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薏苡仁多糖提取纯化、结构表征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亚 李瑞煜 +2 位作者 冯五文 卢勇 赵松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99,共7页
薏苡仁是我国传统药食两用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薏苡仁富含多种化合物,包括脂肪酸及酯类、多糖、黄酮、三萜等。其中,多糖是其发挥功效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薏苡仁多糖的提取方法主要有热水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薏苡仁是我国传统药食两用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薏苡仁富含多种化合物,包括脂肪酸及酯类、多糖、黄酮、三萜等。其中,多糖是其发挥功效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薏苡仁多糖的提取方法主要有热水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和闪式提取法等。研究表明,薏苡仁多糖的单糖组成丰富,主要包含葡萄糖、半乳糖、木糖以及甘露糖等。薏苡仁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降糖、抗肿瘤、抗炎、抗氧化、调节肠道菌群等。系统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薏苡仁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特征及生物活性研究,以期为薏苡仁多糖的深入系统研究及有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多糖 提取纯化 结构表征 降糖 抗肿瘤及免疫调节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果榄U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含量测定研究
2
作者 杨蕊 胡莹莹 +2 位作者 张翅 吴建国 朱雅宁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6-113,共8页
建立金果榄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古伦宾、巴马汀、药根碱、非洲防己碱、β-蜕皮甾酮、木兰花碱6种成分的含量及浸出物含量,并运用化学模式识别进行分析。采用Prodgy^(3M) ODS-3色谱柱(2.0 m×150 mm,3μm)... 建立金果榄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古伦宾、巴马汀、药根碱、非洲防己碱、β-蜕皮甾酮、木兰花碱6种成分的含量及浸出物含量,并运用化学模式识别进行分析。采用Prodgy^(3M) ODS-3色谱柱(2.0 m×150 mm,3μm),以乙腈(A)-0.2%磷酸(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量0.4 mL/min;柱温30℃;进样量1μL;检测波长237 nm及344 nm。结果表明18批不同来源金果榄的指纹图谱相似度除J15批次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739外,其余样品相似度均≥0.928;共标定21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古伦宾、巴马汀、药根碱、非洲防己碱、β-蜕皮甾酮、木兰花碱6个峰,含量测定结果分别在10.746~23.113 mg/g、0.067~0.794 mg/g、0.042~0.391 mg/g、0.008~0.207 mg/g、1.129~3.586 mg/g、0.172~0.801 mg/g之间,结合浸出物含量样品大致聚为三类。该方法方法操作简便、稳定可靠,可为金果榄药材质量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果榄 指纹图谱 多指标成分 含量测定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安市中药材产业现状和发展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胡莹莹 唐莉 +1 位作者 吴建国 尧忱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第7期77-79,82,共4页
“十八大”以来,国家将中医药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中医药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强有力的促发展政策,极大鼓舞了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信心。文章通过对雅安市区位、自然生... “十八大”以来,国家将中医药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中医药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强有力的促发展政策,极大鼓舞了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信心。文章通过对雅安市区位、自然生态、中药材资源、中药材产业基础、科研技术和政策支持等优势的分析,聚焦雅安市中药材产业现状发现存在中药材五化种植程度不高、种子种苗不规范、种植地基础设施较差、拳头产品少、全产业链不完善、长效机制不健全和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借助政策引领探寻雅安市中药材产业高速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安市 中药材 高速发展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crotox技术的中药注射剂毒性早期发现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赵军宁 鄢良春 罗荔敏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1期1929-1934,共6页
Microtox技术(即微毒技术)是测定环境中有害有毒物质生物毒性的一种方法,以非致病的发光细菌作为试验系,以其发光强度变化作为检测指标,日前已成为一种快速、简便的生物毒性检测手段。本文概述了本团队基于Microtox技术发展一种能够反... Microtox技术(即微毒技术)是测定环境中有害有毒物质生物毒性的一种方法,以非致病的发光细菌作为试验系,以其发光强度变化作为检测指标,日前已成为一种快速、简便的生物毒性检测手段。本文概述了本团队基于Microtox技术发展一种能够反映中药注射剂特点的早期、灵敏、快速、可靠的新技术平台和方法体系,探讨解决现有高风险中药注射剂生物评价及检测方法难以控制其风险的难题,实现高风险中药毒性参数的定量化表征,从而提高中药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价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Microtox技术 发光细菌 微小毒性 生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tox(微毒)技术应用于红花注射液综合毒性检测 被引量:7
5
作者 罗荔敏 鄢良春 +3 位作者 卫天喜 华桦 祝勇军 赵军宁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1期1935-1941,共7页
目的:探索Microtox技术应用于红花注射液综合毒性检测。方法:以费氏弧菌为测试菌种,通过方法学考察确定最优检测体系及方法学可靠性;在最优检测体系条件下,对不同生产厂家所生产的红花注射液进行了发光菌综合毒性检测。结果:2 m L反应... 目的:探索Microtox技术应用于红花注射液综合毒性检测。方法:以费氏弧菌为测试菌种,通过方法学考察确定最优检测体系及方法学可靠性;在最优检测体系条件下,对不同生产厂家所生产的红花注射液进行了发光菌综合毒性检测。结果:2 m L反应体系下,最优复苏液体积0.9 m L/支菌,每个待测样品加入最优的菌液体积50μL,最优检测时间10 min,最优p H范围5-10,且10 min时发光强度以80-120万为宜;重复性试验、中间精密度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不同生产厂家A、B、C成品的EC50平均值分别为3.36%、5.58%、4.3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对费氏弧菌的毒性存在显著的浓度-效应关系,且不同生产厂家(包括原研单位在内)之间成品EC50值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红花注射液成品生物学检测标准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应用Microtox技术检测红花注射液综合毒性并用于控制不同厂家成品质量的波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tox技术 发光细菌 红花注射液 综合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tox技术应用于参麦注射液综合毒性检测 被引量:6
6
作者 赵炳祥 罗荔敏 +3 位作者 鄢良春 华桦 胡美 赵军宁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1期1942-1947,共6页
目的:开发一项新的检测技术——Microtox技术,以用于参麦注射液的综合毒性检测。方法:以费氏弧菌为测试菌种,通过方法学考察确定最优检测体系及方法学可靠性;在最优检测体系条件下,首次以费氏弧菌对不同生产厂家所生产的参麦注射液进行... 目的:开发一项新的检测技术——Microtox技术,以用于参麦注射液的综合毒性检测。方法:以费氏弧菌为测试菌种,通过方法学考察确定最优检测体系及方法学可靠性;在最优检测体系条件下,首次以费氏弧菌对不同生产厂家所生产的参麦注射液进行发光菌综合毒性检测。结果:在2 m L反应体系下,最优复苏液体积0.9 m L/支菌,每个待测样品加入最优菌液体积50μL,最优检测时间为10 min,最优p H范围为5-10,且10 min发光强度以80-120万为宜;重复性试验、中间精密度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均<15%;不同生产厂家A、B、C成品的EC50平均值分别为35.60%、92.34%、146.57%,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对费氏弧菌的毒性存在显著的浓度-效应关系,且不同生产厂家之间成品EC50值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参麦注射液成品生物学检测标准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应用Microtox技术检测参麦注射液综合毒性并用于控制不同厂家成品质量波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tox技术 发光细菌 参麦注射液 综合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tox(微毒)技术应用于参附注射液综合毒性检测 被引量:3
7
作者 罗荔敏 鄢良春 +3 位作者 侯新莲 华桦 干建伟 赵军宁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3期491-496,共6页
目的:探索Microtox技术应用于独家品种-参附注射液综合毒性检测。方法:以费氏弧菌为测试菌种,通过方法学考察确定最优检测体系及方法学可靠性;在最优检测体系条件下,首次以费氏弧菌对某药厂独家品种参附注射液进行发光菌综合毒性检测。... 目的:探索Microtox技术应用于独家品种-参附注射液综合毒性检测。方法:以费氏弧菌为测试菌种,通过方法学考察确定最优检测体系及方法学可靠性;在最优检测体系条件下,首次以费氏弧菌对某药厂独家品种参附注射液进行发光菌综合毒性检测。结果:2 mL反应体系下,最优复苏液体积0.9 mL/支菌,每个待测样品加入最优菌液体积50μL,最优检测时间为10 min,pH为5-10,且10 min发光强度80-120万;重复性试验、中间精密度试验的RSD,均符合测定要求。9批次待测参附注射液EC50值无显著性差异(41.07%,RSD<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费氏弧菌的毒性存在显著的浓度-效应关系,且不同批次之间成品EC50值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参附注射液不同批次之间质量波动性较小,生产工艺控制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tox技术 发光细菌 参附注射液 综合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tox技术应用于生脉注射液综合毒性检测 被引量:5
8
作者 罗荔敏 鄢良春 +3 位作者 华桦 祝勇军 胡美 赵军宁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1期1948-1953,共6页
目的:探索-Microtox技术应用于生脉注射液综合毒性检测。方法:以费氏弧菌为测试菌种,通过方法学考察确定最优检测体系及方法学可靠性;在最优检测体系条件下,首次以费氏弧菌对不同生产厂家所生产的生脉注射液进行发光菌综合毒性检测。结... 目的:探索-Microtox技术应用于生脉注射液综合毒性检测。方法:以费氏弧菌为测试菌种,通过方法学考察确定最优检测体系及方法学可靠性;在最优检测体系条件下,首次以费氏弧菌对不同生产厂家所生产的生脉注射液进行发光菌综合毒性检测。结果:2 m L反应体系下,最优复苏液体积0.9 m L/支菌,每个待测样品加入最优菌液体积50μL,最优检测时间10 min,最优p H范围5-10,且10 min发光强度以80-120万为宜;重复性试验、中间精密度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均<15%;不同生产厂家A、B、C成品的EC50平均值分别为22.10%、34.10%、46.04%,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生脉注射液对费氏弧菌的毒性存在显著的浓度-效应关系,且不同生产厂家之间成品EC50值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我们生脉注射液成品生物学检测标准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应用Microtox技术检测生脉射液综合毒性并用于控制不同厂家成品质量波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tox技术 发光细菌 生脉注射液 综合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中山葡萄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伪品鉴别 被引量:4
9
作者 干建伟 胡敏 +1 位作者 钱广生 韦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3-368,共6页
目的建立五味子Schisandra chmensis (Turcz.) Bail中山葡萄HPLC指纹图谱及其伪品鉴别。方法五味子水提物的分析采用Waters symmetry shieldTMRP18柱(4. 6 mm×250 mm,5. 0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柱温30℃;体积流量1. 0 m L/m... 目的建立五味子Schisandra chmensis (Turcz.) Bail中山葡萄HPLC指纹图谱及其伪品鉴别。方法五味子水提物的分析采用Waters symmetry shieldTMRP18柱(4. 6 mm×250 mm,5. 0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柱温30℃;体积流量1. 0 m L/min;检测波长210 nm。结果 10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0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 90。用该液相方法检测山葡萄与五味子,指纹图谱有显著差异。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重复性好,能够准确鉴别五味子伪品山葡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山葡萄 伪品 HPLC指纹图谱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力枇杷露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袁海英 叶利明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66,共4页
建立强力枇杷露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Sepax Aurethyst C18-H(4.6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5%乙酸铵溶液(体积比67∶12∶21);流量为1.0 m 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0nm。齐墩果酸... 建立强力枇杷露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Sepax Aurethyst C18-H(4.6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5%乙酸铵溶液(体积比67∶12∶21);流量为1.0 m 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0nm。齐墩果酸的进样量在0.05~1.59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精密度RSD=1.2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3.7%,RSD=1.40%;熊果酸的进样量在0.19~6.20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 0),精密度RSD=0.2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RSD=1.96%。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强力枇杷露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力枇杷露 齐墩果酸 熊果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生脉注射液中特征成分莽草酸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建国 董礼 +1 位作者 陈虹静 徐小平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1-44,共4页
采用液质联用法对生脉注射液中莽草酸成分进行确认,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脉注射液中莽草酸含量。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目标峰的分子离子峰m/z:173.08[M-H]-,与莽草酸对照品对比确认目标峰为莽草酸成分;色谱柱采用Synergi Hydro-RP 80A... 采用液质联用法对生脉注射液中莽草酸成分进行确认,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脉注射液中莽草酸含量。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目标峰的分子离子峰m/z:173.08[M-H]-,与莽草酸对照品对比确认目标峰为莽草酸成分;色谱柱采用Synergi Hydro-RP 80A(250 mm×4.6 mm,4μm),以20 mmol/L的KH2PO4(H3PO4调p H至2.5)溶液为流动相,流量为0.6 m L/min,检测波长214 nm;莽草酸在0.02~0.6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精密度、重复性试验RSD分别为0.15%和1.4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RSD=1.56%。该研究首次确认生脉注射液中含有莽草酸成分,且该成分来源于五味子;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生脉注射液中五味子成分质量控制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注射液 质量控制 有机酸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测定参附注射液中6种人参皂苷的含量 被引量:10
12
作者 袁海英 蔡帮军 +1 位作者 侯新莲 周鑫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0-55,共6页
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参附注射液中6种人参皂苷的含量。采用HPLC法,以人参皂苷Rg1作内参物,计算人参皂苷Re、Rf、Rb1、Rc、Rd的相对校正因子。利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参附注射液中各成分的含量。比较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测定结果的差异... 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参附注射液中6种人参皂苷的含量。采用HPLC法,以人参皂苷Rg1作内参物,计算人参皂苷Re、Rf、Rb1、Rc、Rd的相对校正因子。利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参附注射液中各成分的含量。比较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测定结果的差异,验证一测多评法的适用性。人参皂苷Re、Rf、Rb1、Rc、Rd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一测多评方法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该方法可以作为一种方便、快捷、准确的质量评价方法用于参附注射液中6种人参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测多评 校正因子 高效液相色谱 人参皂苷 参附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LC法测定参附注射液中单酯型生物碱含量 被引量:3
13
作者 袁海英 蔡帮军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9-63,共5页
该文建立UHPLC方法测定参附注射液中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2.1 m×100 mm,1.8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1 mol/L乙酸铵溶液(冰乙酸调pH=5.0)(39∶61);流量为0.4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 该文建立UHPLC方法测定参附注射液中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2.1 m×100 mm,1.8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1 mol/L乙酸铵溶液(冰乙酸调pH=5.0)(39∶61);流量为0.4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35 nm。结果表明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的进样量在0.90-28.78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1.98%);苯甲酰乌头原碱的进样量在0.86-27.56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1.64%);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进样量在0.84-26.95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3.3%(RSD为1.29%)。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参附注射液中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参附注射液 苯甲酰新乌头原碱 苯甲酰乌头原碱 苯甲酰次乌头原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