差。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的《中国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 2017年版)》及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2017年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是指导临床医师规范化诊治肺癌脑转移的主要依据。基于全身治疗(化疗或靶向)基础上联合放疗或手术的多学科联合治疗是肺癌脑转移的主要治疗原则。现介绍1例以MDT模式诊治的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患者的诊治过程,以期为此类疾病的诊治提供模式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手术 多学科协助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叠体积直方图描述子的计算方法和其在鼻咽癌IMRT计划检索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东东 周正东 +3 位作者 宋威 李兵 沈君姝 朱锡旭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3-378,共6页
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制定效率不高、难以保证治疗计划的高质量是目前调强放射治疗技术中一直存在的问题之一,基于形状的IMRT计划检索技术为缩短IMRT计划制定周期、提高放射治疗计划质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本研究建立了一种适用于IMR... 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制定效率不高、难以保证治疗计划的高质量是目前调强放射治疗技术中一直存在的问题之一,基于形状的IMRT计划检索技术为缩短IMRT计划制定周期、提高放射治疗计划质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本研究建立了一种适用于IMRT计划检索的重叠体积直方图(OVH)形状关系的关系描述算子,提出一种基于Matlab的计算方法。利用一例临床实际的鼻咽癌病例分析了OVH描述子的描述特性,利用22例临床鼻咽癌IMRT计划研究了其形状关系检索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OVH描述子能够简洁的描述放疗三维场景中靶区和危及器官间的三维形状关系特征,并且能够有效检索出相似度较高的一组形状,适合于基于形状的IMRT计划检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体积直方图 形状关系描述算子 调强放射治疗 放疗计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婴幼儿头颅70kV CT扫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昂 罗松 +3 位作者 沈君姝 郭辉 潘永泉 曹新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24-1427,共4页
目的探讨模拟婴幼儿头颅70kVCT扫描条件下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选用CPT500模体,分别于70kV及120kV、150-500mAs条件下进行扫描,测量其低对比度模块中对比度为1.0%、直径为15mrrl的圆柱体的CNR和cTDIv01值,分析两者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模拟婴幼儿头颅70kVCT扫描条件下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选用CPT500模体,分别于70kV及120kV、150-500mAs条件下进行扫描,测量其低对比度模块中对比度为1.0%、直径为15mrrl的圆柱体的CNR和cTDIv01值,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对图像的低对比可探测能力(LCD)进行评分。对70kV、150~500mAs测得的每组图像的CNR和LCD评分与婴幼儿头颅常规扫描条件(120kV、200rflAs)图像的差异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当管电压为70kV及120kV时,图像CNR与cTDIvol呈线性正相关性(r=0.96、0.94,P〈0.001);当管电流设置为150-400mAs时,70kV与常规扫描条件图像的cNR及LCD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当管电流设置为450-500mAs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70kV、450-500mAs扫描条件可得到与传统的120kV、200mAsCT扫描相似的图像质量,前者辐射剂量明显降低,适用于婴幼儿头颅CT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婴儿 儿童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波刀治疗脊柱转移瘤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初步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志冰 武新虎 +2 位作者 姜万荣 沈泽天 朱锡旭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1-604,共4页
目的脊柱转移是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常见部位,脊柱转移患者常常伴有明显的背部疼痛及感觉、运动障碍,是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拟评估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3月至2... 目的脊柱转移是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常见部位,脊柱转移患者常常伴有明显的背部疼痛及感觉、运动障碍,是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拟评估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行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脊柱转移瘤患者24例,治疗病灶38处,其中颈椎4处,胸椎21处,腰椎9处,骶椎4处,有放疗史患者9例。比较治疗前后的疼痛缓解等情况,定期随访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在随访12.5个月后(1~25月),生存18例,90%的患者疼痛治疗有效,随访期间内未见放射性脊髓病的发生。结论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脊柱转移瘤是安全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波刀 放射外科 脊柱转移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热疗对肺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鹿红 陈龙邦 +2 位作者 臧静 管小翔 李兵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研究低温热疗(≤42℃)对肺腺癌细胞株SPC A 1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对生长周期的影响。 方法: 集落形成率实验观察低温热疗的放射增敏作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生长周期的变化。 结果:单纯放射时细胞的 Do、Dq值分别为1.693、2.4... 目的:研究低温热疗(≤42℃)对肺腺癌细胞株SPC A 1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对生长周期的影响。 方法: 集落形成率实验观察低温热疗的放射增敏作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生长周期的变化。 结果:单纯放射时细胞的 Do、Dq值分别为1.693、2.453Gy,放射合并41.5℃加热时Do、Dq值分别为1.390、1.426Gy,热增敏比为1.218。放 射及热放射后细胞周期出现了再分布。未处理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到S期细胞比例为14.81%,照射6Gy后48、72h 分别为18.80%和31.91%;照射后立即41.5℃加热1h,48、72h的S期细胞分别为5.89%和9.08%。 结论:低 温热疗对肺腺癌细胞系有放射增敏作用,低温热疗能去除放射引起的细胞S期阻滞,其机制可能与加热抑制了肿 瘤细胞对放射所致亚致死损伤和潜在致死损伤的修复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热疗 放射敏感性 肺腺癌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肿瘤的磁共振质子波谱特征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锡旭 郑玲 +4 位作者 李林 卢光明 王俊鹏 王汉东 田建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10期890-893,共4页
目的 :研究颅脑肿瘤的磁共振质子波谱 (1HMRS)的表现及其临床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6 0例行1HMRS检查的不同组织类型来源颅脑肿瘤患者 ,术后均经病理明确诊断 ,观察和测量肿瘤和对侧正常组织的N 乙酰天冬氨酸 (NAA)、肌酐 (Cr)、胆碱 (... 目的 :研究颅脑肿瘤的磁共振质子波谱 (1HMRS)的表现及其临床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6 0例行1HMRS检查的不同组织类型来源颅脑肿瘤患者 ,术后均经病理明确诊断 ,观察和测量肿瘤和对侧正常组织的N 乙酰天冬氨酸 (NAA)、肌酐 (Cr)、胆碱 (Cho)、乳酸 脂质 (Lac Lip)峰值 ,计算肿瘤NAA/Cr、Cho/Cr、NAA/Cho以及肿瘤NAA/正常NAA、肿瘤Cho/正常Cho、肿瘤Cr/正常Cr的比率。 结果 :颅脑肿瘤Cr下降 ,Cho升高 ,但不同组织类型肿瘤的Cr、Cho变化无显著差异。脑肿瘤NAA下降明显 ,其中不同组织类型中脑膜瘤、胶质瘤、淋巴瘤相比变化无显著差异 ,但均明显低于听神经瘤和转移瘤 (P <0 .0 5 )。胶质瘤的NAA/Cr明显低于转移瘤和听神经瘤 ,P值分别为 0 .0 14、0 .0 2 7。各肿瘤的Cho/Cr无显著差异。 结论 :1HMRS是研究肿瘤代谢的有效方法 ,肿瘤NAA/正常N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鉴别诊断 磁共振 波谱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MV X线致大鼠海马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丹明 武新虎 朱锡旭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502-505,共4页
目的:从基因水平上研究用6MV X射线照射治疗后,海马神经细胞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用分割剂量为2 Gy/次,50 Gy/25次6MV X射线对SD成年大鼠进行全脑照射后,以穿梭箱法分别测试其学习和记忆能力。活杀大鼠,取出海马,分别提取假照射组和照... 目的:从基因水平上研究用6MV X射线照射治疗后,海马神经细胞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用分割剂量为2 Gy/次,50 Gy/25次6MV X射线对SD成年大鼠进行全脑照射后,以穿梭箱法分别测试其学习和记忆能力。活杀大鼠,取出海马,分别提取假照射组和照射组大鼠海马mRNA,经逆转录为cDNA后用Cy3、Cy5两种物质荧光标记,获得两组动物来源的cDNA探针,与2张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结果由扫描仪扫描并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X射线导致SD成年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显著降低。②与假照射组相比,有43条基因发生明显变化,其中28条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15条明显下降,其他基因无显著变化。③在表达异常的基因中,有17条是已有报道的功能基因,其余则为新筛选出的基因种类。结论:电离辐射对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到众多的信号转导分子,并与线粒体功能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基因芯片 学习和记忆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骨母细胞瘤伴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建平 冯林春 鹿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骨母细胞瘤 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 儿童 骨骼肿瘤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