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波刀放射外科治疗肺部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朱锡旭 李兵 +1 位作者 武新虎 沈泽天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71-374,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射波刀(cyberknife,CK)放射外科治疗肺部肿瘤的临床结果,评估CK治疗肺部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CK治疗肺肿瘤患者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19~90岁,平均年龄为68岁。金标跟踪23例,肺跟踪27例。31例肺部肿瘤有明确... 目的回顾性分析射波刀(cyberknife,CK)放射外科治疗肺部肿瘤的临床结果,评估CK治疗肺部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CK治疗肺肿瘤患者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19~90岁,平均年龄为68岁。金标跟踪23例,肺跟踪27例。31例肺部肿瘤有明确的组织学诊断,19例无组织学诊断。30例患者曾接受过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20例患者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结果 CK治疗3个月和6个月的肿瘤局部控制率均为100%,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分别为11.1%和21.1%。CK治疗最常见的不适反应为乏力,根据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np,RTOG)分类,Ⅰ级3例,Ⅱ级1例,无Ⅲ级以上毒性。金标植入引起患者气胸4例,占17.4%;RTOG分类Ⅰ级3例,Ⅱ级1例。结论 CK治疗肺部肿瘤是安全、有效的,可获得较好的肿瘤控制率,但远期效果还需要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肿瘤 射波刀 放射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患者的固定技术与摆位 被引量:15
2
作者 鄂丽萍 李兵 熊晓斌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11期1042-1043,共2页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体位固定 摆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全身肿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射波刀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兵 鹿红 朱锡旭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435-439,共5页
传统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要用螺钉将金属定位框架固定在患者颅骨,利用三维集束单次大剂量照射颅内病变,以达到不开颅的手术效果。美国Accuray公司研制的射波刀系统,作为新一代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具有实时影像引导及同步动态追... 传统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要用螺钉将金属定位框架固定在患者颅骨,利用三维集束单次大剂量照射颅内病变,以达到不开颅的手术效果。美国Accuray公司研制的射波刀系统,作为新一代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具有实时影像引导及同步动态追踪的优势,无需有创的定位框架,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的应用,从头颈部肿瘤延伸至脊椎以及全身其他部位的肿瘤。文中对射波刀系统的配置、技术特点、治疗流程以及射波刀在颅内外良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作一系统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射波刀 无框架 全身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志冰 朱锡旭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93-996,共4页
恶性肿瘤最常见的骨转移是脊柱转移,在癌症患者中,发生脊柱转移占40%。传统放疗在脊柱转移瘤的治疗中一直居主导地位,随着综合治疗措施的日趋完善,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常规放射治疗后复发问题渐渐引起重视。立体定向放射... 恶性肿瘤最常见的骨转移是脊柱转移,在癌症患者中,发生脊柱转移占40%。传统放疗在脊柱转移瘤的治疗中一直居主导地位,随着综合治疗措施的日趋完善,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常规放射治疗后复发问题渐渐引起重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作为一种新的治疗脊柱转移瘤的方式,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中就脊柱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发展及常用设备、适应证、临床应用效果、剂量分割模式及安全性等方面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脊柱转移瘤 射波刀 伽马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兵 朱锡旭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7期647-650,共4页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三大主要手段之一。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3DCRT)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技术的诞生和发展 ,标志着肿瘤放射治疗进入了“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治疗”为特征的时代。作者就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质子治疗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转移瘤应用头模立体定向分次放射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鄂丽萍 李兵 武新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555-555,共1页
关键词 脑转移瘤 立体定向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治疗高能光子束吸收剂量不同测定规程的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兵 熊晓斌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31-333,共3页
目的 :介绍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 (AAPM)最新颁布的高能光子束吸收剂量的测定规程。 方法 :以我院实际使用的剂量仪和电离室按照第 3代规程中推荐的方法测定医用直线加速器 6 MV高能光子束的吸收剂量。 结果 :新规程与第 1代规程比较... 目的 :介绍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 (AAPM)最新颁布的高能光子束吸收剂量的测定规程。 方法 :以我院实际使用的剂量仪和电离室按照第 3代规程中推荐的方法测定医用直线加速器 6 MV高能光子束的吸收剂量。 结果 :新规程与第 1代规程比较的差异在 3%左右 ,与第 2代规程相比 ,差异 <1%。 结论 :新一代规程理论严谨 ,表达简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剂量 测定规程 光子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中主要护理问题及对策
8
作者 鄂丽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479-480,共2页
关键词 肿瘤 放射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波刀治疗颅内病变的初步体会 被引量:5
9
作者 鹿红 李兵 +4 位作者 朱锡旭 武新虎 沈泽天 高淑萍 彭家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18-1320,共3页
目的:介绍射波刀治疗颅内病变的技术、经验及技巧。方法:45例颅内肿瘤或病变经CT1mm层厚定位扫描,其中40例另行3mm层厚MRI扫描以与CT图像融合,MultiPlan计划系统设计治疗计划,采用6维颅骨追踪技术行射波刀治疗,中位治疗次数3(2~5),中... 目的:介绍射波刀治疗颅内病变的技术、经验及技巧。方法:45例颅内肿瘤或病变经CT1mm层厚定位扫描,其中40例另行3mm层厚MRI扫描以与CT图像融合,MultiPlan计划系统设计治疗计划,采用6维颅骨追踪技术行射波刀治疗,中位治疗次数3(2~5),中位处方剂量24Gy(15~35Gy)。结果: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经3~9个月随访,CR12例,PR28例,SD4例,PD0例,1例失访,总有效率88.9%。2例RTOG急性放射损伤2级,6例RTOG/EORTC晚期放射损伤1级。结论:颅内病变射波刀治疗适应证广泛,具备无创、疗程短、精度高、剂量跌落快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波刀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颅内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穿孔素N端肽段的放射诱导表达研究
10
作者 张蕾 李芳秋 +1 位作者 韩艳玲 朱锡旭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03-406,408,共5页
目的:构建人穿孔素N端(hPFN-N)的真核放射诱导表达载体,并在放射诱导条件的刺激下研究hPFN-N的表达产物(rhPFN-N)在肺癌细胞SPC-A1中的分布及其对该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以克隆有hPFN全长cDNA序列的载体pcDNA3·1(+)/hPFN为模... 目的:构建人穿孔素N端(hPFN-N)的真核放射诱导表达载体,并在放射诱导条件的刺激下研究hPFN-N的表达产物(rhPFN-N)在肺癌细胞SPC-A1中的分布及其对该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以克隆有hPFN全长cDNA序列的载体pcDNA3·1(+)/hPFN为模板,用PCR扩增hPFN-N,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含放射诱导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Egr-1中,以重组体稳定转染SPC-A1细胞,经过X射线的放射诱导后,应用RT-PCR、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hPFN-N蛋白的表达,用MTT法测定该蛋白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真核放射诱导表达载体pcDNA3·1(+)/Egr-hPFN-N。以重组体转染SPC-A1细胞后,用RT-PCR检测到hPFN-N mRNA的表达。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结果呈阳性反应,MTT法检测结果为rhPFN-N对靶细胞的杀伤活力为29·2%。结论:构建了pcDNA3·1(+)/Egr-hPFN-N真核放射诱导表达载体,在经过X射线的放射诱导后,hPFN-N能够在SPC-A1细胞的细胞膜上大量表达,表达产物rhPFN-N对靶细胞有明显杀伤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素 EGR-1启动子 放射诱导 杀伤活性 SIC—A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放疗在胰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妮 赵爽(综述) 李静(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40-1344,共5页
尽管外科手术、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胰腺癌总体疗效不佳,仍然是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胰腺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耐受性较低,因此限制了常规外照射放疗可施用于肿瘤的放射剂量。术中放射治疗通过手术暴露肿瘤和瘤床,... 尽管外科手术、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胰腺癌总体疗效不佳,仍然是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胰腺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耐受性较低,因此限制了常规外照射放疗可施用于肿瘤的放射剂量。术中放射治疗通过手术暴露肿瘤和瘤床,实现高精度放射治疗,使肿瘤获得最大的照射剂量,同时减少正常组织损伤。近年来,术中放疗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胰腺癌的综合治疗,改善肿瘤局部控制并延长患者生存。文章主要就胰腺癌术中放疗的理论基础与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及其对未来应用的展望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术中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外照射结合低剂量率腔内照射加热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鹿红 李兵 +3 位作者 熊晓斌 胡晓琳 高淑萍 张瑞忠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40-342,共3页
目的 :评估低剂量率腔内照射合并热疗加外照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 方法 :低剂量率腔内照射合并热疗加外照射 (R +T +B)组综合治疗食管癌 2 5例。外照射采用 6MVX线 1.8~ 2 .0Gy 次 ,5次 周 ,5 0~ 6 0Gy 6~ 7周。休息 2周后 ,使用... 目的 :评估低剂量率腔内照射合并热疗加外照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 方法 :低剂量率腔内照射合并热疗加外照射 (R +T +B)组综合治疗食管癌 2 5例。外照射采用 6MVX线 1.8~ 2 .0Gy 次 ,5次 周 ,5 0~ 6 0Gy 6~ 7周。休息 2周后 ,使用同一辐射器行腔内热、放疗 ,热疗 6 0min 次× 2 ,期间行低剂量率1 92 Ir腔内照射 ,参考点 (粘膜下 0 .75cm)剂量 30Gy。单纯外照射 (R)组治疗食管癌 30例 ,6MVX线照射 1.8~ 2 .0Gy 次 ,5次 周 ,6 0~ 70Gy 6~ 8周。 结果 :①R +T +B组的CR、PR、NC和PD分别为 6 0 % (15 2 5 )、2 4% (6 2 5 )、8% (2 2 5 )和 8% (2 2 5 ) ;R组为 2 7%(8 30 )、6 0 % (18 30 )、10 % (3 30 )和 3% (1 30 )。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41)。②R +T +B组的 1、3和 5年生存率分别为 72 % (18 2 5 )、32 % (8 2 5 )和 2 0 % (5 2 5 ) ;R组为 43% (13 30 )、16 .7% (5 30 )和 10 % (3 30 ) ,R +T +B组 1年生存率高于R组 (P =0 .0 33) ,3年和 5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 (P =0 .183;P =0 .2 95 )。③R +T +B组局部复发率 5 6 % (18 2 5 )低于R组的 83% (2 5 30 ) ,远处转移率为 32 % (8 2 5 )高于R组的 10 % (3 30 )。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2 6 ;P =0 .0 4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 食管癌 外照射 低剂量率腔内照射 腔内热疗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三种放疗方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武新虎 李丹明 +2 位作者 朱锡旭 李兵 高淑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8期838-840,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调强适形放疗(IM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常规模拟机定位放疗等3种不同方法在食管癌术后预防照射中的优缺点.方法:15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采用IMRT方法进行治疗,应用同一治疗计划系统,制订模拟适形放疗和常规模拟机... 目的:对比研究调强适形放疗(IM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常规模拟机定位放疗等3种不同方法在食管癌术后预防照射中的优缺点.方法:15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采用IMRT方法进行治疗,应用同一治疗计划系统,制订模拟适形放疗和常规模拟机定位放疗方案,3种方案照射剂量均为1.8~2.0Gy/次,5次/周,50Gy/5~6周.结果:与3DCRT和常规模拟机定位放疗相比,食管癌术后照射中IMRT有最好的剂量分布,既可明显提高靶区的剂量,同时能较好地保护正常组织. 结论:食管癌术后采用IMRT优于3DCRT和常规模拟机放疗,是目前最佳的一种放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适形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常规模拟机定位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型盆腔肿瘤患者放疗摆位误差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丹明 朱锡旭 武新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292-1295,1299,共5页
目的:采用Elekta iView GT验证系统,测定不同体型的盆腔肿瘤患者行放疗时在三维空间各方向上的系统误差及随机误差,为计划靶区(PTV)和计划危及器官体积(PRV)的制订提供个体化的数学依据。方法:盆腔肿瘤患者30例,采用体膜固定,按照体质指... 目的:采用Elekta iView GT验证系统,测定不同体型的盆腔肿瘤患者行放疗时在三维空间各方向上的系统误差及随机误差,为计划靶区(PTV)和计划危及器官体积(PRV)的制订提供个体化的数学依据。方法:盆腔肿瘤患者30例,采用体膜固定,按照体质指数(BMI)将患者分为4个不同体型。采用前后野和两侧野的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进行位置验证,骨性标志与数字重建图像(DRR)比较,分析分次治疗间摆位误差及分次治疗中器官位置在左右、腹背、头足3个方向上的移动,从而计算出三维空间总的摆位误差,可求出不同体型放疗PTV和PRV所需的安全边界,同时观察各组在各个方向上移动幅度的发生频率。结果:不同体型的盆腔肿瘤患者,消瘦型、中间型、超重型和肥胖型的分次照射间的摆位误差在左右方向分别为1.8、1.8、2.2、2.7 mm;在腹背方向分别为2.2、1.8、3.6、2.8 mm;头足方向分别为2.4、2.1、2.7、2.6 mm。分次照射中的器官移动误差在左右方向分别为1.9、1.9、2.3、2.5 mm;在腹背方向分别为2.1、2.2、2.9、3.0 mm;头足方向分别为1.8、1.9、2.2、2.5 mm。结论:在盆腔肿瘤患者放疗中,PTV和PRV的制订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根据患者体型在各方向上采用不同的外放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 计划靶区 摆位误差 器官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波刀的临床优势 被引量:30
15
作者 朱锡旭 陈龙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665-667,共3页
射波刀设计独特,是利用灵活的机械臂操控的直线加速器,在影像定位系统引导下实现无框架立体定位放射外科治疗。同步呼吸跟踪系统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动态补偿呼吸运动,使运动器官的肿瘤也能得到放射外科治疗。作者结合射波刀的组成和特点,... 射波刀设计独特,是利用灵活的机械臂操控的直线加速器,在影像定位系统引导下实现无框架立体定位放射外科治疗。同步呼吸跟踪系统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动态补偿呼吸运动,使运动器官的肿瘤也能得到放射外科治疗。作者结合射波刀的组成和特点,综述射波刀在立体定位放射外科中的临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外科 医用机器人 影像引导治疗 射波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MRI与CT图像融合对脑胶质瘤术后放疗靶区勾画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丹明 朱锡旭 武新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6-50,共5页
背景与目的:脑胶质瘤术后靶区的准确勾画一直是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难题,MRI和CT图像融合技术能够提高靶区勾画的准确性,但这种技术能否提高放疗医师勾画靶区的稳定性,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不同的MRI图像资源与定位CT图像融合,对胶... 背景与目的:脑胶质瘤术后靶区的准确勾画一直是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难题,MRI和CT图像融合技术能够提高靶区勾画的准确性,但这种技术能否提高放疗医师勾画靶区的稳定性,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不同的MRI图像资源与定位CT图像融合,对胶质瘤术后行放射治疗的患者靶区勾画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将9例脑胶质瘤患者的术前和术后MRIT1WI增强相与CT定位图像采用标点法进行图像融合,在5次不同的时间分别在两种融合图像及CT定位图像上勾画临床靶区,评价标点法图像融合精度,并比较三组不同资源图像勾画CTV的体积大小及稳定性。结果:三维空间的融合精度均小于1.5mm,一致性指数在术前MRI与CT融合组(pre-matched组)、术后MRI融合组(post-matched组),CT组(conv组)分别为(68±9)%、(61±7)%、(41±12)%。3公共部分体积百分比分别为(82±7)%、(78±5)%、(65±8)%。结论:采用术前MRI与CT图像融合的方法在勾画放疗CTV的体积最大,稳定性最佳(P<0.05);而根据术前MRI在术后定位CT图像上勾画CTV的传统画法稳定性最差(P<0.05)。采用术后MRI与CT融合方法勾画CTV的体积与传统勾画方法相似,其稳定性与术前MRI同CT融合的方法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胶质瘤 图像融合 MRI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体素^1H MRS测定正常脑组织不同区域的代谢物分布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锡旭 郑玲 +4 位作者 卢光明 李林 王俊鹏 李峰 聂聪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257-259,共3页
目的:测定正常人脑组织不同部位代谢物浓度、计算其比值。材料和方法:用多体素磁共振质子波谱PRESS序列测定100例正常脑组织的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基底节区和小脑代谢物浓度,观察NAA、Cho、Cr的波峰特点,计算和分析NAACr、ChoCr、N... 目的:测定正常人脑组织不同部位代谢物浓度、计算其比值。材料和方法:用多体素磁共振质子波谱PRESS序列测定100例正常脑组织的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基底节区和小脑代谢物浓度,观察NAA、Cho、Cr的波峰特点,计算和分析NAACr、ChoCr、NAACho的比值。结果:正常脑实质的1H波谱Levene方差分析显示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基底节区和小脑的NAACr(P<0.000)和NAACho(P=0.001)有显著差异,ChoCr在上述各部位的浓度无显著差异(P=0.068)。进一步用Bonferroni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显著差异性显示小脑NAACr低于额叶、顶叶、枕叶的NAACr(P值分别<0.05,<0.01,<0.05),小脑NAACho低于顶叶、枕叶的NAACho(P均<0.01),而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基底节区之间NAACr、NAACho无显著差异。结论:多体素1HMRS可以测定NAACr、ChoCr、NAACho浓度比值,不同解剖部位代谢物浓度不尽相同,为颅脑代谢异常提供参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波谱学 代谢物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点法MRI-CT图像融合的融合精度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丹明 朱锡旭 +1 位作者 武新虎 高淑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1278-1281,1284,共5页
目的:研究标点法进行MRI和CT图像融合后的融合精度,以期为颅内肿瘤术后进行放射治疗的患者寻找更有效的图像融合方法及精度评价标准。方法:24例颅内肿瘤术后患者,在相同定位条件下进行MRI T1WI增强序列和术后定位CT扫描,采用Tris-Axes L... 目的:研究标点法进行MRI和CT图像融合后的融合精度,以期为颅内肿瘤术后进行放射治疗的患者寻找更有效的图像融合方法及精度评价标准。方法:24例颅内肿瘤术后患者,在相同定位条件下进行MRI T1WI增强序列和术后定位CT扫描,采用Tris-Axes Landmark方法将其轴位MRI的T1WI增强序列与定位CT图像进行融合,寻找融合分数与融合误差之间的线性关系,并观察每例患者在三维空间的融合误差。结果:融合分数和融合误差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85,回归方程为y=-0.551 3x+5.351 4,据此回归方程推测,融合分数>6.61者均可满足临床融合需要。结论:标点法是放射治疗中一种较好的融合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定量评价MRI-CT融合精度,可应用于临床放射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温度和气压变化对医用直线加速器输出剂量的影响和修正方法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京陵 郑玲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8期768-768,共1页
关键词 医用直线加速器 输出剂量 温度和气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照射中体积的定义及剂量规定 被引量:3
20
作者 鹿红 李兵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397-398,共2页
关键词 外照射 体积 剂量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