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0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现状、优势及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袁伟琛 周红光 +3 位作者 李文婷 李黎 李沐涵 吴勉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7-720,共14页
总结古今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研究现状,指出中医药防治肿瘤具有立足整体观和倡导治未病的认识优势。提出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策略:要明确在肿瘤不同分期中的主导或辅助治疗作用,发扬特长优势;寻找肿瘤辨治的优劣势人群特征和微观标志... 总结古今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研究现状,指出中医药防治肿瘤具有立足整体观和倡导治未病的认识优势。提出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策略:要明确在肿瘤不同分期中的主导或辅助治疗作用,发扬特长优势;寻找肿瘤辨治的优劣势人群特征和微观标志物,促进精准辨治;以把握核心病机为手段提高肿瘤整体辨治水平,保障临床疗效;将现代医学疗法因素纳入中医肿瘤辨治体系,以期截断病势;在四位一体整体辨证观基础上加用中医心理干预,实现形神同调;通过多法并用完善中西医结合肿瘤康复养生保健体系,促进疾病向愈。以此不断提高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临床疗效,真正实现中医药防治肿瘤、造福全人类的伟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恶性肿瘤 癌毒 现状 优势 策略 整体观 治未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中医药”的人工体外胰腺设备构建研究
2
作者 幸享玲 王烨曼 +4 位作者 陈璐瑶 张亚飞 杨欣宇 朱垚 陆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18,I0001,共5页
随着糖尿病成为一项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传统的管理方法在个体化治疗和持续监测方面面临挑战。研究在梳理目前人工体外胰腺设备所用的自动胰岛素输注系统的基础上,提出结合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舌诊及体质辨识系统、个... 随着糖尿病成为一项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传统的管理方法在个体化治疗和持续监测方面面临挑战。研究在梳理目前人工体外胰腺设备所用的自动胰岛素输注系统的基础上,提出结合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舌诊及体质辨识系统、个性化中医药干预系统构建基于“互联网+中医药”的人工体外胰腺设备,着力于通过结合先进的技术和中医药理论,实现精准的血糖控制,并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个性化中医药干预建议。该设备将目前已有的混合闭环胰岛素输注系统为基础,按照图像数据获取、图像预处理、图像分割、中医诊疗算法集成、预判模型训练等流程,构建AI舌诊及体质辨识系统和个性化中医药干预系统,实现设备下的三系统联动,期望为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人工体外胰腺设备提供思路,进一步促进中医药智能化的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体外胰腺设备 中医药干预 糖尿病 舌诊 体质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经典,传师道,重临床,善感悟——略论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25
3
作者 周仲瑛 吴勉华 +3 位作者 周学平 李柳 冯哲 叶放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3-506,522,共5页
当前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的传承与创新投入仍然相对不足、重视相对不够。基于团队多年来对中医病机辨证理论研究的体会,从温经典、传师道、重临床、善感悟四个方面,提出中医药理论创新应溯本求源,以《黄帝内经》... 当前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的传承与创新投入仍然相对不足、重视相对不够。基于团队多年来对中医病机辨证理论研究的体会,从温经典、传师道、重临床、善感悟四个方面,提出中医药理论创新应溯本求源,以《黄帝内经》所蕴含的中医理论为基础,以后世各家学术流派传承为载体,在临床实践和感悟中不断发现新的规律,创造新的理论。主张道术并举,以病机理论体系重构为起点,开创中医学术发展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中医学 中医理论 传承与创新 学术流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小儿RSV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杨燕 汪受传 +1 位作者 李瑞丽 艾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小儿RSV肺炎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试验的原则,将297例患儿分为2组,试验组静滴清开灵注射液,痰热闭肺证口服儿童清肺口服液,风热闭肺证口服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对照组静滴利巴韦...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小儿RSV肺炎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试验的原则,将297例患儿分为2组,试验组静滴清开灵注射液,痰热闭肺证口服儿童清肺口服液,风热闭肺证口服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对照组静滴利巴韦林注射液,口服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液,疗程10 d。对所得数据进行χ2检验、秩和检验或t检验。结果临床疾病疗效评价结果:试验组愈显率90.54%,对照组8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以治疗前后主症积分的差值减少对疾病进行疗效再评价,结果试验组愈显率87.84%,对照组65.7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种方法均显示痰热闭肺证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风热闭肺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药治疗小儿RSV肺炎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尤其表现在痰热闭肺证上。清开灵注射液静滴和儿童清肺口服液口服的组合是小儿RSV肺炎痰热闭肺证的有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病毒性肺炎 中医药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实教授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伴中枢神经损害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7
5
作者 马诺莎 汪悦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4-105,共2页
金实教授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伴中枢神经损害癫痫发作病理因素以风、痰、瘀、毒为主,常用经验方定痫汤加减;以发作性头痛为特点的中枢神经损害患者,配合经验方活血定痛汤加减;中枢神经损害症状不严重者,标本同治,以益肾化毒的狼疮方合... 金实教授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伴中枢神经损害癫痫发作病理因素以风、痰、瘀、毒为主,常用经验方定痫汤加减;以发作性头痛为特点的中枢神经损害患者,配合经验方活血定痛汤加减;中枢神经损害症状不严重者,标本同治,以益肾化毒的狼疮方合定痫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伴中枢神经损害 临床经验 定痫汤 活血定痛汤 狼疮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联合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许新 管凤刚 +1 位作者 周玉春 金保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1-264,共4页
目的了解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联合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试验组以联合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及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疗程4周。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Ku... 目的了解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联合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试验组以联合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及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疗程4周。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Kupperman评分及访谈评估疗效,比较2组间差异并进行分析。结果2种方法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上皆有较好疗效,但试验组在改善Kupperman评分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联合中药是一种更佳的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 颈椎旁注射术 左归丸 右归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预防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研究述评 被引量:4
7
作者 耿雪尘 程海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270-3275,共6页
对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显示中医药在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预防方面有着良好疗效。本文从临床研究入手,针对疾病不同分期,从结直肠癌术后辨证分型的临床研究及中医药预防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临床... 对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显示中医药在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预防方面有着良好疗效。本文从临床研究入手,针对疾病不同分期,从结直肠癌术后辨证分型的临床研究及中医药预防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临床试验研究两方面展开论述,发现问题并给出未来临床研究方向的建议。本文旨在为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中医药预防的临床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把控好中医药在结直肠癌全过程防治中关键环节,更好地继承发扬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结直肠癌 复发转移 临床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地中医药防治方案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患者的诊疗策略汇总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冯哲 王均琴 +4 位作者 李柳 薛博瑜 吴勉华 程海波 叶放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72-779,共8页
目的对各地中医药防治方案中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患者的辨治内容进行汇总分析,梳理地方方案在国家方案基础上修订补充的诊疗策略。方法检索国家及各地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管理局官网以及中文文献数据库,查找可纳入的中医药防治... 目的对各地中医药防治方案中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患者的辨治内容进行汇总分析,梳理地方方案在国家方案基础上修订补充的诊疗策略。方法检索国家及各地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管理局官网以及中文文献数据库,查找可纳入的中医药防治方案与方案解读,提取信息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与系统聚类分析。结果①地方方案针对重型患者在国家方案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燥热病机的重要性,同时提到了其所处阶段湿浊郁化燥热与燥热炼结痰瘀的转化相兼情况,并提到了卫气营血顺逆传化与膜原三焦传化等传化相兼情况;②地方方案针对重型患者证候可归为疫毒、热毒、湿毒病邪属性偏重不同的三类,或蕴肺壅肺与邪炽肺闭轻重不同的两类;③地方方案针对重型患者着重修订补充了从燥热论治的方药选用思路与方法,并针对本型患者所处阶段的疫毒之邪与邪炽肺闭之变,着重修订补充了以痰浊为中心论治以及从脏腑表里同病论治的思路与方法。结论对本型所处阶段病机演变认识是决定其治疗策略的关键,基于对本型所处阶段病机演变认识的进一步充实,地方方案在国家方案基础上又提供了一些新的诊疗策略,可作为国家方案实施与修订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症化 中医药 诊疗策略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胆汁酸代谢及肠道微生态异常探讨加味交泰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许琰杰 冯娟 +4 位作者 蒋洁 季雁浩 邵荣世 杨芳 严晶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3,共5页
目的基于胆汁酸代谢及肠道微生态异常探讨加味交泰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2年8月—2023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南通附属中医院脾胃病科门诊诊治的96例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作... 目的基于胆汁酸代谢及肠道微生态异常探讨加味交泰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2年8月—2023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南通附属中医院脾胃病科门诊诊治的96例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调畅情志、合理饮食作息、烟酒控制等常规治疗措施,同时对照组给予地衣芽孢杆菌治疗,试验组给予加味交泰丸治疗,以28 d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 Symptom Severity Scale,IBS-SS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胆汁酸水平、肠道菌群分布,治疗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7.92%(47/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40/48),(P<0.05)。治疗前两组IBS-SSS评分以及HAMA、HAM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各项评分均显著下降,并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胆酸(CA)、鹅脱氧胆酸(CDCA)、熊脱氧胆酸(UDCA)、脱氢胆酸(HDCA)、石胆酸(L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CDCA、HDCA显著降低,UDCA、LCA显著升高,且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肠道菌群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水平升高,大肠杆菌、肠球菌水平降低,且试验组改变更显著(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安全性佳。结论加味交泰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满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胆汁酸代谢及肠道微生态异常状况,从而缓解其证候,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 交泰丸 地衣芽孢杆菌 胆汁酸代谢 肠道微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抗腹腔粘连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曾莉 颜帅 李文林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3-96,共4页
从传统中医学和现代西方医学两方面阐述腹腔粘连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综述中医药防治腹腔粘连实验研究概况。认为活血化瘀和通腑泻下两类中药在预防和治疗腹腔粘连方面有显著疗效,但研究思路和方法仅限于药理学方面,对中药和复方的物... 从传统中医学和现代西方医学两方面阐述腹腔粘连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综述中医药防治腹腔粘连实验研究概况。认为活血化瘀和通腑泻下两类中药在预防和治疗腹腔粘连方面有显著疗效,但研究思路和方法仅限于药理学方面,对中药和复方的物质基础缺乏深入研究,多方位全面系统的研究亟待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粘连 中医药 活血化瘀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免疫机制与中医药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孙彦珍 袁雪晶 孙轶秋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7-500,共4页
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介绍了包括CD4+T细胞的分化、Th1/Th2细胞失衡、Th17/Treg细胞失衡、Th9细胞等方面的哮喘免疫学机制,并且从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两个角度介绍了中医药治疗哮喘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哮喘 CD4+T细胞 免疫学机制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冯靖涵 蔡宝昌 +1 位作者 过伟峰 何媛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4-396,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介绍了目前关于AD发病机制常见的几种学说,并从单味中药、复方的角度总结中医药对AD的干预作用,包括调节神经递质、减轻炎症与免疫反应、减少细胞凋亡、抑制神经纤维缠结等,提出探...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介绍了目前关于AD发病机制常见的几种学说,并从单味中药、复方的角度总结中医药对AD的干预作用,包括调节神经递质、减轻炎症与免疫反应、减少细胞凋亡、抑制神经纤维缠结等,提出探索AD中医病理与西医病理之间的交叉点,发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可成为筛选有效治疗AD中药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中医药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春婷 俞晶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59-261,共3页
胃癌前病变是近年来胃癌防治学研究的重点 ,笔者将近几年中医药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其常见病因有饮食不节 ,情志失调 ,劳倦内伤 ,用药不当 ,久病体虚等。关于病机较为统一的认识为 :病位在脾胃 ,与肝密切相关 ,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 胃癌前病变是近年来胃癌防治学研究的重点 ,笔者将近几年中医药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其常见病因有饮食不节 ,情志失调 ,劳倦内伤 ,用药不当 ,久病体虚等。关于病机较为统一的认识为 :病位在脾胃 ,与肝密切相关 ,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临床主要研究方法 :①辨证分型论治 ;②基础方加减论治 ;③固定专方治疗。存在问题 :①诊断标准不统一 ;②科研设计不完善 ;③疗效标准不规范。今后努力方向 :充分利用生命科学中的高新技术 ,从分子、基因、细胞凋亡角度深入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综述 中医药疗法 治疗 病因 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维薇 杨燕 +1 位作者 贺丽丽 汪受传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58-2461,共4页
回顾近十年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中医药临床及实验研究文献,从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成药治疗、外治法及实验研究等方面,探讨目前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优势与局限性。
关键词 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 中医药研究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医药对PCOS生殖障碍调控的时机与方案 被引量:8
15
作者 谈勇 任青玲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5-407,471,共4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作为现代疾病谱以其多发、疑难、病程缠绵而困惑医患双方。中医药的干预为临床增添了思路,然而却未彰显出优势。潜心学习PCOS卵巢局部病理生理和生殖遗传学的最新研究,传承中医补肾的学术精粹,提出干预路径应在对...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作为现代疾病谱以其多发、疑难、病程缠绵而困惑医患双方。中医药的干预为临床增添了思路,然而却未彰显出优势。潜心学习PCOS卵巢局部病理生理和生殖遗传学的最新研究,传承中医补肾的学术精粹,提出干预路径应在对育龄期母体PCOS状态的监控,胚胎期改善宫内内分泌环境,围青春期PCOS先兆症状的早期调护,建立超前的防治措施,是中医药对PCOS生殖障碍调控的时机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多囊卵巢综合征 生殖障碍 调控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OS卵巢源性高雄激素血症机理及中医药干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童星丽 谈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3-496,共4页
综述了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卵巢源性高雄激素血症的机理,包括甾体激素合成酶的异常,促性腺激素及受体异常,卵巢局部调控因子异常,胰岛素分泌异常等方面的发病机制。并介绍了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相关研究进展。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高雄激素血症 发病机制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肺炎症状关联疗效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艾军 汪受传 +3 位作者 戴铭 戴启刚 徐珊 易展翔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8-233,共6页
目的:探索症状关联的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肺炎疗效评价方法。方法:运用关联规则方法观察297例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治疗前后热、郁、痰病机相关症状体征关联的疗效。结果:比较发现热、郁、痰病机相关症状体征关联的频繁项集,与对照... 目的:探索症状关联的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肺炎疗效评价方法。方法:运用关联规则方法观察297例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治疗前后热、郁、痰病机相关症状体征关联的疗效。结果:比较发现热、郁、痰病机相关症状体征关联的频繁项集,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部分时间上支持度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提前1-3天症状消失,试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可以应用关联规则方法观察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症状关联的疗效评价方法更加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规律和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病毒性肺炎 症状关联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与术后腹腔粘连关系及中医药防治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丽丽 卞尧尧 +4 位作者 赵敏 王雅洁 马妍婷 李文林 曾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935-2939,共5页
术后腹腔粘连防治一直是亟待解决的外科问题,其发生与局部炎症失衡及其介导的免疫级联调控密切相关,其中炎性细胞因子及其信号通路影响尤为显著。综述了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肿... 术后腹腔粘连防治一直是亟待解决的外科问题,其发生与局部炎症失衡及其介导的免疫级联调控密切相关,其中炎性细胞因子及其信号通路影响尤为显著。综述了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KGF)等炎性细胞因子及Smad通路、NF-κB通路、CD40/CD40L等通路与术后腹腔粘连间关系,同时对中医药防治术后腹腔粘连进行归纳,以期为防治术后腹腔粘连提供思路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术后腹腔粘连 中医药防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联合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炎症性肠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一 沈洪 朱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8-150,共3页
炎症性肠病是难治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因不明且难以治愈,常导致患者产生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目前我国炎症性肠病患者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治疗手段依然较为局限。随着中西医对本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多种治疗手段... 炎症性肠病是难治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因不明且难以治愈,常导致患者产生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目前我国炎症性肠病患者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治疗手段依然较为局限。随着中西医对本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多种治疗手段的联合运用显示出了积极的疗效。就中医药与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运用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间充质干细胞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内皮功能紊乱的中医药诊治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令谆 李七一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8-240,共3页
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内皮功能紊乱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贯穿其进程的各个阶段。中医中药通过独特的保护内皮功能作用在冠心病治疗中取得了不少成果,故综述近年来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以反映其最新进展。
关键词 冠心病 内皮功能紊乱 综述 中医药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