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在手外科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官士兵 史其林 顾玉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62-363,共2页
关键词 内镜 手外科 应用 腕管综合征 腕关节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外科扎根临床不断创新 被引量:6
2
作者 徐文东 顾玉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03-706,共4页
手外科以往在手指再造、皮瓣移植等领域取得了多项世界首创的辉煌成果。在顾玉东院士的领衔下,提出了以健侧颈7为代表的多项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策略,成为国际领先的周围神经损伤诊治中心。近十年来,我们聚焦神经损伤及修复后的脑功... 手外科以往在手指再造、皮瓣移植等领域取得了多项世界首创的辉煌成果。在顾玉东院士的领衔下,提出了以健侧颈7为代表的多项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策略,成为国际领先的周围神经损伤诊治中心。近十年来,我们聚焦神经损伤及修复后的脑功能重塑研究,揭示了健侧颈7移位后运动感觉中枢功能重塑的模式,发现了一侧半球可以同时支配双侧上肢的重要规律,并将此发现应用到中枢损伤后偏瘫患者的治疗中,将健侧颈7应用到更广泛的人群中,实现了将科研创新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手外科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科 健侧颈7移位术 中枢性偏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手术及腕关节镜微创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24
3
作者 陆剑锋 陆飞伟 +3 位作者 崔志浩 祁连港 王涛 刘宗宝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3-688,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切开复手术及腕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纳入 2014年 1 月至 2016 年 12 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 86 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对象,按手术方案分组,观察组(41 例)接受腕关节镜...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切开复手术及腕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纳入 2014年 1 月至 2016 年 12 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 86 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对象,按手术方案分组,观察组(41 例)接受腕关节镜微创手术,对照组(45 例)接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对比 2 组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及治疗 3 个月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量、改良 Sarmiento 评分变化情况,末次随访时改良 Gartland-Werley 腕关节功能评分、腕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 组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及治疗 3 个月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量、改良 Sarmiento 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腕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发生关节面不平整及(创伤性)关节炎者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可获得与传统切开复位手术相近的近期骨折复位效果,但在骨折愈合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上更具有优势,推荐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腕关节镜 切开复位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创伤性桡神经麻痹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杨剑云 陈琳 +2 位作者 蔡佩琴 虞聪 陈德松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5-408,共4页
目的对自发性桡神经麻痹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方法从2000年至2008年,对27例自发性桡神经麻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男性21例,女性6例;发病年龄8~65岁,平均36岁。对23例患者进行了松解,1例切除病变段神经后直接吻合神... 目的对自发性桡神经麻痹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方法从2000年至2008年,对27例自发性桡神经麻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男性21例,女性6例;发病年龄8~65岁,平均36岁。对23例患者进行了松解,1例切除病变段神经后直接吻合神经,3例切除病变段神经后因有缺损,进行了神经移植。结果术中发现Frohse弓卡压8例,三头肌外侧头卡压1例,桡返动脉分支卡压1例,外侧肌间隔处卡压8例,肿块卡压1例,无明显外在卡压8例。23例行神经松解的患者中,15例功能完全恢复,3例功能部分恢复,5例无效。4例行神经修复患者中,3例功能恢复,1例无效。结论自发性桡神经麻痹病因多样,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如手术治疗可达到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神经 麻痹 手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部深部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5
5
作者 顾伟 杨蓊勃 +1 位作者 杨剑云 陈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2-474,共3页
目的探讨手部深部慢性特殊感染的发病机制、治疗和预后。方法复习15例手部深部慢性特殊感染病史的发病特点、特征和临床治疗结果。结果15例患者经口服左氧氟沙星及阿奇霉素3个月后,痊愈7例,8例行手术治疗。治疗后手部功能TAM系统评定优1... 目的探讨手部深部慢性特殊感染的发病机制、治疗和预后。方法复习15例手部深部慢性特殊感染病史的发病特点、特征和临床治疗结果。结果15例患者经口服左氧氟沙星及阿奇霉素3个月后,痊愈7例,8例行手术治疗。治疗后手部功能TAM系统评定优12例,良2例,可1例。结论联合应用喹诺酮类及大环内酯类药物化疗对大多数手部深部组织慢性特殊感染患者有效,可避免反复清创术导致的手术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特殊感染 左氧氟沙星 阿奇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前动脉踝上皮支皮瓣的显微外科解剖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洪权 王江宁 +1 位作者 李晋 张高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 :报道胫前动脉踝上皮支皮瓣的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14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 ,解剖观测胫前动脉踝上皮支的起始、走行、外径、长度及分支等 ,2侧成人下肢标本灌注墨汁观察该皮支的墨染范围。结果 :胫前动脉踝... 目的 :报道胫前动脉踝上皮支皮瓣的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14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 ,解剖观测胫前动脉踝上皮支的起始、走行、外径、长度及分支等 ,2侧成人下肢标本灌注墨汁观察该皮支的墨染范围。结果 :胫前动脉踝上皮支于踝间连线上方 ( 3 .5± 0 .6)cm自胫前动脉发出 ,然后向小腿内侧方向绕过胫骨前缘分出升支和降支 ,升支紧贴胫骨前内侧骨面 ,向内上方向行至一段距离后穿深筋膜入皮。踝上皮支长 ( 2 .1± 0 .6)cm ,起点外径 ( 1.1± 0 .2 )mm ,伴行静脉 2条。升支入筋膜前外径 ( 0 .4± 0 .1)mm。降支向内下方向走行 ,并与踝前血管网吻合。结论 :胫前动脉踝上皮支是胫前动脉在小腿踝上部的主要皮血管 ,分支营养骨膜 ,可在小腿中下段设计以此血管为蒂的皮瓣、骨膜瓣、骨膜皮瓣或骨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胫前动脉 踝上皮支 显微外科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丛神经鞘瘤的MRI表现与手术对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周正荣 李国栋 +2 位作者 彭卫军 王弘士 董震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评价臂丛神经鞘瘤的MRI表现,并与手术所见对照分析,以期对临床诊治有所裨益。材料和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6例臂丛神经鞘瘤,术前均行MRI检查。所有患者MRI检查序列包括轴位T2WI(STIR),增强前后横断面、斜矢状面和冠状面T1WI(增... 目的:评价臂丛神经鞘瘤的MRI表现,并与手术所见对照分析,以期对临床诊治有所裨益。材料和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6例臂丛神经鞘瘤,术前均行MRI检查。所有患者MRI检查序列包括轴位T2WI(STIR),增强前后横断面、斜矢状面和冠状面T1WI(增强后扫描加脂肪抑制),部分病例增强前加扫冠状面T2WI。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分别对病变部位、肿块大小、边界、信号、强化及范围作出判断。病变的定位及MRI不同序列中的特征与手术和病理表现行对照研究。结果:臂丛神经的根、干及分支在MRI所有序列中均表现为线状低信号影。36例臂丛神经鞘瘤平均大小为4.9cm(3.0~6.8cm),均表现为沿臂丛神经根生长的肿块。30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纺锤形或长圆形肿块。MRI信号特点:16例表现为均匀的T1WI低或等信号(与肌肉相比),T2WI高信号,增强后中等度强化;20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内见低信号区,所谓的“靶征”,增强后明显强化。所有患者的显微外科手术均遵循肿块内容物的摘除,包膜的剥离与神经的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结论:根据臂丛神经鞘瘤的特征性部位和形态学表现以及MRI信号特点,能对本病作出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该病的典型表现有利于术前作出正确诊断,显微外科手术有利于保护有关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 神经鞘瘤 磁共振成像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辅助单纯病灶刮除治疗手指内生软骨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郑宪友 史其林 +2 位作者 韩培 邵雷 杨明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3期264-265,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单纯病灶刮除治疗手指内生软骨瘤的疗效。方法2002年6月~2008年5月,18例20指手部内生软骨瘤,在内镜辅助下行单纯病灶刮除而未行自体骨或人工骨植骨。术后摄X线片观察骨愈合,肿瘤复发以及骨折、感染、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单纯病灶刮除治疗手指内生软骨瘤的疗效。方法2002年6月~2008年5月,18例20指手部内生软骨瘤,在内镜辅助下行单纯病灶刮除而未行自体骨或人工骨植骨。术后摄X线片观察骨愈合,肿瘤复发以及骨折、感染、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12.5±10.2)min,住院时间(4.2±1.2)d。18例随访9~34个月,平均13.4月,术后骨愈合时间(12.2±0.8)月;术后无肿瘤复发;2指由于病灶与关节面毗邻,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关节僵硬。结论内镜辅助下单纯病灶刮除治疗手指内生软骨瘤,由于借助内镜的放大作用而彻底清除髓腔残存的瘤细胞,因而术后复发率低,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骨 内生软骨瘤 内镜 植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与上肢功能康复展望 被引量:10
9
作者 顾玉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9-99,共1页
20世纪的医学有许多重大发现与进展,其中显微外科的应用是影响临床发展的重大突破,特别是显微外科小血管吻合技术,促进了再植再造外科、组织器官移植外科的发展。我国在再植再造外科中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如1963年陈中伟院士的断肢... 20世纪的医学有许多重大发现与进展,其中显微外科的应用是影响临床发展的重大突破,特别是显微外科小血管吻合技术,促进了再植再造外科、组织器官移植外科的发展。我国在再植再造外科中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如1963年陈中伟院士的断肢再植;1966年杨东岳教授的足趾移植再造拇指;1985年于仲嘉教授的手再造等等,都是世界一流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功能康复 显微外科 血管吻合技术 断肢再植 再造拇指 移植外科 组织器官 足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手法结合低频治疗臂丛灼性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晓君 周俊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55-1257,共3页
臂丛损伤灼性神经痛指在明确的臂丛损伤后,与损伤神经支配范围相一致的区域内出现的一系列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的疼痛症状,此种疼痛表现为压榨性、挤压性以及烧灼样的绞痛,是一种慢性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关键词 灼性神经痛 臂丛损伤 临床研究 推拿手法 交感神经营养不良 神经病理性疼痛 治疗 低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神经损伤后手部感觉恢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文军 顾玉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5-548,共4页
关键词 手部 周围神经损伤 感觉 研究进展 恢复 手功能 人工 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移植重建伴顽固性肘关节脱位的巨大冠突缺损
12
作者 薛依青 陆九州 +2 位作者 李舒琳 杨康绮 徐建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9-386,共8页
目的 探讨使用自体髂骨及桡骨头作移植物重建伴顽固性肘关节脱位的巨大冠突缺损,以恢复关节稳定性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自体髂骨或桡骨头移植物重建严重冠突缺损的6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平均年龄36.2岁(28~57岁)。所有患... 目的 探讨使用自体髂骨及桡骨头作移植物重建伴顽固性肘关节脱位的巨大冠突缺损,以恢复关节稳定性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自体髂骨或桡骨头移植物重建严重冠突缺损的6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平均年龄36.2岁(28~57岁)。所有患者均因创伤导致严重冠突缺损伴陈旧的顽固性肘关节脱位,存在关节面磨损、塌陷及创伤性关节炎表现。结果 6例患者从受伤至重建手术平均时间间隔为26.8月(11~60月)。其中,5例患者取自体髂骨作移植物,1例取自体桡骨头作移植物。手术同期,2例接受桡骨头置换,2例采用Box-loop法重建侧副韧带,1例重建外侧副韧带。平均随访时间为26.5月(1~88月)。术后复查CT显示,术后超过3月的5例患者均实现骨性愈合,1例出现移植物吸收。5例患者术后仍遗留一定程度的肘关节僵硬;其中3例2期接受肘关节镜松解手术,2例功能恢复较为满意。6例患者的梅奥肘关节功能评分术后均较术前显著改善。结论 采用自体髂骨及桡骨头移植物对伴顽固性肘关节脱位的冠突大面积缺损进行重建,能够获得确切的骨性愈合及关节复位并长期维持;结合2期关节镜松解手术,能使患者肘关节功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避免关节置换,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缺损 冠突重建 自体骨移植 关节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辅助下手术治疗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
13
作者 林浩东 陈德松 +1 位作者 方有生 顾玉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6-487,共2页
目的报告内窥镜辅助下手术治疗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新方法.方法为9例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局麻下通过颈外侧区作长1.5 cm切口,在内窥镜辅助下切断部分前、中斜角肌的腱性起始纤维.结果术后随访4个月~2年.按Wood等的评定标准评价... 目的报告内窥镜辅助下手术治疗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新方法.方法为9例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局麻下通过颈外侧区作长1.5 cm切口,在内窥镜辅助下切断部分前、中斜角肌的腱性起始纤维.结果术后随访4个月~2年.按Wood等的评定标准评价:优6例,良2例,可1例.结论在内窥镜辅助下经颈部微小切口切断部分前、中斜角肌的腱性起始纤维可解除斜角肌对臂丛神经的压迫,是一种治疗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有效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 手术治疗 内窥镜 微创手术方法 中斜角肌 颈外侧区 术后随访 评定标准 微小切口 臂丛神经 纤维 起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后巨大侵袭性纤维瘤的手术治疗
14
作者 陈德松 蔡佩琴 +1 位作者 李建伟 顾玉东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50-50,共1页
锁骨后巨大侵袭性纤维瘤的手术治疗陈德松蔡佩琴李建伟顾玉东(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手外科200040)1990年3月至1993年4月,我们为5例锁骨后巨大侵袭性纤维瘤作手术治疗,其中1例反复发作。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1... 锁骨后巨大侵袭性纤维瘤的手术治疗陈德松蔡佩琴李建伟顾玉东(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手外科200040)1990年3月至1993年4月,我们为5例锁骨后巨大侵袭性纤维瘤作手术治疗,其中1例反复发作。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1例,女4例,年龄最大33岁,最小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纤维瘤 锁骨后 外科手术 纤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创伤对人体内皮素的影响
15
作者 王涛 顾玉东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6期478-478,共1页
手术创伤是造成组织移植术后血循环危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其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一种很强的血管收缩物质内皮素(Endothelin,ET),参与缺血、缺氧及休克等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1]。... 手术创伤是造成组织移植术后血循环危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其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一种很强的血管收缩物质内皮素(Endothelin,ET),参与缺血、缺氧及休克等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1]。我们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18例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创伤 内皮素 放射免疫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侧外周神经移位到损伤手臂引起的体感皮层功能动态重组(英文) 被引量:5
16
作者 娄莉 顾玉东 寿天德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3,共7页
单侧肢体的外周神经损伤通常导致对侧体感皮层的功能重组. 然而,接受了对侧颈 7 (C7) 外周神经移位手术治疗单侧手臂臂丛全撕脱的病人,在术后早期当其患手被触摸时,只在其健手产生感觉. 在术后晚期,病人才逐渐恢复其患手和健手的正常、... 单侧肢体的外周神经损伤通常导致对侧体感皮层的功能重组. 然而,接受了对侧颈 7 (C7) 外周神经移位手术治疗单侧手臂臂丛全撕脱的病人,在术后早期当其患手被触摸时,只在其健手产生感觉. 在术后晚期,病人才逐渐恢复其患手和健手的正常、独立的功能. 我们在模拟对侧颈 7 (C7) 外周神经移位手术病例的大鼠模型上,用记录体感诱发电位的方法研究了患手和健手的体感代表区. 患手的体感和运动功能由于 C7 神经的再生而逐渐恢复. 术后第 5 个月始, 13 只大鼠患手的体感代表区只出现在其同侧的皮层,同时患手和健手的代表区在该皮层内是高度重叠的 (除掉一个例外),虽然刺激它们产生的体感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和反应幅度有很大的不同. 结果表明,移位到患手的对侧外周神经能够导致同侧体感皮层动态的功能重组,提示身体另侧感觉输入的介入激发了大脑显著的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重组 神经可塑性 感觉皮层 外周神经 神经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手第1骨间背侧肌代谢物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轶慧 杨波 +4 位作者 王涛 贾建长 嵇鸣 叶春涛 沈忆文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329-331,共3页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检测技术在尺神经损伤预后评估的应用前景。方法对12例健康青年志愿者、1例尺神经完全损伤者双手第1骨间背侧肌的代谢物进行1H-MRS检测,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检测技术在尺神经损伤预后评估的应用前景。方法对12例健康青年志愿者、1例尺神经完全损伤者双手第1骨间背侧肌的代谢物进行1H-MRS检测,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健康女性成年人第1骨间背侧肌的细胞外脂质(extra-myocellular lipids,EMCL)峰下面积高于男性(P<0.05),胆碱、肌酸、细胞内脂质(intramyocellular lipids,IMCL)在两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手间各峰下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尺神经损伤者患侧EMCL峰较健侧偏高,且FDI面积缩小。结论 1H-MRS对肌肉代谢物的无创性以及定量检测对周围神经损伤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磁共振波谱学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尺神经 第1骨间背侧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护理在日间手术中心腕管综合征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3
18
作者 何金辉 杨晓丽 +2 位作者 顾倩 陈琳 姚琪远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64,76,共4页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日间手术中心腕管综合征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日间手术中心行腕管综合征手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依据...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日间手术中心腕管综合征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日间手术中心行腕管综合征手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依据日间手术中心手外科诊疗护理常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3个月后对患者麻痛数值评分(numbness numerical score, NRS)、日常生活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握力改善分数、复诊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再入院率等方面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术后第90天,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握力改善程度以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NRS评分和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延续护理可明显改善腕管综合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缓解患者麻痛症状,促进患肢的功能改善,降低再入院率,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护理 腕管综合征 术后 日间手术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伤内窥镜诊治手部内生软骨瘤 被引量:1
19
作者 史其林 官士兵 +2 位作者 余学东 孙贵新 顾玉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z1期73-75,共3页
目的 介绍微创伤内窥镜治疗手指骨内生软骨瘤的手术方法和经验。 方法 利用直径2 7mm关节镜、小刮勺、电动刨削器、克氏针 ,在手指及掌骨背部尺桡侧皮肤各 ( 2~ 3 )mm切口 ,骨皮质克氏针钻孔开窗 ,小刮勺刮除骨肿瘤后造成腔隙 ,镜... 目的 介绍微创伤内窥镜治疗手指骨内生软骨瘤的手术方法和经验。 方法 利用直径2 7mm关节镜、小刮勺、电动刨削器、克氏针 ,在手指及掌骨背部尺桡侧皮肤各 ( 2~ 3 )mm切口 ,骨皮质克氏针钻孔开窗 ,小刮勺刮除骨肿瘤后造成腔隙 ,镜视下刨削器彻底清除肿瘤组织 ,不作骨移植 ,术后不需石膏外固定。 结果 术后随访 ( 6~ 18)个月 ,平均 10 5个月 ,X线片示肿瘤组织被彻底清除 ,可见新生骨形成 ,骨内肿瘤腔隙明显缩小 ,1年时瘤腔基本消失 ,无骨折、复发及其它并发症。 结论 手术方法简单 ,创伤小 ,不需移植骨 ,术后不需外固定 ,镜视下能将肿瘤组织扩大而彻底刮除 ,预防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内生软骨瘤 内窥镜刮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上入路内窥镜手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应用解剖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魏瑞鸿 庄永青 +8 位作者 刘英男 温桂芬 柯燕娜 刘志东 陈纯玲 黄杰滔 刘兆康 徐滔 劳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8-391,共4页
目的报道锁骨上入路内窥镜手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成人标本,对颈外侧区及颈前区结构进行解剖学研究并经锁骨上入路模拟内窥镜手术,确定该术式的最佳路径。根据解剖研究结果,锁骨上入路内窥镜手术应用... 目的报道锁骨上入路内窥镜手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成人标本,对颈外侧区及颈前区结构进行解剖学研究并经锁骨上入路模拟内窥镜手术,确定该术式的最佳路径。根据解剖研究结果,锁骨上入路内窥镜手术应用于临床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结果解剖研究表明锁骨上入路内窥镜手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最佳手术入路点为头偏向健侧60°轻微后仰时,胸骨头至乳突全长60%处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点;颈横动脉为镜下操作的解剖特异标志。临床完成锁骨上入路内窥镜手术5例,术后平均随访25个月(12~36个月),按照Roos评定标准,优4例,良1例。结论锁骨上入路内窥镜手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有其解剖学基础,临床应用安全可行,能有效解除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廓出口综合征 锁骨上入路 内窥镜 微创 解剖与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