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ora微调的轻量化中医药古籍大语言模型研究
1
作者 柴景贤 郎许锋 +5 位作者 李红岩 周作建 凌云 战丽彬 胡孔法 乔学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3-831,共9页
目的 针对中医古籍大语言模型构建难度大、微调成本高的问题,研究轻量化中医药古籍大语言模型微调方法,实现以历代《伤寒论》为核心的中医古籍知识问答模型。方法 数据集构造,设计提示词引导GPT-4生成《伤寒论》知识问答对,并融合ShenNo... 目的 针对中医古籍大语言模型构建难度大、微调成本高的问题,研究轻量化中医药古籍大语言模型微调方法,实现以历代《伤寒论》为核心的中医古籍知识问答模型。方法 数据集构造,设计提示词引导GPT-4生成《伤寒论》知识问答对,并融合ShenNong_TCM_Dataset与cMedQA2数据集;模型选择,选用5个通用大模型进行Lora微调,经评估选取最佳模型并验证多版本量化效果。结果 微调后的Qwen-7BChat的BLEU、ROUGE-1、ROUGE-2与ROUGE-L指标相较于基座模型分别提升了17.61、19.63、14.3与21.4。结论 本文所选模型能够有效理解和使用《伤寒论》等中医古籍专业术语和概念,针对用户问题给出准确答案,且相较于同类模型微调成本与算力要求更低,有助于中医药知识传播与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中医药古籍知识 《伤寒论》 Lora微调 模型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检索增强生成技术的中医药问答大语言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玉铭 李红岩 +3 位作者 郎许锋 周作建 凌云 王子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75-1382,共8页
目的构建基于检索增强生成技术的中医药问答大语言模型。方法收集中医古籍《伤寒论》、中医教材、名老中医经方及其他人工标注的中医数据集组建中医药语料库,构建中医药知识向量库;将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结合P-Tuning v2微调方法与大... 目的构建基于检索增强生成技术的中医药问答大语言模型。方法收集中医古籍《伤寒论》、中医教材、名老中医经方及其他人工标注的中医数据集组建中医药语料库,构建中医药知识向量库;将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结合P-Tuning v2微调方法与大语言模型(ChatGLM2-6B)进行融合构建中医药问答大语言模型。结果以精确率、召回率与F1值为知识问答任务的评价指标进行验证,在简单类中医问答可以达到90%以上的准确率,其中成分类问题的回答准确性最高,F1值达到0.928,中高难度问答准确率在75.8%~87.7%之间,F1值均达到0.766以上;以多样性和准确性为中医问题生成任务的评价指标进行专家打分,研究模型相较于基座模型高出了9.5分。结论研究模型具备良好的语义理解能力和较高的可靠性,有效缓解了模型幻觉并帮助患者明确问题意图,对推进中医药知识的研究以及人性化的交互式回答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中医经验的传承与普及、中医诊疗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创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知识库 大语言模型 问答系统 检索增强生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知识图谱的中医疫病古籍知识演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沈旺 于琳 +2 位作者 冯欣 陈晓美 温雯婷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7,共12页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动态知识图谱实现中医疫病古籍知识动态组织与可视化,并依此挖掘中医疫病古籍隐性知识。[方法/过程]构建融合动态元素的中医疫病古籍知识元语义描述模型,以温病学派为例,基于知识元语义描述模型和深度学习技术进行...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动态知识图谱实现中医疫病古籍知识动态组织与可视化,并依此挖掘中医疫病古籍隐性知识。[方法/过程]构建融合动态元素的中医疫病古籍知识元语义描述模型,以温病学派为例,基于知识元语义描述模型和深度学习技术进行知识抽取并构建动态知识图谱,结合知识计算方法对温病学派疫病古籍知识进行组方用药规律演化分析以及辩证发展规律探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随着时间推移,温病学派逐渐偏向使用甘苦寒类中药,各时期疫病症状描述较为一致,辩证理论日益扩充,研究揭示了中医疫病古籍知识演化发展规律并为中医古籍知识发现等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动态知识图谱 知识演化 知识元 中医古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文本命名实体识别研究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时倩如 李贺 +2 位作者 于雯倩 沈旺 张承坤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6,共13页
[目的/意义]中医文本中包含了大量领域相关知识,可为准确诊断和有效的疾病防治提供指导。本文对中医文本命名实体识别(NER)研究进行系统性综述。[方法/过程]从中医文本的特征出发,探讨了中医文本NER在知识体系、语料构建和技术算法层次... [目的/意义]中医文本中包含了大量领域相关知识,可为准确诊断和有效的疾病防治提供指导。本文对中医文本命名实体识别(NER)研究进行系统性综述。[方法/过程]从中医文本的特征出发,探讨了中医文本NER在知识体系、语料构建和技术算法层次面临的挑战;梳理中医文本NER语料构建中可用的术语标准、实体类型和标注原则与方法;归纳中医文本NER技术的一般框架、常用方法和近期趋势,并总结评估指标。[结果/结论]建议未来研究可从以下方向开展:在语料层面制定标注规范并构建高质量数据集,在算法层面探索针对小样本问题的数据优化、针对复杂实体的识别模型和增强模型解释性,以提高中医NER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名实体识别 中医 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发病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5
作者 张宏如 俞乔 +5 位作者 白子君 赵薇 李建 胡青 刘顺畅 陈志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8-264,共7页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CRL)发病率高、治疗周期长且病情反复、迁延不愈,对BCRL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BCRL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本文在分析了BCRL病理过程中淋巴瘀滞、慢性炎症、脂肪组织沉积和纤维化阶段涉及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的...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CRL)发病率高、治疗周期长且病情反复、迁延不愈,对BCRL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BCRL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本文在分析了BCRL病理过程中淋巴瘀滞、慢性炎症、脂肪组织沉积和纤维化阶段涉及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BCRL的中医病机特点,并对现有的治疗策略,如针刺、艾灸、中医康复、中医药等治疗手段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BCRL的临床合理防治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水肿 病理生理 发病机制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骨内科学》总结施杞治疗骨伤科疾病的学术思想
6
作者 司誉豪 尹恒 +3 位作者 郭杨 潘娅岚 王礼宁 马勇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9-842,共4页
国医大师施杞是中医骨内科学奠基人,所著《中医骨内科学》详细阐述了基础理论、辨证治法、临证应用及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基于对《中医骨内科学》内容的理解,总结和归纳施教授治疗中医骨内科疾病的学术思想,即治疗思想体系从整体观念、... 国医大师施杞是中医骨内科学奠基人,所著《中医骨内科学》详细阐述了基础理论、辨证治法、临证应用及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基于对《中医骨内科学》内容的理解,总结和归纳施教授治疗中医骨内科疾病的学术思想,即治疗思想体系从整体观念、阴阳五行出发,以八纲辨证为首,并由“气血为先、调和脏腑、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少阳为枢”等理念共同构成,对骨伤科临床诊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杞 中医骨内科学 学术思想 八纲辨证 少阳为枢 气血为先 动静结合 筋骨并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中国背景下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政策工具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宏如 邓敏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37,110,共9页
基于政策工具理论和中医药健康服务的体系结构,针对政府在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发布的52份国家级政策文件,构建了政策工具-服务体系二维分析框架,确定了政策工具在不同服务体系内的使用情况,总结了政策工具的分布特征;运用文本分析对政策... 基于政策工具理论和中医药健康服务的体系结构,针对政府在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发布的52份国家级政策文件,构建了政策工具-服务体系二维分析框架,确定了政策工具在不同服务体系内的使用情况,总结了政策工具的分布特征;运用文本分析对政策文件进行关键词提取和关键词距离分析,构建了中医药健康服务高频关键词的内在关系网络,分析了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建设重点和建设力量。结果表明,从形式上看,政策工具较为丰富,但结构分布不均;从内容上看,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的政策支持已基本形成,中医药健康服务的供给是多主体合作的结果。未来应进一步丰富和优化政策工具的使用、完善操作层面的实施细则以及加强供给主体中服务主体协作的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健康服务 政策工具 服务体系 健康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46
8
作者 杨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9-151,共3页
2019年底以来,我国武汉地区陆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认为隔离仍然是预防本病最重要的措施,治疗当分轻重。医者在临床治疗中应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特... 2019年底以来,我国武汉地区陆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认为隔离仍然是预防本病最重要的措施,治疗当分轻重。医者在临床治疗中应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和优势,重视中医温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另外,也应重视中医药中针对病原体的有效方药或成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温病学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在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及中医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媛 战丽彬 周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3-167,共5页
乳酸能够调控全身能量代谢的平衡,在细胞器之间和细胞之间架起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的桥梁,还通过各种细胞和组织中表达的受体发挥多功能信号分子的作用。在大脑中在分子水平上可作为信号分子介导下游记忆相关蛋白表达,通过星形胶质细胞-... 乳酸能够调控全身能量代谢的平衡,在细胞器之间和细胞之间架起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的桥梁,还通过各种细胞和组织中表达的受体发挥多功能信号分子的作用。在大脑中在分子水平上可作为信号分子介导下游记忆相关蛋白表达,通过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穿梭在长期记忆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乳酸被发现作为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前体可以通过赖氨酸乳酸化修饰在炎性反应、肿瘤、痴呆等疾病中发挥作用。整理归纳乳酸在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diabetes associated cognitive decline,DACD)中的作用,发现乳酸通过为神经元补充能量、调节突触可塑性、增加树突棘密度调节学习记忆能力。中医药在防治DACD过程中被发现可提高乳酸含量,但关于乳酸在中医药研究中的意义尚不清楚。因此对乳酸在DACD中发挥作用的机制进行总结和展望,推测乳酸可以通过调控乳酸化修饰进一步调控蛋白质的表达,从而为中医药治疗DACD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乳酸化修饰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肠同治指导下中医药灌肠干预持续性血液透析尿毒症皮肤瘙痒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马俊杰 魏善斋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4-168,共5页
目的从"炎症-PTH"循环角度探索"肺肠同治"的科学性及"肠-肺-皮毛"关系内涵。方法240例持续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尿毒症皮肤瘙痒(Uremic pruritus,UP)的热毒证患者随机分为6组:肺肠... 目的从"炎症-PTH"循环角度探索"肺肠同治"的科学性及"肠-肺-皮毛"关系内涵。方法240例持续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尿毒症皮肤瘙痒(Uremic pruritus,UP)的热毒证患者随机分为6组:肺肠同治组(凉膈散)、治肠组(调胃承气汤)、治肺组(凉膈散与调胃承气汤差异药物)、乳果糖组、生理盐水组及氯雷他定组,在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的基础上,前5组采用封闭式灌肠治疗,氯雷他定组加用氯雷他定口服,持续治疗60天,比较6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瘙痒可视模拟评分(VAS)、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血钙、磷、及相关炎症指标(hs-CRP、TNF-α、IL-6)的水平。结果各组总有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肺肠同治组(92.11%)>治肠组(84.21%)>治肺组(76.92%)>氯雷他定组(66.23%)、乳果糖组(67.57%)>生理盐水组(58.97%),其中氯雷他定组与乳果糖组无统计学差异。较治疗前,各组治疗后VAS评分、PTH、钙、磷、相关炎症指标(hs-CRP、TNF-α、IL-6)皆有所改善,而治疗后各组间上述指标比较,与有效率指标的比较结果相一致。结论肺肠同治MHD UP具有科学性,"肠-肺-皮毛"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肠同治 持续性血液透析 尿毒症皮肤瘙痒 灌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肠道菌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孙传睿 李秋月 +6 位作者 金子开 齐保玉 方圣杰 刘宁 章轶立 朱立国 魏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9-744,共6页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未完全阐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关系密切,以肠道菌群视角探讨中医药调控骨内环境稳态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中医药通过...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未完全阐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关系密切,以肠道菌群视角探讨中医药调控骨内环境稳态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中医药通过肠道菌群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着巨大的研究潜力,不失为一条新的有效治疗途径。该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肠道菌群调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和作用机制研究,阐述“肝肾-肠”“脾-肠”“肺合大肠”“心合小肠”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应用,归纳复方、中药(单体)、中成药以及其他中医药疗法通过肠道菌群改善骨骼健康的相关研究,以拓宽防治思路,为临床上通过调控肠道菌群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中医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味觉受体在2型糖尿病发病及中医药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铁锋 战丽彬 +2 位作者 臧凝子 杭天怡 朱连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60-2667,共8页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以胰岛素和葡萄糖失调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作为一种与日常饮食密切相关的疾病,其发病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甜味觉受体是一类7次跨膜的G蛋白偶联受体,虽然对T2DM发病机理的研究逐渐深入...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以胰岛素和葡萄糖失调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作为一种与日常饮食密切相关的疾病,其发病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甜味觉受体是一类7次跨膜的G蛋白偶联受体,虽然对T2DM发病机理的研究逐渐深入,但是目前疾病状态下甜味觉损伤机制研究较少,因此,深入研究T2DM甜味觉受体损伤病理机制,对了解甜味觉受体分子特征、探索中医药治疗T2DM新靶点均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本文就甜味觉受体的生物学特征、甜味觉受体的信号传导机制、甜味觉受体与T2DM、甜味觉受体与“脾在味为甘”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T2DM的中医药针对性防治及相关病理机理的阐明提供最新的见解,为下一步设计新的具有良好效果的甜味觉受体激动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味觉受体 2型糖尿病 脾在味为甘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痰湿”理论的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与肥胖关系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雯 陆霖峰 +2 位作者 叶佳超 王琪格 战丽彬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81-2088,共8页
痰湿内生,随气升降,外达四肢,漫窜全身,形成肥胖。中药治理痰湿可实现肥胖的早防早治。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参与宿主代谢,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是防治肥胖的新思路。文章以中医痰湿理论、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肥胖三者的密切关系为切入... 痰湿内生,随气升降,外达四肢,漫窜全身,形成肥胖。中药治理痰湿可实现肥胖的早防早治。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参与宿主代谢,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是防治肥胖的新思路。文章以中医痰湿理论、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肥胖三者的密切关系为切入点,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探讨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在痰湿形成肥胖中可能发挥的作用,认为痰湿所致肥胖不同个体共性的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或可作为特异指标成为肥胖痰湿人群新的微观辨识依据,提出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将成为肥胖痰湿理论研究的关键点,为肥胖防治研究提供全新阐释,为中医痰湿理论的内涵拓展新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痰湿 肥胖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校大学生中医偏颇体质演变关系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童瑞敏 向春婕 +4 位作者 徐硕 王舟怡 骆文斌 陆斌 张军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中医偏颇体质形成因素和演变规律。方法采用标准化量表判定获取兼夹两种及以上中医偏颇体质的在校学生2326例,与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进行关联分析,以中医基本偏颇体质为主导构建偏颇体质网络图。结果中医偏颇体质兼... 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中医偏颇体质形成因素和演变规律。方法采用标准化量表判定获取兼夹两种及以上中医偏颇体质的在校学生2326例,与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进行关联分析,以中医基本偏颇体质为主导构建偏颇体质网络图。结果中医偏颇体质兼夹状态分布受到三餐规律、吃早饭、就寝时间、睡眠时间和质量、心理压力和生气等因素显著影响(P<0.05)。吃饭速度和吃新鲜水果对男生中医偏颇体质兼夹状态存在显著影响(P<0.05),食物的偏好对女生中医偏颇体质兼夹状态存在显著影响(P<0.05)。男生中医偏颇体质兼夹状态由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主导,女生中医偏颇体质兼夹状态由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湿热质主导。结论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可能是中医偏颇体质兼夹状态形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医偏颇体质 生活习惯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学对痘疮的认识辨治猴痘 被引量:2
15
作者 万金圣 刘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15-719,共5页
梳理古代医家对痘疮病因病机的认识和辨治经验,对运用中医学理论和方法防治猴痘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梳理西晋至清代历代医家对痘疮病因病机、诊断辨证以及治疗预防的认识,探究痘疮诊治的溯源和发展脉络,以期为临床研究猴痘病的... 梳理古代医家对痘疮病因病机的认识和辨治经验,对运用中医学理论和方法防治猴痘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梳理西晋至清代历代医家对痘疮病因病机、诊断辨证以及治疗预防的认识,探究痘疮诊治的溯源和发展脉络,以期为临床研究猴痘病的防治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痘疮 天花 猴痘 病因病机 证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编制要点解读 被引量:8
16
作者 姜俊杰 刘峘 +3 位作者 谢雁鸣 魏戌 申浩 章轶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98-1001,1023,共5页
为了使指南使用者了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编制过程,笔者针对编制过程中的要点问题予以解读。主要包括4项内容,分别是临床问题/结局指标的收集与遴选、证据获取、证据质量评价、推荐意见形成。其中,临床问题的收集与遴... 为了使指南使用者了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编制过程,笔者针对编制过程中的要点问题予以解读。主要包括4项内容,分别是临床问题/结局指标的收集与遴选、证据获取、证据质量评价、推荐意见形成。其中,临床问题的收集与遴选分为3轮,第一轮是广泛收集本指南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第二轮是对第一轮收集的临床问题进行重要性评分,第三轮是通过共识会议法,最终确定19个临床问题及结局指标。证据获取方面,首先检索中英文数据库,然后进行文献的合并与查重,文献的初筛,文献的分类、再筛选,最终纳入系统评价1篇,随机对照研究114篇。证据质量评价及推荐意见形成均按照GRADE原则完成。推荐意见形成过程中,需要注意虽然中医药文献的证据质量普遍偏低,但并不等于中药本身的疗效不佳。需要专家结合临床经验进行全面评估,形成推荐意见。本编制要点解读可使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更加公开透明,并为今后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编制要点 编制说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藏象辨证法辨治三阴性乳腺癌 被引量:11
17
作者 姚颖 吴承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7-280,共4页
吴承玉教授创建藏象辨证理论体系,将藏象辨证应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辨治,通过病证结合,从症辨证,明辨病位,详审病性,使复杂难治的三阴性乳腺癌的辨证更为简便、精准。肝、脾、肾是三阴性乳腺癌的重要病位,气滞、痰、瘀、火毒是三阴性乳... 吴承玉教授创建藏象辨证理论体系,将藏象辨证应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辨治,通过病证结合,从症辨证,明辨病位,详审病性,使复杂难治的三阴性乳腺癌的辨证更为简便、精准。肝、脾、肾是三阴性乳腺癌的重要病位,气滞、痰、瘀、火毒是三阴性乳腺癌的重要病性。运用藏象辨证原理指导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病证结合施治,使三阴性乳腺癌的中医治疗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吴承玉 藏象辨证 辨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清代方剂专著论述泄泻用药规律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倩 战丽彬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39-1544,共6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提供的数据分析平台,研究清代方剂专著论述泄泻的用药规律,供现代中医临床辨证用药参考。方法查阅中华医典(第5版)中的79部清代方剂专著,选择其中10部专门论述"泄泻"的方剂专著,建立数据库...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提供的数据分析平台,研究清代方剂专著论述泄泻的用药规律,供现代中医临床辨证用药参考。方法查阅中华医典(第5版)中的79部清代方剂专著,选择其中10部专门论述"泄泻"的方剂专著,建立数据库,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集成的药物"频次统计"、"规则分析"等功能,对治疗泄泻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93首泄泻处方,含药物119味,挖掘出高频(频次≥5)药物20味,高频(频次≥13)药物组合12组,演化得到19个核心药物组合和6首新处方。结论清代方剂专著中治疗泄泻的方剂,多用利水消肿药、补益药,切合本病脾虚湿盛的病机。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可实现对于方剂数据的录入、管理、查询和分析,是一个富有价值的辅助中医药研究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阳虚质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孙传睿 章轶立 +5 位作者 齐保玉 方圣杰 韩涛 谢雁鸣 魏戌 朱立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201-2206,共6页
背景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医体质学说对于防治PMOP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阳虚质是一种常见的偏颇体质,研究PMOP患者阳虚质的影响因素可以为防治PMOP提供个性化参考思路。目的梳理社区PMOP患者中... 背景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医体质学说对于防治PMOP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阳虚质是一种常见的偏颇体质,研究PMOP患者阳虚质的影响因素可以为防治PMOP提供个性化参考思路。目的梳理社区PMOP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探讨PMOP患者阳虚质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随机选取北京市朝阳区、丰台区的10个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筛选PMOP患者;采用问答形式获取研究对象基本资料,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年龄、绝经年龄、民族、是否退休、曾经主要从事工作类型(包括以体力劳动为主、以脑力劳动为主、两者兼有)、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握力体重指数、骨折史、跌倒史、骨质疏松症家族史、夜间睡眠时间、食用剩菜习惯、饮食荤素类型(包括以荤为主、以素为主、荤素搭配);应用《中医体质量表》分析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MOP患者阳虚质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PMOP患者432例,其中4例《中医体质量表》数据缺失,最终纳入428例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频次以平和质较多(175例),偏颇体质以阳虚质较多(10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质指数(BMI)<18.5 kg/m^(2)、握力体重指数<35、经常食用剩菜、饮食以荤为主是PMOP患者阳虚质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基于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PMOP患者偏颇体质以阳虚质居多,BMI<18.5 kg/m^(2)、握力体重指数<35、经常食用剩菜、饮食以荤为主是PMOP患者阳虚质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后 中医体质类型 阳虚质 平和质 影响因素分析 横断面研究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L-kNN多标记学习的中医体质辨识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严玲 周作建 +4 位作者 宋懿花 胡云 商洪涛 战丽彬 董青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558-3562,共5页
目的中医体质与人体健康状态密切相关。研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辨识中医体质,为中医体质辨识智能化及自动化发展提供新思路。方法以江苏省中医院体检中心的中医体质数据作为初始数据样本,经过数据清洗、过滤及结构化最终纳入9844条数据作... 目的中医体质与人体健康状态密切相关。研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辨识中医体质,为中医体质辨识智能化及自动化发展提供新思路。方法以江苏省中医院体检中心的中医体质数据作为初始数据样本,经过数据清洗、过滤及结构化最终纳入9844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ML-kNN多标记k近邻算法构建中医体质辨识模型,使用10折交叉验证训练模型,并采用多标记学习评价指标评估模型效果。结果中医体质辨识模型的平均汉明损失为0.0961,平均1-错误率为0.1261,平均排序损失为0.0866,平均覆盖率为1.1535,平均精度为88.57%。结论基于体检中心中医体质辨识量表数据,利用ML-kNN多标记学习算法,构建体质辨识模型,能够有效实现中医体质辨识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标记学习 ML-kNN 体质辨识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