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矫形前伸下颌后幼年大鼠下颌前伸肌的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昕 罗颂椒 +2 位作者 周秀坤 赵美英 肖邦良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20-223,共4页
采用酶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功能矫形前伸下颌后大鼠翼外肌和浅层嚼肌细胞内线粒体酶代谢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翼外肌氧化型纤维构成明显增多,浅层嚼肌氧化型纤维明显减少。表明翼外肌参与维持下颌姿势位的张力活动增加,浅层嚼肌则位相活... 采用酶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功能矫形前伸下颌后大鼠翼外肌和浅层嚼肌细胞内线粒体酶代谢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翼外肌氧化型纤维构成明显增多,浅层嚼肌氧化型纤维明显减少。表明翼外肌参与维持下颌姿势位的张力活动增加,浅层嚼肌则位相活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矫形 酶组织化学 咀嚼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雪莲烧伤膏促创面愈合、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蔡绍晖 唐琼 +2 位作者 陈嘉钰 刘于宾 朱玲 《中成药》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43-245,共3页
本研究采用大鼠Ⅲ度感染性烫伤模型、小鼠深Ⅱ度烧伤模型及二甲苯致小鼠耳部炎性肿胀模型,评价了复方雪莲烧伤膏对大鼠Ⅲ度感染性烫伤创面、小鼠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促愈合及抗炎作用。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复方雪莲烧伤膏均能明显促进创... 本研究采用大鼠Ⅲ度感染性烫伤模型、小鼠深Ⅱ度烧伤模型及二甲苯致小鼠耳部炎性肿胀模型,评价了复方雪莲烧伤膏对大鼠Ⅲ度感染性烫伤创面、小鼠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促愈合及抗炎作用。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复方雪莲烧伤膏均能明显促进创面愈合(P<0.001),同时还能明显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部肿胀,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雪莲烧伤膏 烧伤 创面愈合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甾体皂甙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46
3
作者 李忌 陈俊杰 +2 位作者 巨勇 贾忠建 郑荣梁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4-17,共4页
采用MTT法,以长春新碱(VCR)为阳性对照,研究了6种从菝葜属植物中分离提取的天然甾体皂甙化合物对肝癌SMMC-7721、人宫颈癌HeLa和胃腺癌MGc80-3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6种甾体皂甙抗肿瘤活性与其化学结构密切相关,对三种癌细胞的... 采用MTT法,以长春新碱(VCR)为阳性对照,研究了6种从菝葜属植物中分离提取的天然甾体皂甙化合物对肝癌SMMC-7721、人宫颈癌HeLa和胃腺癌MGc80-3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6种甾体皂甙抗肿瘤活性与其化学结构密切相关,对三种癌细胞的抑瘤作用强度相同,抑癌活性的顺序为:薯蓣皂甙>VCR>SQD_4>SQD_3>M_1>SQD_1,甲基原薯蓣皂甙.甾体骨架的差异性是决定这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体皂甙化合物 菝葜 肝癌 人宫颈癌 胃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抗甲素诱导小鼠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及其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小康 周黎明 +1 位作者 强文安 王浴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2-63,共2页
本研究采用肿瘤细胞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混合培养的方法,以Griess′s法测定一氧化氮(NO)产量,MTT法测定肿瘤细胞活力。结果发现多抗甲素(PolyactinA,PAA)对小鼠巨噬细胞NO的释放有促进作用,同时可在体外通过NO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多抗甲素 抗肿瘤作用 小鼠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修饰脂蛋白刺激人动脉平滑肌细胞DNA合成 被引量:17
5
作者 汪浩川 刘秉文 付明德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44-547,557,共5页
动脉平滑肌细胞(SMC)是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中的主要细胞,它的增殖在As的形成过程中极为重要.在建立人主动脉SMC体外培养法的基础上,通过3H-TdR掺入实验观察了人低密度脂蛋白(LDL)。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平滑肌细胞 脂蛋白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靶向制剂——硫酸链霉素明胶微球的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杨云霞 包定元 +2 位作者 曾昭贤 何晓 陆彬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05-208,共4页
以125I标记硫酸链霉素明胶微球,小鼠静脉注射后测定其体内分布,结果表明硫酸链霉素明胶微球在小鼠肺部浓度最高,由靶向性参数判定硫酸链霉素明胶微球靶向作用明显,靶向效率较高。用微生物分析法测定并比较了肺组织中硫酸链霉素... 以125I标记硫酸链霉素明胶微球,小鼠静脉注射后测定其体内分布,结果表明硫酸链霉素明胶微球在小鼠肺部浓度最高,由靶向性参数判定硫酸链霉素明胶微球靶向作用明显,靶向效率较高。用微生物分析法测定并比较了肺组织中硫酸链霉素及其明胶微球的浓度,结果显示,在硫酸链霉素明胶微球给药量约为硫酸链霉素一半的情况下,肺部的药物浓度仍可达到或超过非微球剂。用苏通氏培养基二倍稀释法测得硫酸链霉素及其明胶微球MIC值均为0.2mg/L。小鼠实验性肺结核治疗结果表明,以实际硫酸链霉素量计,微球剂约为非微球剂的1/3时,即可达到相同的治疗作用,当用药量约为非微球剂的2/3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链霉素 明胶微球 肺靶向给药系统 肺结构 药动学 药效学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FTAZIDIME耐药细菌的β-内酰胺酶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凌保东 王浴生 李显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88-195,共8页
应用药物梯度琼脂筛选法获得绿脓杆菌和阴沟杆菌的Ceftazidime耐药菌株(MIC≥64μg/ml)。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了耐药菌的β-内酰胺酶活性,酶对12种β-内酰胺抗生素水解的“底物轮廓”以及抑酶活性;应用超薄层分析等电聚焦电泳技术检... 应用药物梯度琼脂筛选法获得绿脓杆菌和阴沟杆菌的Ceftazidime耐药菌株(MIC≥64μg/ml)。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了耐药菌的β-内酰胺酶活性,酶对12种β-内酰胺抗生素水解的“底物轮廓”以及抑酶活性;应用超薄层分析等电聚焦电泳技术检测了β-内酰胺酶的等电点(pI),并与标准产酶菌株的β-内酰胺酶进行了比较。结果提示:细菌对Ceftazidime耐药后,β-内酰胺酶活性增加13~107倍;这类β-内酰胺酶具有如下特点:(1)水解头孢菌素类强于水解青霉素类;(2)舒巴克坦(5μg/ml)对这类酶无抑制作用,而同等剂量的邻氯青霉素却能明显抑制,(3)pI均≥8.0,与标准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的性质不同,符合染色体介导的头孢菌素酶的性质。此外,作者发现pI为8.2或8.4的4株耐药菌的β-内酰胺酶尚未见文献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酰胺酶 头孢菌素 细菌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牙釉质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8
8
作者 王伟 岳松龄 孙芝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10,共4页
选择5~9月龄人胚标本,按照 Lyaruu 方法分离出与牙釉质晶体结合疏松的釉原蛋白及结合紧密的釉蛋白。经葡聚糖凝胶 G—75层析后得到初步纯化的牙釉质蛋白质。釉原蛋白经凝胶柱层析后可分成9种组份,其分子量范围为5000~65500,主要的两... 选择5~9月龄人胚标本,按照 Lyaruu 方法分离出与牙釉质晶体结合疏松的釉原蛋白及结合紧密的釉蛋白。经葡聚糖凝胶 G—75层析后得到初步纯化的牙釉质蛋白质。釉原蛋白经凝胶柱层析后可分成9种组份,其分子量范围为5000~65500,主要的两种釉原蛋白分子量为22000及13000;釉蛋白可分成4种组份,分子量为10000~50000。从牙釉质蛋白质的氨基酸分析发现,釉原蛋白富合脯氨酸、谷脯酸及甘氨酸,而釉蛋白则含较多的丝氨酸、天门冬氨酸、甘氨酸及异亮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蛋白 牙釉质 蛋白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矫形前伸下颌后幼年大鼠下颌前伸肌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昕 罗颂椒 +1 位作者 李光蓉 蔡维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17-219,共3页
运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方法,在幼年大鼠功能矫形前伸下颌后,观察翼外肌和浅层嚼肌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翼外肌线粒体数量增多,体积增大,肌糖原减少。浅层嚼肌线粒体肿胀,数量减少。证实了翼外肌和浅层嚼肌代谢方式的转化不同。
关键词 功能矫形 线粒体 咀嚼肌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菌作用的量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雷军 王浴生 黎世能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28-233,共6页
诺氟沙星、依诺沙星和培氟沙星对大肠杆菌2280和阴沟杆菌1029的杀菌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呈双相变化,其最强杀菌浓度(MBC)均为1~2μg/ml。三种药物在1/4MIC~MBC范围内抑制细菌DNA合成作用迅速增强,以后逐渐趋于坪值;而RNA合成需在较高浓度... 诺氟沙星、依诺沙星和培氟沙星对大肠杆菌2280和阴沟杆菌1029的杀菌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呈双相变化,其最强杀菌浓度(MBC)均为1~2μg/ml。三种药物在1/4MIC~MBC范围内抑制细菌DNA合成作用迅速增强,以后逐渐趋于坪值;而RNA合成需在较高浓度(≥0.5μg/ml)时才逐渐受到抑制。此DNA与RNA合成之量-效抑制曲线的交点均在1~2μg/ml之间。利福定(100μg/ml)和氯霉素(25μg/ml)几乎能完全拮抗三种药物的杀菌作用。以上结果提示:氟喹诺酮药物的杀菌作用与其抑制细菌DNA合成有关,且须以RNA和蛋白质不断合成为前提条件;其在较高浓度(>MBC)时杀菌作用逐渐减弱,与它能进行性抑制细菌RNA合成,继之蛋白质合成受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 抗菌作用 药物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各期患者滑液中细胞因子的研究 第2报 IL-6水平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波 王大章 +2 位作者 于端 彭贵平 章崇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8-60,共3页
检测了36例临床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各期(功能紊乱期、结构紊乱期、器质性改变期)患者关节滑液中白介素-6(IL-6)的活性。结果表明:IL-6活性与TMJDS病变程度有关,随病情加重,IL-6活性... 检测了36例临床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各期(功能紊乱期、结构紊乱期、器质性改变期)患者关节滑液中白介素-6(IL-6)的活性。结果表明:IL-6活性与TMJDS病变程度有关,随病情加重,IL-6活性增高。IL-6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关节内自身免疫反应的强弱。TMJDS患者关节内在在的骨关节病(OA)病变使软骨中的封闭抗原暴露,诱发自身免疫反应并刺激产生了IL-6,升高的IL-6活性反过来通过增强自身免疫反应来加重TMJOA病变,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对IL-6的研究,有助于解决TMJOA病程迁延、久治不愈的问题,从而使临床治疗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颌关节紊乱 综合征 滑液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肺癌组织中nm23-H_1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伦旭 周清华 +3 位作者 孙芝琳 覃扬 石应康 孙泽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 探讨癌转移抑制基因nm2 3 H1 在人肺癌中的突变情况 ,及其与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 (PCR SSCP) ,对手术切除的 45例肺癌组织和 7例正常肺组织的nm2 3 H1 基因的 5个外显子进行... 目的 探讨癌转移抑制基因nm2 3 H1 在人肺癌中的突变情况 ,及其与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 (PCR SSCP) ,对手术切除的 45例肺癌组织和 7例正常肺组织的nm2 3 H1 基因的 5个外显子进行突变分析。结果 在所检测的肺组织中 ,未发现nm2 3 H1 基因纯合缺失。SSCP分析发现一例肺癌组织nm2 3 H1 基因外显子 1单链DNA迁移率发生改变。此例患者为晚期肺鳞癌 ,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和恶性胸水。结论 本实验所检测的nm2 3 H1 基因外显子部分的基因突变在肺癌中发生率低 ,nm2 3 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NM23-H1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修饰高密度脂蛋白对培养人动脉平滑肌细胞细胞周期蛋白D_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江渝 刘秉文 +1 位作者 覃扬 孙芝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978-982,共5页
动脉平滑肌细胞(sm ooth m uscle cell,SMC)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中的主要细胞,它的增殖在AS形成过程中极其重要.利用体外培养的人主动脉SMC,观察了天然高密度脂... 动脉平滑肌细胞(sm ooth m uscle cell,SMC)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中的主要细胞,它的增殖在AS形成过程中极其重要.利用体外培养的人主动脉SMC,观察了天然高密度脂蛋白(native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N-HDL)及氧化修饰HDL(oxidized HDL,OX-HDL)对培养人主动脉SMC 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N-HDL对SMCcyclin D1基因表达无影响(P> 0.05);(2)OX-HDL使SMCcyclin D1基因表达显著增强(P<0.01),其表达量随时间(2、12、24 h)延长而增加.上述结果表明,OX-HDL的致AS作用可能与其刺激SMCcyclin D1基因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C HDL AS CYCLIN D1基因 氧化修饰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固醇逆向转运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吴新伟 傅明德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1-363,共3页
胆固醇逆向转运是周围细胞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转化、清除的重要生理过程,它在维持机体胆固醇代谢平衡和对抗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证实胆固醇逆向转运实际上是高密度脂蛋白在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参与下。
关键词 胆固醇 逆向转运 脂蛋白 脂蛋白受体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银注射液抗病原菌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冯文宇 肖顺汉 贾文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4-425,共2页
关键词 青银注射液 抗菌 二倍稀释法 小鼠体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诺酮类药物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匡湘红 包定元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50-253,共4页
喹诺酮类药物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匡湘红,包定元(华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成都610041)近10年来,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以其广谱、高效、低毒、价廉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随着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的不... 喹诺酮类药物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匡湘红,包定元(华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成都610041)近10年来,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以其广谱、高效、低毒、价廉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随着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了药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 抗菌素 药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闯 黄明生 +5 位作者 章崇杰 张平 赵宗蓉 李智明 胡青 唐世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12-213,共2页
目的 观察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白细胞介素6 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方法 采用 E L I S A 法检测18 例未给予任何治疗药物且停用阿片类药物48 ~72 小时、18 例脱毒33 ~58 天、15 例脱毒117 ~120 天... 目的 观察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白细胞介素6 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方法 采用 E L I S A 法检测18 例未给予任何治疗药物且停用阿片类药物48 ~72 小时、18 例脱毒33 ~58 天、15 例脱毒117 ~120 天的海洛因依赖者的白细胞介素6 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并同时对稽延性戒断症状或急性戒断症状进行评定。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的白细胞介素6 和肿瘤坏死因子α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 和肿瘤坏死因子α随着脱毒时间的延长逐步向正常恢复。结论 白细胞介素6 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可考虑作为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机体恢复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依赖 戒断症状 肿瘤坏死因子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杆菌耐利福定与细菌RNA聚合酶变异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显志 张欣凤 +1 位作者 蒋天蓉 王浴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11-314,共4页
选用结核杆菌H37Rv,于体外诱导筛选获得耐利福定(1250μg/ml)菌株,检测了利福定抗结核杆菌活性及其与6种常用抗结核药物的交叉耐药性;以3H-尿苷进行掺入实验,发现利福定明显抑制3H-尿苷掺入敏感菌,而对掺入耐药菌则无抑制;提取及分析... 选用结核杆菌H37Rv,于体外诱导筛选获得耐利福定(1250μg/ml)菌株,检测了利福定抗结核杆菌活性及其与6种常用抗结核药物的交叉耐药性;以3H-尿苷进行掺入实验,发现利福定明显抑制3H-尿苷掺入敏感菌,而对掺入耐药菌则无抑制;提取及分析结核杆菌RNA聚合酶,发现敏感菌酶活性受利福定明显抑制,耐药菌酶活性则未见抑制。结果提示:结核杆菌耐利福定与耐药菌RNA聚合酶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定 结核杆菌 RNA聚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氟对大鼠股四头肌组织化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松 胡声宇 秦岭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35-436,共2页
采用大鼠 2 0只 ,通过饮水加氟 (F15 0mg/L)和加硒 (SE 0 5mg/L、2mg/l、4mg/L)的方法 ,研究氟、硒对大鼠股四头肌的组织化学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氟组股四头肌PAS反应、SDH活性比对照组 (饮用蒸馏水 )低 ,随着硒量增加到适量时 ... 采用大鼠 2 0只 ,通过饮水加氟 (F15 0mg/L)和加硒 (SE 0 5mg/L、2mg/l、4mg/L)的方法 ,研究氟、硒对大鼠股四头肌的组织化学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氟组股四头肌PAS反应、SDH活性比对照组 (饮用蒸馏水 )低 ,随着硒量增加到适量时 (同时加硒加氟组 ,SE 0 5mg/L、2mg/L) ,PAS反应、SDH活性升高 ,但在SE 4mg/L组中PAS反应、SDH活性又开始下降。ALP无论在氟组还是加硒加氟组其活性都比对照组强。ACP的活性在氟组比对照组有所增强 ,而在加硒加氟组中ACP的活性明显降低。LDH在氟组以及SE(0 5mg/L) +F(15 0mg/L)组中活性都较强 ,并且在SE(2mg/L) +F(15 0mg/L)组中活性表现最强 ,但在SE(4mg/L) +F(15 0mg/L)组中活性又开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四头肌 组织化学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后牵引大鼠下颌髁突内源性前列腺素E_2含量的昼夜节律变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扬熙 娄新华 +1 位作者 江之泉 杨向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51-253,261,共4页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生长期大鼠在正常生长及向后牵引下颌时,一昼夜内每4h髁突内源性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变化,以探讨其昼夜节律。所得数据经余弦法统计分析表明:①在自然状态下,生长期大鼠髁突PGE2含量存在近日...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生长期大鼠在正常生长及向后牵引下颌时,一昼夜内每4h髁突内源性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变化,以探讨其昼夜节律。所得数据经余弦法统计分析表明:①在自然状态下,生长期大鼠髁突PGE2含量存在近日节律,峰值相位约在18:36.②施加矫形力抑制下颌生长时,PGE2含量的正常日节律未消失,③白天12h施力组髁突PGE2含量的调整中值较之夜晚12h施力组下降较大。结果提示:生长期大鼠髁突的生长和改建昼夜不是均一的,表现出昼夜节律;如果在髁突软骨细胞的增生改建昼夜节律峰值期加力,将能提高矫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节律 前列腺素E2 下颌颗突 口腔正畸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