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6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联合水飞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婷婷 钱涯邻 +3 位作者 方南元 孙静云 张丽君 向晓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1期89-95,I0010-I0014,共12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VIP、万方、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2月27日,对纳入的文献进行...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VIP、万方、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2月27日,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4、prism8.0、Stata17.0软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最终纳入31项RCTs,2639例患者。结果显示,(1)治疗疗程、给药方式、药物剂型以及地区分布对治疗有效率均有影响,疗程≤1月[OR=3.68,Z值=4.88,P<0.00001],1月<疗程≤2月[OR=5.90,Z值=5.03,P<0.00001],2月<疗程≤3月[OR=4.59,Z值=7.62,P<0.00001],疗程≤6月[OR=3.05,Z值=3.5,P<0.00001];试验组以内服中药联合给药[OR=3.88,Z值=9.62,P<0.00001],以中医药内服外治联合给药[OR=7.82,Z值=5.23,P<0.00001];试验组以水煎剂联合给药[OR=3.95,Z值=7.53,P<0.00001],试验组以颗粒剂联合给药[OR=3.28,Z值=4.36,P<0.00001],试验组以中成药联合给药[OR=4.92,Z值=4.2,P<0.00001];华东[OR=3.1,Z值=4.58,P<0.00001],华中[OR=5.33,Z值=5.65,P<0.00001],华南[OR=5.82,Z值=4.54,P<0.00001],西北[OR=4.04,Z值=5.88,P<0.00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2)实验室指标方面,肝功能(ALT、AST、r-GT)、血脂(TG、TC、LDL-C、HDL-C)、CAP、TCM Score存在统计学差异,炎症指标(IL-6、TNF-α)、FBG无统计学差异,ALT(MD=10.88,95%CI:8.94~12.82,P<0.00001),AST(MD=10.44,95%CI:8.35~12.53,P<0.00001),r-GT(MD=12.69,95%CI:9.17~16.21,P<0.00001),TG(MD=0.45,95%CI:0.35~0.56,P<0.00001),TC(MD=0.79,95%CI:0.44~1.13,P<0.00001),LDL-C(MD=0.78,95%CI:0.43~1.13,P<0.00001),HDL-C(MD=-0.27,95%CI:-0.30~-0.24,P<0.00001),CAP(MD=29.13,95%CI:22.72~35.53,P<0.00001),TCM Score(MD=4.95,95%CI:3.43~6.46,P<0.00001),IL-6(MD=4.52,95%CI:0.87~8.17,P=0.02),TNF-α(MD=5.21,95%CI:-0.03~10.45,P=0.05),FBG(MD=0.2,95%CI:0.01~0.39,P=0.04)。结论中医药联合水飞蓟宾治疗NAFLD疗效显著,能改善临床症状及部分实验室指标,无明显不良反应。另外有必要联合多组学、铁死亡或关联肠道菌群去探究获得NAFLD的观察指标,规范中医诊断和纳入标准,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实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中医药 水飞蓟宾胶囊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经典,传师道,重临床,善感悟——略论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22
2
作者 周仲瑛 吴勉华 +3 位作者 周学平 李柳 冯哲 叶放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3-506,522,共5页
当前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的传承与创新投入仍然相对不足、重视相对不够。基于团队多年来对中医病机辨证理论研究的体会,从温经典、传师道、重临床、善感悟四个方面,提出中医药理论创新应溯本求源,以《黄帝内经》... 当前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的传承与创新投入仍然相对不足、重视相对不够。基于团队多年来对中医病机辨证理论研究的体会,从温经典、传师道、重临床、善感悟四个方面,提出中医药理论创新应溯本求源,以《黄帝内经》所蕴含的中医理论为基础,以后世各家学术流派传承为载体,在临床实践和感悟中不断发现新的规律,创造新的理论。主张道术并举,以病机理论体系重构为起点,开创中医学术发展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中医学 中医理论 传承与创新 学术流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性发热中医药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滕钰浩 陶肖馨 +1 位作者 章永红 朱垚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451-452,共2页
中医药治疗癌性发热,能改善癌症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在临床使用中药及中成药退热时,应注意分清贼火、子火,"贼可驱而不可留,子可养而不可害",并要始终注意顾护胃气,&qu... 中医药治疗癌性发热,能改善癌症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在临床使用中药及中成药退热时,应注意分清贼火、子火,"贼可驱而不可留,子可养而不可害",并要始终注意顾护胃气,"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发热 病因病机 中医药 物理降温 辨证施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小儿RSV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杨燕 汪受传 +1 位作者 李瑞丽 艾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小儿RSV肺炎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试验的原则,将297例患儿分为2组,试验组静滴清开灵注射液,痰热闭肺证口服儿童清肺口服液,风热闭肺证口服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对照组静滴利巴韦...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小儿RSV肺炎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试验的原则,将297例患儿分为2组,试验组静滴清开灵注射液,痰热闭肺证口服儿童清肺口服液,风热闭肺证口服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对照组静滴利巴韦林注射液,口服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液,疗程10 d。对所得数据进行χ2检验、秩和检验或t检验。结果临床疾病疗效评价结果:试验组愈显率90.54%,对照组8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以治疗前后主症积分的差值减少对疾病进行疗效再评价,结果试验组愈显率87.84%,对照组65.7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种方法均显示痰热闭肺证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风热闭肺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药治疗小儿RSV肺炎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尤其表现在痰热闭肺证上。清开灵注射液静滴和儿童清肺口服液口服的组合是小儿RSV肺炎痰热闭肺证的有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病毒性肺炎 中医药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林煊烨 杜斌 +2 位作者 刘锌 申玉立 谢程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22-125,共4页
从中医学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出发,探讨该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方法,中医学在治疗该病方面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治疗手段,比如中药内服、外用熏洗、针灸等,这些治疗方法相互结合,疗效显著。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病名 病因病机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实教授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伴中枢神经损害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7
6
作者 马诺莎 汪悦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4-105,共2页
金实教授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伴中枢神经损害癫痫发作病理因素以风、痰、瘀、毒为主,常用经验方定痫汤加减;以发作性头痛为特点的中枢神经损害患者,配合经验方活血定痛汤加减;中枢神经损害症状不严重者,标本同治,以益肾化毒的狼疮方合... 金实教授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伴中枢神经损害癫痫发作病理因素以风、痰、瘀、毒为主,常用经验方定痫汤加减;以发作性头痛为特点的中枢神经损害患者,配合经验方活血定痛汤加减;中枢神经损害症状不严重者,标本同治,以益肾化毒的狼疮方合定痫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伴中枢神经损害 临床经验 定痫汤 活血定痛汤 狼疮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国内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临床及机理研究进展——针灸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金宏柱 李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3-65,共3页
关键词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针灸疗法 综述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概况 被引量:1
8
作者 吉文晶 张迪 《江西中医药》 2008年第8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联合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许新 管凤刚 +1 位作者 周玉春 金保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1-264,共4页
目的了解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联合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试验组以联合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及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疗程4周。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Ku... 目的了解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联合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试验组以联合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及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疗程4周。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Kupperman评分及访谈评估疗效,比较2组间差异并进行分析。结果2种方法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上皆有较好疗效,但试验组在改善Kupperman评分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联合中药是一种更佳的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 颈椎旁注射术 左归丸 右归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地中医药防治方案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患者的诊疗策略汇总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冯哲 王均琴 +4 位作者 李柳 薛博瑜 吴勉华 程海波 叶放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72-779,共8页
目的对各地中医药防治方案中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患者的辨治内容进行汇总分析,梳理地方方案在国家方案基础上修订补充的诊疗策略。方法检索国家及各地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管理局官网以及中文文献数据库,查找可纳入的中医药防治... 目的对各地中医药防治方案中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患者的辨治内容进行汇总分析,梳理地方方案在国家方案基础上修订补充的诊疗策略。方法检索国家及各地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管理局官网以及中文文献数据库,查找可纳入的中医药防治方案与方案解读,提取信息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与系统聚类分析。结果①地方方案针对重型患者在国家方案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燥热病机的重要性,同时提到了其所处阶段湿浊郁化燥热与燥热炼结痰瘀的转化相兼情况,并提到了卫气营血顺逆传化与膜原三焦传化等传化相兼情况;②地方方案针对重型患者证候可归为疫毒、热毒、湿毒病邪属性偏重不同的三类,或蕴肺壅肺与邪炽肺闭轻重不同的两类;③地方方案针对重型患者着重修订补充了从燥热论治的方药选用思路与方法,并针对本型患者所处阶段的疫毒之邪与邪炽肺闭之变,着重修订补充了以痰浊为中心论治以及从脏腑表里同病论治的思路与方法。结论对本型所处阶段病机演变认识是决定其治疗策略的关键,基于对本型所处阶段病机演变认识的进一步充实,地方方案在国家方案基础上又提供了一些新的诊疗策略,可作为国家方案实施与修订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症化 中医药 诊疗策略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现状与培养对策 被引量:10
11
作者 金桂兰 汪悦 +2 位作者 孙丽霞 朱垚 张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5期123-124,共2页
通过分析中医专业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掌握基础、熟读经典、学习医案及教学方式、教学师资、教学平台等方面进行改进,从而解决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欠缺的状况,培养高素质的中医高级人才。
关键词 中医 临床思维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免疫机制与中医药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孙彦珍 袁雪晶 孙轶秋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7-500,共4页
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介绍了包括CD4+T细胞的分化、Th1/Th2细胞失衡、Th17/Treg细胞失衡、Th9细胞等方面的哮喘免疫学机制,并且从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两个角度介绍了中医药治疗哮喘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哮喘 CD4+T细胞 免疫学机制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抗腹腔粘连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曾莉 颜帅 李文林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3-96,共4页
从传统中医学和现代西方医学两方面阐述腹腔粘连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综述中医药防治腹腔粘连实验研究概况。认为活血化瘀和通腑泻下两类中药在预防和治疗腹腔粘连方面有显著疗效,但研究思路和方法仅限于药理学方面,对中药和复方的物... 从传统中医学和现代西方医学两方面阐述腹腔粘连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综述中医药防治腹腔粘连实验研究概况。认为活血化瘀和通腑泻下两类中药在预防和治疗腹腔粘连方面有显著疗效,但研究思路和方法仅限于药理学方面,对中药和复方的物质基础缺乏深入研究,多方位全面系统的研究亟待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粘连 中医药 活血化瘀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冯靖涵 蔡宝昌 +1 位作者 过伟峰 何媛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4-396,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介绍了目前关于AD发病机制常见的几种学说,并从单味中药、复方的角度总结中医药对AD的干预作用,包括调节神经递质、减轻炎症与免疫反应、减少细胞凋亡、抑制神经纤维缠结等,提出探...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介绍了目前关于AD发病机制常见的几种学说,并从单味中药、复方的角度总结中医药对AD的干预作用,包括调节神经递质、减轻炎症与免疫反应、减少细胞凋亡、抑制神经纤维缠结等,提出探索AD中医病理与西医病理之间的交叉点,发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可成为筛选有效治疗AD中药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中医药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性肝损伤的中医药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高晶 彭海燕 章永红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5期741-743,共3页
中医学认为,药物性肝损伤具有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正虚有脾气虚、肝阴虚,标实有气滞、湿热、血瘀、热毒,中医药辨证施治具有良好的疗效。中药可保肝降酶、增强肝脏解毒功能、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减少血管中微血栓数、提高抗氧化物... 中医学认为,药物性肝损伤具有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正虚有脾气虚、肝阴虚,标实有气滞、湿热、血瘀、热毒,中医药辨证施治具有良好的疗效。中药可保肝降酶、增强肝脏解毒功能、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减少血管中微血栓数、提高抗氧化物酶的活性和免疫调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药物性肝损伤 脾气虚 肝阴虚 气滞 湿热 血瘀 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春婷 俞晶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59-261,共3页
胃癌前病变是近年来胃癌防治学研究的重点 ,笔者将近几年中医药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其常见病因有饮食不节 ,情志失调 ,劳倦内伤 ,用药不当 ,久病体虚等。关于病机较为统一的认识为 :病位在脾胃 ,与肝密切相关 ,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 胃癌前病变是近年来胃癌防治学研究的重点 ,笔者将近几年中医药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其常见病因有饮食不节 ,情志失调 ,劳倦内伤 ,用药不当 ,久病体虚等。关于病机较为统一的认识为 :病位在脾胃 ,与肝密切相关 ,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临床主要研究方法 :①辨证分型论治 ;②基础方加减论治 ;③固定专方治疗。存在问题 :①诊断标准不统一 ;②科研设计不完善 ;③疗效标准不规范。今后努力方向 :充分利用生命科学中的高新技术 ,从分子、基因、细胞凋亡角度深入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综述 中医药疗法 治疗 病因 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医药对PCOS生殖障碍调控的时机与方案 被引量:8
17
作者 谈勇 任青玲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5-407,471,共4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作为现代疾病谱以其多发、疑难、病程缠绵而困惑医患双方。中医药的干预为临床增添了思路,然而却未彰显出优势。潜心学习PCOS卵巢局部病理生理和生殖遗传学的最新研究,传承中医补肾的学术精粹,提出干预路径应在对...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作为现代疾病谱以其多发、疑难、病程缠绵而困惑医患双方。中医药的干预为临床增添了思路,然而却未彰显出优势。潜心学习PCOS卵巢局部病理生理和生殖遗传学的最新研究,传承中医补肾的学术精粹,提出干预路径应在对育龄期母体PCOS状态的监控,胚胎期改善宫内内分泌环境,围青春期PCOS先兆症状的早期调护,建立超前的防治措施,是中医药对PCOS生殖障碍调控的时机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多囊卵巢综合征 生殖障碍 调控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OS卵巢源性高雄激素血症机理及中医药干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童星丽 谈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3-496,共4页
综述了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卵巢源性高雄激素血症的机理,包括甾体激素合成酶的异常,促性腺激素及受体异常,卵巢局部调控因子异常,胰岛素分泌异常等方面的发病机制。并介绍了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相关研究进展。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高雄激素血症 发病机制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肝内胆汁淤积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方晶 薛博瑜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233-237,共5页
肝内胆汁淤积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形成机制十分复杂,主要包括肝胆细胞膜相关转运蛋白表达及功能异常、炎症损伤、氧化应激、肝细胞结构异常等多个方面。其中,肝胆细胞膜相关转运蛋白表达及功能异常是主要发病机制,其他为次要发病机... 肝内胆汁淤积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形成机制十分复杂,主要包括肝胆细胞膜相关转运蛋白表达及功能异常、炎症损伤、氧化应激、肝细胞结构异常等多个方面。其中,肝胆细胞膜相关转运蛋白表达及功能异常是主要发病机制,其他为次要发病机制。中医药可以通过多靶点、多途径作用,针对主要发病机制的同时,兼顾次要发病机制,相互协同,从而在肝内胆汁淤积治疗方面取得显著疗效。本文从中医药治疗肝内胆汁淤积的相关机制方面进行综述,并对目前中医药治疗肝内胆汁淤积的机制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肝内胆汁淤积 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药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元君 王旭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651-654,共4页
胰岛素抵抗(IR)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且贯穿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全过程,针对胰岛素抵抗进行干预是防治糖尿病的关键措施之一。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各证型与客观指标(血糖、空腹胰岛素、血压、血脂水平等)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胰岛素抵抗(IR)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且贯穿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全过程,针对胰岛素抵抗进行干预是防治糖尿病的关键措施之一。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各证型与客观指标(血糖、空腹胰岛素、血压、血脂水平等)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其中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关系密切。中医药具有多途径、多靶点、整体调节的优势,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作用温和,不良反应少。目前已发现具有降糖和改善IR的中药和复方多达70余种,常用的有20余种,如葛根、银杏叶、黄芪葛根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中医药治疗 葛根 银杏叶 黄芪葛根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